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土豆的生長過程圖片簡單

土豆的生長過程圖片簡單

發布時間:2022-09-23 20:18:14

① 土豆的生長過程

1、芽條生長期,種薯播種後,從萌發開始,經歷芽條生長、根系形成,至幼苗出土為芽條生長期。該生長期是以根系和芽生長為中心,持續時間差異較大,短者一個月左右,長者可達數月之久。

2、幼苗期,從幼苗出土,經歷根系發育、主莖孕苗期。由於馬鈴薯種薯內含有豐富營養和水分,在出苗前便形成了相當數量的根系和胚葉。

3、塊莖形成期,從塊莖具有雛形開始,經歷地上莖頂端封頂葉展開、第一花序開始開花、全株匍匐莖頂端均開始膨大、直到最大塊莖直徑達3-4厘米、地下上部莖葉干物重和塊莖干物重平衡為止,為塊莖形成期。

4、塊莖增長期,從地上部與地下部干物重平衡開始,即進入塊莖增長時期,此期葉面積已達最大值,莖葉生長逐漸緩慢並停止;地上部製造的養分不斷向塊莖輸送,塊莖的體積重量不斷增長。

5、澱粉積累期,從莖葉開始逐漸衰老,到塊莖體積和重量繼續增加。該期生長特點是地上部向塊莖中轉運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灰分,塊莖日增重達最大值。

② 土豆怎麼種植方法步驟圖解

一、土豆種植方法步驟

1、土壤准備:種植土豆時,為了提高產量,要選擇適合種植的土壤,土壤要求疏鬆、透氣、營養的微酸性沙質土。養分是必須保證的,可以施足基肥,基肥可選擇腐熟的糞肥,配合上碧卡磷酸二氫鉀肥。

2、選擇種塊:土豆可選擇的品種很多,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優良的品種。選擇的種塊要求外表光滑、沒有病害、色澤鮮明、健康飽滿,這樣優質的種塊,種植後能提高成活率。將土豆塊種切割成幾份,保證每小塊上都有2-3個芽點。

3、進行催芽:將種薯用低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然後跟沙子分層放置,保持20攝氏度的溫度,經過催芽處理後,土豆種植的成活率會高。

4、進行種植:將土壤整理好後,將土豆塊種種植下去,保持一定的間距,不能種植的太密集。

5、田間管理:種植後做好田間管理,及時查苗補苗,及時的追肥,還要注意防治病蟲害。

二、什麼時候種植

一般情況下,土豆是在每年10-12月份進行種植,地區不同的話,種植時間會有差別。

③ 土豆是怎樣生長出來的

土豆的生長過程有以下階段:發芽期,從芽萌生至出苗是發芽期,進行主莖第一段的生長。幼苗期,幼苗期經過的時間較短,不論春作或秋作只有短短半個月。發棵期為時1個月左右,是主莖第三段的生長。結薯期即塊莖的形成期。土豆是具有發展前景的高產作物之一,同時也是十大熱門營養健康食品之一。土豆是僅次於水稻、玉米、小麥的重要糧食作物,由於它高產穩產、適應性廣、營養成分全和產業鏈長而受全世界的高度重視,土豆的種薯及各種加工產品已成為全球經濟貿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④ 土豆的生長過程

1、發芽期

馬鈴薯的生長從塊莖上的芽萌發開始,塊莖只有解除了休眠,才有芽和苗的明顯生長。從芽萌生至出苗是發芽期,進行主莖第一段的生長。

2、幼苗期

從出苗到第六葉或第八葉展平,即完成1個葉序的生長,稱為「團棵」,是主莖第二段生長,為馬鈴薯的幼苗期。幼苗期經過的時間較短,不論春作或秋作只有短短半個月。

3、發棵期

從團棵到第十二或第十六葉展開,早熟品種以第一花序開花;晚熟品種以第二花序開花,為馬鈴薯的發棵期,為時1個月左右,是主莖第三段的生長。

4、結薯期

即塊莖的形成期。發棵期完成後,便進入以塊莖生長為主的結薯期。此期莖葉生長日益減少,基部葉片開始轉黃和枯落,植株各部分的有機養分不斷向塊莖輸送,塊莖隨之加快膨大,尤在開花期後10天膨大最快。

(4)土豆的生長過程圖片簡單擴展閱讀:

馬鈴薯喜冷涼,但不耐低溫。一般氣溫0℃-2℃時,馬鈴薯地上部分易受凍,葉片和莖稈組織出現水浸狀損傷,繼而枯死。凍害對馬鈴薯不同發育階段的影響不同。

馬鈴薯苗期、薯塊膨大中後期遭遇霜凍一般對產量影響較小,薯塊形成期遭遇凍害將嚴重影響產量,甚至絕收。

中原地區設施和露地馬鈴薯早春易遭遇霜凍和倒春寒,應選用耐凍或早熟品種,同時依據設施保溫情況,合理安排播期,科學避災,降低凍害發生風險。

⑤ 土豆生長過程

土豆生長過程

1.休眠期

馬鈴薯收獲以後,放到適宜發芽的環境中而長時間不能發芽,屬於生理性自然休眠,是一種對不良環境的適應性。塊莖休眠始於匍匐莖尖端停止極性生長和塊莖開始膨大的時刻。休眠期的長短關繫到塊莖的貯藏性,關繫到播種後能否及時出苗,因而關繫到產量的高低。馬鈴薯休眠期的長短受貯藏溫度影響很大,在26攝氏度左右的條件下,因品種的不同,休眠期從1個月左右至3個月以上不等。在溫度為0-4攝氏度的條件下,馬鈴薯可長期保持休眠。馬鈴薯的休眠過程,受酶的活動方向決定,與環境條件密切關聯。

2.發芽期

馬鈴薯的生長從塊莖上的芽萌發開始,塊莖只有解除了休眠,才有芽和苗的明顯生長。從芽萌生至出苗是發芽期,進行主莖第一段的生長。發芽期生長的中心在芽的伸長、發根和形成匍匐莖,營養和水分主要靠種薯,按莖葉和根的順序供給。生長的速度和好壞,受制於種薯和發芽需要的環境條件。生長所佔時間就因品種休眠特性、栽培季節和技術措施不同而長短不一,從1個月到幾個月不等。

3.幼苗期

從出苗到第六葉或第八葉展平,即完成1個葉序的生長,稱為「團棵」,是主莖第二段生長,為馬鈴薯的幼苗期。幼苗期經過的時間較短,不論春作或秋作只有短短半個月。

4.發棵期

從團棵到第十二或第十六葉展開,早熟品種以第一花序開花;晚熟品種以第二花序開花,為馬鈴薯的發棵期,為時1個月左右,是主莖第三段的生長。發棵期主莖開始急劇拔高,占總高度50%左右;主莖葉已全部建成,並有分枝及分枝葉的擴展。根系繼續擴大,塊莖膨大到鴿蛋大小,發棵期有個生長中心轉折階段,轉折階段的終點以莖葉干物質量與塊莖干物質量之比達到平衡為標准。

5.結薯期

即塊莖的形成期。發棵期完成後,便進入以塊莖生長為主的結薯期。此期莖葉生長日益減少,基部葉片開始轉黃和枯落,植株各部分的有機養分不斷向塊莖輸送,塊莖隨之加快膨大,尤在開花期後10天膨大最快。結薯期的長短受制於氣候條件、病害和品種熟性等,一般為30-50天。

⑥ 土豆的生長過程是什麼我們該如何觀察它的生長過程

土豆的生長周期分:休眠期——發芽期——幼苗期——發棵期——結薯期。

土豆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6℃-18℃,當地溫高於25℃時,塊莖停止生長;莖葉生長的適宜溫度是15℃-25℃度,超過39℃時停止生長。

5.結薯期。土豆生長周期的最後一個時期,也是最關鍵的時期即塊莖的形成期。發棵期完成後,便進入以塊莖生長為中心的結薯期。此時莖葉生長慢慢減少,基部葉片開始轉黃或乾枯,植株各部分的有機養分源源不斷地向塊莖輸送,是塊莖膨大加快的時期,結薯期的長短與氣候條件和品種熟性有關,大約為30-50天,這一時期的管理中心是中耕培土,營造一個土壤疏鬆、表土層較厚的生長環境,防止因薯塊膨大而祼露地表。

⑦ 土豆的生長過程

(1)芽條生長期,種薯播種後,從萌發開始,經歷芽條生長、根系形成,至幼苗出土為芽條生長期。該生長期是以根系和芽生長為中心,持續時間差異較大,短者一個月左右,長者可達數月之久。

這期農作物措施關鍵是能把種薯的養分、水分及內源激素調動起來,促進早發芽,多發根、快出芽、出壯苗。

(2)幼苗期,從幼苗出土,經歷根系發育、主莖孕苗期。由於馬鈴薯種薯內含有豐富營養和水分,在出苗前便形成了相當數量的根系和胚葉。

出苗後根系繼續擴展,莖葉生長迅速,多數品種在出苗後7-10天匍匐莖伸長,5-10天頂端開始膨大;同時頂端第一花序開始孕育花蕾,側枝開始發生。此期的生長中心是莖葉與塊莖的生長。

(3)塊莖形成期,從塊莖具有雛形開始,經歷地上莖頂端封頂葉展開、第一花序開始開花、全株匍匐莖頂端均開始膨大、直到最大塊莖直徑達3-4厘米、地下上部莖葉干物重和塊莖干物重平衡為止,為塊莖形成期。

本期是決定單株結薯數的關鍵時期,一般經歷30天左右,農作措施以水肥促進莖葉生長,迅速建成同化體系,同時中耕結合培土為莖膨大創造條件。

(4)塊莖增長期,從地上部與地下部干物重平衡開始,即進入塊莖增長時期,此期葉面積已達最大值,莖葉生長逐漸緩慢並停止;地上部製造的養分不斷向塊莖輸送,塊莖的體積重量不斷增長,是決定塊莖體積大小的關鍵時期。

(5)澱粉積累期,從莖葉開始逐漸衰老,到塊莖體積和重量繼續增加。該期生長特點是地上部向塊莖中轉運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灰分,塊莖日增重達最大值。

澱粉的積累一直延續到莖葉全部枯死之前,農作物措施主要是晝保持根、莖、葉減緩衰亡,加速同化物向塊莖中轉移成熟期,收獲期決定於生產目的和輪作中的要求。一般當植物地上部莖葉黃枯,莖塊內澱粉積累充分時,即為成熟收獲期。

(7)土豆的生長過程圖片簡單擴展閱讀:

環境條件

1、溫度:馬鈴薯在4℃以上塊莖的芽就能萌動,在0℃以下塊莖受凍。馬鈴薯塊莖的最佳貯存溫度為0℃-4℃。馬鈴薯喜歡冷涼氣候,塊莖上芽的最適萌發溫度為12℃-16℃,18℃-25℃時發芽迅速,但長成的幼苗苗體弱小。

塊莖發育的適宜土溫是16℃-18℃,以不超過21℃為好,高於25℃時不利於塊莖膨大。高溫會使塊莖停止生長。

2、水分:塊莖形成期是需水最多的時期,在結薯初期和盛期,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80%比較適宜,結薯末期,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為宜。

所以早熟品種在地上部孕蕾期到開花末期,莖葉急速生長,塊莖大量形成,需水量最大;中熟品種自開花後直至莖葉停止生長前的整個階段,都屬塊莖膨大期,比早熟品種需水期更長。

3、光照:馬鈴薯是喜光作物,在生育期間,光照強度不足或栽植過密,會使莖葉徒長,塊莖形成延遲,抗病能力降低。日照長短直接影響植株生長和塊莖的形成,長日照可促進莖葉生長和現蕾開花,短日照有利於塊莖形成,在每天11-13小時日照下,莖葉發達,光合作用旺盛,塊莖的產量也高。

4、土壤:馬鈴薯最適宜於表土深厚、結構疏鬆、排水透氣良好且富含有機質的土壤,如漢中平川的水稻土(壤土)、沙壤土等。土壤粘重影響根系發育和塊莖膨大,使塊莖畸形,芽眼凸出,薯皮粗糙。馬鈴薯適於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長,在鹼性土壤中馬鈴薯易得瘡痂病。

⑧ 土豆是怎樣生長出來的

1、發芽期

馬鈴薯的生長從塊莖上的芽萌發開始,塊莖只有解除了休眠,才有芽和苗的明顯生長。從芽萌生至出苗是發芽期,進行主莖第一段的生長。

2、幼苗期

從出苗到第六葉或第八葉展平,即完成1個葉序的生長,稱為「團棵」,是主莖第二段生長,為馬鈴薯的幼苗期。幼苗期經過的時間較短,不論春作或秋作只有短短半個月。

3、發棵期

從團棵到第十二或第十六葉展開,早熟品種以第一花序開花;晚熟品種以第二花序開花,為馬鈴薯的發棵期,為時1個月左右,是主莖第三段的生長。

4、結薯期

即塊莖的形成期。發棵期完成後,便進入以塊莖生長為主的結薯期。此期莖葉生長日益減少,基部葉片開始轉黃和枯落,植株各部分的有機養分不斷向塊莖輸送,塊莖隨之加快膨大,尤在開花期後10天膨大最快。

(8)土豆的生長過程圖片簡單擴展閱讀:

關於馬鈴薯的具體營養價值描述為每100 g馬鈴薯中含蛋白質1.6 ~ 2.1 g,糖類13.9 ~ 21.9 g,粗纖維0.6 ~ 0.8 g,鉀1. 06 mg,鈣9.6 mg,磷52 mg,鐵0.82 mg,胡蘿卜素1.8 mg,硫胺素0.088 mg,核黃素0.026 mg,尼克酸0. 36 mg,抗壞血酸15.8 mg。

馬鈴薯的營養成分豐富而齊全,其豐富的維生素C(抗壞血酸)含量遠遠超過糧食作物;其較高的蛋白質、糖類含量又大大超過一般蔬菜。馬鈴薯營養齊全,結構合理,尤其是蛋白質分子結構與人體的基本一致,極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其吸收利用率幾乎高達100%。

閱讀全文

與土豆的生長過程圖片簡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克拉鑽石價格圖片 瀏覽:355
如何將ps幻燈片改成圖片 瀏覽:460
穿不臟的衣服圖片大全 瀏覽:134
相冊圖片裡面的字怎麼摳 瀏覽:142
齊家網圖片如何保存 瀏覽:750
今日衣服穿搭圖片 瀏覽:381
動漫圖片美女古裝圖片大全 瀏覽:885
最可愛的動畫人物圖片 瀏覽:711
小女孩在唱歌的圖片 瀏覽:25
播放女生叫男生子圖片 瀏覽:264
我要看靜心女孩動漫圖片 瀏覽:717
精剪女生短發後面精雕刻視頻圖片 瀏覽:103
女生腿膝蓋受傷纏紗布圖片 瀏覽:455
word文檔里圖片如何高清導出 瀏覽:56
美女與微圖片 瀏覽:172
女孩拿酒杯傷心的圖片 瀏覽:58
博君一肖漫畫圖片可愛q版 瀏覽:513
王姓圖片文字 瀏覽:707
visio圖片如何編輯 瀏覽:775
不讓圖片旋轉怎麼搞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