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節約糧食手抄報簡單又漂亮2020
大家好好想想,如果世界上沒有吃的東西,人類將會怎麼樣?一定會被餓死,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節約糧食 手抄報 ,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節約糧食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節約糧食 作文
糧食是寶貴的,要珍惜糧食。這句話誰都會說,但在生活中浪費糧食的現象卻很多:你扔一個包子,他剩點飯菜,或者遇到自己不喜歡的,就對爸爸媽媽說我不吃。還有的人為了一時的面子,點了很多的菜。有人曾經統計過,我們一年浪費的糧食足夠兩億中國人吃的了。
面對這種現象,我們不僅要問,我們的糧食真的很多了嗎?!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耕地不斷減少,糧食生產的形勢並不樂觀。節約糧食是我們的責任,而不是說,你的生活變好了,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
同學們,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節約糧食其實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亂扔剩菜剩飯,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不擺闊氣。同學們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節約糧食詩句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君子以儉德辟難。
《觀刈麥》
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積雨輞川庄作》
唐·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度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節約糧食手抄報簡單又漂亮2020相關 文章 :
★ 2020節約糧食手抄報簡單又漂亮字少
★ 2020節約糧食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 2020節約糧食手抄報簡單又好畫
★ 2020一年級節約糧食的手抄報最簡單的
★ 2020節約糧食手抄報圖片簡單
★ 2020節約糧食手抄報簡單好畫
★ 2020愛糧節糧手抄報簡單好畫
★ 2020愛糧節糧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 2020二年級節約糧食手抄報
Ⅱ 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繪畫作品
1、《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繪畫作品:
Ⅲ 2020勤儉節約手抄報簡單好畫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家裡的收入高低,再有多富裕,我們都應該勤儉節約,那麼你知道勤儉 節約 手抄報 怎麼畫嗎?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勤儉節約手抄報簡單好畫,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勤儉節約手抄報簡單好畫
勤儉節約 作文
當我們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時,我們心中就充滿了自豪和幸福。但是,你可知道,我國有十三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沒有用不到世界十分之一的.土地養活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糧食一直是我們最關心問題,如果人人每天節約一粒米,就能養活三萬多人,我國也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之一,全國六百多個城市就有四百多個用水緊張,如果我們人人每天節約一滴水,就能讓五萬多人吃上一年﹔我國還是世界上能源最緊缺的國家之一,這幾年不停的鬧電荒,鬧油荒,如果我們人人每天節約一度電,那我們每年就可以少燒兩億多噸煤。節約對我國來說,是多麽重要啊!
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回響﹔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縷恆,恆念物力艱難」的古訓仍在心中索繞。雷鋒叔叔節儉到連一顆螺絲釘也不放過﹏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典範。看看我們現在,穿的新,吃得好,住的暖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呢?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勤儉節約呢?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或許我們只是舉手之勞,就能節約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只有我們稍加註意,就能節約一張紙,一支筆,一毛錢。那樣的話,好多貧困的人口都有吃的,有穿的許多貧困學生就能圓了上學的夢啊!
歷覽歷朝歷代,成由節儉,敗由奢。只有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我們就會為社會,為國家,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勤儉節約 警示語
1、依法節能,持續發展
2、一滴清水,一片綠地,一個地球。
3、注意亂放電,當心不來電
4、空調提高一度,減少高峰負荷。
5、珍惜能源,創造美好環境。
6、隨手關一下,清涼過一夏
7、節約能源有良方,充分利用自然光。
8、時時節約能源,處處都能省錢
9、多一點理解,擔一份責任,獻一抹光亮,度一段艱辛。
10、建設節約型社會,走循環經濟道路,節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
2020勤儉節約手抄報簡單好畫相關 文章 :
★ 2020世界勤儉日手抄報簡單好畫
★ 2020節約糧食手抄報簡單好畫
★ 勤儉節約的簡單又漂亮手抄報圖片
★ 2020二年級勤儉節約手抄報
★ 2020厲行節約手抄報簡單又好看
★ 簡單的勤儉節約手抄報圖片
★ 勤儉節約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 2020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手抄報簡單又漂亮圖片
★ 漂亮的勤儉節約手抄報圖畫
Ⅳ 節約糧食簡單好看手抄報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是關繫到國民生計的重要戰略物資。下面我們來看看節約糧食簡單好看手抄報,歡迎閱讀借鑒。
節約糧食的`標語
NO1、愛惜糧食,人人有責!
NO2、粒米雖小君莫扔,勤儉節約留美名。
NO3、有荒節約度荒,天荒節約備荒。
NO4、飲食是文化,請從窗口文明做起。
NO5、一斤糧,千粒汗,省吃儉用細盤算!
NO6、存糧如存金,有糧不擔心。
NO7、愛惜糧食,從娃娃抓起!
NO8、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NO9、古詩《鋤禾》你我讀,盤中餐苦當記住。
NO10、浪費糧食是可恥的。
NO11、一人節約,全家光榮!
NO12、請記住:糧食來得不容易!
NO13、創建節約型社會,從珍惜糧食開始。
NO14、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節約糧食,現在做起。
NO15、推行科學儲糧工程,減少農民產後損失。
NO16、珍惜糧食就是熱愛生命。
NO17、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
NO18、飽時省一口,餓時得一斗。
NO19、一米一粟當思來之不易,愛糧節糧須知人人有責。
NO20、節約糧食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NO21、手中有糧,心裡不慌。
NO22、節約糧食,遠離浪費。
NO23、嚴禁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的行為。
NO24、節約糧食給未來生活多一點機會!
NO25、今年過年不節約,節約要節糧食!
NO26、也許溫飽在某個角落還是難題,請珍惜手中的糧食!
NO27、一米一粟得之不易,惜糧節糧從我做起!
NO28、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
NO29、珍珠為寶,稻米為王。
NO30、滴水湊成河,米湊成籮!
NO31、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NO32、食不凈則多病,食不盡則多蠅。
NO33、省下一顆糧食,已許可以救活一個人的生命!
NO34、節約糧食,人人有責。節約糧食,人人有利。
NO35、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無農不穩、無糧則亂。
NO36、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
NO37、樹立節糧意識,珍惜勞動成果。
NO38、節糧從我做起,建設節約型社會。
NO39、人人節約一粒米,拯救世間千萬人。
NO40、好好節約,天天吃飯!
NO41、提高糧食品質,增強法制意識。
NO42、愛惜糧食,節約資源。
NO43、食於大地糧,應人人為節!
NO44、浪費糧食是最大的犯罪!
45、粒米雖小你別扔,勤儉節約留美名。
NONO46、節約是美德,請珍惜盤中食物!
NO47、粒米雖小猶不易,莫把辛苦當兒戲。
NO48、粒粒皆汗水,滴滴是金錢!
NO49、留住綠色,留住美麗,為了我們的家更美好,請不要用一次性筷子。
NO50、珍惜糧食,遠離浪費。
NO51、紀念世界糧食日,開展愛糧節糧活動。
NO52、民以食為天,糧以儉為先。
NO53、一飽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軀,安用千門萬戶?
NO54、節約需從點滴起。
NO55、要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NO56、珍惜糧食,養成節約好習慣。
NO57、糧食安全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
NO58、愛惜糧食,節約糧食。
NO59、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
NO60、珍惜勞動成果反對浪費糧食。
Ⅳ 節約糧食一筷行動手抄報繪畫2020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加強對糧食重要性的認識;還要帶動身邊的其他人關注、愛惜、節約糧食。那就一起畫一張節約糧食一筷行動 手抄報 吧,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節約糧食一筷行動手抄報繪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節約糧食一筷行動手抄報繪畫
節約糧食一筷行動 作文 1
吃著香香的米飯,吃著可口的菜,我不知不覺得想起《憫農》這首古詩。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告訴我們每一粒飯都包含著農民伯伯的汗水,告訴我們要節約糧食,不挑食,把碗中的米飯都吃光。我們的糧食來之不易,全是靠農民伯伯冒著寒冷和炎熱辛辛苦苦中出來的,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我以前也是不節約糧食,後來我是看了一個電視節目,我才知道要節約糧食,節目里放的是一個小孩,他父母已經過世了,留下他一個人,他在路邊看見了包子,高興極了,老闆問他有沒有錢,他說沒有錢,那個老闆臉色一下子就黑了。說:「沒錢還不快滾。」把那個小孩趕跑了,接著來到了烤鴨店門口,看見那烤鴨直流口水,可那老闆連聞都比給他聞,就把他轟出去了,路上,他看見地上有包子,正當用手去那的時候,一隻狗把包子搶走了,最後,這個孩子餓死了。看了這個節目,讓我知道了要節約糧食。
所以,當我們吃著香香的米飯時,就要想起《憫農》這首詩,想起節約糧食。
節約糧食一筷行動 作文2
俗話說:勤能補拙,省能補貧;精打細算,油鹽不斷。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
同學們,當我們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時,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但同學們有沒有想到,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么多人的吃飯問題已成為我國的第一大問題。所以,我們每個同學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
俗話說:勤能補拙,省能補貧;精打細算,油鹽不斷。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塊饅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正在為一餐飯而辛苦奔波?還有許多人正因飢餓而在死亡的邊緣上掙扎?以前我總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浪費,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所以吃東西常常挑三揀四,吃不完就隨手扔掉。可是自從我在電視里看到了很多非洲難民因飢餓瘦骨嶙峋、飢不擇食,最終餓死在街頭那慘不忍睹的情景時,我才突然覺得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地幸福:有爸爸媽媽的疼愛,有大房子住,上學放學都有汽車接送……正因為生活條件太好了,所以我才養成了不節約糧食的壞毛病。每次吃飯都會掉很多的飯粒,吃不完也覺得無所謂,爸爸媽媽批評我,我還找很多的理由來狡辯。想到這里,我感到非常慚愧,我真是太不應該了!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改掉這個缺點,節約每一粒糧食,再也不浪費了!
日省一把米,月節一斤糧。凡事貴在堅持,節約從點滴做起。
小夥伴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盡自己的一分力量,從小養成節約的好習慣。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亂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不浪費、不擺闊,若有剩餘的要打包帶回家。
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就是要我們把節約變為自覺、成為習慣。
節約是美德,節約是責任。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節約身邊的每一滴油、每一粒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加富有,我們的祖國才會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節約糧食一筷行動手抄報繪畫2020相關 文章 :
★ 2020節約糧食一筷行動手抄報簡單漂亮
★ 節約糧食一筷行動手抄報簡單好畫2020
★ 2020節約糧食手抄報簡單好畫
★ 2020節約糧食我先行手抄報圖片
★ 2020節約糧食手抄報簡單又好畫
★ 2020節約糧食一筷行動手抄報一等獎
★ 2020節約糧食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 2020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手抄報圖片大全
★ 2020節約糧食手抄報圖片簡單
★ 2020節約糧食手抄報圖片素材大全
Ⅵ 關於節約糧食的手抄報有哪些
節約糧食,人人有責。
光碟行動,人人有責。
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
糧食不是你自己的,而是大家的公共資源!
節約糧食,光碟行動,從你我做起!一粒米千滴汗,不懂勞動的艱辛怎麼會懂得勤儉節約。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節約糧食手抄報的內容,謝謝查看。
節約糧食手抄報的內容
一、關於節約糧食的名言警句
1、勤勤儉儉糧滿倉,大手大腳倉底光。
2、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七尺。
3、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4、一斤糧,千粒汗,省吃儉用細盤算。
5、日儲一勺米,千日一石糧。
6、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
7、糧再多,野菜也要備幾鍋。
8、粗茶淡飯,吃得到老;粗布棉衣,穿得到老。
9、一粥一飯汗珠換。
10、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節約糧食
從進校園的第一天,老師就教我們一首古詩:「鋤和日當午,汗滴和下土,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此我便知道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我們要節約糧食。因為我們從小就明白了一個道理,農民伯伯一年到頭在田裡幹活,流了許多汗水,才澆灌出我們離不開的糧食。他們多麼辛苦,我們怎麼能不珍惜糧食呢?
走進學校,如果仔細去注意的話,不難發現學校的泔水桶里每天都堆得滿滿的,有剩菜、剩飯還有整個饅頭,每一個來到它跟前的人,都會用一個極瀟灑的姿勢,賦予那白白的饅頭一道優美的弧線。雖然我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糧食是自家帶來的,不需要花錢去買,但是我們也不必這么浪費它,這也是我們的父母頭頂烈日,腳踩熱土,花費心血種出來的。如果這一切讓父母看到,他們又會怎麼想,除了痛惜之外,還有什麼呢?。
也許有人說:「這是小題大做,不就是點糧食嗎?」是的,雖然扔掉的糧食不多,可是扔掉的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愛惜糧食的人,也會不愛惜其他的一切,到頭來只能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這樣的人,最終會被社會拋棄,就像你把饅頭扔進泔水桶一樣
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亂點一氣;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回家。 節約糧食應該成為一種新時尚,成為新時代人應該具備的一種品質。
三、重視糧食的諺語
1、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2、省下煙酒錢,急難免求人。
3、珍惜糧食,遠離浪費。
4、細水長流,遇災不愁。
5、珍惜糧食就是熱愛生命。
6、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7、精打細算夠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難。
8、粒米雖小猶不易,莫把辛苦當兒戲。
9、珍珠為寶,稻米為王。
10、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