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數學手抄報圖片設計簡單又漂亮
數學手抄報圖片設計簡單又漂亮
大家都知道我們從小學開始就一直要學習數學了,那大家知道數學的一些發展史嗎?下面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數學手抄報圖片設計簡單又漂亮,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手抄報設計圖【簡單又漂亮】數學手抄報設計圖1
數學手抄報內容資料:【中國古代數學的發展】
魏、晉時期出現的玄學,不為漢儒經學束縛,思想比較活躍;它詰辯求勝,又能運用邏輯思維,分析義理,這些都有利於數學從理論上加以提高。吳國趙爽注《周髀算經》,漢末魏初徐岳撰《九章算術》注,魏末晉初劉徽撰《九章算術》注、《九章重差圖》都是出現在這個時期。趙爽與劉徽的工作為中國古代數學體系奠定了理論基礎。
趙爽是中國古代對數學定理和公式進行證明與推導的最早的數學家之一。他在《周髀算經》書中補充的“勾股圓方圖及注”和“日高圖及注”是十分重要的數學文獻。在“勾股圓方圖及注”中他提出用弦圖證明勾股定理和解勾股形的五個公式;在“日高圖及注”中,他用圖形面積證明漢代普遍應用的重差公式,趙爽的工作是帶有開創性的,在中國古代數學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
劉徽約與趙爽同時,他繼承和發展了戰國時期名家和墨家的思想,主張對一些數學名詞特別是重要的數學概念給以嚴格的定義,認為對數學知識必須進行“析理”,才能使數學著作簡明嚴密,利於讀者。他的.《九章算術》注不僅是對《九章算術》的方法、公式和定理進行一般的解釋和推導,而且在論述的過程中有很大的發展。劉徽創造割圓術,利用極限的思想證明圓的面積公式,並首次用理論的方法算得圓周率為 157/50和 3927/1250。
劉徽用無窮分割的方法證明了直角方錐與直角四面體的體積比恆為2:1,解決了一般立體體積的關鍵問題。在證明方錐、圓柱、圓錐、圓台的體積時,劉徽為徹底解決球的體積提出了正確途徑。
東晉以後,中國長期處於戰爭和南北分裂的狀態。祖沖之父子的工作就是經濟文化南移以後,南方數學發展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他們在劉徽注《九章算術》的基礎上,把傳統數學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他們的數學工作主要有: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間;提出祖暅原理;提出二次與三次方程的解法等。
數學手抄報設計圖2
據推測,祖沖之在劉徽割圓術的基礎上,算出圓內接正6144邊形和正12288邊形的面積,從而得到了這個結果。他又用新的方法得到圓周率兩個分數值,即約率22/7和密率355/113。祖沖之這一工作,使中國在圓周率計算方面,比西方領先約一千年之久;
祖沖之之子祖暅總結了劉徽的有關工作,提出“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即等高的兩立體,若其任意高處的水平截面積相等,則這兩立體體積相等,這就是著名的祖暅公理。祖暅應用這個公理,解決了劉徽尚未解決的球體積公式。
隋煬帝好大喜功,大興土木,客觀上促進了數學的發展。唐初王孝通的《緝古算經》,主要討論土木工程中計算土方、工程分工、驗收以及倉庫和地窖的計算問題,反映了這個時期數學的情況。王孝通在不用數學符號的情況下,立出數字三次方程,不僅解決了當時社會的需要,也為後來天元術的建立打下基礎。此外,對傳統的勾股形解法,王孝通也是用數字三次方程解決的。
唐初封建統治者繼承隋制,656年在國子監設立算學館,設有算學博士和助教,學生30人。由太史令李淳風等編纂注釋《算經十書》,作為算學館學生用的課本,明算科考試亦以這些算書為准。李淳風等編纂的《算經十書》,對保存數學經典著作、為數學研究提供文獻資料方面是很有意義的。他們給《周髀算經》、《九章算術》以及《海島算經》所作的註解,對讀者是有幫助的。隋唐時期,由於歷法的需要,天算學家創立了二次函數的內插法,豐富了中國古代數學的內容。
算籌是中國古代的主要計算工具之一,它具有簡單、形象、具體等優點,但也存在布籌佔用面積大,運籌速度加快時容易擺弄不正而造成錯誤等缺點,因此很早就開始進行改革。其中太乙算、兩儀算、三才算和珠算都是用珠的槽算盤,在技術上是重要的改革。尤其是“珠算”,它繼承了籌算五升十進與位值制的優點,又克服了籌算縱橫記數與置籌不便的缺點,優越性十分明顯。但由於當時乘除演算法仍然不能在一個橫列中進行。算珠還沒有穿檔,攜帶不方便,因此仍沒有普遍應用。
【“±1”的妙用】
桌上放著8隻茶杯,全部杯口朝上,每次翻轉其中的4隻,只要翻轉兩次,就把它們全都翻成杯口朝下.如果將問題中的8隻改為6隻,每次仍然翻轉其中的4隻,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把它們全部翻成杯口朝下?
請動手試驗一下.這時你會發現經過三次翻轉就可以達到目的.說明如下:
用+1表示杯口朝上,-1表示杯口朝下,這三次翻轉過程可以簡單地表示如下:
初始狀態:+1,+1,+1,+1,+1,+1
第一次翻轉:-1,-1,-1,-1,+1,+1
第二次翻轉:-1,+1,+1,+1,-1,+l
第三次翻轉:-1,-1,-1,-1,-1,-1
如果再將問題中的8隻改為7隻,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每次4隻)把它們全部翻成杯口朝下?
幾經試驗,你將發現,無法把它們全部翻成杯口朝下.
是你的“翻轉”能力差,還是根本無法完成?
“±1”將告訴你:不管你翻轉多少次,總是無法使這7隻杯口朝下.
道理很簡單.用+1表示杯口朝上,-1表示杯口朝下,問題就轉變成:“把7個+1每次改變其中4個的符號,若干次後能否把它們都變成-1?”考慮這7個數的乘積,由於每次都改變4個數的符號,所以它們的乘積永遠不變(即永為+1),而全部杯口朝下時7個數的乘積等於-1,這是不可能的.
道理竟是如此簡單,證明竟是如此巧妙,這要歸功於“±1”語言.
中國象棋中的馬走日字,在對弈時你發現下面這種現象沒有?
馬自某個位置跳起,如果再想回到原來位置,一定經過偶次步.
“±1”語言也可幫你證明這個結果:
象棋盤共有9×10=90個位置,相鄰位置用符號不同的數(+與-1)來表示(圖中所有實心圓點位置用+1表示,余者用-1表示),那麼象棋馬從任何一個位置,每走一步就要改變符號.就是說,棋子馬要想不變符號,必須走偶步.而馬自某個位置跳起,再回到原來位置,符號不變,故得結論:馬自某個位置跳起,如果再想回到原來位置,一定經過偶次步.
;⑵ 數學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數學手抄報大全簡單又漂亮
數學是非常神秘的,一旦愛上他,你就能明白它的魅力,因為我們生活中無處沒有他的影子,下面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數學手抄報大全簡單又漂亮,歡迎大家閱讀!
【逆推法解決數學問題】
1.一個農村少年,提了一筐雞蛋到市場上去賣。他把所有雞蛋的一半加半個,賣給了第一個顧客;又把剩下的一半加半個,賣給了第二個顧客;再把剩下的一半加半個,賣給了第三個顧客..當他把最後剩下的一半加半個,賣給了第六個顧客的時候,所有的雞蛋全部賣完了,並且所有顧客買到的都是整個的雞蛋。請問:這個少年一共拿了多少雞蛋到市場上去賣?
要想清楚,第六次的一半加半個只能是一個雞蛋。倒推法簡便可靠,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2.毛毛蟲爬樹
星期天的早晨六點鍾,有一條毛毛蟲開始爬樹。白天,到十八點鍾,它爬上去了五米;晚上,它退下來了兩米。請問:它什麼時候爬到九米?
9÷(5-2)=3,顯然不對。因為經過兩個晝夜,在星期二早晨,毛毛蟲已經爬到了六米;而這個白天,它會繼續往上爬,到十八點鍾還能爬五米。6+5=11(米),已經超過了。請算一算,它究竟是在什麼時候正好爬到九米?當然,毛毛蟲的爬行是等速的。
數學手抄報設計圖2
【數學家的故事:華羅庚】
有一次,他跟鄰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們走著走著;忽然看見路旁有座荒墳,墳旁有許多石人、石馬。這立刻引起了華羅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個究竟。於是他就對鄰居家的孩子說:
“那邊可能有好玩的,我們過去看看好嗎?”
鄰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會兒,我有點害怕。”
膽大的華羅庚笑著說:“不用怕,世間是沒有鬼的。”說完,他首先向荒墳跑去。
兩個孩子來到墳前,仔細端詳著那些石人、石馬,用手摸摸這兒,摸摸那兒,覺得非常有趣。愛動腦筋的華羅庚突然問鄰居家的孩子:“這些石人、石馬各有多重?”
鄰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著他說:"我怎麼能知道呢?你怎麼會問出這樣的傻問題,難怪人家都叫你‘羅獃子’。”
華羅庚很不甘心地說道:“能否想出一種辦法來計算一下呢?”
鄰居家的孩子聽到這話大笑起來,說道:“等你將來當了數學家再考慮這個問題吧!不過你要是能當上數學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
華羅庚不顧鄰家孩子的嘲笑,堅定地說:“以後我一定能想出辦法來的'。”
當然,計算出這些石人、石馬的重量,對於後來果真成為數學家的華羅庚來講,根本不在話下。
金壇縣城東青龍山上有座廟,每年都要在那裡舉行廟會。少年華羅庚是個喜愛湊熱鬧的人,凡是有熱鬧的地方都少不了他。有一年華羅庚也同大人們一起趕廟會,一個熱鬧場面吸引了他,只見一匹高頭大馬從青龍山向城裡走來,馬上坐著頭插羽毛、身穿花袍的“菩薩”。每到之處,路上的老百姓納頭便拜,非常虔誠。拜後,他們向“菩薩”身前的小罐里投入錢,就可以問神問卦,求醫求子了。
華羅庚感到好笑,他自己卻不跪不拜“菩薩”。站在旁邊的大人見後很生氣,訓斥道:
“孩子,你為什麼不拜,這菩薩可靈了。”
“菩薩真有那麼靈嗎?”華羅庚問道。
一個人說道:“那當然,看你小小年紀千萬不要冒犯了神靈,否則,你就會倒楣的。”
“菩薩真的萬能嗎?”這個問題在華羅庚心中盤旋著。他不相信一尊泥菩薩真能救苦救難。
廟會散了,看熱鬧的老百姓都回家了。而華羅庚卻遠遠地跟蹤著“菩薩”。看到“菩薩”進了青龍山廟里,小華羅庚急忙跑過去,趴在門縫向裡面看。只見 “菩薩”能動了,他從馬上下來,脫去身上的花衣服,又順手抹去臉上的妝束。門外的華庚驚呆了,原來百姓們頂禮膜拜的“菩薩”竟是一村民裝扮的。
華羅庚終於解開了心中的疑團,他將“菩薩”騙人的事告訴了村子裡的每個人,人們終於恍然大悟了。從此,人們都對這個孩子刮目相看,再也無人喊他“羅獃子”了。正是華羅庚這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
⑶ 四年級數學手抄報 圖片
提示:目前僅顯示的圖片(所有顏色)
>全部尺寸>特大尺寸>大尺寸>中尺寸>小尺寸>精確
寬:
高:確定
>全部顏色
>全部類型>動態圖片>靜態圖片>面部特寫恢復默認篩選 900x610 56k jpg
數學手抄報_數學報 1600x1200 288k jpg
四年級數學手抄報圖片資料 1056x730 124k jpg
《數學真奇妙》初中手抄報 -... 900x657 110k jpg
數學手抄報_數學大本營 1024x768 226k jpg
走進數學手抄報圖片 1024x768 272k jpg
數學手抄報展 - 內容 - 蒼南... 900x638 94k jpg
數學手抄報_數學魔方 749x562 100k jpg
第二次數學手抄報 - xmmm092... 900x624 94k jpg
數學手抄報_趣味數學1 640x480 64k jpg
點擊本文《《數學王子高期》... 1024x768 286k jpg
數學手抄報展 - 內容 - 蒼南... 900x596 52k jpg
數學手抄報_趣味數學4 1038x734 144k jpg
點擊本文《《數學的海洋》手... 1024x768 212k jpg
三年級數學手抄報作品 2048x1536 828k jpg
數學手抄報--課堂內外引入數... 900x639 80k jpg
⑷ 簡單又漂亮的數學手抄報
簡單又漂亮的數學手抄報
導讀:手抄報是一種可傳閱、可觀賞、也可張貼的報紙的另一種形式。在學校,手抄報是第二課堂的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具有相當強的可塑性和自由性。手抄報也是一種群眾性的宣傳工具。它就相當於縮小版的黑板報。下面是我整理的簡單又漂亮的數學手抄報,歡迎閱讀!
小學二年級數學手抄報圖片(一)
小學二年級數學手抄報圖片(二)
小學二年級數學手抄報圖片(三)
小學二年級數學手抄報圖片(四)
小學二年級數學手抄報圖片(五)
下面就是一個小故事,是一個數字之間的故事。 有一天,數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飯的時候,最小的.一位說起話來了。 0弟弟說:「我們大傢伙兒,一起拍幾張合影吧,你們覺得怎麼樣?」 0的兄弟姐妹們一口齊聲的說:「好啊。」
8哥哥說:「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錯,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應照相機和膠卷,好吧?」
老4說話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煩了一點,到不如用我的數碼照相機,就這么定了吧。」 於是,它們變忙了起來,終於+號幫它們拍好了,就立刻把數碼照相機送往沖印店,沖是沖好了,電腦姐姐身手想它們要錢,可它們到底誰付錢呢?它們一個個獃獃的望著對方,這是電腦姐姐說:「一共5元錢,你們一共十一個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錢?」
在它們十一個人中,就數老六最聰明,這回它還是第一個算出了結果,你知道它是怎麼算出來的嗎?
;⑸ 二年級數學小報怎麼做簡單又漂亮
需要材料:畫筆、畫紙
第一步、首先在紙的中央打一個表格並且寫上題目,如下圖所示:
⑹ 數學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數學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如何製作一張精美的數學手抄報呢?我為大家分享的數學手抄報簡單又漂亮,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一、預習的方法
預習是上課前對即將要上的數學內容進行閱讀,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掌握聽課的主動權。由於預習是學生獨立學習的常嘗試,對學習內容是否正確理解,能否把握其重點,關鍵,洞察到隱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在聽課中得到檢驗,加強或矯正,有利於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養成自學的習慣,所以它是數學學習中的重要一環。
數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連貫性,新知識往往是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因此,預習時就要找出學習新知識所需的知識,並進行回憶或重新溫習,一旦發現舊知識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時,就要及時採取措施補上,克服因沒有掌握好或遺忘帶來的學習障礙,為順利學習新內容創造條件。否則由於學生掌握舊知識存在的缺陷,妨礙著有意義學習的進行,從而造成學習的困難。
預習的方法,除了回憶或溫習學習新內容所需的舊知識(或預備知識)外,還應該了解其基本內容,也就是知道要講些什麼,要解決什麼問題,採取什麼方法,重點關鍵在哪裡等。預習時,一般採用邊閱讀,邊思考,邊書寫的方式,把內容的要點,層次,聯系劃出來或打上記號,寫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地方與問題,最後確定聽課時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或打算,以提高聽課效率。在時間的安排上,預習一般放在復習和作業之後進行,即做完功課後,把下次課要學的內容看一遍,其要求則根據當時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多思考一些問題,鑽研得深入一些,甚至可做做練習題或習題;時間不允許,可以少思考一些問題,留給聽課去解決的問題就多一些,不必強求一律。
數學手抄報圖片2
二、聽課的方法
在學校教育的條件下,聽課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形式。在教師的指導,啟發,幫助下學習,就可以少走彎路,減少困難,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數學知識,否則事倍功半,難以提高效率。所以聽課是學好數學的關鍵。
聽課的方法,學生除在預習中明確任務,做到有針對性地解決符合自己實際的問題外,還要集中注意力,把自己的思維活動緊緊跟上教師的講課,開動腦筋,思考教師怎樣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特別要從中學習數學思維的方法,如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演繹,一般化,特殊化等,就是如何運用公式,定理,其中也隱含著思想方法。
在聽課時,一方面理解教師講的內容,思考或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另一方面還要獨立思考,鑒別哪些知識已經聽懂,哪些還有疑問或有新的問題,並勇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課內一時不可能解決,就應把疑問或問題記下,留待課後自己去思考或請教老師,並繼續專心聽老師講課,切勿因一處沒有聽懂,思維就停留在這里,而影響後面的聽課。一般,聽課時要把老師講課的要點,補充的內容與方法記下(也就是記筆記),以備復習之用。
數學手抄報圖片3
三、復習的方法
復習就是把學過的數學知識再進行學習,以達到深入理解,融會貫通,精練概括,牢固掌握的目的。復習應與聽課緊密銜接,邊閱讀教材邊回憶聽課內容或查看課堂筆記,及時解決存在的知識缺陷與疑問。對學習的內容務求弄懂,切實理解掌握。如果有的問題經過較長時間的思索,還得不到解決,則可與同學討論或請老師解決。
復習還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找出其重點,關鍵,然後提煉概括,組成一個知識系統,從而形成或發展擴大數學認知結構。
復習是對知識進行深化,精練和概括的過程,它需要通過手和腦積極主動地開展活動才能達到,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提供了發展和提高能力的極好機會。數學的復習,不能僅停留在把已學的知識溫習記憶一遍的要求上,而要去努力思考新知識是怎樣產生的,是如何展開或得到證明的,其實質是什麼,怎樣應用它等。在復習中,不斷對知識本身,或從數學思想方法的角度進行提高與精練,是十分有利於能力的發展與提高的。
四、作業的方法
數學學習往往是通過做作業,以達到對知識的鞏固,加深理解和學會運用,從而形成技能技巧,以及發展智力與數學能力。由於作業是在復習的基礎上獨立完成的,能檢查出對所學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能考察出能力水平,所以它對於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採取措施加以解決,有著重要的作用。一般,當做作業感到困難,或做錯的題目較多時,往往標志著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上存在缺陷或問題,應引起警覺,需及早查明原因,予以解決。
通常,數學作業表現為解題,解題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因此,在做作業前許要先復習,在基本理解與掌握所學教材的基礎上進行,否則事倍功半,花費了時間,得不到應有的效果。
解題,要按一定的程序,步驟進行。首先,要弄清題意,認真讀題,仔細理解題意。如哪些是已知的數據,條件,哪些是未知數,結論,題中涉及到哪些運算,它們相互之間是怎樣聯系的,能否用圖表示出來等,要詳加推敲,徹底弄清。其次,在弄清題意的基礎上,探索解題的途徑,找出已知與未知,條件與結論之間的聯系。回憶與之有關的知識和方法,學過的例題,解過的題目等,並從形式到內容,從已知數,條件到未知數,結論,考慮能否利用它們的結果或方法,可否引進適當輔助元素後加以利用;是否能找出與該題有關的一個特殊問題或一個一般問題或一個類似問題,考察解決它們對當前問題有什麼啟發;能否把條件分開,一部分一部分加以考察或變更,再重新組合,以達到所求結果等等。這就是說,在探索解題過程中,需要運用聯想,比較,引入輔助元素,類比,特殊化,一般化,分析,綜合等一系列方法,並從解題中學會這一系列探索的方法。在探索解題方法中,如何靈活運用知識和方法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培養能力的一個極好機會。第三,根據探索得到的解題方案,按照所要求的書寫格式和規范,把解題過程敘述出來,並力求簡單,明白,完整。最後,還要對解題進行回顧,檢查解答是否正確無誤,每步推理或運算是否立論有據,答案是否詳盡無遺;思考一下解題方法可否改進或有否新的解法,該題結果能否推廣等,並小結一下解題的經驗,進而發展與完善解題的思想方法,總結出帶有規律性的東西來。
⑺ 數學手抄報圖片簡單又漂亮
數學手抄報圖片簡單又漂亮
數學手抄報圖片簡單又漂亮,讓孩子在這種活動中回歸書本,家長要讓孩子獨立完成手抄報,手抄報的顏色多姿多彩,數學手抄報也要顯現出不一樣的創意,下面我們一起欣賞數學手抄報圖片簡單又漂亮。
趣味數學知識
在我們的概念中,「1「是一個最小的數字,它是整數數字的開始之數,是萬數之首,是的,「1」是萬數之首,它的地位也是最特殊的,下面,就和我一起認識這個神奇的數字吧。
一、最小的數字。
古老而龐大的自然數家族,是由全體自然數1、2、3、4、5、6、7、8、9、10……集合在一起組成的。其中最小的是「1」,找不到最大的。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一找。
二、沒有最大的自然數。
也許你認為可以找到一個最大的自然數(n),但是,你立刻就會發現另一個自然數(n+1),它大於n。這就說明在自然數家族中永遠找不到最大的自然數。
三、「1」確實是自然數家族中最小的。
自然數是無限的,而「1」是自然數中最小的。有人提出異議,不同意「1」是最小的自然數,說「0」比「1」小,「0」應該是最小的自然數。這是不對的,因為自然數指的.是正整數,「0」是唯一的非正非負的整數,因而「0」不屬於自然數家族。「1」確實是自然數家族中最小的。
可別小看了這個最小的「1」,它是自然數的單位,是自然數中的第一代,人類最先認識的是「1」,有了「1」,才能得到1、2、3、4……
給你講了萬數之首「1」的特殊地位,所以,你千萬別小看了它哦。
數學家簡介
C.F. Gauss是 德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地測量學家。他有數學王子的美譽,並被譽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和阿基米德、牛頓、歐拉同享盛名。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數學家,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安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就有「華氏定理」、「懷依—華不等式」、「華氏不等式」、「普勞威爾—加當華定理」、「華氏運算元」、「華—王方法」等。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漢族,福建福州人。中國著名數學家,廈門大學數學系畢業。1966年發表《表達偶數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簡稱「1+2」),成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所發表的成果也被稱之為陳氏定理。()這項工作還使他與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獲得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99年,中國發表紀念陳景潤的郵票。紫金山天文台將一顆行星命名為「陳景潤星」,以此紀念。另有相關影視作品以陳景潤為名。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漢族,江蘇金壇金城鎮人,是世界著名數學家,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安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在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就有「華氏定理」、「懷依—華不等式」、「華氏不等式」、「普勞威爾—加當華定理」、「華氏運算元」、「華—王方法」等。他為中國數學的發展作出了舉世矚目的貢獻。美國著名數學家貝特曼著文稱:「華羅庚是中國的愛因斯坦,足夠成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學院院士」。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⑻ 數學小報怎麼畫簡單又好看
1、首先我們要在手抄報上方空白的地方寫下「數學小報」四個字_然後在它的右邊畫上一個小小的飛機圖案。2、往手抄報內熱氣球、雲朵以及加號、減號、乘號、除號、等於號等和數學有關的符號來豐富數學小報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