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柳公權衣服圖片

柳公權衣服圖片

發布時間:2022-12-27 02:58:35

㈠ 柳公權書法作品欣賞

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漢族,唐朝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著名書法家。柳公權優秀的書法作品不少,下面我帶給大家的是柳公權書法作品欣賞,希望你們喜歡。

柳公權書法作品欣賞

柳公權書法作品欣賞圖片5

柳公權:字無百日功

柳公權,晚唐大書法家,他小時候常因寫不好大字而受到父親的訓斥,有一次甚至要動手打他,於是,柳公權賭氣認真練起字來。常言道:“字無百日功”,柳公權深信此理,時隔一年多,他的大字就大有起色,在同村相仿年齡的少年中,已經是首屈一指了,於是他父親很高興,柳公權自己也很得意。

有一個仲夏的中午,同村的孩子們在一棵老槐樹下比書法,約定每人寫一篇大楷。這時有個賣豆腐腦的老叟在樹下乘涼,並饒有興致地看孩子們練字,還不時插幾句很風趣的話,孩子們都挺喜歡他,柳公權寫好字後,就先將字給老叟看,老人接過紙來,見上面寫的是在;“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誇。”便皺起了眉頭,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雖然字寫得不錯,但小孩子如此驕傲,恐怕今後難成大器。

老叟沉吟片刻說道:“這字寫得不好,像我的豆腐腦,軟塌塌的,沒筋沒骨,有形無體,這種字還值得在人前誇嗎?”柳公權見老人把他的字說得一無是處,心中不痛快,他說:“別人都說我寫的好,唯獨你說差,我倒想讓你寫幾個字,讓我們看看你的本事!”老叟並不計較孩子的態度,他摸了摸鬍子說:“我老漢是個粗人,做豆腐還行,要論寫字,可沒這個本事。可是別忘了:山外有山。華原城裡有個人用腳寫字,比你的字強多了,不信?你就去看看。”老叟說完,挑起擔子走了。柳公權聽說有人用腳寫字都比他好,氣得七竅生煙,決定到華原城親眼看上一看。

第二天,他五更就起了床,背上干糧袋就出發了。一口氣趕了四十多里路到了華原城,一進城門,見一棵大槐樹下掛著一塊粗布布幌,上寫“字畫湯”三個大字,這三個字寫得蒼勁有力,雄健瀟灑。待他從人群中擠到近前一看,更是吃驚非淺:一個又黑又瘦的老叟正在寫字,這個老叟沒有雙臂,他赤腳坐在地上,左腳按紙,右腳夾著一支大筆正在寫楹聯,那種博大的氣魄,不俗的氣質震動了柳公權;揮灑自如的龍鳳鳳舞博得圍觀者的喝彩。

至此,柳公權方信老叟言之不謬,想起自己自以為是地賣弄,覺得慚愧萬分,他向圈內緊走了幾步便跪了下去,對“字畫湯”說:“我是柳公權,願意拜你為師,請師傅收我為徒,傳給我寫字的秘訣。“字畫湯”忙將腳趾夾著的筆放在地上,緩緩地說:“我是個孤苦的廢人,豈敢收徒為師。”公權苦苦哀求,跪在那裡不起來。“字畫湯”見這個小孩子這么誠懇好學,便用腳在地上展開一張紙,提筆寫道:“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老人放下筆誠懇地說:“這就是我寫字的秘訣,我在風風雨雨中練了五十多年字。家中有個裝八擔水的水缸,為研墨練字用盡了八缸水;院外有個半畝地大的澇池,日日在池中洗硯,乃至池水變黑。盡管我下了如此功夫,離寫好字還差得遠呢!”柳公權叩謝了老人,依依不捨地回了家。

柳公權進了家門,馬上研墨、鋪紙開始練字。柳公權日復一日地發奮練字,磨得手上起了厚厚的繭子,磨得衣肘破了補了一層又一層。顏體字的厚重雄偉、磊落巍峨,歐體字的險勁瘦硬、精密俊逸,“字畫湯”的奔騰豪放、大氣磅礴,以及南派書法的瀟灑嫵媚、婉暢多姿,他都認真研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另外,柳公權還從字外下功夫:人家剝牛剔羊,他從旁邊認真觀看而從中受到啟發,他還觀察空中大雁,水中游魚,麋鹿奔跑,駿馬脫韁,他簡直要把整個大自然都融注到書法藝術中了。終於,柳公權的書法自成一派,他本人也成為唐代著名的書法家,晚年隱居於華原城南的鸛鵲谷研習書法,刻苦練字,一直到87歲去世時為止。

㈡ 柳公權經典的傳世書法作品欣賞

柳公權是我國著名的書法家之一,他有許多傳世作品對我國書法的影響甚大。現如今,他的許多傳世作品受到許多人的欣賞與稱贊。下面是我整理的柳公權經典的傳世書法作品欣賞。

柳公權好看的傳世書法作品圖片

柳公權的傳世作品很多。傳世碑刻有《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馮宿碑》等。其中《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神策軍碑》最能代表其楷書風格。柳公權的行草書有《伏審》、《十六日》、《辱向帖》等,他們的風格仍繼承王家風格,結體嚴謹,瀟灑自然。另有墨跡《蒙詔帖》、《王獻之送梨帖跋》。《蒙詔貼》白麻紙,七行,二十七字。今藏故宮博物院。其書曾刻入《三希堂法帖》乾隆稱“險中生態,力度右軍”。體勢稍帶顏法,沉勁蒼逸。另外《蘭亭續帖》中有《紫絲靸帖》,文字有所不同,翰林不稱“出守”,故疑其偽,當為唐末宋初高手所擬。

柳公權的作品特色

柳公權的書法在唐朝當時即負盛名,民間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說法。

㈢ 書法家柳公權楷書作品字帖圖片

楷書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字體,這種字體對我國有著重要的影響力。柳公權創作出來的楷書字體有獨特的藝術感染力,這種字體非常的獨特。下面是我整理的書法家柳公權楷書作品字帖圖片。

柳公權楷書字帖圖片

初期“楷書”,仍殘留極少的隸筆,結體略寬,橫畫長而直畫短,在傳世的魏晉帖中,如鍾繇的《宣示表》(左圖)、《薦季直表》、王羲之的《樂毅論》、《黃庭經》等,可為代表作。觀其特點,誠如翁方綱所說:“變隸書之波畫,加以點啄挑,仍存古隸之橫直”。

楷書的特徵

1、點畫齊備。楷書的點畫有點、橫、豎、撇、捺、提(挑)、折、鉤八種。一般具體在書寫時,橫畫、豎畫、撇畫的起筆以及橫畫的收筆多作頓筆;撇畫收筆處逐漸提筆出鋒;捺畫收筆時先逐漸鋪毫重頓,再漸漸提筆出鋒;筆畫轉折之處往往為頓筆,鉤畫為一種特殊的轉折,在停駐之後挑筆出鋒,這一點也是楷書的獨特點畫表現,即與隸書相比,楷書省改了波磔,增加了鉤。歷史上也屢有對楷書點畫的探討。楷書筆畫工整、規矩有法度。對楷書八種基本點畫的具體寫法及要求有“八法”之說。如初唐歐陽詢有《八訣》,概括了楷書八種點畫的基本形態。此後唐代張懷在《玉堂禁經》中說,“大凡筆法,點畫八體,備於‘永’字”,並有圖示“永”字的八種點畫。楷書的點畫要求嚴格,各種筆畫皆有自己的規范、標准,不能任意進行改變。如“到”字的立刀旁後一筆,必須作鉤,而絕不能寫作“懸針”。又如“亡”字最後一筆是豎彎,就絕不能寫成豎橫或豎折。又要求“筆筆不苟”,每個筆畫的起、落、轉、折、收等皆要有所據。此前的篆、隸書作為“正體”,都有點畫問題,但點畫形態不及楷書齊備,也沒有楷書對點畫要求之嚴格。

2、結字方整。一般認為,中國文字是“方塊字”。在篆、隸、楷、行、草諸體中,應該說楷書是最具方塊字形的。楷書中,雖然嚴格意義上的方形字極少,但都以方塊為其基本字型。在各種字體中,楷書的結構既不同於篆隸的橫平豎直、均勻布白,也不似行草的自由散落布白。楷書要求在結字的“平正、勻稱、飛動、參差”中字形方整。

一是要依字取勢,因字立形,比例協調。從結構上分析漢字,大致有單獨結構、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包圍結構及綜合結構。在具體的字中,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處理,使之協調。一般來說,左右結構的字偏寬,上下結構的字偏長,包圍結構的字偏方,單獨結構的字偏緊且略小,綜合結構的字略大。

二是橫斜豎彎,整字平正。一般人讀起楷書,總認為是“橫平豎直”,而我們真正寫起楷書來,卻是橫不平、豎亦不直,橫畫多是向右上傾斜,豎也是略含曲勢的。也正因如此,才說楷書的結字“平正”是指整個字的平正,而非指具體筆畫的平正。整個字的平正就要求重心穩定,各部分均衡協調、左右相應。

三是“計白當黑”、靜中寓動。楷書的結字基本上是勻稱的、協調的。結字時,“計白當黑”非常重要。點畫對空間的分割要勻稱,不可粗細、長短、疏密過於懸殊,但同時又要追求勻稱中的生動之美。孫過庭《書譜》雲:“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就是講優秀的楷書字跡是結構平中見奇、靜中寓動,是平正而不呆板。

㈣ 柳公權一生有哪三件趣事

1、寫詩助人

唐武宗曾長時間對一名宮中女官生氣,後來把她召來,對柳公權說:「朕對這個人很不滿意,如果能得到學士你的一篇作品,朕就不怪罪她了。」

於是把御案上的幾十張蜀郡產的紙遞給他。柳公權不假思索,立即寫成一首絕句:「不分前時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長門。今朝卻得君王顧,重入椒房拭淚痕。」皇帝非常高興,賞賜給他二百匹錦緞,並命女官上前向他拜謝。

2、以筆為諫

唐穆宗荒淫,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權問怎樣用筆才能盡善盡美,柳公權回答說:「用筆的方法,全在於用心,心正則筆法自然盡善盡美。」穆宗為之改容,明白他這是借用筆法來進行勸誡。宋代蘇軾在詩中曾說:「何當火急傳家法,欲見誠懸筆諫時。」

3、三朝侍書

一次,文宗在便殿召見六位學士,文宗說起漢文帝的節儉,便舉起自己的衣袖說:「這件衣服已經洗過三次了。」學士們都紛紛頌揚文宗的節儉品德,只有柳公權閉口不說話。

文宗留下他,問他為什麼不說話,柳公權回答說:「君主的大節,應該注意起用賢良的人才,黜退那些不正派的佞臣,聽取忠言勸戒,分明賞罰。至於穿洗過的衣服,那隻不過是小節。

無足輕重。」當時周墀也在場,聽了他的言論,嚇得渾身發抖,但柳公權卻理直氣壯。文宗對他說:「我深知你這個舍人之官不應降為諫議。

但因你有諫臣風度,那就任你為諫議大夫吧。」第二天,文宗便下旨授柳公權為諫議大夫兼知制誥,仍任翰林學士,負責撰寫詔書。

(4)柳公權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柳公權二十九歲時進士及第,早年曾任秘書省校書郎,並入李聽幕府。於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書,長在朝中。共歷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稱「柳少師」。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權去世,年八十八。獲贈太子太師。

柳公權的書法以楷書著稱,初學王羲之,後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溶匯新意,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後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並稱「楷書四大家」。

㈤ 有關柳公權的資料

柳公權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之一,他的書法有自身獨特的藝術魅力與特點。那麼,關於柳公權這個人,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柳公權的人物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柳公權的人物簡介

柳公權幼年好學,善於辭賦,懂韻律。曾任翰林院侍書學士、中書舍人、翰林書詔學士、太子太保,封河東郡公。性情耿直,敢於直言進諫。擅楷書,廣泛師法魏晉及初唐諸家,受顏真卿影響較大。

其書結構嚴謹,筆畫鋒棱明顯,如斬釘截鐵,偏重骨力,書風遒媚勁健,可與顏真卿的雄渾雍容書風相媲美,被後人譽為顏筋柳骨。在書法史上具有很大影響。柳公權傳世墨跡有《送梨帖題跋》,碑刻有《金剛經碑》、《玄秘塔碑》、《神策軍紀聖德碑》、《平西郡王李晟碑》、《羲陽郡王苻璘碑》、《魏公先廟碑》、《高元裕碑》、《馮宿碑》、《蘇夫人墓誌》、《李石神道碑》、《大唐回元觀鍾樓銘》等。

大唐文化瑰麗堂皇,柳公權、賀知章、王維等人皆是當時科舉考試的狀元。文化繁榮,書法藝術名家輩出。初唐有歐、虞、褚、薛;盛唐有張旭、顏真卿、懷素諸人;中晚唐有柳公權、沈傳師諸大家。柳公權從顏真卿處接過楷書的旗幟,自創“柳體”,登上又一峰巔。後世以“顏柳”並稱,成為歷代書藝的楷模。

柳公權的人生經歷

少有才學

大歷十三年(778年),柳公權出生。他的祖父柳正禮,曾任邠州士曹參軍;父親柳子溫,曾任丹州刺史;其兄為中唐名臣柳公綽。柳公權從小就喜歡學習,十二歲就能作辭賦。

元和三年(808年),柳公權登進士第,初仕為秘書省校書郎。李聽鎮守夏州時,柳公權入其幕府,任掌書記。

三朝侍書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憲宗暴死,由唐穆宗李恆即位,柳公權進京回奏政事,穆宗召見,對他說:“朕在佛寺中看到你的筆跡,想見你很久了。”就升任他為右拾遺,補翰林學士,後又升為右補闕、司封員外郎。

柳公權歷事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都在宮中擔任侍書之職。他的哥哥柳公綽在太原任職,寫信給宰相李宗閔說:“我的弟弟苦心鑽研文章書法,先朝只任他為侍書,這種職務,和占卜小吏沒有什麼區別,我也以此為恥,請給他調換一個閑散職位。”於是升任右司郎中,又轉為司封郎中、兵部郎中、弘文館學士。文宗思念他,又召他為侍書,升任諫議大夫。不久又改為中書舍人,充任翰林書詔學士。每次在浴堂回答文宗的提問,常常是蠟燭燒完了,而談興正濃,不肯花工夫去取蠟燭,宮中婢女便用蠟油諶紙來照明。

一次,文宗在便殿召見六位學士,文宗說起漢文帝的節儉,便舉起自己的衣袖說:“這件衣服已經洗過三次了。”學士們都紛紛頌揚文宗的節儉品德,只有柳公權閉口不說話,文宗留下他,問他為什麼不說話,柳公權回答說:“君主的大節,應該注意起用賢良的人才,黜退那些不正派的佞臣,聽取忠言勸戒,分明賞罰。至於穿洗過的衣服,那隻不過是小節,無足輕重。”當時周墀也在場,聽了他的言論,嚇得渾身發抖,但柳公權卻理直氣壯。文宗對他說:“我深知你這個舍人之官不應降為諫議,但因你有諫臣風度,那就任你為諫議大夫吧。”第二天下旨,任他為諫議大夫兼知制誥,仍任學士,掌撰寫詔書。

勸諫文宗

開成三年(838年),柳公權經調轉任工部侍郎,但不過是備員而已。文宗曾召他問事,問他:“外邊有什麼議論?”柳公權回答說:“自從郭旼被任為邠寧節度使,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說好,有的說不好。”文宗說:“郭旼是尚父(郭子儀)的侄子,太皇太後(懿安郭皇後)的叔父,在職也沒有過錯。從金吾大將升任小小的邠寧節度使,還議論什麼呢?”柳公權說:“憑郭旼的功績和品德,任命為節度使是合適的。人們議論的原因,據說是郭旼把兩個女兒獻入宮中,因此才陞官,這是真的嗎?”文宗說:“他的兩個女兒進宮,是來看望太後的,並不是他進獻女兒。”柳公權說:“常言說,瓜田不拾履,李下不整冠,如沒有嫌疑,為什麼這事嚷得家諭戶曉?”他因而舉出王珪勸太宗送盧江王妃出宮的事例來說明利害,文宗當即派內使張日華把二女送還郭旼家。後經屢次升遷,擔任學士承旨。

晚年仕途

開成五年(840年),文宗駕崩,由唐武宗李炎即位。武宗即位後罷去內府學士官職,任命柳公權為右散騎常侍。宰相崔珙舉薦他為集賢殿學士、判院事。李德裕本來對柳公權不錯,但當柳公權被崔珙舉薦時,他很不高興,便將柳公權降為太子詹事,改為太子賓客。經屢次升遷任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封河東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又任為左常侍、國子祭酒。歷任工部尚書。

大中(847年—860年)初年,柳公權轉任少師。

大中十二年(858年)正月一日,宣宗在元旦舉行朝會,柳公權年已八十,便在群臣之首向宣宗稱頌祝賀,因含元殿較遠,柳公權到時因年邁已感疲憊,在稱賀之後,本要為宣宗上尊號“聖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但柳公權誤稱“光武和孝”,因此御史彈劾,罰了一季的俸祿,議事官恨他不退休。直到唐懿宗咸通(860年—874年)初年,柳公權才以太子太保之職致仕。

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權去世,時年八十八歲,獲贈太子太師。

柳公權的書法作品

柳公權,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幼年嗜學,十二歲能為辭賦,由於擅長書法,被穆宗李恆看中,召為翰林院侍書學士。柳公權書法以楷書最著,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他上追魏、晉,下及初唐諸家筆法,又受到顏真卿的影響,在晉人勁媚和顏書雍容雄渾之間,創造了自己的柳派。其遒媚勁健的書體,可以與顏書的雄渾寬裕相媲美,後世有“顏筋柳骨”的稱譽。

㈥ 柳公權的介紹

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漢族,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著名書法家、詩人,兵部尚書柳公綽之弟。柳公權二十九歲時進士及第,早年曾任秘書省校書郎,並入李聽幕府。於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書,長在朝中。共歷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稱「柳少師」。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權去世,年八十八,贈太子太師。柳公權書法以楷書著稱,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並稱「楷書四大家」。他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後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溶匯新意,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後世有 「顏筋柳骨」的美譽。傳世碑刻有《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馮宿碑》等,行草書有《伏審》、《十六日》、《辱向帖》等,另有墨跡《蒙詔帖》、《王獻之送梨帖跋》。柳公權亦工詩,《全唐詩》存其詩五首,《全唐詩外編》存詩一首。(概述圖片來源:南熏殿舊藏《唐代名臣像冊》1)

㈦ 柳公權的生平簡介

柳公權是我國著名的書法家之一,他所創作出來的書法作品對我國的書法字體藝術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那麼,關於柳公權的生平,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柳公權的生平,希望能幫到你。

柳公權生平簡介

唐代宗大歷十三年(公元778年),柳公權生於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字誠懸。祖父柳正禮,時任唐邠州士曹參軍,其父柳子溫曾任丹州刺史,其兄為唐名臣柳公綽。

柳公權從小就喜歡學習,十二歲就能作辭作賦。

唐憲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中進士,初仕為秘書省校書郎。李聽鎮守夏州,任他為掌書記之官。唐穆宗即位,柳公權進京回奏政事,穆宗召見,對他說:“我在佛寺中看到你的筆跡,很久就想見見你。”就升任他為右拾遺,補翰林學士之職,後又升為右補闕、司封員外郎。唐穆宗荒淫,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權問怎樣用筆才能盡善盡美,柳公權回答說:“用筆的方法,全在於用心,心正則筆法自然盡善盡美。”皇帝面帶愧色,知道他這是借用筆法來進行勸誡。柳公權歷事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都在宮中擔任侍書之職。他的哥哥柳公綽在太原任職,寫信給宰相李宗閔說:“我的弟弟苦心鑽研文章書法,先朝只任他為侍書,這種職務,和占卜小吏沒有什麼區別,我也以此為恥,請給他調換一個閑散職位。”於是升任右司郎中,又轉為司封郎中、兵部郎中、弘文館學士。文宗思念他,又召他為侍書,升任諫議大夫。不久又改為中書舍人,充任翰林書詔學士。每次在浴堂回答文宗的提問,常常是蠟燭燒完了,而談興正濃,不肯花工夫去取蠟燭,宮中婢女便用蠟油諶紙來照明。

他曾隨從文宗去未央宮花園中遊玩,文宗停下車子對柳公權說:“有一件使我高興的事。過去賜給邊兵的服裝,常常不能及時發下,現在二月里就把春衣發放完畢。”柳公權上前祝賀,文宗說:“只是祝賀一下,還不能把你的心意表達清楚,你應作首詩向我祝賀。”宮人催他親口念給皇帝聽,柳公權應聲念道:“去歲雖無戰,今年未得歸。皇恩何以報,春日得春衣。”文宗聽了很高興,贊賞了好大一會兒。

有一次文宗在便殿召見六位學士,文宗說起漢文帝的節儉,便舉起自己的衣袖說:“這件衣服已經洗過三次了。”學士們都紛紛頌揚文宗的節儉品德,只有柳公權閉口不說話,文宗留下他,問他為什麼不說話,柳公權回答說:“君主的大節,應該注意起用賢良的人才,黜退那些不正派的佞臣,聽取忠言勸戒,分明賞罰。至於穿洗過的衣服,那隻不過是小節,無足輕重。”當時周墀也在場,聽了他的言論,嚇得渾身發抖,但柳公權卻理直氣壯。文宗對他說:“我深知你這個舍人之官不應降為諫議,但因你有諫臣風度,那就任你為諫議大夫吧。”第二天下旨,任他為諫議大夫兼知制誥,學士銜仍舊。開成三年,調轉為工部侍郎,只不過是備員而已。文宗曾召他問事,對他說:“外邊有什麼議論?”柳公權回答說:“自從郭日文被任為邠寧節度使,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說好,有的說不好。”文宗說:“郭日文是尚父郭子儀的侄子,太皇太後的叔父,在職也沒有過錯。從金吾大將升任小小的邠寧節度使,還議論什麼呢?”柳公權說:“憑郭日文的功績和品德,任命為節度使是合適的。人們議論的原因,據說是郭日文把兩個女兒獻入宮中,因此才陞官,這是真的嗎?”文宗說:“他的兩個女兒進宮,是來看望太後的,並不是他進獻女兒。”柳公權說:“常言說,瓜田不拾履,李下不整冠,如沒有嫌疑,為什麼這事嚷得家諭戶曉?”他因而舉出王珪勸太宗送盧江王妃出宮的事例來說明利害,文宗當即派內使張日華把二女送還郭日文家。柳公權忠正直言匡求失誤,大都和這事一樣。柳公權屢次升遷,在文宗朝升為學士承旨。唐武宗即位,罷去內府學士官職,任命他為右散騎常侍。宰相崔珙舉薦他為集賢殿學士、判院事。李德裕本來對柳公權不錯,當柳公權被崔珙舉薦時,很不高興,降他為太子詹事,改為太子賓客。再歷升為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河東郡開國公,封邑二千戶。又任為左常侍、國子祭酒。歷升工部尚書。咸通初年,改任太子少傅,又改任太子少師,在三品、二品的官位上達三十年之久。咸通六年去世,贈銜太子太師,時年八十八歲柳公權最初學習王羲之的書法,廣泛瀏覽近世各家筆跡,形成自己遒勁、嫵媚的書風,自成一家。當時公卿大臣家為先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權親筆所書的碑文,人們會認為是不孝行為。外國使者來進貢,都專門封上貨幣,上面註明這是購買柳公權書作的專款。長安西明寺的《金剛經碑》為柳公權所書,兼收鍾繇、王羲之、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陸東之等人的筆法,更是他得意之作。文宗在夏天和學士們聯句作詩,文宗的首聯是:“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柳公權續作:“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當時丁、袁等五學士都相繼聯句,文宗只吟誦柳公權兩句詩,論道:“詞句清麗,詩意表達充分,不可多得。”於是命柳公權題寫在宮殿的牆壁上,每字方圓五寸,文宗看了以後,贊嘆說:“鍾繇、王羲之再生,也超不過啊!”

宣宗大中初年,升為少師,柳公權進宮答謝,宣宗召他上殿,讓他當面書寫三幅字,軍容使西門季玄替他捧硯台,樞密使崔巨源替他伸紙。一幅寫的是正楷十個字,“衛夫人傳筆法於王右軍”;一幅是行書十一個字,“永禪師真草《千字文》得家法”;一幅是草書八個字,“謂語助者焉哉乎也”。賞賜給他錦緞、瓶盤等銀器,並命令他親自書寫答謝表,不拘楷書、行書,宣宗對他的謝表,特別珍惜。柳公權專心於書法藝術,沒有精力管理家務,他替勛臣貴戚家書寫碑文,每年得到大量的金錢饋贈,這些錢大都被主管財物的奴僕海鷗、龍安等人偷去。他存放著一筐酒具杯盤等銀器他發現筐上的封條原封未動,但器皿卻不翼而飛。他審問海鷗,海鷗說:“我也不知道怎麼丟的。”柳公權微微一笑,說道:“大概銀杯長出翅膀飛去了。”就不再說什麼。他珍視的只有筆硯和書畫,都親自鎖起來。他曾品評硯石的高下,他認為青州的石末硯為第一,輕磨即可發墨;黑石硯次之。

他特精於《左傳》、《國語》、《尚書》、《毛詩》、《莊子》,每講說一詞一義,常寫滿好幾篇紙。他通曉音律,卻不喜歡聽演奏,他常說:“這是由於聽音樂容易使人產生驕慢情緒的緣故。”

在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卒,贈太子太師,時年八十八。

柳公權故事傳說

戒驕成名

柳公權是唐京兆華原(今陝西省耀縣)柳家塬人。他小的時候,字寫得很糟,常常因為大字寫得七扭八歪受先生和父親的訓斥。小公權很要強,他下決心一定要練好字。經過一年多的日夜苦練,他寫的字大有起色,和柳家塬年齡相仿的小夥伴相比,公權的字已成為全村最拔尖的了。

從此以後,他寫的大字,得到同窗稱贊、老師誇獎,連嚴厲的父親的臉上也露出了微笑,小公權感到很得意。

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夥伴在村旁的老桑樹下擺了一張方桌,舉行“書會”,約定每人寫一篇大楷,互相觀摩比賽。公權很快就寫了一篇。這時,一個賣豆腐腦兒的老頭放下擔子,來到桑樹下歇涼。他很有興致地看孩子們練字,柳公權遞過自己寫的說:“老爺爺,你看我寫得棒不棒?”老頭接過去一看,只見寫得是“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誇。”老頭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皺了皺眉頭,沉吟了一會兒才說:“我看這字寫得並不好,值不得在人前誇。這字好像我擔子里的豆腐腦兒一樣,軟塌塌的,沒筋沒骨,有形無體,還值得在人前誇嗎?”幾個小夥伴都停住筆仔細聽老人的品評,小公權見老頭把自己的字說得一塌糊塗,不服氣地說:“人家都說我的字寫得好,你偏說不好,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

老頭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當,不敢當!我老漢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京城裡看看去吧!”

起初小公權很生氣,以為老頭在罵他。後來想到老頭和藹的面容,爽朗的笑聲,

又不大像罵他,就決定到華京城裡去看看。華京城離柳家塬有40多里路。第二天,他起了個五更,悄悄給家裡人留了千紙條,背著饃布袋就獨自往華京城去了。

柳公權一進華京城壽門,見北街一顆大槐樹下掛著個白布幌子,上寫“字畫湯”三個大字,字體蒼勁有力,筆,法雄健瀟灑。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去看,不禁驚得目瞪口呆。只見一個黑瘦的畸形老頭,沒有雙臂,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住鋪在地上的紙,右腳夾起一支大筆,揮灑自如燦在寫對聯。他運筆如神,筆下的字跡似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看客們陣陣喝彩。

小公權這才知道賣豆腐的老漢沒有說假話,他慚愧極了,心想:和字畫湯老爺爺比起來,我真是差得太遠了。他“撲通”一聲跪在字畫湯面前,說:“我願拜你為師,我叫柳公權,請收下我,願師傅告訴我寫字的秘訣……”字畫湯慌忙放下腳中的筆,用腳拉起小公權說:“我是個孤苦的畸形人,生來沒手,幹不成活,只得靠腳巧?昆生活。雖能寫幾個歪字,怎配為人師表?”

小公權一再苦苦哀求,字畫湯才在地上鋪了一張紙,用右腳提起筆,寫道: “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 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

老人向公權說:“這就是我寫字的秘訣。我自小用腳寫字,風風雨雨已練了五十多個年頭了。 我家有個能盛八擔水的大缸,我磨墨練字用盡了八缸水。我家牆外有個半畝地大的澇池,每天寫完字就在池裡洗硯,池水都烏黑了。可是,我的字練得還差得遠呢!”

柳公權把老人的話牢牢地銘刻在心裡,他深深地謝過字畫湯,才依依不捨地回去了。

自此,柳公權發奮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補了一層又一層。他學習顏體的清勁豐肥,也學歐體的開朗方潤,學習字畫湯的奔騰豪放,也學宮院體的娟秀嫵媚。他經常看人家剝牛剔羊,研究骨架結構,從中得到啟示。他還注意觀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魚,奔跑的糜鹿,脫韁的駿馬,把自然界各種優美的形態都熔鑄到書法藝術里去。

柳公權終於成為中國唐代著名的書法家。他的字,結構嚴謹,剛柔相濟,疏朗開闊,為書法界所珍視,素有“顏筋柳骨”美稱。可是,柳公權一直到老,對自己的字還很不滿意。他晚年隱居在華京城南的鸛鵲谷(現稱柳溝),專門研習書法,勤奮練字,一直到他88歲去世為止。

心正筆正

柳公權不但是一位有名的大書法家,還是一位為人耿直、敢於直言的人。

有一年,皇帝唐穆宗在一座寺院里,看到了柳公權寫的字,心裡十分喜愛,很想見一見他,在一起談論談論書法。正巧,沒過多久,柳公權從自己做官的地方夏州(現在陝西北部)來朝廷辦事。唐穆宗聽說柳公權來了,就讓他來見自己,把他留在朝廷里做了右拾遺(負責給皇上提建議的官)。

一天,唐穆宗和柳公權在一起談論書法,唐穆宗向柳公權請教說:“你的字寫得筆法端正、剛勁有力,可我卻寫不了那麼好,怎樣用筆才能把字寫好呢?”聽了唐穆宗的問話,柳公權心想:我早就聽說皇上整天吃喝玩樂,不理朝政。我何不借這個機會勸勸他呢?

於是,他對唐穆宗說:“寫字,先要握正筆。用筆的要訣在於心,只有心正了,筆才能正啊!這跟國家大事是一個道理,不用心不行啊!”

聽了柳公權的話,唐穆宗知道他是借講筆法在規勸自己,不由得臉紅了起來。

這不過是小節後來,皇帝換成了唐文宗。有一天,唐文宗同幾位大臣在一起談論國事,柳公權也在場。當大家說到漢文帝(他的故事,請看本全書政治家卷一)很注意儉朴的時候,

唐文宗舉起自己的衣袖讓大家看,並有意自誇地說:“這件衣裳已經洗過三次了,它現在還穿在我的身上。”

在座的一個大臣聽了馬上奉承說:“陛下,您的儉朴勝過了漢文帝呀!”

其他幾位大臣也跟著隨聲附和起來。只有柳公權在一旁一句話不說。唐文宗見了有些不高興,就問柳公權:“你怎麼一句話也不說呢?”

柳公權看著唐文宗,神情嚴肅地說:“陛下,您做為天子,最重要的事要選用那些有才德的人,罷免那些沒有才德的人。讓應該得到獎賞的人得到獎賞,使那些應當受到懲罰的人受到刑罰,這才是天子最寶貴的美德呀!穿件洗過的衣服,固然很好,可不過是細微的小事啊!”唐文宗聽了柳公權的這一番話,想了想,覺得很有道理,就高興地說:“現在文官中最高貴、最榮耀的官職就是中書舍人(負責起草朝廷文告的官)了,您已經擔任了這個官職,按理說,我不應該再讓你去當諫議大夫這樣的小官了。可是因為您正直敢言,有諍臣的風采,所以,我要委屈您再兼任諫議大夫官職,好讓您能夠常常提醒我。

第二天,唐文宗就發布了命令,讓柳公權兼任了諫議大夫。柳公權墓墓

地在耀州區阿子鄉讓義村北約1公里處。東西82米,南北64米,圜丘。柳公綽,柳公權系銅川耀州區人,親生兄弟。綽墓在東,權墓在西,相距46米。墓前各立石碑1通。1碑上款楷書“賜進士及第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陝西巡撫畢沅書”,中行隸書大字“唐兵部尚書柳公公綽墓”,下款楷書“大清乾隆歲次丙申孟秋知耀州事張鳳鳴立石”;另一通上、下款與前碑相同。中行隸書大字“唐太子師河東郡王柳公公權墓”。碑距墓丘均5米。1956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省文物事業管理局批准成立柳公權墓文管所。

柳公權的故事

有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夥伴舉行“書會”。這時,一個賣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寫的幾個字“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誇”,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便皺(zhou)皺眉頭,說:“這字寫得並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樣,軟塌(ta)塌的,沒筋沒骨,還值得在人前誇嗎?”小公權一聽,很不高興地說:“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不敢,我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權起了個五更(geng),獨自去了華京城。一進華京城,他就看見一棵大槐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只見一個沒胡雙臂的黑瘦老頭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紙,右腳夾筆,正在揮灑自如地寫對聯,筆下的字跡似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的人們陣陣喝(he)彩。

小公權“撲通”一聲跪在老人面前,說:“我願意拜您為師,請您告訴我寫字的秘訣……”老人慌忙用腳拉起小公權說:“我是個孤苦的人,生來沒手,只得靠腳巧混生活,怎麼能為人師表呢?”小公權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鋪(pu)了一張紙,用右腳寫了幾個字:

“寫盡八缸水,硯(yan)染澇(lao)池黑;博(bo)取百家長(chang),始得龍鳳飛。”

閱讀全文

與柳公權衣服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大頭男生圖片高清 瀏覽:270
繪畫圖片男生霸氣高清 瀏覽:798
怎麼利用word讓圖片字跡變清晰 瀏覽:322
草圖模型衣服貨架圖片 瀏覽:989
專屬小傻瓜文字圖片 瀏覽:485
網吧男生背影圖片 瀏覽:939
冷漠的男生圖片 瀏覽:309
可愛小貓圖片動漫人物 瀏覽:269
招財貓可愛的高清圖片 瀏覽:598
白珊瑚圖片及價格表 瀏覽:469
wps如何把pdf圖片合成一張a4列印 瀏覽:209
ps如何在圖片上加線圈 瀏覽:901
男生頭像背影圖片可愛高清 瀏覽:384
男生摸頭發笑動漫圖片 瀏覽:921
未成年宮野動漫圖片 瀏覽:762
怎麼擴大圖片儲存 瀏覽:804
小女孩疝氣的圖片大 瀏覽:286
如何錄照片加圖片 瀏覽:611
word粘貼圖片怎樣縮小 瀏覽:64
女生咬嘴唇圖片女孩 瀏覽: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