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胡是什麼木材做的
二胡的琴筒一般用烏木,紅木製成,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做成;琴竿一般用烏木較多,也有用紅木和檀木的;琴弓用江葦竹(又名幼竹)製作而成。
另外,二胡的琴皮一般是蟒皮製作而成;琴軸有木質軸和機械軸兩種;琴弦一般是金屬弦,分鋁質弦和銀質弦兩種;千斤又稱千金,是用棉線、絲線、有機玻璃、塑料等材料製成;琴碼採用的材料有木、竹、金屬和紙等;制音墊由絨布或氈子做成。
二胡的保養
1、琴皮
我們見到的琴皮已損壞的二胡大多是由於存放不當、不經常使用而引起的。二胡的音色是在不斷的使用中,慢慢拉出來的,平時經常使用二胡就是對二胡的一種很好的維護和保養。
2、琴筒和琴桿
琴筒和琴桿大多都是用紫檀木、烏木、紅木等硬質木材製成的。平時不練琴時應將琴放入琴箱,並在琴箱內放入一些乾燥劑。
3、琴弓
在弓子的使用過程中,不要用手碰弓毛,以免日久之後弓毛上沾上油污而影響演奏。一旦發現弓毛上油污較多而影響演奏時,可將弓子卸下,用肥皂將弓毛在清水中洗凈,晾乾後重新擦上松香再使用。
每次拉完琴後,應將弓毛放鬆,使弓桿恢復到正常的形態,否則日久後會使弓桿變形,影響弓子的使用性能。如弓子長期不用放在琴箱里,要在琴箱里放一些防蛀劑,以免弓毛被蛀蟲咬斷。
Ⅱ 製作一個小二胡怎麼做
材料有;木頭、蛇皮、馬尾、千金、海綿。不是專業人士的話真做不好。
Ⅲ 急求。怎麼製作簡易的二胡(弦樂器)。材料要日常生活中的。越簡單越好。
二胡的樣子你應該見過的吧,照貓畫虎。
二胡琴筒可以用圓的罐頭盒,大概的尺寸和真二胡的琴筒差不多就行,
再找一根二胡桿,可以找家裡廢的金屬拖把桿代替,
二胡的弦軸,可以找木頭錘子把,鋸成長短差不多的尺寸,
琴弦就要到樂器店去買了,很便宜的,順便買個弦馬子,樂器店也有的,塊八毛的。
然後就是打孔了。琴筒上的2個孔要可以插入琴桿,琴桿上頭打2個孔,可以插入弦軸,弦軸要加工成錐形,弦軸上再打2個小孔,是穿琴弦的,一定要小,比琴弦略大一點就行。
然後就組裝了。這個不用介紹了吧,照貓畫虎的裝上。
注意琴桿中上部的「千金」可以用尼龍絲代替。
就是這么多了,不知道能否滿意。等著你的作業上交了……
Ⅳ 二胡怎樣蒙皮
二胡蒙皮具體做法:
1、未經加工的木料,尋找合適的尺寸,精挑細選。
(4)手工製作二胡簡單圖片擴展閱讀:
二胡演奏的持琴技巧
1、琴筒錯誤地放於左腿中間,而不是放在左腿根部靠緊小腹的位置上。
2、琴桿過於左斜或右斜,過於前傾或內收。
3、第一把位時左手虎口離千斤過遠。
4、左臂缺乏應有的支撐力,靠虎口夾緊而吊掛於琴桿之上。
5、拇指下彎勾住琴桿。
6、持琴時左手掌心貼近琴桿,手指「躺」倒按弦。
7、手指關節過分彎曲,以手指的尖端觸弦。
8、手指關節反彎,尤其是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的第一關節。
9、手指不是從弦的正面按弦,而是從弦的外側按弦,以致只按實了外弦,內弦卻處於虛按狀態,常常因此而出現狼音。
Ⅳ 二胡怎麼造的
二胡的構造比較簡單,由琴筒、琴桿、琴皮、弦軸、琴弦、弓桿、千斤、琴碼和弓毛等組成的。二胡各部構造的功能:二胡構件由九個主要部分組成,其功能分別介紹如下:琴筒琴筒
是二胡的重要部分,這通過弓的推拉運動,擦弦後振動琴皮發音的共鳴體。琴筒的質地和形狀對音量和音質有直接影響。一般用紫檀木或紅木製作。形狀有六角形、八角形、圓形、前八角後圓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琴筒後面鑲嵌著一個音窗(一般為雕木花窗),不僅對琴筒起了裝飾作用,而且對發音、傳音和濾音有一定的好處。琴筒是二胡的共鳴筒,多用紅木、紫檀或烏木製成,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做的,七十年代並開始使用低發泡(ABS)材料模壓成型。其形狀主要為六方形,長13厘米,前口直徑(對邊)8.8厘米。有些地區則製成圓形或八方形。筒腰略細,筒後口敞口或裝置開有各種式樣花孔的音窗。琴筒起擴大和渲染琴弦振動的作用。琴筒前口蒙皮,叫琴皮,也叫琴膜,它是二胡發聲的重要裝置。普及式二胡為蛇皮,中高檔二胡多為蟒琴皮皮。蛇皮鱗紋細密,紋路排列規則,並富有韌性,但質地較薄。音質易受氣候、室溫等因素的影響。蟒皮鱗紋粗而平整,色彩對比協調,厚度適宜而有彈性,不易受蟲蛀,發育共鳴較好。蟒皮又以肛門一帶地方的最為理想,這個地方的蟒皮適應性廣、發音渾厚圓潤,並且性能穩定。新買的二胡無論是蛇皮的還是蟒皮的,發音往往空而帶沙,並且把住上下端的音量懸殊較大。這是琴皮振動還不夠協調的緣故,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拉奏後,琴皮的振動才有可能逐漸變為常態。
琴皮
有蟒皮和蛇皮兩種,蟒皮為佳。它是二胡重要的發音體,也是振源的關鍵,對音質和音量有著直接的影響。莽皮的鱗片越大,音色越好。琴桿琴桿
是二胡的支柱,亦是軀干。不僅起著上連下接的支撐作用,而且對整體振動發音也有一定的影響。製作琴桿的材料有些檀木、烏木或紅木。一般用紅木較多。紅木價廉物美,具有一定的抗拉性。是支撐琴弦、供按弦操作的重要支柱,全長81厘米,直徑約為0.55寸。頂端為琴頭,上部裝有兩個弦軸,下端插入琴筒。琴頭呈彎脖形,也有雕刻成龍頭或其他形狀的。衡量一把二胡的發音純凈與否與琴桿材料的選擇有很大關系,通常把紅木視為上品,烏木的也不錯,其它木材的就要遜色一等了。選擇時除了要仔細辨別琴桿的製作材料外,還要兼顧到質地緊密。木射線細密而均勻,無節、無疤,無明顯裂痕,有一定光亮度等。
琴軸
有上下兩個(又名琴軫),起調整音高的作用,上軸縛膠內弦,下軸縛絞外弦。琴軸有木質軸和機械軸兩種,兩者各有利弊。木質軸調音後穩定,不易跑弦走音,但因時緊時松,給調弦帶來困難。機械軸調弦快而自如,音準也好,但目前製作質量沒有完全過關,時而會出現松動、滑動等現象,容易導致跑弦走音。琴軸的類型:銅軫和木軫二胡的定弦音高主要是靠琴軸來調節。琴軸的類型有銅軫和木軫。琴軸就是與琴桿相互垂直那兩個猶如圓錐體的部件,木質,前端細小,有一穿弦小孔,中間漸大,後端最大。軸後段外表刻有若干直條瓣紋,軸須加飾,用多層骨質與木質片粘合。它們與琴筒相對,上面的一個叫內琴軸,拴內弦,朝下的一個叫外琴琴軸軸,拴外弦。內外琴軸相距約為0.26尺。外琴軸距琴筒一般為1.45尺,這是二胡區別於大胡、中胡、高胡、板胡、京胡等"同族"樂器的顯著標志之一。傳統的琴軸是一個整體,納外琴軸分別橫插在琴桿上方指定的圓孔內,相應的琴弦直接纏繞在"出口"一端的末梢上。這種琴軸調弦的活動范圍大,並能儲存多餘的琴弦線段,有利於琴弦的充分利用。但這種琴軸對材料的選擇較為考究,多用黃楊木或黃檀木製成,與琴桿的接觸面既要嚴密合縫,又要保持必要的松動,否則不是匿藏著極弦跑音的隱患,就是操作不自然。六十年代初,二胡開始裝置螺絲弦軸(又稱直行銅軸),外觀上既保持了原來的民族形式,又克服了擰轉費力、容易跑弦和日久損裂琴桿的缺點。如今市上出售的中高檔二胡,其琴軸多為機械螺旋軸。弓子弓子
是二胡發音的重要工具,由弓桿和弓毛兩部分組成。弓桿是用細實的紫竹製成,粗細要適中。弓桿的軟硬和彈性會直接影響到演奏效果。弓毛以前有用尼龍絲和馬毛的,多用馬尾,且白馬尾為最佳,黑馬尾次之。一般用細實紫竹縛上馬尾,一端裝有活螺絲(弓魚)用來調整弓毛的松緊度。F琴弦:是琴的發音體之一,也是二胡的聲源體之一。其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發音效果。目前琴弦有兩種:一種是金屬弦,具有拉力好,音質好,音準好和靈敏度高等特點,又分鋁質弦和銀質弦兩種,銀質弦最佳;另一種是絲弦,它發出的音比金屬弦柔和細膩,但位力差,音準差而且容易斷弦,且易變音。現在大多採用金屬弦。弓子由弓桿和弓毛構成,全長76厘米,弓桿是支撐弓毛的支架,長度2.4尺,用江葦竹(又名幼竹)製作,兩端烘烤出彎來,繫上馬尾,竹子粗的一端在弓的尾部,馬尾夾置於兩弦之間,用以摩擦琴弦發音。弓毛多為馬尾,也有用尼龍絲仿製的。有些簡易二胡是用尼龍線來代替弓毛,這種音響效果較差。衡量弓毛能否經久耐磨,主要看弓毛是否排列得整齊平展,長度一致,粗細均勻。好的弓毛要求無斷頭、無纖柔、無蓬亂纏絞等。選擇弓桿要注意長度符合標准,還要兼顧到質地堅實、老化、粗細協調、勻稱、中段不呈弧形,與弓毛相互平行等情況。這樣的弓子彈性適中,操縱順手,易於控制。有的初學者把京胡的弓子拿來換在二胡上,這是不合適的。京胡弓子一般都較短,在二胡上拉奏沒有迴旋餘地,是不符合二胡演奏需要的。現在市面上出售的中高檔二胡的弓子多為松緊調節弓,它是在持弓一端裝有機械螺旋裝置,可根據演奏需要把弓毛調節到合適的松緊程度。但不可調得過松過緊,過松使弓子失去了應有的彈性,不易於操作;過緊則發音生硬,缺乏含蓄內在的成份,同時還容易使弓桿變形。千斤線千斤
又稱千金,對二胡琴弦起固定和切弦作用。對音準也有一定的影響。它是用棉線、絲線、有機玻璃、塑料等材料製成。其形式多種多樣,有固定千斤、線繞千斤、金屬千斤等。較常用的是線繞千斤。琴桿上扣住琴弦的那個裝置叫千金,千金一般是用銅絲或鉛絲製成:"S"形的鉤,再用絲弦或其它線繩套住這鉤的一端並系在琴桿上,也有用絲弦、尼龍線或布條、皮條等直接把琴弦拴在琴桿上的。後面這種形式的千金其音質不夠十分理想,因為內外弦被擠壓得太近,使琴弦的充分很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牽制,不注意還易發生"碰弦"的現象。千金不可系得太長,也不可系得太短,合適程度要看演奏者指頭的長短和琴桿的粗細。也就是說,指頭長,琴桿細可將千金適當的放鬆一點;指頭短、琴桿粗就酌情系緊一點。一般來說,琴弦距琴桿的寬度掌握到0.7寸左右較為適宜。千金在琴桿上的位置應求得大體固定,不可經常的移上移下。有些初學者喜歡拉高音,把千金一個勁的往下移。這樣的"高音"音質很差,不但不利於運指的全面訓練,而且有損於正常音高觀念的培養。一般來說,千金應固定在距琴馬1.3尺左右的位置上較為適宜。琴碼琴碼
是琴弦與琴皮之間振動的媒介體,對發音有重要作用。它採用的材料有木、竹、金屬和紙等,常用的有木松節馬、楓木馬。木松節馬木質柔軟,發音圓潤、淳厚,楓木馬軟硬適中,發音柔和、噪音少。J琴托:是琴身的底托,起著裝飾、穩定琴身的作用。有的二胡琴托還裝有可調底托,用尼龍扣調節,演奏時更為方便。琴馬雖小,但它卻是聯結琴皮琴弦的樞紐。它的作用是把弦的振動傳導到蟒皮上。因此,琴馬的選料、形狀以及在琴皮上的安放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二胡的音質。為了求得二胡聲音的改善,發音沙啞的二胡採用紙馬(即用牛皮紙或其它硬紙捲成嚴實的簡狀),聲音就要顯得柔和一些:發音沉悶的二胡改用竹馬,就可使聲音變得較為響亮,適合演奏活潑輕快的曲調,發音單調的二胡採用金屬彈簧馬,就可使發音變得較有共鳴。此外,象高粱秸稈、火柴簽、鉛筆(最好將筆芯抽掉)等材料製作的琴馬也能改善一些二胡的音質,但中高檔二胡還是宜用特製的木馬,木馬是用松節木做的,音色淳厚柔美,失真度小。另外還有鋼絲馬,但使用很少。如果是自己製作琴馬,要注意到它的特有形狀.不宜過長、過短、過高、過矮,因為這樣都不利於琴皮振動的性能發揮。雖說一些發音沙啞的二胡,適當增長琴馬,音質還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音量卻大為削弱了。一般來說,琴馬長約0.4寸,高約0.25寸較為適宜。如果是竹製或木製琴馬,當中最好挖空成拱橋形。
音響來源
二胡的聲源來自於琴弦的振動。過去二胡大多用絲弦,由於絲弦具有伸縮性大、壽命短、發音不夠清越細膩等缺點,它已逐漸被鋼弦所淘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鋼絲弦使用日益普遍。配套的二胡鋼弦應是一粗一細,粗的一根稱作內弦(也叫老弦),細的一根稱作外弦(也叫子弦)。內外弦分別系在相應的琴軸上,一般是先上內弦,再上外弦。選購琴弦一定要注意配套,不可兩根弦都為內弦或外弦,弦徑也不可懸差過大,更不可用其它彈撥樂器的琴弦來代替二胡弦。內外弦採用同樣粗細的,就會產生兩弦張力不平衡,發音不協調,靈敏度差的問題;內外弦粗細比例過於懸殊。就會產生音色不統一,影響按指的問題;用彈撥樂器的琴弦來代替二胡弦,發音空而沉悶,失真度大,完全不符二胡的發音需要。
松香的作用
松香的作用是增大弓毛對琴弦的摩擦。以經過提煉的透明色塊狀松香為最好,油松上分泌凝固成的天然結晶松脂也可代用。民間流行的打松香方法是:事先將一竹片劈一裂縫,接著把松香夾於當中。然後用火點燃竹片,使松香燙化後滴在琴筒上。這種方法稱為"燙香"。燙香對於拉奏雖然較為方便、省事,但有礙於某些運弓技法的性能發揮,同時琴筒琴皮也顯得不夠清潔。現在較為普遍流行的是"擦香",擦香即用松香直接在弓毛上來回的反復擦拭。這樣擦一次松香後至少能拉一個鍾頭。實踐證明,剛"擦香"後奏出的琴聲並不十分理想,要在拉奏兩三分鍾後琴聲才逐漸轉為常態,擦香時,用力不可太重,以免擦斷弓毛。
Ⅵ 怎麼製作簡易的二胡(弦樂器)
其實目前的電子二胡並沒有電子小提那樣完善些,主要採用的就是吉他效果器來豐富音色的。期盼以後有專門的人才來涉及電子二胡的音源採集製作等。。。。現在的電子二胡有種嫁接的感覺。還需要大幅度的完善
我在97年由於好奇木吉他使用拾音器而可以插電的方法而轉嫁到二胡上的,製作方法如下
1、買一個吉他拾音器,最好是圓頭的(就是拾音頭那部分是圓的)10元左右。因為成品是一個夾子的狀態,所以要裁剪半邊的夾子。令一邊是一個大插頭,可以插吉他效果器。
2、一個吉他效果器,視個人財力而行。最便宜的有ZOOM系列的,有400元左右的,當然效果越好越逼真就需要更好的效果器來支持。當然最好是有專門人才來定製這些效果。不用改裝,但是音色最好要再調整。
3、一個「大插頭轉小插孔」的連接線,可以自己製作。這是因為可以直接把效果器的效果直接表現在最便宜的「有源」音箱上。有條件的也可以直接用功放大插頭直接插效果器的輸出插孔。
OK,在二胡的蟒皮上貼上1平方厘米左右的雙面貼,把拾音器的圓頭貼在雙面貼上,拾音器插頭插進效果器的輸入插孔。大插頭轉小插孔或者是功放大插頭插進效果器輸出插孔,打開音箱。
Ⅶ 自己在家怎麼做手工二胡
1、未經加工的木料,尋找合適的尺寸,精挑細選,如果一根木料質量上好,但是略微彎曲,就需要用火烘烤之後將其壓直,經過機器的切割和手工的出本初步雕琢,基本形狀就出來了。
Ⅷ 二胡的琴弓與小提琴的琴弓有什麼不同其製作材料一樣嗎
兩種樂器的弓毛材質相同,都是白色的馬尾毛。二胡是中國的一種美妙的樂器。它是一種胡琴,比胡靖大,也被稱為胡南。二胡的結構很簡單:由一根長約80cm的細木琴桿,內外兩根弦,琴桿下端套一個用蟒蛇皮或蛇皮製成的桶組成。槍管呈茶杯狀,材質為木頭或竹子,蟒蛇皮或蛇皮是製作二胡的重要材料。用馬尾做的弓演奏,和小提琴的馬尾做的弓是一樣的。
一般來說,握弓位置的弓桿彎曲度不宜過大。馬尾辮質量更好。眾所周知,民族弦樂器的發音是依靠塗有松香的弓毛與琴弦之間的摩擦產生振動,通過琴碼傳遞到皮膜/面板,再通過皮膜/面板與桶共鳴,產生美妙的琴音。尼龍線、劣質馬尾、優質黑白馬尾雖然可以用松香擦出聲音,但尼龍線、劣質馬尾發出的聲音是嘈雜的,而優質白色馬尾發出的聲音是甜美濕潤的。這是因為優質的白色馬尾表面鱗片均勻,邊緣鋒利,有利於琴弦的摩擦。
Ⅸ 二胡簡單介紹
二胡是一種拉弦樂器。有兩根弦,現代二胡以純五度定弦,在胡琴之中屬於中高音域樂器。現在各地方根據需要的條件,獨立發展出不同形狀的弓弦樂器,如高胡、京胡、板胡、二弦、喇叭弦等。為滿足中樂交響化的需要,根據二胡的制式,也另外發明中胡等。
制琴師通常以木材製作二胡,如紅木、小葉紫檀、烏木、雞翅木、血檀、大葉紫檀、非洲紅花梨、非洲紫檀等,也有制琴師以象牙、玉石、塑膠等材料製作二胡,因為他們有聲學以外的考量。琴筒一端蒙以蛇皮,這是二胡獨特音色的來源,一些高級的二胡則採用蟒蛇皮。
不論是來自野生或被圈養的蛇,收集蛇皮的成本日益增高。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限制其參與團體對蠎蛇皮的進出口,近年有人便開發蛇皮的替代材料,以期模仿蛇皮的音色。通常使用鋼弦、尼龍弦、絲弦,羊腸弦已極少人使用。
(9)手工製作二胡簡單圖片擴展閱讀:
基本構造——
1、琴筒
琴筒是二胡的重要部分,這通過弓的推拉運動,擦弦後振動琴皮發音的共鳴體。琴筒的質地和形狀對音量和音質有直接影響。一般用紫檀木或紅木製作。形狀有六角形、八角形、圓形、前八角後圓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
2、琴皮
琴筒前口蟒皮,叫琴皮,也叫琴膜,它是二胡發聲的重要裝置。一般是蟒皮,蛇皮是最低級的二胡琴皮。蛇皮鱗紋細密,紋路排列規則,並富有韌性,但質地較薄。音質易受氣候、室溫等因素的影響。
3、琴桿
琴桿是二胡的支柱,亦是軀干。不僅起著上連下接的支撐作用,而且對整體振動發音也有一定的影響。製作琴桿的材料有些檀木(數量較少)、烏木或紅木。一般用烏木較多。烏木價廉物美,具有一定的抗拉性。
4、琴軸
琴軸共有上下兩個(又名琴軫),起調整音高的作用,上軸縛絞內弦,下軸縛絞外弦。琴軸有木質軸和機械軸兩種,兩者各有利弊。木質軸調音後穩定,不易跑弦走音,但因時緊時松,給調弦帶來困難。機械軸調弦快而自如,音準也好。
5、琴弦
琴弦是琴的發音體之一,也是二胡的聲源體之一。其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發音效果。琴弦有兩種:一種是金屬弦,具有拉力好,音質好,音準好和靈敏度高等特點,又分鋁質弦和銀質弦兩種,銀質弦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