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拍攝光線軌跡
周六的萬得城外拍活動中,我們遇到了一些天氣的狀況,下起了雨,但是作為一名真正的攝影愛好者來說,雨天不應該成為阻礙我們拍攝的一個外在因素,相反陰雨天氣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有趣的變化,從而拍攝出晴天完全不同的感覺。
晴天的光線指向性會比較明確,陽光也比較強烈,所以在大太陽底下並不太適合拍攝人像,通常人臉上的陰影會比較明顯,看上去也會略顯生硬,但是在晴朗的天氣下,由於空氣透明度較好,所以拍攝建築物、植物或遠景尤為適合。
比如上圖這張作品,在良好的天氣下,植物的莖葉與紋理盡顯無疑,並且畫面的銳度也較高,紅色與綠色行程鮮明對比,所以好天氣確實對於拍攝出優秀的作品有一定幫助。
如果遇到壞天氣該怎麼辦?其實也很簡單,我們可以根據當天的環境情況來做具體的決定,比如上面這張照片就是在雨天拍的,當天雨勢並不算很大,竹葉枝頭掛著雨珠,顯得格外漂亮,盡量找到干凈的背景,聚焦到畫面的趣味點,盡量把它放在黃金分割點上,這樣拍攝的照片就會比較好看,所以雨天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糟糕,只要你仔細觀察身邊的細節變化就能拍攝出優秀的作品。
其實在陰雨天拍攝拍攝瀑布是非常理想的,在沒有ND濾鏡的情況下,如果光線太強的話,即使把ISO降到最低,小光圈拍攝,快門速度仍然可能較快,那麼無法拍攝出涓涓細流的感覺,否則容易過曝。而在陰雨天陽光處於散射狀態且光線較弱,所以使用慢速快門也不會有問題,再加上柔和的光線,理想的慢速快門瀑布作品便能從容展現。
除了風景與靜物之外,在陰天也非常適合拍攝人像作品,陰天的光線非常柔和自然,並且也沒有明顯的指向性,所以拍攝人像時,臉部也不容易出現強烈的陰影,這可能也是很多人忽略的一點。其實很多時候只要利用好光線與環境,就能拍攝出出彩的作品,而並非一定要晴天才能創作出好作品。
我們不妨再回到上次的萬得城外拍話題上來,如果是雨天的話,可以找一個可以避雨的地點進行拍攝,這樣也不會影響到攝影器材進水與模特心情。另外拍攝人像的時候要注意測光部分可以選擇區域色光,對准人臉部分,如果是平均測光的話就必須要注意背景的亮度,如果光線太亮,就有必要增加曝光補償,這也是最典型的,逆光人像該怎麼拍的小技巧。其實還有別的辦法,那就是打閃光燈,通過機內閃光燈或者外閃等設備來增加人物臉部的光線,對焦可以對准在人眼,這樣的人像作品就會顯得比較傳神。此外,我建議可以把人像適當拍亮一點點,適當傾向於過曝可以讓人臉的膚色看上去更白皙,人像作品也就更漂亮啦。
所以總結來說,雨天拍攝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困難,我也知道有些攝友如果一碰到下雨天就不出門拍攝了,其實只要器材保護得當,雨天反而會有更多可拍攝的變數,關鍵就看你是否有那張善於發現世界不同的眼睛,同時也要學會合理利用光線的變化來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B. 光繪攝影怎麼拍
1.場地選擇
多數光繪題材都是在黑暗壞境中拍攝,通常是在夜間室外或暗房條件下,環境光越暗拍攝效果越好。
2.器材准備
相機用三腳架固定好,選好拍攝角度,用光源照亮想要拍攝的位置並手動對焦,調節以下參數試拍至理想曝 光值:
①快門:根據需要選擇用B門或T門拍攝;
②光圈:常用F8~最小;
③ISO:常用100~800。
3.開始拍攝:
①正對相機鏡頭寫字,字要反著寫;
②想讓光源線條粗細盡可能保持一致,需要在移動過程中讓光源發光部分一直正對相機鏡頭,如果逐漸偏離鏡頭線條會越來越細,控制線條粗細是比較難掌握的,需要多加練習;
③不要讓身體或其它物品擋住移動中的光源;
④光繪時不要長時間原地不動,易留下殘影;
⑤定位可參照其它物體,如灌木叢、石頭等。
(2)簡單的光軌圖片擴展閱讀:
在進行光繪時,人和相機是相對運動的。你可以選擇兩次曝光並合成,或者通過閃光燈來」凝固「主體。
把閃光燈同步模式設置為「前簾同步」,這樣閃光燈就會在曝光剛開始的瞬間照亮主體;隨後,再用長時間曝光「捕捉」光繪的軌跡。
最好在拍攝開始前就進行「預對焦」:用手動對焦模式,把對焦環調到合適的位置,或先用光源照亮主體的臉,完成單點對焦後鎖定焦點。這樣,你就可以至少保證主體的臉部清晰。
可以通過使用不同類型、數量的光源,來創造更多樣化的光繪效果。也可以使用斷續、閃爍的光源(如激光筆),來繪制虛線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你還可以使用一些更高端的「專業級光繪器械」,如像素棒(pixel stick)來製造更專業級的光繪特效。所謂像素棒,其實就是許多盞小 LED 燈並排放在一起形成的「棒子」,你可以獨立控制每盞小燈的開啟與關閉,有的甚至可以調整顏色。
除了「拿著光源在鏡頭前晃動」之外,你還可以嘗試一些別的拍攝技巧。可以用其它工具來「幫」你繪制光軌。比如說,你可以把小彩燈掛在吊扇上,然後轉動它
也可以考慮使用「爆炸式變焦」法:准備一個變換焦距范圍較大的變焦鏡頭,盡量勻速地調整變焦環,把背景中的光源變成放射狀光軌,再用閃光燈「凝固」主體。
C. 用手機怎麼拍攝慢門照片 手機需要怎麼設置
現在的手機都還有照相和攝影的功能。想必很多朋友都想通過照相留下珍貴的照片吧。其實現在現在用手機慢門拍光軌真的非常非常簡單,下面教大傢具體的操作方法:
先說下教程
1.蘋果手機自帶相機沒有慢門模式,這樣可以下載APP,需要用軟體,procam、slow shutter都行,我個人常用procam多一些,切換到procam的慢速快門模式,即可拍攝光軌.
其他手機模式可以到相機設置裡面看看,沒有的話只要下APP了。
蘋果是傻瓜式拍照,想拍圖片上的慢門,除非是技術高手,不然普通人是拍不出來的,那麼你可以在app 商店買一個procam軟體輔助,要花錢,20多元,這個軟體有什麼好處呢?裝上之後通過它界面拍照,可以調節設置ISO 感光度,EV曝光補償,快門速度,這樣,你拍照,手持不要抖,就可以拍出來上面效果了,不止如此,還可以拍水流,車流 光軌,前提是你要堅持練習。
安卓手機都支持慢門功能,使用者有點攝影底子,拍出上面的效果不是難事。
另外安卓手機普遍都支持調節:ISO 感光度,EV曝光補償,快門速度 ,通用規則是調低一些就可以了。
另外市面上還有一種OREA 減光鏡,也是外掛鏡頭,輔助拍攝慢門,拍慢門,很辛苦,考驗耐力
D. avcd是什麼呢和VCD有什麼區別呢
AVCD,簡單地說就是既有聲音(Audio),又有圖像(Video)的光碟。AVCD是近年來出現的新型光碟,它以數字音樂為主,添加了VCD的內容,而圖像部分常常是與音樂主題有關的MTV。我公司出版的SCD-583《流星花園》就是AVCD光碟。它的優點是CD唱片中還能播放影像。但美中不足的是播放AVCD音樂時不像CD那樣簡單,而且老式的CD唱機還不一定能播放。
大家知道,VCD和CD-DA是兩種不同的光碟格式。那麼,AVCD到底是什麼格式呢?它為什麼能使VCD和CD-DA在一張光碟上"和平共處"呢?
常用的光碟有三種格式:數據光碟,即CD-ROM;音頻光碟,即CD-DA,也就是我們說的CD唱片;視頻光碟,即VCD和SVCD。此外,還有由音頻光碟演化出兩種光碟:CD擴展光碟,即CD-Extra;以及混合光碟,即Mixed-Mode CD。這兩種光碟都是音頻光碟和數據光碟的合成。
AVCD是一種特殊的光碟。上圖是我公司出版的《流星花園》的光軌結構。這張光碟是菜單式VCD。圖中顯示,光碟中有一個區段,有16條光軌。
第1條光軌是VCD的文件系統,設有目錄結構,卷標沒有設置。這條光軌中,目錄"SEGMENT"內儲存20幅圖片,編號ITEM0001至0020。0001是中文版權聲明,0002是英文版權聲明,0003是EMI徽標,0004是總菜單,0005至0019分別是2段視頻和13首歌曲的分菜單,分菜單是總菜單基礎上對應15個節目將節目單上的標題變色形成的靜止圖片,0020是"流行花園-播放中"的靜止圖片。
第2、第3條光軌是VCD的兩個視頻片段。
第4至第16條光軌是13首歌曲。
比較不同格式光碟的光軌結構,我們發現AVCD結構不同於其他類型的光碟。從形式上看,它與混合光碟十分相似。但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混合光碟是數據格式與音頻格式的結合。在實際製作中,即便將VCD的目錄數據全部拷貝到混合光碟中去,也不會生成視頻光軌。AVCD是視頻格式與音頻格式的結合,與VCD的結構更相似一些。所以,製作AVCD,可以採用VCD的格式,將音頻資料"插入"到VCD光碟的光軌中生成AVCD。也可以採用音頻光碟的格式,將VCD"插入"到CD中生成AVCD。但不管用哪種方法,最後生成的AVCD中,第一條光軌一定是VCD的文件系統。而且音樂的光軌總是在VCD的視頻光軌後面。
E. 這種照片怎麼拍攝應該算是光軌拍攝!越詳細越好!本人用D90
首先將相機上三腳架保持穩定,使用快門線。
調到m檔,將快門調到B門。
使用小光圈和低iso。
拍攝時光繪者最好穿深色衣服並不停走動,以免留下人的影像。
另外,拍攝的環境要盡量避免光污染,環境越黑暗,光繪的效果越好。
F. 如何拍攝酷炫的都市汽車光軌
夜晚一般都不太被認為是適合出去拍照的時間段,但是黑夜可以帶來另一種讓人無比興奮的場景。世界的各個角落,只要有燈就有拍攝的可能,而最簡單的夜拍方式就是拍攝汽車光軌。
1. 要想獲得炫麗的汽車光軌照片,首先需要准備一個廣角鏡頭和一個結實的三腳架。
2. 光軌的照片似乎很復雜,但是只要簡單的練習幾次,你就能輕松上手。盡可能地延長快門時間,當然也要根據情況適當地調整曝光時間,例如要考慮車速和道路的長度,一般在 10 秒到幾分鍾。
3. 一點要注意的是環境光,自然光有時是個好事,能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過多的環境光會阻礙光軌的效果,因此控制時間非常重要。由於環境較暗,一定要手動對焦。
4. 選擇好的拍攝對象很關鍵。理論上,每個路段都能拍到不錯的照片,但是好的四周環境組成就能帶來好的作品。例如燈多的地方或十字路口等。盡可能地挑比較高的位置,這樣能找到更好的'拍攝角度。足夠亮的地段很重要,這有助於看清細節和形成漂亮的構圖和視覺重點。
5. 黎明和傍晚也是個不錯的拍攝時間,能額外帶來藍紫色的天空效果。一定用 RAW 格式來拍,以便後期調整顏色。
6. 曝光時間的長短可以以經過的車的數量為參考,除了使用手動擋外,快門優先也是不錯的選擇。
7. 試試使用光圈 f/8 和 ISO 200(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盡可能地使用低 ISO,其實長時間曝光已經有助於獲得很好的低噪點照片,同時又能延長曝光時間。
在耐心嘗試一小段時間後,絢麗的照片就會不斷涌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