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手工製作小風箏
1、將一張正方形的紙張沿對角線對折,然後在沿著圖中的虛線裁剪。此時將紙張打開就等到了一個風箏形狀。
2、將竹簽折成兩段,一段長度與風箏的寬度相等,一段與風箏的長度相等。
3、取一張黃色的紙條,然後沿著圖中虛線位置裁剪。得到風箏的尾巴。
4、將一根竹簽粘貼到風箏的背面,然後再粘貼上風箏的長長尾巴。
5、此時在固定上另一根竹簽,然後繫上細線。
6、風箏就完成了。
2. 最簡單的風箏製作步驟
最簡單的風箏製作步驟
1、將細棍子搭建成一個風箏的輪廓。
2、介面處用線綁牢。
3、為風箏貼封面。
4、給風箏做三條尾巴。
5、為風箏綁線和試飛。
6、注意調整綁線的位置。
7、這樣一個漂亮的風箏就做好了。
3. 做風箏的材料和步驟是什麼
製作方法如下:
准備材料:一張卡紙、筆、風箏線。
1、首先准備一張卡紙;
4. 幼兒園最簡單手工風箏製作方法是什麼
准備材料:報紙、竹條、紅線、風箏線。
1、首先取一張報紙,也可以使用布料,按照下圖所示折疊。
5. 如何製作風箏圖解。
1、首先取一張報紙,也可以使用布料,按照下圖所示折疊。
6. 怎樣用紙做風箏簡單
怎樣用紙做風箏簡單
回答:
簡單的彩紙小手工製作,教小朋友們自製可愛小燕子風箏,簡單易學,人人都學得會啦。
方法/步驟
首先准備紙、畫筆、線、一把剪刀、膠棒。
7. 製作風箏的簡單方法
工具/原料:紙、竹子或木條、尼龍繩、線方法/步驟1、將紙折成菱形,或者畫一個菱狀,將多餘的地部分剪掉,使紙變成菱狀。可以看到,這個菱形(鑽石形)的底部15厘米,而上部為35厘米。
2、准備好兩根木條,一根30厘米長,另一根50厘米長,用它們疊成十字架並且用繩子將其綁牢,十字架的頂部高15厘米,而下部高35厘米。如果用竹蔑來做十字架最好,因為更輕更薄。
3、把已經剪好的紙的四個角各戳兩個小洞,這樣就可以用尼龍繩把十架字固定在紙上。也有人是用膠水將十字架固定住的,但這會增加風箏的重量,而且還不牢固,用此法主要是為了減輕它的重量,當然,風箏在空中的時候會不會散架就要考驗這紙的質量了。
4、就差一步就大功告成了,再准備好兩根尼龍線,如圖所示,將一根繩的兩端分別綁在短木條的兩端,然後再用一根稍長的尼龍繩的一端綁在這根尼龍繩的中央。
5、為了美觀,用一些自己喜歡的飄帶綁在風箏的兩端還有尾部。准備飛行時,要在尼龍繩的尾端接上一捆很輕的線,這樣風箏就會越飛越高了
8. 做風箏有哪些基本的步驟
做風箏的步驟:
1、准備報紙、竹絲、小刀、膠布、細線
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
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