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四年級科技小製作圖片及方法
製作不倒翁的方法如下所示:
1、先把雞蛋的一頭敲開一個小口(要用有點份量的,尖銳的東西來敲,盡昨把口弄小一點)。
『貳』 如何做學具
(一)以製作不倒翁
為例
教學目的:
1、通過指導學生自製不倒翁,進一步鞏固、加強學生對不倒翁扳不倒原理的認識。
2、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審美情趣。
操作過程指導:
1、取出半圓球,把橡皮泥固定在半圓球的底部中心。
2、剪下扇形不倒翁圖片,捲成圓錐形,用膠水粘牢,裝在半圓球上,做不倒翁實驗。
(二)聲音的強、弱、高、低實驗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聲音有強弱、高低等方面的不同。
2、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觀察、比較諸方面的能力。
操作過程指導:
1、把兩種橡皮圈分別套在塑料音盒上,支上音碼,用塑料片撥動橡皮圈,作發音實驗。
2、移動音碼位置,改變橡皮圈長短或松緊比一比發音的高低。
3、撥動橡皮圈,用不同大小的力作聲音的強弱實驗。
(三)作「土電話」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學會做「土電話」的方法,以及正確打電話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打電話」游戲,激發學習興趣。
操作過程指導:
1、檢查材料,幫助學生建成合作組。
2、按照「土電話」圖片上的製作方法,製作「土電話」。
3、由兩名學生示範,按照課本第38頁所給的三種方法「通話」,說說哪一次聽的最清楚。
4、組織學生多人同組游戲。
(四)摩擦起電的實驗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認識物體摩擦後能帶電,帶電物體能吸引輕小的東西。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探索自然事物的興趣。
操作過程指導:
1、用有機圓棒在頭發上摩擦後,迅速接近細紙屑或泡沫粒(泡沫塊撕成粒狀),看見了什麼?
2、用有機圓棒在絲織布上摩擦後(提示:最好向同一個方向摩擦),迅速接近細紙屑或碎泡沫球,又看見了什麼?
3、將吹足的氣球用線扎緊,反復在衣服是來回摩擦,迅速將摩擦過的一面接近頭發或牆面,又看見了什麼?
4、將滌綸片蓋在細紙屑的泡沫球上,在滌綸片上面用布反復摩擦,抬起滌綸片,看見了什麼?
5、以上四個實驗,說明了什麼?(摩擦起電)
(五)小電珠發光的實驗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認識小電珠、電池、電線,會簡單的「電路」連接方法。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操作過程指導:
1、用砂紙將導線的兩頭砂亮,把小電珠和導線連接好。
2、做小電珠發光實驗。
3、想辦法做兩只電珠同時發光的實驗。(兩同學合作)
4、想辦法做兩節電池一隻小電珠發光的實驗。(兩同學合作)
(六)小水輪實驗
教學目的:
通過製作實驗,引導學生認識水流量的大小、水位的高低直接影響小水輪轉動的快慢,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驗製作能力。
操作過程指導:
1、指導學生按說明書中的圖裝配好小水輪。
2、指導學生做小水輪實驗,認識到水流量的大小、水位的高低直接影響小水輪轉動的快慢。
3、說說在哪些地方使用到水輪。(水力發電)
(七)常見的動物
教學目的:
觀察常見動物,知道它們各自的外形特徵和活動方式。
操作過程指導:
1、觀察常見動物彩色圖片,說出它們的外形特徵。
2、繼續觀察圖片,說出它們的活動方式。
3、根據圖片中常見動物的外形特徵及活動方式,啟發學生,觀察周圍還有哪些常見動物的外形特徵和活動方式與它們相同。
(八)輪子省力的實驗
教學目的:
在製作實驗中,讓學生領會用輪子滾動推小車比不用輪子推小車要省力得多的道理。
操作過程指導:
1、參照圖片組裝小車,觀察小車構造。
2、把未裝好輪子的小車放在桌面上推動。
3、把裝好輪子的小車在桌面上推動。
4、說一說哪種方法省力。
『叄』 數學學具怎麼製作
1、打開學具盒後,可看到盒子里有很多數學的教學組件,比如有用來數數的小木棒、平面的圖形、立體的幾何體等,如下圖所示。
『肆』 四年級科技小製作大全做法
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4、自製手電筒
具體製作方法是: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尋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製太陽灶
找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質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長約4厘米的圓柱體,直徑以正好能緊緊塞進反光碗的圓孔為宜。在圓柱的一端橫向鑽一個細孔,穿入一根直徑相當於孔徑的鐵絲,然後將露在圓柱外的鐵絲兩頭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圓柱塞入反光碗的圓孔內,再將鐵絲兩端插在一塊泡沫塑料或木質底板上。將一根細竹簽的兩頭削尖,一頭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圓柱上,另一頭插上一小塊土豆。把該裝置放在太陽下,讓反光碗朝著太陽方向,然後,耐心調節竹簽長度,讓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於發光焦點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會被太陽光烤熟,發出香味。
6、指南針
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用途,它是根據磁學原理製作的。
取三合板一塊, 鋸一直徑為120毫米的底板。把表面和邊緣用砂紙磨光。在一張鉛畫紙上標好符號,按尺寸把盤面剪下,貼在底盤下,取一枚大頭針或縫衣針,從底盤背面中心穿過,將尖頭露出盤面做軸。根據尺寸把一塊白鐵皮剪成指針形狀,並鑽一個直徑2毫米的孔,把一顆紐扣固定在指針上。用一塊永久磁鐵觸指針數次,使指針磁化。最後,把指針放在軸上。注意哪頭指向北,就這頭塗成紅色。
在使用時,不要讓指針接觸磁性很強的磁鐵,以免影響指南針的磁極
參考資料:http://..com/link?url=yVZozCnrVF-Nnz4dqbFYRuzGHm5ibPBn012u-gTsuR_-
『伍』 科技小製作 超簡單的 四年級
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網套兩只,橡皮筋兩根,玻璃彈珠一顆,乒乓球一個。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珠,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編輯本段2、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飲料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裝了香皂碎片的飲料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白紙,晾乾就成了香皂紙。
編輯本段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編輯本段4、自製手電筒
材料: 1. 廢棄易拉罐 2.厚瓦楞紙 3. 兩節1號電池 4. 塑料蓋一個 5. 燈泡一個 6. 導線一段 具體製作方法是: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導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
編輯本段5、自製太陽灶
首先要找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然後再用硬質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長約4厘米的圓柱體,直徑以正好能緊緊塞進反光碗的圓孔為宜。在圓柱的一端橫向鑽出一個細孔,穿入一根直徑相當於孔徑的鐵絲,然後將露在圓柱外的鐵絲兩頭扳折成90°的直角,之後各留5厘米即可。把圓柱塞入反光碗的圓孔內,再將鐵絲兩端插在一塊泡沫塑料或木質底板上。然後再將一根細竹簽的兩頭削尖,一頭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圓柱上,另一頭插上一小塊土豆。把該裝置放在太陽下,讓反光碗朝著太陽方向,然後,耐心調節竹簽長度,讓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於發光焦點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會被太陽光烤熟,發出香味
編輯本段6、自製指南針
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用途,它是根據磁學原理製作的。 取三合板一塊, 鋸一直徑為120毫米的底板。把表面和邊緣用砂紙磨光。在一張素描紙上標好符號,按尺寸把盤面剪下,貼在底盤下,取一枚大頭針或縫衣針,從底盤背面中心穿過,將尖頭露出盤面做軸。根據尺寸把一塊白鐵皮剪成指針形狀,並鑽一個直徑2毫米的孔,把一顆紐扣固定在指針上。用一塊永久磁鐵觸指針數次,使指針磁化。最後,把指針放在軸上。注意哪頭指向北,就這頭塗成紅色。
編輯本段7、自製會武功的小人
材料和工具:舊毛筆桿、彩色電光紙、黑紐扣、紅毛線、尼龍線、三合板或馬糞紙、顏料、漿糊、鋸、鑽子、剪刀、鉗子。 製作方法:找一兩枝廢舊的毛筆桿,用鋸切成8段,各為1.5厘米長的小竹節,再找一根粗一點的筆桿,鋸成3厘米長的一段,並在三分之一處鑽兩個小孔。把這幾段小竹節都糊上彩色電光紙,在粗節的上端三分之一處畫小人的臉。用兩個黑紐扣作小人的腳;再用一個大紐扣或用硬紙剪一圓片粘在粗節頂端作帽子,帽頂中間粘一點紅色毛線作帽纓。把一根鐵絲一端彎成小圓圈,作右手和長槍;再用鐵絲單彎一個小圓圈作左手,用一條尼龍線把這些竹節按步驟3的樣子穿在一起。 找一塊三合板或馬糞紙,在板中間開一條長縫,把它放在桌子縫處,把小人下邊的線套穿入板縫,從下面用雙手操縱尼龍線,這個小人就可以活動起來。兩手拉住線一松一緊,小人就可以一起一伏、舉手彎腰;左右拉動,小人就可以橫向移動。你如果操縱得法,這個練武功的小人就會使出各種花樣,讓你欣賞他「高超」的武藝。 如果找不到合適的舊毛筆桿,也可以用別的有孔套管代替,或者用牛皮紙條塗滿漿糊卷在鐵絲上自製硬紙管。
編輯本段科技小製作的特點
科技小製作的特點就在於一個「小」字。「小」在哪裡呢? (1)結構簡單。一般只要製做幾個零件,再組裝起來就做好了。 (2)材料好找。很多材料在家裡就可以找到,如空紙盒、牙膏皮、泡沫塑料、罐頭筒、廢圓珠筆芯、壞了的玩具、鐵絲、鐵片等。 (3)加工容易。多數項目工藝技術要求低,小學生可以掌握。 (4)花錢少。有些項目甚至可以不花錢,不會增加家庭負擔。 (5)見成果快。不少項目只要一天、半天就可以做成,這符合少年兒童心理,容易推廣普及。 2.活動形式 (1)開設科技課,使學生普遍受到科學教育,並輔導學生製作。 (2)建立興趣小組,輔導學生製作。 (3)鼓勵學生自己選題,獨立完成小製作,必要時給予適當的輔導。 3.活動內容和輔導方法 (1)依照圖紙、說明,或印製好的材料進行製作。 (2)以培養創造能力,發展智力為中心的科技小製作。主要以製做兒童喜愛的玩具為主,有下列幾種形式: ①教師介紹一種小製作的方法和科學道理,並用實物演示,引起學生興趣,學生根據這個道理自己去創新製作。如「小雞吃米」,是利用杠桿原理製作的抽拉玩具,抽拉時兩只雞頭運動方向一致或相反,是由於杠桿力點、支點的位置不同。學生在了解道理之後,各自設計、製作了許多新穎的杠桿抽拉玩具,如我坐火箭去太空、小貓釣魚、打乒乓球、過峽谷等。 ②變廢為寶的科技小製作。教師利用實物講解如何利用廢舊鍾表的齒輪和廢舊玩具設計製作新的玩具。有些學生受到啟發,自己完成了構思新穎、質量較高的活動玩具,如手操縱電動旱船、電動碰碰車、機器人、滑稽人跳舞、貓頭鷹和老鼠等。 ③專題科技製作競賽。根據不同年級提出不同專題要求,各班學生人人設計製作,班內選拔出代表隊,再進行年級競賽。如一次四、五、六年級進行風力車比賽。我們規定賽車的輪子必須是用厚紙自製的,不能用現成輪子或其他代用品,其他大小、重量、樣式不限。又一次進行橡皮筋動力車比賽,只限定必須用統一規格和長度的橡皮筋,其他不限。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設計製作的賽車多種多樣,充分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培養了他們的創造能力。 4.注意事項 (1)要按年齡、知識水平、動手能力、興趣愛好分開檔次,選擇不同的製作內容。低年級要選擇很容易製作成功的內容,如小降落傘;中、高年級則要從難度上有所提高。 (2)要提倡創新。 (3)不包辦代替。 (4)強調製作中要注意安全。
『陸』 手工製作學具大全圖片步驟
學具——DNA分子模型
所需材料:顏色不同的正方形手工紙、剪刀、大卷透明膠布、記號筆、鉛筆、小尺等
具體步驟:
①脫氧核糖的製作:
准備一張正方形藍紙,連續對折三次,並將其剪為小紙條,利用折星星的方法將其折為脫氧核糖,多做幾個。
『柒』 簡單的學具製作方法
談論到漂亮,大家應該都知道,有人問3年級數學自製繪本,另外,還有人想問數學學具製作圖片簡單又漂亮,這到底是咋回事?其實小學怎麼製作五旗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說說數學學具製作圖片簡單又漂亮,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鍾表、計數器、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
什麼學具?
物理的還是別的?
我這里有套物理的初中物理
小學的有立方體框架組件、立方體塊、表面積輔助學習器、圓參數操作器、及多用尺。
這些東西去當地的百貨大樓就能買到
數學學具怎麼製作
1、打開學具盒後,可看到盒子里有很多數學的教學組件,比如有用來數數的小木棒、平面的圖形、立體的幾何體等,如下圖所示。
2、接著,把平面圖形都拿出來擺放在紙上,家長可以要孩子數出三角形有多少個,正方形有多少個,圓形有多少個,並向孩子提問,圓形比三角形少幾個。
3、把立體的幾何體也取出來,讓孩子識別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圓錐體,並讓孩子數數幾何體的數量,如下圖所示。
4、把盒子里的小木棒取出來,父母可以讓孩子做簡單的加減法,可以用小木棒數數或是擺出數學的加法或減法的列式計算,如下圖所示。
5、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學具盒上的小算盤,要孩子認識數字的個位是從右邊起,十位是在左邊,上面的珠子可以撥動,旁邊的時鍾可以用來學習時間,如下圖所示。
6、當學完學具盒後,父母要告訴孩子自己整理學具盒,把各自的教學零件放進去,這還可以學會整理,通過使用,孩子過一段時間數學能力就得到提高了。
小學數學比較容易製作的教具和學具有哪些
如圓的面積教具製作:
1、取木板(不要太厚)也可用紙板代替。
2、做成圓形,把圓沿半徑分成15等份。
3、取其中一份,再沿圓的半徑平均分成2份。
此時,有14個整份,和2個半份。
4、取兩條布條,把7個整份,分別沿圓的外周粘在其中一條布條上,再粘上1個半份。
5、另一條布條重復上面的操作。
6、把剩餘的布條剪去。
可自己製作的數學學具
作弊尺:把兩個相等大小的紙板尺重疊在一起,在一頭釘起來,用於移動相同的角和畫美術中的近大遠小。
小學數學比較容易製作的教具和學具有哪些
圓的面積教具製作:
1、取木板(不要太厚)也可用紙板代替。
2、做成圓形,把圓沿半徑分成15等份。
3、取其中一份,再沿圓的半徑平均分成2份。
此時,有14個整份,和2個半份。
4、取兩條布條,把7個整份,分別沿圓的外周粘在其中一條布條上,再粘上1個半份。
5、另一條布條重復上面的操作。
6、把剩餘的布條剪去。
怎麼製作小學五,六年級的數學學具
小學六年級數學學具盒的製作方法:
1.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小學六年級數學學具盒,有一個盒體,盒體上有盒蓋,其與現有技術的不同點是盒體中裝有立方體框架組件、立方體塊、表面積輔助學習器、圓參數操作器、及多用尺。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盒體中裝有的立方體框架組件分為長方體框架組件和正方體框架組件;各框架組件分別由8個三維接頭及12根塑料棒組成;塑料棒橫截面為正六邊形。當然,也可以採用其他合適結構形式。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長方體框架組件有二套,其中一套的兩個面由正方形構成。當然,也可以採用其他合適數量和結構。
2.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立方體塊採用厘米立方體塊。當然,也可以採用其他合適的立方體塊。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表面積輔助學習器包括長立方體表面積器和正方體表面積器,均由相應立方體的平面展開圖片構成。當然,也可以採用其他合適結構形式。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圓參數操作器包括圓平面參數操作器和圓立體參數操作器。當然,也可以採用其他合適結構形式。
3.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圓平面參數操作器分為圓周長操作器和圓面積操作器;圓周長操作器為透明塑料片,圓面積操作器為畫分成16等分的圓硬紙片。當然,也可以採用其他合適結構形式。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圓立體參數操作器分為圓柱表面積器和圓錐體積器;均由相應圓柱體和圓錐體的平面展開圖片構成。當然,也可以採用其他合適結構形式。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多用尺為一個矩形透明塑料模板尺,其一側邊為厘米尺,其餘部分分別開有幾何圖形孔。當然,也可以採用其他合適形狀和合適結構。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幾何圖形孔包括圓形孔、橢圓形孔、長方形孔、正方形孔、梯形孔、三角形孔等。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更貼近教材內容、提高了使用效率,總結了以往學具盒的經驗,吸取了數學和教研人員的寶貴意見,根據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人教社關於《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現行中小學教材的調整意見》以及人教版教材中的重難點,及教學實際需要。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智力,培養分析和解題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利於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使用和攜帶方便。
3年級數學學具怎麼製作?有圖片嗎?
什麼學具 做什麼
數學學具的製作步驟
二年級教學中需要准備的教具和學具/link?url=YkwRfmBhl--WAiVxlx4GNyDPXTJm3oqFW_-bvj0Bi_ZXdQXCWdpmGuYSrHdUIl3965TddML-aHa
小學數學比較容易製作的教具和學具有哪些?
1、實物圖畫,數學符號、成捆或單根小木棒,小木塊。
比如拿出8個小木塊,把他們分成兩部分;左邊擺6個小木塊,右邊擺7個小木塊,比一比哪邊多。使用學具,可以熟練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還可以把小棒按長短分、按顏色分、按粗細分、按形狀分。
2、計數器、計數表:學習百以內萬以內數的讀法與寫法;
3、口算練習卡片;這個簡單易做。
4、時鍾和七巧板;做個鍾面模型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七巧板由五個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一個,平行四邊形一個組成,讓學生拼組各種圖形。
5、數學撲克牌。也易做好用。
6、人民幣,認識元、角、分,做1百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
7、幾何圖形: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梯形、圓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讓學生體會出這些形體的特徵,這樣讓學生自己通過摸一摸,在手中任意擺弄,學生的興趣很高,對這些形體的認識比老師直接告訴他們要好許多。把各種圖形組合變成「小汽車」、「大輪船」、「小房子」、「機器人」、「美麗的花園」等精美的圖案
但願對你有所幫助,
這些學具都很簡單易做。
製作七巧板也簡單材料也只是普通文具:
一 七巧板
枝筆、一把尺、一張剪刀和一塊紙板(紙張),幾只彩筆。
1.首先,在紙上畫一個正方形,把它分為十六個小方格。
2.再從左上角到右下角畫一條線。
3.在上面的中間連一條線到右面的中間。
4.再在左下角到右上角畫一條線,碰到第二條線就可以停了。
5.從剛才的那條線的尾端開始一條線,畫到最下面四份之三的位置,從左邊開始數,碰到線就
?停。
6.最後,把它們塗上不同的顏色並沿著黑線條剪開,你就有一副全新的七巧板。
『捌』 手工小製作大全簡單又漂亮四年級
卡通掛件
製作材料:舊衣服+棉絮(大米或者沙粒也可以)
卡通掛件是初學者最容易上手的手工品了,製作簡單,造型可隨心所欲,畫什麼就做什麼。製作工序有五步:畫圖、裁剪、縫合、填充、再縫合。從沒干過針線活的姑娘琢磨兩個小時也可以做出一個簡單的掛件。
靠墊
製作材料:舊襯衣+十字綉
小時候縫過沙包的女生做靠墊肯定很容易,因為兩者有很多共通之處,簡簡單單把兩塊布料面對面縫起來就OK了,關鍵是針腳要密、要整齊。如果你恰好是個十字綉愛好者,還可以在靠墊的正面綉上個漂亮圖案。
床頭就可以時不時添個小精靈了。
水果籃
製作材料:舊水果筐(塑料的、藤編的都可)+舊衣服+彈力絮
如果你嫌家裡的水果籃太老土,找件好看的舊棉衣,按照水果籃的大小裁出兩塊布料,依著籃的邊際縫上去,塞上彈力絮……兩個小時(熟練工的速度哦)後一個全新的水果籃就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