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茶桌茶具正確擺放圖片
茶桌茶具正確擺放圖片
茶桌茶具正確擺放圖片,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喝茶,所以很多人在家中置辦了茶桌茶具,不但因為喝茶對身體健康有好處,更是因為可以修身養性。以下分享茶桌茶具正確擺放圖片。
01、煮水壺和公道杯各置一方
如果將煮水壺和公道杯放在同一側,會造成茶席的過度擁擠,稍不留神,易碰倒杯子。
煮水壺和公道杯最好放於不同的兩側,這樣空間更顯敞亮,於其間放上蓋碗(或紫砂壺),再合適不過。
因為這樣更符合器具使用的次序,一般將煮水壺放於泡茶者左側,左手提壺沖泡茶葉,之後用右手出湯至右側的公道杯。
△茶蓋擺放
蓋碗與公道杯的距離和夾角,以手臂自然舒展的舒適度為准,通常將公道杯放在蓋碗的斜前方位置。
如果蓋碗有配備蓋置的話,通常放在蓋碗的正右側,用於放置茶蓋。
△「左手席」
以上這種用左手提煮水壺沖泡的茶席,被稱為「左手席」,比較常見,也可以反過來擺放,右手提壺,左手出湯,被稱為「右手席」。
02、水盂置於右手一側
水盂有清理廢棄茶湯、茶渣的作用,最好放在離中心位置較遠但手又夠得到的地方,針對左手席,可以將水盂放在右側較遠的地方,方便右手倒廢棄茶湯。
相應地,可在左側放一個裝飾性的花瓶,沒有花瓶的話,也可以在該位置放香爐,或者是茶道六君子,這樣能巧妙平衡茶桌上的空間分布。
03、茶杯整齊擺放在客人面前
未使用時,茶杯可以集中擺在茶桌的正前方位置,以一字排開的方式,或以錯落有致的方式。
如果茶杯上印刻有花紋,最好將具有觀賞性的那一面朝向客人,這樣便於客人欣賞,客人喝茶的心境也會更美,更開闊。
在泡茶伊始,記得先溫杯燙壺,茶泡好並倒入茶杯後,再將每一杯茶放於客人的面前,這樣更顯周到。
△溫杯時,茶夾、茶巾的使用
04、茶巾需適當折疊
茶巾主要用來擦拭蓋碗底部、公道杯底部或茶杯底部淌著的水,或是茶桌上的水漬。
手帕大小的茶巾,宜折疊後再置於茶桌之上,按需折成稱手的小方塊即可
△茶巾的折法 擺放時,茶巾可以放在泡茶者的正前方,或者位置稍稍偏右,方便右手泡茶者使用,同時茶巾的敞口最好不要朝外。
05、其他小擺件的擺放
像茶漏架、茶漏、茶則、茶匙等這類小的器具,擺的位置用著舒服,不礙事,整體給人的空間感是井然有序的,沒有不著調的感覺即可。
不過需要注意,像茶針、茶刀、小剪刀這類有尖銳處的物品,盡量放在茶筒里,若放在茶桌上,尖銳的那一頭應朝里,避免指向客人。
茶席之上的茶具擺放,總結起來,就是以禮、以美、以需擺放。
除了上面講的這5點之外,各茶具的尺寸、款式、材質、色調與茶葉的搭配,也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大家不妨在泡茶的過程中多多揣摩。
一個注重生活儀式感的人,哪怕是一個人的時候,也會去注重細節,尊重禮儀,這既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歷史文化的尊重,你認同嗎?
會客區
茶盤和上麵茶具的擺放各有不同,一般不會將茶盤和茶具擺放在對門的位置,會放在會客區的位置。
外觀無暇
對於茶盤上的茶壺的外觀要確保沒有瑕疵,茶壺的壺口補課對著客人,如果不知如何防止壺嘴的方向,可以選擇對准自己。
均勻對稱
茶盤上的茶壺和茶杯擺放的時候要確保對稱均勻,如果出現遮擋,可以選擇從低到高的順序擺放茶具,茶杯要放在客人目視所及的范圍。
布局美觀
茶盤上的茶具擺放沒有固定的套路,完全按照茶盤主人的個人喜好,只要布局合理,整體美觀,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即可。
茶幾擺放方位都有那些禁忌
(1)茶幾的擺放
茶幾大多擺放在客廳,與沙發相配。但茶幾不一定要擺放在沙發前面的正中央處,也可以放在沙發旁,落地窗前,再搭配茶具、燈具、盆栽等裝飾,可展現另類的居家風情。茶幾的高度一般與沙發坐面齊平。原則上,茶幾腿和沙發的扶手與腳的風格要相一致為佳。
茶幾忌擺在居室的凶位。茶幾上一般會擺放一些茶葉、水果等物品,這些物品屬於吸氣的風水物、茶水同時屬於旺財物,具有動性性質。若將茶幾擺設在居室的凶方,則其位置「凶」的訊號將激發得動起來,產生諸多不利家宅的因素。當然,為了裝飾需要,可在玻璃茶幾下鋪上與空間及沙發相配的小塊地毯,擺上精巧小盆栽,讓桌面成為一個美麗圖案。
(2)茶幾的尺寸
茶幾的尺寸一般是1070毫米×600毫米,高度是400毫米,即與沙發坐位同高這樣,看起來空問也顯得較寬敞。中大型的茶幾,有時會用1200毫米×1200毫米的,這時,其高度會降低至250~300毫米。茶幾與沙發的距離最好為350毫米左右。
茶幾不宜過大。如果茶幾面積過大,則有喧賓奪主之嫌,這樣的格局,並非吉兆。化解之法最簡單的是更換茶幾。茶幾的形狀,絕對不宜選用帶尖角的菱形。倘若沙發前面的空間不充裕,則可以把茶幾改放在沙發旁邊,有如青龍、白虎左右護持,又彷彿有左右手輔佐。這樣,既充分利用空間。而且也符合風水之道。
(3)茶幾的形狀
選茶幾時,宜以低且平為原則。如果人坐在沙發中,茶幾的高度以不過膝為宜此外,擺放在沙發前面的茶幾必須有足夠的空間,若是沙發與茶幾的距離太近,則會有諸多不便 茶幾的形狀以長方形及橢圓形最理想,圓形亦可方與圓是從古至今的吉祥形狀,三角形的茶幾不可選用,因為茶幾很容易碰傷人,日常生活很不方便。茶幾擺放風水——茶幾顏色
在茶幾擺放風水中,茶幾的顏色要結合主人的命理所喜,這樣才會對主人運勢更加有利。
1、如果命理喜木,那麼選擇綠色色調的茶幾。
2、如果命理喜火,那麼選擇紅色或是紫色色調的茶幾。
3、如果命理喜水,那麼選擇黑色或是藍色色調的茶幾。
4、如果命理喜金,那麼選擇白色色調的茶幾。
5、如果命理喜土,那麼選擇黃色或是土黃色色調的茶幾。
但是,在選擇茶幾顏色的時候還要參考周圍傢具的顏色,避免出現顏色的`大跳躍。雖然如果運用的好,就可以製造另類的效果,但是一旦出現偏差就會顯得俗氣。
茶幾擺放風水——不適宜擺放的位置
在客廳茶幾擺放風水中,茶幾的擺放位置不可以和大門對沖。如果茶幾擺放的位置和大門連成一條直線,那麼在客廳茶幾擺放風水中就是「對沖」,會導致家財散盡。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那麼可以將茶幾往旁邊移動,避免和大門對沖。另外,也可以在茶幾和大門之間擺放屏風,使得從大門流進來的氣不會直沖沙發。還可以在門上掛開光銅葫蘆來聚財。一、茶幾的大小
沙發是主,茶幾是賓;沙發較高是山,而茶幾較矮是砂水,二者必須配合,山水有情,才符合風水之道。沙發是主宜高大,茶幾是賓宜矮小,如果茶幾的面積太大,就是喧賓奪主,並非吉兆,所以沙發前的茶幾不宜太大。
若擺在沙發前的茶幾面積太大,這便是喧賓奪主的格局,可免則免,以免家口不寧,化解之法,最簡單莫如更換一張面積較小的茶幾,賓主配合有情,就既不會礙眼,又符合風水之道。
二、茶幾的位置
在客廳里,茶幾通常擺放在沙發旁邊或面前。
三、茶幾的擺放
選用茶幾,宜以低且平為原則。如果人坐在沙發中,茶幾高不過膝,就比較合乎理想。此外,擺放在沙發前面的茶幾必須有足夠的空間,若是沙發與茶幾的距離太近,則有諸多不便。
四、茶幾的形狀
茶幾的形狀,以長方形及橢圓形最為理想,圓形也可以;帶尖角的茶幾則一定要避開。
有的年輕朋友喜歡造型獨特的茶幾,但從風水的角度來講,太奇特的造型並不是風水上的理想之選。
五、茶幾的材質
根據主人的命理所喜五行和行業的關系來說,可以做如下選擇:
從事創造設計及演出行業的人適宜選用木質的茶幾;從事政界和金融的人士適宜選用玻璃材料做的茶幾;從事物流運輸行業及外貿行業的人士採用金屬銅質的茶幾;從事教育及美容化工業的人士宜選用藤質的茶幾;從事地產和餐飲及醫葯的人士宜選用塑料茶幾。
人們還常選用石材或木材製成的茶幾,作為穏重和權勢的象徵來開運,並將其擺在西北角,來加強男主人的事業基礎。
六、茶幾的色彩:
茶幾色彩的選擇同樣以結合主人命理所喜為佳,才能更有利於主人的運勢。
如,命理喜木的人,可選用綠色系列的茶幾;命理喜火的人,可選用紅色、紫色系列的茶幾;命理喜水的,可選用黑色、藍色系列色彩;命理喜金的人,可選用白色系列;命理喜土的,可選用黃色、土黃色系列。
② 八個人茶席應該怎麼安排
可以這樣安排:
1、茶席簡單布置:無需奢華,但需潔凈,不使用的器具盡量不出現在桌面上。
2、安排座位:為了配合長幼有序的禮節,盡量安排長輩或首席客人坐在泡茶人的最左方。
3、茶具清潔:雖然茶具都是事先清潔過,但再在客人面前清潔一次,是尊重的體現。
③ 茶席設計中,需要用到的物品有哪些
開始喝茶了,對茶日漸生情了,想要一個自己的茶席了,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嗯,我很理解。所以我這就來回答您!
首先你需要一張茶桌,在家中較安靜的地方。不論大小,最重要高度合適。座位以兩腿垂直地面90度角為宜,茶桌則略高於肚臍。這樣加上壺承的高度,沖水時高度正好。
其次,用茶席隔出一個茶空間。這才是茶席最重要的作用,裝飾是順帶的。而隔出的茶空間是要被認真對待的,至少要保持干凈整潔,它才能給你帶來安靜美好的品茶體驗。
茶席的材質可考慮棉布,麻布,竹席等,取其天然質地和不反光的視覺特性,並且容易洗滌晾曬。顏色以大地色系(灰,褐,棕,蘭灰,駝色等)最為實用,不搶眼能襯托茶具之美,同時沾上茶水後不顯臟。
茶席上需要配備:1泡茶器 2壺承 3茶倉 4茶則(含茶荷,則置) 5公道杯 6茶杯 7杯托 8建水 9花插。
1 泡茶器:初學可以從蓋碗開始, 120ml 容量 的最為通用。至於日後與某種茶品深度結緣,可以再添專用的蓋碗或壺。比如生普需要矮胖型大容量的蓋碗,紅茶最宜高瘦型中等容量,岩茶要求肚圓口略收,而鳳凰單樅則需要小容量薄胎的蓋碗。至於紫砂壺的講究就更多了,從泥料到壺形不一而足,留待日後專篇介紹。從蓋碗開始品茶至少有兩點好處,一是經濟實惠,二是忠於原味。如果說用對紫砂壺能為茶加分,用錯則減分的話,蓋碗倒是「不增不減,絕對公平」的。記得選擇 撇口弧度大的蓋碗 ,菜鳥的手還不太耐燙。
2 壺承:它的作用是安放泡茶器,承接灑落的水,注意 形狀上較平坦,內壁光滑 ,這樣不易與蓋碗磕碰,不易結水垢。可以買專門的壺承,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盤子。使用時可在盤中心墊一塊絲瓜絡,避免與蓋碗硬碰硬。
3 茶倉:用來儲存常喝的茶。茶席上不適合擺放大個的茶葉罐,會破壞美感。同時每次喝茶都去開罐也會使茶葉容易變質。有些茶需要「醒」,提前放到不完全密封的茶倉中,可以更好地醒茶。
4 茶則:通常是三件套。茶荷用來盛放從茶倉中倒出的茶葉,需要多少量一目瞭然,也可以端到自己和客人的近前觀賞干茶,聞香。茶則是拔茶葉的,從茶倉到茶荷,再從茶荷到蓋碗中,如果用手指不衛生也不美觀,不多解釋了,呵呵。
5 公道杯:名如其用,司職將茶湯均勻地分到茶杯中。最初可選擇普通的玻璃公杯,方便觀察茶湯。但從美觀和聞香的角度,瓷,陶的公道杯更勝一籌。不管怎樣,公道杯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 易握,不燙手,不滴水 。選購時試試手頭輕重,握手處的溫度,是否容易「掛鼻涕」。
6 茶杯 7 杯托:茶杯的講究不遜於泡茶器,這里只講基本的。建議先選擇最常見的 仰鍾杯形,容量在40-50ml,厚薄適中,內壁白色 。這樣的茶杯更通用。日後當然諸多講究啦,不急,隨著品茶經驗的增加,你自然會有更多要求。杯托的作用主要是視覺上的平衡,同時承接傾出的茶水,木質鐵質銅質竹質,甚至布藝都可以,大小形狀和色彩與茶杯形成平衡感即可。杯托一般固定地放在茶席上,千萬不要象喝咖啡那樣與茶杯一同端起,茶杯不同於咖啡杯,杯小份量輕很容易傾灑,用兩個手指捏住杯托的樣子也不好看。
8 建水:用來承接洗杯的水,廢棄的茶湯,泡完的葉底等。選擇開口較大略有深度的容器,大小和重量要適合在 盛滿水後一隻手不太費勁地端起 ,材質以瓷為宜,方便清洗重量適中。專門的茶洗當然合用,如有喜歡的小缸小罐也是可以的。
9花插:茶席上的點睛之筆,功能上倒不是非有不可,卻最體現主人的審美取向。比如我就只用綠色植物,不喜歡插花,怕自己功力不夠,弄巧成拙。也有人放一個小香爐,或者小插屏,那樣也很雅緻。不管用什麼裝飾, 視覺上最好是瘦長的 ,給人向上的印象,比較不沉悶。
另外需要煮水器和潔方。煮水器放在側面,距離和高度要順手。潔方就是吸水性能好的一塊毛巾,一般為深色受污力強。
家裡需備而不必放在茶席上的還有茶葉罐和茶刀。茶葉罐以瓷和錫為宜,要求密封。紫砂的茶葉罐其實是醒茶之用,我們稱為醒茶器。適合短期存放陳年的普洱或其他老茶。茶刀當然是開緊壓茶用的,稱手安全最重要。;
好了,是不是很簡單呢?你這就可以開始布置自己的茶空間了。除了泡茶器和茶杯,其他暫缺無妨,與其勉強買來,不如等到有合適的動心的器物再添置哦。選擇的過程也是提升自己審美能力的過程呢!還有, 茶席的布置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可以隨著季節的變換而更新 ,保持對美的敏感,是茶人修養的重要部分。
④ 茶席布製作方法
17℃的春光就應該浪擲在大自然中。杭州的春光及其短暫,稍縱即逝,何不趁著明媚春光在戶外布台茶席,「偷得浮生半日閑」約上三兩好友,戶外品茗?
在很多人印象里,戶外布席特別麻煩,其實不然。今天我們就給大家整理篇實用貼:掌握6個點,即可布出一台美美噠又實用的戶外茶席。
戶外茶會,選址有講究。美景襯托茶席,喝茶更有感覺。戶外選址幾個建議:
◈ 1.戶外草坪
最好後面有植物、花朵做背景,這樣整體取景效果非常好;
盡量選取表面平整的草坪,一來茶席上的茶具放置時會更穩、安全,二來整體的平衡感會更好。
不足:必須天晴時才好布席。
◈ 2.亭子
戶外的亭子也是個不錯的布席點,而亭子最初的功能,便是請人們停下腳步,或休息,或觀賞,或僅僅是坐在裡面凝神發呆。
亭子是所有中國古典單體建築中,唯一沒有牆的一類建築形式,既是觀景的場所,也是風景的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建築美感。同時,和茶的包容氣質很吻合。
優點:不受天氣限制,同時亭內場地與視角都開闊,容易聚集喝茶的氛圍。
◈ 1.防潮墊
第一,防硌。由於在戶外時找到一塊很平整的地方不太容易,所以布席會有一定限制,而使用防潮墊,情況會改善很多;
第二,保暖。春天乍暖還寒時候,如果直接坐在茶席邊上,僅靠茶席布的隔熱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在身體與地面之間如有一層防潮墊相隔,保暖效果較好。
第三,防潮。在戶外一般夜間地面很潮,而防潮墊是防水的,可起到隔潮的作用。
建議點:淘寶搜索「戶外防潮墊」既可,規格選擇2米*2米,價格一般在百元之內,可重復使用。
◈ 2.茶席布
(1)大茶席布
用大茶席布遮蓋防潮墊,做底色襯托。因為在戶外,可以選擇深色的茶席,一來比較百搭,二來耐臟。
如果有特別需要表達的茶會主題,可以選擇相應的顏色。
(2)桌旗
除了大茶席,還需要桌旗來調色,可選擇純亮色點的桌旗,形成顏色反差。同時拍照取景也很漂亮。比如綠色+白色搭配,其他可自行搭配,切記太花、太繁復,不然拍出的照片感覺會亂糟糟。
◈ 1.自帶熱水
有些地方無法生火,只能選擇自帶熱水。建議買個3L左右的保溫壺,確保保溫效果良好。
不足:溫度難以維持,對於一些水溫要求比較高的茶,無法泡出最好的口感。
◈ 2.現場燒水
(1)選擇戶外汽罐+燒水壺。
燒水壺建議買專業的戶外燒水壺、汽爐,這樣煮水快捷。淘寶搜索「戶外燒水壺」,容量大小選擇1.5L左右即可。
有些人會直接用固體酒精做燃料,這樣速度會比較慢。也有人直接選擇液體酒精,則不太安全。建議直接買灌裝的汽罐,相對便捷又安全。同時自帶打火功能,比較迷你,收納又方便。
不足:有些景區內不準使用明火,須提前了解相關准則。
(2)風爐
「風爐煮水烹茶」確實很贊,拍照也美。但是一陣套搬到戶外,著實吃力,同時又容易被磕著碰著,難以全身心投入喝茶。
戶外喝茶,最重要的是心情。不願受太多茶具搭配等影響干擾,一套攜帶型茶具套組就非常方便。
◈ 便攜隨行裝:
泡茶器:充分利用泡茶器內膽空間,將杯與壺歸整為一體,卡位精準。
品茗杯:採用高溫青瓷,瓷質細膩,感受不一樣的手感體驗。
泡茶器內膽:採用青瓷濾網,輕松實現茶水分離。
棉麻旅行包:配備棉麻便攜旅行布包,可輕松攜帶,實用又方便。
一壺三杯,適合一人獨飲、兩人對品或三人互飲。將繁雜的泡茶過程簡單化,外出或旅行時泡茶方便快捷。
春天,在戶外可選擇相對水溫要求比較低的茶,如綠茶、白茶、紅茶等。
◈ 1.西湖龍井
品上一杯西湖龍井,繾綣在江南的無限春光中。
◈ 2.蠟梅紅茶
以蠟梅花入茶,有祛熱生津,開胃散郁效果,紅茶性暖,配以蠟梅清香冷韻,微微的花香讓茶顯得更加迷人生動!
茶席上其他的小配件:
1.水盂 便於盛裝茶席上的廢茶水;
2.茶巾
3.杯墊
4.茶盒、茶針
配備以上,完美!
戶外茶會很多人會選擇穿茶人服,即為了拍美美噠照片,操作起來又方便舒適。關於選擇服裝,以下兩點小建議,讓你的戶外品茶幸福指數提升一個level。
▲ 1.服裝與茶席顏色反差大些,與外景顏色相近。這樣拍出的照片會比較漂亮。如紅色、米白色等等,都會很顯膚色。
▲ 2.款式宜寬松,以褲裙、燈籠褲最為適宜。方便盤腿坐,坐姿舒服,又雅緻,同時行動方便。
「茶可以這樣玩」——城市遊走的公益戶外茶會,邀您一同發現杭州的時節之美。
循著古人的足跡,四時幽賞——春尋花、夏觀雨、秋拾桂、冬烹雪,給心靈一次休憩的機會,哪怕只是一杯茶的時間。所謂詩意生活,就是在喧鬧浮躁的現世中,尋一份心靈的自由。
你問我人間花開幾許?
來「四時幽賞」茶會喝一杯茶吧,
我們慢慢說給你聽……
更多干貨,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問山讀城」
191閱讀
搜索
手工布藝茶席教程
90平米小三室裝修軟體
茶席製作講解
自製茶盤蓋布教程
135平方裝修價格簡裝
茶席布最佳尺寸
⑤ 茶席擺放的正確做法
可能大家對茶席了解不多,不知道茶席應該擺些什麼,怎麼擺。其實茶席的擺放沒有那麼復雜,反而越簡單越好,太過復雜反而破壞了茶席原本的意義。
布置一個茶席需要擺放的茶器主要有泡茶需要用到的茶具,分別是水壺、茶壺、壺承、公道杯、茶杯、杯托、茶荷、水盂、茶葉罐還有茶巾。雖說布置一個茶席是越簡單越好,但是這些泡茶必備的茶器還是得准備齊全。
除了泡茶用到的茶器外,還需要准備的是桌布、茶旗和花瓶。別小看這三件物品,它們可是整個茶席的顏值擔當,選對了會讓你的茶席看起來非常高大上,選錯了則讓你的茶席看起來非常low。這個還是得看個人的眼光和搭配的技巧,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讓自己感覺舒服就好。
接著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如何布置一個有美感的茶席呢?首先要選擇有美感的茶器和物品,這個主要看個人喜好,自己覺得美就好。
然後就是擺放的順序了,以客人的角度來布置。先把素色的桌布鋪在茶桌上,然後把茶旗鋪在桌布上,離泡茶者的距離近一些,但要留出一些空隙,這個空隙可以用來擺放茶巾。花瓶則可以隨意擺放,只要看起來和諧有美感就可以了。
茶器一般放在茶旗上,客人的右邊擺放的是水盂,公道杯、壺承擺在中間,茶壺放在壺承上(壺承的作用主要是用來裝漏出來的水)。客人的左邊擺放茶葉罐和水壺,靠近客人的一面依次橫向排列茶杯和茶托,茶荷也可以放在離客人近的那一邊,方便客人賞茶。
⑥ 什麼是茶席設計,你知道嗎
什麼是茶席設計,你知道嗎?今天所說的「茶席設計」,是包含古代的「筵」和「席」的全部,准確的說法應該是「茶筵席設計」;既然已經通俗化了,只好將就把「茶席」視為「茶筵席」的省略吧!至於,「茶席」這個詞的由來,應該是1970年代末,茶藝出現之後的說法。在茶文化發展史上,過去並沒有出現茶席一詞。當代,「茶席」一詞首次在文本上出現,當以浙江童啟慶教授編著的《影像中國茶道》,該文本說,「茶席」是泡茶、喝茶的地方,包括泡茶操作場所、客人坐席,以及所需氣氛的環境布置。茶席的概念出現後,「茶席設計」也就應運而生。設計與這次茶會時間、空間情境貼近的茶藝表現場所,就稱為茶席設計,所謂「茶會」,是指一個「以茶會友」,並能呈現茶藝形式的聚會。茶席設計的結構是由空間和特性所組成,是茶藝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茶藝表現的基礎,包括動態的行茶方式規畫與靜態的品茗環境裝置,大都屬於茶藝靜態表現的部分。茶席設計,是人們在茶飲活動中,有計劃地運用心智、創意、統合、協調、技術和資源創作出超乎現有的實物,達成更美好的品茶需要,其本身具有很大 的藝術表現空間,必須要有美感經驗、使用功能與紀念意義,才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要求;並非拼湊一些茶道具炫人耳目,展示出來的一個「作品」。簡單的說,茶席設計就是以茶飲活動為目的的創作行為。
⑦ 整套茶具圖片大全茶具名稱
整套茶具圖片大全茶具名稱
整套茶具圖片大全茶具名稱,生活中不少人都是比較喜歡喝茶的 ,而且泡茶可以很簡單,一壺一杯就可以享受茶的魅力,泡茶也可以很講究,一桌講究的茶席更能為喝茶增添幾分味道,下面看看整套茶具圖片大全茶具名稱。
1、茶具套裝泡茶器:泡茶器的定義是只要能泡出茶來的器具,分別是茶壺、蓋碗等。
2、茶具套裝煮水器:鐵壺、泥壺、爐等。
3、茶具套裝茶葉罐:材質有陶瓷、玻璃、金屬,其中密封保鮮效果最好當屬金屬純錫制茶葉罐。
4、茶具套裝茶海:又稱茶盅或公道杯。形狀似無柄的敞口茶壺。因烏龍茶的沖泡非常講究時間,就是幾秒十幾秒之差,也會使得茶湯質量大大改變。
5、茶具套裝茶慮:過濾茶葉罐碎末的器皿。
6、茶具套裝茶盤:又稱茶船就是盛放茶壺、茶杯、茶道組、茶寵乃至茶食的淺底器皿;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形狀可方可圓或作扇形。
7、茶具套裝茶道配件:茶夾、茶刀、茶荷、茶針等,統稱茶道六君子,組合方式可以根據需求不同,做不同搭配。
8、茶具套裝輔助用具:茶洗、杯托、茶席、壺承、茶巾。
01茶杯
茶杯的種類、大小應有盡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來更流行邊喝茶邊聞茶香的聞香杯。根據茶壺的形狀、色澤,選擇適當的茶杯,搭配起來也頗具美感。為便於欣賞茶湯顏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內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淺色。對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適,"入口"順暢。
02茶漏
茶漏則於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03蓋碗
蓋碗或稱蓋杯,分為茶碗、碗蓋、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於碗內,沖水,加蓋五~六分鍾後飲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沖一次。
04茶盤
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茶盤有塑料製品、不銹鋼製品,形狀有圓形、長方形等多種。
05茶則
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一般為竹製。
06茶挾
又稱茶筷,茶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著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07茶巾
茶巾又稱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壺,於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08茶針
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
09煮水器
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風爐,目前較常見者為酒精燈及電壺,此外尚有用瓦斯爐及電子開水機。
10茶葉罐
儲存茶葉的罐子,必須無雜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馬口鐵、不銹鋼、錫合金及陶瓷。
11茶船
用來放置茶壺的容器,茶壺里塞入茶葉,沖入沸開水,倒入茶船後,再由茶壺上方淋沸水以溫壺。淋澆的沸水也可以用來洗茶杯。又稱茶池或壺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為:盛熱水燙杯、盛接壺中溢出的茶水、保溫。
12茶海
茶海又稱茶盅或公道杯。茶壺內之茶湯浸泡至適當濃度後,茶湯倒至茶海,再分倒於各小茶杯內,以求茶湯濃度之均勻。亦可於茶海上覆一濾網,以濾去茶渣、茶末。沒有專用的茶海時,也可以用茶壺充當。其大致功用為:盛放泡好之茶湯,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湯濃度相若,沉澱茶渣。
13茶匙
茶匙又稱茶扒,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故皆使用茶匙。
聞香杯
細高身,陶瓷質,因為杯深口小,香氣不容易散失,而且由於沒有口唇沾染杯口,茶香格外純正,用來嗅聞留存杯底的茶香非常合適,常用於烏龍茶湯的聞香。台式烏龍茶中,聞香杯常和品飲杯配套使用。
品飲杯
各種材質的小杯,用壺和蓋碗泡好的茶湯,倒入小杯品飲,一般為三小口的量,所謂「三口一個品」。其中以品飲濃濃的工夫茶的小杯最小,僅半個乒乓球大;而品飲清淡的綠茶等的杯子可以適當大一點,會使人比較有滿足感;品飲普洱茶的杯子不但要適當大一點,杯壁還要厚實古樸一點,可以襯托普洱的凝重和粗獷。茶杯的內壁最好是素瓷,能比較好地襯托欣賞茶湯的色澤。
不同材質、款式、大小的杯子會對茶湯的滋味產生不同的影響,你如果用不同杯子來嘗試同一種茶湯就會感覺出其中細微的差別。
茶盅
陶瓷或玻璃質,泡好的茶先出湯注入此杯,既可以避免茶葉長時間浸泡在水中產生苦澀味,又可以使茶湯濃淡均勻,故又稱公道杯。最讓人賞心悅目的是玻璃的公道杯,透過杯壁欣賞清澈的茶湯,不管是一甌春水般的綠茶,還是亮麗的紅茶湯,都在品味前先滿足了人們「好色」的天性。
但多經一道公道杯,茶湯的溫度和滋味多少會有改變,所以有些老茶客寧願用「巡城」、「點兵」方式直接分茶。
公道杯在泡綠茶時,還可以作為泡茶前晾湯用。
茶杯托
墊放小茶杯的托,有各種材質。日常生活中許多信手拈來的東西都可以做茶杯托,比如舊時民間的糕餅模子,當中凹進去的部分正好無比妥帖地放上茶杯。
泡茶盤
又稱茶海茶池,泡茶時放置茶具時用,有各種材質。
如果是石材陶瓷等硬質材料,為避免不小心磕壞壺杯,可以在盤上墊上竹簾、麻布或者絲瓜絡。泡茶盤常分為兩層,上層可以漏水,下層則是積水的盤子,使用和清洗很方便。
奉茶盤
放置盛裝茶湯的杯子給客人奉茶時用的托盤,一般以竹木等輕巧材質做成,奉茶盤可以使你端著茶和茶點時,避免被茶湯燙著手的狼狽,顯得悠閑而從容。
水盂
傾倒廢水或茶渣等用,也可以在泡工夫茶時作為承接壺、蓋碗的容器,還可以用來作為茶席花器。可以用書房中的筆洗、廚房中的大碗代替。
茶濾
過濾茶渣,使茶湯清澈。初學者出湯時用茶濾很容易獲得清澈的茶湯,老茶客們則會發現,當你的心足夠靜、手足夠穩的時候,倒出的茶湯只有很少茶渣,「心有多靜,茶有多清」。這時你不妨省略掉茶濾,畢竟茶湯多經過一道茶濾,溫度、香味滋味多少會有些變化。
茶荷
素色淺碟,鑒賞干茶用。常用陶瓷製成,也可以剖開一節竹子,甚至截取一段大王椰的葉柄基部,簡單打磨一下,自製茶荷。
茶道具組
茶則、茶夾、茶漏、茶簪、茶撥常常一起裝在一個筒里,方便使用,稱為茶道具組。
茶則(匙):從茶罐中舀取茶葉用的器具。
茶夾:洗小杯時夾取杯子,或泡加料茶時夾取各種配料用。
茶漏:投茶時置於壺口,使茶葉方便入壺。
茶簪(茶針、茶通):通壺嘴用。
茶撥:把茶葉從茶荷中撥到茶壺或蓋碗中。
茶簪和茶撥可以合二為一:一頭尖的做茶簪用,另一頭做成寬扁形就可做茶撥用。
有時我們信手截取兩段青竹枝,很容易就代替了茶夾和茶撥。
杯夾:用它可便於將小杯子放入茶托,避免手碰到杯口。
茶具28件的名稱及圖片包括:茶盤、茶荷、茶則、茶匙、茶針、茶巾、茶葉罐、茶漏、茶夾、茶壺、茶桶、茶導、養壺筆、茶墊、茶寵、聞香杯、蓋碗、茶海(也就是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4個)、茶洗、茶勺、杯叉、煮水器。
茶匙:茶匙的形狀像湯匙,也因此而得名,其主要用途是挖取茶壺內泡過的茶葉,也可用於向茶罐內挖去干茶。由於茶葉沖泡過後會緊緊塞滿茶壺,而且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所以人們常使用茶匙。
茶荷:茶荷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的用具,除了置茶的功用,還具有賞茶功能。茶荷多數為竹製品,既實用又可當藝術品,一舉兩得。如果沒有茶荷時,我們也可以採用質地較硬的厚紙板折成茶荷形狀即可。
茶盤:用來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的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茶盤有塑料製品、不銹鋼製品,形狀有圓形、長方形等多種。
茶葉罐:儲存茶葉的罐子,最好密閉不透光,且沒有異味,常見的茶葉罐材質有馬口鐵、不銹鋼、錫合金及陶瓷等,因不同茶葉類型而酌情選用。
茶則:在茶道中,把茶從茶罐中取出置於茶荷或茶壺時,需要用茶則來置取。茶則現在多為銅、鐵、竹做材料加工。
養壺筆:外形像又短又粗的毛筆,筆把的造型多種多樣,多為竹木雕刻製成,可以用來刷養壺與茶寵。
茶巾: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壺,在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船底部的水擦乾,也可擦拭滴落桌面的茶水。
茶寵:茶寵,亦是茶玩,多數使用紫砂泥製作,造型各異,增加泡茶的情趣。
茶夾: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人們還用它來夾著茶杯清洗,既防燙傷又干凈衛生。
茶漏:在置茶時將茶漏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茶筒:盛裝茶具的器具,裡面放置茶匙、茶針、茶漏、茶夾、茶則。
煮水器:煮水的茶具,品種樣式較多,可根據具體情況購買。
茶針: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以便水流暢通。
⑧ 茶席設計是什麼
茶席設計是什麼
導語:“茶席設計”是什麼?設計什麼?怎樣設計?它從哪兒來?……對茶文化感興趣的朋友對這些問題一定感興趣吧?但是,這些知識在以往的書籍中無從查考。現在,就讓本書作者來幫你解答這些疑問吧。 以茶為靈魂,為茶具為主體,在特定的空間形態中,與其它藝術形式相結合,共同完成的一個有獨立主題的茶道藝術組合,是為茶席。
“茶席設計”,是包含古代的“筵”和“席”的全部,准確的說法應該是“茶筵席設計”;既然已經通俗化了,只好將就把“茶席”視為“茶筵席”的省略吧!
至於,“茶席”這個詞的由來,應該是1970年代末,茶藝出現之後的說法。在茶文化發展史上,過去並沒有出現茶席一詞。當代,“茶席”一詞首次在文本上出現,當以浙江童啟慶教授編著的《影像中國茶道》,該文本說,“茶席”是泡茶、喝茶的地方,包括泡茶操作場所、客人坐席,以及所需氣氛的環境布置。
中國,在隋、唐以前沒有桌、椅,人們飲食作息時,在地面上先鋪上一面竹類編織的鋪蓋叫“筵”,加鋪在筵上規格較小的叫“席”,宴飲時,座位設在席子上,食品放在席前的筵上,人們席地坐飲。後來使用桌椅,宴飲由地面升高到桌上進行。明、清時,宴飲形式雖然改變了,宴席仍沿稱為“筵席”,座位仍沿稱“席位”。清朝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安能鬱郁久居此耶!”可見,由古代的.“筵席”而引申出“茶席”這一詞。
根據《茶藝學》的說法:“泡茶的程序和禮儀是茶藝形式部分很重要的表現。”茶席是茶藝表現的場所,是為表現茶藝之美或茶道精神而規劃的一個場所,包括從事泡茶、品飲兼及奉茶而設的桌椅和地面的空間,不是任意一個泡茶的場所都可稱為茶席,必須經過規劃的茶藝表現場所,才能稱作“茶席”。
茶席的概念出現後,“茶席設計”也就應運而生。設計與這次茶會時間、空間情境貼近的茶藝表現場所,就稱為「茶席設計」,所謂“茶會”,是指一個“以茶會友”,並能呈現茶藝形式的聚會。
至於,“設計(design)”這個詞,是由日文里以漢字翻譯“design”這個字而成。日文在翻譯“design”這個字時,除了“設計”這個詞以外,也曾用“意匠”、“圖案”、“構成”、“造形”等等漢字所組成的詞來表示。所以,在了解什麼是“設計”時,我們可以先對這些字詞來解釋。英語的design是源自拉丁語de-sinare而來,是“作-記號”的意思,在十六世紀,義大利文desegno 開始有現今design的含意,後經由法文的中介,而為英文所引用,成為現在英文的design。日文里漢字的“設計”指設定具體目標而後依計畫以(製造)實物來達成目標的含意。
中文來講“設計”兩字,是“言役、言十”會意而成,是表達以思考、以言語來完成具體的計算。所以,“設計”指“人為設定,先行計算,預估達成”的含意。就“設計學”來說設計,是指一種具有美感、使用與紀念功能的造形活動。
如果從西方“設計”的發展來看,從文藝復興開始,就慢慢的形成以建築專業技藝為首,並結合繪畫專業技藝與雕塑專業技藝的承傳,三者合稱為造形藝術,合稱為設計,從這個角度來看,就比較容易了解“設計就是具有美感、使用與紀念功能的造形或營造活動”了。
茶席設計的結構是由空間(space)和特性(character)所組成,是茶藝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茶藝表現的基礎,包括動態的行茶方式規畫與靜態的品茗環境裝置,大都屬於茶藝靜態表現的部分。由於設計的部分,受限於室內空間的材料、格局方向等條件,所以必須活用美學和創意思考,同時要考慮茶席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應以茶作為主角,以茶藝作為設計的重心,將茶飲活動置於一定的環境中,賦予它不同藝術的要求。
茶席設計,是以場地、材料和情感為主要構成條件,通過視覺、味覺、嗅覺、聽覺、觸覺的形式,傳達出來一定的感官感受,實用的、可操作的,合乎藝術設計學理的綜合展示藝術。其目的是為了泡好一壺茶,享受一杯茶。是空間美學的一部分,“設計藝術學”中跨門類的學科,主要包含裝置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景觀設計等等。
茶席設計,是人們在茶飲活動中,有計劃地運用心智、創意、統合、協調、技術和資源創作出超乎現有的實物,達成更美好的品茶需要,其本身具有很大 的藝術表現空間,必須要有美感經驗、使用功能與紀念意義,才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要求;並非拼湊一些茶道具炫人耳目,展示出來的一個“作品”。
簡單的說,茶席設計就是以茶飲活動為目的的創作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