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醫生這個職業,有什麼優缺點
1、綜合性的知識:全科醫生掌握全面的基礎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知識,除此外還了解社會學、心理學、政治、法律、社會經濟學甚至宗教知識,以便解決各種問題及各種個體的身心疾患和群體的健康衛生問題。
2、高尚的素質:全科醫生肩負生命周期健康照顧的重擔,對每一位人都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對每一問題需始終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常常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必須具備有冷靜的頭腦、良好的思想境界,甚至具有政治家的智慧,洞察眼前所經歷的一切事物,調節人們的情緒,使人們相對的思想平靜、生活安逸、工作舒暢、精神愉快。因此,他們除具有好的醫學才能外,還必需有高尚的人品、良好的修養,全科醫生一生需不斷進取。
3、豐富的生活經驗:全科醫生面臨的是疾病和生活交織的問題,是醫學知識與社會常識、人文科學邊緣的接合,他們生活在社區,距居民最近,不是在高牆內的醫院,而是不時的介入個人和家庭之中,最能了解人們的生活情境,了解各人的心願和家庭狀況,從實踐中獲得和總結豐富的生活經驗。正是由於這些,豐富了他們的頭腦,使其對問題有深刻的認識,並具有較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4、卓越的管理才能:全科醫生以病人為中心,維護患者的利益,站在較高的層次觀察和管理社區內個人和家庭的問題,並且對整個社區衛生狀態進行監測,隨時提出干預措施,與有關部門(政府、企業、慈善等部門)進行協商共管。對自己的工作崗位診聽,更是要進行細致的業務、人事、經濟管理,因此在其工作中施展了卓越的管理才能,也只有具有這種才能,方能當好一個全科醫生。由於全科醫生對醫療和醫療費用的卓越管理,而獲得了醫療保健「守門人」的專業稱號。
5、執著的科學精神:隨著日新月異的知識更新,人民醫療保健需求的不斷提高,全科醫生為滿足社區和個人的需要,必須對各門學科不斷的學習和究研,只有具有謙虛的作風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對不斷進展和變化的科學和社會知識孜孜不倦的學習,才能處理好社區和人群的健康問題,也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全科醫生。 (一)作為醫生,應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救死扶傷,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
(二)尊重病人的人格與權利,對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產狀況,都應一視同仁;
(三)文明禮貌服務。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
(四)廉潔奉公。自覺遵紀守法,不接受患者紅包、宴請,不向患者或家屬借錢、借物;
(五)不泄露病人隱私與秘密;
(六)正確處理同行同事間的關系,相互學習,團結協作;
(七)嚴謹求實,奮發進取,鑽研醫術,精益求精。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
缺點:不聽停的考試,尤其在40歲以前、疲勞,易老。通常顯得較老成。壽命較短
⑵ 醫生職業的特點
醫生職業的特點
醫生職業的特點,醫生是以對於已經參加醫學考試並且成功取得醫生執業證書的,而且在醫院接受病人委託或者指定,為其提供醫療服務的職業人員,下面是醫生職業的特點,。
1、社會責任重。
生命攸關不能馬虎,一旦你把你的生命交給醫生,一台手術一旦做了沒有辦法再退貨,沒有後悔葯可吃。
2、從事的行業所提供的服務內容非常廣泛。
醫生首先提供專業化的服務,疾病的預防、控制、臨床的診斷、治療等等。同時又提供很多酒店式的服務,好的環境、舒適的流程等等。
3、成才周期長。
凡是和生命打交道的行業,不是都能進來從事這個行業。就像飛行員要嚴格的選拔,這也是為什麼在很多國家,進醫學院是最難的。
4、職業風險高。
首先在一線工作的醫生和護士感染疾病的概率要大,每當像非典、埃博拉這些傳染病襲來,在第一線的'醫生和護士,常常是最多最早的犧牲者。醫學的局限性,由於我們的病人千差萬別,也由於醫療系統不是完美的,容易出現醫療差錯。
醫生應有的職業道德
1、作為醫生,應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救死扶傷,實行人道主義。
2、尊重病人的人格與權利,對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產狀況,都應一視同仁;
3、文明禮貌服務。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
4、廉潔奉公。自覺遵紀守法,不接受患者紅包、宴請,不向患者或家屬借錢、借物;
5、不泄露病人隱私與秘密;
1、綜合性的知識:全科醫生掌握全面的基礎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知識,除此外還了解社會學、心理學、政治、法律、社會經濟學甚至宗教知識,以便解決各種問題及各種個體的身心疾患和群體的健康衛生問題。
2、高尚的素質:全科醫生肩負生命周期健康照顧的重擔,對每一位人都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對每一問題需始終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常常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必須具備有冷靜的頭腦、良好的思想境界;
甚至具有政治家的智慧,洞察眼前所經歷的一切事物,調節人們的情緒,使人們相對的思想平靜、生活安逸、工作舒暢、精神愉快。因此,他們除具有好的醫學才能外,還必需有高尚的人品、良好的修養,全科醫生一生需不斷進取。
3、豐富的生活經驗:全科醫生面臨的是疾病和生活交織的問題,是醫學知識與社會常識、人文科學邊緣的接合,他們生活在社區,距居民最近,不是在高牆內的醫院;
而是不時的介入個人和家庭之中,最能了解人們的生活情境,了解各人的心願和家庭狀況,從實踐中獲得和總結豐富的生活經驗。正是由於這些,豐富了他們的頭腦,使其對問題有深刻的認識,並具有較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4、卓越的管理才能:全科醫生以病人為中心,維護患者的利益,站在較高的層次觀察和管理社區內個人和家庭的問題,並且對整個社區衛生狀態進行監測,隨時提出干預措施,與有關部門(政府、企業、慈善等部門)進行協商共管。
對自己的工作崗位診聽,更是要進行細致的業務、人事、經濟管理,因此在其工作中施展了卓越的管理才能,也只有具有這種才能,方能當好一個全科醫生。由於全科醫生對醫療和醫療費用的卓越管理,而獲得了醫療保健「守門人」的專業稱號。
5、執著的科學精神:隨著日新月異的知識更新,人民醫療保健需求的不斷提高,全科醫生為滿足社區和個人的需要,必須對各門學科不斷的學習和究研,只有具有謙虛的作風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對不斷進展和變化的科學和社會知識孜孜不倦的學習,才能處理好社區和人群的健康問題,也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全科醫生。
一、醫生行業的優點:
1、穩定,職業生涯發展路線清晰。
掌管生老病死,再極端的情況,哪怕是戰亂,災難,都不用考慮活不下去的問題。
省去了企業常常面對的中層危機、40歲危機。
2、職業生涯時間長。
程序員們可能40-50歲就有些力有不逮,企業55歲基本開始退居二線,公務員(省部級及以上不談)60歲必退,醫生你干到90歲都行,還越老越值錢。
3、技術型行業,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總體上來說,屬於你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而不是別人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別人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4、成熟後(一般副高開始)收入高,當地中產生活保底。
5、社會資源廣,接觸面大,社會地位高。
6、成就感強。
7、家人看病方便。
二、醫生行業的缺點:
1、前期投入極大,門檻在所有職業裡面最高之一,投入產出比極低。
網上絕大多數醫學生及年輕醫生都處於這個階段,所以基本一邊倒的抱怨。
2、工作強度大、壓力大,風險高。
時間其實不算特別長(尤其內科及輔助科室),現在沒多少職業不加班了,強度(尤其外科)、壓力(尤其科研壓力)和風險是真大。
3、沒時間顧及家庭,夫妻關系及與孩子關系容易悲劇。
4、當前醫患關系較差。
但是請相信,被砍的也是極少數。
5、基本不用考慮一夜暴富、大富大貴這種事情
綜上,醫生這個職業就是一個大後期。
當別人早早到6開始靠各種炫酷技能刷錢殺人的時候,你要做的就是一個人默默地farm,一刀一刀地慢慢積攢,提升自己。
靠著家人給你的支持苦苦熬過最艱難的前中期。偶爾還要提防著患者的無情gank。
當你成型之後,局勢就會慢慢逆轉,最終,沒有幾個人能是你的對手。
所以,醫學適合中產階級及以上的孩子來學習(發達國家基本如此),想要靠盡快脫貧或者一步登天的同志們,IT、金融、銷售、創業做生意是你最好的選擇。
⑶ 醫生的職業是神聖的
當然是神聖的。救死扶傷通過自己的工作為別人減輕痛苦挽回生命,致敬!
⑷ 醫生是怎麼樣的職業
臨床本科是5年,公共衛生是4年,就業無保障,靠實力的,臨床就業一般是醫院,公共衛生可以是社區,衛生監督,疾病控制中心,醫生畢業後要考執業才可以就業,一般是在試業一年後考取!值班很多醫院都是輪班制的,無論哪個科!每月或都周輪一次,醫生也有假期,但醫院必須有人值班才可以輪休。醫生肯定有自己的時間和自己的生活方式的,這個你放心,我也是一名醫生,不過我是公衛的,現在社區就業,今年准備考執業!呵呵。。。。
⑸ 形容醫生的職業贊美詞有哪些
形容醫生的職業贊美詞如下:
1、醫生對我勝如親人,能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及時為我解除了病痛,令我太感動了。
2、您的崗位永不調換,您的足跡卻遍布四方。您的兩鬢會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卻百年不衰。
3、醫生是一個崇高的職業,治病救人是醫生的職責。醫生救人小到門診,大到手術,關繫到人們的生命。因此,他們總是那麼專心致志,不敢有一絲疏忽大意。他們知道一個小錯就能釀成大禍。每當知道醫生又救治好一個垂危病人,我的心裡既羨慕又佩服,不由暗暗下定決心:長大了我也要當醫生。
4、用日日夜夜,加倍踐行醫學的真諦,用身體力行,抒寫治病救人的情懷。
5、你們是生命的捍衛者,因為有了你們,生命才看見了曙光,生命才有了生還的希望。
⑹ 一位年輕醫生的職業生涯規劃
一位年輕醫生的職業生涯規劃
如果職業生涯規劃你還不會的話,那麼下面來參考一下別人的吧,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醫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快來閱讀學習吧。
想要做個好醫生,說難很難,說不難也不難:要樹立好正確的三觀,做好吃苦的打算,喜歡自己的專業,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個很好的規劃。
談到年輕醫生,很多老醫生都會搖頭,有很多吐槽。比較普遍的看法是現在的年輕醫生和以前不同了,沒有耐心,吃不了苦,說不起,想一夜成名,一夜變富(在召開年輕醫生座談會時他們會很不滿意的說為什麼主任的收入比我高那麼多?病史都是我們寫的,每天查房都是我們在看病人,每天開刀我們要上台陪上級醫生拉鉤,在病人身上我們花的時間要比主任多。應該調整分配方案,把主任的收入降下來,增加給我們)。
其實,年輕醫生也有他們的困惑,我們要考慮到他們的壓力:結婚成家的壓力(買房的錢哪裡來?),與其他行業同學比較的壓力(別人的工作時間短,壓力小,但是收入多),最愛玩的年齡沒時間玩,最需要花錢的年齡沒有錢,還要面對惡劣醫患關系的壓力,醫院對你考核的壓力(SCI,JCI,KPI,對你一直I,I,I不完)。其實,對於不少年輕醫生來講,這些都不是大問題,最大的困惑是看不到未來,至少是短期內看不到未來。在社會和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到處誘惑太多,熱點太多,相比之下,醫生成長和成熟的周期太長了。我們年輕時相對比較單純,沒有這么大的壓力,也沒有這么多的誘惑。個人認為,我們這一代人和現在年輕醫生最大的區別在於:我們多數人是把醫學當事業的,現在不少年輕人是把醫學當職業的,職業是clock in clock out,醫生僅僅是個養家糊口的專業而已。上班時,即使是微笑也是職業微笑,不是發自內心的。
但是這些都不應該成為不去努力的借口,醫生這個職業有它的行業特點,醫生的成長是快不起來的。當我們的年輕醫生在抱怨自己的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時,在希望自己的待遇和工作時間與國際接軌時有沒有去了解過美國住院醫生真實的生活和工作情況?在美國,住院醫生並不是醫院的正式員工,是受培訓人員,培訓期間的工作時間為每周80小時左右,這意味著即使是一周七天都上班的話,每天的工作時間也要接近12個小時。這樣的日子要持續4-5年,而且住院醫生的工資並不高。
以想要做個好醫生,說難很難,說不難也不難:要樹立好正確的三觀,做好吃苦的打算,喜歡自己的專業,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個很好的規劃。前我們是沒有規劃的,只是想做個好醫生,現在有條件去做職業生涯規劃了。
首先要明白自己想成為誰
臨床醫生(physician):做一個單純的'臨床醫生,不教學,不做科研。
臨床帶教醫生(physician ecator):在做好臨床醫生的同時,願意花時間在教學上,給大學生上課,帶教年輕醫生。
臨床研究者(physician investigator):在做好臨床醫生的同時,喜歡做臨床研究,寫臨床相關文章。不要以為臨床研究只能發中文文章,設計得好的臨床研究可以發影響因子非常高的SCI文章,例如NEJM,JAMA,LANCET。
臨床科學家(physician scientist):既是非常好的臨床醫生,又是很好的科學家,是要拿高水平的基礎研究方面的科研基金的,是可以發高水平的SCI文章的。一般來講,好的大學附屬醫院的科主任(Department Chair)非這類人莫屬。
臨床管理者(physician administrator):既可以做臨床醫生,又可以做行政管理者,例如科研教學管理者,醫政管理者。
科學家(Scientist):全身心投入科學研究,不做臨床醫生了。但是最好要有臨床基礎,這樣以來,提出的研究問題既可以是很好的科學問題,又是很好的臨床問題。
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培養目標
住院醫生培養全科化:在住院醫生階段,培養要全科化,例如婦產科的住院醫生需要進行婦科,產科,計劃生育方面的全面輪轉,包括門診和病房,不能過早分科。
主治醫生培養專科化:做完總住院進入主治醫生階段,就需要進行專科和亞專科的培訓(這相當於國外的Fellowship)。如果是選擇做產科的話,就需要確認未來是做普通產科、母體醫學、還是胎兒醫學,這需要制訂不同的Curriculum(培養方案和計劃)。
副高以上醫生培養專病化:進入副高階段就是專家了,但是專家不能太泛,需要聚焦,需要考慮專病化。如果是選擇婦科腫瘤,應該各種婦科腫瘤的手術都會做,但是不能說自己什麼婦科腫瘤都是專家,應該要明確自己希望成為卵巢癌,內膜癌,還是宮頸癌方面的專家。如果確認了自己是卵巢癌專家,就應該卵巢癌手術做的最多,卵巢癌方向自然科學基金拿的最多,卵巢癌方向SCI文章發的最多。
不同時間做不同的事
30歲以前:學習為主,做好住院醫生,讀完研究生,打好「三基」的基礎,最好能出國學習一次,至少6個月,最好1-2年。
30-40歲:做事為主,這時已經成為科里幹活的骨幹,要能獨當一面,要能練就一門絕活。
40歲以後:傳道授業為主,已經是教授了,是專家了,是研究生導師了,有自己的心得體會了,該花些時間傳道授業解惑了。
在二十一世紀,僅做一名臨床醫生是不夠的
在現代化的醫療體系中,我們的目標不應該僅僅是成為單純的臨床醫生(Clinician),還需要成為一個領導者(Leader),不一定是要做科主任,但是要成為一個包括醫生和護士在內的醫療組的領導者,因為現代醫學的任務靠一個人的單打獨斗是無法完成的,我們都需要和別人合作,成為可靠的合作夥伴(Partner),我們都有一個光榮的任務,教育好培養好年輕醫生,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Teacher)。
⑺ 醫生手抄報圖片大全
⑻ 「醫生」這一工作,究竟有多吃香
很多人在高考之後選擇學醫,是因為抱有“救死扶傷”的宏願,有的人選擇學醫,是覺得醫生這一行比較好找工作,永遠不會失業。尤其是老一輩的人,他們始終認為醫生的這個工作非常好,工資高,工作穩定,且年紀越大越”吃香”。我認為老一輩人的看法確實是很到位。那麼,“醫生”這一工作,究竟有多吃香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醫生這個工作到底有多吃香。
一、醫生這一工作有穩定的就業渠道首先來說醫生這個工作有著穩定的就業渠道,畢業後基本上就有穩定的工作了。即便是再不濟,學醫畢業之後也可以自己開個小診所。總而言之,只要你想,就一定能找到一個醫院去工作。現在無論是公立醫院還是私立醫院的數量都不在少數,每年招收的醫生也非常的多。
如果大家對醫生工作吃香這個話題感興趣,歡迎積極留言參與我們的話題互動。
⑼ 深圳一醫生吃碗面的功夫救助兩人,你如何看待醫生的這份職業
我覺得醫生這個職業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也是十分偉大的。
醫生的工作強度很大。只要病人需要,他們就會24小時待命。他們沒有自己的假期,只要患者需要,他們就必須馬上出現。但是,醫生這個職業比較穩定,基本上不會面臨失業、找工作難等問題。只要有一定的專業能力,就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作為一名合格優秀的醫生,不僅要掌握足夠的知識,還要有超越常人的心理素質。學醫時間長,學醫難度遠超其他專業。而且解剖課也是每個醫學生的必修課。除了解剖一些可愛的小動物,還需要解剖一些屍體。如果有些人的心理素質不是特別好,即使拿著手術刀,也會感到無助。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⑽ 當一名醫師助理是種怎樣的體驗
首先我家族不是什麼醫學世家,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世家。我開始也不想學醫,是家人說學醫做醫生以後不用再回家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承「家族產業」了。進醫學院校以後才感覺到好像進入另外一個世界,因為我學習的是中醫專業。思維和理解就不是在同一個頻道上,很多東西不但要記憶還要用常規理解和聯想,就是一環扣一環,不斷把一大堆詞語、語段和文章理解清楚。還要和屍體打交道,到山嶺中,植物園對草木識別。等到順利完成學業後就是一名真正醫生了嗎?回答那是否定的!到這里只能算是學醫者!畢業以後才是長征路上第一步,開始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准備各類備考。
醫師等級分類!
醫生等級分執業助理醫師、執業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執業助理醫師是醫生這職業最低級的等級,主任醫師是最高等級。中等職業畢業生畢業參加工作一年以後才可以參加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考得執業助理醫師和注冊五年後才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考試。考得執業助理醫師證開不是真正的醫生,因為沒有處方權,開處方要執業醫師以上的醫生簽字,處方才是合格具有法律效應的。本科以上學歷可以直接參加執業醫師考試。等通過執業醫師考試以後,才是真正的醫生,才具有開處方權
醫學生苦與累
備考執業醫師考試是一個漫長又枯燥的過程。不知道有多少醫學生為了考醫師資格證消耗多少腦細胞,掉了多少肉和頭發等等。參加醫師考試分技能和筆試兩部分,首先要參加技能考試通過以後,才可以參加筆試考試,筆試考試通過了,才能得到執業醫師資格證證書,才可以行醫。
苦、累與風險共存!
醫生是不是你們見到的簡單幾分鍾和病人交流呢?看是簡單的幾分鍾概括了多少學科的知識和多少年積累下來的經驗。醫生不但要治療好病人的病又要考慮病人的經濟承受能力,還要考慮治療過程方方面面的危險。為什麼越做醫生久越怕開葯治病越畏手畏腳,因為不但要完成自己職業中的工作還要承擔各類風險,畢竟面對的是人不是其它動物或商品。一但出醫療事故,不但職業、名譽等受影響還要承擔法律責任。曾經有一位老師告訴我允許你醫好千千萬萬的病人可能沒一個人會感謝你,但出一次醫療事故可能會讓你傾家盪產這輩子也許就玩完了。所以醫生這職業既辛苦又危險,處處要小心謹慎
事事理解萬歲!
我只希望大家理解一下醫生的工作,醫生也是人不是神。醫生也要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還要不斷提高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