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5種正方形構圖法
導語 :最近的朋友圈都是正方形的圖片,正方形構圖有與生俱來的小清新感,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5種正方形構圖法,一起來看看吧!
一、極簡主義
1:1的正方形照片與一般的長方形圖片,有一個區別性的特點,就是能夠去掉一部分的內容,獲得更加干凈的畫面。與長方形構圖相比,捨去了兩邊的景物,能夠讓主題部分更加突出。
由於省去了兩邊的畫面的干擾,我們在拍攝極簡主義的照片的時候,能夠更加容易拍出理想的效果,同時拍攝的時候,可以採用大量的留白,讓畫面變得更加干凈。
二、線條構圖
由於正方形的構圖,長寬的尺寸比例相等,會給人一種工整和對稱的感覺,對線條的表現形式上面,斜線、平行線、豎線、曲線等線條都會形成不錯的對比突出,營造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畫面非常好看。
三、垂直拍攝
正方形的構圖最大的特點就是長寬長度相等,我們在拍攝門框、窗口等有橫豎線的建築物時候,我們從正面去拍攝,藉助門框的邊線,就能獲得規整的線條,更加突出畫面中的內容。
四、“X”型縱深視角
由於正方形的構圖特點,在對於一些小巷、馬路中心、建築中心點等景色,從路的中心進行拍攝,路的兩側線條與屋檐線條形成一個“X”型,與長寬相等的正方形構圖形成一個明顯的對比,就能夠突出畫面中心景物,同時由於“X”型線條,視距上營造一種延伸的視角,顯得街角路很長的感覺,因此正方形構圖上,站在路中心,垂直拍攝是一種非常不錯的視角。
五、水平對稱
由於正方形構圖會給人一種對稱規整的視覺感受,因此在拍攝倒影等畫面時,相對要比長方形構圖能夠形成更大的視覺效果,倒影中心線正好在整個畫面的中心,形成一種規整對稱的感覺,視覺和諧好看。
小結
在國外圖片社交媒體平台上,僅僅憑借正方形構圖,一炮而紅,成為全世界非常受歡迎的一種拍照方式,以上的5種1:1構圖的小技巧,包括極簡風格、線條構圖、垂直拍攝、“X”型縱深視角、水平對稱這幾種小技巧,能夠拍攝出相當好看的照片,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嘗試一下,練練手就能拍攝出好看的照片。
❷ 實例講解 如何拍好正方形構圖的攝影作品 詳細�0�3
這就是標准單反鏡頭的成像比例。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使用這個比 例。一個更有創造性
的辦法是根據你的拍攝主體來決定相片的構圖。這張正方形的蒲公英照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
子:如果不經剪裁,這張相片在左右兩側都會出現贅 余,但是正方形的剪裁凸顯了蒲公英
的形式感和它本身的對稱性。
使用大光圈也有助於強調蒲公英的形狀,因為這樣可以讓蒲公英邊緣的羽毛和位於中央
的蒲公英種子覆蓋在畫面焦點范圍內。請記住,你不需要湊合著用被攝物原先的背景,你可
以重新定位相機或是景物,也可以自己引進一個更有生氣的背景,這樣你就能拍出一張明亮的照片了。拍攝竅門:
★拍攝蒲公英最好選擇在無風的清晨或傍晚,風是拍攝微距的大敵。如果有必要,你可以帶
上一張紙板作為「防風牆」。
★要避免陽光直射,因為這樣會產生強烈的高光和陰影。你可以選擇在陰天拍攝,這樣的天
氣可以幫助你捕捉到蒲公英上的更多細節。
★使用三腳架進行拍攝,並使用手動對焦功能以方便你選擇自己想要的部分對焦。
❸ 正方形的攝影構圖
導語: 正方形中構圖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看看藝術史,優秀的正方形作品相比於矩形可謂鳳毛麟角。正方形照片和矩形照片在大部分方面(光線、色彩)都沒有太大差別,可能唯一需要注意,就是構圖。下面我們來看看在正方形圖片中是如何構圖的。
而正方形太難做到平衡了,常常會有一種這幾個物體怎麼擺放都不對的感覺。但是,有趣的是,很多優秀的'抽象藝術都是使用正方形作為載體,比如蒙德里安的《三原色的構成》。
這種差別對於攝影來說意味著什麼?在長方形構圖中,你可以同時容納多個構圖元素,並且比較容易能讓它們達到平衡。而在正方形構圖中,經典的“三分法則”雖然可以用,但不會那麼適用。正方形能容納的構圖元素更少。它本身就有一種近乎死板的平衡感,而稍有不慎就會被破壞。
接下來說到的幾條技巧就很好理解了。它們同樣可以適用在長方形攝影中,只是在正方形中顯得更加重要。
1.突出主體
相比於矩形,正方形構圖的畫面最好簡潔明了,主體突出,讓人很容易知道視線應該放在哪裡。而且,如果你是在Instagram上,照片顯示的媒介是手機屏幕(使用Grid瀏覽的時候還會更小),容納太多東西容易讓人忽視你在拍什麼。
2.留白
保持畫面簡潔和主體突出的一個簡單的構圖技巧是在畫面中留出大面積的空白。
正方形里其實可以更大膽的使用開放式構圖——裁掉主體的一部分,破壞其完整性,讓畫幅和外界空間聯系起來。
3.對稱
由於正方形本身就有平衡感,所以運用對稱是一個很實用的技巧。
另外我很喜歡的一個構圖方式是2x2。
我不贊成正方形構圖本身就應該是”對稱的”。除非對稱本身就是你想要表達的主旨的一部分,除非它能讓畫面看起來更有趣,那麼就不要把主體放在正中間。偏離一點中心,或者放在畫面的邊緣,甚至裁剪部分主體——還有很多構圖方式供你選擇。放在中間的確是一種省事的構圖方式,但是,為什麼一定要這么做呢?
4.傾斜
由於正方形本身的平衡感容易變得死板,有時候,可以讓畫面中的元素傾斜,故意去破壞平衡感。比如,其實我也照了這個建築的正面照。可是,那樣會很無趣,不是嗎
❹ 美術上的構圖形式有什麼越多越好,最好帶圖的!
你可以先去【繪學霸】網站找「繪畫/美術」板塊的【免費】視頻教程-【點擊進入】完整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01&zdhhr-11y17r-439167427366692924
想要系統的學習可以考慮報一個網路直播課,推薦CGWANG的網路課。老師講得細,上完還可以回看,還有同類型錄播課可以免費學(贈送終身VIP)。
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行業龍頭: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cgwang.com/course/shcoursemobile/?zdhhr-11y17r-439167427366692924
在「繪畫/美術」領域的培訓機構里,【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且沒有加盟分校,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基礎差的學生。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❺ 正方形人體構圖技巧全攻略
導語: 近期正方形構圖的照片大為流行,有些人是因為迷戀Polaroid拍立得,或想要模擬6X6哈蘇,當然也有許多人是因為近來流行1:1的影像,所以也想要換換口味,拍出不一樣的感覺。不過四平八穩的正方形構圖,運用在人像攝影時,應該要怎麼拍才會好看呢?就讓人像教室帶你一起研究怎麼快速上手吧。
透視正方形構圖的基本原理
想要拍好正方形構圖,非得要理解基本原理,才能拍出好照片。由於我們慣於觀看長方形的照片,加上相機本身感光元件就是長方形,所以我們會很直覺的認定正方形是裁切左右兩邊來達成,思考上會覺得有許多限制與障礙。但如果是想像成1:1 是把畫面高度拉高,反而會有種天地變寬闊的思維。
與我們目前常見的3:2 或4:3 的影像比例不同,正方形的高與寬相等,所以不論影像為何,邊框在視覺上就已經是非常穩定的狀態,所以剛開始想要嘗試拍攝正方形構圖時,我們都會建議玩家盡可能去注意影像中的水平線、垂直線是否都能抓穩,因為只要有一點歪斜,就很容易讓畫面顯得不穩定。等到逐漸能掌握影像中,各元素之間的均衡時,再進一步嘗試其他構圖方式。
▲將主體放在中央,並注意水平與垂直線,畫面自然就能獲得穩定。
▲拍攝1:1 正方形時,可透過巧妙安排畫面各元素,來獲取影像的均衡。
追求最大尺寸的影像
不論是數位單眼相機(DSLR)還是消費型相機(DC),想要拍攝正方形的影像時,都是透過裁切影像來達成(*注),若想要獲得較大影像尺寸,方便後續後制、放相等用途時,最好利用長方形的短邊做為正方形的基準,將預先想要裁掉的部分,落在長方形延伸的空間,如此就能以獲取最大影像尺寸的前提,做較准確的構圖。
註: 目前許多消費型相機都有內建不同比例的影像長寬比,透過事前設定,可以直接預覽構圖並拍攝該比例的照片,某方面來說,會比數位單眼相機還要方便於准確構圖。
正方形構圖實作解說
不論正方形與一般長方形的影像畫幅,構圖重點幾乎都在追求畫面的平衡,但正方形畢竟不是我們常見的比例,加上如果我們是運用數位單眼相機拍攝時,並沒有正方形的方框可供我們參考,所以實際拍攝上還是有些許不同。以下我們針對常用的中央、三分、對稱、斜對角構圖方式,分別說明拍攝時需要注意的重點。
▲拍攝全身、半身時,可橫幅拍攝用來確認上下想要保留的空間。特寫鏡頭時,利用直幅拍攝時的短邊,確認Model 放在方形構圖的中央,以及頂端保留的空間。
中央構圖實戰技巧
將Model 放在正中央的中央點構圖,可說是學習1:1 構圖的第一步,再透過畫面中的垂直、水平線條,我們就能夠很簡單的拍出四平八穩的影像。以全身照來說,建議頭頂與腳底,都保留一些空間,畫面才不會顯得太過於擁擠,半身或胸線以上的特寫,則只需要注意頭頂以上的保留空間。
由於我們使用的數位相機大多採用3:2 或4:3 比例,所以想要將主題置中拍攝時,建議利用短邊來確認裁切後保留的空間,例如採用橫幅拍攝,短邊為照片的高,用來確認影像中主題的比例,就不會出現裁切時,空間保留不足的問題。
▲利用場景中的其他元素(櫥窗)平衡左右畫面,就能讓影像獲得平衡。
對稱構圖實戰技巧
另一種方形構圖中我們常會使用的方法就是「對稱」,尤其是具有倒影的場景,更是推薦玩家可以採用一分為二的方式處理。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環境都有完美的對稱,不過平時我們還是可以找到許多同樣概念的場景,例如門口、小巷兩排行道樹木、兩扇窗戶的中央等,都能作為穩定畫面的元素。
三分構圖實戰技巧
三分構圖同樣也能運用在正方形構圖上,但實際運用上,卻容易因為左右比重不等,讓畫面顯得有些失衡。若要避免這樣的問題發生,大致可運用兩種方式來平衡畫面,其一就是將Model 擺在三分線偏中心,加上場景的既有線條指向目標形成動線(例如序列、光線等) ,自然能將目光聚焦在主題上;另一種方式就是利用對稱方式來處理,將放置Model 的另一側空間,安排對稱或互動的物件,就能平衡畫面。實拍時這類作品時,我們會建議最好採用直幅方式構圖,利用長方形畫面的短邊,來確認裁切後的正方形,才不會在後續裁切時,因為沒有掌握好畫面空間,不慎裁切到想要表現的主體。
▲除了水面、鏡面能產生完美對稱,利用對稱式的背景元素也能產生秩序性的效果
斜對角構圖實戰技巧
當背景相當單純,或者缺乏明顯的.垂直與水平線時,若單拍主題會顯得有些無趣,這時候我們可以試著打破四四方方的成規,利用斜線讓影像多一點俏皮的動感。拍攝時Model該占畫面多大的比例,以及是否要在頭頂留下空間,會影響畫面是否會感覺太擠,原則上越接近特寫的狀況下,頭頂到角落的空間可以小一些,若接近半身或全身,則建議空間保留大一些。
▲若無元素平衡畫面,利用場景中的線條引導視線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當畫面中沒有明顯的水平或垂直線時,可以將主體擺為45 度角,撐住方形畫面的斜對角。
更多構圖的實戰建議
前面所述建議,都較接近我們習慣運用的長方形構圖方式。但事實上只要能讓整體畫面穩定並突顯主題,就能打破構圖成規,讓觀賞者感受更活潑多變的感官享受,例如將強調穩定性的三角構圖放在正方形框架內,又或者刻意帶點歪斜來加強畫面中的不安定感,都能用來暗示影像情緒的方式,讀者不妨在同一場景中,多拍不同比例照片,並且嘗試用同一張照片做不同區塊的裁切,相信能產生更有趣的作品。
▲牆壁與木板門形成左右兩個色塊,將畫面一分為二,所以Model 雖然沒有很規矩的放在中間,但影像不至於失去太多的平衡。
▲讓牆上的字體與人物形成T字型,也能撐住畫面,維持一定的穩定。
▲讓Model 的動作形成三角形,也可讓畫面產生穩定感。
1:1 快速裁切小技巧
若讀者有機會運用不同的修圖軟體,會發現絕大多數的後制軟體,都有相同的快捷鍵與運作習慣。例如想要裁出正方形的影像比例,除了直接設定裁切比例的數值,也可以持續按壓shift 鍵,同時拉動裁切工具,此時拉出來的裁切框就會是1:1。拉完框線後,若想要微調水平或垂直線,只要將滑鼠移到框線外的四個角落,稍微旋轉調整即可。
❻ 方形照片如何構圖
如何拍出好看的方形照片?方形照片如何構圖?這里為大家整理的一些構圖方法,一起來看看這篇正方形攝影構圖技巧。
中心突出重點
首先,與長方形構圖相比起來,正方形構圖的畫面如果能做到簡潔明了,把拍攝重點放在或接近正方形中心的話,便很容易就達到主體突出的效果,讓人一看過去就知道視線應該放在哪裡啦。
對半構圖
也許很多人在拍攝構圖上,都會三分構圖法,而覺得對半分割的照片顯得比較呆板。但在方形照片中,對半構圖如果能巧妙地運用光影和色彩,讓主體與背景留白形成鮮明對比的話,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留白
除了讓拍攝主題接近正方形中央能夠突出主體外,在畫面中留出大面積的空白,也是保持畫面簡潔和主體突出的一個簡單的構圖技巧。留白不僅在長方形構圖中會用到,在方形照片的構圖中更顯得尤為重要。
對稱
由於正方形本身就具有平衡感,所以運用對稱進行構圖是一個很實用的技巧。特別是拍建築的時候,能顯現建築物的恢宏大氣~
運用線條
拍攝建築物是很多手機攝影愛好者喜歡的一個主題,他們往往會巧妙地利用弧線等各種自然線條,拍半圓,局部把建築和人結合起來。雖然正方形沒有矩形透視的'視覺延伸性好,但可以通過利用線條來彌補。
把景色框住
拍照光顧著各種技巧法則難免有點枯燥,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拿著手機到處拍拍拍的人,不妨嘗試一下利用錯位把一些景色框住,這樣會比普通的一張方形照片更具趣味性~
主體鋪滿畫面
碰到日常雜物,或花草,食物等為拍攝主體時,可以把他們鋪滿畫面,然後平拍或垂直俯拍,照片的逼格就是這樣上來的啊!
裁掉一部分
和矩形的相對保守的構圖比起來,正方形里可以更大膽的使用開放式構圖,裁掉主體的一部分,破壞其完整性,畢竟有時,有殘缺也是美呀。
❼ 方形拍攝有什麼構圖技巧
導語:方畫幅構圖很有魅力,即使正式的拍攝中不打算使用這種格式,短期地嘗試使用方畫幅構圖仍然會為攝影師帶來好處,因為這可能是一種全新的觀點,幫助以不同角度觀察世界。那方形拍攝有什麼構圖技巧呢?下面就隨我一起去看看吧!
1.注意平衡
正方形是個完美的平衡形狀,上下左右中心各種對稱,因此方畫幅構圖在引導觀眾視線方面,不似橫幅從左至右、中間至兩邊,也不似縱幅從上至下。方畫幅構圖並沒有過於引導觀眾視線的走向,於是決定權就全在畫面內容安排上,框架的形狀再不是一個主要因素。
下圖中用3:2的畫幅拍攝了一張風景照,水平走向的線條引導視線沿箭頭方向滑動。
而另一張方畫幅構圖的風景照中,畫面內容充實,觀眾視線會四處遊走,全面觀察,沒有固定的方向。
2.預留空間
負空間(負形狀、消極空間)是一個術語,用於描述圖像中拍攝主體周圍的“空”的`空間。很多攝影師習慣通過變焦或移動拍攝位置等方法讓拍攝主體充滿整個畫面,未嘗不好,但是預留空間進行構圖也是非常好的做法。空間可以營造不一樣的氣氛。
在此,方畫幅構圖和其他構圖不一樣的地方是:其他矩形構圖更加容易留下空間,而且其空間的形狀不同。
3.令構圖簡潔
其他比例的畫幅要得到簡潔的構圖,會有點困難,因為既然存在長寬不同的比例,攝影師就需要好好安排。方畫幅本身就最簡單的畫幅,在空間和主體位置設置上,比其他畫幅更加自由,也更容易排除干擾,形成簡潔的構圖。
4.強調形狀
在下圖的例子里,可以看到有多少幾何圖形?方形、菱形、長方形、三角形……方畫幅構圖會形成這種風格的構圖,是因為方畫幅本身就是相當突出的幾何圖形,從而強調了其內在的幾何圖形。
線條之間互成的角度也會被突出。
5.中央構圖
用方畫幅構圖時,中心構圖將成為最常用的構圖方式。一般而言,攝影師傾向於將拍攝主體位置放置在非中心點,以獲得有趣的構圖,三分法構圖法則正是如此。但是這在方畫幅構圖中是行不通的。
正方形中心對稱。在減少了畫面干擾物之後,會發現整幅照片更加傾向於中心構圖。如果拍攝主體本身形狀特性明顯,因為方畫幅的原因,周圍的空間形狀特性也會同樣明顯。這也是方畫幅提供的完美平衡框架。
6.嘗試黑白
去掉了色彩,照片還剩下形狀、線條、紋理、對比,這是顏色影響,會蒙蔽部分認知。
❽ [攝影進階教程]原來正方形照片可以這么美
這個說的有點廢話,但是很少有人這么去想。我們都習慣了用照片直接去拍,很少有人去想照片是矩形的還是方形的,是1:1的比例還是4:3的比例,只是隨手一拍就了事。下面這張照片拍攝於某建材市場裡面的樣板間里的花形牆磚,拍完後用軟體裁剪功能直接裁掉四面多餘邊角,成1:1的照片,這樣瓷磚的花形美魅力的展現在我們眼前!
多重物體的意思是同一種物體在畫面中多次出現,例如下面拍攝於北京的南鑼鼓巷某工藝品店,方格子中的北京傳統工藝品兔兒爺整整齊齊,一層又一層的擺在貨架上,這種照片只要找對地方,調好正面角度,拿穩手機就能拍出來,用正方形表達這類素材更能體現照片中主體的視覺中心明朗化感覺。
這幾年比較流行的拍攝手法是極簡主義,極簡拍攝法拋棄了傳統的那種大面積取材,大量煩雜表現主體的手法,而是用寥寥幾筆,或者完全用簡單的黑白色彩來表現簡潔主題,這種照片共同的特點是背景簡潔再簡潔,主體突出再突出,視覺直接就會定位在畫面主體中,而使用正方形構圖則讓那種極簡嫌多的拍攝風格正好和穩定而具有張力的照片遙相呼應,形成藝術的美感!
例如下面這張照片,你的視覺會不覺然地被外面的樹樁已引導在在房子上,天空與地面的留白保持在1:2的黃金比例上,符合藝術審美,正方形讓這種留白得到了控制,讓照片極簡表現恰到好處。
下面這張,你的視覺被兩邊的電線直接引導在小鳥身上,鳥的位置落在了照片中央,讓照片此時機構穩定而令人眼睛舒服。
用正方形構圖表現創意手法會讓你照片眼前震撼力十足,視覺沖擊力極大。在正方形這種穩定的結構內用創意構思會使照片在穩定中有張揚,進而照片特別有沖擊力和表現力。讓照片個性十足,例如下面這一張是用相機360來做出來的效果,後期裁剪成了1:1正方形,雜志的效果出來了,穩定的正方形框架內散落著凌亂的相冊,相機,手機等物體。人物在規整的矩形手機里出現,這樣畫面內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奪人眼球。
下面這張照片是用天天p圖直接扣圖,再選擇一張背景圖合成而來的,做完後直接就是正方形照片,人物有奪眶而出的感覺,創意感絢麗十足。
風光照也是我們平時出行的時候拍得最多的一堆照片,如果嘗試把我們平時常用的一些構圖法則,例如三分法,曲線構圖法,垂直,對稱構圖法等所拍的風光大片運用到正方形照片中會讓你的照片更加大氣磅礴,氣勢非凡。
例如下面這一張照片,拍攝於西安的秋天,那時銀杏樹的葉子變成了金黃色,找好角度拍下了這張,後期裁去多餘的數木和葉子,我們能夠輕松的感受出銀杏樹的葉子似乎要伸出照片,那種延伸感很強烈。
下面是一張瀑布照片的原圖,照片是用慢門拍攝,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那種如絲綢般的瀑布一泄而下,有瀑布,有陽光,有水潭,很美,
下面照片是將上面的照片裁剪成1:1正方形之後的效果,我們只採取了下面部分,保留了上面的部分,是不是瀑布這個主體更為明顯了!瀑布將要流出照片的感覺,畫面延伸感得到了加強,畫面更為討好眼球。
歷史文章:
1.教你用這幾款修圖工具輕松做出高逼格照片
2.美食照片這樣拍讓你驚爆朋友圈 ………
更多攝影文章請點擊這里查看!
❾ 8大構圖法讓你成為攝影高手
導語 :在拍攝中,除了一些我們需要遵從的構圖的基本原理外,還有一些可以起到優化畫面的構圖技巧,針對適合的主體與陪體景物,適當使用其一,可以讓我們的畫面有錦上添花的效果。注意,這些實用構圖技巧並非必需的手法,應遵循適當使用,寧缺毋濫的規則,千萬不要給畫面帶來畫蛇添足的失誤。
·中正平衡的中心構圖
中心構圖是將主體放置在畫面中心進行構圖。這種構圖方式的最大優點就在於主體突出、明確,而且畫面容易取得左右平衡的效果。這對於嚴謹、庄嚴和富於裝飾性的攝影作品尤為有效,比如夕陽中,一條通向大海的棧道。
中心平衡的構圖,講求的是畫面內部力量的平衡與對稱。雪野之上,幾株孤零零的小樹身後,是冉冉升起的太陽,神奇的日暈,帶來自然之神光,它們共同組成了單一的畫面主體。作者以中心構圖法,將這主題得到最大力量突出,以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將這自然的偉力推送給觀眾。當畫面只有單一的主體,而並無其他陪襯景物時,畫面中心位置無疑是最佳選擇。
而常見的古建築攝影,也通常使用這種構圖,表現其中正宏偉的氣勢,而且此類建築通常都是對稱左右對稱結構,有利於這種建築特點的表現。一般來說,這類作品要求橫平豎直,即景物的水平線(如地平線)要水平、垂直線(如建築的豎直外牆沿)要垂直,作品才會有和諧的美感。
有些攝影教程會特別提出“不要將主體放在畫面中心”的教條,這只是告訴初學者多嘗試其他構圖結構的善意提醒,在使用中心構圖法拍攝完一張照片後,可以嘗試再把主體放在其他位置拍攝,比較作品效果,看看它們各自的利弊,構圖方法沒有對錯,只是不同主題的適應性,和自己的喜好罷了。
·和諧變化的三分法
“三分法”就是將我們的構圖框橫豎都進行3 等分,將畫面3 等分後所形成的4 條線和4 個交叉點,便是安排景物的理想位置。它在風光、人像和建築、小品攝影中都有廣泛地應用。但在使用中,我們也一定要靈活運用。
三分法中4 條線的利用
拍攝風光時,要善於運用三分法中的兩條水平分割線,通常是放置地平線的理想位置。如果我們想突出地面上的景物細節,如岩石、花草等,可以利用畫面上方的的水平分割線,安置地平線;而想突出天空中的景物,如白雲或突出的山峰,則可以利用畫面下方的水平分割線安排地平線。
三分法中的4 個點睛點
方形構圖是非常經典而又難以把握的,它的四方力量均等,很難形成節奏變化。但作者使用三分法,不但在上1/3 處安排了海平面,同時還在左上的交叉點上,安置了閃亮的亭子;與之呼應的是右下方,近三分法交叉點處,安置了暗黑的礁石,活躍的構圖方式,明暗的對比,出色的色彩表現,無疑讓作品能夠久久地留住觀眾的眼神。
三分法的4 個交叉點同樣是“點睛”的位置,可以用來放置比例較小的景物,比如滿山春色之中的一棵開滿鮮花的桃樹,或是花卉小品中的花心與蜜蜂等。
·突出力量的對角線構圖
對角線的構圖方式,是一種經典而常用的構圖方式。它通過明確地聯系畫面對角的線形關系,為畫面提供活潑和運動的感覺。同時對角線的構圖會為畫面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因此在風光、建築攝影中這種構圖方式很常用。比如拍攝山巒、河流還有長城等。
對角線的構圖,在人像攝影中,並不常用。原因在於其傾斜感,會給人物帶來要摔倒的感覺。但作者對於運動人物的拍攝,大膽地使用了對角線,恰恰時要利用這種不穩定性,來突出運動感。盡管畫面中人物處於靜止狀態,但運動效果十足。注意,在運用對角線構圖時,不必追求嚴格的對角標准,那樣的效果過於剛硬。只要帶有相應的趨勢,就足夠了。
我們可以通過簡單地描繪畫面中的對角線,來強調透視感覺,來表現場景的縱深感。如果對角線過於平直缺乏變化,則會使畫面過於僵硬,帶有平面構成的意味,從而缺乏立體感表現。
·優美的 S 形曲線構圖
曲線的構圖,通常被我們運用於拍攝恬靜舒緩的風光小品中,如蜿蜒的小路,峽谷中的河流等,它們因自然地勢的影響,呈現曲線蜿蜒。畫面中主體的曲線造型,可以帶來優美、柔和的感覺;而當曲線形的道路或河流成為畫面中的陪體,還可以起到引導觀眾視線的作用。構圖時,我們最好綜合考慮曲線安排的位置,通常正中的位置,會割裂畫面,破壞優美柔和感,而讓它偏向畫面的一側,讓曲線兩側的面積形成大小對比,可以更為突出畫面的節奏韻律變化。
拍攝女性人像時,人物造型的引導,也最好以S 形來表現其身材之美。人物頭部稍向後仰,配合挺胸收腹,可以把上身曲線完美體現出來;而臀部、膝關節的彎曲造型,則可以構成下肢的體現。這樣的造型,不但曲線完美,而且姿態自然協調,是最具傳統美的經典造型。
同時在模特人像拍攝中,我們可以讓模特的擺姿體現出S 形曲線,如彎曲的臂膀與小腿,胸部與臀部的'凸凹關系等。當然這樣的S 形擺姿,最好自然協調,符合人體的天然走勢。
·穩定的三角形構圖
在人像、尤其是女性人像的拍攝中,三角形構圖很少被運用到,大致在於誇張身材的原因。但作者在拍攝T 台時,利用模特拉起裙擺,飄逸而來之時,捕捉到了這個精彩的瞬間。鮮艷的橙紅色彩與背景黑白灰,形成鮮明的對比,而若隱若現的模特身體,在這穩定的三角形中,又多了幾分健美。
三角形是一種穩定的結構形式,而使用三角形構圖方式可以給畫面帶來沉穩、安定感,同時它從畫面的視覺效果上,還可以帶給觀眾一種無形而強大的內在重量印象。孤立的山峰、建築的房頂等,都是以穩定的三角形給人以難以撼動的感受。因此這類題材都是運用三角形構圖的絕佳範例。
·門窗所形成的框架式構圖
出色的框架,無疑是為畫面填色的視覺重點。斑駁的牆面,土紅的磚門,吸引著觀眾向里張望,發現其內部隱藏的種種秘密。而其內部的世界,更有著光與影的變化,主體人物的動作細節。有了框架的出現,盡管人物在畫面中比例極小,但由於重重門框的視覺限定,反而在含蓄中格外突出。更體現了作者
在創造上的沉穩之美。
框架式構圖是一種在光線條件不佳或景物平淡時,突出主體優化畫面效果的重要手段。利用門、窗、洞口等人造物作為框架,為主體增加了一個畫框。這個框架不但可以約束住畫面的主體,起到限定觀眾視野的作用,更能夠將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到作者所要表現的主題上來。框架的出現還能表達出畫面縱深的空間感,產生強烈的空間變換和透視效果,給觀眾以身臨其境的現場感,形成拍攝者主觀拍攝意圖的體現。
·突出形式感的重復式構圖
重復式構圖,是在畫面中相同或類似的景物重復出現,並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和分布,為畫面帶來節奏感,從而形成視覺上的和諧統一,並帶來畫面的愉悅感受感。對於一些形體小、形式單一的主體,我們可以運用重復式構圖,通過疊加重復而增加其數量的表達,起到突出小景物、增加畫面的視覺沖擊力的效果。
框架的構圖,也可以利用地形地貌,甚至是各種自然景觀的天然所成。作者使用繁茂的樹枝作為前景,利用它們組成的天然孔洞,顯露出山村民居的灰磚黑瓦,體現了民居與自然的完美結合。這種框架式構圖,又被稱為“鑽空”或“隧道”式構圖。實際上都起著環境與主體結合的作用。
通過相似的形狀、結構、線條或色彩的重復,可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所以它是凸顯照片形式感的有力方式。我們通過觀察常見景物中的重復成分,可以將這些成分的景物從廣大的視域中分離出來,構成重復式構圖的作品。
·更具現代感的開放式構圖
或許這是更為別出心裁的嘗試性拍攝吧。模特半張臉的表現,給觀眾以大吃一驚的感受。但通過模特迷惑眼神中,我們好像又能體會到:人人都有不被人了解的另一面,人人也都有不願讓人知曉的另一面。開放性構圖發展到極致,往往又被稱為破壞性構圖,通過故意打破穩定性、完整性,尋求藝術與表達上的突破。
開放式構圖,又被稱為“不完整構圖”或“破壞性構圖”。它突破了相機取景框的限制,把畫面內的主題表達延伸到畫框之外,注重畫內與畫外空間的聯系。由於作品的表達延伸到畫面外的空白空間,這也就給了觀者自由發揮的想像空間,形成了作者與觀眾的互動交流。開放式構圖是攝影受到現代藝術創作影響而產生,更具互動性與實驗性,它更多地運用於新聞攝影和紀實攝影當中。
❿ 正方形畫幅構圖講解
導語: 中畫幅相機、Holga和Diana之類的玩具相機、及智能手機應用等已經令正方形構圖變得越來越流行。在數碼時代,正方形構圖仍然有著生命力。一起來看看吧!
小歷史
正方形格式的相機已經出現很長時間了。第一台採用方畫幅的相機在1929年由祿萊(Rollei)推出。其之所以採用正方形底片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因為雙鏡頭的設計——這種相機通過機器頂部的正方形放大鏡取景。攝影師Richard Avedon、Irving Penn及Robert Doisneau等都使用祿萊相機,而Diane Arbus則使用瑪米亞(Mamiya)雙反相機。這些攝影師都使用正方形底片。
Rolleiflex原型機搭配卡爾·蔡司-耶拿Tessar f/3.8 75mm lens
哈蘇(Hasselblad)於1948年推出正方形中畫幅相機1600F,並一直在其膠卷相機中使用正方形底片,直到2002年推出H- System數碼相機。十年之前,哈蘇相機一直以優秀的質量而聞名,並且一直是很多職業攝影師的首選。除了質量之外,哈蘇的成功因素之一就在於正方形底片的便捷性。你可以拍攝一張照片,比如人像,留出一些空白以供後期裁剪,來滿足各種需要。
最大程度利用鏡頭
正方形畫幅還有另外一個優勢。相機通過光線的截面是圓形的——叫做成像圈。長方形感測器或底片無法充分利用成像圈,會浪費一些空間。與此相對,正方形畫幅可以更好地利用成像圈面積。奇怪的是,理論上應該是原型感測器或底片最匹配成像圈,但就我所知從沒人這么做過。
使用正方形
這里有4種主要的方法來實現正方形畫幅:
1. 使用中畫幅相機,例如祿萊、瑪米亞或哈蘇。你還可以把底片沖洗出來或掃描為數字文件,然後用Photoshop進行處理。很多會沖洗自己作品的攝影師都使用黑白膠片,因為在家裡沖洗比彩色膠片容易很多。
2. 使用玩具膠片相機,比如Holga或Diana。同樣,你也可以沖洗或掃描。此外還有一些不太常見的老式相機,比如Robot Star,它可以在35mm底片上拍攝24×24mm畫幅的照片。
3. 使用拍照手機及能將畫面處理成正方形的應用,比如Hipstamatic或Instager.am。
4. 使用普通數碼相機拍攝,然後後期裁剪成正方形。
如果你的相機只能拍攝長方形照片,你可以在Photoshop中將其裁剪為正方形的。你可以在以後拍攝時刻意按照正方形來構圖,也可以在以前的照片中找找有沒有適合裁剪的。我這樣做過之後很多照片都變得更好了。對35mm畫幅來說,裁剪成正方形會剪掉1/3畫面,往往會令畫面更有沖擊力。上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構圖
如今數碼照片的長寬比幾乎有無限種,而且還可以任意裁剪。那麼為什麼要選擇正方形畫幅呢?
正方形畫幅的優勢之一在於構圖。正方形本身比長方形在設計上優美。觀眾的眼睛會以畫圈的軌跡瀏覽整個畫面,而不是從一邊掃到另一邊。此外也不會過多浪費空間,你可以就讓主體位於畫面中央而不會犯錯。
在拍攝肖像、人體、風光、靜物、建築、特寫及抽象題材時,正方形都是最佳的選擇。這些都是藝術類題材,也許這就是為什麼藝術攝影大多喜歡採用正方形畫幅的原因。
35mm的問題
3:2長寬比的`35mm畫幅的問題之一是長方形的長邊。把相機轉向一邊垂直拍攝,你就會明白我的意思,特別是拍攝風光照片時。此時很難讓畫面充滿內容,而不會在上或下邊留出空白。這就是為什麼攝影師會使用中畫幅或大畫幅相機的原因之一,以及為什麼M4/3畫幅會受到一些攝影師的青睞。
上圖是一個說明正方形構圖更有沖擊力的很好的例子。我在解決這張照片的構圖問題時,考慮的是如何處理雕塑周圍的空白區域。開始我覺得它們是一個有效的構圖元素,但現在認為還是裁剪成正方形最好。畫面中的雕塑變得更大,觀眾更容易看到細節而不會分神。
我相信有些人會喜歡原始版本。這也是攝影的樂趣之一。這里沒有固定的規則,有很多種方法做一件事,而我們都有不同的觀點和想法。
形狀
在這幾張照片中你能看到多少個形狀?無論是圓形、正方形或三角形,在正方形畫幅中的幾何圖形都更加有力。正方形比任何長寬比的長方形畫幅都更適合這種構圖方法。
設計與平衡
與長方形不同,正方形天生就具有平衡感。正方形是非常穩固的形狀,特別是與豎直放置的長方形相比。
也許你會問,在正方形畫幅中是否還能遵循三分構圖法。我的建議是,不。你現在可以把三分構圖法扔出窗外了。三分構圖法只是一個指導原則,並不比黃金分割法更神奇(黃金分割比例1.618:1與35mm 3:2的長寬比很接近)。
換句話說,那些只是針對35mm畫幅的法則。不要在其他畫幅上硬套它們。相反,你應該關注畫面的平衡。所有元素如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及那些空白區域。在這里展示的照片中,中心構圖法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