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四方連續圖案的繪制方法
製作說明
本例繪畫的四方連續圖案,由兩種基礎圖案組成排列。兩種圖案各自也是對稱圖案,區別是圖案中心位置一個是十字圖形,一個是梅花圖形。本例圖案的特點是:對稱。對稱也稱均齊,是同形同量的組合,體現出秩序、排列的安定感。這種形式的圖案,產生安靜、平穩和莊重之感。
製作步驟
1 打開一張原始圖案素材,如果原始圖形尺寸較小,將其放大,並且鎖定該圖層。
2 在其上新建一個圖層,命名為「輔助線」。
3 選擇「Rectangle(矩形)」工具,按下「Shift」鍵,沿底圖畫一個36×36的正方形框。
4 選擇菜單「View→Show Rulers(視圖→顯示標尺)」命令。選中「正方形」出現控制點,拉出橫、縱輔助線放在水平和垂直中心點上。選擇「Line(直線工具)」,繪畫兩條正方形的對角線,如圖1所示,鎖定該圖層。
5 在「輔助線」圖層之上再建立一個圖層,名為「遮罩」。選擇「Rectangle(矩形)」工具,繪畫兩個矩形,蓋住四分之三的圖形。在「遮罩」圖層之上再建立一個圖層,名為「八分之一圖案」,選擇「Pen(鋼筆)」工具,繪畫四分之一的一半圖形。(註:不要畫成封閉的圖形),如圖2所示。使用「Direct Selection(路徑選擇)」工具調整圖形。
⑵ AI繪制出四方連續圖案實例教程
先繪制這樣簡單的線條,繪制完成後,可以將這個圖形全部選中,並執行Ctrl+G(編組)命令
為了後面好敘述,我將大小弄成了一個整數,當然舉一反三,你可以繪制長框不等的元素,只要記住尺寸的大小就可以了。
選中圖形,執行「對象>變換>移動」命令,移動的大小就是上面所設定的寬度,然後單擊「復制」按鈕即可
再次執行同樣的操作,也可以執行Ctrl+D來實現
將三個圖形都選中,再次執行「對象>變換>移動」命令,這次要移動的位置就是縱向的高度了,還是要單擊「復制」按鈕
做這個四方連續的案例至少要復制出5個圖形,這里復制出了6個,反正復制不花力氣,留著就留著,嘿嘿
使用矩形工具在頁面上單擊,所設定的寬度和高度就是單個圖形的高度和寬度的兩倍
再將下面的3個圖形選中,按住Shift鍵,水平移動一些,移動多少自己定義
然後將6個形狀都選中,執行Ctrl+G,將圖形編組後,再將矩形的框一起選中,垂直居中對齊一下
然後將矩形的填色和描邊都改為「無」,然後放置在最底
全部選中圖形,拖放到色板調板中
這是應用後的圖案
水平位置移動比較偏一點的應用
紅線框是定義圖案需要的大小,綠線框是小單元的
應用後就比較容易看得明白了,四方連續也就是要前後左右都能夠相連,不過要做更復雜的圖案,就要畫更加復雜的結構線了。
⑶ 如何DIY四方連續圖案方法圖解
四方連續圖案的設計方法:
1、用一張色紙(或白紙),對折兩次
2、設計自己喜歡的四方連續圖案,注意連續部分的連接,把剪去部分畫上黑色。
3、剪去黑色部分,注意連續部分不要剪斷。
4,把剪好的圖案揭開,貼在不同色的托底卡紙上,完成。
⑷ ps怎麼做四方連續圖
四方連續圖案畫中的一種組織方法。
在PS中,等同於圖案填充,或者自由變換。
也就是自己定義一個圖案,再點擊創建新的填充/調整圖層即可。
⑸ 怎樣用ps做花卉的四方連續。。謝謝拉。。O(∩_∩)O。。
方法一
1. 打開一張花卉圖案。
2. 使用魔棒工具選擇背景白色。
3. 雙擊背景層使其成為活動層。
4. Delete。
5. 新建文件。
6. 導入花卉圖案。
7. 用矩形選框工具畫一個框,注意要滿足留空的規律。
8. 建立輔助線。
9. 使用標尺工具分別量得垂直距離為369像素,水平距離為293像素。
10. 復制圖層1。
11. 使用濾鏡-其它-位移。
12. 垂直值為369像素。
13. 上下左右都相同。但注意紅框部分在單點陣圖案中仍沒有。
14. 因此將下方圖案圖層向左位移293像素,即-293。
15. 另外,我們也發現下圖紅框部分如果能連接起來,圖案會更連續。
16. 選擇畫筆。
17. 調節。
18. 建立路徑,並描邊。
19. 隱藏白色底圖層。
20. 用矩形選框選擇單點陣圖案。
21. 定義圖案。
22. 最後在新文件中填充圖案。
完成。
方法二:
1. 打開這張黑白圖形的圖片。
2. 使用圖像-調整-色階工具調色,主要是增加對比度。
3. 下面我們來使用一個工具,選擇-色彩范圍來選中圖中的白色。
4. 在圖中白色部分處單擊。這個工具和魔棒有點相似,但調節容差值時,可以看到預覽的效果,即白色部分為選區。確定。
5. 雙擊背景層,使其成為活動圖層0。
6. 按下Delete刪去白色部分。
7. 選擇其它需要刪去的部分,Delete。注意,去除底色的目的有二,其一是接下去的排列會變得比較容易,不會因為底色而擋住圖案;其二是圖案在後期使用比較方便,可以任意調色。
8. 最後完成處理的單個圖案。
9. 新建一個文件,大小是原圖案的3倍左右。
10. 將原圖案用移動工具導入。
11. 導入後有兩個層。
12. 使用移動工具,按下Alt鍵復制一個新的圖案,這時出現一個新的圖層,圖層1 副本。
13. 使用自由變換(ctrl-t)將圖案進行排列如下。(當然,你可以不必這樣操作,單個圖形本身也是四方連續的,不過那樣的圖案太平均太規律,不美觀。稍加排列的圖案則錯落有秩,變化多端。)
14. 使用矩形選框工具,在按下shift的同時做一個正方形的選框。
注意,這個選框的大小要符合以下的規律,即選框右側外畫的部分可以置入到選框左側內的空白部分,並不會重合;選框下側外畫的部分可以置入到選框上側內的空白部分,並不會重合。
15. 打開視圖-標尺。
16. 從標尺上拖下輔助線,正好放置在剛才所做選框的四周。當你將輔助線拖到選區邊框上時,滑鼠會產生吸引,即我們常說的捕捉現象。
17. 選擇標尺工具。
18. 在兩根平行的輔助線上延相交的那根輔助線拉一條垂直線,在上方L1的值即是兩根平行的輔助線的距離。此處為472像素。
19. 將圖層1和圖層1 副本都選中後合並。
20. 將合並後的圖層復制(ctrl-j),產生一個新圖層,圖層1 副本2。
21. 選中圖層1 副本2,選擇濾鏡-其它-位移。這是一個新濾鏡,位移濾鏡,功能是將某圖層水平或垂直或兩者皆有地移動一段距離。
22. 根據剛剛標尺工具量得的值,我們先在水平中輸入-472,確定。
23. 圖層1 副本便向左移動了472個像素,如圖。
24. 同樣的方法,復制圖層 副本,生成圖層1 副本3,選擇濾鏡-其它-位移,這次我們在垂直中輸入-472。
25. 最後的效果。假如你自己選擇的圖案排列方法更復雜,那麼也許還需要位移兩次,在下一個教程中,我們會這么做。
26. 關閉背景層。為了定義圖案時不會有白色背景。
27. 選擇矩形選框工具。
28. 延著輔助線中間部分作一個選區。
29. 選擇,編輯-定義圖案。這是單點陣圖案在PS中定義的方法,很重要,請牢記。
30. 新建一個足夠大的文件。
31. 新建一個圖層。
32. 在新圖層上,編輯-填充。
33. 填充對話框內,內容使用圖案。
34,自定圖案則選擇最後一個圖案,就是我們剛剛定義的單位四方連續圖案。
35. 確定後,效果不錯。
36. 同樣,我們可以使用圖案圖章工具繪制圖案。
37. 在上方的工具欄中,同樣選擇最後一個自定圖案。
38. 與填充不同的是,圖案圖章工具可以像畫筆一樣調整大小,並自由地繪制。
39. 再新建一個圖層,圖層2。
40. 在圖層2上填充一個漸變,背景層填充成黑色。按下alt鍵,在圖層1和圖層2間單擊,使其編組。
41. Bravo!
42. 最後,不要忘記保存你的文件。
⑹ 這些圖是適合紋樣還是四方連續圖案
這是適合紋樣。四方連續紋樣連到一起之後是不容易分開單獨一個圖形的,在設計上會有一些交叉和鏈接點分不開。。
⑺ 什麼是二方連續.什麼是四方連續
二方連續,亦稱「帶狀圖案」,圖案花紋的一種組織方法。二方連續是屬於設計應用領域的學習的內容,這一藝術形式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二方連續是由一個單位紋樣(一個紋樣或兩三個紋樣相組合為一個單位紋樣),向上下或左右兩個方向反復連續而形成的紋樣。
四方連續是由一個紋樣或幾個紋樣組成一個單位,向四周重復地連續和延伸擴展而成的圖案形式。四方連續的常見排法有梯形連續、菱形連續和四切(方形)連續等。
印花布、壁紙等圖案常用此組織法。四方連續紋樣廣泛應用在紡織面料、室內裝飾材料、包裝紙等上面。在製作無縫貼圖時也有廣泛應用。
(7)圖片簡單四方連續紋樣擴展閱讀
二方連續紋樣設計時要仔細推敲單位紋樣中形象的穿插、大小錯落、簡繁對比、色彩呼應及連接點處的再加工。二方連續紋樣廣泛用於建築、書籍裝幀、包裝帶、服飾邊緣、裝飾間隔等。
散點式四方連續紋樣是一種在單位空間內均衡地放置一個或多個主要紋樣的四方連續紋樣。這種形式的紋樣—般主題比較突出,形象鮮明,紋樣分布可以較均勻齊整、有規則.也可自由、不規則。
連綴式四方連續以可見或不可見的線條、塊面連接在一起.產生很強烈的連綿不斷、穿插排列的連續效果的四方連續紋樣。常見的有波線連綴、菱形連綴、階梯連綴、接圓連綴、幾何連綴等。
⑻ 四方連續圖案怎麼畫
看下圖:圖一,用100*150毫米的一塊紙張,在中心畫好主要的圖案,然後把對角裁剪開,用另外兩邊對成像圖二。 圖二,在中間繪畫好次要圖案。 圖三,再把另外的兩邊對接好,再畫好次次要的圖案。 圖三就是可以合成四方連續的基本畫稿了。 用圖三四邊互相連接,就是完成的四方連續。 最後給你合成的圖四,就是一張完整的四方連續。
⑼ 用ps 如何做四方連續圖案(我有個小圖片想做成方形圖案)
操作方法以及步驟:
1、打開一張圖片准備用它做四方連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