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智能製造,為什麼要用智能製造
智能製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一種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它在製造過程中能進行智能活動,諸如分析、推理、判斷、構思和決策等。
通過人與智能機器的合作共事,去擴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類專家在製造過程中的腦力勞動。它把製造自動化的概念更新,擴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1)簡單智能機械製造圖片擴展閱讀:
綜合特徵
智能製造和傳統的製造相比,智能製造系統具有以下特徵:
自律能力
即搜集與理解環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並進行分析判斷和規劃自身行為的能力。具有自律能力的設備稱為「智能機器」,「智能機器」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獨立性、自主性和個性,甚至相互間還能協調運作與競爭。強有力的知識庫和基於知識的模型是自律能力的基礎。
人機一體化
IMS不單純是「人工智慧」系統,而是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是一種混合智能。基於人工智慧的智能機器只能進行機械式的推理、預測、判斷,它只能具有邏輯思維(專家系統),最多做到形象思維(神經網路),完全做不到靈感(頓悟)思維,只有人類專家才真正同時具備以上三種思維能力。
因此,想以人工智慧全面取代製造過程中人類專家的智能,獨立承擔起分析、判斷、決策等任務是不現實的。
人機一體化一方面突出人在製造系統中的核心地位,同時在智能 機器的配合下,更好地發揮出人的潛能,使人機之間表現出一種平等共事、相互「理解」、相互協作的關系,使二者在不同的層次上各顯其能,相輔相成。
因此,在智能製造系統中,高素質、高智能的人將發揮更好的作用,機器智能和人的智能將真正地集成在一起,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㈡ 智能製造生產線包括了哪些模塊
MES (製造執行系統)是一套面向製造企業車間執行層的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MES可以為企業提供包括製造數據管理、計劃排程管理、生產調度管理、庫存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心/設備管理、工具工裝管理、采購管理、成本管理、項目看板管理、生產過程式控制制、底層數據集成分析、上層數據集成分解等管理模塊,為企業打造一個扎實、可靠、全面、可行的製造協同管理平台。
㈢ 智能製造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
智能製造將在三個方面對傳統製造業產生重大作用。
第一是產品創新。把感測技術以及軟體植入到產品當中,就可能使產品的性能和質量發生質的變化。比如智能的工程機械、智能玩具、智能傢具、智能洗衣機、智能空調、智能冰箱、智能電飯煲等。當然這些產品從現在來看,它只是智能的一個初級階段,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它的智能程度將進一步提高。
第二是製造技術創新。在製造過程當中,從它的設計到製造,都使得整個生產過程大大縮短。為什麼運-20從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立項到現在僅用了五年的時間就成功了呢?就是利用了數字化網路化的手段。個性化的生產將會成為趨勢。
第三是產業模式創新。在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泛在信息的強力支持下,將大大促進規模定製生產方式的發展,深刻地改革傳統製造業的生產方式、生產模式和產業形態。例如,個性化批量定製生產將成為一種趨勢,電子商務的應用將日益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