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有鷹眼的素描畫法,圖片也行。拜託了,
可以嗎
⑵ 給國畫鷹提什麼款
雄鷹表現陽剛威武之美,國畫鷹常用的題字落款有:
四字名款:
雄鷹展翅。鵬程萬里。
句子款:
1、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2、沖天一搏氣如虹,踏浪凌波入海中。
3、莫怪雄鷹志氣高,長空萬里領風騷。
4、凜凜生威風,扶遙上太空。
5、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剛直不阿,留將正氣沖霄漢;幽愁發奮,著成信史照塵寰。
6、雄鷹展翅沖九天,燕雀低飛繞屋檐。
7、基因鑄就沖天志,欲振雄風作猛禽.縱然峻嶺多風雨不擇檐間低去眠.。
8、盤旋九萬里,萬物一覽中。
9、健翎繞日摩天去,利爪生煙踏海濤。
10、未有虎獅聲震耳,卻能瀟灑比鯤鵬。
提詩款有:
凄風淅瀝飛嚴霜,蒼鷹上擊翻曙光。
雲披霧裂虹霓斷,霹靂掣電捎平岡。
砉然勁翮剪荊棘,下攫狐兔騰蒼茫。
爪毛吻血百鳥逝,獨立四顧時激昂。
炎風溽暑忽然至,羽翼脫落自摧藏。
草中狸鼠足為患,一夕十顧驚且傷。
但願清商復為假,拔去萬累雲間翔。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春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畫鷹步驟之一
畫鷹可先從背、肩部畫起,接著畫翅羽,用筆要大膽果斷,切忌塗塗改改,務使筆觸生辣,墨色自然。
畫鷹步驟之二
再畫尾羽,並用中墨畫胸、腹、腿,然後審視形體的趨勢,畫上頭額線及頸部羽毛。先畫好身體,把主體位置確定後,頭部的動態選擇餘地就大,有利於貫串全身趨勢。↓↓↓
畫鷹步驟之三
最後畫嘴(喙)、眼,添趾爪,再用淡墨渲潤背羽及嘴爪等暗部,以增加層次和滋潤的感覺。
嘴、眼、爪三者為鷹的精神所在之處,其中「眼」為全身精神的集中點,畫時更要經意為之。畫眼要緊靠嘴端,眉線須帶勾而下垂,則立見精神。畫鷹不見威猛,其關鍵就在於眼神處理不好,以至精神盡失有損全局。
⑷ 關於雄鷹起飛的詩句
詠架上鷹
【唐】崔鉉
天邊心膽架頭身,欲擬飛騰未有因.
萬里碧霄終一去,不知誰是解絛人.
放鷹
【唐】白居易
十月鷹出籠,草枯雉兔肥.
下韝隨指顧,百擲無一遺.
鷹翅疾如風,鷹爪利如錐.
本為鳥所設,今為人所資.
孰能使之然,有術甚易知.
取其向背性,制在飢飽時.
不可使長飽,不可使長飢.
飢則力不足,飽則背人飛.
乘飢縱搏擊,未飽須縶維.
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
聖明馭英雄,其術亦如斯.
鄙語不可棄,吾聞諸獵師.
畫鷹
【唐】杜甫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聳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詠鷹
【唐】高越
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專待振毛衣.
虞人莫謾張羅網,未肯平原淺草飛.
白鷹
【唐】劉禹錫
毛羽斒斕白紵裁,馬前擎出不驚猜.
輕拋一點入雲去,喝殺三聲掠地來.
綠玉觜攢雞腦破,玄金爪擘兔心開.
都緣解搦生靈物,所以人人道俊哉.
鷹
【唐】羅隱
越海霜天暮,辭韜野草干.俊通司隸職,嚴奉武夫官.
眼惡藏蜂在,心粗逐物殫.近來脂膩足,驅遣不妨難.
鷹
【唐】徐夤
害物傷生性豈馴,且宜籠罩待知人.
惟擒燕雀啖腥血,卻笑鸞皇啄翠筠.
狡兔穴多非爾識,鳴鳩脰短罰君身.
豪門不讀詩書者,走馬平原放玩頻.
鷹
【唐】章孝標
星眸未放瞥秋毫,頻掣金鈴試雪毛.
會使老拳供口腹,莫辭親手啖腥臊.
穿雲自怪身如電,煞兔誰知吻勝刀.
可惜忍飢寒日暮,向人鵮斷碧絲絛.
1、《詠架上鷹》
唐崔鉉
天邊心膽架頭身,欲擬飛騰未有因。萬里碧霄終一去,不知誰是解絛人。
釋義:心志在天邊,身子卻困在架子上,想要騰飛卻沒有機會和條件。最終總會翱翔在萬里碧空之中,只是不知道誰是解開繩子的人。
2、《放鷹》
唐白居易
鷹翅疾如風,鷹爪利如錐。
釋義:老鷹展開翅膀非得速度很快,爪子尖利的像錐子一樣鋒利。
3、《畫鷹》
唐杜甫
㧐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釋義:竦起身軀,想要捕殺狡兔;側目而視,目光深碧銳利。
4、《詠鷹 》
唐高越
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專待振毛衣。
釋義:爪子白如雪,眸子亮似星,英姿雄風,世所稀見;它伺機待時,振羽欲飛,不飛則已,一飛摩天。
5、《觀放白鷹二首》
唐李白
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
釋義:單獨飛行的時候就像一片巨大的雪花飄,可是它卻可以明察百里以外的毫毛。
1、《籠鷹詞》唐代·柳宗元 凄風淅瀝飛嚴霜,蒼鷹上擊翻曙光。
雲披霧裂虹霓斷,霹靂掣電捎平岡。 砉然勁翮剪荊棘,下攫狐兔騰蒼茫。
爪毛吻血百鳥逝,獨立四顧時激昂。 炎風溽暑忽然至,羽翼脫落自摧藏。
草中狸鼠足為患,一夕十顧驚且傷。 但願清商復為假,拔去萬累雲間翔。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3、《鷹》唐代·章孝標 星眸未放瞥秋毫,頻掣金鈴試雪毛。會使老拳供口腹, 莫辭親手啖腥臊。
穿雲自怪身如電,煞兔誰知吻勝刀。 可惜忍飢寒日暮,向人鵮斷碧絲絛。
4、《白鷹》唐代·劉禹錫 毛羽斒斕白紵裁,馬前擎出不驚猜。輕拋一點入雲去, 喝殺三聲掠地來。
綠玉觜攢雞腦破,玄金爪擘兔心開。 都緣解搦生靈物,所以人人道俊哉。
5、《十離詩·鷹離韝》唐代·薛濤 爪利如鋒眼似鈴,平原捉兔稱高情。 無端竄向青雲外,不得君王臂上擎。
1,《畫鷹》
唐代:杜甫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2,《觀放白鷹二首》
唐代:李白
八月邊風高,胡鷹白錦毛。
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
寒冬十二月,蒼鷹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雲霄萬里高。
3,《醉落魄·詠鷹》
清代:陳維崧
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4,《詠架上鷹》
唐代:崔鉉
天邊心膽架頭身,欲擬飛騰未有因。
萬里碧霄終一去,不知誰是解絛人。
5,《籠鷹詞》
唐代:柳宗元
凄風淅瀝飛嚴霜,蒼鷹上擊翻曙光。
雲披霧裂虹霓斷,霹靂掣電捎平岡。
砉然勁翮剪荊棘,下攫狐兔騰蒼茫。
爪毛吻血百鳥逝,獨立四顧時激昂。
炎風溽暑忽然至,羽翼脫落自摧藏。
草中狸鼠足為患,一夕十顧驚且傷。
但願清商復為假,拔去萬累雲間翔。
第1句:雄鷹擊翅,因為它神往高山白雲;麻雀抖羽,因為屋檐是它的天堂。
仰望蒼穹,我們看到天際邊的希望;關注腳下,我們體味視野中的幸福。現實中的我們,切勿好高騖遠目空一切,凡事須從腳下做起;切勿只顧低首不會抬頭,目標依舊懸掛在遠方。
心存高遠和腳踏實地是我們行進的雙拐,能讓我們走得更遠更堅實。 第2句:不難看出雄鷹的視野,雄鷹的胸襟,雄鷹的力量,雄鷹的意志,一直以來都是人們崇拜和謳歌的對象!在整個動物王國三分天下,海陸空各自擁有一位霸主。
海上的霸主鯊魚,陸上的霸主獅子,而主宰天空的則是——雄鷹雄鷹,是一種令人敬畏的動物。鷹對天空擁有統治權,在人們的心目中,它一直都是強者的代名詞。
第3句:鷹是強勁的,鷹是敏銳的,同時,鷹也是苦難的,是艱辛的。 正是這樣成長起來的鷹,所以能不甘安逸,胸懷大志。
它拒絕像鴨子那樣碌碌無為,拒絕安逸的生活,而寧願挑戰環境,挑戰天空。 正是這樣成長起來的鷹,才有勇氣明知有危險,仍然去嘗試、去冒險。
在它的眼裡,沒有懦弱、沒有屈服、沒有膽怯,沒有放棄。挑戰是一種本性,冒險是一種享受。
也正是這樣成長起來的鷹,才有凌雲之志,王者之風,才有資格為王為霸,才有能力統治天空、傲視群雄。第4句:雄鷹有矯健強勁的雙翼,可以不受羈絆地自由翱翔於天際,浩瀚的天地,變幻的風雲,在它的眼底一覽無遺;飛翔於天地風雲之間,自然有說不出的力量和勇氣。
第5句:「每隻雄鷹的盡頭都是蒼穹」,那搏擊長空的意氣,使他勇敢,堅強.掠過荊棘的山谷,飛過痛苦的沼澤,越過孤獨的高山,踏過危險的森林……展開你拼搏的翅膀,自己去發現這世界上的酸,甜,苦,辣,自己去尋找時間的美妙.找到了自己的目標與路線,然後奮力去實現.不要怕有人嘲笑你,你只需一句:燕雀焉知鴻鵠之志!不怕困難,勇敢翱翔.無論前方多麼危險,都不曾退縮,因為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才會明白.親身體驗過才會成長.「真正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第6句:沒有一次次的跌落深谷再次起飛,沒有折翼後堅定飛翔的信念,就沒有翱翔於藍天之上的雄鷹。第7句:這只雄鷹在山腰間盤旋,忽然一振翅膀飛過最高的山巔,它那褐色的翅膀,幾乎擦著了山巔上飄動的朵朵白雲。
第8句:鷹在長空翱翔,它孤傲,絕不拉幫結伙,它孤傲,從不在污濁的大地久留。它的雄心在高空中升起,它覺得地面的一切是渺小的也是平庸的。
它要創造新的空間。為了它的偉大目標,它日夜在長空搏擊,直到它的生命終結,它也不會死在別的動物手中,它寧願死在同類手中,也不願讓俗世的一切去污穢它聖潔的羽翼。
如果人能轉世,我願來世做一隻雄鷹,翱翔在世俗外的廣袤天空。第9句:飛越蒼穹需要勇氣和毅力,檢討自己,你有堅實的翅膀么? 雖然拼搏精神是雄鷹的特權,而我們只是「滄海之一粟」,但終有一天我們也會像雄鷹一樣,踏上自己的成功之路,只要我們肯實踐,肯努力.面對未來,我們必須勇敢,讓自己可以在暴風雨中自由的翱翔.「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第10句:更另人害怕的是,屢立風霜的腳,鐵鉤般的嘴,世界上最恐怖、陰森的眼神。
不過,我恰恰喜歡的也就是這眼神,它是歷經千山萬水,才使腳皮如刀一樣硬,百毒不侵,而鐵鉤般的嘴,配上它的毛和翅膀就更不用提了。最另我喜歡的是那對眼睛,在高山上放眼,那令萬物俱寒,惟我獨尊的氣勢,人看它的眼神,有一種殘忍之感。
但它的高傲、堅絕對凌駕於世界之巔。第11句:一隻蝴蝶欲像雄鷹般飛過滄海,沒有堅實的翅膀,沒有翱翔蒼穹的意氣;只有華麗的外衣,盤旋花朵的虛偽.現實像那無邊的滄海,而我們則是那欲飛過滄海的蝴蝶,有人會問:「為什麼我們不是雄鷹?」很簡單,因為我們不曾歷練,只是一群圍繞在花朵旁的蝴蝶.第12句:日落西山,是鷹歸宿之時。
鷹、落日、煙籠的大地。這是一幅多麼壯觀的畫。
鷹立在高高的岩石睥睨斜陽,斜陽在它的不屑中匆匆收起自己的帷幕。在鷹的面前這太陽又是多麼的膽小啊。
第13句:人們關注雄鷹飛的高不高的時候,只有少數人關注雄鷹飛的累不累,這個問題我不知道答案,但可以肯定一點,如果沒有付出,又何來飛的高?雄鷹也許很累,可是如果停止飛翔,他便落入地上獵物的嘴中,休息,也應該選在很高的地方,沒有人達到!人生也是一樣,每一個羨慕休息的人,你不知道他是在很高的位置上休息,這樣,他才有安全感!第14句:看,遠處有一隻幼鷹,默默地彳亍在河邊的岩石上。它抬頭仰望天空,迷茫又彷徨,它幻想著空中的一切美好!它多想,他多想揮動矯健強勁的雙翼,不受羈絆地翱翔於天際。
他多想穿越浩瀚的天地,叱吒變幻的風雲,飛翔於天地風雲之間!第15句:雄鷹拒絕像鴨子一樣碌碌無為,它厭惡安逸的生活,它在陽光下起舞,在風雪中歌唱,在它的眼裡沒有艱險,沒有陰郁,只有高傲,只有飛翔,只有向著更高更遠更深邃的方向!第16句:雄鷹自由的主宰天空與大地,讓飛禽為之害怕,走獸為之擔驚!看上去是多麼令人敬畏,誰注意過位於高山之巔的小鷹在巢中嗷嗷待哺?他們的羽毛稍微長滿一。
詠架上鷹 【唐】崔鉉 天邊心膽架頭身,欲擬飛騰未有因. 萬里碧霄終一去,不知誰是解絛人. 放鷹 【唐】白居易 十月鷹出籠,草枯雉兔肥. 下韝隨指顧,百擲無一遺. 鷹翅疾如風,鷹爪利如錐. 本為鳥所設,今為人所資. 孰能使之然,有術甚易知. 取其向背性,制在飢飽時. 不可使長飽,不可使長飢. 飢則力不足,飽則背人飛. 乘飢縱搏擊,未飽須縶維. 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 聖明馭英雄,其術亦如斯. 鄙語不可棄,吾聞諸獵師. 畫鷹 【唐】杜甫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聳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詠鷹 【唐】高越 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專待振毛衣. 虞人莫謾張羅網,未肯平原淺草飛. 白鷹 【唐】劉禹錫 毛羽斒斕白紵裁,馬前擎出不驚猜. 輕拋一點入雲去,喝殺三聲掠地來. 綠玉觜攢雞腦破,玄金爪擘兔心開. 都緣解搦生靈物,所以人人道俊哉. 鷹 【唐】羅隱 越海霜天暮,辭韜野草干.俊通司隸職,嚴奉武夫官. 眼惡藏蜂在,心粗逐物殫.近來脂膩足,驅遣不妨難. 鷹 【唐】徐夤 害物傷生性豈馴,且宜籠罩待知人. 惟擒燕雀啖腥血,卻笑鸞皇啄翠筠. 狡兔穴多非爾識,鳴鳩脰短罰君身. 豪門不讀詩書者,走馬平原放玩頻. 鷹 【唐】章孝標 星眸未放瞥秋毫,頻掣金鈴試雪毛. 會使老拳供口腹,莫辭親手啖腥臊. 穿雲自怪身如電,煞兔誰知吻勝刀. 可惜忍飢寒日暮,向人鵮斷碧絲絛。
⑸ 寫出同時包含樹和鳥兩種意象的詩句
1. 關於鳥的詩句和意象
關於鳥的詩句和意象 1.古詩文中鳥的意向
古詩文中鳥的意向 鵑 杜鵑,又名子規,杜宇、蜀魄等。
《華陽國志·蜀志》載:「古有蜀王杜宇,號望帝,後禪位出奔,其時子規鳥鳴,蜀人思念杜宇,故覺此鳥鳴聲悲切。」也許因此,人們總是把杜鵑聲與「悲傷」、「思歸」的情緒聯系在一起。
如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
算來未抵人間離別。」詞人用杜鵑來惋惜百花凋零,春已歸去的傷感之情。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子規聲聲,彷彿呼叫著「不如歸去」,然而,遷客卻仍要遠行,這是令人何等的傷情?作者正是借子規的啼聲,來襯托自己的愁心。表達了對友人受貶的無限同情。
燕 成雙成對的燕子,總使人想起團圓或離散。「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詩經·谷風》),成雙成對的燕子,引起有情人渴望比翼雙飛的思念。
燕子依舊,物是人非,更易使人產生時事變遷、昔盛今衰的感嘆。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烏衣巷》)而最讓人傷感的,莫過於像燕無家可歸一樣,成了無根之人。南唐後主、亡國之君李煜,眼看燕子歸來,和淚寫下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千古名句。
鴻雁 是大型的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和羈旅傷感之情。如歐陽修《戲答元稹》:「夜聞歸雁生相思,病人新年感物華。」
趙嘏《長安望秋》:「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秦觀《減字木蘭花》:「困依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
龔自珍《己亥雜詩》:「三更忽軫哀鴻思,九月無襦淮水湄。」 鷓鴣 鷓鴣,在古人眼裡,叫聲凄切、清長,如說「行不得也,哥哥」。
在詩詞中,鷓鴣聲彷彿是哀怨、凄清的化身。如:辛棄疾《菩薩蠻》:「江晚正愁余,深山聞鷓鴣。」
對著江邊的暮色無限惆悵,深山裡又傳來鷓鴣鳥悲苦的叫聲。黃升《月照梨花》中:「不知郎馬何處,煙草凄迷,鷓鴣啼。」
「行不得也哥哥」,是鷓鴣的叫聲,也是少婦的心聲。「鷓鴣啼」,含蓄地表達了情系郎君,翹首盼郎歸的心情。
烏鴉 烏鴉全身黑色,人們對它常有厭惡之感,常用來描寫衰敗荒涼的景象。如秦觀《滿庭芳》:「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辛棄疾《永遇樂》:「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過去的事情不堪回首,今天,飛集在敵人廟里的烏鴉爭食剩餘祭品,祭鼓頻敲。
表達了對統治者不能收復中原的不滿。 黃鸝 黃鸝聲脆,易使人喜。
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詩人歡愉開朗的胸懷聞黃鸝聲便知;晏殊「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農家春遊之樂躍然紙上。 這個叫做意象,是中國古詩文常用的~~~。
2.古詩中以鳥為意象的詩很多,求助幾句
(一)、蒼鷹。
杜甫青年時代寫過一首詩《畫鷹》:「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掇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風鳥,毛血灑平蕪。」
詩人通過描繪畫鷹來抒發他那疾惡如仇的激情和搏擊雲霄的壯志。首聯點明畫鷹,矯健不凡的蒼鷹挾風帶霜,虎虎生威,使得潔白如雪的畫絹上彷彿突然騰起一片風霜肅殺之氣。
頷聯、頸聯描寫蒼鷹的神態。聳身抓兔,側目傳神,光彩照人,氣雄萬夫,幾個簡單而逼真的細節活畫出蒼鷹嚴陣以待,躍躍欲試的形象。
尾聯順勢收筆,抒寫心志:何時才能展翅雲天,搏擊凡鳥?何時才能搏殺平蕪,大獲全勝呢?詩歌題畫贊鷹,借鷹喻人,發乘風思奮之心,抒疾惡如仇之志,氣勢磅礴,撼人心魄。 (二)、飛鳥。
《春望》前四句這樣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此詩寫於安史之亂期間。
前兩句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亂草叢生,林木蒼蒼。畫面破敗蕭索,給人以怵目驚心之感。
後兩句寫春望所感:國破家亡,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意境凄慘悲痛,讀來令人心驚肉跳。
顯然,兩聯四句,前後關涉,詩人意在以山花泣淚,飛鳥驚心來表達自己離亂傷懷,滿目凄凄的憂患之感。《南鄰》寫朋友山居生活的幽雅情趣。
前四句「錦里先生馬角巾,園收芋栗未全貧。慣看賓客兒童喜,得食階除鳥雀馴。」
寫客人來訪,主人素麵塵心,熱情相接;兒童笑語相迎,天真可愛;小鳥階除啄食,不驚不亂。一切都是那麼和諧寧靜,純真本色;一切都是那麼歷歷在目,活靈活現。
足見友人一家老小甚至包括溫馴可人的小鳥多麼淳樸、厚道,多麼和平、友善。從這些大搖大擺,悠然啄食的小鳥身上,我們彷彿看到了山居環境的清幽靜謐和友人生活的隱逸幽雅。
《絕句二首》(其二)則對比著色,以樂襯悲。「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一二兩句幾乎就是一幅鑲嵌在鏡框里的風景畫,濡飽墨於紙面,施濃彩於圖中,有令人目迷神馳的藝術魅力。你看,漫江碧波盪漾,顯露出白翎的水鳥,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風光!滿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鮮花紅艷無比,簡直就像燃燒著一團旺火,多麼綺靡,多麼燦爛!以江碧襯飛鳥的白,碧白相映生輝;以山青襯花葩的紅,青紅互為競麗。
畫面絢麗清新,令人賞心悅目。三四兩句卻流露出歲月荏苒,歸期遙遙的漂泊之感,情調凄楚哀怨,無可奈何。
顯然,一二兩句的樂景鋪設是為了反襯三四兩句的思歸傷感。潔白耀眼,光彩照人的水鳥負載著一顆漂泊流浪歸思沉重的心! (三)、孤雁。
《孤雁》一詩以雁自況,托物抒懷。「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首聯點題,孤雁不飲不啄,執著一念,且飛且鳴,其聲凄慘,其影孤單。
思念同伴,拚命追尋,悲壯中透露出一份熱烈,一份執著。頷聯巧用對比,「一片影」寫孤雁的渺小孤獨,「萬重雲」寫雲天的高遠浩茫,兩相映襯,更見得離群失伴的孤雁漂泊雲天,無處投身的悲苦焦慮。
「誰憐」反問,渲泄滾滾詩情:經歷了安史之亂,在那動盪不安的年月里,詩人流落他鄉,親朋離散,天各一方,可他無時不渴望骨肉團聚,無日不夢想知友重逢,這份離亂傷懷不正如孤雁的哀哀長鳴嗎?頸聯描寫幻覺,刻畫心理。孤雁被思念纏繞著,被痛苦煎熬著,一刻不停地飛鳴。
它望盡天涯,望啊,望啊,彷彿那失去的群雁老在它眼前晃動;它哀喚聲聲,喚啊,喚啊,似乎那侶伴的鳴聲老在它耳畔鳴響。這兩句血淚文字以虛寫實,亦幻亦真,情深意切,哀痛欲絕。
尾聯以「野鴉」來陪襯孤雁,感情濃烈,愛憎分明。孤雁是思群念友,悲鳴不已,痛苦勞累,迫切焦急;野鴉則鳴噪紛紛,了無意緒,無動於衷,麻木不仁。
兩相比照,更見得孤雁的孤單可憐,處境險惡,也可看出野鴉的鄙卑無聊,冷漠刻薄。四聯從不同的角度描繪孤雁,孤單困苦卻飛走哀號,處境險惡卻苦苦追尋,卑微渺小卻心比天高,這是一首孤雁念群,悲中有壯的贊歌,這是一曲披露心曲,挑戰人生的贊歌。
小小一隻孤雁寫盡了詩人感時傷懷的離亂之苦。 (四)、白鷺。
《絕句四首》(其三)寫草堂遠眺的新春美景,抒發作者歡快明朗、輕松愉悅的心情。「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一二兩句精選景物,巧妙著色,描繪了一幅有聲有色,生機勃勃的圖景。
首句寫春回大地,綠柳成陰,黃鸝成對,婉轉啼鳴,呈現一派生機,頗具喜慶意味。次句寫晴空萬里,一碧如洗,白鷺成行,直上青天,凸現一種空靈,暗示一片天機。
上下兩句不管是婉轉歌唱的黃鸝,還是姿態優美的白鷺,也不管是抽芽吐綠的翠柳,還是空闊明朗的青天,無一不流露出詩人輕松明快的心情。我們幾乎可以說,面對如此大好春色,詩人童心未泯,詩性大發,要像黃鸝一樣歌唱春天,要象白鷺一樣自由飛翔!杜甫的另一首詩《漫成一首》也寫白鷺,情趣卻迥然不同。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刺鳴。」
全詩寫夜泊之景,意境寧靜安謐,朦朧幽美。第三句寫江岸白鷺。
皓月銀。
3.鳥的詩句,分析詩歌中的鳥意象 簡短一些( ⊙ o ⊙ )啊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獨步江畔尋芳》
「留連戲蝶時時舞」。「留連」是形容蝴蝶飛來飛去捨不得離開的樣子。這句從側面寫出春花的鮮艷芬芳。其實詩人也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所吸引而留連忘返。
「自在嬌鶯恰恰啼」。「嬌」是形容鶯歌柔美圓潤。「恰恰啼」是說正當詩人前來賞花時,黃鶯也在鳴叫。只因為詩人內心歡愉,所以想當然地認為黃鶯特意為自己歌唱。這與上句說彩蝶留連春花一樣,都是移情於物的手法。由於詩人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這首小詩讀起來就更親切有味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樹上的黃鶯一大早就忙著搶占最先見到陽光的「暖樹」,生怕一會兒就會趕不上了。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而不知是誰家檐下的燕子,此時也正忙個不停地銜泥做窩,用一個「啄」字,來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這兩句著意描繪出鶯鶯燕燕的動態,從而使得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黃鶯是公認的春天歌唱家,聽著她們那婉轉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嫵媚;燕子是候鳥,她們隨著春天一起回到了家鄉,忙著重建家園,迎接嶄新的生活,看著她們飛進飛出地搭窩,使人們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4.有關鳥的詩句及文化意蘊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獨步江畔尋芳》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宋·徐俯《春遊湖》
獨憐幽草岸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宋·徐元傑《湖上》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宋·王令《送春》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唐·杜甫《旅夜書懷》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四首》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王維《觀獵》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宋·張志和《漁歌子》
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元·馬致遠《秋思》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唐·劉長卿《送上人》
獨立衡門春雨細,白雞飛上樹枝啼。——宋·葉紹翁《西溪》
5.古詩文中鳥的意向
如果是像喜鵲有代表吉祥之類的代表就是 高興、吉祥之義
想烏鴉、杜鵑代表的則是孤獨、思鄉
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盂浩然:《春曉》)
5.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7.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8.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9.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10.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6.詩經中關於鳥的意象有那幾個方面
這是一篇很費神的論文,要求你必須熟讀詩經。但是你如果是應付而已的論文就隨便寫寫。
一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託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在比較文學中,意象的名詞解釋是:所謂「意象」簡單說來,可以說就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意味的具體形象。簡單地說就是借物抒情。就是借鳥抒情之物。
二、而詩經中《詩經》記載了哪些鳥呢?按出場先後,它們是:雎鳩、鵲、鳩、燕、雉、雁、鶉、鴇、黃鳥、鷺、鵜鶘、倉庚(鶬鶊、黃鶯、黃鸝)、?(鳲鳩、杜鵑)、鴟鴞(梟)、鸛、鵻(鵓鴣)、脊令(鶺鴒)、隼(鷂鷹)、鶴、鸒(烏鴉)、鶉(雕)、鴛鴦、鶖、鳶、鳧(野鴨)、鷖(鷗)……
三、在那河洲的草木深處,兩只雎鳩互訴衷腸。連綿不絕的關關聲中,「窈窕淑女」的身影在那人的眼前揮之不去。雎鳩呀,雎鳩,你可知道有人的心已被刻骨的思念日夜磨損么。這是《詩經》的開篇之作。這里的鳥指窈窕淑女。
四、總的來說:一是象徵力量和勇敢,主要反映在服飾威儀的審美追求;二是婚姻愛情的象徵,取之於鳥的雙對出入、自由飛翔以及相依為命的美好景象;三是以鳥的不同品性,象徵社會人群中聖賢或惡人;四是用鳥的細微,象徵孝子的拳拳赤誠.此外還有許多切合主題表達的特殊意象,豐富了的藝術形象寶庫,又成為含義明確的語匯被人們至今廣泛使用,如鳶飛戾天、鴻雁哀鴻等.
所以建議你論文的提綱:
一、意象解釋
二、詩經中出現鳥的地方。你自己找。有多少出,多少篇。寫個總的概述。
三、根據自己的歸納,然後列舉幾類意象,(上面已經說明)分類查找資料。說明。
四、進一步升華。
7.含鳥的詩句 鳥代表著什麼含義
1、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錦瑟》
李白《蜀道難》:「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杜鵑: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杜宇、子鵑。春夏季節,杜鵑徹夜不停啼鳴,啼聲清脆而短促,喚起人們多種情思。杜鵑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悲苦之事聯系在一起。杜鵑的啼叫又好像是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它的啼叫容易觸動人們的鄉愁鄉思。
2、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
青鳥:傳說西王母有三隻青鳥,一隻先遣為信使,前來給漢武帝報信,另外兩只隨西王母而來,並服侍在王母身旁。後來青鳥成為傳書的信使。
3、鴻雁於飛,哀鳴嗷嗷。——」《詩·小雅·鴻雁》
鴻雁(哀鴻):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後來用「鴻雁」代指傳書的信使(如「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或以鴻雁在野、哀鴻遍野喻指百姓流離失所。
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
雁: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4、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燕:表現時事變遷,抒發昔盛今衰、人事代謝、亡國破家的感慨和悲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舊巢,詩人往往抓住此特點,抒發感時之情。
5、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唐·劉長卿《送上人》
鶴:隱者的伴侶。
6、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
鵲:喜鵲,多指報喜者。
另外: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鳥:指飛禽。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做連理枝。——鳥:指鳳凰、鴛鴦。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鳥:指歸鳥。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鳥:指林中春鳥。
8.中國古典詩詞中飛鳥的意象
1;閨 怨
沈如筠
雁盡書難寄, 愁多夢不成。
願隨孤月影, 流照伏波營。
雁在詩中被譽為信使。
這首詩為思婦代言,表達了對征戍在外的親人的深切懷念,寫來曲折盡致,一往情深。
詩沒有單純寫主人公的愁怨和哀傷,也沒有僅憑旁觀者的同情心來運筆,而是通過人物內心獨白的方式,著眼於對主人公純潔、真摯、高尚的思想感情的描寫,格調較高,不失為一首佳作。
2;人日思歸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傳說雁在正月就開始北歸,雁在本詩里被賦予思鄉的遊子。
這是一首構思新巧、想像奇妙的思鄉之作。據說作者寫了這首詩後,南朝陳人看了一、二句,覺得薛不會作詩而加以嘲笑;等到看了三、四兩句便立即誇贊說:「真是名不虛傳的詩人。」它好在什麼地方呢?試看,歸念早於花開之前,歸時遲於雁歸之後。傳說鴻雁正月從南方返回北方。這一寫,就把想歸又不能馬上歸的著急心理以及迫不及待要歸的心情充分地表達出來了。而且,又是以雁歸作襯托,更增添了詩的感情色彩。人們常用最後兩句表達思鄉之情。
⑹ 關於畫的古詩有哪些
1、柯敬仲墨竹
李東陽(明)
莫將畫竹論難易,剛道繁難簡更難。
君看蕭蕭只數葉,滿堂風雨不勝寒。
譯文:
不要隨意地談論畫竹的難與易,應該說工筆不易寫意更加難。您看他蕭疏地塗下幾片竹葉,便渲染出滿堂風雨寒氣凜然。
2、金陵圖
韋庄(唐)
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故城。
譯文:
誰說畫不出六朝古都的傷心事,只不過是那些畫家為了迎合當權者的心態而不畫傷心圖而已。
你看這六幅描摹南朝往事的畫中,枯老的樹木和寒涼的雲朵充滿了整個金陵城。
3、畫
王維 (唐)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譯文:
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奇斗艷,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4、畫鷹
杜甫(唐)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絛鏇光堪擿,軒楹勢可呼。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譯文:
潔白的畫絹上騰起了一片風霜肅殺之氣,原來是畫鷹矯健不凡彷彿挾風帶霜而起。聳起身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兔子似的,蒼鷹的眼睛側目而視和猢猻的眼睛相似。蒼鷹神采飛揚可摘除系著私繩的銅環,懸掛在桿楹上的畫鷹氣勢靈動能呼出。
何時讓這樣卓然不凡的蒼鷹展翅搏擊,將那些「凡鳥」的毛血灑落在原野上。
5、南鄉子·妙手寫徽真
秦觀(宋)
妙手寫徽真,水剪雙眸點絳唇。疑是昔年窺宋玉,東鄰,只露牆頭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誰記當年翠黛顰?盡道有些堪恨處,無情,任是無情也動人。
譯文:
有人為崔徽畫了一幅肖像,畫上的兩眼清澈明亮如同秋水剪成,嘴唇紅潤如用硃色點染。畫面是一幅半身像,猶如東鄰女偷看宋玉,牆頭半遮玉體一樣。
她曾有一段辛酸的往事,誰還記得當年皺眉的時候呢?都說如此高超的畫技,如此美艷的人,可是看過之後卻有些遺憾,可惜不是真人,不通情愫。這樣美麗的女子,即使無情也是很動人的。
⑺ 怎樣畫龍的步驟 圖片
示例操作步驟如下:
1、畫一個長橢圓作為龍的頭。
⑻ 鷹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鷹科動物的種類很多,有的叫鷹,有的叫鷲,叫鳶,叫鷂,叫鵟,叫雕等等,反正都是些吃小動物的大鳥或中小型鳥,草原上的這種鷹,身體比鷂鷹大,比雕小,它們飛行速度快,眼睛能看清楚十幾公里外一隻小雞的一舉一動。
當一隻幼鷹出生後,沒享受幾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經受母鷹近似殘酷的訓練。在母鷹的幫助下,幼鷹沒多久就能獨自飛翔,但這只是第一步,因為這種飛翔只比爬行好一點,幼鷹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訓練,否則,就不能獲得母鷹口中的食物。第二步,母鷹把幼鷹帶到高處,或樹梢或懸崖上,然後把它們摔下去,有的幼鷹因膽怯而被母鷹活活摔死。第三步,則充滿著殘酷和恐怖,那些被母鷹推下懸崖而能勝利飛翔的幼鷹將面臨著最後的,也是最關鍵、最艱難的考驗,因為它們那在成長的翅膀中大部分的骨骼會被母鷹折斷,然後再次從高處推下······ 幼鷹: 有的獵人動了惻隱之心,偷偷地把一些還沒來得及被母鷹折斷翅膀的幼鷹帶回
⑼ 畫家畫一隻老鷹,賣了2.7億,放大五倍後有什麼不一樣的
藝術的偉大意義,基本上在於它能顯示人的真正感情、內心生活的奧秘和熱情的世界。——羅曼·羅蘭
杜甫曾在《畫鷹》中說「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鷹作為空中的霸主,在中國也是有著其獨特的地位,在人們心中它是孤獨而驕傲,能夠將是迅猛與優雅兩個毫不相乾的特徵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在遼闊的天地中翱翔,在過去它常常會出現在國畫中,佇立不動的鷹、嶙峋而醜陋的怪岩與乾枯的樹枝就能成就不屈的精神,古往今來畫鷹的很多,但是能夠畫出水準的卻很少,中國就有一位畫家畫一隻老鷹,賣出2.7億天價,放大5倍後,專家:這根本不是畫。
結論:藝術恆久,生命短暫
都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每個人對話的理解和欣賞水平都是不同的,但是在一個好的作品面前,人們不一定能夠說出這幅畫究竟哪裡好,但是能夠感受的是創作者的用心,感受到畫中的意境,每個人對這只鷹的理解或許不同,但是相同的都是從鷹中感受到了磅礴與大氣,是來自對雄鷹的生命力,拍出如此天價,也是對潘天壽繪畫成就的一種認可了。
⑽ 初中同學出國送怎樣國畫
送畫沒太大實用價值,僅代表個人的意願或美好的祝福。
年輕求學自然給人聯想到美好的前景,祝他前程似錦。
一、雄鷹展翅高飛於青天以一覽眾山曉
二、一行白鷺上青天
三、萬馬奔騰
或表達真摯而永恆的友誼。
一、兄弟行走在通天大路下,朝陽將你們在大地上拉出長長的背影
(主題:與你同行)
二、大雁排成人字,飛往朝陽升起的方向。(主題:盼歸)
鳥巢這東西做主題好象說明不了什麼呀??
針對你提出的補充問題,我也提出補充建議:(以南方人為例早出晚歸,北方則相反)
建議一:
將視角定位在站在鬱郁蔥蔥的白楊樹林里的人物(這個人就是看畫的人或作者本人),仰望天空,空中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型飛向遠方的朝陽。
含義是:
鬱郁蔥蔥暗示了季節,因為春天大雁北飛離去
朝陽象徵年輕的狀態,像初升的太陽,充滿希望和光明的未來;
筆直的白楊及人字形列隊象徵你對朋友的期望,希望他在外堅持正直的為人作風;
建議二:
將視角定位在站在落葉枯枝的白楊樹林里的人物(這個人就是看畫的人或作者本人),仰望天空,空中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型從夕陽中飛回。
含義是:
落葉枯枝的白楊樹林暗示了季節,因為秋天大雁歸;
夕陽象徵從西方歸來,「夕」同「西」;
筆直的白楊及人字形列隊象徵你對朋友歸來的看法,在你眼中,出外多年的朋友一直保持著耿直的為人態度,多年之後終於成人歸來。
仰望的第一人稱視角象徵,你在這邊,他在那邊,一種對望的姿態。他在高處飛,你在低處望,表達作者對朋友的尊重、敬仰之意思。
至於什麼樣的材料繪制,用什麼繪畫形式來表現都不重要,中國畫審美講究意在筆先,筆斷意連。意思表達到位了,形式運用就自由化了,工筆也行,水墨寫意也行,甚至素描也行、油畫水彩也可,各有千秋。只要對方看的出你是花很多心思在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