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彩墨畫有哪些特別的表現方法有哪些
彩墨畫是在中國畫里,以「水墨畫」為基底,在其上敷色、點彩,使畫面較之水墨畫在色彩上較為豐富、明快、鮮亮。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彩墨畫的特點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一、以色彩為主導,與筆墨相融合的圖式,在彩墨無序的沖撞中,構成風光無限的宏大景觀。
二、關注色彩的語言特性,並極力發掘色彩美的表現性、表現力,沖破了逸品和文人畫理論的束縛,使人在紅綠、黃紫、青橙和墨色的和諧色調里,感受到大自然永恆之中的流變。
三、強調繪畫的多樣性,不一味遵從書寫性,也擺脫了勾勒、渲染的傳統範式,色塊與墨塊的交響、線條與色彩的融合、積墨與積色的強化,成為作品中生命的律動與情感的勃發。
中國畫受到西方繪畫的影響 ,逐步形成「彩墨畫」這種新的畫種。眾多從西方學習回國的畫家極力推崇將西方繪畫的精髓融入到傳統的中國畫表現當中 ,力圖對中國傳統繪畫進行改革 ,彩墨畫就是在這么一個環境下發展起來的。畫家們將彩墨畫從純粹的繪畫藝術上升到表達當代人復雜、多樣的思想情感 ,打破了傳統的繪畫格局 ,對當代的社會現象有一定的認識和反映作用。
中國畫歷史久遠 ,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分化出水墨畫和彩墨畫兩種新的畫種。而彩墨畫可以說是 2 0世紀中國畫受到西方繪畫藝術影響較深的一種成果。它以「水墨畫」為基底 ,在其上敷色、點彩 ,使畫面較之水墨畫在色彩上更為豐富、明快、鮮艷。自明清以來 ,西洋畫逐漸傳入中國 。
吳冠中
吳冠中是中國當代藝術大家,其作品特色鮮明,融合中西藝術元素,對當代藝術有很大的啟示,本文主要通過吳冠中作品的師承、形式、意境、色彩、中西融合、創新精神來闡釋其作品的藝術特色。他的老師是林風眠,他也沿襲了他老師的特點,筆墨的提煉。
吳冠中:生於1919年,是江蘇宜興人,中國當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散文家。他先後就學於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法國巴黎美院蘇弗爾皮教授工作室,之後,吳冠中在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建築系、北京藝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教。
石齊
石齊: 一九三九年生。福建人。擅長中國畫,人物、花鳥、山水、書法、油畫皆精。曾獲世界和平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1963年畢業 於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北京畫院專業畫家,北京畫院藝委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美協理事,北京市高級職稱(美術)評委,國家一級畫家 (教授).
石齊的繪畫創作已走過了近40年歷程。在此過程中,其風格的不斷轉型、變化與突破,似乎正呼應著數十年來中國社會與文化的時代大變革。作品中題材豐富而廣闊的表現、不擇手段的藝術語言探索和不拘一格的風貌與形態,使其成為了當今中國畫壇備受矚目、卓有成就的藝術家。如果說吳冠中是破壞傳統筆墨程式而創立新風的革新者,那麼石齊就是整合傳統筆墨並能融會與吸收外來文化的傳統創新型畫家。
石齊先生藝術作品唯美性與創新性在新領域的成功拓展,是對「三象合一」個人風格的再度完美體現,是對中西文化的深層理解與樸厚情感的再次凝聚,我們將深深感受到這位探索與創新的藝術家其用情之深、用意之遠。他在寫意水墨和工筆之外,探索出一種寫意性極強的動感色彩語言,因而作品極具市場的號召力。此外,石齊現在正處於創作高峰期,探索、變革和創作都還在繼續。
林鳳眠
彩墨畫派,中國畫現代畫派之一,由上海畫家林鳳眠首創。
林風眠(1900--1991),原名林鳳鳴,畫家、藝術教育家、國立藝術學院(現更名為 中國美術學院)首任院長。林風眠生於廣東梅州市梅縣區,自幼喜愛繪畫。歷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國立藝術學院 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
林風眠認為中國藝術必須改革,必須從西方借取一些東西,來改變中國的藝術,改變人們對藝術的看法,改變中國人的民心。這是他們那代人的偉大之處。要引進西方優秀的東西改變中國,但他不認為應簡單引進西方寫實主義,而應引進西方現代主義的精神,西方自由創作的主張,這些在很多歲月中都受到誤解,被視為洪水猛獸。1949年後, 因被視為新派畫不合藝術審美,不受到重視, 他凄然被解職而無奈離開學校。所以今天重新討論林風眠的時候尤其要關注林風眠這一系列的主張,真正重新去理解他的思想的內核對民族藝術振興有新的一種認識。
㈡ 水墨畫和彩墨畫有什麼不同
彩墨畫與水墨畫不同之處是;在中國畫里,「彩墨畫」以「水墨畫」為基底,在其上敷色、點彩,使畫面較之水墨畫在色彩上較為豐富、明快、鮮亮。 以墨色為主,以墨顯色,以色助墨。彩墨畫與水墨畫的材料不同,彩墨用水彩,而水墨用水和墨
㈢ 彩墨畫是用什麼畫的
彩墨畫就是中國畫的一種類型,是以中國畫顏料為顏料,在宣紙上進行繪制而成。先用墨色直行勾勒,再進行色彩描繪。
㈣ 國畫荷花誰畫的最好 馮明威水墨荷花圖欣賞
水墨畫的特點是:近處寫實,遠處抽象,色彩微妙,意境豐富。
水墨畫是中國漢族特色較強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藉助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繪畫工具和材料(毛筆、宣紙和墨),表現具有意象和意境的繪畫。
其特徵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從工具材料上來說,水墨畫具有水乳交融,酣暢淋漓的藝術效果。具體地說就是將水、墨和宣紙的屬性特徵完美地體現出來,如水墨相調,出現干濕濃淡的層次;再有水墨和宣紙相融,產生溵濕滲透的特殊效果。二是水墨畫表現特徵,由於水墨和宣紙的交融滲透,善於表現似像非像的
水墨畫頗有講究「氣韻生動」,不拘泥於物體外表的肖似,而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趣。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
講究筆墨神韻,筆法要求:平、圓、留、重、變。墨法要求墨分五色,濃、淡、破、潑、漬、焦、宿。講究「骨法用筆」,不講究焦點透視,不強調環境對於物體的光色變化的影響。講究空白的布置和物體的「氣勢」。
國畫是要表現「氣韻」、「境界」,實際上是一個系統的思想集成最終的表現。意、識、靈齊備,詩、書、畫一體,詩為畫之意,書為畫之骨。技法之熟,可呈胸臆;畫面之外,可留思想,這也是判斷中國傳統書畫作品藝術價值高下的實質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