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耕牛的圖片簡單素描

耕牛的圖片簡單素描

發布時間:2022-09-20 05:41:53

『壹』 五牛圖的構圖是什麼形式

五牛圖構圖形態以左右對稱形態為主。
這幅畫作為一幅手卷式的組畫,以牛為表現對象。因為沒有背景的襯托,在構圖的布置上確實很費心思,要表現出很特別的特點來,很不容易。畫家通過左右對稱的形式,在構圖處理上更好地處理了這個問題。他將中間一青牛畫成正面形象,讓青牛直接向觀眾看齊,視角獨特,形成畫面中心,兩邊各安排兩頭牛,呈對稱形狀向左右兩側延伸,五頭牛也能相互緊密聯系,五頭牛既是單個個體又有緊密聯系,由此構成了一個非常和諧的統一整體。五頭牛雖然是平行排列在圖片中,但通過它們昂首挺胸、低頭回眸左右看望的動態特徵,讓圖片不顯得呆板,在對方呼應中看到了構圖微妙變化,從而有效解決了構圖僵硬問題,創造出極佳手卷型畜牛組畫的構圖樣式。
《五牛圖》打破了漢代僅畫牛側、平面的裝飾性格,將各種動感呈現得淋漓盡致。特別是中間一頭牛,正對著觀察者,角度獨特,因為畫家精準地畫出了牛的透視關系,立體感強,所以也是形神兼備。
延伸材料:
《五牛圖》是唐朝韓滉創作的黃麻紙本設色畫,又名《唐韓滉五牛圖》, 該作品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五牛圖》中的五頭牛從右到左一字排開,各有各的樣子,姿態相似。一俯首吃草荊棵蹭癢,一翹首前仰緩步前行,一縱峙而鳴,一回首舐舌,一絡首而立。整幅畫面除了最後一個右側有小樹,其餘都沒有任何背景,所以每隻牛都能獨立地成為一個章節。
《五牛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其中有幾幅唐代傳世紙綢畫作品真跡,也是現存最為古老的中國畫。
創作背景:
在唐代初期,以牛、馬為主要表現對象的創作者逐漸增多,到了中晚唐時期,很多畫家都以畫牛、馬而聞名。《五牛圖》傳說是韓祚在旅行時見證了田野里的耕牛畫面,韓吒看到幾頭耕牛低著頭吃草,一個牧童騎著小馬背吹笛子,愜意自得。遠處又見一頭耕牛翹首而奔,另有幾頭耕牛縱趾鳴叫。有的回頭舐舌,有的俯首尋草。韓滉遂命隨從取出紙筆,全神貫注地寫下了一幅耕牛的畫面。韓滉經過一個多月的反復修改,最後繪制出了不同形狀的五頭牛,並將其命名為《五牛圖》。
主題:
有專家考證,韓滉《五牛圖》滲透著濃厚的個人情懷,五牛寓意自己兄弟五人,用任重、勤勞、溫順的牛性格表達愛同中君子之情。而史書中記載韓旃在任宰相期間,非常注重發展農業,他以牛為畫題,也很有可能是含鼓勵農耕的意思。
形象
《五牛圖》中所繪五頭神態各異的牛,或行,或立,或俯視,或昂首闊步,動感十足。可貴之處在於,畫面上沒有背景的襯托,完全以牛為表現對象,若不是仔細觀察,對牛身上的造型描繪有著十足把握的話,那就是萬不敢涉及到這幅畫風險。勾勒牛線雖然簡單,但畫出來的筋骨卻轉折得很到位,牛嘴鼻子上的絨毛細膩而細膩,目光炯炯地看著牛兒們溫順而倔強的性格。在鼓勵農耕的年代,用牛進畫有著很大意思。
畫中的5頭牛「左右為一」,各有各的樣子,各有各的姿態。一荊棵蹭癢,一翹首前仰,一縱峙而鳴,一回首舐舌,一絡首而立。整幅畫面除了最後一棵小樹,其餘都沒有任何背景,每隻牛都能獨立地成為一個章節。
技巧
在技法上,畫家用粗壯有力的墨線勾勒出牛身的輪廓,表現出牛身的強健、沉穩和行動遲緩。尤其是對於牛眼、鼻子、蹄尖、毛須等部位的注意渲染,更加突出了牛身上有力氣、有質感的肌肉和真皮,畫面在色彩上也很特別,深棕黃黑白,代表牛身上最典型的毛色,雖然只用了兩種顏色,但給人以豐富多彩的感覺。
「點睛」是牽動大局的關鍵所在,畫家將牛眼適當地誇張、注重刻畫,使五頭牛眸亮得有神、達到了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五牛一眼就看得清清楚楚,深邃而又神秘,把牛既溫順又倔強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畫家以繪牛眼和周圍皺紋為主,還用尖銳細膩的筆觸,細致地描繪了五牛眼睛邊緣睫毛,通過細節刻畫,將每一頭牛的個性強調得淋漓盡致,讓它們鮮明地展現出各自不同的神情。觀眾們分明能夠感受到這5頭牛不僅有生活、有情懷,還有各自不同的內心世界,這就是人格化的五頭牛。

『貳』 耕牛脖子上的木製的東西叫什麼V字形的

耕牛脖子上的木製的東西叫牛軛,其狀如「人」字形,牛在替人勞作的時候,以此為力點,傳遞力量的轉換,以拖拉其他物體。

牛軛,通常是用現成的樹木做成的:找個「人」字形的樹杈,加工一下即可,不但結實,也很美觀,十分實用。當然,也有些農人,喜歡找小木師傅製作,鑿榫眼,對卯孔,契合得非常牢固,有板有眼,真可以當它是一件高端的工藝品欣賞。

(2)耕牛的圖片簡單素描擴展閱讀:

牛軛的使用時藉助了牛的肩胛骨,是左右二塊肩胛骨幾乎合在一起的,看似形成一個單峰,此處力量最大。西班牙鬥牛士的利劍,就是從這小小的縫隙中刺入鬥牛的胸膛,一劍成功。

牛軛套在牛頸上,作為牛輸出氣力時的立足點,使用牛力必須有的轉換工具,凡要使喚牛勞動,進行拖、拉作業,如犁、耙、耖、等耕作,或拉牛車、拖船、滾輪等作業時,配套使用。
牛軛狀如「人」字形,兩棱各約半米。

『叄』 我愛耕牛圖,更愛耕牛圖中的更牛 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這篇文章的題目是我喜歡的一幅畫

雖然我很喜歡這幅更牛圖,這幅畫畫的很好,但是圖中,更牛的品質更加感染我,更讓我喜歡

『肆』 耕牛的介紹

耕牛,指用來耕地的牛,一般有水牛和黃牛兩種。北方乾旱多黃牛,南方多水牛。

『伍』 對我印象深刻的一幅畫作文

我最喜歡的一幅畫 在美術的世界裡,有五色斑斕的、色彩明艷的水彩,有朴實無華、不失氣質的素描,有稚嫩可愛、充滿童趣的兒童畫,還有古色古香的國畫……我最喜歡的一幅畫是芬蘭著名畫家梵高的作品——《星月夜》。自從我第一次見到它,就深深地喜歡上了它。 那一天,在美術培訓班畫畫時,老師拿出一本書,翻開一頁給我們看,我只看了一眼,目光就不肯從這幅畫上移開了。因為它實在太美了:漆黑的夜空中,一輪金黃 的月亮高高地掛著,散發出金色的、耀眼的光芒,它身旁還有幾顆星星,也縈繞著金黃的光圈。夜空也有著美輪美奐的色彩,巨大的星雲宛如一條巨龍,在天空中盤 旋著、蠕動著,天空是淡淡的藍色,給人一種幽靜、神秘的感覺。遠處的山坡呈現出淡紫色,更給人一種奇異的感受。山坡下市一個小城鎮,城鎮正沉睡在夜晚的靜 謐中,一片安靜祥和的樣子。鍾樓的樓頂不安地指向天空。柏樹身上交織著黑色、紅色、土黃色,與其說是樹,不如說是一個高聳入雲的通天塔。

『陸』 以2021年的牛為主題繪畫,以牛為主題的手工作品有哪些

提到以2021年的牛為主題繪畫,大家都知道,有人問關於祖國的2021年的繪畫,另外,還有人想問2021牛年書法落款怎麼寫?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以牛頭為主題,畫一幅創意設計素描,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以牛為主題的手工作品有哪些?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以2021年的牛為主題繪畫

步驟一、取一張紅紙,將紙對折,如下圖所示2021牛年畫。

步驟二、用筆畫出牛頭部的一半,如下圖所示

步驟三、用剪刀剪出牛頭的外部輪廓,如下圖所示2021迎新年繪畫作品。

步驟四、再把牛頭中間需要鏤空的部分剪掉,如下圖所示。2021年牛年最新年畫圖片。

步驟五、把剪好的牛頭展開,並整理細節,一張好看的牛年剪紙就完成了。

以「我的夢,中國夢」為主題 給年的自己一封信 繪畫形式 畫什麼好..

畫未來,畫理想唄。。。要不你就畫個老師在上面講課,學生在下面聽得,你的夢就是當老師,中國夢就是教育下一代;要不就畫個工程師建築祖國未來之類的。。。。如果你年紀還小,畫個科幻點的也行

以年的牛為主題繪畫:關於祖國的年的繪畫

一定是恢弘巨著牛氣沖天繪畫兒童。

寫給給年自己的一封信,用繪畫表達

要我畫我就直接畫個高科技的手機類似科技的都可以能顯示時間的就好交代場景是然後桌上一封信打開的都可以有自己的筆記.···2021牛年春節手抄報內容。

這是美術創作題嗎什麼學校的題目啊

年有關牛的祝福語2021年牛年迎新春繪畫。

1、祝你牛年快樂!萬事如意!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事業有成!芝麻開花節節高!

2、祝你牛年喜氣洋洋,滿面陽光燦爛,愛情揚眉吐氣,事業洋洋得意,晦氣揚長而去,萬事陽關大道!2021年牛簡筆畫。

3.祝你在牛年裡,秒秒古天快樂,分分許志平安,時時林心如意,天天洪金得寶,月月李連傑出,年年牛步青雲,歲歲蘇有佳朋,快樂你最牛!2021牛氣沖片簡筆畫。

4、清晨曙光初現,幸福在你身邊;中午艷陽高照,微笑在你心間;傍晚日落西山,歡樂隨你天。牛年吉祥,大吉大利!

5、祝你在新的一年裡:財源滾滾,發得像肥牛;身體,壯得像狗熊;愛情甜甜,美得像蜜蜂;財源滾滾,多得像牛毛!2021牛年新年簡筆畫。

6、勸君更盡一杯酒,牛勁十足康樂久,牛氣沖天事業久,牛郎織女愛情久,還有我這牛毛細雨般的祝福久!乾杯,朋友!春節快樂!

7、你騎神牛到,牛年鴻運吉星照;你乘財牛進,牛股對你笑;你牽福牛紫氣繞,家庭和睦心情好;你執牛耳境界高,出人頭地少不了!

8、牛氣帶來好運長,年送歡樂家瑞祥。大地風和艷陽笑,吉星高照福滿堂。春意鬧,事事順心身安康。如今傳祝語,意濃情暖心飛揚!

以年的牛為主題繪畫:牛年書法落款怎麼寫?

首先,牛年是按陰歷計算的。所以,年2月12號開始,才是牛年。1月18號還是鼠年。落款仍然是:2021牛年迎新年繪畫作品簡單。

年牛年的詩詞

《病牛》李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精疲誰傷。

但使皆得飽,不辭羸病卧殘陽。

牛替人們耕田,勞累卻沒有人憐惜。

生產了無數糧食,養活了無數人,最後落得一身傷病,卧在殘陽之下。

耕牛一生勞苦,雖然沒有同情哀憐,依然甘於自我犧牲。牛年繪畫作品一等獎。

以牛頭為主題,畫一幅創意設計素描

贊頌了老牛不辭羸病、任勞任怨的可貴品質。《禾熟》孔平仲

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

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卧斜陽。2021牛年新年圖片。

西風吹過平原,帶來禾黍的芳香,泉水叮咚,打穀場上熱鬧繁忙。畫一幅牛氣沖天的牛。

經歷了一年耕耘的老牛,躺在山坡上,嚼著草,沐浴著金色的夕陽,一派與滿足。牛年主題的繪畫。

雖然它的功勞很大,但是他卻不爭不怨、悠然自得,贊頌了老牛知足而樂的品質。

以上就是與以牛為主題的手工作品有哪些?相關內容,是關於關於祖國的2021年的繪畫的分享。看完以2021年的牛為主題繪畫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柒』 齊白石一弟子臨摹《耕牛圖》多添了幾筆導致降價,你怎麼看待她的畫蛇添足

齊白石的一位弟子因為臨摹《耕牛圖》時多加了兩筆,導致畫作評分下降、畫作貶值,我覺得這件事不能單純以對錯評價。

一、前言

齊白石是中國名畫家,尤其以擅長畫中國畫出名,如今齊白石雖然已經不再,但是他的弟子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

不過齊白石的弟子雖然多,但是真正被人知道的比較少,如今有一位弟子因為臨摹畫作出了名,雖然得到的評價不太積極,但在某種意義上說也算是因禍得福。


不知道你對於齊白石這位弟子的做法有何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

歡迎關注我,帶你領略社會百態!如果你也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多多評論、點贊、轉發哦!個人原創,僅供參考,嚴禁抄襲,違者必究!

『捌』 耕牛是古代農業上的戰略性物資,古人如何「守護」耕牛

結語

在古代飢荒年間,確實是非常的苦難,逼不得已誰也不會去主動屠殺耕牛,盡管政府實行一系列的措施,還是會有少部分耕牛被宰殺。

但是政府已經極力的去保護耕牛,可見政府對於耕牛有多麼看重,現在社會,機械大量使用,耕牛的作用已經被替代,就算遇到災荒,也能夠從容面對,曾經的耕牛保護制度,也成為歷史。

參考文獻

《中國荒政全書》

《清世宗實錄》

『玖』 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生產工具



耕地的農具:犁杖。犁鏵。犁頭。木犁。
用犁耕地:犁地。犁庭掃閭(喻徹底摧毀敵巢。亦稱「犁庭掃穴」)。
筆畫數:11;
部首:牛;
筆順編號:31234223112 [編輯本段]詳細解釋犁


【動】
(形聲。從牛,利聲。本義:牛耕)
同本義〖till〗
犂,耕也。——《說文》。字亦作犁。
犁其庭。——《漢書·匈奴傳》。注:「耕也。」
犂牛之子。——《論語》。皇疏:「或音梨,謂耕犂也。」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古詩十九首》
又如:犁耕(用犁耕田;耕田);犁花(犁翻的土塊);犁春(春耕) 。
摧毀,平毀〖destroy〗。如:犁穴;犁平(掃盪平定)
割開,劃開。通「剺」〖cut〗。如:犁面(用刀割臉);犁舌(入犁舌獄割舌) 。
通「黎」。及,等到〖till;when;bythetime〗 。
犂二十五年,吾冢上柏大矣。——《史記·晉世家》 。


【名】
耕地的農具。我國春秋時代,就已用牛拉犁耕田〖plow;plough〗
耕者忘其犁。——《樂府詩集·陌上桑》
縱有健婦把鋤犁。——唐·杜甫《兵車行》
又如:犁鋤(犁和鋤);犁鋤之厄(死亡的命運)



【形】
黑(在黑的意義上,黧、黎、犁實同一詞)〖black〗
形容枯槁,面目犁黑。——《戰國策·齊策一》
犁旦。——《史記·南越列傳》。索隱:「犁,黑也。天未明尚黑時也。」
又如:犁眉駒(良馬名。毛黃色,眉黑。犁,通「黧」);犁黑(黧黑,暗黑色。犁,通「犂」);犁老(指老人。老人面色黧黑,故稱犁,通「黧」);犁明(犁曙黎明。犂,通「黎」)
通「黎」。眾多之意〖many〗
今商王受,力行無度,播棄犂老。——《書·泰誓中》
又如:犁元,犁民(黎民百姓。犂,通「黎」)
犁溝
lígōu
〖furrow〗在地上犁成的溝
犁牛
líniú
〖draughtox;farmcattle〗[方言]∶耕牛
〖coloredcattle〗∶雜色的牛
犁庭掃閭
lítíng-sǎolǘ
〖razetotheground;defeattheenemycompletely〗犁平庭院,掃盪住處,比喻徹底摧毀敵人
固已犁其庭,掃其閭,郡縣而置之。——《漢書·匈奴傳下》
也說「犁庭掃穴」
犁頭
lítóu
〖ploughshare;ploughpan〗∶犁的翻土的部分
〖plough;plow〗[方言]∶犁 [編輯本段]犁的起源最早農民是用簡易的挖掘棒或鋤頭來挖墾農田的。農田挖好後,他們把種子拋撒在地里,希冀著能有一個好的收成。但在55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的農民開始嘗試一種破碎泥土的新手段—犁。
早期的犁是用Y形的木段製作的,下面的枝段雕刻成一個尖頭,上面的兩個分枝則做成兩個把手。當將犁繫上繩子並由一頭牛拉動時,尖頭就在泥土裡扒出一道狹小的淺溝。農民可以用把手來駕駛犁。
大約公元前970年,在埃及有人創作了這幅畫有一個簡單的牛拉木製犁的素描。與遠在公元前3500年就製造出來的第一批犁相比,設計上並沒有多大變化。
在埃及和西亞乾旱、多沙的土地上,用這種早期扒犁可以充分地挖墾農田,使莊稼收成大為增加。增加的食物供應完全可以滿足人口的增長,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的城市日益發展起來。
到公元前3000年,農民們改進了自己的犁,把尖頭製成一個能更有力地辟開泥土的銳利「犁鏵」,增加了一個能把泥土推向旁邊的及傾斜的「底板」。
牛拉的木製犁仍在世界上許多地方使用,尤其是在輕質的沙土地區。早期的犁在輕質沙土上使用起來,比在北歐潮濕、厚重的泥土上使用更為有效。歐洲農民不得不等待公元11世紀時傳入的較重的金屬犁。 [編輯本段]犁的作用以翻土為主要功能並有鬆土、碎土作用的土壤耕作機械。主要有鏵式犁、圓盤犁、 旋轉犁等類型。埃及、中國、波斯等農業古國在三四千年以前就有了用牛拉的原始木犁。歐洲的鏵式犁創始於8世紀。1847年,圓盤犁在美國獲得專利。1896年,匈牙利人創制了旋轉犁。
鏵式犁是世界上使用最廣的耕作機械。圓盤犁切斷草根的能力較強,但覆蓋性能不如鏵式犁。用鏵式犁和圓盤犁耕翻的土壤,其細碎、平坦程度一般達不到播種的要求,還須進行耙地、鎮壓等後續作業。此外,用鏵式犁和圓盤犁耕地需要很大的牽引力,而拖拉機所產生的最大牽引力受輪胎附著性能的限制,其功率得不到充分利用。19世紀末葉以來,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在探索新的耕地工具,創制了各種驅動型土壤耕作機械,如旋耕機、旋轉鋤等。它們的突出優點是可以一次獲得非常疏鬆細碎的種床,但生產率較低,能量消耗較多,翻埋殘茬、雜草和肥料的功能也不如鏵式犁。
自20世紀前半期起美國人開始推廣少耕、免耕法,使用鑿式鬆土機進行深松耕作,而不用鏵式犁翻耕土壤,表面則用圓盤耙淺耕滅茬,鏵式犁的使用有所減少 [編輯本段]我國犁耕具的發展 石犁
犁是由一種原始雙刃三角形石器發展起來的,被稱作「石犁」。
夏,商、西周,是我國農業技術的初步發展時期,生產工具和耕作栽培等方面有了較大的進步和創造,出現了青銅農具。
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的出現,反映了我國農具發展史上的重大變革。
漢代,產生了犁壁漢代的犁是直轅犁,有雙轅和單轅之分,基本上是二牛抬扛式,特別適合在平原地區使用,能保證田地犁得平直,比較容易駕馭,效率也較高。
魏晉南北朝時期,農業生產已經全面進入牛拉犁耕的階段,以耕—耙—耱為體系的精耕細作技術越來越成熟,直轅犁結構已經相當完善,應用更加廣泛。
曲轅犁隋唐是我國古代精耕細作農業的擴展時期,其農業技術最重大的成就是南方水田精耕細作技術體系的形成。曲轅犁的應用和推廣,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耕地的質量。曲轅犁的發明,在中國傳統農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它標志著中國耕犁的發展進入了成熟的階段。我國的傳統步犁發展至此,在結構上便基本定型。此後,曲轅犁就成為中國耕犁的主流犁型。
宋元時期的耕犁是在唐代曲轅犁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和完善,使犁轅縮短、彎曲,減少策額、壓鑱等部件,犁身結構更加輕巧,使用靈活,耕作效率也更高。
明清時期,耕犁已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只是到清代晚期由於冶鐵業的進一步發展,有些耕犁改用鐵轅,省去犁箭,在犁梢中部挖孔槽,用木楔來固定鐵轅和調節深淺,使犁身結構簡化而又不影響耕地功效,也使耕犁更加堅固耐用,既延長了使用時間,又節約了生產成本,也是一種進步。
到了現代,大部分地方都用上了機械犁。面積大的土地用拖拉機犁地,小一點的土地或山區則用手扶犁田機犁地。
希望對你有幫助

『拾』 古代「耕牛」的地位,是怎麼從勞動工具變成饕餮大餐的

中國自古以來便是農業大國,中華文明的興起是建立在土地上,土地的開辟便是歷朝歷代必不可少的重大事件。而身為開闢土地的重要勞動工具——牛,便是古代勞動人民最重要的工作夥伴。在一些部落中,牛甚至升華為神的象徵,他們信奉著它,將牛作為部落的圖騰。

相傳炎帝為牛首人身,更加提升了牛在古代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各朝對牛都出台了相應的保護牛的法律。但隨著歷史潮流的向前發展,牛不在是被人奉為神明的代表,而是逐漸走上人們的餐桌,這也見證了我們歷史的發展。

牛作為吃食,不僅是中原文化的繁衍,更是中原與少數民族文化交流的體現,各種各樣的烹飪牛的方法中蘊含著少數民族文化的影子

牛從被人們奉為保護神到成為人們餐桌上的饕餮大餐,反映著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升,勞動工具的不斷改良,新的簡便的勞動工具的不斷出現,而牛作為勞動工具的地位下降。反映著古代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農耕文明的豐富,這才是中華文化的基石。

牛耕文化的發展

遠古時期,生產力不發達,人們進行的是原始的游牧生活,以放牧打獵為生,但這種生存方式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受自然影響較大。隨著時間的發展,社會文明不斷發展,人們的生存方式逐漸穩定,並開始在平坦而又土地肥沃的地方開辟荒地,種植農作物並慢慢的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定居。這便形成了傳統的農耕文化,人們也擁有一定的改變自然的能力。

這時人們進行著原始的刀耕火種的農業生產,繁重的勞動使人們沒有時間去探索新的勞動成果。時間的流逝,勞動人民的逐漸富足,開始了向新的勞動工藝的探求。



牛,被稱為「六畜之首」,養牛歷史的悠久,使牛文化也變的豐富多彩。早期甲骨文中象形文字牛的出現,是當時人們對牛的重視。唐代畫家韓滉對牛的觀察至深,使他可以描繪出栩栩如生的畫卷,宋代李綱作「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是他對牛在勞苦工作中的嘆息。

牛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牛文化在中國傳承了幾千年,是人們對生命的敬畏與感恩。人們將牛視為夥伴,有關牛的故事層出不窮,是古代人民的智慧。

總結

牛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中華文化的多樣性影響著牛文化,牛文化色彩的豐富同樣給中華文化添一筆色彩。多樣的牛文化給人的感覺不同,又使人有著相同的體驗。

現如今,牛在生活中仍然是美好的象徵,代表著人們生活的欣欣向榮,有著中國的好的發展勢頭,正是有著如牛一般的沖勁與毅力才可以在艱難的發展中開辟新天地。

牛從原始的勞動工具到餐桌上的豐盛大餐,體現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物質追求的發展,更是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牛依舊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仍舊對它保持關注。

閱讀全文

與耕牛的圖片簡單素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奇怪的衣服圖片 瀏覽:42
人間文字圖片壁紙 瀏覽:361
如何選中圖片粘貼在word上 瀏覽:70
兒童圖片女孩圖片 瀏覽:934
word怎麼掃描圖片單獨保存 瀏覽:155
qq空間背景帥氣男生高清圖片 瀏覽:365
男生光頭最帥發型圖片 瀏覽:963
下部動漫圖片 瀏覽:830
動漫女孩唯美頭像圖片 瀏覽:55
word文檔怎麼插入圖片調整大小 瀏覽:21
美女正能量圖片 瀏覽:9
動漫圖片骨頭 瀏覽:775
加班文字圖片 瀏覽:369
水晶和星鑽圖片高清 瀏覽:583
游泳系衣服圖片 瀏覽:790
創文明校園圖片高清 瀏覽:28
女生唱歌背影圖片 瀏覽:424
關於水瓶座的圖片男生 瀏覽:131
我姓張的文字圖片男 瀏覽:328
奧特曼全部名字和圖片高清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