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所有運動品牌標志大全圖片及名稱
運動品牌logo大全如下:
1、回力-中國運動品牌
回力鞋的LOGO還是1934年,畢業於杭州美院的袁樹林設計的,據說該商標的靈感來源於西方勇士,又結合了我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後羿射日》,從而形成了回力的商標,中文叫「回力」,英文叫「Warrior」,譯為勇士的意思。
B. 運動品牌的標志圖
下面是帶LOGO的運動品牌:Nike(對號、印章圖案)、Reebok(不容易描述清楚)、Adidas(三道杠三角形、三葉草、還有個描述不清)、
PUMA(跳躍的豹子)、Mizuno(好像是袋鼠奔跑圖)、UMBRO(左右很長的菱形,里外各一個)、KAPPA(一男一女背靠背)、
DIADORA(跟361°的很像,或者說361°是仿它的)、
LOTTO(跟方正電腦的LOGO很像)、
Converse(五角星)、
New
Balance(紅色的NB圖案)、
YONEX(兩個方向向下的三角形,下面有兩個圓)、
PEPSI(百事的圓形LOGO)、
Wilson(很藝術的大寫「W」)、AVIA(描述不清,有部分鞋的外側會有個傾斜的大寫A字充滿整個鞋面)。
C. 運動鞋標志大全
運動鞋鞋幫中間有一條折線的是VANS,運動鞋品牌有VANS,耐克,阿迪達斯,李寧,安踏,具體標志如下:
1、VANS
Vans(范斯)是1966年3月16日由保羅·范·多倫創始的原創極限運動潮牌,公司位於美國南加州,以極限運動起家,包括滑板、沖浪、BMX、滑雪等。
並以滑板運動為根,將生活方式、藝術、音樂和街頭時尚文化等注入Vans美學,形成別具個性的青年文化標志。
D. 這是什麼標志
這應該是運動品牌喬丹的標志。
E. 有關奧運會的標志(圖片和介紹)
奧運會會徽(Emblem of Olympic Games)是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奧林匹克徽記,亦稱奧運會會標。現代奧運會(包括冬季奧運會)的組織委員會都為所舉辦的奧運會設計一種獨特的會徽。會徽的圖樣有時是通過廣泛公開徵集,擇優選中的。但是,奧運會會徽必須經過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審查批准。歷屆奧運會會徽的圖案雖然千差萬別,但都有一個共同的標志,即相互套連的奧林匹克五環標志,同時襯以表現奧運城和東道國歷史、地理、民族文化傳統等特點的主體圖案,使人一眼就可看出奧運會舉辦的時間和地點。根據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奧運會會徽中的奧林匹克標志覆蓋的面積不得超過全徽總面積的1/3,而且奧林匹克標志必須完整出現,不得改動。奧運會會徽的圖樣不僅要體現奧林匹克精神,而且還要反映出東道國和奧運城的特徵。奧運會會徽是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藝術性標識。
。
【北京奧運會會徽】
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於北京時間8月3日晚21時由吳邦國和第29屆奧運會協調委員會主席維爾布魯根在北京天壇正式揭曉。
會徽分上中下三個部分,主體為上部大紅底色的白色「京」字圖形,約占整個會徽的3/5。「京」字形狀酷似漢字的「文」字,取意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整個「京」字圖形為一個向前奔跑,迎接勝利的運動人形。「京」字圖形下是黑色的英文「Beijing2008」字樣,其下是奧運五環標志。
北京2008奧運會徽形象獨特,英文的「北京」和2008年以及奧運五環,將奧林匹克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完美結合。
【北京奧運會會徽特點】
1.會徽設計將中國特色、北京特點和奧林匹克運動元素巧妙結合。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以印章作為主體表現形式,將中國傳統的印章和書法等藝術形式與運動特徵結合起來,經過藝術手法誇張變形,巧妙地幻化成一個向前奔跑、舞動著迎接勝利的運動人形。人的造型同時形似現代「京」字的神韻,蘊含濃重的中國韻味。該作品傳達和代表了四層信息和涵義:
(1)中國文化。以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印章(肖形印)作為標志主體圖案的表現形式,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國出現,是淵源深遠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形式,並且至今仍是一種廣泛使用的社會誠信表現形式,寓意北京將實現「舉辦歷史上最出色的一屆奧運會」的庄嚴承諾。
(2)紅色。選用中國傳統喜慶顏色—紅色作為主體圖案基準顏色。紅色歷來被認為是中國的代表性顏色,還是我國國旗的顏色,代表著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標志的主體顏色為紅色,具有代表國家、代表喜慶、代表傳統文化的特點。
(3)中國北京,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作品代表著北京正以改革開放的姿態歡迎世界各地運動員和人民歡聚北京,生動的表達出北京歡迎八方賓客的熱情與真誠,傳遞出奧林匹克的理念和精神。作品內涵豐富,表明中國北京張開雙臂歡迎世界各地人民的姿態。
(4)沖刺極限,創造輝煌,弘揚「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一直強調以運動員為核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正體現了這一原則。印章中的運動人形剛柔並濟,形象友善,在蘊含中國文化的同時,充滿了動感。
2.會徽的字體設計採用了中國毛筆字漢簡的風格,設計獨特。
會徽作品「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字體採用了漢簡(漢代竹簡文字)的風格,將漢簡中的筆畫和韻味有機的融入到「BEIJING2008」字體之中,自然、簡潔、流暢,與會徽圖形和奧運五環渾然一體,字體不僅符合市場開發目的,同時與標志主體圖案風格相協調,避免了未來在整體標志注冊與標准字體注冊中因使用現成字體而可能出現的仿冒侵權法律糾紛。
3.會徽總體結構與獨立結構比例協調。
經過專家反復推敲、修改,「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中作為主體的中國印、「漢簡體」「Beijing2008」和奧運五環三部分之間在布局以及比例關系方面特別是中國印部分,已近完美。與此同時,每一部分獨立使用時依然比例合理,不失協調。
【北京奧運會會徽含義】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會徽將肖形印、中國字和五環徽有機地結合起來,充滿了深沉的活力。尺幅之地,凝聚著東西方氣韻;筆畫之間,升華著奧運會精神。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不是普通的印記。她是奧運會近百年歷史中對舉辦城市名單最大一處空白的填補!她是中華民族在奧運會舉辦史上邁出的第一步!她是中華文明對奧林匹克憲章的首次闡釋!她還是對奧林匹克運動做出的最多人數的承諾!
法國雕塑大師羅丹曾經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下面,筆者想從文化與審美的角度,品位她的美,挖掘她的深厚內涵。
一、中國印
中國印章古時稱作璽、印、寶、章,「印章」、「印信」、「記」、「朱記」、「合同」、「關防」、「圖章」、「符」、「契」、「押」、「戳子」等等,是歷史上出現過的各種習慣稱呼。古印章流行於古代,其古樸、稚拙的風貌體現著不同時代的人們對於美的理解與追求,浸透著歷史的深沉和神秘的美感。其中有一類圖畫入印的印章,這就是肖形印。
肖形印是我國在先秦即已有之的印章形式。兩漢是古肖形印的興盛時期。那一時期的肖形印,有刻畫民族崇尚和神話傳說的「四靈印」、「虎印」、「鹿印」、「鳳印」、「伏羲印」、「神人操蛇印」等印章圖案;也有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各類肖形印,如「鼓舞印」、「鼓瑟吹竽印」、「長袖舞印」等印記圖形;還有「牛耕印」、「雜耍印」、「馴獸印」等從不同側面反映漢朝人生活、娛樂情景的印章形式。
據遺物和歷史記載,至晚在戰國時代,我國已普遍使用印章。起初,印章是作為商業上交流貨物時的憑證,同時也是信譽的標記。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印章的使用范圍擴大為表徵當權者權益的法物,是當權者權力的象徵。
對我國印章有了一定了解後,如果再來品一品「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就會覺得她更為可愛。她上面的筆畫,像字非字,似畫非畫;融字於畫,寓畫於字;筆畫之間,舞姿翩翩;舞韻之中,筆墨縱情;以竹簡漢字筆體書寫的「Beijing2008」更浸透著中華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這一切,既濃縮了我國古代印章由字而畫的發展軌跡,也詮釋了我國古代哲學力求中庸的主流觀點。這些,再加上象徵中國的紅色印泥和巨型方印,使得「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積聚了大量的歷史信息和富足的文化精髓,難怪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設計主任、2008年奧運會會徽參與者之一布雷德.科普蘭德先生,從許多會徽設計方案中一見到「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便當即托口而出:她是中國的!
二、舞動的北京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隱喻著中國的信譽和沉穩。而作為一屆運動會的會徽,她還表現出了北京的活力和魅力。北京在舞動,在和著時代的韻律舞動;北京不僅是富有文化傳統的古代名城,更是富有創新精神的現代都市――這是「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又一寓意。
據考察,據今約5000年的青海大同縣上孫寨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是迄今所知我國最古老的原始舞蹈圖像。在陶盆內壁上,有3組舞者,每組5人手挽手列隊舞蹈。
我國古代的大夏樂舞有九段,表演時演員頭戴皮帽,身著素服,風格古樸。商代的巫樂舞廣泛用於各種祭祀場合。周天子有「八佾」之舞,秦漢有專門的樂舞機關。西漢末的趙飛燕就是一名知名的舞者。魏晉南北朝時,士族階層享樂之風很盛,輕歌曼舞,終日不絕。隋唐是舞蹈十分繁榮的時代,《霓裳羽衣舞》、《胡旋舞》是其中的精品。明清的民間歌舞也十分豐富,僅漢族就有秧歌、花鼓、採茶、花燈、打連香、跑旱船、竹馬等各種名目。到了近現代,中國傳統舞蹈又煥發了無限生機,產生了許多優秀作品,如《寶蓮燈》、《小刀會》和《絲路花雨》等。
可見,在我國各個時代,舞蹈就與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國古代先民伴隨著舞蹈勞動、祭祀,舉行各種儀式,表達各種情懷。我們要首次舉辦奧運會。對於這樣一個世界性的盛會,我們當然也可以用舞蹈語言加以表達。英國著名抽象派雕塑家莫爾說過:「一切原始藝術最突出的特點,是它們那種生氣勃勃的活力」。我們從「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看到的正是這種活力。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中的人形圖畫似曾相識,這就是與舞蹈《絲路花雨》同源的敦煌壁畫中的舞姿。誇張的身體比例和肢體位置,舒展的筆畫和簡捷的構圖,充分表現了北京人的熱情與豪邁,奔放的舞姿則充分預示著北京城的未來。我們彷彿看到,一個滿懷熱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正在向給與他歡呼的人歡呼。當然,他舞出的不僅僅是人們的熱情,他還將奧運會「更快更高更強」的理念寫意地「跳」了出來。
三、會徽中的一座豐碑
要更多地了解「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作為一屆奧運會會徽的理由,我們就有必要對歷屆奧運會會徽作一個大致的考察。
算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奧運史上已出現過46個會徽。在奧運會近百年歷史中,奧運會徽從無到有,從繁到簡,會徽設計走出了一條從具體到抽象的道路。前幾屆奧運會上,會徽還沒有出現,代表奧運會形象的視覺圖像往往由海報來承擔。最初的會徽圖案,多是表示舉辦國地域性標志或運動形象的圖案;後來,結合地域與運動圖案的會徽產生了;再後來,就出現了抽象性的圖案。
會徽圖案的如上變化,與西方畫派的印記完全吻合。撇開較古老的以寫實為主的學院派和宗教畫派不談,單單從19世紀浪漫主義(含象徵主義)、現實主義(含自然主義)到印象派再到後來的野獸派、表現主義畫派、抽象藝術畫派、超現實主義畫派及再後來的後現代畫派,西方美術史走過了一條從「寫實」到「抽象」再到「無主旨」的發展之路。而無論從美學理論還是美術實踐上看,抽象的圖案是最能隱喻意義的圖案,是最能表達思想的圖案。
如果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看做一個漢字「京」,她便是奧運會徽史上第一次漢字字形的引入。漢字是表意文字,是象徵性的符號體系。漢字中的一筆一劃,充滿者對生活氣氛的烘托和對生命意義的隱喻。如果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當做一個「人」形畫,她便是東方繪畫表現手法上的一次傑出應用。和西方嚴格的寫實方法相比,東方畫在空間要求上比較靈活、概括,允許虛擬和省略。但正是這種虛擬和省略,給觀者創造了真實而無限的想像空間。「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是一次融合中國書法、印章、舞蹈、繪畫藝術和西方現代藝術觀念的成功的藝術實踐。她表達了人們要表達的理念,也寄託著人們將要賦予她的理想。她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她將當之無愧地成為奧林匹克運動視覺形象史上的一座藝術豐碑。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之一筆一劃,她的每一個構成要素,承載著凝重的中華文化傳統和激越的奧林匹克精神,彰顯著先進的審美觀念和昂揚的時代激情。她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一個奧運會歷史上史無前列的會徽,也將是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又一次發揚光大。
【北京殘奧會會徽】
北京2008年殘奧會會徽以天、地、人和諧統一為主線,把中國的文字、書法和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精神融為一體,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精神,體現了「心智、身體、精神」和諧統一的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精神,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
會徽圖形部分,即由紅、藍、綠三色構成的「之」字形,以書法的筆觸表現出一個運動的人形,彷彿一個向前跳躍的體操運動員,又如一個正在鞍馬上凌空旋轉的運動員,體現了運動的概念。「之」字有出生、生生不息之意也有到達之意。其字形曲折,寓意歷經坎坷最終達到目標獲得成功。
在會徽所使用的色彩中,紅色,寓意著太陽;深藍色,寓意著藍天;綠色,寓意著大地。3種顏色的3個筆劃綜合起來成為一個運動的人形,即為「天地人」,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表達了現代人秉持科學的發展觀,追求運動的和諧,人的自身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理念。會徽的色彩還充分體現了北京奧運會的三大理念。紅色,是具有濃重中國特色的「中國紅」,體現了「人文奧運」理念;深藍色,代表著高科技,體現了「科技奧運」理念;綠色,代表著環保,體現了「綠色奧運」理念。
北京2008年殘奧會會徽「天地人」以漢字作為會徽圖案,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以印章作為會徽圖案,「中國字」和「中國印」都是中國傳統典型的文化元素,充滿了中國文化特色,兩者在思想上和藝術風格上遙相呼應。兩個會徽相得益彰,相映成輝,突出了「人文奧運」理念,寓意深刻,表現力強。
F. 求運動品牌商標介紹,最好是可以圖片講解的!
1、耐克Nike——美國
耐克之所以可以在短時間內,超過,卡帕和阿迪達斯彪等眾多成名已久的體育品牌,除了其百變的外形技術和成功的營銷等外界因素以外,還有一個成功的關鍵那就是耐克標志。
耐克標志含義:耐克商標象徵著希臘勝利女神翅膀的羽毛,代表著速度,同時也代表著動感和輕柔。耐克公司的耐克商標,圖案是個小鉤子,造型簡潔有力,急如閃電,一看就讓人想到使用耐克體育用品後所產生的速度和爆發力。首次以「耐克」命名的運動鞋,鞋底有方形凸粒以增強穩定性,鞋身的兩旁有刀形的彎勾,象徵女神的翅膀。
以上是一些出名的運動品牌商標。
G. 所有運動圖標及名稱
H. 各種運動鞋子標志牌子及圖片
I. 奧運會的標志是什麼有圖片嗎
奧運會的標志是奧運五環
奧運五環從左至右依次是藍、黃、黑、綠、紅,代表奧林匹克運動、五大洲和參加奧運會而相聚在一起的各國運動員.奧林匹克官方網站提示,「每個環代表相應的一個大洲」的說法是錯誤的.
五環旗的誕生
1914年6月,國際奧委會在巴黎召開第十六屆全會.全會閉幕的日子——6月23日,正好是顧拜旦在巴黎索邦第一次召集奧林匹克會議建議振興古代奧運會的20周年紀念日.在奧林匹克運動誕生20年的喜慶之際,國際奧委會主席顧拜旦男爵向與會的委員們獻上了自己的傑作——國際奧委會會旗,它由潔白的底色和藍、黃、黑、綠、紅的五色圓環組成的五環旗.
顧拜旦闡述了這面會旗的象徵意義:「藍、黃、黑、綠、紅五環代表以奧林匹克精神參賽的五大洲.此外,這6種顏色(包括白的底色)毫無例外地包含了世界各國的國旗顏色.黃色和藍色代表瑞典,黑色、藍色和白色代表希臘、法國,英國、美國、德國、比利時、義大利、匈牙利的三色盡在其中;黃色和紅色代表西班牙,巴西、澳大利亞、日本、中國的顏色也包括在其中.它顯然是一種國際性的標志.」全會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與會者對這面會旗的形式、顏色和所蘊涵的意義贊嘆不已,欣喜不已.
後來又將5 個不同顏色的圓環解釋奧運五環
也稱為奧林匹克環,從左至右為天藍、黃、黑、綠、紅五色.這個標志是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上,由顧拜旦提議設計的,起初的設計理念是它能夠概括會員國國旗的顏色,但以後對這五種顏色又有其他的解釋.1979年國際奧委會出版的《奧林匹克評論》(第四十期)強調,五環的含義是「象徵五大洲的團結,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見」. 為五大洲的象徵.
奧運五環的來歷故事:
說起五環的來歷,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1936年第11屆柏林奧運會第一次舉行火炬傳遞活動,火炬的傳遞路線自奧林匹亞開始,從希臘北部出境,沿多瑙河穿過奧地利,最後進入德國.為了烘托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活動,奧運會組委會主席卡爾·迪姆及其同事幾乎完全按照古奧運會的情景來布置沿途經過的古希臘遺址.火炬到達德爾菲帕那薩斯山的古代運動場時要舉行一個特別儀式,這時,迪姆突發奇想,在一個高約3英尺的長方形石頭的四面設計並刻上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五環標志,放在了古運動場的起跑線一端.儀式結束後,火炬繼續北上,而這塊作為道具的石頭卻被留在了古運動場.
由於極少有人知道這塊刻有五環標志石頭(後被稱做「迪姆之石」)的真實身份,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它被當做了「有3000年歷史的古代奧運會遺跡」.這個以訛傳訛的錯誤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被德爾菲的希臘官員指出.1972年5月,這個假文物被送到德爾菲的另一個地方——古羅馬廣場入口處.
事實上,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五環標志出自現代奧運會創始人顧拜旦之手.顧拜旦認為奧林匹克運動應該有自己的標志,這個念頭在他的腦海里盤桓已久.1913年,他終於構思設計了五環標志和以白色為底印有五環的奧林匹克旗,打算在國際奧委會成立20周年之際推出這個標志.
1979 年6 月,國際奧委會正式宣布了會旗和五環的含義:根據《奧林匹克憲章》,奧林匹克旗幟和5 個圓環的含義是:象徵五大洲的團結以及全世界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見. 奧運五環標志含義和五環標志圖片
奧運五環也稱為奧林匹克環,從左至右為天藍、黃、黑、綠、紅五色.這個標志是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上,由顧拜旦提議設計的,起初的設計理念是它能夠概括會員國國旗的顏色,但以後對這五種顏色又有其他的解釋.1979年國際奧委會出版的《奧林匹克評論》(第四十期)強調,五環的含義是「象徵五大洲的團結,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見」.
五環之舞(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博物館前的雕塑)
奧林匹克運動有一系列獨特而鮮明的象徵性標志,如奧林匹克標志、格言、奧運會會旗、會歌、會徽、獎牌、吉祥物等.這些標志有著豐富的文化含義,形象地體現了奧林匹克理想的價值取向和文化內涵.今天,隨著奧林匹克運動的不斷發展壯大,奧林匹克標志也已經在全世界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奧林匹克五環
《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奧林匹克標志、奧林匹克旗、奧林匹克格言和奧林匹克會歌的產權屬於國際奧委會專有.國際奧委會可採取一切適當措施使奧林匹克標志、旗、格言和會歌在各國和國際上獲得法律保護.為了加強對奧林匹克知識產權和奧林匹克標志的保護,保障和維護奧林匹克知識產權人和奧林匹克標志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我國先後頒布了《北京市奧林匹克知識產權保護規定》(2001年10月11日北京市政府令第85號發布)和《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02年2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45號發布).
當今世界上流傳最廣的標志要數奧林匹克五環了,隨著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它已成為奧林匹克精神與文化的形象代表,五環「轉」到哪裡,奧林匹克運動就在哪裡生根開花.
1914年6月15日~23日,國際奧委會在法國巴黎索邦學院舉行代表大會,同時慶祝國際奧委會成立20周年.在紀念大會上,顧拜旦興致勃勃地拿出自己設計的五環標志和一面印著五環的旗幟向大家展示,並建議將它們作為奧林匹克運動的標志.聽了顧拜旦對五環標志的說明後,會議確定將奧林匹克五環和奧林匹克旗作為奧林匹克標志.
奧林匹克五環標志由5個奧林匹克環從左至右套接而成,可以是單色,也可以是藍、黃、黑、綠、紅5種顏色.最初的解釋是五種顏色代表各國國旗的顏色,後來又將5個不同顏色的圓環解釋為五大洲的象徵. 國際奧委會選擇五個相連的圓環作為其標志,並選擇了相應的色彩.五個圓環代表五大洲:大洋洲、非洲、美洲、亞洲和歐洲.更深一層的意思是代表著全世界的運動員都聚集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
樸素的白色背景寓意著和平.
奧運五環的意義,奧運五環的含義,奧運五環圖片和顏色
奧運五環意義和含義:標志象徵五大洲和全世界的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相聚一堂,充分體現了奧林匹克主義的內容,「所有國家—所有民族」的「奧林匹克大家庭」主題.
奧林匹克標志最早是根據1913年顧拜旦的提議設計的,起初國際奧委會採用藍、黃、黑、綠、紅色作為五環的顏色,是因為它能代表當時國際奧委會成員國國旗的顏色.1914年在巴黎召開的慶祝奧運會復興20周年的奧林匹克全會上,顧拜旦先生解釋了他對標志的設計思想:「五環———藍、黃、綠、紅和黑環,象徵世界上承認奧林匹克運動,並准備參加奧林匹克競賽的五大洲第六種顏色白色———旗幟的底色,意指所有國家都毫無例外地能在自己的旗幟下參加比賽.」因此,作為奧運會象徵、相互環扣一起的5個圓環,便體現了顧拜旦提出的可以吸收殖民地民族參加奧運會,為各民族間的和平事業服務的思想.
奧運五環的顏色:藍、黃、黑、綠和紅色開始成為五大洲的象徵,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變化,對奧林匹克標志的闡釋也出現了變化.根據1991年的最新版的《奧林匹克憲章》「奧林匹克標志」詞條的附則補充解釋,奧林匹克旗和五環的含義,不僅象徵五大洲的團結,而且強調所有參賽運動員應以公正、坦誠的運動員精神在比賽場上相見.
奧運會五環旗的含義 : 在每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時,運動場中間都要高高地懸掛一面奧林匹克旗幟,這面白色無邊旗中間有五個圓環組成的圖案.這是根據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創始人皮埃爾·德·顧拜旦男爵的建議和構思製作的.
奧林匹克旗幟五個不同顏色的圓環(天藍色代表歐洲,黃色代表亞洲,黑色代表非洲,草綠色代表大洋洲,紅色代表美洲)連接在一起象徵五大洲的團結,象徵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友好相處,歡聚一堂,以促進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