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客廳掛哪些畫好看呢
現在的家居生活,大家越來越重視品質感,甚至會花很多的錢在家居裝修上,就為了能夠讓自己擁有一個自己喜歡的家居環境,其實這也是生活在慢慢變好的一種表現,以前家裡只要有能用的傢具就可以了,但是現在我們還會買很多的裝飾品來裝點自己家裡的氛圍,就比如說在客廳會掛上一些掛畫,不僅能夠增加情調還會更加溫馨,那麼客廳應該選擇掛哪些畫會比較好看呢?
如果你實在拿不準的話,其實可以去網上直接搜風格,這樣會出現很多的話來供你選擇也非常方便的,而且怎麼掛也不會出錯。
⑵ 如何在ps中把照片製作成漂亮的水墨山水風景畫效果
1、將圖層復制一個CTRL+J得到圖層2,執行濾鏡-模糊-高斯模糊--半徑為5像素
2、將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柔光,復制圖層按Ctrl+J鍵兩次,得到兩個新圖層,
3、按Ctrl+Shift+ Alt+E蓋印圖層,對圖層執行去色CTRL+SHIFT+U命令,
4、在傳統水墨畫中,大片的「空白」往往讓圖畫更具魅力,我們使用減淡工具對圖片做簡單處理,突出明暗效果,
5、復制圖層按Ctrl+J,對圖層執行高斯模糊半徑為5像素,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不透明度降低,
6、執行圖像--調整--色階--調整圖層調整圖片明暗度,調整
7、用畫筆工具給燈籠樹葉著色,新建圖層,選擇柔性畫筆添加顏色,執行高斯模糊,模式改為疊加,不透明度降低
⑶ 中國水墨畫中的山要怎麼畫
只要你能畫出好的效果,怎麼畫都行,比如用兩只毛筆畫,一支比沾重墨、另一支沾淡漠,兩只筆拿在一個手裡一起側峰用筆在宣紙上就能畫出現不同的遠山效果。也可 先用濃墨畫接著在用淡漠破 ,也可相反用墨畫都能畫出好的效果。另外還可以用一隻比先沾水 然後用筆尖沾墨在調色盤中調好濃淡過度色後,在到宣紙上作畫,都可以的。總而言之不要一支筆大沾濃墨直接畫那樣會很糟的。一準會出現一團黑的。
畫山水畫講究皴法 可你不太懂。
只有先用淡墨或焦墨水份不要太多,用狼毫筆或石獾筆比較硬點的毛筆畫起來比較好得手!畫前能觀摩學習一下更好,下面是提供的學習山水畫的網站,很好的。也許對你幫助有佳。http://video..com/v?word=%D6%D0%B9%FA%C9%BD%CB%AE%BB%AD%B5%C4%BC%BC%B7%A8&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
⑷ 誰能告訴我水墨畫,怎麼畫樹和假山
建議練習 白雪石 的山水畫,他的畫風清新,很適合初學者
⑸ 畫荷花的畫名有哪些
《疏荷沙鳥圖》、《荷花圖》、《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荷花鴛鴦圖》。
1、《疏荷沙鳥圖》
《疏荷沙鳥圖》是宋代佚名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圖格調典雅,用筆精緻,畫風細膩,荷葉枯黃的斑點和細小的筋脈均描繪得一絲不苟。
2、《荷花圖》
《荷花圖》是中國近代畫家張大千創作的水墨畫,該作品繪畫的是荷花,整幅畫,構圖飽滿,疏密有致,用筆豪放大氣,格調清新典雅,彷彿預示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具有一股強勁的蓬勃向上之勢。作者創作這幅作品是為了贈予毛澤東。
3、《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
《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是宋代畫家馮大有創作的一幅中國古畫,文物原屬於故宮舊藏,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材質為冊、絹、設色,尺寸為23.8 x 25.1厘米。
圖的作者馮大有(約十二世紀),是南宋吳門(今江蘇蘇州)人。他自號怡齋,畫史記載他善於捕捉蓮花風、晴、老、嫩不同的面貌,可說是畫蓮的能手。這件作品賦色典雅,用筆細膩,又能寫盡蓮塘在風中的景象,是馮大有僅存的作品,更是一件清麗宜人的傑作。
4、《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
《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是宋代畫家佚名創作一幅絹本設色畫。此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圖原載《煙雲集繪冊》(《石渠寶笈續編》著錄)。無款,簽題黃居寀作。居寀為筌子。荷葉和蓮蓬用粗筆勾描,蟹用細筆寫之,筆法粗獷寫實,設色鮮艷濃重。
5、《荷花鴛鴦圖》
《荷花鴛鴦圖》是明末清初書畫家陳洪綬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中為荷塘一角,蘆葦叢生,清澈見底的水面上,一對鴛鴦相伴而游,在它們上面荷葉碧綠似傘,幾朵紅荷正綻吐芳菲。花鳥畫法工整細致,虛實相合。
⑹ 水彩畫跟水墨畫有什麼區別
水墨畫是國畫一種,強調墨韻變化,講究墨分五色。國畫是我國傳統藝術,用料考究。表現技法多為描、皴、染。表現形式以取神為主,不注重光影變化,透視多為散點,與書法同源。
中國畫並不只是宣紙上的點染勾勒,國畫是要表現「氣韻」、「境界」,實際上是一個系統的思想集成最終的表現。意、識、靈齊備,詩、書、畫一體,詩為畫之意,書為畫之骨。技法之熟,可呈胸臆;畫面之外,可留思想,這也是判斷中國傳統書畫作品藝術價值高下的實質所在。
參考鏈接:
水彩畫 (以水為媒介調和顏料完成的繪畫作品)-網路
水墨畫(中國畫)-網路
⑺ 著名水墨山水畫作品有哪些
1、《瀟湘圖》是五代南唐董源創作的設色絹本山水畫,該作品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瀟湘圖》中表現的是南方山水,圖繪一片湖光山色,山勢平緩連綿,山巒多用披麻皴,並以墨點渲染山巒之上的植被,平遠的構圖方式和近景中大片水域的結合,讓畫面有很強的空間感,更呈現出江南山水的迷濛。山水之中又有人物漁舟其間,賦色鮮明,趣味橫生,為寂靜幽深的山林增添了無限生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瀟湘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游春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明皇幸蜀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千里江山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富春山居圖
⑻ 色彩繪畫種類 繪畫有哪些種類
一、水墨畫
1.水墨畫中又包含彩墨畫。水墨畫一般僅用水與墨即黑白兩色來創作,彩墨畫則屬於進階的水墨畫。
2.水墨人物。水墨人物與寫意人物類似,但筆法上有較為明顯的不同,水墨人物更多的用大手筆。
3.水墨山水。水墨山水與寫意山水相比,筆法上更加細膩,當然,顏色是最重要的區別之一。
4.彩墨花鳥。彩墨畫與西式水彩畫有點類似,顏料是他們的最大不同,但退暈漸變的手法是比較類似的。
二、沒骨畫
沒骨畫的「沒」字是淹沒、含蓄的意思,作畫時將運筆和用色融合,不打底稿,直接開始創作。基本上也是分為人物、山水、花鳥等幾種類型。順便在此推薦大家可以搜一下:輕微課,或者下載輕微課APP,輕微課的網站上面有很多的繪畫課程,還有一個魔鬼特訓班,魔鬼特訓班大家可以挑戰一下,很多人的學習效果都非常不錯!
三、油畫
1.人物畫是把生活中具體的人作為表現對象,揭示具體人物的性格特徵和社會生活風貌。
2.油畫風景的發展大體經歷了古典主義、現實主義、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以及現代象徵性風景等幾個階段。
3.靜物畫多取材於日常用具、花卉、水果、食品以及獵獲物等。畫家以物寫情,通過對靜物的描繪反映生活氣息和時代特點。
四、版畫
1.凸版是版畫中最常見的類型。畫家在平面的木版或其他金屬等板面上,進行雕刻或腐蝕,將不需要印刷的部分鏟除,保留凸起部分形成畫面,最典型的是木刻。
2.平版不是依靠版面凹凸不平,而是以油水相拒的原理來印刷。平版印刷是現代滾筒印刷術的前身。然而畫家利用平面的石版印刷技術與繪畫表現相結合,創作出優美的石版畫。
3.凹版是指在平面的金屬板面上用鋼刀將需要印刷的部分雕刻出深凹的線紋,形成粗細、深淺不同的溝槽,然後將油墨填入凹縫中,在經銅版印刷機的壓印,使油墨粘在紙面上出現圖畫,稱為金屬版畫。如人民幣上的人像圖案或雕版郵票等。
4.孔版也稱漏版。一般是指通過絹、滌綸、尼龍、絲等材料,利用其織紋的漏孔,將水或油質的顏料,用刮板由下至上的刮印,漏印於紙上。
5.孔版也稱漏版。一般是指通過絹、滌綸、尼龍、絲等材料,利用其織紋的漏孔,將水或油質的顏料,用刮板由下至上的刮印,漏印於紙上。
五、水粉畫
1.干畫法:干畫法:就是說水少粉多的意思,這種畫法多採用擠干筆頭所含水分,調色時不加水或少加水,使顏料成一種膏糊狀,先深後淺,從大面到細部,一遍遍地覆蓋和深入,越畫越充分,並隨著由深到淺的進展,不斷調入更多的白粉來提亮畫面。
2.濕畫法:濕畫法:此法與干畫法相反,用水多,用粉少。它吸收了水彩畫及國畫潑墨的技法,也最能發揮水粉畫運用「水」的好處,用水分稀釋顏料渲染而成。
六、水彩畫
水彩畫是用水調和透明顏料作畫的一種繪畫方法,簡稱水彩;適合製作風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畫作。
七、壁畫
壁畫,牆壁上的藝術,即人們直接畫在牆面上的畫。作為建築物的附屬部分,它的裝飾和美化功能使它成為環境藝術的一個重要方面。壁畫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繪畫形式之一。
八、漫畫
1.寫實風格:品與現實人物比例相當,背景、配件等也與現實中基本一樣。
2.半寫實風格:人物比例與現實人物相當,略有誇張。
3.肌肉風格:這一類漫畫通常都是少男漫畫,不突出女性,男性全是施瓦辛格一樣的肌肉男。
4.剪貼風格:造型幾乎是由直線條,背景也很簡單。
5.後美型風格:以日本漫畫為主,人物美得有點無組織無紀律,已經超越了現實,並且要配上華麗、復雜的線條與配件,再加配以誇張的動作、離奇的故事。
6.簡約風格:線條流暢、簡約,有一種簡筆畫的感覺。
7.唯美風格:這種風格應該是介於後美型與簡約之間的一種風格。造型與配件雖然與很復雜,但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不會有那種過分美麗造成的壓迫感。
九、工筆畫
1.工筆畫又稱細筆畫,以精謹細膩的手法著稱,宋代院體畫及明代人物畫最為著名。
2.工筆淡彩。先用墨彩的手法畫到八九分,然後用淡色稍加渲染。
3.工筆重彩。相比於工筆淡彩,工筆重彩的顏色更加厚重,顏色也更加絢爛,更加具有裝飾性。
十、寫意畫
1.寫意畫多用生宣紙,用簡練的筆法描繪,比工筆畫更能直接的抒發作者的感情。
2.寫意人物。畫作以人物為主題,用精簡到位的筆畫創作,多用來表現人物的形態和神韻。
3.寫意山水。山水畫是最常見的國畫之一,多用山水畫表現壯觀的山水風景或者描繪舒適恬淡的村居風景。
4.寫意花鳥。寫意花鳥與工筆花鳥畫不同,寫意畫不重視花鳥的客觀形象,不在細節上進行描摹,而是注重神韻。
十一、抽象畫
抽象畫,就是與自然物象極少或完全沒有相近之處,而又具強烈的形式構成面貌的繪畫。 一般被理解為一種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藝術,反而透過形狀和顏色以主觀方式來表達。
十二、青綠山水畫
1.「青綠山水」作為一種中國畫的技法,以礦物顏料石青和石綠為主,宜表現色澤艷麗的丘壑林泉。
2.大青綠多鉤廓,皴筆少,著色濃重。
3.小青綠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薄施青綠。
十三、白描畫
1.白描即用淡色線條勾勒形象,而不用顏色進行渲染,敦煌莫高窟中的飛天形象即白描畫。
2.白描人物。明清小說中的插畫以及上世紀的小兒書基本上都是採用白描的方式來簡單而直接地表現人物形象及故事節點。
3.白描花鳥。白描花鳥畫非常常見,而且非常具有裝飾性,現代的沙畫也常常學習白描的手法,用用一種形式表現白描畫的精髓。
十四、院體畫
院體畫一般指宋代翰林圖畫院及其後宮廷畫家繪制的作品,題材上多以花鳥、山水為主;在風格特點上,大都要求用工筆設色,具有細致、嚴謹的特點,崇尚寫實重法度、華麗細膩,富有富貴氣。
十五、界畫
界畫是中國繪畫很特色的一個門類。在作畫時使用界尺引線;界畫適於畫建築物。
十六、內畫
內畫的畫法是以特製的變形細筆,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質的壺坯內,手繪出細致入微的畫面,格調典雅、筆觸精妙。
十七、素描
由木炭,鉛筆,鋼筆等,以線條來畫出物象明暗的單色畫,稱作素描。
十八、速寫
1.一種快速的寫生方法
2.直線速寫就是起形時用直線起形,要求簡單概括,但 是結構、形體等都要到位。
3.勾線速寫用線十分肯定,可以從自己最興起的地方下筆, 或從頭到腳一次畫完。
4.線面速寫畫時用線面結合的方法來表現對象,一般是亮面貼體的地 方 線條細硬,虛的地方線條粗且輕,同時在結構大的轉折之處輔助以面積不同的來加強體積。
5.明暗速寫基本上與線面速寫相同,但區別在於它更深入 表現體積結構形體更嚴謹扎實。
十九、簡筆畫
1.簡筆畫是通過目識、心記、手寫等活動,提取客觀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點,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簡潔洗練的筆法,表現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識性和示意性的繪畫。
二十、刺綉畫
刺綉畫是傳統工藝,具有藝術特色的繪畫作品。
刺綉畫,按綉工分有滿綉、半綉、和局部綉。
二十一、禪繞畫
禪繞畫是一種利用線條創作出美麗作品的新穎藝術形式。
二十二、彩鉛畫
是一種介於素描和色彩之間的繪畫形式。它的獨特性在於色彩豐富且細膩,可以表現出較為輕盈、通透的質感。
⑼ 這個圖片是真實景觀嗎 太漂亮了,人間仙境~~
放心吧!肯定是專業攝影師拍攝的真實場景!
記得這張吧?
這張就是微軟畫高價買來的真實場景的真實圖片。
同理可證,這張照片的價格肯定也低廉不了,
而且一張照片之所以值錢,就是取決於它的真實存在,攝影師的高水平,而不是大家所說的PS處理,經過處理的照片其實是被老一代的攝影師唾棄的。。。。。這就是傳說中的學院派和現代派的碰撞。
so,這圖片假不了!
⑽ 山水畫有那些種類
從畫的形式或顏色上可分為:水墨、青綠、金碧、淺絳等。
水墨畫指中國畫中純用水墨的畫體。相傳始於唐,成於宋,盛於元明,清以來繼續有所發展。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取得「水暈墨章」、「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在中國畫史上占重要地位。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運墨而五色具。」所謂「五色」,說法不一,或指焦、濃、重、淡、青,或指濃、淡、干、濕、黑。實際上都是指墨色的變化豐富而言。
青綠指中國畫顏料中的石青和石綠作為主色的畫。若為山水畫還有大青綠和小青綠之分。前者多鉤廓,皴筆少,著色濃重;後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薄施青綠。
金碧指中國畫顏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綠。凡用這三種顏料作為主色的山水畫,叫做「金碧山水」,比「青綠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於鉤染山廓、石紋、坡腳、沙嘴、彩霞、以及官室、樓閣等建築物。
淺絳是在水墨勾勒被染的基礎上,敷設以赭石為主色的淡彩山水畫。元畫家黃公望、王蒙等好作此種山水畫,形成了一種風格。赭石又稱「土朱」,有火成的和水成的。入畫的赭石,出在赤鐵礦中。原石伴隨著赤鐵礦產出,用手捻摸,感覺滑膩的是好原料。原產山西雁門一帶,古屬代郡,所以又叫「代赭」。凡是有赤鐵礦的地方,均產赭石。
從畫的技巧上可分為粗筆(潑墨)、細(工)筆、寫生、寫意、皴法、白描、沒骨、指頭畫等。潑墨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相傳唐人王洽每於酒酣作潑墨畫。後世泛指筆勢豪放、墨如潑出的畫法為「潑墨」。
工筆是中國畫中屬於工整細致一類的畫法,與「寫意」對稱。寫意是中國畫中屬於放縱一類的畫法。要求通過簡練的筆墨,寫出物象的形神,來表達作者的意境。
效法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用以表現出石和樹皮的紋理。山石的皴法主要有披麻皴、雨點皴、卷雲皴、解索皴、牛毛皴、荷葉皴、折帶皴、括鐵皴、大小劈皴等;表現樹身表皮的,則有鱗皴、繩皴、橫皴等,都是以其各自的形狀而命名的。這些皴法乃是古代畫家在藝術實踐中,根據各種山石的不同質地結構和樹木表皮狀態,加以概括而創造出來的表現程式。隨著中國畫的不斷革新演進,此類表現技法還會繼續發展。
白描是中國畫技法名。源於古代的「白畫」。用墨線勾描物象,不著顏色的畫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用於人物和花卉畫。
沒骨也是中國畫技法名。不用墨線勾勒,直接以彩色繪畫物象。五代後蜀黃筌畫花鉤勒較細,著色後幾乎不見筆跡,因有「沒骨花枝」之稱。北宋徐崇嗣效學黃筌,所作花卉只用彩色畫成,名「沒骨圖」,後人稱這種畫法為「沒骨法」。另有用青、綠、朱赭等色,染出丘壑樹石的山水畫,稱「沒骨山水」,也叫「沒骨圖」,相傳為南朝梁張僧繇所創,唐楊升擅此畫法。
指頭畫簡稱「指畫」。中國畫的一種特殊畫法。用指頭、指甲和手掌蘸水墨或顏色在紙絹上作畫。清高其佩擅此畫法,其侄孫高秉還著有《指頭畫說》。高其佩說:「吾畫以吾手,甲骨掌背俱;手落尚無物,物成手卻無」(轉引自胡海超編《中國繪畫趣談》第195頁)。說明他作畫運用了手的各個部分,指甲、指頭、手掌、手背。分析起來,畫小的人物花鳥以及細線等,可能用指甲,可正用,也可側用,如使用鋼筆一般畫大幅如荷葉、山石,可用潑墨法,手背手掌正反可以撫摸成畫;畫柳條流水可以小指、無名指甲肉並用點苔可用一指或數指蘸墨直下。總要立意在先,胸有成竹,然後心手相應得其自然,渾然天成,不現手畫的痕跡,方稱上乘,所以說「物成手卻無」。自此以後,作指畫的人雖不少,不過是偶然性的指墨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