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女朋友拍寫真,你怎麼看
寫真也有為了體現女人美感的真實投影!也有暴露自己的性感的! 不過既然是個男人她拍哪一種都不必如次擔心!
② 看見女朋友留著她前任男友為她拍的照片並有注釋
一句話,虛榮心吧。 其實應該在她心裏面還是有一點點的對前任男朋友的想念吧。 但是這畢竟不是大問題, 她現在跟你在一起好好的過。才是最重要的。你可以靜下心來跟她好好的說。告訴她,其實咱們男人是非常小氣。非常愛吃醋的。 如果換作是我的,。我心裡也肯定不是滋味了。 但她不知道呀。她認為沒有放一起的合影有什麼關系。只不過是幾個文字而已, 你是不是金牛座的呀? 我是金牛座的```我也是那種很小氣的那種, 其實真的沒什麼啦。你們現在過的很好就可以了。 想開點吧。````
③ 再窮也不要穿別人的「二手」衣服,有哪些呢
不知何時?才有人把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給貼上了窮人的標簽。說白了就是那點可憐的自尊心在做怪。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確實省銀子,現在孩子們的衣服比成人的都貴。新衣服對於小孩子來說,滿打滿算也穿不了幾天。
④ 不再穿的舊衣服該怎樣處理啊都是八成新的...
北京的哥們,你這樣,我現在不穿的舊衣服基本都送給家裡比較小的孩子或者窮親戚了。
如果實在沒有人可以送,你可以聯系你們當地的民政部門,他們會收集起來送到孤兒院一類的社會福利部門,也可能會郵寄到外地的貧困地區。我們都是這么做的。
⑤ 舊衣服該怎麼處理
1、捐贈
七八成新的舊衣服肯定是送親戚朋友或者捐入綠皮箱中,給穿不上衣服的孩子一點溫暖。這也是積善積德,為自己做一些好事。
2、製作鞋墊
想必小時候都穿過媽媽牌鞋墊吧。把布剪開,放在硬紙板上,用麵糊一層一層地塗在布上,塗了好幾層後,在太陽底下曬干。就是鞋墊的最初樣子,然後就可選用你喜歡的布料當作最外面的料子。
小時候外婆,媽媽做的鞋墊是我最喜歡的呢。每個冬天,都有好幾雙換著墊。踩在腳下非常舒服,不像市面上的鞋墊容易把腳弄臭。
3、製作坐墊
可以選用一些小朋友喜歡的衣服,把它剪開,縫一個坐墊套,裡面放入海綿,棉花。是小朋友的最愛呢。冬天的時候,可以防止小朋友直接接觸凳子,冬天沒有坐墊,那可不好受呢。
4、當成抹布
不穿的純棉的衣服是當抹布最好的材料,可以用它擦地板,擦廚房裡的油煙痕跡,完全不用心疼它們。要把它們很好地利用起來。
5、飾品
衣服上經常帶有一些飾品,那可是小朋友們的最愛,有時候自己也是捨不得呢。把它取下來,當做自己的飾品,也可以把它縫到其他衣服上去,使其他衣服變得更漂亮。
⑥ 每年都買新衣服,舊衣服怎麼處理
視你個人喜好而定,還得看衣服的品質,通常來說,舊衣服可以去改制,贈送,捐贈,或者賣給廢品回收站,或者去放進小區的衣物回收箱,
如果舊衣服質地很好,只是因為肥瘦或者款式原因不想穿了,可以送去服裝店稍微改一下,質地好的衣服,可以穿很久的,稍微改動一下,花不了多少錢
如果覺得改衣服費事,而且衣服的款式質地都不錯,可以送給親戚朋友去穿,畢竟,現在的衣櫥更新的快,舊衣服的成新率也很高的,關系好的親朋好友不會介意
如果不想改款式,也不想去送人,而且衣服款式還算經典樸素,不是很花哨的那些款式,可以看看,有些慈善機構接受衣物捐贈的
許多小區有衣物回收箱,專門供居民將不穿的衣服放進去,有專門的機構回收,去做再生纖維什麼的,也算是環保,也可以去廢品收購站問問,一些廢品收購站回收衣服的,不過,只挑高檔的款式好的衣服,論斤稱,一斤幾毛錢,轉手賣出去,
⑦ 你身邊真實發生過的最毀三觀的事是什麼
有個同學去村裡教小學,有個女學生經常被後媽打。同學比較年輕,熱忱,就去做家訪,勸那個後媽對女學生也稍微好一點。沒過多久,女學生就死了,死的格外凄慘,被後媽拿跟管子塞進嘴裡,往裡面灌開水,活生生燙死的。她異母妹妹就在一邊冷眼旁觀。後來同學不敢當老師了。
⑧ 父愛如山,山高水長
題記:若我會見到你,事隔經年。我如何和你招呼,以眼淚?以沉默?-拜倫
一.
從我記事起,我的印象中父親是一個很嚴肅的人,不苟言笑,嘴上那一抹濃密的八字鬍透露著威嚴,讓人望而生畏。
父親生於1948年,家裡兄弟姐妹九個,父親是老大。由於家裡兄弟姐妹眾多,人多地少,父親又是長子,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父親高中畢業後放棄了保送大學的機會(那時候不用高考,我爺爺是根正苗紅的貧下中農),就去了某軍工基地的子弟學校做代課老師,補貼家用。
父親和母親結婚後,按老家的習俗和爺爺分家,一間土坯房和一些簡單傢具就是家裡的全部家當。父親和母親婚後,陸續有了大哥、二哥、三哥和我,我們四兄弟全靠他微薄的薪水、母親在生產隊的工分以及外婆的接濟生活,日子過的很是清苦。幾月不知肉味、青菜豆腐、從小到大穿哥哥們的舊衣服、舊鞋子,是我童年記憶的全部。
父親在學校教語文,寫的一手好字,文章也寫的不錯,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的才華被縣里下來學校檢查工作的領導看中,借調到縣政府辦公室當秘書,後輾轉幾個部門,直到83年到工商局工作才穩定下來。在父親的努力下,母親和我們四兄弟直到86年才全部來到縣城居住,並解決了城鎮戶口(那時的城鎮戶口對我們家非常重要,可以從國營糧站買平價糧油)但母親的工作問題還是沒有解決,靠打臨工貼補一些家用,同時父親做為長子,還要贍養年邁的爺爺奶奶,我們家的日子還是過得很清苦。隨著我們兄弟陸續長大,我們的學費也日益成為父親肩上沉重的負擔。父親開始在工作之餘發揮他文筆的特長,給縣里的廣播站、市裡的報刊雜志寫稿,掙點稿費補貼家用和我們四兄弟的學費。 即使生活的壓力這么大,我從未見父親在我們面前抱怨過只言片語,他只是默默地負重前行,盡量滿足我們的需求,而他自己卻捨不得買一件新衣,常年累月地穿著公家發的制服,唯一的消費,也只是抽煙,當然是最廉價的那種。其實這是他熬夜寫稿的精神食糧,也許是從那時起,經常熬夜寫稿的習慣過早地損害了他的健康。
二.
因為我在家裡最小,父親到縣城後就讓母親把我從鄉下接到縣城一起生活。我從小就喜歡看小人書,也會模仿著小人書里的人物去寫寫畫畫,父親經常會找他的筆友借些小人書給我看,偶爾也會帶我去新華書店買我喜歡的小人書。可能受父親的熏陶,我小學的成績很好,每期都會拿三好學生和優秀班幹部的獎狀回家,不苟言笑的父親那時難得露出一絲笑容,他用漿糊把獎狀小心翼翼地貼在牆上,然後端詳一番。
到了五年級,經過筆試面試,我考上了縣里的省級重點中學隆回一中,父親非常高興,碰巧暑假的時候,他要去長沙和瀟湘電影製片廠洽談他與筆友合作的劇本(經過多年的筆耕不輟,父親已是市裡面小有名氣的通訊員和文學創作者),父親決定帶我一起去長沙,作為對我的獎勵,我第一次坐了火車、第一次去了省城、第一次見了瀟湘電影製片廠的大導演……
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和父親有了第一張合影。我清楚地記得,那天父親帶我去游覽天心閣,臨走時,父親提議和我一起照張相(那個時候照相是很貴的,我怕花錢,就說不照了)但父親堅持要照,於是我和父親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張合影。那時我一直沒明白節儉的父親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去照一張照片,多年以後當我已為人父時,我熱衷於拍攝女兒各個階段的照片、視頻…我才明白,父親想用照片的形式永久記錄我人生中的第一個高光時刻!感謝父親!
三.
「小時了了 大未必佳」。我到高中時,偏科日益嚴重,已泯然眾人矣,成績一直在班上屬於中等水平。我選擇的是文科,但數學特別差,父親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張羅著幫我找老師補習數學……經歷千辛萬苦,我終於考上了大學,由於數學拖了後腿(數學考了100分)我的分數並未達到我心儀的中央財經大學的錄取線,被調劑到安徽財貿學院。我心裡很失落,但父親很高興,張羅著要親自送我去遠在安徽的學校不巧的是那時領導要派他去出差,父親又不想影響工作,就委託二哥送我去學校。父親還是放心不下,通過熟人又打聽到了一位在母校工作的老鄉,寫了一封信,讓他代為照顧我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
由於沒有考上心儀的大學而自怨自艾,同時第一次在異鄉生活,思鄉情緒濃烈,父親在我給他的信中敏銳地發現了我的思想波動,他基本上是每周一封信的頻率給我寫信(上世紀90年代的通訊還是比較落後的,主要靠寫信,我們宿舍電話應該是98年才開通的,而父親在97年就病逝了)鼓勵我調整心態,積極應對。在父親的鼓舞下,我調整了心態,但數學一直是我的苦主,第一期期末考試數學就掛科…寒假回家父親並沒有過多責怪我,而是繼續鼓勵我,因為在他眼裡我始終是最棒的!
大一第二學期,學校允許每班報10人參加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按規定是大二才考),我通過了初選,也格外珍惜此次考試的機會,每天花大量時間學習英語,功夫不負有心人,四級考試我如願通過,父親得知後,給我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鼓勵我繼續努力,那一刻,我覺得我迎來人生的第二個高光時刻!但那時遠在異地的我不知父親的身體由於長期的操勞(高血壓)已接近崩潰的邊緣,而他只是默默承受。
大二第一學期,我正在努力為大學英語六級沖刺的時候,給父親的信數量少了,父親也沒有像大一時給我頻繁寫信。天有不測風雲,在一個寒風凜冽的下午,大學六級考試的前幾天,一封簡短的電報有如一個晴天霹靂讓我猝不及防,「你父病危速歸」……我以最快的速度從千里之外的安徽趕回湖南(那時侯的火車速度很慢,蚌埠到鄭州要8-10個小時,鄭州到長沙要17個小時……),路上試想過很多種可能性,但在醫院見到父親時,父親已是病入膏肓,油盡燈枯……
父親病逝時時年49歲,虛歲50。
子欲養而親不在,人生憾事也!
四.尾聲
父親是一個很平凡的男人,也是一個偉大的男人:作為兒子,他對爺爺奶奶盡心盡孝,實為家族的表率;作為丈夫,他和母親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只有平淡似水的家常和相互扶持;作為父親,他含辛茹苦養育了我們四兄弟成長成人,為了我們殫精竭慮;用他的生命踐行了養活孩子,養活家的承諾!
父親雖已仙逝,很多年後,我才知道,他一直站在我身後。潛移默化中,我其實一直在以他為模子去做事,我一直在試著做得更好!
一如父親!
⑨ 舊衣服太多,又捨不得扔怎麼辦
有些人吧,就屬於那種購物狂,每次去逛商場都要剁手,買買買,現實情況是,回來穿幾天就扔到一邊,或者是回來試試,就覺得根本就不合適自己,當初為什麼要買呢?但是下次去逛商場,仍然會自覺的買買買,並且繼續回來後悔,於是這個時候衣櫥里就開始堆積如山了,那就開始犯愁了好多衣服啊,怎麼辦呢?
如果還帶著吊牌的衣服應該是屬於比較受歡迎的。可以去跳蚤市場去擺攤的。不但可以賺到錢,而且還能淘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一舉兩得。
但是我也知道有些地方可能並沒有這種市場,就比如我們這里。
那麼這個時候你可以下載一個軟體,叫做閑魚,這是一個二手貨品交易的APP,衣服化妝品家電都可以交易的,但是虛擬物品的交易還是有風險的。
我並不是在這里打廣告,只是告訴人們這個途徑。
以上就是這幾個方法了,如果有用的話可以給我點贊一下嗎?
⑩ 尋找一幅畫的照片
克勞德·莫奈 (Claude Monet,1840-1926)
印象畫派代表人物
印象派運動可以看作是19世紀自然主義傾向的巔峰,也可以看作是現代藝術的起點。
克勞德·莫奈的名字與印象派的歷史密切相連。莫奈對這一藝術環境的形成和他描繪現實的嶄新手法,比其他任何人貢獻都多。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印象派的創始人雖說是馬奈,但真正使其發揚光大的卻是莫奈,因為他對風景畫中光影變化的描繪,已到走火入魔的境地。
他對光色的專注遠遠超越物體的形象,使得物體在畫布上的表現消失在光色之中。他讓世人重新體悟到光與自然的結構。所以這一視野的嬗變,以往甚至難以想像,它所散發出的光線、色彩、運動和充沛的活力,取代了以往繪畫中僵死的構圖和不敢有絲毫創新的傳統主義。
愛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 印象畫派代表人物
德加的重要性在於他的抽象的形式和色彩的感覺,在這一點上他超過了其它的印象主義畫家。
在巴黎出生和去世的德加是銀行家之子,生來便是大資產階級。他對古典主義的濃厚興趣和他行為的謹慎似乎與出身十分合拍。不過,他那異常強烈的個性和獨立自主的思想卻又把他拋入革命陣營。
他在美術學院安格爾弟子拉莫特的班級里習畫,並且,始終對安格爾極為敬仰。不管他的天才如何演變,他卻從不背棄過去。毫無疑問,這種對於人類創造的崇敬,對於行善的明確意識是其性格的基礎,也是人們指責他的根源。其畫風的演變也比較清楚地表明德加對印象主義採取了一種非常特殊的立場。他的繪畫作品都無可爭辯地面對著素描嚴謹、古典之極的藝術。這種手法漸漸地讓色彩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不過,這種色彩始終為現實主義服務。天才的德加賦予它以擴大的視野和獨特的畫面布局,並永遠地離開了學院主義,其作品意義遠遠超過人們在印象派中給予他的地位。
奧古斯特·雷諾阿(Auguste Renoir,1841-1919)
雷諾阿基本上是一個人物畫家,而且一直是最偉大的色彩畫家之一。
最初與印象畫派運動聯系密切。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記錄真實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滿了奪目的光彩。然而到了(18世紀)80年代中期,他從印象派運動中分裂出來,轉向在人像畫及肖像畫,特別是婦女肖像畫中去發揮自己更加嚴謹和正規的繪畫技法。
在所有印象派畫家中,雷諾阿也許是最受歡迎的一位,因為他所畫的都是漂亮的兒童,花朵,美麗的景色,特別是可愛的女人。這些都會立刻把人吸引住。雷諾阿把從他們那裡所得到的賞心悅目的感覺直接地表達在畫布上。他曾說過:「為什麼藝術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丑惡的事已經夠多的了。」他還是女性形象的崇拜者,他說 「只有當我感覺能夠觸摸到畫中的人時,我才算完成了人體肖像畫。」
雷諾阿在印象派繪畫集團中是屬於較年輕的一個,比莫奈也小一歲。這位藝術家一生的作品大多以明快響亮的暖色調子描繪青年婦女,尤其是她們的裸體形象。他以特殊的傳統手法,含情脈脈地描摹青年女性那柔潤而又富有彈性的皮膚和豐滿的身軀。他雖也畫了不少外光風景畫和天真無邪的兒童形象,然而裸體與婦女形象占據他一生作品的主流。他的人體油畫不同於以前學派畫家所追求的那樣虛偽和做作。雷諾阿的女人體,洋溢著一種歡樂與青春的活力,一個個都象是伊甸樂園里從未嘗過禁果的夏娃,她們悠然自得,魅力惑人。
雷諾阿運用印象主義的原則,創造了一個美好的夢幻般的世界,一個新的「愛神維納斯之島」,然後把它送到十九世紀末的巴黎。這幅《紅磨坊街的舞會》集中體現了他所處的那個最具有印象主義精神的時刻。雖說這幅畫描繪的是一個飄渺的仙境,可裡面的人卻穿著當代的服裝。男人們都戴著高帽或草帽,女人們均穿著用箍擴撐著的裙子和腰墊。在這幅畫中,一個室外的波希米亞舞會的平凡景象,變成了美麗的女人們和殷勤的男人們的充滿光感和色彩的夢。一束束光線,忽隱忽現地在人物的色彩形體上搖拽著——有藍的、玫瑰紅的和黃的,細部交融在浪漫的煙霧之中,使得所有這些愉快人們的美感柔和起來,並提高了這種美的價值。
雷諾阿起初追隨畫家庫爾貝,非常同情和支持庫爾貝對學院派藝術的對立。他自己也嚴格遵循現實生活,善於在尋求印象派的光與色之中和歐洲的古典傳統畫法相結合。由於他年輕時在瓷器廠作過學徒,故在人像創作中運用了這種細膩的工藝手段。在與印象派畫家合作以前,他在官方沙龍展出過一幅以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的主人公為題材的風俗畫《埃絲米拉達》,畫她在聖母院廣場上跳舞賣藝的情景。但過後他覺得自己過多地摹擬前人畫法,毫無個性特色;盡管有沙龍給他以好評,他總覺得愧對於自己的藝術追求,悄悄把這幅畫撕了。
自從追隨庫爾貝的繪畫以來,他的畫能放開一些,可是從構圖上看,無論所選人物和畫上細節,仍然存在摹仿庫爾貝的性質,盡管畫上的女神形象是取民間婦女作模特兒的,後又遭到沙龍的拒展。走人家走過的路這不是他心甘情願的事。雷諾阿從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一畫被謾罵之中悟出一條真理:迎合官方展覽,將永遠是自己藝術的絕路。要尋求新的道路那就必須敢於接受挑戰。
1870年,雷諾阿已29歲,事業上還未露頭角,經濟上又處於拮據狀態,不時要光顧當鋪,不得不多次地從一個閣樓搬到另一個閣樓。就在此時期,他去阿讓特依,跟隨莫奈去戶外寫生,去理解和感受大自然中的光色效應。
《青蛙塘》就是他跟隨莫奈到巴黎近郊的一個風景區畫成的。這個"青蛙塘"離塞納河不遠。當雷諾阿與莫奈一起在那裡作畫時,已知附近有一家為福奈斯大爺開設的飯店,莫奈是那裡的食客。他倆一同作畫,雷諾阿當然也經常光顧此家飯店。雷諾阿畫《青蛙塘》是完全聽從了莫奈的勸告,著重表現水與倒影的關系。他以這一相同構圖畫了兩幅,試著以清晰的小筆觸來展現光色感受。水面光彩閃動,色彩極易體現出來,視覺印象強烈。這幅畫因而也成了雷諾阿印象主義的"入門"創作。
《包廂》則是雷諾阿正式參加印象派美展的第一次參展作品之一。他一共送去七幅油畫。這幅畫根據他在劇院里所得的"印象",回到畫室里請人擺模特兒畫成的。畫上前面那個盛裝貴婦是一名叫尼尼·洛比絲的模特兒扮成的。後面手拿望遠鏡的中年紳士形象,則是由雷諾阿的一個兄弟充當模特兒的。有趣的是,印象派畫法也可在畫室內製作,他成功地畫出了劇院一角的氣氛。尤其是畫面上兩個人物的神情,絲毫沒有擺姿勢的痕跡,他們似乎全神貫注地在觀劇,陶醉在此時此刻的舞台演出中。這幅圖版,雖然畫框四周被切割了許多,只突出包廂里那個貴婦人的形象。由於雷諾阿渲染了色彩氛圍,使觀者從中能感受到劇場觀眾的氣氛。貴婦人那張化了妝的臉容與後面那個男紳士,形成鮮明的對比度。《包廂》的色彩基調是暖色。它由玫瑰、黑、白三色組成。貴婦人身上的黑條紋衣服異常顯目。這些粗闊的黑條子與她的白色相間的淺色,恰好與紳士身上的黑色外衣與白色襯衫相呼應。運用黑色,在印象派畫家中本來是犯忌的,因為外光很難體現純黑。可能雷諾阿是用小筆觸,逐步地添上去的,所以絲毫無斧鑿的生硬感。
肖像畫在歐洲畫史中有過一段相當長的繁榮階段,而印象派畫家的肖像作品更富有色彩的活性。雷諾阿的肖像畫就深得後學者們的贊賞。雷諾阿是以畫女性裸體著稱的。他對女人體的熱愛早從普法戰爭以後就開始了。戰爭期間,他參加過騎兵隊。當和平一宣布,他立即丟下馬槍,回巴黎重操舊業--坐在畫架前用畫筆去創造他所鍾愛的肖像畫去了。
19世紀70年代印象派最著名的肖像畫,就是這里要欣賞的三幅畫。
《莫奈夫人像》作於第一次印象派畫展舉辦期間。當時他跟隨莫奈,共同創建了印象派"沙龍"。在這幅畫上,對光色的追求使雷諾阿幾乎入了迷。坐在草地上的莫奈夫人及其兒子,完全沐浴在一種和煦的陽光中。她的衣裙在黃色的草地上接受陽光的強烈反射,因此畫家只用淡淡的玫瑰色來鋪陳,用筆相當簡練。
《莎瑪麗夫人像》是兩幅同名畫中最精彩的一幅。這位在巴黎沙龍中經常露臉的著名女演員,也是上流社會的風流名媛,她名叫珍妮·莎瑪麗。這幅胸像完全採用印象派技法的碎筆觸,將年輕的美人處理在一種光色的氛圍中。她左手托腮,正面對著觀眾,豐滿的胸部已被強烈的燈光所渲染,輪廓已是不很明晰了。不能低估雷諾阿的陶瓷畫工出身,因為那種對透明顏色的表現能力對他個人的風格有很大影響。雷諾阿畫過不少著衣和裸體的肖像,但他從來不賦予他的肖像以任何思想性。他用一種真摯的觀察者的情感去探索新的塑造形式。他把一切可塑的細部,以三棱鏡分析光譜的原理,打碎成無數色彩的小筆觸,相互並列地塗到畫布上去。
《亨利奧夫人》的肖像畫上(1876年作)看到了他所運用的這些早年從陶器藝術中學得的手法。亨利奧夫人恬靜地坐在那裡,色調是極其柔和的,色彩的純凈透明,給人以一種充滿著霧一樣的大氣感覺,把周圍的一切都融合了。如果稍離這位夫人遠一點,就會產生一種捉摸不定的色彩幻境,說不清人物是在一種什麼樣的環境里。背景幾乎和這位嬌美的形象混成一體,而臉部卻刻畫入微。給人以起伏感的胸部不是靠平塗,而是以多種細筆觸的調和色構成的。
這是畫家在這一時期的造型特色。 雷諾阿被看成印象派,是他在印象派畫展上展出過幾幅畫。其實,他在21歲進格萊爾畫室時,是拜倒在古典主義的腳下的。1874年,從他參加首屆印象派聯展後,才決定了他的基本傾向。不久,他又脫離了印象派,轉靠沙龍並獲得成功。在雷諾阿的全部人體作品中(估計大約有4000幅),沒有絲毫陰暗和不安的調子。由於他作為印象派畫家而受到政治上的攻擊,並給他的道路設置了許多障礙,使他早年的經歷充滿著苦難。
從41歲起,他經常生病。在他生命的最後15年中,他受關節炎病痛的折磨,幾乎離不開輪車。他得把畫筆捆紮在變硬了的手上才能畫畫。令人驚異的是,他這時的作品中沒有留下一絲個人痛苦的痕跡。他的藝術總是肯定著生活的美。他本能地選擇他所熟悉的那些快樂事物:街道生活、鄉村景色的恬美、鮮花或水果、鋼琴前的消遣性演奏家、健康而充滿著青春活力的女人體。他對於小孩似花一般的嬌嫩特別敏感。他對周圍的生活有非凡的鑒別力。陰影和悲痛是全部被他排除在外的。
晚年,病魔使他不能擴大自己的視野,從而在畫人體的題材上進入了一個死胡同里。盡管如此,對他的探索作輕率的評語是不適宜的。雷諾阿不是一個輕浮的藝術家,他的藝術始終讓人們看到生活的快樂和甜美的一面。
在雷諾阿的繪畫中,一個重要領域是肖像。正如我們在欣賞《亨利奧夫人》肖像中所注意到的,色彩的純靜與透明是雷諾阿的肖像畫的一大特色。70年代時,雷諾阿畫了幾幅最成功的肖像,即兩幅《維多·肖凱像》(1876年)、兩幅《莎瑪麗像》(1877年)和這里要欣賞的一幅多人物肖像畫《夏班提埃夫人和她孩子們》。正邁入藝術生涯的全盛時期的雷諾阿,其個人生活還未走運。貧窮使他不得不和莫奈合種一塊土豆田,以出售土豆來糊口。第一次印象派畫展遭到社會的冷嘲熱諷後,第二年他拿出《煎餅磨坊》等14幅風俗畫,也招致不少非議。有人在《費加羅報》上以教訓的口吻寫道:"要向雷諾阿先生提醒,一個女人的身體不是一堆有著已徹底腐爛了的屍體的綠色、紫色斑點的爛肉"。當然,為他辯解的正義人士也大有人在。可是為了生計,他也不得不為別人繪制大量肖像畫。
在肖像畫上他賺回了聲譽。上述幾幅肖象畫,就是當時的例證。維多·肖凱是雷諾阿的一位藝術的崇拜者。他頗有鑒賞見地,但他只是一個巴黎的公務員。雷諾阿和塞尚都為他畫過肖像。《莎瑪麗像》是畫家為女演員珍妮·莎瑪麗所繪的最精緻的兩幅肖像,一幅是全身像;另一幅是胸像。在這些肖像上,色彩充滿激情和熱誠。
這一幅《夏班提埃夫人和她的孩子們》是他70年代的成名之作。
夏班提埃夫人是一位著名的出版商的妻子,社交界的名流,沙龍的女主人。她廣交文藝界知名人士。常在她的沙龍作客的有作家左拉、莫泊桑、福樓拜、愛德蒙·龔古爾、屠格涅夫等人;藝術家有亨納、卡羅勒斯·丟朗等。雷諾阿很快也成了她的沙龍中的常客。畫家就在那裡認識了當時的名演員珍妮·莎瑪麗。此畫系受夫人的預訂而繪製成的。
充分發揮了他那根底深厚的造型技巧,這是他在年輕時從格萊爾畫室學藝時取得的,他為之感激不盡。以空間寬廣的室內環境和襯托這位夫人與兩個天真的女兒的精神狀態。夫人坐在孩子們的右邊,悠閑恬適地注視著兩個女兒。孩子的純真表情描繪得很生動,兩個人似乎在異想天開地對話。左邊一個女孩正坐在一條大狗的背上。整個畫面洋溢著一種富裕家庭所特有的天倫情趣。背景為棕紅色,人物間的衣服色彩有強烈對比,夫人的黑色衣裙壓住全局,使左邊兩個孩子的天藍、白相間的裙子更顯跳突。
這幅畫在1879年的巴黎沙龍中獲得了好評。雷諾阿也從此有了生活轉機。他獲得1000法郎的酬金,這對當時這位貧困的藝術家來說,似乎是天降甘露,而且從那時候起,向他訂制畫像的主顧接踵而至,經濟上的轉變自不必說了。雷諾阿除了為夏班提埃夫人畫過肖象外,還為這位夫人的母親以及夫人的女兒們畫過單獨的肖像。所以沙龍畫展中入選的已不只是這一幅《夏班提埃夫人和她的孩子們》了。盡管如此,雷諾阿也沒有因沙龍的賞識而忘掉自己既定的目標,他珍惜這種真實的生活感受,但也珍惜他長期努力而獲得的對外光的色彩技藝。
雷諾阿從1881年40歲起,到1888年這八年間,是他的風格轉變時期。當他於1879年在沙龍獲得成功後,就開始外出旅行。肖像畫訂貨使他的生活轉貧為富。前半生苦苦地躑躅在巴黎城內和塞納河邊,這一回,他要實現渴望已久的遠行觀光的願望。第一個目的地是諾曼底海濱,後又到了克羅瓦西。1881年春,去了阿爾及爾。是年夏,再赴諾曼底,秋季即登程赴義大利,在那裡走訪了羅馬、威尼斯、佛羅倫薩、那不勒斯、龐貝等地,而促使他的畫風轉變的機制,則是這次的義大利之行。雷諾阿在龐貝參觀古羅馬壁畫時,發現了它單純、濃重和絢麗的色調。那些古代壁畫偏施紅色調,這種紅色屬於濃艷的朱紅色。晚年雷諾阿畫過一幅採用這種"龐貝紅"色調的裸女像。古代壁畫一般用的色彩不多,效果卻極豐富。這使他懂得,一幅畫上的主調往往起著關鍵作用。 1883年,他在法國一家舊書店買到一本屬於14世紀後期義大利畫家欽尼諾·欽尼尼撰寫的《繪畫論》,此書使他入了迷。加上他從義大利學得的古典繪畫色彩單純化的秘密,進一步對前輩大師安格爾的古典主義產生了熱情,所以有的研究者也稱雷諾阿在1881~1888年的時期為"安格爾式時期",或叫新古典主義時期。他後來在與畫商伏拉爾談起他的藝術傾向轉變的原因時說:"1883年左右,我隨印象派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我終於不得不承認,不論油畫還是素描皆已技盡。總之,對於我來說,印象主義是一條死胡同"。
這就是我們在前面欣賞他的《亨利奧夫人》等肖像時所提到的關於他脫離印象派的內因。
這里的兩幅畫《傘》與《鄉村舞會》,就是畫家轉變畫風所出現的代表作。
在《傘》上,還沒有徹底擺脫外光作用下的色彩描繪方法。畫上所表現的是一個巴黎的春日。熙熙攘攘的行人突遇陣雨,於是張開的傘群形成了一種有趣的弧形線網。畫家意識到傘本身在畫上的裝飾趣味。他把這些弧線重疊地畫在畫面的上半部。觀眾通過這些弧形的傘,再往下看到了一幅繁雜熱鬧的景象:前景左側是一位秀麗多姿的年輕夫人,她臂挽籃子,籃內裝著幾頂待售的帽子。後面一個紳士模樣的人,正用眼睛盯著她,想要上前以遮雨的傘來討好這位婦女。在前景的右邊,有兩個趕集市的小姑娘,更小的一個手拿著滾鐵環玩具,眼睛注意著觀眾。在中間,有兩個穿著華貴的婦女站在中景上。前面一個似乎對那個手拿鐵環的小女孩發生興趣;後面一個婦女剛把雨傘打開。這幅畫的人物並不多,但由於交疊處理,傘的弧形線的不同方向以及整個色調氣氛,使畫中的景象顯得異常熱鬧豐富,給人以一種擁擠感。雷諾阿採用了一個主調,即以藍紫色為基調,從而使畫面充滿一種富有節奏的單純感。場景十分動人。春雨綿綿的巴黎街景,給這個擁擠的集市增添了生活節律。
《鄉村舞會》一畫被切割掉多餘部分,突出描繪了一對舞侶。據知,雷諾阿就這一對舞侶畫過好幾幅同一題材不同構圖的油畫。女舞伴的艷麗禮服和男舞伴的莊重的黑色禮服在交互反襯,形成鮮明的對比。畫家把主要精力放在描摹女舞伴的膚色與多褶的綢緞的夜禮服上。為了畫好這個豐滿勻稱的女舞伴,畫家讓當時一位著名的女模特兒蘇珊·瓦朗東作姿式(這位女模特兒由於長期受到印象派畫家們的培養,後來也成了一名畫家)。就總體效果看,《鄉村舞會》更具古典風格,因而也惹惱了一些印象派同道們。但雷諾阿是一個從不滿足於既得成就的人。當他漸漸感到古典繪畫的穩定的線條與他對色彩的強烈感受相沖突時,他又想改變自己的畫風,甚至連題材也改弦易轍了。
《金發浴女》(約1882年)這里的畫風屬於他去義大利游學期間的風格轉變時期,更多地傾向於對象的固有色。鮮艷而柔和的色調,接近於客觀真實。物體的空氣感與光色感被沖淡了。據學者推斷,這幅畫最早的創作動機可能來自他在凡爾賽宮看到的一塊17世紀的淺浮雕。此浮雕系席拉東所作。雷諾阿為此浮雕畫過好幾幅草圖和習作。加上他這時對古典主義的畫法看重些,最後在畫室內完成了這樣一幅構圖嚴謹、人體質感表現得充分的裸體畫。從裸女的一頭細密流暢的金發,明快的膚色,精確而柔順的線條來看,此畫一直被人們視為雷諾阿在新古典時期的一幅代表作。
雷諾阿所畫的女人體,在後期的數量要大大超過前期,而且質量也高。他畫的女裸體,往往具有魯本斯畫上的那種容光煥發的特性,又具有豐腴的官能美特色。畫家喜歡把女人的肌膚畫得有如珠光一般柔亮光潤。有時,女人體頭發蓬鬆,眉宇間還散發出一種青春盪漾的風韻。有時又顯得天真未泯,而健康成熟有餘。少數女人體作品還帶有某種野性的單純。總之,他的人體畫風格,與他本人的性格與生活似乎對不上號。如這幅《浴後的女人》(1888)上的女裸體,玫瑰色的膚色顯示了少女的壯實和健美。極細瑣的筆觸組成了這個女性豐滿柔滑的皮膚表面。她那富有彈性的、充滿誘惑力的女體形象是無法與雷諾阿當時自己的生活現狀聯系起來的。
這位畫家的全部熱誠都付諸於他的筆端。1894年,雷諾阿患上了風濕性關節炎,年過半百的畫家深感病魔之苦。此後幾年每況愈下,至1903年,他不得不遷居到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卡紐去療養一段時期。那裡有著南方的溫和氣候,也許對他的病體有利。他也曾多方求醫,膝蓋、腳、手,幾處都開過刀。初時還可以撐著拐杖走路。1910年後,他下肢癱瘓,只得終身與輪椅作伴。至1912年,一度全身癱瘓,經過治療,略有好轉,上身已恢復了生理機能。可是就在這樣不幸的病痛時期,他卻強抑止住肉體的折磨,坐在輪椅上畫出大量表現女性青春美與充滿生命歡樂的裸體畫來,確是令人感動!雷諾阿在後期所畫的女人體,能真實地展現人體豐富細膩的色彩和肌膚質感。鑒賞他的人體畫,會使人感覺到這些皮膚下面的血液在流動,滋潤的膚色,現出粉紅的肉色。
據說是雷諾阿後期最喜用的一個模特兒,名叫加布莉爾。畫家有時讓她扮作洗浴、擦腳;有時讓她裝扮成不同身份的婦女,帶領著小孩;有時讓她穿上粗布衣服,或讓她讀書等。至於裸體的形象,一般都置於晴天麗日之下。陽光充足,以便在柔和的自然光色中展現年輕婦女晶瑩光滑的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