① 幼兒園中秋節主題活動設計方案
為了確保活動科學有序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從活動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麼你有了解過活動方案嗎?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秋節主題活動設計方案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設計意圖:
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淀著許多洋溢著濃厚東方文化色彩的傳統節日。文化是民族的,而節日正是民族文化傳承的載體。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等傳統民俗節日,無不弘揚著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傳承民族精神。時值中秋節的來臨,讓的孩子傳統節日,學到科學小知識,並且在活動過程中把禮儀滲透到各個細節處。
總體活動:
1.讓幼兒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並中秋節的來歷。
2.幼兒的科普知識,「月食」,與影像知識。
3.中秋節的風俗,讓幼兒動手製作食物再一同分享,體會到勞動與分享的樂趣。
活動時間:中秋節當天下午14:30----17:30
活動環境:園所室外與教室能凸顯中秋節日的環境布置。
例如:
1、主題牆的設計,剪刀、彩紙,剪出月亮、月餅、小兔子等的圖片粘貼在主題牆上。
2、月餅盒、酒盒、化妝盒等廢舊盒子與紅色繩結制燈籠,懸掛在教室與室外。
道具:繪畫工具;燈泡、皮球(大、小各);手電筒、白牆/屏幕;月餅、水果、盤子、水果刀。
其它:凳子、大桌子、家長簽到本、話筒、條幅等。
活動過程:全園孩子參加,自願報名的選擇活動的項目。
活動一.美麗圖,我來畫
活動:讓孩子用繪畫的手法表達認識的中秋節,開發幼兒的動手能力與想像能力。
活動:教師事先中秋的圖片貼、掛在教室。讓孩子在作畫期間尋找靈感,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1、幼兒欣賞班級的中秋環境創設和優秀美術作品
2、幼兒理解並選擇不同的材料美術創作(不限,畫風不限,工具不限。)
活動,供老師們參考:
1.類型:水粉畫:水粉顏料、調色板、排筆、水粉紙、清洗顏料與畫筆的小水桶。
2.類型:水墨畫:宣紙、墨汁、毛筆。
3.類型:黏貼畫:顏色的紙片、舊布頭、樹葉、等物品用膠棒粘貼在底板紙上,粘貼出美麗的畫面。
4.類型:蠟筆畫
工具:油畫棒、白紙
5.類型:彩瓶新衣
方法:將瓶子外層圖上不同顏色的水粉,等晾乾後,在水粉上作畫,也可在瓶口處繫上絲帶裝飾
6、類型:添畫:教師可圖畫的.半成品、畫筆
7、類型:手工折紙:成品、過程圖(需家長和老師的)
8、類型:拓印:小印章、印泥
9、類型:砂紙
10、類型:陶藝:顏色的泥,烤箱
注意:
1、每種最好都幾個漂亮的成品,供幼兒參考
2、如感覺有難度,可請老師或家長幫忙
結束後,教師幫助幼兒將作品寫上名字,分類展示在教室內,最後幼兒可將作品帶回家。
一、活動背景: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中秋節的習俗也很多, 中華民族的節日有很多,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月到中秋分外明",大班幼兒對其有深厚的興趣及探究慾望。時值中秋節的來臨之際,為了提高孩子們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與興趣,加深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和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熱愛之情。由此,我開展了此主題。
二、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了解中秋節的來歷,感受體驗傳統文化;
2、通過討論和講述,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3、讓幼兒體驗和夥伴老師一起過節日的快樂並學會分享;
4、通過觀察、記錄月亮的變化,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及思維能力。
三、活動准備:
1。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反映中秋節的環境,如張貼有關中秋節的掛圖;
2。家長幫助孩子搜集關於中秋節的資料,並為孩子准備一塊月餅;
3。關於中秋節前後月亮變化的幻燈片及民間故事《常娥奔月》
四、活動過程:
(1)導入給小朋友展示關於中秋節前後月亮變化的幻燈片,激發幼兒興趣。讓小朋友通過觀察、記錄月亮變化,知道月亮時缺時圓,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
(2)引出課題通過觀察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強調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3)探尋中秋節的來歷,鼓勵小朋友自己介紹,分享自己搜集的資料。
(4)議一議:"我家怎樣過中秋"。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討論結束,請小組派代表講述。
(5)"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讓小朋友分享、品嘗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6)最後環節:聽故事《常娥奔月》。
相傳,遠古有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射下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娶了一位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一天,後羿從西王母那裡得到了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但是後羿不忍離開自己的妻子,就把葯交給嫦娥保管。有一個心術不正,名叫逢蒙的人聽說後,就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葯飛到了天上。由於不忍心離開羿,嫦娥便飛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一直住在月亮廣寒宮。
羿聽說嫦娥奔月之後,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就在後花園中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
教學反思:
中秋佳節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的重大節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嘗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為了使孩子們感受民族傳統文化之美,活動前讓孩子們自己和家長一起買月餅,帶月餅到幼兒園,並請家長們配合晚上和幼兒在家一起觀賞美麗的月光。
一、目標
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體驗分享、團結祥和的歡樂。
二、准備
月餅,各種水果。
三、過程
1、環境創設。和學生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畫,其中有月亮的變化、宮燈、月亮的傳說故事。
2、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強調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3、「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和水果,師生一起品嘗。
4、請學生晚上與家人一起觀賞中秋的月亮,並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學生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5、談話:「我家怎樣過中秋」。把父母講的故事或詩歌告訴大家。還可開展想像性談話:「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戲:「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學生自願分組,商討怎樣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員等)。製作道具,進行表演。其餘學生當觀眾。互相輪換。
四、建議
1、此活動可結合自然領域的活動進行。如在節前節後安排觀察月亮、繪制「月亮變化冊」等。
2、此活動為系列活動,分多次進行。也可增加部分美工和數學活動,如用泥土或橡皮泥製做月餅、水果等。
3、有條件的學校,最好在月亮升起的時候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月亮或是月光下舉行「中秋月光聯歡會」,教師配樂為學生講月亮的傳說,講太空人登月球,大家品嘗月餅、水果,賞月,舉辦化裝舞會(小朋友扮演嫦娥、小白兔……)。
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節日中秋節,知道它的來歷及有關習俗。
2、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表現。
活動准備:
1、有關月亮的電子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一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與老師一起准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麼?
出示圖:月球,講講月亮的變化(陰晴圓缺)。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間的一天,所以叫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
3、欣賞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在家裡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的?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嗎?播放相應資料:人們是怎樣過中秋的。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麼方式慶祝中秋節?老師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3)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5、互送賀卡,學說祝願的話。
6、延伸活動:鼓勵幼兒回家制賀卡,並與同伴互送電子賀卡(在家長的幫助下)。
② 幼兒園中秋節活動設計方案
為了確保活動有序有力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活動方案制定工作,活動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活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你知道什麼樣的活動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秋節活動設計方案(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設計意圖:
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淀著許多洋溢著濃厚東方文化色彩的傳統節日。文化是民族的,而節日正是民族文化傳承的載體。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等傳統民俗節日,無不弘揚著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傳承民族精神。時值中秋節的來臨,讓的孩子傳統節日,學到科學小知識,並且在活動過程中把禮儀滲透到各個細節處。 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節日中秋節,知道其來歷及有關習俗。
2、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表現。
活動准備:
1、有關月亮的電子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幼兒與老師一起准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麼?
出示圖:月球圖片,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
3、講一講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在家裡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的?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麼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延伸活動:鼓勵幼兒回家自製賀卡,並與同伴互送賀卡。
設計意圖:
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淀著許多洋溢著濃厚東方文化色彩的傳統節日。文化是民族的,而節日正是民族文化傳承的載體。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等傳統民俗節日,無不弘揚著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傳承民族精神。時值中秋節的來臨,讓的孩子傳統節日,學到科學小知識,並且在活動過程中把禮儀滲透到各個細節處。
總體活動:
1、讓幼兒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並中秋節的來歷。
2、幼兒的科普知識,「月食」,與影像知識。
3、中秋節的風俗,讓幼兒動手製作食物再一同分享,體會到勞動與分享的樂趣。
活動時間: 中秋節當天下午14:30——17:30
活動環境: 園所室外與教室能凸顯中秋節日的環境布置。
例如:
1、主題牆的設計,剪刀、彩紙,剪出月亮、月餅、小兔子等的圖片粘貼在主題牆上。
2、月餅盒、酒盒、化妝盒等廢舊盒子與紅色繩結制燈籠,懸掛在教室與室外。
道具:繪畫工具;燈泡、皮球(大、小各);手電筒、白牆/屏幕;月餅、水果、盤子、水果刀。
其它:凳子、大桌子、家長簽到本、話筒、條幅等。
活動過程:全園孩子參加,自願報名的選擇活動的項目。
活動一、美麗圖,我來畫
活動:讓孩子用繪畫的手法表達認識的中秋節,開發幼兒的動手能力與想像能力。
活動:教師事先中秋的圖片貼、掛在教室。讓孩子在作畫期間尋找靈感,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1、幼兒欣賞班級的中秋環境創設和優秀美術作品。
2、幼兒理解並選擇不同的.材料美術創作(不限,畫風不限,工具不限。)
活動參考:
1、類型:水粉畫:水粉顏料、調色板、排筆、水粉紙、清洗顏料與畫筆的小水桶。
2、類型:水墨畫:宣紙、墨汁、毛筆。
3、類型:黏貼畫:顏色的紙片、舊布頭、樹葉、等物品用膠棒粘貼在底板紙上,粘貼出美麗的畫面。
4、類型:蠟筆畫
工具:油畫棒、白紙
5、類型:彩瓶新衣
方法:將瓶子外層圖上不同顏色的水粉,等晾乾後,在水粉上作畫,也可在瓶口處繫上絲帶裝飾。
6、類型:添畫:教師可圖畫的半成品、畫筆。
7、類型:手工折紙:成品、過程圖。(需家長和老師的)
8、類型:拓印:小印章、印泥。
9、類型:砂紙。
10、類型:陶藝:顏色的泥,烤箱。
注意:
1、每種最好都幾個漂亮的成品,供幼兒參考。
2、如感覺有難度,可請老師或家長幫忙。
結束後,教師幫助幼兒將作品寫上名字,分類展示在教室內,最後幼兒可將作品帶回家。
活動二、小故事,大家講。
活動:
1、過程中親子互動,家長的認識。
2、孩子講故事培養幼兒自信、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
故事內容:提前兩天教師給講故事的孩子布置任務,和家長一起尋找、中秋節的小故事。
舞檯布置:凳子擺放為半圓形,中間為幼兒講故事與表演的區域,小區域背景可用幕布上面粘貼「快樂迎中秋」之類的標題,還可用紙板剪貼出月亮、大樹、星星擺區域背景。
參考圖片:
服飾:教師為表演幼兒小兔子、月亮等頭飾;魔法棒、魔法衣等(可讓幼兒身穿魔法衣、手拿魔法棒講故事,以幼兒的表演慾望)。
活動過程:
1、教師整體講解這次活:動的要求、及意義,宣布開始,並做活動的主持人。
2、每位幼兒輪流上台講故事。
3、可以將故事改編成劇本,幼兒排演成情景劇,情景劇的表演和講故事可以穿插著,提前好道具和服裝,小演員要畫好妝,舞台可以是講故事的舞台。
活動三、學科學,懂知識。
活動:
1、開發幼兒的力與藝術想像力。
2、培養手指精細動作,和動手能力,模仿能力;
3、幼兒科學小知識。
活動:
道具:投影儀/手電筒,白牆/幕布,月亮圖片,摳畫出嫦娥形態的紙板;燈泡,氣球(大、小各);整間教室都要遮光。
知識:熟悉物體、動物的輪廓形狀。
活動時注意:
1、要盡量安靜;活動室內很黑,請幼兒不要亂跑以免磕傷;
2、活動室的空間要求:所有人後,還可以有足夠的空間自由活動,條件不允許也可以分批。
活動過程:
(一)、奇妙的手影
教師幼兒用小手做各樣的動作,激發幼兒對手影游戲的興趣。教師故事讓幼兒的想像能力故事手影。
例:故事《可惡的大灰狼》
一天,小動物們在大森林裡開聯歡會,孔雀表演著優美的舞蹈,太陽公公在天空上微微笑。大公雞為孔雀伴唱,小鹿、小烏龜等一群小動物正在為歡呼。只聽「嚎——」一聲,從大樹背後竄出一隻大灰狼。大灰狼東看看、西瞧瞧,張開血盆大口惡狠狠地說:「肚子餓得沽沽叫,抓個動物當點心。」小動物們都嚇得躲了起來,大森林了歡樂。
一、指導思想: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因此為了進一步增強親子間的互動性與合作性;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創造力及想像力;並且激發幼兒製作的興趣和嘗試探索的慾望,懂得「廢物利用」的價值,使每個幼兒的個性品質得到良好的發展。幼兒園決定與20xx年9月30號上午8點鍾,全園家長和小朋友利用廢舊資源進行「變廢為寶」的親子手工製作活動。(具體活動方案如下:
二、活動時間 :20xx年9月30日上午
三、活動地點 :幼兒園操場
四、活動對象 :全園孩子和家長
五、活動主題:
「月餅寶盒, 變變變」
六、活動目的:
為了進一步加大保護地球的力度,我們積極倡導「低碳理念」。鼓勵幼兒與家長一起利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進行創造再利用,製作出各種新穎、美觀的作品。發揮家長的主動性、參與性,增加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融融親情,增進教師和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家園互動,共同合作。
通過本次活動體現出環保、創新等多方面,要注重參加活動的過程,從而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增強每一個人都「珍惜可利用資源,保護環境,創造和諧社會」。
七、活動准備:
20xx年9月25日向每位幼兒發放《xx幼兒園「月餅寶盒,變變變」親子環保製作大賽活動通知》,動員全體幼兒、家長參與到這項有意義的活動中來。
八、作品要求:
1、製作材料:廢舊的月餅盒子
2.形式不拘,自由創作,平面的、半立體或立體的,採取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的製作方式。 如圖:
3、體現環保、賦有美感、健康向上的內涵,富有時代氣息和本地特色;具有一定的觀賞性和藝術性;另外作品色彩搭配協調,大小適中,不易損壞。
「月餅寶盒,變變變」親子手工製作邀請函
每當中秋之時,你是否總感覺家中的月餅盒扔掉可惜呢!xx幼兒園在中秋節時開展了親子手工製作活動——月餅寶盒變變變。請家長和寶寶動動手,利用月餅盒製作一個小作品,充分發揮家長、幼兒的想像力,提高家長、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准備:
1、知識准備:請家長幫助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共同收集有關資料。開展觀察月亮變化的記錄活動。
2、物質准備:與幼兒共同制定慶祝中秋節親子活動的計劃、確定布置方案後,共同准備布置活動會場所需要的材料,月餅及分享食物等。活動前幼兒通過張貼海報、製作邀請函的形式,邀請父母來園參加慶祝活動。
活動過程:
1、慶典活動(幼兒主持活動):
(1)、幼兒交流觀察月亮邊哈的情況,進一步感知月亮變化的奧秘。
(2)、請家長介紹中秋節的來歷。
(3)、開展親子活動:師、幼、家長共同表演自己編排的節目。
2、團團圓圓過中秋,賞月、分享活動。
1、結束:舉辦化裝舞會。(扮演自己喜歡的形象並跳邀請舞)
活動目標:
1、懂得自己長大了,應該學著關心和照顧弟弟妹妹。
2、以熱情大方的態度幫助弟弟妹妹,萌發當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活動准備:
製作小禮物的材料、筆、紙等。
活動過程:
1、討論怎樣當哥哥姐姐。
(1)、小朋友剛上幼兒園,我們怎樣當哥哥姐姐去幫助弟弟妹妹呢?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帶他們參觀幼兒園,一塊玩,幫他們穿衣服、疊被子等。)
(2)、遇到困難時怎麼辦?
2、制定幫助計劃。幼兒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制定幫助計劃,用繪畫的形式記錄討論結果,在全班交流。
3、實踐活動。幼兒根據自己制定的計劃開展與弟弟妹妹交朋友的活動,教師跟隨幼兒,並提醒注意安全
(1)、為剛入園的小朋友表演自己編排的節目,講故事等。
(2)、我當小向導。帶領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引導他們辨認相應的標志,學習向工作人員問好。
(3)、我來幫助你,幫助小班小朋友學會根據標志取放物品等,叫小朋友入廁、盥洗的方法。
(4)、一起做游戲,邀請小班小朋友共同開展游戲活動。
一、主題來源: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幼兒已經有中秋節慶祝的體驗,對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開展中秋節慶祝活動,更注重的是讓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各時各地不同的慶祝習俗,以及感受現代中秋節所特有的藝術性,如中秋節的歌曲、賀卡、動畫、精美的月餅盒等。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並了解中秋節的來歷。
2、豐富幼兒的科普知識,了解「月食」現象,與影像知識。
3、了解中秋節的風俗,讓幼兒自己動手製作食物再一同分享,同時體會到勞動與分享的樂趣。
三、主題開展時間:
9月9日至12日為期一個周的「快樂中秋節」活動。
四、活動類型:
1、聽一聽:聽一個關於月亮的傳說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中秋節的由來》。
2、做一做:用橡皮泥做一個月餅。
3、畫一畫:「小手畫月餅」,「月亮婆婆」,鼓勵幼兒以繪畫的方式設計月餅圖案。
4、讀一讀:學習朗讀一首中秋節的古詩或者宋詞。例如:唐詩《靜夜思》、《中秋夜》、宋詞《明月幾時有》等。
五、主題環境的創設:
1、中秋節前,各班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及渲染以「快樂中秋」為主題氣氛的環境。例如「團團圓圓慶中秋」圖文並茂的主題環境創設,或者是關於「中秋節的傳統故事」的圖文並茂資料或者「中秋詩詞」等等。
2、「情意濃濃,愛滿中秋」賀卡展。 (大班)
3、「慶中秋燈籠大匯演」親子製作比賽。(中班)
4、「慶中秋燈籠大匯演」作品展示。(小班)
5、舉辦小小作品展示「我設計的月餅圖案」。大班)
六、家園共育:
1、建議家長給幼兒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節的古詩。
2、鼓勵家長幫助收集各種各樣的月餅盒、月餅禮品袋、中秋節賀卡、圖片、燈籠等資料創設班級環境。
七、分散活動的配合:
陽光超市體驗——由家長帶領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月餅(放園後)。
一、設計意圖: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淀著許多洋溢著濃厚東方文化色彩的傳統節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節日正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等傳統民俗節日,無不大力弘揚著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傳承民族精神。時值中秋節的來臨,讓我們的孩子了解這一傳統節日,學到科學小知識,並且在活動過程中把禮儀滲透到各個細節處。中秋節活動建議各班分別進行,做成一系列的活動。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和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3、欣賞月餅並初步了解製作月餅的工藝。
4、幼兒的科普知識,「月食」,與影像知識。
三、活動准備:
1、音樂准備:《爺爺為我打月餅》。
2、故事准備:《嫦娥奔月》《月亮姑娘的嫁衣》。
3、繪畫用具:繪畫紙、水彩筆。
4、環境布置:
① 展示幼兒在節前觀察月亮、繪制出的「月亮變化冊」。
② 在語言區投放相關月亮知識的圖書。
③ 主題牆的設計,剪刀、彩紙,剪出月亮、月餅、小兔子等的圖片粘貼在主題牆上。
5、製作月餅的材料准備:擀麵杖、面板、模子、月餅餡,油麵和水面、烤箱。
四、活動過程:
活動一:談話活動《節日的由來》(適合小、中、大班幼兒)
1、活動前請幼兒在家收集有關中秋節的資料、圖片。
2、教師收集的有關中秋節的電子圖片及網路資料。
3、講述有關中秋節的傳說。請幼兒說一說,教師小結。
4、了解各地過中秋節的風俗習慣。
活動二:認知活動《各種各樣的月餅》(適合中、大班幼兒)
1、欣賞各種各樣的月餅,了解製作月餅的工藝。
2、幼兒收集家裡各式各樣的月餅盒子教師收集有關製作月餅的電子圖片、網路資料。
3、布置中秋月餅展,了解月餅的製作工藝。
活動三:學唱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適合中、大班幼兒,小班幼兒可欣賞歌曲)
1、學會用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歌唱自然。
2、播放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引導幼兒欣賞。
3、組織幼兒學唱歌曲,重點指導幼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
活動四:繪畫活動《歡度中秋》(適合小中大班幼兒)
1、學習使用各種材料表現過中秋節的活動場景。
2、喜歡中國的傳統節日,回憶過中秋節的事情。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幼兒使用各種工具進行藝術創作。
3、將幼兒作品展示在園里醒目的地方,引導幼兒和家長共同欣賞評價。
活動五:創意製作《月亮變化冊》(適合中、大班幼兒)
1、在中秋節到來之前從陰歷八月初一到八月十五,每隔三天,讓幼兒晚上觀察月亮的形狀。
2、記錄每次觀察的時間、地點、記錄人、月亮的形狀、天空的背景等。(為確保每次觀察記錄的准確性,需要做到觀察的時間和地點相對固定)
3、幼兒可與家長一同觀察記錄。
4、教師督促幼兒連續觀察月亮,並記錄月亮的變化。
5、隨著時間的不斷變化,教師要在教室不斷展示幼兒的觀察級記錄以督促幼兒的持續觀察。
6、在中秋節到來之際,展示幼兒在節前觀察月亮、繪制出的「月亮變化冊」。
活動六:故事展示《小故事,大家講》(小班幼兒聽故事,中班幼兒講故事,大班幼兒表演故事)。
1、教師讓幼兒和家長一起尋找有關中秋節月亮的小故事。(例如:《嫦娥奔月》《月亮姑娘的嫁衣》《天狗吃月亮》《吳剛伐桂》《玉兔搗葯》《玄宗游月》《貂蟬拜月》《月下獨酌》《猴子撈月》等)。
2、幼兒反復聽、講故事,練習口語表達。
3、可以將故事改編成劇本,幼兒排演成情景劇,情景劇的表演和講故事可以穿插著,提前好道具和服裝,小演員要畫好妝,舞台可以是講故事的舞台。
4、舞檯布置:凳子擺放為半圓形,中間為幼兒講故事與表演的區域,小區域背景可用幕布上面粘貼「快樂迎中秋故事會」之類的標題,還可用紙板剪貼出月亮、大樹、星星等背景。
5、服飾准備:小兔子和月亮等頭飾、魔法棒、魔法衣等。(可讓幼兒身穿魔法衣、手拿魔法棒講故事,以激發幼兒的表演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