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白衣觀音代表什麼他是誰
解釋1:
佛教把觀世音形象塑造得很庄嚴,既神聖,又慈祥,給人以可敬可親的感覺。據《圖畫普門品》中描繪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三身",以白衣觀音的形象,最使人肅然起敬。《觀世音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也有這樣的說法:"若造像觀音,坐華屋,著五色衣,胡跪合掌,面向佛看,聽佛說。下作毗陀,天女互跪坐,手奉花冠,著白衣,上向菩薩。"穿白衣而聽佛說法,用以表示聽眾心地純凈無邪和對佛的尊崇。
洪皓在《松漠紀聞》中,也談到觀音菩薩穿白衣,並說長白山是白衣觀音的居處。雖然有些牽強附會,但說明了佛教信徒的一種心理:認為觀世音菩薩及其衣飾、住處都是聖潔無瑕的。
解釋2:
(菩薩)Pa^n!d!arava^sini^,又曰大白衣,又曰白處觀音。以此尊常著白衣,在白蓮中,故就其被服名為白衣。以其住處名為白處。白者,表淳凈之菩提心也。梵名半拿啰縛悉寧,胎藏界觀音院之一尊,蓮華部之部母也。大日經疏五曰:「半拿啰縛悉寧,譯雲白處,以此尊常在白蓮華中,故以為名。亦戴天發髻冠,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華,從此最白凈處出生普眼,故此三昧名為蓮華部母也。同十曰:缽頭摩,白花也。摩利你以波頭摩為鬘,因以為名也。即是此摩利你,是處義住義也。(中略)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處也。此菩提心從佛境界生,常住於此,能生諸佛也。此是觀音母,即蓮華部主也。」蘇婆呼經下曰:「半拿啰縛徙寧,此雲服白衣。」不空罥索經二十二曰:「半拿羅婆徙你白衣觀世音菩薩,手執蓮華。」秘藏記末曰:「伴陀羅縛字尼是白衣觀音也,此為母。」
『貳』 白衣觀音 和 紅衣觀音 有什麼區別
兩者本質上沒有區別,是屬於觀音的不同化身。只是供奉的人審美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造型和衣服有不同的顏色。相同的,是菩薩的慈悲和有求必應。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普門品》說:「當以何身得度者,即現其身而為說法」意思就是說,你喜歡什麼樣的,看見什麼樣的歡喜,菩薩就化現成什麼樣子來利益你,喜歡紅色的,就請紅色的好了。
(2)白衣服觀世音圖片擴展閱讀
《楞嚴經》卷六,觀世音菩薩為了適應各種不同根性及類別的眾生,他可化現三十二種不同的身份,為之說法教化,那便是:佛身,獨覺身、緣覺身、聲聞身、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四天王身、四天王國太子身、人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
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塞身、優婆夷身、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龍身、葯叉身、乾闥婆身、阿修羅身、緊那羅身、摩呼羅伽身、人身、非人。《法華經·普門品》所舉的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三身,與《楞嚴經》三十二身大致相同。
那便是:佛身、辟支佛身(即是獨覺和緣覺)、聲聞身、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毗沙門身、小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塞身、優婆夷身、長者婦女身、居士婦女身、宰官婦女身、婆羅門女、童男、童女、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及非人等身、執金剛神身。三十二及三十三都不是定數,實則應化無量。
『叄』 穿著白色的衣服,死了躺在那裡,然後升天了,畫面很是唯美,忘了是哪個神仙了,好像是觀世音菩薩
你覺得是哪個神仙就是哪個神仙吧,反正很多神仙都是穿的白色的衣服,也不是只有觀音菩薩才穿白色的衣服的
『肆』 觀音菩薩的原名叫什麼
妙善。
觀音菩薩也稱觀世音大士,佛教菩薩名為梵文Avalokitevara的譯音,亦直譯「觀世音」,新譯「觀自在」「觀世自在」,譯音「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多伊濕伐羅」。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西方三聖」之一。
『伍』 身穿一身白色衣服的觀音菩薩。是千手觀音嗎,還是准提觀音,什麼的
手持凈瓶和楊柳,身穿白衣,這就是楊柳觀音,肯定的。至於千手觀音會顯現42隻手代表千手千眼,准提觀音一般呈現十八臂,還有更多的如二、四、六、八、十、十二、三十二、八十四臂等法相
『陸』 白衣觀世音菩薩動態圖片兒
http://kengdie.com/74151/
『柒』 求有知道的高人指點紅衣觀音菩薩與白衣有什麼不同
兩者之間沒有區別,這是觀音的不同化身。 供奉的人具有不同的美學,不同的形狀和不同顏色的衣服,觀音根據供奉的人審美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造型和衣服。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普門品》說:「當以何身得度者,即現其身而為說法」意思就是說,你喜歡什麼樣的,看見什麼樣的歡喜,菩薩就化現成什麼樣子,喜歡紅色的,就請紅色的好了。
觀音的化身:
1、楊柳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也是觀音菩薩第一次顯化之身。相傳中州地區民風敗壞,致使天怒人怨,旱災嚴重。觀音菩薩知道後,顯現真身,並從玉凈瓶中取出楊柳枝,醮著甘露灑向四野。
2、龍頭觀音
龍頭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東海有一種頭像龍身像龜的怪物經常危害人間。觀音菩薩知道後,大發慈悲之心,決定為民除害,便來到東海將怪物降伏,百姓便塑了一尊腳踏龍頭怪物的觀音菩薩像供奉起來。
3、圓光觀音
圓光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閩南有一山村,人們以打獵為生,但山中有一隻怪獸經常趁人們進山打獵時到村子傷害小孩。觀音菩薩知道後,便化身一個小孩來到村口,等怪獸進村傷人時,將怪獸降伏。
『捌』 這個觀音是哪個法身 謝謝!
你說的應該是龍頭觀音。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之後,普受漢人的認同,而加以信仰成為中國佛教,尤其觀世音菩薩,時常變化不同的法相,來救渡世人,所以才有三十三應化身之說。
一、楊柳觀音
楊柳觀音別名為葯師觀音,自古中國人相信柳枝,具有靈力, 因而命名楊柳觀音,是中國觀世音菩薩,三十三種應化身的首尊,楊柳觀音的像很多種,有手持柳枝,還有身邊放著,裝有楊柳的凈瓶,相傳每年 正月十五日,有楊枝凈水供,先用正月的清水,經過七天加持祈禱之後,插入五十公分左右的柳枝,使凈水增加觀音力,然後法師為參拜者舉行,結緣灌頂法會。
在日本靈異記記載,接受此法會之人,可消 災解厄,也可治療疾病,有這段傳說,所以說楊柳觀音,又變成葯王觀音。
在台灣也有用柳葉,來凈身洗手才進入廟內,代表借著楊柳的靈力,來驅邪趕煞,每次祭典或者神 佛聖誕,還是做法事,高僧與法師,手持楊柳來清凈。楊柳觀音的真言梵文為。
二、龍頭觀音
觀世音菩薩乘龍在雲頂的法相非常多,可見觀世音與 龍的關系密切,在中國或者台灣大部份,早期都有龍王廟,當作進行祈雨儀式的地方,還有安撫帶來洪水之龍王的意思。
民間傳說大多數的龍王,會引發大洪水,讓天下蒼生受苦,有能力懲罰龍王罪惡的人,就是觀世音菩薩,另外一方面,少數秉性善良的龍王,經常跟隨在觀世音的左右,呼雲喚雨,澤被大地使五穀豐收,因為在祭拜龍王之時,信眾也會祭拜觀世音菩薩,使龍王不敢隨興發飆,中國與台灣相信這種講法,北京搬家公司,而來信仰,就創造出站在龍王頭上的觀世音菩薩。
古印度相信觀世音,是由水源之神濕婆神演進而成,與波斯水神阿難陀女神,貌合又神合,所以由水神衍生的。
生命神觀音乘在龍的法相,是承襲太古時代水神的信仰,這是古印度之時的說法。
三、持經觀音
持經觀音的法相,大部份有端坐蓮花,也有盤坐在岩石上,右手持經卷,也有雕刻左手,經卷並非古印度式的梵篋,而是中國的卷書,透出時代感的氣息 ,但在台灣現在雕刻師父,都是塑造左持普門品,結伽端坐,或者岩石上。
四、圓光觀音
圓光觀音的法相,是盤坐在岩石上,雙手合掌,背後有圓形,大放 光芒的背光,也有坐蓮花。
圓光是光暈的表現,可能受到西亞,古代神只造型的影響,圓光是太陽的光線光,此法相是觀世音菩薩的福德,圓滿無缺。
五、游戲觀音
游戲觀音是顯現雲端游戲座,令人聯想到古代的自然神,有能力施展,超神仙術的形像,時常見於,中國道教神只之中。
游戲觀音名字中的游戲一語,是出自高王白衣觀音經,以及觀世音菩薩授記經等。
六、白衣觀音
白衣觀音是從頭上,開始覆蓋白衣的法相,是純中國式的觀世音菩薩,名字與白處觀自在菩薩的梵文,半繁啰縛悉寧相同,意思是身穿,白衣服的女性。
佛教密宗,胎藏羅蓮花部院,是以白處觀自在菩薩之名出現,起源於印度。
白衣觀音在佛教,正式經軌中並不存在,而是在民間受得大眾信仰,日本稱為慈母大觀音,道教稱為白衣大士。
七、卧蓮觀音
卧蓮觀音是合掌盤坐在清池蓮上,然而卧字,有躺卧側卧的意思,以字面的推測,法相應該是,半躺卧之形相才對。
八、觀瀑觀音
觀瀑觀音之法相,是盤坐在岩山上觀看瀑布,其法相是意謂觀看瀑布,向下沖激神態,可以將之視為思念水流, 生命源流的水神。
九、施葯觀音
施葯觀音法相是右手托腮,凝視面前蓮華的思惟相,蓮華以經典的解釋則是水,象徵生命力。
古印度經典記載,掌管萬物生命的觀世音菩薩,和所有葯的功能一樣 ,以水神的萬能力量,操縱人的生命,自然界的水,以及人體內的水份。
如果清凈的話,是天下最珍貴的寶物,施葯觀音思惟相,是思考未來的印相。
佛像圖匯,稱施葯觀音為施樂觀音,有專家為首先是施樂,後世才變成施葯。
十、魚籃觀音
魚籃觀音又稱為馬郎婦觀音,其法相是腳踏大鯉魚。
十一、德王觀音
德王觀音是呈現具備全德的王者之姿,其法相與楊柳觀音有雷同之處 ,可能是根據補陀洛傳說,或者須彌山傳說而設定,是採取盤坐在岩石上的坐相。
十二、水月觀音
水月觀音位於岩石上游戲坐,觀望輝映在眼下水面的,月光倒影,白衣形態,身邊岩石上,放置插著楊柳的凈水瓶,呈現水定的禪定法相,靜靜觀想水的變化。
『觀無量壽經』說道:佛教凈土宗各派傳承,都推許與水月觀音相通的想法。
水月觀音法相有如前述,也有手持未開蓮花,或者坐浮於大海上的蓮花座。
水月觀音可能起源於印度,在古代傳到中國,敦煌千佛洞有水月觀音的畫像。
十三、一葉觀音
一葉觀音其法相是悠然坐在一片蓮花,隨波飄揚。
相傳日本曹洞宗,開山祖師道元禪師,自宋朝返回日本途中,遇到狂風巨浪,眼見船即將沉沒,道元隨即口念法華經普門品,頓時出現乘坐一片蓮花的觀音,隨即風平浪靜,船隻也安穩無恙。
除了具體的海難之外,一葉觀音也有拯救處在,動亂現實的社會中,所有受難者的功德觀世音菩薩。
十四、青頸觀音
第十四種應化身為青頸觀音,青頸觀音起源於古印度婆羅門教, 原名為「彌羅建他」,是濕婆神的別名,意思是指有青色頸子的人。 相傳於太古時代,眾神與阿修羅,為爭奪長生不老靈葯,甘露。
在曼荼羅山捆綁蘇吉龍王 ,雙方分別拉著龍王的頭與尾,攪拌大海,使大海變成乳海,然而誕生甘露以及萬物。
在攪拌大海之際,被眾神以及阿修羅兩邊,拉扯的伐蘇吉龍王,因為痛苦難堪而咬住石頭,流出毒性極強的哈拉赫拉毒液,此毒可能毀掉全世界,所有的生物,因此濕婆神慌忙吞咽下此毒液,拯救了世界,但是他的頸部變成青色,因此才有青頸觀音之稱,這是根據羅摩衍那,摩訶波羅陀詩篇的記載,也可說青頸觀音,是源自波羅門教,濕婆神的傳說故事。
十五、威德觀音
威德觀音與水月觀音相同,在岩山上面游戲坐,眺望水面。
傳說中的威德觀音,可能是源自禮贊觀世音的偈語,而出現的新觀世音菩薩,所以命名為威德觀音,右手著地的手印,左持蓮花,與釋迦牟尼佛成道之時的,觸地印相同。
十六、延命觀音
延命一詞並非長生,延長生命的意思,而是指由生命產生新生命,不久又和他處誕生的生命,延續關系,一直衍生不斷,這才是延命觀音的偉大力量。
在延命觀音的內心,一定在思考,給予生就等於給予苦與死,既然如此,就應該為如何解除,眾生之苦與死的煩惱而操心,因為深入了解苦與死的本質,所以延命觀音才會產生,為眾生幸福而憂愁的表情。
十七、眾寶觀音
眾寶觀音其法相是在池邊輕松閑坐,眾寶一詞,很可能引用自法華經,普門品之眾寶珠瓔珞的文句,以表示擁有眾多寶物,又贊美觀世音,具有無限的神力,又可解釋為,具備福富滿盈的,現世利益功德。
十八、岩戶觀音
岩戶觀音是在岩窟中以禪定印盤坐,古印度岩窟寺院,曾經興盛一時,最有名的是耶羅拉阿迦達石窟,岩窟本身代表宇宙,又表示生命誕生之源的母胎,觀世坐在石窟中,代表宇宙生命神,人類生命神的原形。
十九、能靜觀音
能靜觀音是坐在岩石上沉思,法華經普門品贊美能靜觀音,擁有拯救海難的法力,能靜一詞是使波浪平靜之意,也有滅諸眾苦的意思,是稱贊具有肅靜功德的觀世音菩薩。
二十、阿耨觀音
阿耨觀音,梵名為「阿耨多羅」,意思是無上優異,阿耨觀音具備水源女神的特質,擁有拯救海難,消除災禍的功德。
阿耨觀音雙眼不停眺望水流去向,住在酷熱地方的印度人,正期盼救世神阿耨觀音,趕快降臨,印度人肯定阿耨觀音,是法力無邊,因無明而求明,阿耨是以整個宇宙為視野,重新整理追求明的真諦。
二十一、阿耨提觀音
三十三應化身,只有阿耨提觀音,是日本人創造出來,阿耨提觀音法相,是三目四臂,乘白獅,目視左膝下方,頭戴寶冠。以白蓮花嚴飾,前二手執鳳頭箜篌,左手持摩羯魚,右手持吉祥鳥,全身白色,左手彎曲位於獅頭上,右手下垂,著嚴整天衣瓔珞,全身火焰,面貌慈悲,向左手邊看,最明顯特徵是騎乘白獅。手持摩羯魚、吉祥鳥、以及箜篌,坐騎白獅是濕婆神,要去斬殺阿修羅之時,雪山天神送給他,摩羯魚吉祥鳥等,各種武器是眾天上之神所送,其造型,乃意謂沖鋒陷陣的勇猛者,箜篌是中國古代樂器,三十三弦之一。
現在的阿摩提觀音,日本由勇猛的造型,改為坐在水邊的岩石上面,豎起單膝的白衣觀世音,也有雕刻螢幕上,三眼的法相。
二十二、葉衣觀音
二十二應化身葉衣觀音,與白衣觀音一樣,都是坐在鋪有草蒲團的岩石上。
二十三、琉璃觀音
琉璃觀音是乘著一瓣蓮花,浮在水面,雙手捧香爐,又稱琉璃爐,故有香王觀音之稱。
琉璃觀音之由來有一傳說,傳聞有人遭受敵人襲擊,船被放火,四 周都是火焰,在船隻眾人專心誦念觀音經,頓時看到一個人站在河中,前來拯救,使眾人脫離險境。
火焰消失之時,出現在眼前是身著白衣,手持琉璃爐,腳踏蓮花的菩薩,有這段傳說之後,後人才尊稱他為琉璃觀音。
二十四、多羅觀音
多羅觀音是源自古印度的多羅女神,通常以白色衣服立於雲端,以慈悲的眼神,引導眾生登上彼岸。
相傳有身孕的婦人,在祈請安產修法之時,都認定多羅觀音有這種功德,多羅觀音又稱多羅尊觀音。
二十五、蛤蜊觀音
蛤蜊觀音是盤坐在大蛤蜊之上而得名,是起源於中國廣東的民間故事。
相傳有一位窮漁夫,在海邊拾一個美麗的蛤蜊,因此就帶回家中,放在水缸中養,此後每天 打漁回來之時,北京搬家公司,都發現飯菜都准備好了,而感到不可思議。
有一天漁夫就躲起來,偷看到缸 中的蛤蜊,脫去外殼變成美女,要去准備飯菜,此時漁夫就抱住美女,將殼藏起來,因此兩人就結婚,數年後美女生下嬰孩。可是卻表示,自己是海龍王的女兒,不回去不可,並且交代好好養育孩子,到時必定有所幫助,說完就進入殼中消失蹤影。
有這一段民間故事之後,後人就認為此美女,是觀世音顯化,並尊稱為蛤蜊觀音。
二十六、六時觀音
第二十六應化身六時觀音,其法相是右手持經,立姿結禪定印。
所謂六時是將每天的時間,六等分,每一等分稱為一時,總共有六時,意思;六時觀音,二十四小時不休息, 一直照顧眾生。
二十七、普悲觀音
普悲觀音是身穿白衣站在山嶽上。普悲是普遍施予眾生,慈悲的意思,是稱贊觀音功德的法相,北京搬家公司,從高峰向下看凡間,代表普悲觀音的威德與慈悲,普及大地,救渡之心遍及眾生。
二十八、馬郎婦觀音
馬郎婦觀音與魚籃觀音完全相同,日本馬郎婦觀音其法相,與中國道教的女神大致相同,外表與魚籃觀音有差異。
二十九、合掌觀音
合掌觀音是站在大蓮花上合掌,是一般所見的觀世音菩薩。
三十、一如觀音 坐在雲端豎起左腳,名相為一如,是指所有事物的根本原理, 如一無差別,其法相隱喻一如觀音音』,是大自然神只,擁有控制天氣,操縱雷電的力量,進而具有包含宇宙,大自然環境等,人類共通的真理要素,一旦悟出這種真理即為一如。
一如觀音是遍及所有的地方,影響所有的能源,懷有觀音力的觀世音菩薩。
三十一、不二觀音
不二觀音是以傳統的白衣立姿法相,名相不二,意思沒有第二個,就是萬物同一之意。
諸多『觀世音』名號,雖有各種差異,但是;觀世音菩薩關懷眾生的慈悲來說,眾生對觀世音的贊美是不二。
三十二、持蓮觀音
持蓮觀音,其法相是純粹無垢,手持蓮花的少女形。
三十三、灑水觀音
第三十三種應化身灑水觀音,與一葉觀音相同,若遇到海難,大洪水,就會施援手拯救眾生,此外也與阿耨觀音,有相同的功德。
灑水是密宗施法,傾注在壇上的凈水,亦稱為加持凈水,具有清凈煩惱,去除污穢之功德。
灑水觀音其法相,是左手持灑水器,右手拿散杖,將水灑到地面,這表示以清純凈水的功德。
『玖』 白衣觀音的象徵意義
白衣觀音的象徵意義:在民間被認為可以消災延命、保家人平安,婦人求兒、安產、育兒等。
白衣觀音於經軌有據,有梵名,且是密宗所奉。白衣觀音白表清凈菩提心,因而住白蓮花著白衣,密號為離垢(離苦)金剛,系令一切苦惱消除,轉不吉為吉祥的菩薩。天下崇奉觀音的善男信女,往往不遠千里萬里,特地到長白山拜白衣觀音。
《咸淳臨安志》記載:「晉天福四年,得奇木刻觀音大士像。錢忠懿王夢白衣人求治其居,王感悟,即其地建天竺看經院。白衣本毗天陀女,而俗人名為『白衣觀音』。」這位托夢於錢忠懿的觀音菩薩,便是身穿白衣。
洪皓在《松漠紀聞》中,也談到觀音菩薩常身白衣,並說長白山是白衣觀音的居處。雖然有些牽強附會,但說明了佛教信徒的一種心理:認為觀世音菩薩及其衣飾、住處都是潔白無瑕的。
(9)白衣服觀世音圖片擴展閱讀:
白衣觀音的形象:身披白衣,左手持蓮花,右手作與願印。
大慈白衣觀世音隨緣赴感應群機
三昧辯才善誘誨 妙德圓成證菩提
身穿白衣,左手持蓮花,右手作與願印。
白色意指純凈,象徵菩提心,表示觀音胸懷菩提之心,
是三十三身觀音中的比丘、比丘尼身
觀世音菩薩身相有變化,因此,面相也有變化,如說九面觀音、十一面觀音等等。
又救眾生離苦海需要手,雙手的作用太小,為了增加救度的功用,遂有六臂觀音、二十四臂觀音、千手千眼觀音等等。
密宗有六觀音之說,即:千手觀音、聖觀音、馬頭觀音、十一面觀音、准胝觀音(准提觀音)和如意輪觀音。
在佛家經典中,觀音菩薩尚有其他流通的名號:「施無畏者」、「施無畏菩薩」是以力施而立名,「南海大士」是以道場而立名,「大慈菩薩」是以心願而立名,「圓通大士」是以智慧而立名,「大悲聖者」是以福德而立名,「蓮華士」是以德操而立名,「聖中佛」是以果位而立名,「白衣大士」是以聖潔而立名。
參考資料網路-白衣觀音
『拾』 南海觀音 白衣觀音是一個人嗎
是一個人,也可以說不是同一個人。佛菩薩並無分別之心,所以無需執著觀音菩薩的化身分別,因為的佛菩薩顯現不同化身是為了讓不同的人見了都能生發菩提之心趨於大道。
祝吉祥如意
南無葯師琉璃光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