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簡單好看的國畫有哪些
有山水畫、飛鳥圖、花卉圖,以簡單的花卉圖為例,畫法步驟如下:
1、線稿,畫畫自己處理線稿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處理線稿時需要對色彩的深淺有個大概的構思,不能單純認為是對著線稿上色。
Ⅱ 描寫春天的畫有哪些
1、作品名:春天的花
作者:克勞德·莫奈
創作時間:1864年
分類:繪畫,油畫
收藏地:克里夫蘭博物館(美國)
《春》這幅作品是按照詩人波利齊安諾的詩來創作的:中間是一位維納斯,左邊三位優美女神(阿格萊西、塞萊亞、攸美羅西尼)描繪得富有生氣;森林邊,這三位女神沐浴在陽光里,正相互攜手翩翩起舞。右邊的一個象徵華美,中間一個象徵貞淑,左邊一個象徵歡悅。她們將給人間帶來生命的歡樂。
在畫的右邊,分別是花神、春神與風神(自左至右)三個形象,象徵春回大地,萬木爭榮的自然季節即將來臨。
Ⅲ 描寫春天的畫有哪些
描寫春天的畫有《虢國夫人游春圖》(唐·張萱)、山水畫《游春圖》(隋·展子虔)、《早春圖》(宋·郭熙)、《清明上河圖》(宋·張擇端)、《春遊晚歸圖》(明·戴進)、《春深高樹圖》(明·文徵明)、《桃花春燕》(清·任頤)、《春天的花》(現代·莫奈)。
1、《游春圖》
圖中展現了水天相接的情形,上有青山疊翠,湖水融融,也有士人策馬山徑或駐足湖邊,還有美麗的仕女泛舟水上,熏風和煦,水面上微波粼粼,岸上桃杏綻開,綠草如茵。
2、《早春圖》
描寫了初春萬物復甦時節。畫面高山突兀,所表現為北方地域風貌。畫面主要分為前景、中景、遠景三部分,姿態各異的樹木植於山間,又有屋宇樓閣、人物點綴其中,山間又有巒氣籠罩,在對山石、樹木、人物等的刻畫上嚴謹、工細、集自然之美,總體給人以寧靜、空遠而富有生機的感覺。
3、《春遊晚歸圖》
畫面描繪在暮色蒼茫中,主僕四人春季郊外游罷高興而歸的情景。此畫前景坡石用斧劈皴法,門側面之柳用淺綠以「個」、「介」字交疊布列畫柳葉,雅麗的設色和細致精密的用筆,皆出自宋人的技法。
4、《春天的花》
這幅《春天的花》雖然出自24歲年紀輕輕的莫奈之手,然而已經極具個性——構圖大膽,用筆自信,已展示出畫家對色彩異常敏銳的先兆。
Ⅳ 什麼畫簡單又好看
國畫是即簡單又好看,特別是山水畫,簡單的筆畫,可以畫出山水的美景來,畫師們的筆鋒非常講究的。
Ⅳ 求素描的山水畫圖片,簡單點的...
可以選擇那些線條流暢的,水的話用線代一下流動,中間可以加一塊石頭什麼的,只要畫出生機應該就好了
Ⅵ 有哪些關於春天的名畫
我幫你找了這么多 自己看隋朝展子虔(約550~640) 《游春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絹本,大青綠設色,縱43cm,橫80.5cm 這是一幅山水畫,描繪了人們在風和日麗,春光明媚的季節,到山間水旁「踏青」遊玩的情景。 https://gss0..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douglas1027/pic/item/bc10ed3696d092320a55a99c.jpg 元朝胡廷暉,生卒年不詳 《春山泛舟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絹本,青綠設色,縱143cm,橫55.5cm 整幅畫面構圖繁密,洋溢著一派春和景明的氣象。 https://gss0..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douglas1027/pic/item/82c313f7ee4b7321720eec9a.jpg 唐朝張萱 生卒年不詳 《虢國夫人游春圖》現藏遼寧省博物館,絹本設色,縱52cm,橫148cm 此圖描寫唐天寶年間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的姐姐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及其侍從春天出遊的行列。 https://gss0..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douglas1027/pic/item/ceb5a919d6d75c4643a9ad9c.jpg 波提切利(1445~1510) 《春》蛋彩畫 義大利文藝復興前期重要的代表作。它通過羅馬神話故事中的人物表現了春天的美和典雅。 https://gss0..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douglas1027/pic/item/78d14660e9bcb5dc8db10d9d.jpg 徐悲鴻(1895~1953) 現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 《春之歌》 https://gss0..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douglas1027/pic/item/6366d317822b8c0ac93d6d9e.jpg 《牛浴》 https://gss0..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douglas1027/pic/item/7c79b30113c785051c9583d0.jpg 《灕江春雨》 https://gss0..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douglas1027/pic/item/bbde7d0936289bcc3bc7639e.jpg 《桂林風景》 https://gss0..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douglas1027/pic/item/dbd0f324e55642024d088dd0.jpg 李可染(1907~1989) 中央美院教授、中國畫研究院院長;現代著名畫家,主攻山水,兼擅人物和牧牛;早年畢業於上海美專,後入西湖藝專研究部研究。 《灕江天下景》 https://gss0..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douglas1027/pic/item/73a559a9c23524ff1e17a29c.jpg 《春色》在下電腦繪制的,呵呵 https://gss0..com/7LsWdDW5_xN3otqbppnN2DJv/douglas1027/pic/item/72e020f3a4bd0253342acc7b.jpg
Ⅶ 風景圖片山水畫
山水風景簡筆畫。
工具:白紙、蠟筆或彩筆
1、第一步,先在白紙的左側畫一棵樹,可以稍微茂盛一些。
Ⅷ 山水風景畫高清圖片,最好看的山水風景圖片都有哪些
提起山水風景畫圖片,大家都知道,有人問最好看的山水風景圖片都有哪些?另外,還有人想問古代山水畫圖片帶一座房子,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請問哪有免費的山水畫圖?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最好看的山水風景圖片都有哪些?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青山綠水真實圖片。
這三張還不錯
我圖網http://image..com/i?tn=image&ct=&lm=-1&cl=2&fr=ala1&word=%B8%DF%C7%E5%C9%BD%CB%AE%BB%AD圖片寶庫
不知道你是用來當桌面呢還是干什麼用,建議你個桌面吧裡麵包含了各種圖片有山水明星動畫等等等等點擊你需要的畫面和尺寸直接保存就OK純手打望採納哦!
杭州或者蘇州
http://www..com/search.php?w=%e5%b1%b1%e6%b0%b4真實風景圖片。
山水風景圖片大全大自然最美山水畫圖片大全集。
安卓壁紙裡面有
去問度娘嘛!親~
這不是桂林嗎?
圖片在該網頁有:2021年旺財山水風景圖片。
http://image..com/i?ct=&z=0&tn=imagedetail&word=%B9%F0%C1%D6%B7%E7%BE%B0&in=&cl=2&cm=1&sc=0&lm=-1&pn=&rn=1&di=&ln=&fr=&ic=0&s=0
中國最美山水風景圖片。
以上就是與最好看的山水風景圖片都有哪些?相關內容,是關於最好看的山水風景圖片都有哪些?的分享。看完山水風景畫圖片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Ⅸ 怎樣畫山水畫
怎樣學畫中國畫
一、國畫的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 (一)筆 1.筆的分類:
筆有硬毫、軟毫以及介乎兩者之間的兼毫三大類。
(1) 硬筆: 硬毫筆主要用狼毫製成,也有用獾、貂、鼠的毛或豬鬃做的筆,性剛,勁健。常用的有"小紅毛"、"衣紋筆" "葉筋筆"、"書畫筆"(大、中、小)、"蘭竹"(大、中、小),以及大的 "狼毫提筆"等。 (2) 軟筆: 軟毫筆主要用羊毫製成,也有用鳥類羽毛製造的,性質柔軟,有大小、長短各種型號。 (3) 兼毫筆: 兼毫筆是用羊毫與狼毫相配,或羊毫與兔毫相配製成,性質在剛柔之間,屬中性。如大、中、小號的"白雲筆","七紫三羊"、"五紫五羊"等都是常用的兼毫筆。 2:筆的使用方法
學畫初學時用筆不必全部齊備,最初有大中小幾枝就可以了。要從難要求,這對基本功的訓練大有好處。待畫熟練了,在進行創作時,可以多准備一些筆,選用好筆。
每次作完畫,一定要用清水把毛筆清洗干凈,防止宿墨和余色滯留筆根,破壞筆的性能。洗筆不要用開水,因為開水會使筆毛變硬、變脆。一般保存筆的方法是洗凈之後放在筆筒里,也可以把筆吊掛起來。外出作畫時可以買個細竹絲編成的小簾子,叫筆簾,把筆卷在筆簾里,攜帶很方便,能保護筆毛不受損害: (二)墨 1.墨的分類:
墨有"油煙"與"松煙"兩種。作畫用的是油煙墨。
(1) [油煙墨] 油煙墨是用桐油燒出的煙子製成的。油煙墨色有光澤,宜於作畫. (2) [松煙墨] 松煙墨是用松枝燒煙制的墨。松煙墨黑而無光澤,宜於書寫,作畫不常用。偶然用松煙墨來畫蝴蝶,或作為墨紫色的底色。例如畫墨紫牡丹,須先用松煙墨打底子。 2:墨的使用方法
磨墨應該用清水,磨時宜重按輕推,不可太快。磨研的圈子要大一些。每次用水不可太多,多則墨浸水中容易軟化,如果需要多墨,可以把磨好的墨汁倒在另一個碗里存放,再加清水再磨)多磨幾次 。
墨錠研後一定要把墨口拭乾,防止干碎。墨錠不宜暴曬或受潮,最好用紙將墨包裹一層,再塗一層蠟,能防止斷裂,又免於污手。
(三)紙 1.作國畫的用紙 (1)絹:
中國畫古代多數用絹作畫,絹是很好的作畫材料。絹也有生絹熟絹之分,經過捶壓之後,再上膠礬水的叫熟絹,適合於作工筆畫,現在有些工筆畫仍用絹。但絹的成本較高,不便於普及,現在用絹作畫的人比較少。熟宣紙的性質和絹差不多,所以現在多用熟宣紙代替絹。 (2)宣紙:
大約在元代以後逐漸選用宣紙作畫。我國宣紙大約自唐代就開始生產,因為以安徽省宣城製做的宣紙最有名,所以稱為宣紙。
宣紙的吸水性很強,容易滲化,用水稍多容易洇。這是它的特性,畫出來的畫墨色濃淡參差,富有變化,充分發揮中國畫的特有表現力和筆墨技法。 常用的宣紙有:凈皮、料半、棉連等。 好的宣紙要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定筆,就是畫上去筆觸之間留有筆痕;
二是發墨,就是筆行紙上不串,不會把濃淡關系串通沒有了,墨色不會發灰; 三是滲透力適中…
把宣紙用礬水加工,稱礬紙或熟宣紙,它的特性就改變為不吸水,不外洇了,便於工筆畫逐層上色,或用水色碰染。常用的熟宣紙有:"蟬翼宣"、"礬棉連"等。 一些地方生產的生活用紙與宣紙的性質接近,如果能夠掌握它的特性,也很適宜作畫,並能畫出與宣紙不同的某些效果。如:雲南皮紙、溫州皮紙、四川夾江皮紙、山西麻紙、東北及北京的高麗紙等。初學國畫或練筆可以選用價錢比較便宜的粗製紙,如毛邊紙、元書紙等。但白報紙、道林紙、繪圖紙等不適宜作國畫紙。 (四)硯 1.硯的種類
硯石的種類很多,有石硯、陶硯、磚硯、玉硯等,其形式有方、圓、長方及隨意型硯石。以廣東出產的端硯,和安徽出產的歙硯較有名,只是價錢較貴。 2:硯的選用
作畫用硯不是收藏硯石。普通選用質地細,容易下墨的就可以。如果太細則拒墨,不易磨濃;如太粗研墨雖快,但墨汁也粗,且容易損壞筆毫。作大幅國畫需要多墨,選用硯池宜稍深些,可以多存墨。硯石要有蓋,可以使墨汁幹得慢一些,又便於保持清潔。 (五)顏料
國畫顏色分石色與植物色兩大類。 1.石色
石色是礦石製成,有赭石、硃砂、石青、石綠、雄黃、石黃等。 2.植物色
植物色有藤黃、胭脂,花青等色。 二、中國畫基本技巧之一 用筆
唐代張彥遠說:"夫物象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張彥遠在此強調了用筆與立意造型的關系。立意須造型、造型須用筆,用筆便成了中國畫基礎的基礎。 1.筆與線
中國畫的用筆實即用線,線是中國畫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線在形體的塑造中絕不是一種對輪廓線的描摹,還能表現出物體的質感、量感和動感。比如在山水畫中,斧劈皴給人堅挺硬朗的感覺;披麻皴則給人松軟的感覺等等。線的運用,體現了中國畫家對客觀形象的概括、提煉和理解能力,體現了他們駕馭物象的巨大創造力。
在中國畫中,線及其塑造的形體之間的關系,主要體現在線條自身的品格特徵與作者之間的溝通。正如石濤所說:"借筆墨以寫天地萬物而淘泳乎我也。"筆墨(線條)所具有的這種抒情寫意性,是由於畫家在運筆中出現的各種變化,使線條自身具有了千變萬化的姿態。一方面,線條豐富多姿的形態可以喚起欣賞者對現實生活的萬般物象中類似物體形態美的聯想,使抽象的線條成為現實事物形體美的一種間接曲折的反映,因而喚起人們的不同感受。另一方面,畫家在運筆過程中個人情緒、意趣、思想的灌注,使得中國畫中的線條具有明顯的畫家個性特徵,達到抒情、暢神、寫意,進而表現畫家的審美理想、氣質、心靈、人格。這就是古人所說的"畫如其人"。 2.筆與意
張彥遠的"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把立意看作是用筆之"本","本"即統帥。"意"包含著極其復雜的文化內涵,它是畫家主觀世界的復雜反映,即各種感情、理想修養、氣質等等。"意"是主觀的,但又不是純主觀的臆造。中國畫家就是通過線的運用來實現這種"抒情寫意"的。所以清代布顏圖認為"意之為用大矣哉……故善畫必意在筆先,寧使意到而筆不到,不可筆到而意不到。……故學之者必先意而後筆,意為筆之體,筆為意之用"。
作為人的主觀世界活動的"意",其本身是不能直接"用筆"的,中國畫以意使筆的要領,就在於以氣使筆,以意領氣,即所謂"意到氣到","氣到力到"。"意在筆
先"就是說畫家在命筆落紙之前即已形成立意構思,一旦筆行紙上,意在筆中。 中國畫家往往就是在這種情態下來把握自己瞬息萬變的情緒流程,抓住來去倏忽的創作靈感,保持創作沖動的新鮮性和連續性,不失畫機,一氣呵成。 3.筆與力
氣運用筆要求畫者全身精力貫至筆端,下筆自然能產生力度,這就是"筆力"。由於構成畫家的"意"的氣質、涵養、情感、思緒不同,貫於筆端之氣也會不同。以氣使筆的"氣"不同,也就造成了用筆"筆力"的多樣性、復雜性和多變性。如吳昌碩運筆質朴而蒼渾,趙之謙用筆如"綿里裹針",鄭板橋的線則秀挺剛直,更有名垂青史的"吳帶當風","曹衣出水"。
中國畫家在意存筆先、以氣使筆中,創造出了形態有別各具韻致的種種筆法。筆法的變化是以筆力的變化來體現的,大自然與人類生活的多姿多彩又給中國畫家提供了"筆力"的創造源泉。如王羲之從鵝頸的回轉感悟到了筆力的彈性變化,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而悟出狂草之筆法,而蘇軾、黃庭堅又分別從逆水行舟與船夫盪槳中悟出了筆力的奧秘。
中國畫家在運氣使筆時,筆隨氣行,畫家的天機才華,全在有意無意間自然流溢。清代王原祁說:"神與心會,心與氣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絕無求工求意之意,而工處奇處蜚然與筆墨之外。"中國畫家在作畫的過程中,常說要排出雜念,保持松靜自然的心身狀態,就是要使氣運筆端,筆筆暢通,筆筆見力。 三、中國畫的基本技法之一 --用墨
用墨,是中國畫的基本技法。歷來的畫家都講究用墨,大寫意畫的崛起和生宣的普遍應用,用墨與用筆便成為中國畫的基本特色。
中國畫的用墨,主要是運用墨色變化的技巧。由於筆中含水墨量的差異,便產生干、濕、濃、淡的變化。以墨代色,產生了墨分五色的說法,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曰:"運墨而五色具。"五色,即焦、濃、重、淡、清,而每一種墨色又有干、濕、濃、淡的變化,這就是中國畫用墨的奇妙處。此外,還有墨分六色之說,清代的唐岱在《繪事發微》中談道:"墨色之中,分為六彩。何為六彩?黑、白、干、濕、濃、淡是也。"又雲:"墨有六彩,而使黑白不分,是無陰陽明暗;干濕不備,是無蒼翠秀潤;濃淡不瓣,是無凹凸遠近也。"以中國畫墨色變化的豐富程度是可想而知了。沒有變化的墨色必然呆滯板濁,成為沒有生氣的死畫。一個畫家成功往往離不開用墨的精能,如齊白石畫蝦所以能婦孺皆知,一個重要的原因也就在於用墨的得當。他畫蝦曾三變:"初只略似,一變畢真,再變色分深淡。
"如今我們所見到他筆下的蝦形態栩栩如生,通體透明而堅韌的蝦殼,特別是蝦的頭部,在腦殼墨色清淡處,濃墨一筆即為蝦腦,真是妙到了絕處。
中國畫用墨技巧,並不是體現在調色盤中能調出多少種墨色的變化,而是如何使不同的墨色在紙面上體現出來,其中尤為困難的是,如何使一枝筆中產生出各種墨色的變化。隨著中國畫的不斷發展,用墨的技巧也趨成熟,產生了"潑墨法"、"積墨法"和"破墨法"多種表現手法。 四、中國畫的技巧之一 色彩的特點
中國繪畫歷來都十分講究色彩的運用,南齊的謝赫,在《古畫品錄》中將"隨類賦彩"作為"六法"之一。這以物象的種類不同面賦以不同色彩的理論,便是中國畫用色的基礎。
中國畫講究"隨類賦彩"的同時,還十分重視空間環境對物象的影響,隨著空間環境對物象的影響,隨著空間環境的變化,物象的色彩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南北朝時的蕭繹對這一現象曾作過仔細的觀察,在《山水松石格》中談到:"秋毛科骨,夏蔭春英,炎緋寒碧,暖日涼星。"這是我國最早說明季節、氣候的不同,所以起的物象色彩的變化,特別是冷暖色調的變化。宋代郭熙的《林泉高致》中則概括了季節的變化對水色和天色的影響:"水色:春綠,夏碧,秋青,科黑;天色:春晃,夏蒼、秋凈,科黯。"清代的唐岱《繪事發微》引用郭熙的話,更是形容得有聲有色:"山有四時之色,風雨晦明,變更不一,非著色以像其貌。所謂春山艷冶面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淡,冬山慘淡而如睡,此四時之氣也。"
五、 寫意畫的創作方法 1. 意在筆先,胸有成竹。
寫意畫和工筆畫不同。工筆畫創作分為三個過程:首先起稿;其次勾墨線定稿;最後染色填彩完成。而寫意畫必須落筆成形,一氣呵成。因此,在創作方法上,必須把所要描繪的對象,通過觀察或寫生,把各種物象默記在心,做到意在筆先,胸有成竹。譬如:你想畫竹,必須在未畫之前把竹子的形象、結構、特徵乃至在風、晴、雨、雪等等不同環境中的變化理解得清清楚楚。通過想像,在動筆以前,一眼看去彷彿千枝萬葉已經躍然紙上了。最後,把你所要描繪的竹子一枝一葉地通過一筆一墨刻劃出來,這就是寫意畫的創作方法。但必須做到形象生動活潑,筆墨淋漓灑脫。
2. 落筆成形,一氣呵成。
工筆畫的完成經過上三個過程,需要花費時間;而寫意畫就不同,最好落筆成形。什麼叫落筆成形?譬如撇蘭葉,一筆下去從根部到梢頭,它的濃淡、粗細、剛柔、頓挫等等,要求非常有力而且十分自然地表現出來,既不能塗改,也不能草率。所以在用筆時首先要注意調墨,濃淡干濕必須調配好,做到心中有數。運筆時要大膽落筆,既不緊張,也不忙亂,非常沉穩地一筆一筆地畫下去,就能很好地完成。蘭葉細長,草質,比較堅韌,有一定的硬度,但畢竟是草木花卉,又需要一定的柔度。古人在實踐中積累了很好的經驗,囑做"喜氣寫蘭,怒氣畫竹"的創作方法,這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做為畫蘭葉的一種指導思想。譬如:我們要把蘭葉畫得既"剛"且"柔",可以用"喜氣寫蘭"來指導我們進行創作。同時,要表達竹子高風亮節的品質和格調,也可用"怒氣畫竹"的方法來完成。這些要求都是落筆成形的例子,我們可以在今後實踐中去體現。
另外,所謂一氣呵成不能理解成呼一口氣就要完成。譬如:我們要畫二三十片蘭葉,最好一下完成,也就是一氣呵成。這樣處理很有好處,可使筆與筆、葉與葉之間的相互交錯、穿插和筆法的連貫及氣勢的銜接等等都不受影響。否則停筆久了,就會把原來的意圖改變,可能使先畫和後畫之間統一不起來,達不到盡善盡美的境界。因此,一氣呵成的繪畫習慣應該在初學時培養好。其次,正因為落筆成形就必然造成"可一不可再",這也是寫意畫的特點之一。 六、山水畫寫生方法
說起"寫生",就令人想起那種支起畫夾,對景描畫,一坐半天一天的經歷,這一般是西畫的寫生方法。而在中國畫,所謂"寫生",往往是"皮袋中置描筆在內,或於好景處,見樹有怪異,便摸寫記之,……"(元·黃公望《寫山水訣》)。中國傳統的山水畫寫生觀中,實在是把對自然的深入觀照和細微體悟放在首位,並使自然山水與畫家心靈互融神會,最終達到顧愷之所說的"與山川神遇而跡化"的目的。為達此目的,光是"模寫"是遠遠不夠的。遍游名山大川,融匯於胸,然後發於毫端,而至傳神。觀照與體悟的功夫是必須到家的,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神遇而跡化。
中國古代山水畫的寫生觀,其實是把人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山水即我,我即山水,所以在"物我"之間了無阻礙,既然山水之神已達,必定形神俱足。這一點是目前現代意義的"寫生"無法達到的。但其精神,對現代山水畫寫生教學,也有其積極作用。
現代山水畫寫生的作用
1.1寫生的橋梁作用
中國畫的學習,一般均從臨摹入手,並貫穿全過程。作為學習國畫的一種重要手段,通過臨摹,能在短期內高效率地迅速了解國畫的各種基本技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由於國畫技法,經過前人反復錘煉,已成十分完善的程式,臨摹一久,很易被其完善的程式所迷惑而不能自拔。而通過寫生,就能使學習者在傳統技法下的程式化山水與真山實水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 1.2寫生的記錄作用
作為游歷山水時的感受的記憶手段,寫生也有其重要作用。當面對真實山水時所得的感觸,同時因地、因氣候變化的陰晴明晦、雲蒸嵐飛,都會有許多變化。這些用寫生記錄,往往比較切合感覺,而一拍成照片,往往反而因太"真實"而缺乏感人力量。
1.3寫生的體微作用
比較山水畫的臨摹與寫生,臨摹等於是在求教名師,只要精研細察,必能得莫大收益。但如不能把這些臨摹所得與自然真山水相比照,就不能有大收獲。直接面對活生的自然山水,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往往會有自己的獨特體會。這些獨特體會經過多次強化,並反復去粗存精,就會成為個人繪畫風格面貌確立的起點。
2.山水寫生應注意的地方
2.1 不要"泥古不化"。
過分強調臨摹所得的山水畫技法,特別是山石皴法等,結果是要麼活山水被程式所囿寫成死山水,要麼是思路被真山實水所束縛,而找不到表現的方法。
2.2 避免"食洋不化"。
是以西畫速寫的方法直接移植入國畫山水寫生中,把國畫寫生等同於硬筆明暗速寫或線描速寫。其直接惡果是當速寫得心應手之後,無論平時隨手揮寫,或嚴肅的創作,所畫之作幾乎全為一副"速寫相"。這些畫作,如果光從畫面視覺效果看,可能也不錯,但卻不能稱是中國山水畫。因直露和膚淺,直接決定了其品格的低下。
3.山水畫寫生法
3.1 局部模寫法: 適合初學者, 臨摹未到熟練程度,真山水寫生又未多接觸,須要兩相對照,揣摹模寫,此時切忌貪大求全。
3.2 詳記法:
較完整"真實"地記錄畫面,適合初步熟練的學者,此時即當強調感受之真實,而非物象表面之"真實"。
3.3 記異法:
只對特別的事物加以記寫,適合時間較少或有特別感受時用。 3.4 記意法(簡記法)
只簡單記錄一個印象,不作詳細刻畫。
3.5 放大法:
選取一有感受的局部,放大並作較詳盡表現,常可有意外收獲。
3.6 映象法:
針對整體景物的感受,較簡潔的畫出大體印象,不求形似,但求達"意"。
3.7 映象重疊法:
不多作一山一水的速記,而注重整山整水甚至千山萬水的疊加印象,此即所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丘壑在胸,妙造自然。
3.8 重復體味法:
此法即留戀於此山此水間,留連忘返,反復觀照體味,使山水形象完全爛熟於胸,以致行坐眠食 ,時刻不忘。石濤之鍾情黃山,潘天壽先生之畫雁盪,黃賓虹先生之愛觀夜山,即得此法三昧。
4.總體的把握
4.1中國山水畫是宏觀的,要在宏觀把握中去處理微觀,注重整體大感受,防止受拘於一草一木。
4.2寫生越熟練,越要減少直接對景描畫,而多把身心投入觀照,體悟造化的神妙,在這里"觀"十分重要,通過"觀"和"看",努力達到物我兩忘之境。 4.3應特別注重特定條件下的自然山水對自己產生的強烈感觸,因這類感觸往往是你個人特有的體驗,努力強化這個體驗並表現它,那就是你神遇而跡化的開端,也就是你的繪畫風格確立的開端。
Ⅹ 國畫山水畫簡單,怎麼畫
山水畫的基本畫法有濃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潑墨法、蘸墨法和焦墨法。
焦墨法:墨中的水分非常的少,所以在畫的時候會有毛的感覺,利用此方法可以畫飛禽類的羽毛。
濃墨法:混合加水比較少,顏色比較深,經常會用於強調物體的陰暗面和近處的物品,也會用於強調畫的條紋。濃墨在一整幅畫中用到的地方比較少,用多會顯的呆板生硬。
淡墨法:淡墨中的水分比較多,顏色比較淺,用於突出遠處的景色或者是近處的向光面,有時也會用來突出物體的深淺顏色對比。
潑墨法:大寫意的墨法,如同潑水一般,一遍或者是幾遍墨,大多是在前一遍墨乾的時候在潑下一遍,用於突出畫的層次感。
破墨法:墨和墨的重疊,色度不同的墨重疊的時候,滲化的地方清晰又模糊。
蘸墨法:用濕筆蘸墨,形成墨上淺下深的效果,作畫的時候形成一個自然又規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