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台山玉圖片欣賞及其介紹
玉在生活中我們聽說過很多種,有瑪瑙啊、翡翠啊、石英質玉啊等等。玉給我們的印象就是珍貴的,具有價值的,古代常常有稱為寶玉的,可見人們對玉的珍視。今天我們介紹這種同樣也是玉但是名字你可能沒有聽說過----台山玉。也是一種具有歷史價值的礦物。今天我們一起通過圖片來了解一下台山玉的真面貌和其價值以及特色吧,有興趣的小夥伴跟著我們一起來探索探索吧。
台山玉
是指廣東的一種叫做台山玉的玉石。台山玉發掘始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一位潮州客商在廣東省台山市北陡鎮那琴南端一個地名叫散石灣的地方發現一塊塊金黃色的石頭,便請當地漁民幫助其收集。剛開始的時候,當地人還常常嘲笑這些外地前來購買石頭人。但是潮州人來買著石頭越來越多,大家才意識到這種石頭是個寶貝。一時間不用動員,附近農民都迫不及待地到散石灣、黃花灣開挖玉石,成全民大開發。
價值
傳統的玉石品種:壽山石在江浙一帶歷史流長,深入人心,但是壽山石將面臨枯萎邊緣,而台山玉石酷似壽山石,因此倍受浙江人喜愛。據當地石農估算,2009年下半年,就有不少於300名來自浙江商家到台山那琴購買台山玉石,平均每次每人采購台山玉石大約3至5萬元,半年購買金額近1000萬元。采購台山玉石以籽料為主,對小件冬紅、海灣特別喜歡。除藏家的重金介入,台山玉越來越講究雕刻藝術也推高這種玉石的附加值。
台山玉的特色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它那豐富多樣的色彩,不認識它的人,一看去還以為它是台山玉。紅、白、黃、桔、棕、黑、青、灰等顏色和壽山石比較,雖不盡相同,但壽山石有的顏色在台山玉中均可找到。
二是它的質地,台山玉捧在手心,讓人有一種圓順柔滑的感覺。
三是它的光澤,台山玉光澤內斂而不刺眼,溫婉含蓄,看上去有養眼舒服的效果。在寶石學上按光澤的分類,它屬於蠟狀至油脂光澤,具有與壽山石、和田玉同樣光澤的特點。
四是它的韌性,工藝大師在製作台山玉過程中,均發現它的韌性特強,人們的細小毛發均可刻至極細而不易折斷,在中國玉石品類中,只有和田玉可與它媲美。同時在硬度和穩定性方面更高於壽山石。
通過上述對台山玉圖片和文字信息的了解,你是否也對台山玉這種高顏值高價值的礦物產生好感,是否也對大自然的產物產生由衷的敬意呢。大自然的產物很偉大,但是如果利用大自然偉大的產物再加上人工的雕琢和點綴是不是會使得台山玉更加完美了呢。我想是的。希望大自然能夠產生更多偉大的產物來點綴這個世界,點綴我們整個家園。
『貳』 廣東台山廣海鎮沿海在衛星地圖拍攝下海水呈黃色,這是怎麼回事
廣海鎮隸屬廣東省台山市,地處台山市東南端,南臨南海,與上、下川島隔海相望,海岸線長15公里,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貫通東西,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發達。
廣海鎮是台山市的全國重點鎮、廣東省中心鎮之一。截至2014年,全鎮轄2個社區和7個村,116個自然村,總人口44294人。有旅外華僑、港澳台同胞4萬多人,是知名僑鄉。名勝古跡有"海永無波"石刻、溽城古剎靈湖古寺等。
『叄』 千台山是哪個省地
在遼寧省撫順市。下面就是千台山的圖片。
『肆』 台山廣海哪裡好玩啊
現在不止有一條路可以到達了哦,·但那小水閘還在啦··咸魚肯定有啊。
我覺得廣海最好玩的就是晚上到海邊去了,在海邊那兒有很多酒吧,邊吹海風邊和朋友聊天,真的很舒服呀。另外,廣海還有很多好吃的,還有兩間類似麥當勞的,一間叫聖德堡,一間叫麥肯基。。。反正,廣海會讓人感到很舒服,自在。不像大城市那麼烏煙瘴氣··
有空再發相片吧,我會發些最新的哦,歡迎大家到廣海去玩,我也經常到那兒玩
『伍』 廣東省江門市內有哪些海灘
廣東省江門市內有台山上川島和下川島,台山銅鼓黑沙灘、台山浪琴灣、崖門。
1、台山銅鼓黑沙灘
位於台山市赤溪鎮西南部,是赤溪鎮三大片之一,銅鼓地屬半島,三面環山,面向大海,毗鄰港澳。有聞名中外的特產「銅鼓紫菜」,著名的旅遊區「黑沙灣海浴場」,黑沙灘長達3000米,鵝頭咀怪石奇觀,素有台山八景「銅鼓濤聲」之稱。
1993年,亞洲最大的火力發電廠——「台山電廠」落戶銅鼓,給銅鼓這塊沉睡千年的土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商機,南北高速、沿海高速公路開通,集交通、能源、旅遊於一體的銅鼓格外引人注目,使前來旅遊觀光的人士川流不息、絡繹不絕。
『陸』 台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那琴半島地質海洋公園4A景區
地址:江門市台山市那琴半島旅遊度假酒店西北角
3.川島風情
地址:江門市台山市川島旅遊風景區內
『柒』 台山在哪裡省份。
台山是廣東省的一個縣級市,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鄰港澳。
『捌』 國內還有哪些冷門景點適合攝影愛好者去呢
哈哈……要找冷門兒的景點,是不是怕擠啊?好吧,冷門兒的,適合攝影的我還真知道幾個。推薦給你,希望對你有參考和借鑒意義。
第一個:福建福鼎太姥山,請注意,很多人會把「姥」字念成姥姥的姥,其實這是一個多音字。在這里叫太姥(mu)山。太姥山位於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鎮。這里交通也十分的方便,自駕的話G15高速直達,公共交通可以從福州或者福鼎乘坐動車到太姥山站下車即可。相信很多人對太姥山並不是很了解,但看過由陳奕迅、劉若英主演的《隱婚男女》這部電影的朋友應該知道,這部電影當中的部分場景就是在太姥山取的景。
為什麼要推薦太姥山呢?三個原因:1.這個景區在我看來絕對是名副其實的5A級風景區。夠漂亮、夠新奇、夠獨特。2.太姥山雖然是國家5A級景區,但真的很冷門兒。除了福建寧德地區,其他地方知道這里的並不多,福建省外的人知道的就更寥寥無幾了。符合提問者冷門的要求。3.太姥山風景秀麗,山中巒嶺交錯,谷深壁陡,洞穴遍布。而且太姥山還靠近大海,爬到山頂更是一望無際,十分壯觀,絕對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第二個:福建福鼎台山島。台山島也叫台山列島。這個島是距離公海最近的島嶼,也是福建省距離大陸最遠且有人居住的島嶼。面積約4平方公里。島上有一處酷似雨傘形狀的礁石,故而得名雨傘礁。想一想,在茫茫大海中一座孤島,是不是夠冷門兒?拍出來的作品隨隨便便成為獨家。藍天、白雲、一望無垠的大海是不是夠漂亮。值得提醒的是,正是因為台山島夠冷門,所以它的交通十分不便。登島需要在沙埕(一個鎮)碼頭坐船,全程航行約1.5小時。去往台山島的船不是每天都有,也沒有固定的發班時間。一般是根據客流量和天氣決定是否開船的。有時候天氣不好,十天半個月都沒有船登島也是有可能的,甚至有的遊客登島以後就遇上了壞天氣,船隻無法開行,被迫滯留在島上半個月都是有的。但不用擔心,島上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有飯店,有旅館。完全不用擔心生活問題。
第三個:若爾蓋大草原。這里地處四川和甘肅的交界處。距離成都約600公里。自駕前往的話需要大概8小時左右。也可從成都乘坐班車前往。若爾蓋因地處偏遠,地廣人稀,所以絕對夠冷門兒,但冷門兒不代表它不漂亮,相反,所謂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雖然這句話不是特指若爾蓋,但用它來形容若爾蓋一點也不為過。
百聞不如一見,冷不冷門兒,美不美,適不適合攝影愛好者請看圖片吧。
第一、二、三張為太姥山。第四、五、六張為台山島。第七、八、九張為若爾蓋大草原。請欣賞。
濟南市萊蕪區紅石公園有較大面積的裸露紅石。這一小景點被稱為紅石谷,紅石公園也由此得名。
據考證,這些色彩鮮艷班駁、花紋奇妙多變的紅石,生成於距今一億多年前的中生代侏羅紀。萊蕪當地很多人稱這里為「小丹霞」、「火星地貌」。
據山東省相關媒體報道介紹, 萊蕪紅石公園的紅石主要岩性為紫紅色、磚紅色砂岩,該地層為侏羅紀淄博群三台組砂岩,是地殼運動劇烈,氣候乾燥炎熱以及沉積環境的產物。在萊蕪境內的侏羅系紅層僅殘存於近東西向的萊蕪八里溝向斜的槽部,出露在萊蕪城區及東南一帶。
在上億年的歲月里,紅石經過風化、侵蝕等形成峻秀靚麗的地貌。紅石渾厚圓潤、突兀相連、紋路清晰、層層疊疊,既有雄壯之貌,又有精細之美。這片裸露的紅石1萬平方米,谷深最大落差3-4米。朝陽初升,紅色石頭間透著陽光和溫暖。等到夕陽映照,與晚霞相互輝映,渾然一色。冬日的景色更美,萬物凋零,皚皚白雪下的紅石驚艷奪目。
不少當地的攝影愛好者也常以此地貌進行攝影創作。作品色彩艷麗又富有層次,特別是天氣晴朗之日,瑩瑩藍天之下的紅石尤為大氣艷麗。這一小景點在當地有名,在全國之內還屬於冷門。工作日上班時段的紅石公園是安靜悠閑的,特別適合攝影愛好者在這里精心布圖,拍攝自己滿意的作品。
我來說一下吧,因為工作關系,這些年基本走遍了全國,除了新疆、寧夏、青海等幾個省份還沒有去過,其他省都留下足跡,多半打卡當地熱門景點。
就說我個人印象最深的地方吧,也不大眾。
第一個推薦:內蒙古居延海
有一次開會,我們大會議室都有屏幕,屏幕上一張張風景圖,我看到一張海鷗飛翔的湖面,覺得特別熟悉,一下子回想起來是居延海。
那是18年十一,我去內蒙古額濟納旗看胡楊,其中有個行程是居延海看日出。沒做過攻略,去之前真的不了解,以為是一個什麼小景區,大清早拉過來,天還特別黑,又黑又冷,跟著人群慢慢走,走到了最前面,找個位置,等日出。
當天空漸漸放亮,我看到湖面,還有上面各種海鳥和海草,風吹蘆葦,真不敢相信還有這么美的地方。大片大片的蘆葦,還有霞光照耀下來,海天一片,這個景區是AAAA吧,我們去的時候還在修,景區裡面還有工人,一些路都簡單的鋪著一塊板,但那種浩淼的景色,真的震撼了我,很想多呆一天,一個人在哪裡發呆也是好的,可惜我們看日出,8點多就讓回去了,成為一個遺憾。
如果有機會去內蒙古看胡楊的朋友,推薦加上居延海,而且要多給居延海一點時間,不會後悔的。
第二個推薦:江西龍虎山
龍虎山是道教名山,5A景區,知名度很高,但因為地處江西,我想知名度還是在廬山和三清山,井岡山之下,客流量並不太多。龍虎山是一個值得花兩天時候遊玩的地方,很多旅行社安排線路都太趕了,走馬觀花,上一會象鼻山,坐個竹筏就撤,客人回頭就感覺一天都在排隊,還有門票貴。
我曾經自己悠閑的在龍虎山呆過兩天,發現這個景區的特色不是游,而是行。步行,然後回頭,驀然發現,群山倒映,那種人在畫中游的感覺才是最美的。如果你能從竹筏碼頭下來到村子裡走一下,就會發現道路邊都是上百年的大樹,樹高參天,彷彿進入到了古代隱居地。
有很多景點真的很有特色,但常規的線路和玩法已經讓很多景色都同質化,變成了商品一條街。
猶如古鎮,被一家家裝修精美的商鋪,吸引遊人最多的眼球,看到古橋就拍個照,卻連貼在旁邊的古橋遺跡說明都沒讀過。
岜沙苗寨,被譽為「最後一個槍手部落」,至今保留著佩帶火槍、鐮刀剃頭、祭拜古樹等古老的生活習俗。其位於貴州省從江縣城南6公里處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5個寨子里。
2017年春節去了黔東南,來到岜沙苗寨,感覺非常不錯,很有人文特色,可以捕捉到特別的民族風情文化。當然貴州還有非常多在大山裡,在寨子里的自然美景與人文,等著熱愛攝影,熱愛旅行的人們來一覽風采,流連忘返!
可是 旅遊 並不一定要去熱門景點,那些著名的景點早已被商業化開發,人山人海帶來的 旅遊 體驗極差。所以你是否想過國內還有好多冷門景點未被過度開發,而那裡的景色保持著原汁原味,猶如世外桃源!下面我就給你介紹幾個冷門景點,那裡遊客稀少,景色宜人。
1. 靖西 說到廣西,你一定想到的是桂林山水甲天下。我要介紹的不是桂林,但是又有桂林之美的靖西。靖西市位於中國南疆邊陲,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部邊境,年均氣溫19.1℃,素有氣候「小昆明」之稱,靖西以壯族為主,壯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4%。 靖西市山。
2. 潿洲島 潿洲島也屬於廣西。潿洲島,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北部灣海域中部。潿洲島有很多景點:鱷魚島、天主教堂、五彩灘、珊瑚礁國家級海洋公園、潿洲燈塔等 潿洲島 潿洲島一角。
3. 青海 青海名氣很大,但因為交通不便並不是熱門景點。不過我告訴你如今青海的交通已經不是問題——可以提前聯系那邊的當地司機包車環游,6~7天人均3000左右,司機全程陪同。司機會有行程方案,如果你想調整路線只要和司機商量,一般都沒問題,包括食宿司機都會幫你解決。
4. 黑馬河 黑馬河即黑馬河鄉(Hei Ma He Xiang),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縣境西北部,距縣府駐地148千米。人口0.4萬,以藏族為主。去黑馬河看日出是很有必要的,其實就是青海湖這邊。這些美景都是要碰運氣!查好天氣再去,不然就成湯姆。
5. 東極島 東極島並不是一個正式的地理名稱,也不是指單個的島嶼,而是習慣上對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東極鎮所轄的所有島嶼的總稱。電影《後會無期》的拍攝地就在東極島的廟子湖。在《後會無期》上映之前,幾乎無人知曉東極島,而在電影的推動下, 旅遊 業在東極島發展起來,那裡的居民紛紛把自家房屋改建成民宿接待遊客,不過目前 旅遊 景點沒有被開發,仍然是個冷門景點
國內還是有很多景點可以去拍照,不知道你去過沒有
1、四川藏區有很多山,推薦蓮花湖,雖然是徒步的路線,但是現在半開發,摩托車可以上去,建議山上住一晚上,可以在野溫泉泡這個澡,第二天起來拍蓮花湖,不同時間不同角度,湖水呈現出不同的顏色
2、雲南那邊也有些不錯的地方,元陽梯田,可以拍晨霧和日出,還可以去拍普者黑去拍荷花,另外在西雙版納那邊有些茶山也不錯。
3、牛背山,四川
日出,和紅石,牛背山現在通車了,主要是日出的風景,路一般,也不是太好走,好像現在山上有住宿,可以查一下
廣西的靖西,從南寧去德天大瀑布的一路上都是美景,猶如仙境!高速路車很少,可以偶爾進停車區休息片刻順便拍幾張如詩如畫的照片。
隴南的官鵝溝景色不比九寨溝差,只是政府沒重視,愛好攝影的朋友可以看看。
那一定是西夏塞外風光,絕對不後悔
自從去年自媒體盛行,許多景點被廣大群眾所知,隨之誕生了許多所謂的「網紅打卡地」像四川的浮雲牧場,甘肅的茶卡鹽湖…這些地方特性就是適合拍照,隨便一拍都是大片。
那麼除了這些網紅地,還有許多不是那麼網紅,但也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
比如四川有小九寨之稱的「畢棚溝」,位於四川阿壩州理縣,距離成都二百公里的地方。以其優美的自然風光、完美的自然生態景觀、優良的生態環境著稱。在那裡你可以看到濃綠的樹,深紅的葉,青藍的湖,湛藍的天,白白的雪,適合四季遊玩和攝影。
另外位於四川境內還有許多叫不上名字的山,拍照也是一絕。本人去過幾個地方,沿途拍了些照片,供大家欣賞。國內適合拍照拍照的冷門地方太多了,需要我們一一發現。
『玖』 台山浮石飄色的簡介
所屬地區: 廣東省台山市
文化遺產名稱:台山浮石飄色
遺產編號:Ⅹ-3
遺產類別:民俗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東省台山市
遺產級別: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飄色,亦稱擺色、以八、九歲的兒童裝扮成戲劇故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由人們用「色櫃」抬著出遊,屬於人物造型藝術,是台山民間藝壇上的一枝奇葩,其中以斗山浮石「擺色」久負盛名,譽滿海內外。浮石擺色,源於清乾隆年間,由浮石赴京參加會考的人們依照中原飄色傳人。
擺色中的人物,站在色櫃上凌空而起,稱為「飄」,在櫃台上的小舞台坐或立的稱為「屏」。人物主要靠一條精心鍛造的鋼支支撐,這鋼支叫作「色梗」,色梗有明鐵、暗鐵、台鐵、手鐵之分。擺色的小孩要長相俊美、意志堅強的才能入選,入選的兒童叫「色仔」。擺色的內容多為「嫦娥奔月」、「牛郎織女」、天牌、色標、羅傘,配以高蹺、八音鑼鼓隊,場面極為壯觀。1990年和1991年,浮石飄色曾兩度被請往澳門表演,轟動一時。
每台飄色由兩個八至十歲的兒童(俗稱「色仔」)扮成歷史故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由村民用「色櫃」抬著出遊,屬人物造型藝術。飄色中的人物,站在色櫃面上凌空而起的稱為「上色」,也叫做「飄」,坐在色櫃面上的稱為「下色」,也叫做「屏」。人物主要靠一條精心鍛造的纖幼鋼枝支撐,這鋼枝叫做「色梗」。「飄」與「屏」互相輝映,構成完美的飄色整體。飄色的迷人魅力在於「飄」,其左足立於一根桃枝上,右足擺動,身體凌空無憑,似無依託,令人驚奇。
飄色的兒童須嚴格挑選,長相俊美、膽大開朗者當「色仔」、上「色框」,這被當地民眾視為榮耀。浮石飄色的內容為「趙子龍攔江截斗」、「嫦娥奔月」、「牛郎織女」、「呂布貂蟬」、「平貴別窯」、「穆桂英掛帥」、「楊金花爭帥印」、「木蘭從軍」、「劈山救母」、「白蛇青蛇」等。
在每年農歷三月三的「北帝誕」,浮石村民列隊抬著北帝塑像,以頭牌、色標、羅傘、飄色、舞龍、舞獅、高蹺、八仙、八音鑼鼓組成隊伍,游遍全村十坊,形成一個陣容鼎盛多彩多姿的漢族民間習俗節日,吸引村中海內外鄉親和各級宣傳媒體、各地攝影愛好者,影響深遠。
台山浮石飄色,遠近聞名,江門地區各市縣都曾邀請浮石飄色參加遊行助興,並先後三度應邀代表台山赴澳門參加巡遊表演。1996年,浮石村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飄色之鄉」,1999年,又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飄色之鄉」。 明末清初,浮石村舉人趙家璧赴京考試,在中原接觸到飄色這一漢族民間藝術,回到村中後便憑記憶與村民模仿傳承。浮石村有座北帝廟,每逢農歷三月三和九月九,浮石村便組織民間藝術隊伍,如舞龍隊、彩旗隊、醒獅隊、高蹺隊、八仙隊、八音鑼鼓隊等巡遊隊伍。村民抬著北帝菩薩出遊祈福,從那時開始便從簡單到完善地逐步加上飄色這個項目,形成一種特定的歲時節令廟會,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從光緒十四年(1888年)起,浮石族譜已有正式記載。
初時浮石分為六個大閘(村):一閘兩頭(村名),二閘村心(村名),三閘民表(村名),四閘東頭、隆平里(村名),五閘南平里(村名),六閘大墩、灶背(村名),每閘設飄色一架,共有飄色六架。後來南平里分為上、下南平里,東頭和隆平里又各設一架,增為八架,分閘管理。
浮石自產生飄色以來,每年都舉行飄色遊行。抗日戰爭期間,飄色遊行停辦了幾年。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因服裝、色架等保管不周,而致散失和損壞,亦曾停辦。在1957年送浮石子弟參軍、1958年斗山人民公社成立和1962年與駐防當地的人民解放軍聯歡的三次活動中,由浮石琳琅劇社負責搜集舊色袍與所需器材,勉強裝成兩架飄色參加活動。「文化大革命」期間,飄色被列為封建迷信活動而禁止舉辦。
在1984年至1985年間,得到旅港、澳鄉親的支持,捐資購置七套色袍和一批道具,浮石飄色又重新恢復活動,改為每年農歷正月初六進行。後來又得到旅美鄉親趙炳炎先生贊助,增添色袍三套,共設十架飄色,還添置抬色人員彩服,全歸浮石琳琅劇社統一管理。經過琳琅劇社人員精心構思,對飄色加以改進,推陳出新,使之比過去益顯巧妙奇特,還作出規定,今後每年農歷正月初六,要出動飄色參加鄉民祭始祖活動,祭祖後遊行全浮石。
浮石飄色除參加本地的活動外,還應邀到鶴山、開平等縣市,以及江門五邑世界華人嘉年華藝術展示和市內歷屆藝術節表演,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評。1990年和1991年曾二度被邀請往澳門參加水燈節文藝巡遊表演。1999年12月,新華社澳門分社特邀浮石飄色參加澳門回歸祖國大型巡遊慶祝活動,名揚海內外。
由於各方重視,群眾積極參與,使作為台山民間藝術瑰寶的浮石飄色歷久不衰,並不斷發展。1999年又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飄色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