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園區域布置方案有哪些
幼兒園大班區域活動方案如下。
1,活動區創設背景本學期,我們主要研究兩個內容,一是探索大班年齡段幼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中面
臨的空間小的問題。二是揭示大班年齡段幼兒在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活動環境創設中的材料的設計和
投放。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與研究,我們有實踐與研究,我們有一些心得體會。就本園空間小的實際情
況,本學期本班研究重點首先放在"有哪些空間可以利用,如何充分利用好這些空間"上。
2,充分利用好三維空間。幼兒園的區域環境創設,要充分利用好室內外的地面、牆面和空間,盡可能
多地為幼兒提供知識或信息刺激的機會和條件,以便提高幼兒的無意識學習能力。
3,在室內外地面可各種圖形和格子、數字等。在區域活動時,孩子們可以和同伴一起協商,制定游戲
規則,一起游戲。在游戲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規則意識,促進了幼兒合作能力的發展。
4,空間布置主要是通過吊掛各種具有教育性和裝飾性的物品實現的我們在屋頂掛了幾根自製的吊飾,
將孩子們和家長自製的月餅盒燈籠吊掛起來。這樣,不但裝飾了環境,培養了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5,充分利用好牆面,讓牆飾成為孩子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記錄。以往,牆飾多是老師的事情,牆飾的作用
主要是為了裝飾美化教室,孩子很少參與牆面裝飾,他們與牆飾很少產生互動。本學期,我們布置牆飾
時,主要以幼兒參與為主,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讓他們畫老師、畫好朋友並進行裝飾。促進了主題的進
展。我班的牆飾成了孩子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記錄。
6,充分利用好櫥櫃、桌面及窗檯、窗戶,創設了一個有利於幼兒發展的區域活動環境。例如:角色區
利用每個櫥櫃放日用品、飲品做了標記。
7,充分利用好室外空間。為了實現資源共享,在戶外活動時利用大操場、還有平整的地面供幼兒使
用。
⑵ 幼兒園五個重要部位布置標准
一、幼兒園區角游戲
區角游戲的區域包括角色游戲區、積木區、玩沙玩水區、語言圖書閱讀區、音樂表演游戲區、美工區、科學發現區、自然角、益智區、操作區。
二、角色游戲區
(一)角色游戲區的設計
1.活動的內容
幼兒最熟悉的地方是家庭,最先接觸和了解的勞動就是家務活。因此,無論是在哪個年齡班,娃娃家都是角色游戲的中心主題。並由此擴展出以反映社會生活為主題的活動,如餐廳、超市、醫院、郵局、工廠、圖書館、火車站、博物館等。小班的角色游戲區的主題以家庭生活為主。到了中班,角色游戲區就出現了以反映社會生活為主題的活動。大班的角色游戲區的主題則更加的豐富多樣。
(二)各年齡班角色游戲活動的指導
對於角色游戲的正確指導,主要在於幫助幼兒按自己的願望和想像自由地開展游戲,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使幼兒能夠極有興趣地毫不勉強地努力在游戲中進行學習,發展情感與培養能力。
1.小班
小班幼兒對角色游戲是很感興趣的,但他們常常會忘掉自己的角色。所以,對於小班幼兒的角色游戲的指導應著重於增強他們的角色意識。教師可以通過提供角色的標志物,比如媽媽的頭巾,爸爸的手機,醫生的白大褂、聽診器等,讓幼兒明確自己的角色。也可以通過語言的啟發和自己的加入來提醒他們。例如,娃娃家的「媽媽」跑到別的地方玩去了,這時教師可以對她說:「你的寶寶一個人在家哭呢,你快回家去看看吧!」並啟發她出門可以帶著「寶寶」一起走或者作為「客人」去她家作客,使「媽媽」回到角色中來。
小班幼兒在游戲中往往同時扮演相同的角色。例如,一個娃娃家也許有2~3位「媽媽」,或好幾個「爸爸」。這是由幼兒年齡特點所造成的,教師不用去干涉,應順其自然。
2.中班
中班幼兒常常是一邊游戲一邊想下面的情節,還沒有具備事先計劃、商量、設計出遊戲過程的能力。因此,對於中班幼兒角色游戲的指導應側重於加深他們對角色的理解,要求幼兒能較正確地反映出角色特有的行為和語言,並能創造性地表演。例如,「在醫院」的游戲中,一開始「護士」只知道給「病人」打針、發葯、測體溫。後來老師啟發他們想一想護土應該是怎樣對待病人的呢?他還可以怎樣照顧他們呢?於是護土便想到去攙扶病人,叮囑他們吃葯,陪病人檢查等游戲情節。
在游戲中,教師還應鼓勵幼兒共同游戲,啟發幼兒創造與固定角色有關的其他角色,並通過活動加強各主題角色與角色之間的交往與關系,從而增加角色游戲的集體性和互動性。
⑶ 如何布置幼兒園活動室的環境
幼兒園的活動室是幼兒生活的具體環境,是幼兒在家庭之外最先接觸的生活環境,也是幼兒學習和游戲的主要活動場所。環境是兒童最好的啟蒙老師,也是兒童最自然的啟蒙老師。班級中良好的環境創設與利用會使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各方面的發展,它對置身其中的人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幼兒園環境創設已成為廣大幼教工作者最為關心的熱門話題之一,大家也充分認識到要促進孩子健康和諧的發展,環境的創設是很重要的一環。因為幼兒是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的過程中得到發展的。
一、有效利用活動室的空間
空間連接著幼兒。它給幼兒關於玩什麼和到哪裡玩的信息,讓他們明了各種情況。幼兒可以感覺到空間的可變性和不變性。在兒童教育環境中,空間不斷地去適應幼兒們興趣和需要,適應老師的創造性影響,以及適應各種緊急需要。老師們越多地利用空間,他們在設計環境就越擅長。
1、注重活動室的布局
活動室內各項傢具設備的安排和活動角的設置要從整體出發,統一考慮。我們幼兒園沒有專門的幼兒午睡室,孩子們的休息室和學習的場所是在一個房間內的,孩子們的「床」,其實更恰當的應該叫「櫃床」,孩子們不睡覺的時候,它們就是立在活動室里一個個的小櫃子。你可別小看它們,它的作用可大了,例如:圖片上顯示的是我們班級的自然角。因為室內空間的有限,沒有專設的自然角,我們就把櫃床充分的利用起來,上面擺些花草,放置些孩子們手工課上做的「花盆」和種植的植物等,窗戶上還懸掛著由我和孩子們共同收集的藤狀植物的果實。中午孩子們睡覺的時候,我們可以把這小櫃子打開,放平,它就是一張張小床了;除此之外,它還可以用作活動區角的分界。櫃床都是緊靠著牆放的,其高度都是低於幼兒身高的,以便於幼兒清楚地看到各個活動區,也便於教師對幼兒觀察指導。安靜的活動角與積極的、吵鬧的活動角應安排在不同的角落,以免互相影響;把娃娃家、商店、醫院等性質相近的活動區安排在一起,有利於各區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交往、深化游戲內容。要考慮教師能看到幼兒在活動室各個角落的活動,以便充分管理幼兒並對幼兒活動加以指導。我們還注意室內各個活動區之間通道的暢通,以利於幼兒走動,保證幼兒便利地從一個活動區進入另一個活動區,幼兒桌椅一般放在活動室中間,有些活動不需要桌椅,就把桌搬到走廊上,椅子靠牆放成一排。這樣的空間調整,既給幼兒帶來了新鮮感和親切感,激發了幼兒活動的強烈興趣,又便於配合各種活動情境的創設,同時,還為幼兒的個性化活動、小組活動和個別交流等提供了新的空間,從而大大強化了環境同幼兒活動的「互動」效果
2、創造能夠互動的環境
我們將原先布置的材料降低到與幼兒視線基本平行的高度,使幼兒能置身其中,觸摸各種可愛漂亮的物體,同其中的內容和形象形成有效交流和「互動」。這使原先的環境設置從單純的裝飾物,變為具有真正教育意義和能夠「互動」的教室環境的組成部分,也使幼兒的教育活動主體的地位得以真正實現。活動室內幼兒玩的區角很多,區角的多樣性大大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但需要注意的是,區角的多樣,勢必會導致材料的大量投放,教師在這個時候應對玩具材料進行分類、管理,以便於幼兒取放,並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如:為那些離玩具櫃較遠的活動區准備盛放玩具材料的小筐,以免幼兒為拿放玩具而頻繁地來回走動或影響他人的活動。
3、有效地拓展空間
有時候受到各種原因的限制,我們要學會動腦筋拓展空間。例如,手工課上孩子們做的迎春花,他們的作業袋裡放不下,怎麼辦呢?能不能在活動室的南北牆上拉起了一條繩子將孩子們的作品懸掛在上面呢,事實證明是可以的。而且效果非常好,不僅將孩子們的作品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同時也讓我們整個活動室內都充滿了春天的氣息,美化了室內環境。
二、注重把握活動室牆飾布置的特性
牆飾布置在幼兒園活動室環境創設中占據很重要的地位,它們時時刻刻占據著孩子們的視野,對孩子們的行為、思維、審美情趣等各方面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在幼兒園的教育中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這點出發,活動室牆面布置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牆飾布置時應注意統一與變化的銜接
幼兒園在牆飾內容與形式的設置上,無論是小、中、大班,還是一堵牆面上,一個活動室內的數張畫面,絕大多數都是孤立的、單獨地表達一種意思,比較單調。我們可以利用形象、色彩、形式、空間等造型要素以及這些要素之間的和諧性與協調性,使牆壁布置表現出統一與變化的整體感。(1)、以某種形式將畫面統一起來。例如:在布置「蔬果舞會」時,師生們共同收集了各種蔬菜和水果的圖片,老師在牆面上畫了一輛有很多車廂組成的火車,孩子們把收集來的圖片貼在每節車廂上,以表示這是一個運輸蔬菜和水果的火車。串聯的車廂形式感很強,使整個牆面的布置統一起來。
(2)、以某種形象將畫面統一起來。例如:在布置小班主題「彩色的秋天」這個牆飾時,我們在主題牆板上做了個「大樹」的造型,孩子們和家長共同參與,家長畫葉子,孩子們用彩筆給葉子塗上漂亮的顏色。一方面體現了親子共同參與,另一方面也美化了環境。這樣的布局統一又有變化,整體感也很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2、牆飾內容的選擇應注意與幼兒審美和興趣相一致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幼兒園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要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中」。我們創設的可操作性牆飾也應該是幼兒最喜歡的、最感興趣的,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探索的精神,發揮幼兒的主動性。
在進行牆飾布置時很多教師都喜歡用花草樹木等形象來布置牆飾,而我們教學實踐中發現這些在成人看來很美的花、草、樹木等幼兒都不喜歡。究其原因,在於幼兒年齡小,知識經驗少,理解能力差,因而無法產生情感共鳴,不能引起豐富的聯想。幼兒比較喜歡那些形象具體的、易於認識和理解的事物,這樣才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樂於操作。例如:我們在布置「動物」這個主題時,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這是因為動物形象不僅可愛,而且常被擬人化,能引起幼兒豐富的想像,並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只有內容為幼兒所熟悉、所理解,形象生動鮮明、動感較強的牆飾,才能為幼兒所喜愛,才能引起幼兒強烈的情緒體驗和豐富的聯想。
3、牆飾布置的形式要豐富多樣
牆飾的形式有多種多樣,有平面(繪畫、剪紙、剪貼等)、半立體(折紙、插入紙工、橡皮泥浮雕)、立體(彩燈、掛花等吊掛飾物)。大多數教師在布置牆飾時都會採用平面布置的形式來進行,雖然設置內容豐富,但在色調與形式上往往顯得單一,缺乏多樣性,並且容易給人一種千篇一律的感覺。幼兒一般較喜歡立體造型工藝品、吊掛飾物、立體牆面裝飾,而不喜歡平面牆飾裝飾。立體造型工藝品生動具體,有真實感,幼兒可以觀察、接近甚至撫摸、玩弄,從各個角度感知它的全貌,獲得整體感,比較符合幼兒的認識特點和好玩心理。吊掛飾物同立體造型工藝品一樣,較逼真,裝飾性強、有動感,形式活潑、隨意。例如:我們在布置甜甜蜜蜜這個主題時:首先將家長和孩子共同收集的相關材料進行了分類,然後和孩子們一起動手操作,共同布置。效果如圖上顯示的那樣:有的以圖片的形式呈現,有的以實物的形式呈現,有的以具體形象呈現,還有的是孩子們以手工製作的形式呈現。形象凹凸有序,可視性強,幼兒也很喜歡。而平面裝飾、圖片、兒童作品等,要麼形式單調、呆板,缺乏變化,要麼色彩、造型不夠美,因而幼兒喜歡的程度較低。
⑷ 幼兒園怎麼布置幼兒園布置案例圖片。
幼兒園是祖國未來花朵與棟梁的起源地,幼兒園的方方面面都關繫到幼兒的健康與成長。幼兒園裝修,同樣深切關繫到幼兒的健康與發展。幼兒園如何布置?下面是幾張幼兒園布置圖片:
1、幼兒園設計要點:平面布置應功能分區明確、避免相互干擾,方便使用管理,有利於交通疏散。
嚴禁將幼兒生活用房設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內。生活用房的室內凈高:活動室、寢室、乳兒室不低於2.80米,音體活動室不低於3.6米。別落下廚房和衛生間,這是兩個最能反映幼兒園衛生狀況的場所,不可忽視。
2、大型玩具,可以布置在室內或室外,根據需要選購合適的式樣型號。玩具的種類有很多,可以直接向玩具商索要采購圖樣。大型玩具的地面要鋪墊柔軟,常用橡塑地墊。需要注意的是定期檢查玩具結構的牢固性能。
3、運動休閑場所,不同規模的幼兒園有不一樣的設計布局,有室內室外之分,小型幼兒園多在室內,幼兒園牆面的裝飾裝潢,日趨多樣化,目前常用的是貼瓷磚,刷塗料,製作牆面壁畫,利用手工製作或工藝品進行貼掛。有越來越多的幼兒園採用卡通壁畫來裝飾牆面,幼兒園牆面裝飾裝潢逐漸成為幼兒園室內外環境裝飾布置主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利用這一點可以很好地創建與教育相適應的環境。
4、校園綠化,一些大型的地面積豐富的幼兒園才會有這項工作安排,而且有專業的綠化管理人員,除了栽植常綠色植物和花卉之外,我建議再栽植一些果樹,比如桃樹:花色艷麗。考慮到安全性,有枝條的樹木要布置在非運動場所。小幼兒園常用一些花卉盆景或塑料仿製品作為裝飾。
幼兒園是小孩子啟蒙的地方,我也認為很重要,希望上邊的幼兒園布置圖片和布置的方法能給大家一些幫助,希望我們都一起為孩子創造好的環境。
⑸ 如何布置幼兒園區域環境
幼兒園區域活動是將活動場所分為建構、美勞、益智、角色、表演、運動等若干類區域。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環境布置特點。中國幼兒教師網活動區布置里有你需要的各個區域的布置圖片,希望能幫到你。
⑹ 幼兒園區域環創醫院的意義
意義如下:
1、了解醫院工作人員及其職責,模仿和扮演醫生、護士及病人等角色,體驗角色扮演的樂趣。
2、能遷移生活中關於醫院的知識經驗,與同伴合作創設醫院的環境。
3、學慣用協商、輪流等交往策略分配角色,能共同解決游戲中出現的問題,不斷發展游戲情節。
4、合理擺放、愛護材料,創造性的使用材料。緩解幼兒對醫院、醫生、打針等的排斥感和恐懼心理,在生病時從心理、身體上能配合醫生的工作。
5、對醫生這個職充滿敬佩的感情,體驗醫生和護士工作的辛苦。
⑺ 幼兒園區角活動環境應該怎樣布置
活動區角空間布置是教師根據活動需要,在活動室內外布置活動區角,規劃活動空間。每個幼兒班必須創設幾個活動區角,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成品和半成品操作材料,確保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和條件參與區角活動。在小小的活動室內,要布置多個區角,還要留有空間讓幼兒走動或集體活動,這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活動室空間來創設區角環境。
(一)活動區角之間要明顯分隔開來
不同的區角是不同的活動環境,區角之間分隔開來,有利於幼兒自主活動,而不相互干擾。教師在分隔區角時,可以利用各種現有的事物,如用放置玩具的櫃子或布簾分隔,用矮屏風或小籬笆分割空間,或者用地毯、地板明確區分區角等。有研究表明:過於擁擠的環境有可能增加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減少幼兒的社會性交往活動,使觀望、旁觀、不主動參與活動的幼兒人數提高。因此,區角空間布置,一定要留出通道和一定空間,便於幼兒走動,也避免幼兒擁擠。
區角空間的分隔布置,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這需要教師布置一些活動性的分隔欄,在需要時能夠及時調整相鄰區角之間的空間大小,以利於幼兒的興趣活動。如在美工區與科學區之間掛上布簾,當美工區人數劇增、科學區人數不多時,可以移動布簾,將原來科學區的空間的一部分暫時移給美工區,這樣既滿足了美工區幼兒活動需要,又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區角活動空間。
(四)區角環境布置要溫馨、和諧、富有童趣
區角環境的創設與布置,除了要結合幼兒園的實際情況,考慮設置的大小、形狀、結構等,更主要的是在視覺上就能刺激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每個區角設計要與活動目的相適宜,區角的環境布置要具有生活性、情境性和新穎性,以吸引幼兒主動到區角來活動。
⑻ 幼兒園五大領域區角布置
幼兒園區角布置如下:
一、益智區:益智區是幼兒園中、大班幼兒喜愛的一個區域活動,益智區的玩具多半是需要幼兒開動腦筋的,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二、美工區:美工區活動內容豐富,有繪畫、印畫、版畫、折紙、剪紙、粘貼等等,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也很多,各式各樣的筆、紙、顏料,各種工具以及輔助材料等。
三、角色區:角色區是幼兒比較偏愛的區域,因為它與生活相貼近,處處體現親近感。所以,我們創設一個與幼兒生活相關的場景,讓幼兒通過操作扮演的游戲,從側面了解社會,增加社會生活經驗。
四、表演區:表演區是孩子們喜愛的一種區域活動。在表演游戲中,孩子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並努力去營造快樂的氛圍,與同伴交往並獲得快樂體驗。
五、建構區:建構區重在發展孩子的建構能力,學習建構技法。孩子在建構區可以認識基本形狀、數量關系,學習嘗試各種不同的建構材料、方法、設計,激發創造力和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