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京捐贈衣物處
北京
北京市救災捐贈事務管理中心 勁松七區725號 010-67757271 100021
東城區社會捐助接收工作站 東城區東四13條32號 010-64001306 100007
西城區社會捐助接收工作站 西城區高井胡同16號 010-62274355 100035
崇文區社會捐助接收工作站 崇文區培新街2號 010-67162676 100061
宣武區社會捐助接收工作站 宣武區崇效胡同18號 010-63556360 100053
朝陽區社會捐助接收工作站 朝陽區道家園6號樓副樓 010-65024588 100025
海淀區社會捐助接收工作站 海淀區西苑操場15號 010-62625347 100080
豐台區社會捐助接收工作站 豐台區北大街9號 010-68312023 100071
石景山區社會捐助接收工作站 石景山區八角北里三棟 010-88913057 100043
房山區社會捐助接收工作站 房山區良鄉西路10號 010-69374357 102488
門頭溝區社會捐助接收工作站 新橋南大街25號 010-69842723 102300
通州區社會捐助接收工作站 新華北街52號 010-69547433 101100
昌平區社會捐助接收工作站 昌平區水庫路 010-69742386 102200
順義區社會捐助接收工作站 新順南大街 010-69445221 101300
大興區社會捐助接收工作站 大興黃村鎮興政街 010-69249924 102600
懷柔縣社會捐助接收工作站 青春路28號 010-69263271 101400
平谷縣社會捐助接收工作站 府前西街8號 010-89981046 101200
延慶縣社會捐助接收工作站 東外大街66號 010-69142371 102100
密雲縣社會捐助接收工作站 密西路 010-69042741 101500
衣物捐贈一般要求是:所捐衣物(被)應保證清潔,衛生且要有七、八成新以上,無破損,最好能先清潔消毒干凈,已用過的內衣和鞋帽及傳染病人的衣物不捐贈。
來源:民政部網站
㈡ 民政救災包含那些內容
擬訂救災和社會救助工作政策,組織、指導減災防災救災工作和社會救助體系建設;
核查上報災情,接收、管理、分配、監督救災物款,組織、指導社會救災捐贈;
管理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指導救災物資儲備設施和避災安置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
指導開展災害評估工作和災區生產自救;
負責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倒塌房屋爭議裁定工作;
指導建立分層分類救助制度,負責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臨時救助工作;
指導社會福利事業和農村五保供養工作;
指導社會福利事業單位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負責低收入家庭認定工作;
負責孤兒認定及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負責殘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負責「三老」、精簡退職老職工等特殊對象的救濟和補助工作。
㈢ 汶川地震中的救災人員衣服的顏色是什麼(急用行的追賞)
橙色 消防官兵
綠色 武警
白色 醫生
㈣ 國家政府救災棉衣棉被驗收標準是什麼
樓主,你好
民政部發布有以下三個行業標准。政府是否按此驗收救災棉衣棉被?不得而知。 MZ/T 014.1-2010 救災被服 第1部分:棉被 MZ/T 014.2-2010 救災被服 第2部分:棉大衣 MZ/T 014.3-2010 救災被服 第3部分:棉衣
更多房產知識,點擊左下角「樓盤網」.樓盤網,為愛找個家.
㈤ 怎麼向災區捐贈衣物
你可以和當地民政部門的救災捐贈辦公室聯系,救災捐贈辦公室專門負責救災捐贈事宜。
㈥ 消防員的衣服是什麼顏色的
黃色、橘黃色或藏藍色。
消防服是保護活躍在消防第一線的消防隊員人身安全的重要裝備品之一,它不僅是火災救助現場不可或缺的必備品,也是保護消防隊員身體免受傷害的防火用具。因此,適應火災現場救助活動的消防服就顯得尤為重要。
消防服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展的。從2013年,消防隊員的服裝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上下一體的,另一種是上下分身的(上衣和褲子)。消防服是在進行消防活動中,消防隊員用來保護身體的重要工具。
(6)民政救災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發展趨向——
隨著城市構造的變化、建築物的高層、深層以及大規模化、高度情報化社會的發展、驚人的技術革新的出現,火災的發生原因也一度呈復雜多樣化的趨勢。在這種復雜的局面下,作為消防用個人裝備品的消防服也要分為不同形式:
A、與舊時的木造、防火性的所謂一般住宅火災相對應的消防服;
B、與以熱、煙為中心的耐火構造的建築物火災相對應的消防服;
C、代表特殊救助隊行動的以活動性為中心的消防服。
㈦ 請問怎麼向災區捐贈衣物.
關於捐衣&郵寄流程:
1、家裡收拾出不再穿的舊衣包鞋書等等(內衣啦、破洞很大
啦建議自裁拖地)。
2、敬請清洗干凈,(能用消毒液浸泡一下最好),曬干。 這一點,是對對方的尊重與負責,還希望好心的朋友們能不嫌麻煩地做一下啦。
3、裝袋——在郵局有郵寄包裹專用的紙箱,但比較貴,最小的都要花8、9元錢。因此我們建議大家自找紙箱或不透明的布袋(米袋、麵粉袋,自己用布縫一個布袋都可以,比較節約),最好先把衣物先分裝進塑料袋再裝進紙箱或布袋,因為這樣可以避免衣物在郵寄過程中被雨水淋濕。
4、扛到郵政局。
5、購買包裹單,5毛,包裹單要綠色的,最便宜又實用(郵局人員往往會問你要寄快件還是普通包裹,寄快件不實用費用也高),用力填上地址。
6、把袋子封好(郵局會有針線提供縫袋子封口),寫上地址。
7、可以選擇保價,1元可保100元的東東。
8、寄吧!看目的地的遠近,每公斤收費是2塊-4塊錢。
相關釋義
社會捐贈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會團體出於愛心,自願無償地向公益性社會團體、公益性非營利單位、某個群體或個人捐贈財產進行救助的活動。
目前,社會捐贈不僅被列為民政部門的一項日常性工作,而且也是街道、居委會等基層組織工作的重要內容,並逐步擴展為政府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各類學校、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熱心群眾積極響應的一種奉獻愛心的公益活動。
1999年6月全國人大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對捐贈和受贈行為、捐贈財產的使用和管理、優惠措施和法律責任等做出了明確的規定;2002年5月民政部發布《救災捐贈管理暫行辦法》,對救災捐贈行為進行了規范。
2004年3月8日國務院公布《基金會管理條例》,明確對基金會的設立變更、組織管理、監督和法律責任等方面的行為。在實踐中,民政部制定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監督管理機制,建立了捐助款物管理使用的社會公示制度,自覺接受輿論和群眾監督。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社會捐贈
㈧ 不穿的衣服可以捐到哪裡
途徑:
1、有專門慈善機構,包括民政局可以收。
2、舊衣服沒有關系的,關鍵是要一定要是清洗過的,不要太輕薄的款式,這類衣物主要用於救災等禦寒用。
3、所以在衣物的式樣上要有選擇,建議可事前咨詢下當地的民政局等。(時下正好是北方多地水災,估計有這方面的需求)
(8)民政救災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希望工程捐贈項目:
1、愛心助學行動
愛心助學行動是以資助我省城鄉特困大、中、小學生,解決就學困難為宗旨的一項扶貧助教的公益活動,通過募捐建立「愛心助學基金」,結對助學,幫助特困學生學業,使其健康成長、成才。
2、援助希望小學
希望小學:即對貧困地區鄉村小學予以資助,幫助其改造危舊校舍或新建學校,並統一命名為希望小學。
3、希望工程快樂電影
希望工程快樂電影項目從農村學生和社區需求出發,著力改善農村學校的教育環境,為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滿足農村青少年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同時,以希望小學為中心點,以電影為媒介,以活動為中心,可以建立農村社區的綜合服務平台。
4、希望工程圖書室
「希望工程圖書室」公益項目內容為:通過發動社會的力量籌集資金,為貧困地區的中小學捐贈圖書,建立「希望工程圖書室」,以解決這些地區學校圖書館裝備用書嚴重不足的困境,使這些學校的學生不僅有學上,而且有書讀,為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5、希望工程快樂音樂
希望工程快樂音樂為貧困地區鄉村小學配備一套品種齊全的音樂器材,包括電鋼琴、電視機、DVD影碟機、台式音響各一套,鼓號隊樂器和服裝各29套,兒童打擊樂器59件,同時,培訓該校的音樂教師,教會學生唱「希望小學校園推薦歌曲」。
促進農村小學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讓農民的後代人人都能享受到音樂教育的快樂,促進政府和社會各界重視貧困地區學生的健康成長。
6、希望工程快樂體育
為貧困地區鄉村小學配備一套符合國家標準的體育器材和設備,滿足師生正常的體育教育教學和課外活動需要。通過體育老師教學和學生對體育器材設備的使用,加強各類體育項目知識的傳播和普及,促進和弘揚全社會關心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良好風氣。
希望工程當前成就:
希望工程已經累計募集捐款53億多元人民幣,資助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逾338萬名,建設希望小學15444所,建設希望工程圖書室約14000個,配備希望工程體育園地2500套。
配備希望電影放映設備200套,培訓農村小學教師52000餘名,建設保護母親河工程造林項目總規劃面積100多萬畝;援建希望醫院13所;幫助3100餘名艾滋病孤兒和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繼續完成學業。
㈨ 驚聞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強烈地震後,某地民政局迅速地組織了30噸食物和13噸衣物的救災物資,准備於當晚
解:(1) ∵3×5+6×3=33>30,3×1+6×2=15>13,∴3名駕駛員開甲種貨車,6名駕駛員開乙種貨車,這樣能將救災物資一次性地運到災區 (2) 設安排甲種貨車x輛,則安排乙種貨車(9-x)輛, 由題意得: |
㈩ 廣州接受捐獻衣物的地方
廣州市接收社會捐贈工作站
多寶路涌邊一馬路3號
聯系電話: 81943697
就在我家附近
我每逢換季就會拿些舊衣服去那裡的
那裡的工作人員都挺好人的
至於。。捐贈程序。。很簡單的
你把東西交給那裡的工作人員就行了
如果你願意,還可以留下你的名字和聯系方式
這個工作站不在大馬路邊上,可能比較難找到
從廣醫三院(原市二醫院)旁邊的一條馬路進去就可以找到了
下面是2001年一條關於這個工作站的新聞
廣州社會捐贈工作站已搭好舞台隨時接受市民捐贈
--------------------------------------------------------------------------------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2月06日17:34 羊城晚報
1999年1月21日,本報曾就市民日常的零散捐贈「捐也麻煩受也麻煩」做過專題報道,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
本報訊 平常生活中您是否有過這樣的煩惱,家裡清理出一些舊物,留著沒用,扔了又太可惜,想捐出去幫助有需要的人,但又不知道送往何處?——位於多寶路涌邊一馬路3號新投入使用的廣州市接受社會捐贈工作站將敞開大門迎接每一位有愛心的市民,這也意味著廣州市民日常的零散捐贈因此更加方便。
愛心在這里中轉
近日,記者冒雨尋到了廣州市接受社會捐贈工作站,外面寒氣逼人,這里卻感覺不到一絲寒意,普通廣州市民為內蒙古災區人們獻上的一份份愛心,使這里春意盎然。工作站的嚴副站長說:「這次受慈善會委託接受市民的捐贈,我們春節長假期間也在上班。」據他介紹,這些天的捐款已近15萬元,衣物用品則不計其數。
1月28日,徐女士,衣物3件;2月1日,李女士,衣物40件……記者在社會捐贈工作站的登記本上發現,每天都有來自各區的市民自發前來捐贈,遠的從海珠區赤崗、天河區沙河趕來,多則數袋衣物,少則幾件衣物,或者幾百元現金。在這捐贈物品、資金的中轉站,儲存的是每個普通人綿延不斷的愛心,涌動的是「聯幫慈愛、情深意遠」的氣氛。
打造儲存愛心容器
據介紹,新近投入使用的工作站是由一個工廠改建而成,共5層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記者在樓上的倉庫里看到,這里存放著人們送來的衣物、麵粉堆、棉被等,工作人員感慨道:「每天我們都在感動中,很多老人連名都不肯留,還經常帶別人來。」
記者注意到,在登記本上,不少市民還留下了「請多作社會宣傳」、「讓更多想獻愛心的人知道這個站的存在」類似懇切的話語。
「每年市裡組織的大型捐贈活動,我們一般在火車站貨場設接收點,也有些市民自己把物品送到我們機關,辦公室的走道都堆起小山。」廣州市民政局農村社會救濟救災處張亮城處長說:「但是市民平時要捐贈,我們就很棘手,因此我們一直在努力完善市民日常捐贈的渠道,打造一個儲存愛心的容器。」不過,雖然廣州市接受社會捐贈辦公室早在兩年前就成立,人員編制也得到解決,但由於資金等各方面制約,永久性的地址卻遲遲確定不下來。
捐贈網將撒得更開
去年年底,廣州市接受社會捐贈工作站終於搭好了像樣的「舞台」,作為常設的站點,它將一年到頭隨時接收市民的捐贈,有需要還可撥打捐贈熱線81943697。
張處長還介紹,工作站將進一步完善設施,增設打包機、消毒機等設備。並考慮在年內在各區民政局設立一個分點,設專門時間接收,市民日常捐贈網路將撒得更開。 (文/記者余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