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術圖片。
武術的多啊:
http://www.brucejkd.com/bbs/view.asp?id=7273
http://www.world-jkd.com/xztq/qz.htm
http://www.donnieyen.net/
http://www.sanshou.net/php/news/news_xiang.php?inid=1134633469
http://www.21bowu.com/news/images/news/11566-2.jpg
http://photocdn.sohu.com/20050412/Img225150351.jpg
http://photocdn.sohu.com/20050412/Img225150349.jpg
http://photocdn.sohu.com/20050413/Img225169738.jpg
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4-10-20/.jpg
http://photocdn.sohu.com/20050413/Img225169730.jpg
http://photocdn.sohu.com/20050413/Img225169700.jpg
http://hi.people.com.cn/img/2005/10/15/20051015dsr031.jpg
http://image2.sina.com.cn/ty/s/p/2005-04-12/.jpg
http://image2.sina.com.cn/ty/s/p/2005-04-11/.jpg
http://image2.sina.com.cn/ty/s/p/2005-04-13/.jpg
http://photocdn.sohu.com/20050411/Img225133952.jpg
網路圖片搜索「武術簡筆畫」就有了,,畫武術有關的圖,筆者需要有一定的美術功底。幫你找了一些,不知道是不是你需要的
3. 兒童武術基本動作16個
1.直拳橫踢、抱腿頂摔。
勾擺連擊、抱臂背摔、側踹勾拳、拉肘別臂、直拳橫踢、側踹橫踢、前登彈踢、直擺勾擊
接腿涮摔、擺拳側踹、抱腿撞襠、絆腿跪襠、格擋彈踢、肘膝連擊。
1、抱腿頂摔、動作要領:左腳在右腳後墊步,左拳置於下頜,隨即起右腿前蹬,右腳向前落步,上體前俯,成右弓步,同時兩手前伸,與膝同高,掌心相對;隨即肩向前頂,兩手後拉置於腹前,兩眼目視前下。
2、勾擺連擊動作要領:左腳向前上步,左勾拳,接右勾拳,接左擺拳(不收回),右拳置於下頜,兩眼目視前方。
4. 兒童防身的武術有哪些
就個人教學經驗看來,比較合適的是少兒搏擊,這里並不是說其它武術不好,比如跆拳道:首先,從幼兒的身體發育來看,很多小朋友在劇烈,大幅度運動的時候,連身體平衡都不能控制住,更不用說大量的踢腿動作了。
像少兒搏擊,一般的教學內容就是,直擺勾,鞭腿,組合拳,輕度體能訓練,和教練模擬對抗。這些基本簡單的內容,反而是最實用的。
雖然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小朋友的力量不一定能打倒對手,但最重要的在訓練過程中變得勇敢堅強,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知道反抗而不是沉默的羔羊。而且,在鍛煉中塑造的性情,會讓他在挫折中更好的成長,更努力的學習鍛煉。
我想,這是每個家長都願意看見的。
5. 帶武術動作的動漫圖片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E%E4%CA%F5%BF%A8%CD%A8&in=17683&cl=2&cm=1&sc=0&lm=-1&pn=78&rn=1&di=1719062368&ln=398&fr=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E%E4%CA%F5%BF%A8%CD%A8&in=17683&cl=2&cm=1&sc=0&lm=-1&pn=78&rn=1&di=1719062368&ln=398&fr=#pn81
6. 適於學齡兒童的武術項目有哪些
武術歷史久遠,是中華民族傳統的體育運動項目。武術動作舒展大方、剛勁有力、起伏轉折、魅力無窮,很受兒童們的歡迎。武術動作要求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緊密配合,動作連續變幻,對於發展兒童的柔韌、靈敏、迅猛、力量等身體素質和提高兒童神經系統、心肺系統的功能都是極為有利的。
適於學齡兒童的武術項目有基本功、武術操、初級拳、初級棍、初級槍等,這些項目基本上不受場地、季節、年齡、性別、設備的限制,運動量可大可小,熟練程度可高可低,便於兒童少年掌握。由於兒童年齡尚小,身體發育不全,因而練功時不能要求過高,中低年級兒童一般不要練習器械武術。
7. 武術基本功的名稱和圖
1、沖拳
預備姿勢:兩腳左右開立,兩拳抱於腰間,拳心朝上
武術來源與發展
中國武術的起源與發展在中華大地源遠流長,中國武術歷史悠久,起源中國祖先的生產勞動,發展了劈、砍、刺的技能,這些攻防技能是中國武術起源與發展的基礎.中國武術作為社會文化與中華文明同步產生,點擊閱讀中國武術的起源與發展。
武術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武術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產勞動、與大自然的搏鬥和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中逐步形成與發展起來的一種體育項目,具有健身、護體、防敵、制勝的作用。中國武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
早在數萬年前的原始社會,獸多人少,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嚴酷斗爭中,人們自然產生了拳打腳踢、指抓掌擊、跳躍翻滾一類的初級攻防手段。後來又逐漸學會了製造和使用石制或木製的工具作為武器,並且產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鬥捕殺技能,這便是武術的萌芽。
從現有的考古發現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舊石器時代,已出現了尖狀石器、石球、石手斧、骨角加工的矛;而到了新石器時代末期,則出現了大量的石斧、石鏟、石刀和骨制的魚叉、箭鏃,甚至還有銅鉞、銅斧等。這些原始生產工具和武器,後來大部分成了武術器械的前身。
原始社會末期,部落戰爭的頻繁發生,進一步促進了武術的發展。在部落戰爭中,遠則使用弓箭、投擲器,近則使用棍棒、刀斧、長予,凡是能用於捕斗搏擊的任何生產工具都成為戰斗的武器。社會的戰爭實踐向人們提出了軍事技能的要求。
於是人們不斷地總結從戰爭實踐中獲得的攻防技能和經驗。並代代相傳。這一時期,出現了最早的武術家——蚩尤,蚩尤此時發明出多種兵器,其中一部分經演化傳承至今。
進入階級社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兵器的改進,武術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商周時期,由於青銅業的發展,出現了矛、戈、戟、斧、鉞、刀、劍等精良兵器,以及運用這些器械的方法,還有了較量武藝高低的比賽。當時的武技多稱「手搏」「手格」「股肱」等。
據《史記》記載,夏王桀、殷王武乙和紂王都是徒手生擒猛獸的技術能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紛爭,七強圖霸,戰爭十分頻繁。武術的格鬥技能在軍隊和民間得到重視和迅速發展。這時鐵器的出現和步騎兵的興起,使武器的內容更加豐富,不僅質量精良,長短形態多樣,武術的技擊性進一步突出。
同時武術的健身作用也受到重視。這時比試武藝已非常普遍並很講究攻防技巧,拳術打法也出現了進攻、防守、反攻、佯攻等。早在 2000 多年前,我國就已有較為成熟的技擊理論記載,並提出內外合一、形神兼備的見解。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可以看出,當時的武術已由過去單純的攻防動作逐步發展成可以單獨演練的套路形式。
漢代是武術大發展的時期,在宮廷的酒宴中常出現劍舞、刀舞、雙戟舞等單人的、對練的或集體舞練的套路運動。徒手的拳術表演和比賽也深受統治者重視。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中記載漢哀帝就是一個「卞戲」迷,說他「雅性不好聲色,時覽卞射武戲」。
漢代還通過「試棄」(拳技的考試)選拔武職人員。漢代拳術除了「防身殺敵」「以立攻守之勝」的實用之術外,還出現了觀賞性和健身性的象形舞,如「沐猴舞」「狗斗舞」「醉舞」,還有「六禽戲」「五禽戲」等。這些均可視為早期的象形拳本。這一時期的武術著述也明顯增多。
僅《漢書•藝文志》就收錄《劍道》 38 篇,《手博》6 篇,這都是論述「攻守之道」的專著。
隋唐時期,武術有了進一步發展。唐朝推行「武舉制」,以考試的辦法選拔武藝出眾人才,這從政策上促進了民間和官方的練武活動。
在隋末就以武功聞名於世的少林寺,在唐武德年間 (618 一 626 年),因助李世民鏟平隋末割據勢力王世充有功,少林寺更加聲名大震,官府許其自立營盤、演練僧兵。僧徒一度達 2000 餘人,練武之風日盛。
兩宋時期,內憂外患,戰火頻仍,廣大人民常結社習武以求自保。如「角抵社」「英略社」、 「弓箭社」 都是比較大的民間習武組織。「十八般武藝」一詞也出現於宋代的典籍之中。據宋華岳《翠微北征錄》載:「臣聞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為稱首,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
」此文原意強調弓箭在征戰中的重要性,但已反映當時的兵器遠不止 18 種。宋代武術的發展情況我們可以從幾部古代小說中窺見一斑,如《說岳全傳》《楊家將》《水滸傳》等,都描寫了眾多武藝高強功夫獨到的男將女傑。
元代由於民族矛盾比較尖銳,蒙古統治者限制民間習武,不少武術家隱姓埋名,習武組織也轉為秘密性的民間組織,使武術發展受到極大的抑制。明代是我國武術全面大發展的時代。明太祖先元璋主張「武官習禮儀,文人學騎射」。
這樣,明代不但拳法眾多,而且器械套路也更加豐富多彩,開始有勢有法,有拳譜歌訣。由於明代的文武全才之風,使武術家著書立說達到鼎盛,而且圖文並茂,保留了珍貴的武學遺產,為後世研究武術提供了重要依據。
據統計,重要的專著有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唐順之的《武編》、何良臣的《陣記》、茅元儀的《武備志》等。
清朝統治時期由於滿清貴族為維持自己的統治地位,一度限制練武,所以清代的武術活動不如明代。但由於武術在民間已有廣泛群眾基礎,加之當時存在許多反清復明組織,人民群眾習武練功以圖推翻滿清統治之風反而使各種流派的武術更加紛呈於世。
以地區分有南派、北派,以山川分有少林派、武當派,以宗教分有佛家的外功、道家的內功,以門類分有太極門、形意門、八卦門、迷蹤門,還有長拳類和短打類。武術流派林立,象徵著武術事業的興旺發達。但也存在各派之間缺乏交流不能相互彌補長短的不足。
民國時期,由於社會的發展,火器的普遍使用,武術的健身作用更為明確,它更主要是以體育運動的形式出現在社會生活之中。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關心人民健康,重視優秀民族文化遺產的繼承和發展,不僅定期舉行武術匯報表演,還在高等師范院校及體育學院開設武術專業,並組織專業人員在繼承傳統拳術的基礎上,廣收眾家之長,整理出簡化太極拳、中組長拳、初級長拳以及器械套路。
這些措施極大地推動了武術的普及和研究工作,使武術運動得到長足發展。不論城鄉,群眾性的武術運動都廣泛推廣。特別是近幾年來,武術套路在技術風格上、結構布局上、質量和難度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和突破;還出現了集體比賽的項目,這是武術發展史上的新成果。
8. 求武術招式套圖圖解,想練習武術。最好是拳法或棒法
武術有非常豐富的套路,建議從五步拳入手試學下。
五步拳屬於查拳入門拳套也是學習競技武術入門之基本拳術組合套路,是中國青少年學習武術的初級必學套路,他包含了武術中最基本的弓、馬、仆、虛、歇五種步型和拳、掌、勾三種手型及上步,退步步法和摟手、沖拳、按掌、穿掌、挑掌、架打、蓋打等手法。通過五步拳的練習可以增進身體的協調能力,掌握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要領,提高動作質量。為進一步學習武術打下基礎。
五步拳:弓步沖拳-彈腿沖拳-馬步架打-歇步蓋沖拳-提膝仆步穿掌一虛步挑掌
1、預備姿勢:並步抱拳
9. 武術姿勢示意圖,簡單易學的
一、腿功
(一)正壓腿
面對一定高度的物體,左腳跟放在物體上,腳尖勾起,兩腿伸直,兩手扶按在左膝上,或用兩手抓握左腳,然後上體立腰向前下方振壓,用頭頂盡量觸及腳尖。兩腿交替進行。
學練要點:兩腿伸直,立腰挺胸前壓。
10. 功夫 武術 動作 簡單的人的圖(頭就用圓表示,四肢身體都用線畫) 能擺很多武術動作 在哪兒能找到謝謝了
你是想弄"火柴人"嗎?(在美術上叫"支體繒畫法"也即心理學人說的"支體語言")
在十年前有一位叫"小小"的創意人
弄了以它為主的FLASHGAME弄得十分出色及知名
現在WEB世界還能找到它的作品,可作"動態"參考啊...
不過個人較提意你參考武術動作圖示時:
1)少林<易"根"經>內的氣導繒法
2)南方朱肉栄的<鐵線拳>的功夫畫法
(若只以支線來說教功夫導引,該圖則會是十分"大概誤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