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列出與朱元思書的結構圖
《與朱元思書》採用「總-分」的結構,表達了對奇山異水的贊美之情。
全文分三段,結構為第一段總寫,第二段和第三代分寫:
文章首段以「奇山異水, 天下獨絕」八字總領全篇,二、三兩段分承「異水」和「奇山」兩方面,環繞「獨絕」二字展開生發和描摹,結構上綱舉目張,脈絡分明。
第二段先承上寫「異水」,只用了三句二十四字,或是正面描繪,或側面烘托,或設喻作譬,就把變幻多姿的景象展現出來。
第三段進而寫「奇山」,不是具體描摹某山某景,而是概括寫出江流險峻的山勢和山中種種奇異的景物。
結構圖如下:
(1)與朱元思書圖片簡單的方式擴展閱讀
本文的藝術特色有:
1、此文詞采雋永、音節和諧的詩一般的語言,洋溢著清新淡雅的詩情描寫景物特色鮮明,有明朗灑脫的畫意,情景兼美,辭章俱佳,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心靈的愉悅。
2、本文通過對「奇山異水」的描寫,傳達出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之趣。
3、本文寫景順序上先「水」後「山」,由近及遠,逐層展開,符合「從流飄盪」的觀景習慣,條理清楚。寫景上, 全文詳寫「山」略寫「水」;寫「水」的部分,詳寫靜態略寫動態;寫「山」的部分,詳寫動態略寫靜態。這樣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徵,又顯得詳略適宜,輕重有度。
2. 與朱元思書如何快速背
讀熟。先一段一段的背,在把每一段連起來。背誦文言文沒有什麼訣竅,主要就是理解背誦即先理解文章的意思再背誦。因為文言文都有相對應的白話文的意思,白話文在生活中每日使用自然會比文言文記憶起來更加輕松,簡單。並且如果在之前有過對文言文的整理的話,一些實詞或虛詞的用法有很多是相通的。而且,最佳記憶也是有時間段的,一般人是在早上的記憶最好。所以可以早上起床後先看看,讀讀與朱元思書。晚上睡覺前也必須要看,以鞏固記憶。我個人觀點認為在MP3上下載下需要背誦的文章,沒事兒的時候聽也會對記憶也能有很大的幫助。並且必須要把原來已經背過的段落每天復習鞏固。如果以上方法還是背不過的話,我個人的秘籍方法是把文言文變成一首歌,當做流行歌天天唱,自然就被過啦!或者是把它想像成一幅畫,背誦的時候閉上眼,詩隨畫走,情景交融。但是使用這兩種方法必須要隨時鞏固默寫,以防提筆忘字。我能說的和想到的就這么多了,希望能幫到你,早日背過~
3. 《三峽》和《與朱元思書》它們的異同,內容和形式上對比
《三峽》和《與朱元思書》相同之處:
主要運用了描寫的表達方式,突出描寫了山水的景色,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欣賞和熱愛之情。
寫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
內容上都側重寫山,突出了山勢高峻。其中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等。
不同之處:
《三峽》主要是為了客觀地介紹地理知識,而《與朱元思書》則突出了對大自然的贊賞,而且寫出作者的內心感觸。
文學鑒賞:
《三峽》是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一篇明麗清新的山水散文,其記述了長江三峽的雄偉險峻,描繪出三峽各具特色的四季風光,展現出了長江萬里圖中一幀挺拔雋秀的水墨山水畫。全文結構嚴謹,布局巧妙,渾然一體,其用語言簡意賅,描寫則情景交融,生動傳神。
《與朱元思書》是南朝梁文學家吳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吳均寫給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詳)的信中的一個片段,被視為駢文中寫景的精品。
該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襯出山水之美,也抒發了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4. 與朱元璋思書全文,全文翻譯
全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翻譯:
風停,煙霧都消散盡凈,高爽的晴空和山峰是一樣的顏色。乘船隨著江流漂盪,任憑船按照自己的意願,時而向東,時而向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里左右,山水奇特獨異,天下獨一無二。
水都是青白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見底。游動的魚和細小的石頭,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急流的水比箭還快,兇猛的巨浪就像奔騰的駿馬。
江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密而綠的樹,高山憑依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彷彿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群山競爭著高聳,筆直地向上,直插雲天,形成無數山峰。泉水拍打在山石上,發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相互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兒長久不斷地鳴叫,猿猴千百遍的啼叫不絕。
像鳶鳥一樣極力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會平靜下來。忙於治理社會事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木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好像黃昏時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有時可以見到陽光。
出自:南朝梁 吳均《與朱元思書》
(4)與朱元思書圖片簡單的方式擴展閱讀
魏晉南北朝時,政治黑暗,社會動亂。因而不少知識分子寄情山水來排解心中的苦悶。吳均也因動亂而生發熱愛山水風光之情,《與朱元思書》是吳均融合其情後寫給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書信。
首段是總寫全景,寫出富春江山水之美。第一句「風煙俱凈,天山共色」繪的是遠景,極目遠眺,風停霧散,高爽晴空一塵不染,天山一碧,景象清新而壯闊。這既繪寫景色,又暗點愜意暢游的季節。秋天特有迷人景象深深吸引作者,於是泛舟江上,興致分外盎然。
第二句,由遠及近,由景及人,寫的是泛舟情景和暢游心情。「從流飄盪」,既寫小舟沿江逆水而上的情態,又抒寫心中隨順追趣之情。第三句進而寫出作者游蹤,統觀「自富陽至桐廬」百來里的山光水色之後,作者由衷贊嘆:沿江奇山異水,天下無與倫比。
第二段先承上寫「異水」。前兩句寫富春江靜態美。江水色澤,青白一片,水流清澈,深可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可以看見魚兒在往來嬉戲,甚至連細小的石子也歷歷在目,足見江水的明靜和、清澈。第三句又轉寫富春江的動態。
第三段進而寫山之景。作者用概括而形景的語言寫出那江流險峻的山勢和山中種種奇異的景物,視野從低到高,從點到面。「負勢競上」,視線由低往高移動:「互相軒邈」,視線向遠處發展,視線擴展到座座高山:「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再從局部擴展到整體。
吳均通史學。在任奉朝請期間,先是上表欲撰《齊書》,求借《齊起居注》及《群臣行狀》,武帝不許。遂私撰《齊春秋》,成稿30卷。如實稱武帝為齊明佐命,武帝不悅,以「其書不實」為名,使中書舍人劉之遴詰問數十條,竟支離無對。武帝下令焚之,並免其職。不久,武帝又召令撰《通史》,起三皇迄齊代。
5. 與朱元思書怎麼才能背下來
先將課文讀熟,分段落背誦。
學習新知識時,可以利用肢體表達所學內容,這樣能夠刺激肌肉記憶。人的肌肉是有記憶效應的,重復動作會讓肌肉形成條件反射,幫助加深記憶。
學習過程中,朗讀所學知識,並用錄音設備錄下來,然後聽幾遍。這一方法尤其適合聽覺記憶能力較強的人。
古詩文背誦
多感官參加背誦。在傳統語文教學中,朗讀本身就是多感官參加的活動,需要同時動用眼、口、耳、腦,甚至加上頭、身體的動作,這有助於提高背誦的效率。
發揮聽覺記憶的作用。背誦詩文,需要「從娃娃抓起」。少年的一個特點是對聲音非常敏感,這使他們能夠通過「聽」輕松地記住那些語言優美的古詩文。
6. 與朱元思書的配圖
7. 吳均的《與朱元思書》中的富春江圖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8%BB%B4%BA%BD%AD&t=3
有關於富春江的文章(本人原創):
啊,美麗的富春江
富春,一個多麼美麗的名字啊!富春江一端在雄偉巍峨的黃山腳下流過,一端又牽著那堪稱是人間仙境的西子湖畔。富春江的水,清澈見底,時而湍急,時而平靜;而富春江畔的山,有的高聳入雲,有的連綿不斷。啊,這就是美麗的富春江!
此時,我細細地品讀著吳均的《與朱元思書》,自己也彷彿置身於那一片令人魂牽縈繞的山水之中了……
我隨著作者一起走進了富春江的黃昏,弄一葉扁舟,坐在舟尾,煮一壺茗茶,望著那一望無際盪漾著漣漪的江面,別有一番韻味。那黃昏中燃燒未盡的太陽將她最後的光芒射向了富春江的水面上,那火一般的晚霞盪漾在江面上,整個江面映出了太陽紅彤彤的影子,水中好像盛開著一朵艷麗的牡丹,與此起彼佛的水波相映成趣,顯得格外地妖嬈。到了水流湍急的地方,一葉小舟在水中自由地飄盪,真是「任意東西」,好不爽快!漫漫富春江之上,望這自由不羈的一葉孤舟,那放誕浪盪的江水,呵,真想痛飲一杯!黃昏中的江面上,回盪著「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朗朗笑聲,是啊,這江、這水、這山、這景、這自然,不正是我們苦苦追尋的知己嗎?醉了,就任這小舟在下游的江面上緩緩飄盪,撲向自然的懷抱,躺在江面上小睡一晌,不也能感受到人生的哲理嗎?
停船靠岸,望那一座座高山直上雲霄,巍峨高聳,有的負勢競上,有的爭高直指。遠眺蒼茫的山巒,近看腳下淵源流長、一望無盡的江水,這山水之間寄託了多少英雄豪傑的報國之志;又沉浸了多少文人墨客憂國思鄉之淚……有多少放誕不羈的靈魂,又有多少寂寞孤獨的心靈啊!
「連娟落日依山盡,寂寞寒湖蘸岸平。要識放翁新得意,蓼花多處釣舟橫。」這是陸游失意後為富春江寫的一首詩,白首為功名,他也只能寄情於山水之間了呀!
富春那的軒邈的山,有剛毅,有放誕,還有沉穩。富春那的縹碧的江水,時而令人有海闊天空之想,時而又令人彷彿進入了那紙醉金迷之境。這縹緲的江水是富春清澈的雙眸,有一抹溫柔、又有幾許自由和不羈,又飽含著沉穩、剛毅,但更多的還是歷經滄桑後的傷懷,啊!這美麗的富春江,她的美也許正在於她那明眸中一絲淡淡的哀愁吧……
8. 與朱元思書怎麼背得快
先一段一段的背,在把每一段連起來。背誦文言文沒有什麼訣竅,主要就是理解背誦即先理解文章的意思再背誦。因為文言文都有相對應的白話文的意思,白話文在生活中每日使用自然會比文言文記憶起來更加輕松,簡單。並且如果在之前有過對文言文的整理的話,一些實詞或虛詞的用法有很多是相通的。而且,最佳記憶也是有時間段的,一般人是在早上的記憶最好。所以可以早上起床後先看看,讀讀與朱元思書。晚上睡覺前也必須要看,以鞏固記憶。我個人觀點認為在MP3上下載下需要背誦的文章,沒事兒的時候聽也會對記憶也能有很大的幫助。並且必須要把原來已經背過的段落每天復習鞏固。如果以上方法還是背不過的話,我個人的秘籍方法是把文言文變成一首歌,當做流行歌天天唱,自然就被過啦!或者是把它想像成一幅畫,背誦的時候閉上眼,詩隨畫走,情景交融。但是使用這兩種方法必須要隨時鞏固默寫,以防提筆忘字。我能說的和想到的就這么多了,希望能幫到你,早日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