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蠶的由來
蠶起源於中國,由古代棲息於桑樹的原始蠶馴化而來,形態和習性與今天食害桑葉的野桑蠶十分相似,血清沉澱反應強度也相同,雜交能產生正常子代。桑蠶的染色體是28對,野桑蠶則有27對和28對兩種類型,一般認為桑蠶與中國的28對型野桑蠶同源。
人類最初可能是從桑林中採集原始野生蠶繭取絲利用;隨著人類生活的定居和對蠶絲用途的進一步了解而試行在室內養蠶。經過長期的培育和選擇,野生蠶才逐漸馴化成為具有今天這樣經濟性狀的桑蠶種。
蠶的生活習性:
蠶是變態類昆蟲,最常見的是桑蠶,又稱家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桑蠶起源於中國,其發育溫度是7~40℃,飼育適溫為20~30℃。
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後身體便成白色,一段時間後它便開始脫皮。脫皮時約有一天的時間,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動,這叫「休眠」。經過一次脫皮後,就是二齡幼蟲。它脫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幼蟲共要脫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再吃桑葉8天成為熟蠶,開始吐絲結繭。
㈡ 蠶是怎樣蛻殼的為什麼要蛻殼
如今很多人對蠶還不是很了解,如今我們在生活中也很少再看到蠶。但要換做以前那就不一樣了,在古時候有養蠶的潮流,那時候每家每戶都養很多蠶,然而蠶本身屬於一種昆蟲。蠶剛開始脫殼的時候是從背部裂開的,裂開時候機會慢慢的脫落,蠶之所以要脫殼是因為蠶本身要經歷一個成長的過程。
蠶的生長過程中要經歷幾次的脫殼,然而每一次脫殼都會發現蠶有很大的變化,看上去會比之前長大了很多,尤其是表麵皮層的顏色會越來越白,當你用手去摸它的時候,發現手感越來越好了,比之前飽滿了狠毒。
㈢ 春蠶的象徵意義是什麼
形容教師等樂於奉獻的人。
春蠶是勤勞、敬業、智慧之士的象徵,是一種執著、堅貞、默默地的精神,由於蠶吃的是桑葉,吐出的是蠶絲,為人們紡織所用,成為與人們生活緊密聯系的絲綢,其實跟牛很像,勤勤懇懇,辛勤勞動不求回報,換句話說,春蠶是人們的朋友。由於蠶這些品質促使人們都喜愛蠶,喜愛用蠶來比喻各種美好的物品。
(3)女性穿衣服像蠶寶寶圖片擴展閱讀:
春蠶的意義:
燭光這一物象所代表的是燃燒生命,為別人來帶光明的品質,春蠶這一物象所代表的是在生命喪失的前一刻,依舊兢兢業業的品質,所以燭光和春蠶是代表著無私奉獻,敬業敬崗的可貴精神。
現如今,在各行各業的崗位上,都著一些如同燭光與春蠶般的人,時刻堅守在崗位上,默默奉獻著青春與才能,不會去計較個人得失,從來不會要求回報,也是這個時代的楷模。
㈣ 譽為"人文女祖"「先蠶娘娘」的嫘祖到底是何方神聖
相傳嫘祖本來是西陵部落一戶村夫家的孩子,從小就善良漂亮,一次去山上採摘野果時發現了蠶,後來經過研究發明了養蠶繅絲的技術並且她把這一技藝傳給了遠近的村婦,西陵部落的首領聽到這一消息,將她認作女而,並給她取名為嫘祖。
嫘祖之所以被稱作先蠶娘娘,就是因為她發明了養蠶繅絲的技術,這一技藝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㈤ 桑蠶絲的優缺點
桑蠶絲面料的優點:
1.桑蠶絲面料具有吸濕性,透氣性
眾所周知,桑蠶絲是蠶吐出的液體然後凝固而成的,它屬於是天然蛋白分子,不但有很好的吸濕性,另外透氣性也很好。桑蠶絲面料能吸收潮氣,我們身體排出的汗水以及新陳代謝物都可以被桑蠶絲面料吸收,從而保持我們皮膚的清潔,避免一些細菌在我們的皮膚上滋生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桑蠶絲面料的服裝給人非常乾燥舒適的感覺,而且,桑蠶絲面料還有利於防止皮膚病的作用。
2.桑蠶絲面料具有護膚作用
桑蠶絲面料成分非常的復雜,屬於蛋白質纖維的一種,含有很多種對我們身體有好處的氨基酸,桑蠶絲面料接觸我們的皮膚可以增進我們身體內德細胞活力,還具有防止我們血管硬化和抗衰老的作用,從而保持我們皮膚的光滑度,一些愛美女士都很喜歡桑蠶絲面料的睡衣,它對我們人體的身體健康以及皮膚美容都很有益。
3.桑蠶絲面料具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桑蠶絲面料對於我們皮膚發炎及其傷口都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用桑蠶絲面料的布條來包紮傷口,能充分的吸收水分,促進蒸發,從而讓我們的傷口有一個清潔的環境,從而加快傷口的癒合。
4.桑蠶絲面料還具有抗紫外線的作用
桑蠶絲面料在太陽的暴曬下會泛黃,這便是因為桑蠶絲面料吸收了太陽中的的紫外光逛線。我們都知道,出門塗抹防曬霜,是因為紫外線照射在皮膚上對我們的皮膚很不好,桑蠶絲面料可以起到抗紫外線的功效,避免紫外線對我們造成傷害。
5.桑蠶絲面料還具有阻燃性
桑蠶絲面料除了抗紫外線外,還具有很好的阻燃性,遇到火的時候不容易造成皮膚傷害,還可以抵禦有毒氣體對我們人體的危害。
桑蠶絲面料的缺點:
1.需要避光晾曬,手洗,中性洗滌劑。
2.價格高,保養麻煩。
3.不能水洗、價格相對於較高。
4.抗紫外線能力比柞蠶絲差,柞蠶絲蓬鬆感好透氣性要好的。保養比較的麻煩,不能暴曬、不能重壓等。
(5)女性穿衣服像蠶寶寶圖片擴展閱讀:
桑蠶絲是製作蠶絲被的最佳原料,桑蠶絲做成的蠶絲被不僅有柔軟貼身、保暖透氣,還有綠色健康的特性。而且蠶絲的吸濕性是純棉的1.5倍,是羊毛的1.8倍,所以能保持皮膚水分的平衡,對皮膚乾燥的老年人有很好的療效。
桑蠶絲還可開發成許多高科技副產品。將桑蠶絲脫膠、溶解、透析提純後,可製成純凈的絲素溶液,再將絲素溶液置於塑料模具中,經烘乾製成薄膜,最後再經Co60輻射消毒形成「絲素膜」。該膜專門用於燒傷創面覆面,有助於創面癒合,也稱為「人工皮膚」。
參考資料:桑蠶絲-網路
㈥ 蠶的外形特徵描寫
它穿著一件雪白的衣裳。且胖胖的。黑的嘴,身上一節一節的。在邊上有幾個小斑點。有16隻腳,小小的,上面有幾根細毛。放在手上,會覺得癢,不會掉下來。吃桑葉的時候,它是一點一點吃的,「沙——沙」,像外面下著雨。
蠶是鱗翅目的昆蟲,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原產中國,華南地區及台灣俗稱之蠶寶寶或娘仔。
蠶是變態類昆蟲,最常見的是桑蠶,又稱家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
㈦ 蠶寶寶的生長過程觀察日記200字
蠶寶寶的生長過程觀察日記範文200字(通用21篇)
一天終於結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日記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蠶寶寶的生長過程觀察日記範文200字(通用21篇),歡迎大家分享。
我看見蠶寶寶越長越大,一個放餅乾的盒子都裝不下它們了。於是,我和媽媽就決定給蠶寶寶搬家。
媽媽找來一個放鞋子的紙盒,把紙盒弄乾凈,並在紙盒壁上掏了個小洞洞。我們讓22條蠶寶寶住進這個寬敞的家。我剛給蠶寶寶住進新家時,蠶寶寶在鞋盒裡爬來爬去,彷彿在說:「這里真寬敞!」我給蠶寶寶放了一些新鮮的桑葉,我剛把桑葉放下去,蠶寶寶就啊嗚啊嗚地吃了,別提有多高興了。我還及時把一些枯萎的桑葉清理掉,以防發霉。沒過多久,蠶寶寶就拉了許多黑黑的小便便,實在是太可愛了!
我養了22枚蠶寶寶,我特別疼愛它們,經常給它們換新房子。
他們長長的,屁股後面有一個尖尖的東西。有的全身白色,有的一條灰一條白,有的棕色和白色相間,有的很喜歡抬頭,有的很喜歡吃桑葉,有的喜歡把尾巴翹起來……都與眾不同。它們的胃量很大,剛剛放下去的桑葉,過不了幾秒鍾,就啃了好幾個窟窿。當然,它們拉的大便也很多,中午剛清理好,到晚上又有一大堆。
蠶蛻皮的時候,辛苦極了,要不停地爬呀爬。它們是從頭開始的,皮一點一點地往下掉,前面的全部掉完之後,皮都掉到了尾巴上,之後只要把皮給脫落就行了。整個過程就像我們脫長長的連褲襪。
我還有許多許多的發現,相信細心的你也找到了吧!
上星期,外婆給我買了幾顆蠶卵,我把它們放在小盒子里,拿到陽台曬太陽。沒過幾天,就孵出了幾條黑黑的小蠶。小蠶的腦袋和身子都黑乎乎的,蜷在一起就好像一個一個的小逗號。我趕緊采來鮮嫩的桑葉喂它們,它們都在桑葉上慢慢的爬,小腦袋一動一動的,不一會兒,就在桑葉上啃出一個個小洞。
小蠶吃飽了就在桑葉上悠閑地爬,我看著它們,它們也抬起頭來看我,像在說:」小主人,謝謝你辛勤的喂養,我們要多吃桑葉,快長快大,長成大蠶,織出雪白的蠶繭送給你。「
我家有兩只蠶寶寶,它們倆大小不同,個性也不同。
大的喜歡躺在桑葉上面,小的喜歡躲在桑葉底下。它們長得白白胖胖的,吃桑葉的時候嘴巴一張一合,像在比賽誰吃得快。
它們倆飯量也不同,大的一天能吃下兩片桑葉,那小的呢只能吃下半片,俗話說:吃的多長得快!
它們倆拉大便的速度也不一樣,大的那一隻是個急性子,拉一坨屎只要五秒鍾;小的那一隻真是慢得離譜,一說會讓你吃驚,拉一坨屎要兩到三分鍾,難道蠶也會便秘?
現在這兩只蠶寶寶都已經在結繭,我希望它們快快變成飛蛾,生出更多的蠶寶寶。
時間過得可真快呀!我的蠶又長大了,長的白白胖胖的,吃的桑葉也比以前更多了。它們總是爭先恐後地吃桑葉,吃得聲音我也能聽見,嚓嚓嚓真好聽,像在奏優美的音樂一樣。
一天天過去了,蠶兒又長大了,有3~4厘米長,而且有些蠶身體變成淡白色,透亮,背部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一跟白線一樣的東西,一動一動的。終於有一天我驚奇地發現有一條蠶在盒子的角落裡吐了一些絲把自己包圍起來,結成一個橢圓行的小白球,潔白的,真好看。小白球越來越多,蠶越來越少。媽媽說蠶在結繭,它在裡面再褪一次皮,就變成蛹,在過上十幾天就變成蛾子飛出來了。
我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破殼而出,變成蛾子的那一刻,媽媽說那叫「化繭成蝶」。
7月1日蠶寶寶被買下來了
這天,我們被買下來啦!一大堆蟻蠶從箱子里移到了一個小盆子里。還給了我們一大堆桑葉,真是太好了。終於可以飽餐一頓了!
7月5日今天鬧飢荒
今天,那個小屁孩一直沒有給我們吃的東西,餓死我們了。
7月16日我們長大了
後來幾天,我們都吃得飽飽的。這天,我們蛻完皮,長成了二齡蠶。我們比豬好多了,他們長肥了就被吃掉,我們長胖了也無所謂。
8月6日開始結繭了
今天,我要准備我睡覺的地方了。我開始吐絲,吐著吐著,就變成了一個繭,我終於可以在裡面睡覺了。
我有五隻白白胖胖的小蠶,今天早上我翻開蓋子一看,原來小蠶們正在睡覺呢?只有一隻蠶在微微的動。
剛剛從卵殼里破殼而出的小蠶,身體小小的,顏色黑黑的,和現在的「大白」蠶比,可是相差好多的,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蟻蠶「小黑」,變成「大白」的經歷吧!
第一天蟻蠶從卵里破殼而出的時候,全身都是黑色的,可是過了一個晚上,蠶的身體有了一點點小小的變化,頭部有一小截變成白色的了,所以我給它取了新的名字叫「黑白」過了一些日子,我養的蠶漸漸長大了起來,變成了正宗的大白蠶了!
我會讓我的大白蠶繼續強大起來的。
我的蠶寶寶從小洞里鑽出來,當時的顏色是黑色的,它們的食物是桑葉,要清洗過後用干凈的毛巾擦乾再給蠶寶寶吃。
我發現蠶寶寶的.大便一定是黑色的,而且最近的大便顆粒要比前段時間的大,那是因為蠶寶寶長大了,我還收集了蠶寶寶的大便,裝在小玻璃罐里,它們的大便學名叫「蠶沙」,據說也是一種葯材。
現在它們身長3。5厘米左右,皮膚的顏色呈膚色和白色相間,還有黑色的點點。觀察後發現頭部下方有6條腿,後半身還有8條腿,眼睛不明顯,找不到。
我養了10條蠶寶寶,它們的食量很大,我每天都會在早上和晚上喂2次桑葉,取走吃剩的桑葉,清理掉蠶沙,再放上欣新鮮的桑葉,每次放6—8片,它們在吃桑葉時的聲音也很響。
桑蠶寶寶的桑葉吃完了,我很擔心它會餓死,今天我又和閆萌斐一起去摘桑葉。這次和上次不一樣,上一次尚絲雨沒來,這一次尚絲雨來了。我們剛到哪兒,就開始摘了。
我負責上樹把桑葉扔到地上,而尚絲雨和閆萌斐跟我一樣。沒過多久,我們就摘了滿滿一袋子的桑葉。這時候,尚絲雨說道:「快點回家吧,要不然家人就要生氣了」。聽了這句話,我暗想:「尚絲雨也有著急的時候」。不一會,我便回到了家,我飛快的跑卧室里我把盒子輕輕打開,看到可愛的桑蠶寶寶平安無事,心裡的那塊石頭終於落地了。
一放學,我就興沖沖地跑回家看我的蠶寶寶,只見桑葉已經被蠶寶寶消滅掉了,只剩下莖了,蠶寶寶都把頭仰起來,好像在說:「小主人,小主人,我餓了,快給我喂桑葉吧!」我趕緊從放桑葉的袋子里取出嫩綠的桑葉放到盒子里給蠶寶寶吃。我蹲下身子,細細地觀察它們。每一條蠶都奮力沖向桑葉,個頭大的蠶寶寶沒多大工夫就爬上了桑葉的頂端;個頭小的蠶寶寶還在後面慢吞吞地爬著;還有一些「小懶蟲」索性躲在桑葉下面,一抬頭,就能美美地吃上一口。蠶寶寶們一邊吃,一邊還時不時地看看身邊的夥伴們有沒有搶自己的地盤。
瞧,這真是一群貪吃的傢伙!
上個星期天早上,我一大早就起來看我的蠶寶寶,我發現我那可愛的蠶寶寶,已經變成那非常像雞蛋的繭了。
到現在繭已經一個星期了,這個繭怎麼還不出來蛾呢?到了中午我才搞明白,原來那繭要十幾天才能變成蛾出來。
於是,我又想起科學老師告訴我們蛾是用身體撞開繭的不是咬開的時候,那小小的繭里,包含著多麼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桑葉的情況下,如此產卵,可真了不起。
我很佩服蠶無私奉獻的精神,因此,我一定要好好保護那些卵,不要讓它們死去,為它們完成最後的心願。
我有三隻可愛的蠶寶寶,吃著香甜的桑葉,一直在長大。我每天按時喂蠶寶寶,我放學回來,蠶寶寶就把桑葉吃光了。多可愛啊。
十天過去了,蠶寶寶變為原來的五六倍大。每隻蠶寶寶都開始蛻皮。可是,剛開始我根本不知道褪下來的是什麼。開始蛻皮的時候,蠶寶寶側躺著有規律的收縮,先蛻下來頭上的小殼,然後從上半身蛻到尾巴後面,就像在屁股後面帶了個小帽子。每個蠶寶寶蛻完皮都變得白白胖胖,大了一些。蛻完皮的蠶寶寶累壞了,有的大口大口的吃著桑葉,有的開始呼呼大睡。每一隻蠶要經歷四次蛻皮。
蠶的卵只有芝麻粒那麼大,小得快看不清了,即使有十粒也覺得很少。它們是灰黑色的,較圓,中間有點癟。只要你輕輕一碰,它就會被你彈飛。所以在家裡,我就小心翼翼地把它們保存好。老師告訴我們,蠶卵只要透明,就預示著新生命的降生。剛破殼出來的小蠶叫蟻蠶,又小又細又黑,甚至比螞蟻還小。剛才說過了這是我第二次養蠶。
蠶不好培養,尤其是蟻蠶,更不好養,你只能任它自己吃桑葉,自己爬行,絕不能去捏拿,你一捏拿蠶就會被捏死,用毛筆輕輕碰才可以。
記得前幾天的科學課上田老師跟我們講過,發給我們的蠶實際上都是一零蠶,所以,按年齡來算的話,我的蠶寶寶已經是二齡蠶了。
蠶寶寶的蠶沙還是一樣,沒有大也沒有小。我還發現,蠶寶寶吃的桑葉過了一個晚上就幹了,你的桑葉一干,蠶寶寶就不吃了,蠶寶寶要是不吃的話,蠶寶寶就長不大,所以,每天都要定期的給蠶寶寶換桑葉。
有的蠶寶寶變得比以前要長了,不再和以前一樣那麼短了,它們的身子也都變得比以前要肥了,不再像以前一樣那麼瘦小瘦小了。
這就是現在的我的蠶寶寶,你們的蠶寶寶有沒有我那麼大,那麼肥呢?
蠶寶寶還是和以前差不多,看著別人的蠶寶寶一天一天的長大,我的心裡著急得不得了。
有的蠶寶寶身體的顏色是黃色的,有的蠶寶寶的顏色是白色的,我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因為黃顏色的蠶寶寶營養不良,沒有吃夠吧。
我問了問有經驗的同學,才知道,桑葉給蠶寶寶吃之前要先用水泡一下,還有每天要勤換桑葉,因為幹了的桑葉蠶寶寶可是不吃的哦,所以我決定,以後要常常給蠶寶寶換桑葉,要把蠶寶寶養的白白胖胖的!
你們的蠶寶寶是不是都比我的蠶寶寶大了呢,告訴你們,我的蠶寶寶也大了許多呢!
蠶寶寶們都結繭了,它們舒舒服服的躺在自己結的繭里,睡了一大覺,我們都很期待它們破繭而出的那一天,那一刻。
蠶寶寶的繭是白色的,有的蠶寶寶的繭的顏色比較亮,有的蠶寶寶的繭的顏色比較暗,有點灰灰的。如果你運氣好的話,偶爾也會有一兩只彩蠶,結出來的繭是黃色的,不過我可沒有那麼幸運。
可惜的是,有一隻蠶寶寶在結繭的過程中死了,我不知道原因是什麼,難道是碰到水了?
蠶寶寶呀蠶寶寶,你們快點破繭而出吧,我好像看看你們穿上新衣服的樣子哦。
今天,媽媽帶我去鄉下太奶奶家玩。剛進門我就被穿著一身白衣服的蠶寶寶吸引住了。
蠶寶寶真可愛啊!摸一摸,蠶寶寶身子真像一朵朵柔軟的小棉花。蠶寶寶還很愛美,用媽媽的眉筆在身上畫黑點點。跟蠶寶寶們玩了一會兒,本來我不敢抓的蠶寶寶,現在我已經敢放在手背上爬爬了!到了吃午飯的時候,我恨不得把一大籮蠶寶寶拿到餐桌上和我一起吃美味的午餐。
回家的時候,我和蠶寶寶依依不捨。太奶奶就送給我9條蠶寶寶。我把她們裝在一隻精緻的小紙盒裡,就這樣我心滿意足地捧著蠶寶寶進城了。
現在,鄉下蠶寶寶變成了城裡蠶寶寶啦!
自從蠶寶寶進城後,我們就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早晨,太陽公公剛剛上班,我就起床了。我向蠶寶寶說了一聲早安,就跑去冰箱給她們拿新鮮的桑葉。他們津津有味地吃著桑葉,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
我背起書包,帶上桑葉,開開心心地捧著蠶寶寶上學去。我專心聽課,他們認真吃桑葉。
傍晚,月亮姐姐帶小星星出來散步了,我捧著蠶寶寶回家了。她們陪我做作業,看書,聽我彈鋼琴,然後我們一起睡覺。
就這樣,過了一個星期,蠶寶寶變得又白又胖,小紙盒再也容不下她們了。於是,我給她們換了一幢「大別墅」。
自從給蠶寶寶換了一幢「大別墅」後,她們整天自由自在地爬來爬去,狼吞虎咽地吃著桑葉。
有一天,我發現有幾條蠶寶寶不吃不喝了,我連忙給她們拿來了幾片綠油油的桑葉。其他蠶寶寶都津津有味地吃著,可是那幾條蠶寶寶就是不吃,她們朝著上空搖頭晃腦的。
我掛著眼淚連忙拿去給媽媽看,媽媽笑著說:「蠶寶寶要吐絲了,你成功啦!」我仔細一看,蠶寶寶嘴裡果然吐出一根根又細又長的絲,她們賣力地吐著絲,一根根細絲慢慢地變成了一張網。
就這樣,過了三四天,9條蠶寶寶都被一層層雪白的絲裹了起來,變得又白又圓,真可愛!
今天,科學老師分了小蠶。我非常激動,高興地大喊大叫,可我手心裡的二十隻胖乎乎的小蠶馬上死了兩只。唉!小蠶這么嬌貴呀!
我把它們放進鋪了桑葉的盆中,仔細的觀察。小蠶長約5毫米,寬約1毫米,全身披著棕黃色的服裝。只有頭是烏黑發亮的,上面有些小白點。它的尾巴有點尖,濕潤潤的,很光滑。它有三對足,仔細一看是肉色的,長滿了細細的毛。
第二天,我發現小蠶下半身變成了白色的,爬滿了皺紋,像老頭兒的臉。拉出的屎又硬又黑。我問了爸爸,才知道,蠶要脫皮了。小蠶真可愛!
昨晚袁柯婷媽媽送我好多蠶寶寶,當我第一眼看到它時,以為是小蟲子呢?它們長長的身體比米粒大點,穿著白灰灰的衣服,嘴巴像個小黑點,看不清的五官。,還有六七條腿……蠕動著身體,軟綿綿的真可愛!
瞧!桑葉上的小孔,小洞洞都是他們的傑作。
早上給它們喂好桑葉上學去。放學回家,它們都爬到桑葉上面來了,桑葉給它們吭的有的只剩下莖了。還拉了很多一粒粒黑黑的大便。
放大鏡頭可以清楚的看到它們的腿、身體和嘴巴……
;㈧ 觀察蠶寶寶日記200字
觀察蠶寶寶日記200字(精選6篇)
一天的時間眼看就要結束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麼能落下。那麼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觀察蠶寶寶日記200字(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近,我買了一些蠶來觀察,我買的時候蠶還是像小手指一樣長,那個時候我看著蠶的身體上白白的,頭小小的,吃起桑葉來小口小口地吃。
四天之後,我發現我養的蠶長大了,可是身上有點灰灰的,但是吃起桑葉來可起勁呢,這時的蠶大約和大拇指一樣長,胖胖的,腹部是圓潤的,我發現蠶的尾部有一點淺綠淺綠的,總是昂著圓圓的頭。
一個星期之後,我又看見蠶的身上有一些青灰青灰的顏色,已有中指長,蠶的飯量也變大了,每天我要多放幾片桑葉給蠶吃。
兩周後,我發現蠶不吃不喝,把頭仰得高高的,到了下午,它開始吐絲了。
一個星期之後,我看見白白的蠶繭已被咬破,一隻飛蛾飛出來生寶寶了,我覺得本次的觀察真有趣。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去姥姥家看我們養的蠶。一看,原來像短短的小細線條的蠶已經長得又白又胖,有我的手指那樣粗了。有一隻蠶已經結繭了,還有三隻正在吐絲。我興致勃勃地看著。看著這些吐絲、作繭的蠶,我忽然明白了成語「作繭自縛「的含義。這時,姥姥從屋子裡走出來,說蠶身上到處都是寶,它吃的是不值錢的桑葉,吐出的.卻是華麗的絲線,就連它拉出的糞便,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蠶砂。能做枕頭,枕著這樣的枕頭睡覺,還有明目、降壓的保健功效呢!我聽了後,更加喜歡我養的蠶了。
明年,我還要養更多的蠶。
下課了,一位二(3)班同學沖進我們教室大聲說:「王老師要來發蠶了!」
王老師來了,手裡拿著一個神秘的盒子。打開盒子裡面有一張紙,紙上有密密麻麻的小黑點,看上去象很多很多的小芝麻,但比芝麻小。它是圓圓的扁扁的,大多數顏色是深黑色,個別幾個是灰色。
王老師把粘著蠶卵的紙分成許多片,我也分到了一小片。我搖了搖紙片,蠶卵一個也沒掉下來。我數了數,哇!居然有一百多個。我真希望他們都能孵出來。我一定要為蠶寶寶准備一個溫暖舒適的家!
星期五早上,我不想起床,媽媽說:「蠶寶寶餓死了。」我馬上睜開眼睛,穿上衣服和褲子,快速地跑到放蠶寶寶的地方,發現蠶寶寶長大了很多,而且,昨天晚上放的桑葉也被吃光了,我連忙拿出新的桑葉給他們換上,不一會兒,蠶寶寶就開始享用了。
蠶寶寶有時候休息,有時候吃桑葉,有時候散步,還有的時候會和我捉迷藏,它們躲到桑葉的下面,我找也找不到,急都急死了。它們可挑食了,只吃桑葉,其他的東西都不愛吃,如果給它們一片新鮮的桑葉,它們馬上就怕過去了,舊的桑葉馬上就不要了。
我非常喜歡我的蠶寶寶。
我姐正上三年級下學期。這學期我姐她們年級可以養蠶。我姐不太想養,可是媽媽希望她參加這個活動。我姐就交錢買了蠶和桑葉回來養蠶。
剛發下來的蠶小小的,身體短短的,顏色白白的,好象一隻剛生下來的小蟲子。我向我姐要求了好幾次,她就給了我四條蠶。
有一次,一隻小蠶用它的兩只小眼睛看著我,好象在說:「請不要傷害我哦!」我對它笑一笑,就把蓋子蓋上了。
我的小蠶正在一天天長大,它們真可愛啊。
周三媽媽給我買了6條蠶寶寶。我很高興,我拿回家。
蠶寶寶小小的嫩嫩的。好像是很年輕蠶寶寶。我很高興。就到星期五,有4條蠶寶寶抱在絲里了,蠶後是蝴蝶最後是飛蛾就是死掉了。
蠶寶寶很勤勞,他為我們吐絲,蠶寶寶真勤勞我們要向它學習!
;㈨ 小小一個白姑娘,爬山越嶺做文章,穿著衣裳去洗澡,到了水裡脫精光。猜迷,打一動物。
這個動物是蠶寶寶。
蠶寶寶又名桑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桑蠶是經濟昆蟲之一。桑蠶起源於中國,早在四、五千年前,我們祖先就栽桑養蠶,是舉世公認的偉大發現之一。
由古代棲息於桑樹的原始蠶馴化而來,與中國現今食害桑樹的野桑蠶同源,染色體都是28對。桑蠶的發育溫度是7-40℃,飼育適溫為20-30℃,主要分布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
(9)女性穿衣服像蠶寶寶圖片擴展閱讀:
蠶寶寶的形態特徵
蠶以卵繁殖。蠶卵看上去很像粒細芝麻,寬約1毫米,厚約0.5毫米。一隻雌蛾可產400~500粒蠶卵。1700~2000粒蠶卵重約1克,直徑0,.2cm。
蠶卵的顏色,剛產下時為淡黃色或黃色,經1~2天變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經3~4天後又變為灰綠色或紫色,便不再發生變化,稱為固定色。
蠶卵外層是堅硬的卵殼,裡面是卵黃與漿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發育過程中不斷攝取營養,逐漸發育成蟻蠶,它從卵殼中爬出來,卵殼空了之後變成白色或淡黃色。
㈩ 蠶婦宋張俞這首詩的意思
宋·張俞《蠶婦》這首詩的意思是:昨天進城賣蠶絲,回來的時候眼淚沾濕了汗巾。那些身上穿著綾羅綢緞的人,都不是養蠶的人。《蠶婦》是一首五言絕句。
這首詩是通過以養蠶為業的農婦入城裡賣絲的所見所感,揭示了怵目驚心的社會現實「剝削者不勞而獲,勞動者無衣無食」的形象,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對統治階級的壓迫剝削的不滿。
全詩為: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