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仕女圖怎樣畫啊
用筆的條件:
1.勁 就是有筆力,前人論畫「筆力能扛鼎 」,即指用筆要有勁。 「力透紙背」,即指用筆要有勁。
2.老 是指蒼老,老與勁相同,是嫩的對立面。怎樣才 能做到蒼老」?主要在於學畫者在實踐中體驗。
3.活 就是靈變不滯,意即用筆必須根據所畫對象的形象,動態、質感等要求,做到有輕有重,有慢有快、有起有 落,還要忽輕忽重,忽快忽慢、忽起忽落。活與腕力的運用很 有關系,清代石濤說: 「腕若虛靈則畫能折變,筆如截揭則形 不痴蒙,……」就是指運用腕力要活。
4.松:是輕快的意思,清代畫家唐岱說過「存心要恭, 落筆要松」,又說」落筆不松,則無生動氣勢」。就是要求落 筆時不要膽小、拘束,執筆不要捏得太緊,把得太死。
5.圓:是扁的反面,古人提倡能用中鋒則圓的說法很有 道理。但用側鋒也能做到圓,才算功夫到家。
6.厚:即不薄,厚而有味的意思。厚與布局、用筆、用 墨都有關系,要求用筆毛而不光,重而不浮,以達到厚所應有 的效果。用筆勾出對象時,不但要勾出質感,還要勾出量感。 也就是說,—張畫有一定分�6�1量的感覺才耐人尋味。
7.毛:就是不光滑。這對山水畫來說,比較容易做到, 但仕女畫中的長線條則不易達到。我認為能運用書法中篆隸回 鋒及藏鋒逆鋒的筆法畫細線,也同樣能達到毛而不光的效果。
8.潤:是滋潤的意思,用筆要講孝滋潤,反對枯瘠無神。
9.巧,拙:用筆要求巧拙互用,巧則靈變,拙則渾厚。 簡而言之,巧是率,拙是笨。太率容易使人感到輕浮,太笨則 易板滯。必須將二者結合起來,才能使畫面既靈活生動,又有 凝重庄嚴的氣勢。
用筆的忌病:
1.板:是指用筆不活。這種毛病是由於對所要描繪的對 象觀察不夠,不能做到「意在筆先」所致。
2.刻:是刻板的意思,是由於用筆死板,缺乏輕重、快 慢變化而產生的。
3.結:指筆解不開,好像粘在紙上一樣。產生此種毛病的原因,主要是不敢下筆,或在下筆時猶疑、遲遲不進,它通 常表現為滯和僵死。
4.枯:是潤的反面,筆含的水分太干容易產生這種毛病。
5.弱 即下筆無力。明代李開先議 」弱筆無骨力,單 薄脆軟,如柳條竹筍,水荇秋蓬」。這種毛病與初學畫時韻嫩 和弱還不一樣。
寫意仕女畫的用筆,用墨。
用筆首先要求意在筆先的立意方面;因為只有成熟的立意 醞釀,才能下筆有神。更重要的—點是以簡代繁,比如工筆需 用四筆完成,而寫意只需簡到一筆或兩筆。這就要求作者對所 描繪的人物精神狀態,有高度的概括和潘練能力,否則只能給 人以索然無味和空洞無物的感覺。怎樣才能做到用筆簡練又不 空洞呢?必須長期對所要描繪的對象進行觀察和揣摩,並不斷 地在提煉用線上多下功夫。
寫意仕女畫分大寫意和小寫意兩種。小寫意又分半工半 寫,這種工筆與寫意結合的畫法,既能滿足仕女人物某些細部 袖口面部及衣服花紋等)的要求,又能給人以筆墨淋漓,氣韻 生動的感受。它在用筆上,粗細,疾徐、抑揚,頓挫、濃淡、 干濕變化較大,因此要求下筆快,用筆豪放。其用紙多半採用 生宣,以求得水墨滲透淋漓的筆墨效果。此種工寫結合的仕女 畫,在清中葉的畫家華舶。費丹旭、王素等人的作品中,早已 屢見不鮮。還有以水墨與淺繹(即淡彩)相結合的仕女畫,近 年來又出現了一些重彩與寫意結合的作品,這一新的品類在我 國畫壇上大放異彩。
以上所述仕女畫的用筆,用墨,主要是對卷軸畫而言。而 壁畫的用筆和用墨卻有所不同,人物(特別是天女和仕女)及 補景的用線都比較粗;用筆採用粗壯的線;用墨勾線選用很濃的墨色(如永樂宮壁畫),或用很濃的色線處理(如敦煌壁 畫)。壁畫之所以如此用筆、用墨.主要是要求遠效果和大效果。
三.手的畫法
「畫人難畫手」,這是古代畫家的經驗之談。一幅好的人物 畫,主要在於人物全身的比例的正確及形象塑造的真實生動, 但手在整個人物的表情及姿態上,也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中 國人物畫中手的姿勢與舞台上滇員手的動作姿勢有一些共同之 處,如戲曲演員表演某劇中人物時,手的動作特別誇大,這是 為了舞台效果,也是藝術誇張。作為傳統仕女畫的「手」,自然也不例外。
中國戲曲傳統劇目中的青衣、花旦,武旦,手的動作與姿 勢都有一定的名稱,最常用的是「蘭花手」,這種手的姿勢是 中指與拇指伸直略靠近,其它手指自然地稍微向上翹起的姿勢, 好似蘭花開放,故而得名。中國女子舞蹈及傳統仕女畫的手就是 這樣。例如:北京西郊法海寺明代壁畫中一個拈花仕女,其右 手捧一盤天花,左手拈一枝花,小指翹起,姿態極為優美。 《韓 熙載夜宴圖》後段那五個吹簫和吹笛仕女,手的姿態統一而有 變化。 《簪花仕女圖》中持花仕女的手十分好看。總之古代傳 統仕女畫中的手,可說得上千姿百態,極富於神情。 在手的畫法上,傳統仕女畫的手大都畫得比較小,手指特 別尖細,到清代更加嚴重。究其原因,一是由於兩千多年來, 婦女一直受到封建道德的束縛,形成對婦女極不健康的審美觀; 二是由於古代畫家對人體比例的科學理解有限。因此,仕女的手愈畫愈小,以致過分不合人體比例。在這一點上,傳統仕女畫無法與出自民間畫工的歷代壁畫相比。
② 誰知道中國的十大傳世名畫都是哪些最好有圖片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欣賞 簡介:《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皆為歷代不二至寶,高頭巨帙,歷經磨難流傳有序。至清乾嘉時期,陸續收入內府,遂與世隔絕。隨後歷經戰火紛繁,流散四海,如今皆為各大博物館鎮館之寶被束之高閣。《中國十大傳世名畫》都具有引首、題跋、歷代名家題記、收藏璽印等濃厚文化痕跡,向世人展示中國藝術瑰寶的真正魅力。 《洛神賦圖》作品背景 三國時代文學名家曹植(曹子建)的浪漫主義愛情名篇《洛神賦》。《洛神賦》原名《感甄賦》。其寫作牽涉到曹植與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間的一段錯綜復雜的感情。 作品簡介 據《文昭甄皇後傳載... 《步輦圖》《步輦圖》《步輦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絹本,設色,縱38.5厘米,橫129.6厘米,無款,藏故宮博物院。為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所繪,作品設色典雅絢麗,線條流暢圓勁,構圖錯落富有變化,為唐代繪畫的... 唐宮仕女圖唐宮仕女圖 《唐宮仕女圖》 , 唐,張萱、周昉,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展示著「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眾生像。 背景描述 唐代作為封建社會最為輝煌的時代,也是仕女畫的繁榮興盛階段。中國古代仕女眾生像...... 《五牛圖》《五牛圖》《五牛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五牛圖》是一幅紙本設色畫,是現存中國美術史上最早的紙本繪畫真跡,也是可以確證的唐代大畫家韓滉的唯一傳世作品。麻紙本,縱28.8厘米,...... 《韓熙載夜宴圖》
名稱:韓熙載夜宴圖類別:設色畫年代:五代 (原稿已經遺失,現存為宋代臨摹版)作者:顧宏中文物現狀:絹本,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寬28.7厘米,長335.5厘米 畫卷描述 《韓熙載夜宴圖》卷,五代,顧閎....
.. 《千里江山圖》《千里江山圖》 作者 中國北宋繪畫作品。作者王希孟。王希孟,生卒年不詳,約活動於宋徽宗宣和年間,擅山水,青年時代即顯露才華,18歲時成為北宋畫院學生,在繪畫上曾得到宋徽宗趙佶的指點,約在20餘歲時去...... 《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局部《清明上河圖》是北宋張擇端的代表作,描繪了北宋故都汴京的景色,曾經為北宋宣和內府所收藏。絹本、淡設色,高24.8厘米,長528.7厘米,原作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猶如一首韻律和諧的樂...... 《富春山居圖》《富春山居圖》局部 《富春山居圖》是「元四家」之一的黃公望(1269~1354)晚年的巨作。七旬時,他在富春江畔「小洞天」所作《富春山居圖》,以水墨披麻皴描繪富春江一帶秋初景色。構思時,足跡遍及富春江...... 《百駿圖》[名畫]《百駿圖》[名畫] 清代是中國宮廷繪畫的頂峰,來自義大利的傳奇畫家郎世寧,則是清代宮廷繪畫領袖,正是在他中西合璧繪畫技法的影響下,才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清代宮廷畫風。郎氏善畫馬, 《百駿圖》是其平生百餘幅......
③ 古代美女繪畫圖片古風有意境
貂蟬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國畫 仕女圖《貂蟬拜月》則是以貂蟬拜月的 故事 為題材創作的仕女圖國畫,自古就有很多描寫美女的 句子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古代美女繪畫圖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古代美女繪畫圖片展示古代美女繪畫圖片1
古代美女繪畫圖片2
古代美女繪畫圖片3
古代美女繪畫圖片4
古代美女繪畫圖片5 描寫古裝美女的句子
1. 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遠。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
2.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
3.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4.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5.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徽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6. 綉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7. 雲一渦,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8. 那女子容色絕美,欣長苗條,垂首燕尾形的發簪,優美的嬌軀玉體,身著淺綠色的羅衣長褂,在燭光散射下熠熠生輝,彌漫著仙氣,淡然自若,清逸脫俗,猶如不食煙火,天界下凡的美麗仙女。
9. 眸含春水清波流盼,頭上倭墮髻斜插碧玉龍鳳釵。香嬌玉嫩秀靨艷比花嬌,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一顰一笑動人心魂。
10. 額頭方正蛾眉細,笑靨醉人真美麗,秋波流動蘊情意。
11.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12. 碧綠的翠煙衫,散花水霧綠草百褶裙,身披翠水薄煙紗,肩若削成腰若約素,肌若凝脂氣若幽蘭。嬌媚無骨入艷三分。
13. 燦若星辰的眼眸,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痛楚亦滄桑,竟仍清澈地如一汪秋水。
14.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5.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16.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17. 美女妖且閑,採桑岐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攘袖見素手,皎腕約金環。
18. 沉魚落雁,羞花閉月。
19. 膚如凝脂,面如白玉。
描寫古代女子的句子1. 她折纖腰以微步,呈皓腕於輕紗。眸含春水清波流盼,頭上倭墮髻斜插碧玉龍鳳釵。香嬌玉嫩秀靨艷比花嬌,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一顰一笑動人心魂。
2.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3. 臉若銀盤,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
4.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5. 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6.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7.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8. 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憶兒家。效顰莫笑東鄰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9.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10.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11. 粉面上一點朱唇,神色間欲語還羞。嬌美處若粉色桃瓣,舉止處有幽蘭之姿。
12. 隱隱約約顯出的優美身材,長流之下的墨發,被銀色的淡雅發簪隨意挽起。嘴角淡雅一笑,臉上未有一絲胭脂,深暗的眸子宛如黑洞,深不見底,讓人猜想不出任何心思。
13. 一身輕盈的白色紗衣,白肩輕露,如雪般的肌膚與白紗衣搭襯。露出的白皙玉脖,干凈,潔白,不需任何首飾。
14. 簡單地綰個飛仙髻,幾枚飽滿圓潤的珍珠隨意點綴發間,一支翠玉簪,綠得好似快要凝出水來。
15. 轉身坐於梳妝台前,淡掃蛾眉輕點唇,一點腮紅使得氣色好上不少。
16. 輕羅小扇白蘭花,纖腰玉帶舞天紗。疑是仙女下凡來,回眸一笑勝星華。
17.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宮粉黛無顏。
18. 風髻露鬢,淡掃娥眉眼含春,皮膚細潤如溫玉柔光若膩,櫻桃小嘴不點而赤,嬌艷若滴,腮邊兩縷發絲隨風輕柔拂面憑添幾分誘人的風情,而靈活轉動的眼眸慧黠地轉動,幾分調皮,幾分淘氣,一身淡綠長裙,腰不盈一握,美得如此無瑕,美得如此不食人間煙火
19. 一襲大紅絲裙領口開的很低,露出豐滿的胸部,面似芙蓉,眉如柳,比桃花還要媚的眼睛十分勾人心弦,肌膚如雪,一頭黑發挽成高高的美人髻,滿頭的珠在陽光下耀出刺眼的光芒,鮮紅的嘴唇微微上揚,好一個絕美的女子。
20. 大朵牡丹翠綠煙紗碧霞羅,逶迤拖地粉色水仙散花綠葉裙,身披金絲薄煙翠綠紗。低垂鬢發斜插鑲嵌珍珠碧玉簪子,花容月貌出水芙蓉。
看了“古代美女繪畫圖片”的人還看:
1. 古代美女簡筆畫大全
2. 古代女子鉛筆畫的圖片
3. 古代美女中國畫圖片大全
4. 古代美女簡單鉛筆畫的圖片
5. 古代女生鉛筆畫圖片
④ 仕女圖是什麼請簡單介紹一下
仕女圖亦稱「仕女畫」,是以中國封建社會中上層婦女生活為題材的繪畫。一種瓷器裝飾的典型紋樣,畫面以仕女為主題。最早見於唐代長沙窯瓷器。宋元時期仕女圖較為罕見,這與當時花鳥畫盛行有很大的關系。
⑤ 中國仕女圖誰畫的好
有名的有幾個——
1、周昉唐代繪《簪花仕女圖》,是目前全世界范圍內唯一認定的唐代仕女畫傳世孤本。除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藝術價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畫標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現實主義風格的繪畫作品。
2、顧愷之魏晉繪《洛神賦圖》,該作為其觀三國曹魏時建安七子之一、曹操第三子曹植所寫《洛神賦》這篇著名文學作品後有感而畫的。顧愷之讀後大為感動,遂凝神一揮而成《洛神賦圖》。此卷一出,無人再敢繪此圖,故成為千百年來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名著和最為世人所傳頌的名畫。
3、唐寅明代畫家,文學家。字子畏、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自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人物畫多為仕女及歷史故事,師承唐代傳統,線條清細,色彩艷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准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隨意,格調秀逸。除繪畫外,唐寅亦工書法,取法趙孟頫,書風奇峭俊秀。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紈扇圖》、《枯槎鸜鵒圖》等繪畫作品傳世
⑥ 從古至今誰畫的仕女圖最為出色
唐(簪花仕女圖)確實不錯,只不過遼寧博物館的(簪花仕女圖)是贗品,沒有各朝代的傳承印章,還是好幾段拼接而成,再說專家對創作年代存疑,真品花仕女圖)已從海外迴流到祖國的懷抱,現在民間一愛好古畫的人收藏著,就是我收藏著,上面有元文宗皇帝的(天歷之寶)收藏印章,有明朝大收藏家項元汴和袁忠徹的印章,有乾隆的(乾隆御覽之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古希天子,乾隆鑒賞等印章,還有清末民初收藏家趙渭卿的收藏印章等。
⑦ 簡筆仕女圖
韓熙載夜宴圖》
五代時南唐畫家顧閎中作。後主李煜欲用韓熙載為相,派畫院畫家顧閎中、周文矩夜至其家,窺看他與門生賓客夜宴情景,繪成此圖。會畫分五段。分別畫出韓熙載與其賓客舞伎們聽琴、觀舞、休息、調筆等情節。夜宴睥人在靜聽演奏琵琶,有坐有立,有的側耳,有的傾身,有的回眸,有的抱膝,都集中在「聽」字上。韓熙載眉尖聳起,注視著演奏著,在沉醉中又顯露出憂郁之情。全畫運筆精熟,色彩絢麗,顯示出畫家傑出的寫實能力和五代人物畫的水平。
《簪花仕女圖》
以描寫唐代官廷貴族仕女現實生活為主題的《簪花仕女圖》,以它的高超造型藝術手法,生動的情節以及每個仕女的性格刻畫起,觀眾面前展現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
畫面描寫的是長安暮春季節,一群濃妝艷服的婦女在幽靜而空曠的庭園里,過著嬉遊的侈靡生活。她們那入時豪華的服飾,正如詩人元徵之當時所描寫的:「近世婦人暈淡眉目,綰的頭鬢,衣服修廣之度及匹配色澤,尤劇怪艷……。」婦女們錦衣玉食之餘,終日無所事是,以 子、白鶴、蝴蝶為伍,用來無聊消遣,打發宮廷中寂寞生活歲月,畫面上充滿悠閑氣息。
《簪花仕女圖》高46厘米,長180厘米。左端開始是第一位婷婷而立的貴族婦女,體態豐碩,發髻高大,並插上牡丹花;髻前飾玉簪步搖,珍珠流蘇,似在不停地搖晃。頭上的髫發和短鬢,茸茸地分披在豐滿的額前和耳邊,顯得那樣青春年輕,猶如含苞待放,她那圓潤的面龐,淡薄的紅暈,瓜子形的畫眉,小小的朱唇與面龐隱隱相稱,側身向後姿態,左手後收,左手執紼子前伸擺動,逗引著 子嬉耍,整個體態十分生動, 子朝著紼穗張嘴搖尾地跳躍,和主人起著呼應作用,顯得十分自然。對面立著披白色紗衫另一位貴族仕女,她們之間的裝束打扮大同小異,只是髻上扦花是紅瓣花枝紗衫上深白色的菱形紋樣,顯得分外典雅富麗。她漫不經意地舉起右手,似乎是在掀開衫領子取涼樣子,左手伸出向著 子,希望 子轉過頭來給她表演一番。在右後方不遠地方的執長柄扇侍女,她的打扮由於階級身分之別,與貴族仕女迥然不同。侍女右前方,又是一位髻插荷花、身披白花格子紗的貴族女人,她右手略向上舉,反掌拈著一枝紅花,目光注視著花枝,凝視遐思,似在將花枝扦上發譬惹人注目的地方。從遠處姍姍而來的是一位身材巧小,身著朱紅披風,外套紫色紗罩婦女,她的神情凝重,妝扮更為華麗,雙手內藏,神態悠然自得,最後是一位髻扦芍葯花的貴族仕女,肩披淺紫色紗衫,硃色長裙紫綠色團花,圖案與前面婦女迥然不同,她的上身往前微傾,右手提起帔子使之成為垂直,以迎接向她賓士而來的 子。豐碩健美中又添了幾分窈窕婀娜之態,風姿別具,分外嬌燒。畫的中部伴以在走動展翅的白鶴,圖卷右端安排一組玉蘭景石,使得這幅畫的構圖異常生動而充實。
《簪花仕女圖》作者周昉,是唐代最傑出的人像畫家,具有高度的藝術技巧和概括能力,表現力精深博大,他的作品能真實反映唐代生活風貌,不論是從歷史角度還是從藝術角度都具有重大價值和意義
⑧ 仕女圖簡筆畫
下面就用我獨特的方式拾起那些過往的片段吧重復一遍,我是可愛的小星星兼「鼻子」簡筆畫創始人及未來的製作者
如何畫仕女圖,即工筆畫古裝人物
分步閱讀
會畫國畫的女人,總是精緻又優雅,高貴如鑽石,讓人仰慕而珍惜。
如果你想學習國畫,零基礎,照我的方法就可以畫出唯美的仕女圖了!!
五分鍾閱讀文章,一小時繪畫,仕女圖完成!
唯美如仕女圖,她們總是楊柳細腰,香眼桃腮,朱紅的小嘴彷彿滴出鮮血,現在你腦子里已經有她們的模樣了,那麼我們開始吧!
工具/原料
毛筆
國畫顏料(有基本顏色即可)
調色盤
紙張
方法/步驟
准備好一卷國畫紙,裁剪成你喜歡的大小吧。如果你想要不同的形狀,圓形和扇子形都很別致哦。
描線 。下載一張仕女圖圖片,或買一本書,把仕女圖描下來!下圖是小編自己描的哦,給親做參考。(可以先用鉛筆畫,再用毛筆蘸墨描一遍。描的時候,要全神貫注,一氣呵成,控制好水分。)
分染。你一定在想這么快就到染色啦,沒錯,就是這么容易!用淡漠對頭發反復染色,由淺入深,一定到自然哦
統染。依據皮膚,服飾,背景,由淺入深,多次渲染。控制好整個圖的基調。然後注意把衣服的轉折處重點染色,會為你的水墨畫增色不少。這樣大體就完成了。
調整。所有的顏色都塗好了,細節也畫完整了。現在對眉眼,手鐲等,進行進一步刻畫,讓它們成為你的畫里的亮點!
來自網路經驗
仕女圖亦稱「仕女畫」,是以中國封建社會中上層婦女生活為題材的繪畫。一種瓷器裝飾的典型紋樣,畫面以仕女為主題。最早見於唐代長沙窯瓷器。宋元時期仕女圖較為罕見,這與當時花鳥畫盛行有很大的關系。
明清時期是仕女圖[1]的發展時期。明代早期由於當時青花原料的限制,仕女圖並不多見。明中期的仕女圖多反映貴族婦女的生活,雖然為數不多,卻對後來仕女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如成化朝仕女雖不甚精細,但頗有古意。明晚期仕女圖大量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現狀。清代仕女圖尤為盛行,但歷朝風格各不相同,如順治仕女的衣帶飄然,康熙仕女的妙筆傳神,乾隆仕女的精細寫照,無不具有獨特的時代特色。
圖片來自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