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發明,要有圖有字
絨線娃娃
五顏六色的絨線娃娃美麗可愛,因為是你的巧手和愛心給了她們美麗的形象,她們也會是你最好的朋友。
1.材料和工具:各色絨線、棉花或彈力絮、絹花花瓣、各色即時貼、紐扣、綢帶、雙面膠、剪刀。
2.取皇�尷擼�硭澈笤謚屑湓�桓�擼�飧�咄�幣彩切�蟻摺?BR> 3.絨線束在扎緊處對折,兩邊慢慢展開,把一小團棉花包在裡面。
4.確認棉花完全包在絨線裡面後,在下部用絲帶扎緊(用雙面膠粘絲帶),娃娃的腦袋和身體就分出來了。
5.取一小段絨線,兩端扎緊,這是娃娃的手。
6.把絨線娃娃的身體從中間分開,放進娃娃的手。
7.將身體再度合上後,用絲帶扎緊手的下方。
8.用絨線編一根小辮子,當然,你喜歡她是什麼樣的發型和顏色,她就可以是什麼樣子的。
9.用娃娃頭頂中間的懸掛線把辮子紮好。
10.把絹花花瓣和一粒紐扣依次穿過懸掛線,覆在娃娃頭頂上,那可是她的帽子哦。
11.在即時貼上剪出眼睛和嘴巴,粘在娃娃的臉上。
12.這就是做好的絨線娃娃,她們可掛在你的床頭或台燈、書包上天天陪伴你。
測測今天下了多少雨
又下雨了,望著窗外的雨景,你是否突然很想知道有多少雨水落在了農田、小河、街道上?平時,收聽天氣預報時,常常會聽到:「據某氣象站測量,今天的降雨量為多少毫米……那麼,什麼是降雨量?降雨量是如何測得的呢?
從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經蒸發、滲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積聚的水層深度,我們稱為降雨量(以毫米為單位),它可直觀地表示降雨的多少。目前,氣象台(站)測定降雨量的常用儀器是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徑一般為20厘米,內裝一個漏斗和一個瓶子。量杯的直徑為4厘米,將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據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當天的降雨量了。
如果你手邊沒有雨量筒,那也不用擔心,利用一些常見的器皿,你完全可以自製一個,效果也相當不錯。取一個口徑為20厘米的瓷碗,在其底部鑽一個比玉米粒稍大的小洞,然後將瓷碗放在一個無蓋的罐子上(罐內有一玻璃瓶,瓶口與碗底的小洞相接)。這樣,簡易雨量筒就做好了。簡易雨量筒做好後,便可將它放在離地70厘米的高處承接雨水。雨停後,用秤稱出瓶中的水重,30克水相當於1毫米的降雨量。
從天而降的雨水,是陸地上的水的一個很重要來源,如未受污染的話,它的水質幾乎可與蒸餾水相媲美。現在有些地方已安裝了雨水收集器,收集起來的雨水稍加處理後,即可用來澆灌綠地、清洗車輛、沖刷馬路等。對如何充分利用「天落水」,你是否也有自己的高招呢?
會「吞吐」火焰的喇叭
取一隻易拉罐,把開罐的一端全部剪掉,在離罐底約2cm處開一個小孔。再取一張硬質紙(或馬糞紙)捲成喇叭形,將喇叭的吹氣口塞進易拉罐的小孔內,相接處用百得膠粘牢固定,不能漏氣,因為這關繫到實驗的成敗(易拉罐上的小孔邊用刀刮幾下,使其表面粗糙,容易膠牢)。<BR><BR> 實驗(一):點燃蠟燭,將火焰靠近喇叭口,把易拉罐快速按進盛有水的容器中,可看到蠟燭的火焰向外偏,好像火焰從喇叭里吐出來似的(圖一)。<BR><BR> 實驗(二):將易拉罐慢慢按入水中至一定深度後,迅速將易拉罐向上提拉,會看到喇叭把蠟燭的火焰吞進去的榫埃ㄍ二)?BR><BR> 其物理原理是:一定量的氣體,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其壓強與體積成反比。快速向下按時,罐內氣體被壓縮,壓強增大,大於外界氣壓時,罐內的氣體會從喇叭里吹出,火焰向外偏;反之快速向上提拉,內氣壓小於大氣壓,蠟燭火焰被吞進喇叭。
七星瓢蟲
原材料:裝中成葯的球形葯盒;紅、黑兩色的水彩筆或顏料均可;大頭針。
1.將葯盒洗凈,去掉葯味,晾乾,取半個待用;
2.用紅色的水彩筆或紅色顏料、塗料將半個葯盒塗勻;
3.將塗好顏色的半個葯盒放在風扇下吹乾。用黑色水彩筆或黑色顏料在紅的底色上畫點,並在一處的邊緣畫一個半圓形作為頭部(具體畫法見圖),以這個半圓為起點,在葯盒的正中間畫一條稍粗一點的黑線;
4.將2枚大頭針插在頭部兩側,作為瓢蟲的頭須。這樣,一隻可愛的七星瓢蟲就做好了。
能向上滾動的雙錐體
1.材料:剪成圓形的厚紙(直徑以15厘米以內為宜)、剪刀、膠水、一雙筷子或兩根長一些的細棍子、一本大書、一本小書。
2.將圓形厚紙對半剪開,以圓心為頂點捲成兩個圓錐體,用膠水粘牢。
3.將兩個圓錐體底部相接粘在一起成為一個雙錐體。
4.把一本大書和一本小書相隔一定距離背朝上放在桌上,在書上架兩根筷子或細棍子,讓較高的一頭比較低的一頭略為撇開一些。這時你把雙錐體放在筷子靠近小書的一端,你會驚奇地發現它會沿著軌道向上坡滾動!
這其中的原理是:
雙錐體的重心在兩端的連線和中間圓心的交點上,由於筷子是撇開放的,如果你仔細觀察雙錐體的兩頭,它們其實是向下滾動的,表面上看來雙錐體的終點比起點高,但它的重心始終在往下走。記住,除非有外力作用,重力會一直讓物體向地心運動,可不要被迷惑哦。
稱空氣的天平
製作材料:紙、膠水、蠟燭、細線.
製作步驟:
1.先裁好2張長34厘米,寬15厘米的紙條,每張都照圖分成五部分,其中右邊窄的部分2厘米寬,其餘四等分。
2.按照分線將紙條折成一個方桶形,2厘米寬的窄部作為粘合條。
4.將方桶形上部兩邊的中端按進,粘合,中間再粘進一根20厘米長的細線,下段按折線仍舊撐成方桶形。這就是天平的稱袋。
5.裁一條25厘米長的紙條,捲成細棍,這是天平的稱桿。
6.將兩個稱袋口向下系在秤稈的兩邊,稱桿的中間再繫上細線,仔細調整好平衡。
7.把燃著的蠟燭放在一個稱袋的下面(當心不要把稱袋燒著),稱袋立刻開始升高。而另一個稱袋則開始下降。這說明暖空氣要比冷空氣輕!為什麼呢?因為熱空氣與冷空氣相比,它的相對密度較小,所以就比冷空氣輕,熱氣球就是根據這樣的原理製造出來的。
會跑的「小豬」
課余時間,自己動手做個「會跑的小豬」,可有意思了。
材料L:硬紙板、黃泥、橡皮筋、線繩、顏色、漿糊、剪刀。
方法:①照圖1樣,在硬紙板上畫好圖形,剪下,在「0」處打孔,在虛線處折疊。
②用黃泥(最好是橡皮泥)做個「泥輪」。
③在「泥輪」的左右兩個孔內穿插入一根單股橡皮筋,並在兩邊打結固定橡上筋。
④在「泥輪」上固定一條線繩,把線繩穿繞在輪子的中間若干圈,把線頭從中間的孔內穿出。
玩時,先從上邊提起線繩,此時,豬的重量會把輪拉得向後旋轉,而「泥輪」兩側的橡皮筋則反向旋緊;然後,把硬紙板做的小豬放到桌子上,並放下線繩。藉助橡皮筋的動力,小輪會向前旋轉,「小豬」則自動地向前跑步了。
自動旋轉的紙
准備一小張長方形的薄紙片(3厘米長、1厘米寬),一根長縫衣針。
將紙按照它的橫直兩條中線各對折一次。再把紙展開,將兩條摺痕的交點放到豎著的針尖上(針先插在軟木上固定,針尖朝上),讓針尖恰好頂著這一點,並使紙片在針尖上保持平衡。將兩手掌相互摩擦,提高手掌心的溫度,然後將手掌慢慢放到紙片旁(如下圖所示)。
注意,手要輕輕移過去,不要讓手移動時的風將紙片吹落,此時,可見紙片旋轉起來。起初較慢,漸漸快起來。如果將手悄悄拿開,紙片立刻停止旋轉;把手移近,紙片又旋轉起來。
是什麼神秘的力量使紙片旋轉的呢?
原來,由於人手各部分的溫度不同,手指端的溫度總比掌心低;因此,接近掌心的地方,就會造成比較強的上升氣流,它對紙片所加的力也比手指端大,該力能使紙片旋轉。
海綿剪塑小雞
利用海綿的零星角料,根據它的形狀,結合動物的外型性,開動腦筋,採用剪、貼、染的方法,就能創作出一件小巧玲瓏的小動物作品。下面以製作小雛雞為例:
一、製作材料
海綿一塊,水彩顏料,小珠子兩顆,百得膠。
二、製作方法
1.把海綿剪割成長方體,在長方體上,畫出小雞的身、頭、腳(腳可以大一點)、嘴大體輪廓。(圖一)。
2.看準所畫廓(留有一定餘地),大膽地剪出它的側面形狀(圖二)。
3.在小雞的前後方向,修剪出的頭、身、腳形態,並剪出雞翅(剪得不要太深)。在修剪時,要注意保持雞能立直(圖三)
4.從整體形態出發,對局部進行細致的剪修,清除大的剪刀口。
5.根據自己的喜愛,可整體染色或局部上色。待干後,粘貼上裝飾珠子作為眼睛(圖四)。如果有幾塊不同形狀的海綿,可依照上面的方法,設計幾種不同姿態的雛雞。一群活潑可愛的小雞會令你愛不釋手
神奇的紙橋
1.實驗材料:兩個杯子、一些卡片紙、一個重物(比如肥皂)、裁紙刀、固體膠。
2.將兩個杯子分開放在兩邊,上面平放一張卡片紙,這是一座簡易紙橋。
3.試一試,看它能承受多大的重量?結果,剛放上重物就垮了。
4.將這張紙以1厘米為間隔折疊起來成瓦楞形,新的橋面完成了。
5.重新搭好紙橋,看,這回重物放上去穩穩當當了。
6.將卡片紙裁成許多細紙條,分別捲成圓柱體。
7.把這些圓柱體並排粘在一起,你看到的是另一種橋面。
8.這樣的紙橋也非常堅固,有很大的承重能力。
實驗原理:一張平面的紙很薄,小受力厚度導致小承受力。而把紙折疊成瓦楞形或捲成圓柱體後,受力厚度大大增加,承受力也就大得多。在橋梁和建築等受力構造中,經常用到這樣的結構,又輕巧又牢固,也比實心的構造節約了很多材料。想一想,還有什麼結構,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雞蛋噴氣船
1.實驗材料:雞蛋、卡紙、粗鐵絲、蠟燭頭、吸管、雙面膠、剪刀、鉗子。
2.裁一張長25厘米,寬15厘米的卡紙,照圖樣畫上折疊線,它將被做成船身。
3.按折疊線將船身折起。
4.在船的兩頭多出的卡紙上粘雙面膠,向內折進,粘好。
5.剪一個船舵�
6.在船尾中部剪一條豎縫,插上船舵,在船的中部穿兩根粗鐵絲,間隔3厘米,鐵絲中部略彎成弧形。
7.在雞蛋的一頭扎一個小洞,另一頭並排扎兩個小洞,從一個小洞口往雞蛋裡面吹氣,讓雞蛋裡面的東西從另一頭流出。
8.將吸管剪成4厘米長的兩根(噴氣管),插在雞蛋一頭的兩個洞內,深度為1厘米左右,然後用蠟封好。
9.從雞蛋另一頭灌入水(注意水位應在噴氣管以下)後,用雙面膠將口子封住,這就是一個小鍋爐。
10.現在再做爐子!在船底(2根鐵絲中間)放上蠟燭頭,並點燃,蠟燭下面可以墊一個瓶蓋。
11.把雞蛋鍋爐放在粗鐵絲上,噴氣管水平向後。過一會兒,水便沸騰了,一股蒸氣從噴氣管噴出來,小船在水中前進了!要是把它的舵偏轉一定角度,小船就會在水裡起勁地兜圈子。
實驗原理:水沸騰後不斷產生的蒸氣只能從噴氣管向後排出,於是產生一種向後作用的力,而這種力對於小船有一種向前的反作用力,於是小船就向前開了。這符合牛頓第三定律,每一個作用力,都有一個相等的反作用力。
乒乓娃娃
1.讓我們再來做一個可愛的娃娃,她也是用我們身邊的那些廢舊小物品製成的,只要想像力加上你的小巧手,乒乓娃娃就是你的最愛。
材料和工具:浴球、各色卡紙、乒乓球、絨線、絨球、絨條、可以做眼睛的細小物品、雙面膠、剪刀。
2.在乒乓球中間剪一個直徑1.5厘米的洞。
3.用卡紙剪一塊上端寬5.5厘米,下端寬10厘米,長11厘米的梯形,在一條斜邊上貼雙面膠,和另一條斜邊粘合,形成柱體,最後用剪刀把上下端剪平,這就是娃娃的身體。
4.在浴球上剪一小片尼龍網,包在柱體上後用雙面膠粘住。
5.把柱體上端插入乒乓球上的洞里,娃娃的腦袋就和身體連在一起了。
6.剪一條10厘米長的絨條,用雙面膠粘在身體的背後,再彎過來做成娃娃的手。
7.用絨線編一條小辮子。
8.用雙面膠把辮子粘在乒乓娃娃的腦袋上,在柱體底端粘上兩個絨球做腳,在乒乓臉上粘上眼睛和嘴巴。
9.剪一條相當於乒乓球周長的卡紙條,用雙面膠粘在乒乓娃娃的腦袋上,作為帽子,並用手指把上端捏扁。
10.在帽子的中部和頂端分別粘一條和一段雙面膠,把彩色絨球一個個粘上去,作為帽子的飾物,如果你願意的話,還可以用絨布給她剪一個小領結粘在脖子上。你看,乒乓娃娃在對你笑呢。
賀歲小掛件
過年了,同學們大概都收到很多壓歲錢吧,你有沒有想過裝壓歲錢的賀歲包也能變成一件美麗喜慶的小掛件呢?
1.材料和工具:賀歲包12個、中國結1個、絲線(細繩)一根、膠帶紙,雙面膠。
2.先將每一個賀歲包對折,然後,再將四角折起至中間摺痕處。
3.在每個折角底部貼上雙面膠。
4.圈起絲線並打個結,膠帶紙的一頭穿過絲線,並粘住絲線,另一頭粘在一個賀歲包的里側(緊靠摺痕處)。這樣,懸掛絲線就固定好了,注意不要露出膠帶紙。
5.把4個粘有絲線的賀歲包,折角對折角粘在一起,這是掛件的頂部。
6.另取一個折好的賀歲包,像粘懸掛絲線一樣把中國結粘在里側。再把包括它在內的4個賀歲包,折角對折角粘在一起,這是掛件的底部。
7.現在掛件的頂部和底部各還有8個折角沒有粘,那麼就把剩下的四個賀歲包也折角對折角粘在它們的中間吧。
8.底部和頂部通過四個賀歲包連接後,掛件就完成了,好看嗎?
會吼叫的小盒子
一、實驗材料:一個紙(木或鐵)盒、一支鉛筆、一段繩子、一塊松香、彩筆、膠水、白紙。
二、把繩子拴在鉛筆的中間。
三、用松香擦繩子,就像擦樂器的弓弦一樣,使它變澀。
四、在盒子的一邊開一魴】祝���喲┕�】祝�Ρ柿粼諍凶擁睦錈妗?BR> 五、在盒子外麵包上白紙,用膠水粘好。
六、在盒子上畫上獅子或者其他擁有大嗓門的傢伙,尾部要剛好和繩子的出口對齊。
七、用一隻手握住盒子,另一隻手的食指和拇指去捋繩子,呀,你聽到了獅子的吼叫聲……實驗原理:
繩子的摩擦聲傳給盒子後,其四壁都會產生震動並發出響聲。用不同形狀,不同材料的盒子來做這個實驗,發出的聲音都會不一樣,有時響聲可高得令人驚駭。弦樂器的發聲就是利用了這個原理,例如小提琴、大提琴等。
橡皮筋古箏
1.材料和工具:空木盒或硬紙盒一個、三合板或結實些的硬紙板一塊、桷皮筋若干、剪刀。
2.把三合板或硬紙板剪成直角三角形,斜邊上每隔1至2厘米剪一個小缺口。
3.把剪好的直角三角形粘在空木盒中間,把橡皮筋拉長套在盒子和斜邊缺口上。
4.撥動橡皮筋,試試看,你能否彈奏出1-2-3-4-5-6-7……調整橡皮筋的松緊即可調整音階。
吉祥掛件
新學期開始了,同學們又快樂地相聚在一起。在課余時間里,試著做幾個小掛件,留給自己,或送給老師和同學,寄託一份真誠的心願。
1.材料和工具:金色紙(也可用其他彩色紙代替)、中國結、KT吹塑板(也可用彩色卡紙代替)、細木條、細線、雙面膠、裁紙刀、剪刀。
潛望鏡
同學們,你若能擁有一個潛望鏡,就能很清楚地看到遠處的東西,比如被高個子擋住還可以像潛水艇能在水下觀察海面上的情形一樣。很有趣是吧,現在就讓我們來做一個。
1.先准備的製作材料:厚卡紙、兩面10×7.5厘米的小鏡子、剪刀、雙面膠、三角尺、小刀、鉛筆。
2.將厚卡紅裁成31×40厘米大小,按圖所示在卡紙上面畫線,四條平行線是隔7.5厘米,左邊打「×」的正方形為7.5×7.5厘米大小,右下角的正方形也是同樣大小,中間畫一個4厘米直徑的圓。
3.將打「×」的正方形和右下角的圓形剪去,將四條平行線分別向內折,在最邊上1厘米的窄邊上貼上雙面膠,將卡紙粘成長柱體,剛才剪去的正方形和圓形成了兩個方向相反的小窗口。
4.取出小鏡子里的玻璃,在四邊貼上雙面膠。
5.將兩塊玻璃分別和不窗口成45度角粘在長柱體內部,注意粘好後兩塊玻璃的位置應該是平行的。注意,窗口和柱體內部間不應被堵住。
6.將剪下來的正方形用雙面膠粘在長柱體的頂部,小潛望鏡就做好了,你能用它看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實驗原理,由於光線兩次被鏡面反射,同時在潛望鏡鏡身(長柱體)中得到傳輸,所以你的潛望鏡身做得有多長,你的視線就能延伸多長。
用「隱形」墨水寫字
在冒險小說中,你時常可以讀到用「隱形」墨水寫的秘密信件或藏寶圖……書中的主人公如何歷經艱險去揭密。今天我們來學習如何寫這種絕密信件……
1.普通的白紙、鋼筆、檸檬。
2.將一個檸檬切成兩半,這就是你的「隱形」墨水。
3.把鋼筆用力按進檸檬果肉里,使筆尖侵透檸檬汁。但不要太多,否則會滴下來。
4.用這種特殊墨水在紙上寫你的「絕密信」。寫字時要用些力,讓筆畫粗些。用粗筆尖寫出的字效果最好。
5.檸檬汁很快幹了,你寫的字就什麼也看不見了。
6.用打火機慢慢烘烤寫過字的紙。一定要小心,不要把紙燒著,否則你寫的就永遠不見了!在加熱過程中,看不見的字跡逐漸變成棕色字顯現出來,這封信就可以讀了!
小電話
1.實驗材料和工具:紙杯(或空罐頭盒)2隻、一段長繩、彩色紙、剪刀、雙面膠、能夠當眼睛的小圓珠。
2.小電話的兩個話筒都是可愛的卡通小夥伴,我們先來讓它們活起來。首先用綠色紙剪一隻小青蛙的「零部件」———前肢、後腿、眼睛等。
3.把這些零部件粘到一隻紙杯上使其成為一隻小青蛙。
4.你還可以用這個辦法做一隻小狗或其它什麼你喜歡的小動物,粘貼到另一隻紙杯上。
5.在兩個紙杯(現在已變成了卡通話筒)的杯底正中央各打一個小孔。
6.將一根長繩(長度需在10米以上)的兩端分別穿入杯底的小孔中,然後打個大結。
7.小電話做成後,把小電話的一個話筒放到耳邊,然後請你的朋友拿著另一個話筒,站到距你10米遠的地方(如果繩子的長度在10米以上的,那就要站到距你更遠一些的地方。即:繩子的長度,就是兩者之間的間距),對著話筒唱歌或說話。繩子要拉緊,而且不能接觸到別的東西。
8.你和你的朋友雖然相隔10米遠,但你也能清楚地聽到他的聲音。實驗原理:你的朋友唱歌、說話的聲音,會使紙杯(話筒)的杯底振動,振動沿繩子傳導到你耳邊的紙杯,又引起振動,接著又引起旁邊空氣的振動,於是,你就能清楚地聽到你朋友的聲音。(這比你們相隔同樣距離用同樣音量直接說話要清楚得多,因為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效果要好於在空氣中傳播。)
聽話和不聽話的雞蛋
一、實驗材料:幾個雞蛋、一些沙子、蠟燭、記號筆或水彩筆、彩色紙。
二、取兩個雞蛋,分別在小的一頭戳個洞,倒空裡面的蛋青蛋黃並將空蛋殼曬干。
三、在空蛋殼的裡面分別裝上約占總體積1/4~1/3的沙子。
四、拿出其中一個裝好沙子的蛋殼,你會為這個雞蛋的聽話而驚奇。你把這個雞蛋擺成什麼姿勢它就保持什麼姿勢,看,它可以像個雜技演員一樣穩穩地站在小葯瓶口上。你還可以讓它在各種斜面上保持平衡,但表面不能太滑。如果把上面的口子封住,它還能小頭朝下倒立。但是為了讓它保持住你擺好的姿勢,你最好把它擺好後輕輕敲幾下,讓裡面的沙子處在水平狀態。
五、拿起另一個裝好沙子的蛋殼,讓其直立並輕輕敲幾下讓沙子處在水平狀態,點燃蠟燭讓蠟油滴在沙子上以固定沙子的位置。
六、這就做成了一個不聽話的雞蛋。不管你把它擺成什麼姿勢,它總要回到自己原來的姿勢。如果你用彩色紙給它做頂小帽子,再畫上一張可愛的臉譜,它就成了個有趣的不倒翁。實驗原理:雞蛋原來的重心在中間,你就很難讓它「聽話」或「不聽話」。裝上沙子後,雞蛋的重心就在沙子上了。在沙子沒有被固定前,隨著雞蛋姿勢的改變,沙子即雞蛋的重心始終位於該姿勢的雞蛋的下部,雞蛋下重上輕即保持了該姿勢的平衡。而當沙子被固定於直立狀態的雞蛋的下部,同樣由於重心的原理使其成了不倒翁。
蠟燭上的蛇形風車
一、製作材料:大頭針、空膠卷盒、蠟燭、細塑料吸管、鉛筆、卡紙、剪刀。
二、在卡紙上畫螺旋線,末端畫成一個蛇的頭形。
三、根據圖形,沿線剪開,須在中間戳一個小孔,要剛好能穿過一根細塑料吸管,這就是蛇形風車。
四、現在開始做腳架。首先在鉛筆的橡皮頭上插一個大頭針,然後剪一小截細塑料吸管並把一頭封死,套在大頭針上成為套帽。
五、在空膠卷盒的頂部開一個圓孔,垂直插入鉛筆。
六、蛇形風車中間的小孔穿過套帽,風車就完成了。
七、在風車的下方點燃蠟燭,你會看到這條蛇開始轉動。如果把風車放到火爐或暖氣上方任何地方,也有同樣的效果。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因為暖空氣比冷空氣輕,上升暖空氣可推動風車轉動。日常生活中,房間里,上升的暖空氣一直上升,沿天花板流到窗口,在窗口處受到冷卻又下降到地板上,遇熱又上升……滑翔機沒有發動機,但時常有一種叫做熱障(上升暖氣流)的溫暖空氣上升,它可使滑翔機上升。
2. 怎麼用碎布頭拼坐墊
1.把紙樣列印出2份,一份剪成完整的,另一份則按照自己的設計剪成若干個小塊。
2.取一個小塊在選好的碎布頭背面劃出縫合線。(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紙樣的正反面啊~)
3.其它的小塊也都劃好縫合線並剪掉多餘的部分。注意縫頭要留出8mm左右就可以了。
4.後撇就很簡單了,用完整的紙樣劃出縫合線。(注意方向)
5.縫合前撇的小塊們。
6.在已經拼好的前撇上縫上口子,再縫一些裝飾上去。這里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碎布頭的花色縫出不同的裝飾。
7.取一條繩子在下端打個結,長度嘛,一定要讓掛件能夠穿過那個圈裡就可以了。
8.把繩子放在前後撇中間(前撇後撇面朝里)。
9.用大頭針固定好位置。
10.縫合好後(記得要留個口),在拐角和弧度大的地方剪開一些,這樣當翻過來的時候,弧線才夠流暢哦~~
11.翻過來後的樣子。
12.填好棉花,縫好口子。
3. 如何指導幼兒利用廢舊物品製作粘貼畫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要求「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成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廢舊物品在我們周圍生活環境中隨處可見,不但污染環境,而且有損美觀。只要我們帶領幼兒有意識地尋找和搜集一些廢舊材料來進行創造和加工,製成各種剪貼畫,不但可以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和行為」,還可以對幼兒選擇美、創造美、表現美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培養他們的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能力,提高活動水平。 一、認識製作粘貼畫的工具幼兒製作粘貼畫時,首先要認識製作工具,並知道它們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我們可以通過實物一一向幼兒介紹:有鉛筆、剪刀、小鑷子、白乳膠等。鉛筆是用來構圖的;剪刀用來裁剪製作的材料;鑷子用來夾塗了膠的材料,並為它們安排好在畫面中的位置;白乳膠直接用來粘貼已經剪好的材料。 二、了解粘貼畫的製作步驟製作粘貼畫的方法步驟多種多樣,有的比較復雜,需要畫、剪、貼等工序;有的比較簡單,將材料直接進行粘貼。這完全是因人而定,因畫而貼。我們只需要讓幼兒了解並掌握粘貼畫製作的一般步驟就可以了。 1、大膽地設計畫面粘貼畫的畫面內容應根據不同年齡幼兒的能力和要求而定。在指導一些年齡偏小的幼兒時,可以引導他們設計一些內容比較簡單的畫面。如:一、兩只小動物配上一、兩棵花草,或者一、兩棵大樹配上幾只小鳥。對於那些年齡相對偏大的幼兒,我們可以將要求適當地提高,引導他們設計一些內容豐富、藝術表現力強的畫面。如:一幢小房子、一片樹林加上若干個小動物來組成一幅畫,或者完整地說明一件事、描述一個故事等等。幼兒可以自己畫出草圖,也可以從書本、報刊中選取圖樣,或加以改畫,還可以適當誇張變形,使構圖新穎別致,畫面形象生動,線條簡練流暢,適宜廢舊物品的粘貼。 2、合理地選擇材料在選擇製作材料時,我們要讓幼兒明白,隨手可得的廢舊物品,如:各種廢舊畫紙、舊草席、舊地毯、碎布料、各種動植物的外殼經過清潔後都可以變廢為寶,成為粘貼畫中不可缺少的裝飾物,它們的用途沒有統一的規定,可以根據你的需要、你的愛好做出選擇,不但有利環保,而且使畫面更加豐富多彩。此外,幼兒還應知道粘貼材料中有底板料材和貼畫材料兩大類。廢舊掛歷紙、畫報紙、廢牆紙、乾枯的花草、舊草席、地毯、藤墊、粗麻布等都可用來作底板材料;各種碎布、人造革、掛歷紙、包裝紙、果殼、動物殼、鉛筆屑、刨花片等都可以拿來貼畫。如:鉛筆屑可以做裙子;刨花片有漂亮的紋理,可以做衣服、頭發、山石;核桃殼可以做烏龜,葵花籽可以做蜻蜓,花生殼可以做小雞、小鴨,開心果殼可以做小花、瓢蟲、小鳥、小魚;蛋殼可以做山石;蟹殼和龍蝦殼可以做花朵等。當然,不論是底板材料,還是貼畫材料,我們在使用時也不必分得太清楚,如:掛歷紙、彩色圖片既可以當底板,也可以通過描、剪進行貼畫;綠地毯可以作底板,也可以用來粘貼成一塊塊的草地等。在製作一幅完整的畫面時,我們可以利用同一種材料,也可以採用多種材料進行粘貼,只要是設計畫面的需要,我們都可以指導幼兒進行合理選擇、充分利用。如:在製作一幅《山裡人家》時,我們可以選用有褶皺感的布料拼成山、石,用毛線彎成樹木,用小塊泡沫切割成小屋,用綠地毯剪成草地……這樣既增加了畫面的立體感,而且增強了畫面的質感,更讓人意味深長。 3、仔細地進行剪貼當幼兒選好製作材料後,我們要指導他們將已設計好的圖樣描畫到已選好的材料如舊掛歷紙、包裝紙、刨花片上,然後沿描線分別剪下,塗上白乳膠,用鑷子夾起來按設計的結構圖逐一粘貼到底板上,組成一幅完整的畫面。有些材料上面不易描畫,如布料、人造革,我們可以讓幼兒先將圖樣各部分分別剪下,在正面塗上膠,粘貼到材料的反面,然後沿著圖樣邊緣將材料剪下,再在材料反面塗上膠,用鑷子夾到底板上粘貼好。象蛋殼、果殼、乾枯的花草等材料,則可以直接在上面塗上白乳膠,粘貼到底板上。此外,我們還要告訴幼兒,在製作過程中要注意保持畫面的整潔,不要將膠水弄得到處都是,以免影響畫面的美感。三、體驗粘貼畫的創造快樂在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進行選擇、製作的過程中,我們除了對幼兒的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指導外,還可以用提問、暗示、創設情景等方法進行啟發和引導他們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裝飾和粘貼,讓他們在創作富有創造性的作品過程中體驗到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在製作一幅《小雞》的剪貼畫時,我先鼓勵幼兒說出她的設計方案。這名幼兒想到奶奶家有一群剛生下來的小雞仔特別好玩,便決定將當時的情景表現出來。我問她:「小雞是什麼樣子的呀?」孩子馬上回答:「小雞有圓圓的頭和圓圓的身體、尖尖的嘴巴,有兩條腿和尖尖的爪子。」我又問:「你知道小雞是從哪裡生出來的嗎?雞窩里有些什麼呀?」她說:「小雞是從蛋殼里鑽出來的,雞窩里有很多草。」我讓她構出圖案。她畫了一個雞窩、幾個蛋殼和幾只可愛的小雞。在挑選貼畫材料時,她選了一塊黃色的絨布和一塊紅色的布,說:「小雞的身子是黃色的,這黃布上有絨毛,象小雞身上的毛。紅布可以做小雞的尖嘴巴和爪子。」接著,她猶豫了一下,問:「可不可以將蛋殼粘在上面?」我點了點頭。她馬上拿了幾個蛋殼和一些蘆草放在檯面上。在挑選底板材料時,我問她:「你想把雞窩安在什麼地方呢?」她想了想,說:「小雞喜歡吃蟲子,草地上有蟲子,如果我把雞窩安在草地上,小雞就可以從蛋殼里鑽出來在草地上找蟲子吃。」在經過反復衡量、比較之後,她選了一塊有絨毛的綠地毯作草地。在製作時,這名幼兒很仔細地剪出了幾只小雞的身體、尖嘴和爪子,她將蘆草粘貼到地毯上,把蛋殼粘在蘆草中間,將小雞貼到蛋殼周圍。我對她說:「如果還有一隻小雞啄破了蛋殼,還沒有完全出來,那怎麼表現呀?」她想了想,將一隻小雞插到一個蛋殼的破洞中間,真象一隻躍躍欲出的小雞仔。等到整幅作品完成時,她高興地笑了,而且顯得特別地興奮。在製作粘貼畫時,我們除了讓一名幼兒單獨進行外,還可以讓幾名幼兒相互協作,共同完成。在製作一幅《美麗的小路》時,由於畫面面積較大,內容較多,我讓幾名幼兒同時參與。通過反復的討論和協商,他們用碎蛋殼、瓜子殼、花生殼拼出了小路;用各色布料、枯草、羽毛、蝦殼製作了花草;還用掛歷紙和布料剪出了小屋和小動物。整幅畫製作得很生動、很形象,幾名幼兒也從中感受到了創作的樂趣。幼兒在製作粘貼畫這一活動中,通過對生活中廢舊物品的發現、利用、創造,既鍛煉和培養了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審美能力和環保意識,還在表現過程中逐漸養成了耐心、細致的品質和個性,使他們在多姿多彩的世界裡展開想像的翅膀,用自己的小手創造出了更多的快樂。
4. 葉子貼畫怎麼做
1.描圖:選一幅自己喜歡的畫,臨摹下來,再把這幅畫用復寫紙,翻印到硬紙板 上。 2.剪紙板: 沿畫的輪廓線把硬紙板剪成形狀各異的紙板片, 注意要剪得光滑圓順不走樣, 剪一塊做一塊。 3.剪布料:先把布料熨平,把剛剪好的紙板片正面塗上乳膠,粘在布料上,再把布料沿 著硬紙片的形狀剪下來,注意剪的時候要在紙板片周邊留下 2-3 毫米的包邊布。 4.包邊:把乳膠塗抹在包邊上,把留邊包住紙板的邊緣,捏實。留邊有轉彎的地方要預 先剪口,彎度大的地方剪口也要多一些。但是,被其他紙板片所疊壓遮蓋的部分不要包邊。 5.組合:把包好的紙板片在沒有包邊的那面塗抹乳膠,對照圖稿放到原位,疊壓組合。 完成後用玻璃板等重物壓平,就可以裝裱了。 布貼畫的製作與心得 寫這篇博有一種還賬的感覺,真是欠了好久,感覺非常不好意思哦。。。 有原因滴, 不是偶想偷懶,而是偶覺得布貼畫的製作不是那麼復雜,很簡單,其實做的技術只佔一部 分,有一把好 的剪子和細心、耐心還有喜歡,基本上就 ok 了。要想把布貼畫做好,選材和配色才是最 關鍵的,這幅畫 好不好看, 耐不耐看, 就看你怎麼給這幅畫定風格和色調, 這才是偶想要告訴姐妹們滴。 。 。 至於怎麼 個做法,偶細細道來。。。 首先偶把要用什麼工具和材料先告訴大家: 可偶是 1:剪子(布用和紙用要分開) 2:鑷子(扁頭的) 3:乳膠 4:畫筆 (描圖筆 水彩筆) 5:復寫紙(布用的 紅 藍兩色) 6:電熨斗 7:各種布布 布貼畫有幾種貼法:包貼法 立體包貼法 平貼法 根據題材選擇不同的做法。因為不同 的題材需要不 同的做法體現,如花卉人物就需要不同的做法,才能表現出各自的靈氣,有活的感覺。偶 比較喜歡平貼 法,所以做起來工具很簡單,非常實用。 准備好了工具我們就可以開始製作了: 第一步要把原稿用復寫紙復制到背景布上,以便我們下一步的粘貼。不要描的太重,已能 辨認為准。 第二步把圖分解開,用復寫紙復制各個部分到需要的布上。如人物的頭部 上肢 服裝等 等。。。 第三步剪下描好的各個分解部分,按先後順序依次粘貼到背景布上。順序是先里後外, 先下後上。 第四步就是把我們粘貼好的畫畫做一下整理 渲染 點綴 熨燙 就可以配框裝裱了。 不知偶的一番道來姐妹們看明白沒有, 就是這幾個關鍵步驟。 很遺憾我沒有拍教程, (這 次偶真是 偷懶了,自我懲罰一下 送上一幅美麗地 畫畫欣賞,儀表偶滴歉意。。。這是一幅名為(梳妝)的畫畫,整幅畫構圖很簡單,表現 的是一位西班 牙女郎照鏡梳妝的倩影,華麗的裙擺、婀娜的身姿、還有那愉悅地心情。。。都是偶想要 滴呀。。。 ) 要真是看不明白的那就告訴偶,偶一定補上。在此給姐妹們 繼續花花貼布 24 花朵貼布紙型 市級非遺保護-張玉欣民間布貼畫 張玉欣民間布貼畫主要分布於吉林省白城地區、內蒙的科右中旗,目前 該布貼畫作品多被省內外專業人士購去。 建國前,李淑雲出生在科右中旗東部草原一帶,閑暇之餘隨鄉親利 用生活當中剩餘碎布粘貼一些裝飾畫, 用於自家裝飾特別是節日渲染氣 氛。建國後嫁到通榆縣後,將工藝傳授給了女兒張玉欣。1988 年,李淑 雲去世,該技藝被張玉欣傳承。
5. 如何製作布貼畫
描圖:將拷貝紙放在圖稿上,在圖稿下放復寫紙及250克的紙板,用鉛筆描圖,圖稿便拓印在紙板上。初學者可採用配套的印刷圖。
2.畫毛:在圖稿上畫毛縫,畫毛縫的地方表示不撥,是被疊壓遮蓋的部分。
3.標色:給圖案色彩標注鳳尾紗顏色的編號。
4.剪紙板:沿輪廓線剪開,注意剪得光滑圓順,不走樣。
5.貼棉:在剪好的紙板上抹膠,粘在蓬鬆棉上,然後按紙板將棉剪齊。
6.開紗:把顏色編號相對應的鳳尾紗,按紙板大小放留3-5毫米的邊剪好。
7.撥花:用撥針在鳳尾紗的做縫上抹膠並將做縫撥於紙板背面。
8.攢活:將撥好的花片按照圖案依次排好,在毛縫處抹膠,然後疊壓整齊。
9.組裝:將完整的作品背面抹膠粘貼在顏色相適的底板上。鑲卡紙邊,配框裝裱。
6. 怎麼利用舊衣服的碎布頭做好看的杯墊和鍋墊
你可以請教做杯墊的廠家,我上次是請教了能者橡膠的客戶自己就製作了一個滑鼠墊,其實也是蠻簡單的,只需要定出形狀、大小,裁剪後進行鏠邊就行。
7. 幼兒園美術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梵谷的作品「向日葵」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感受畫面傳達出來的強烈、炙熱的感情。
2、增加幼兒對色調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孩子運用色調進行表現的興趣和能力。
活動准備
1、實地參觀:向日葵園地。
2、多幅梵谷的畫。
3、收集來的向日葵的照片或者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欣賞、討論和比較。
教師:今天讓我們將自己拍的向日葵照片或者圖片和梵谷的作品「向日葵」比一比,你喜歡那一幅?為什麼?
2、放映幻燈「十四朵向日葵」,完整欣賞「十四朵向日葵」。
1)色彩感受。
教師:畫面中什麼顏色最多?你最喜歡畫面中的那種顏色?如果都用黃色好嗎?……(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理解感受到畫面中黃色為主、其他色為輔,同時關注到色彩的巧妙搭配及對比色的使用比列。這樣畫面才能飽滿、好看。)
2)線條的感受。
教師:為什麼向日葵的花瓣彎彎曲曲?好象感覺到了什麼?……(引導幼兒感覺和體驗作品中線條的誇張大膽和扭曲,感受到畫面中的向日葵充滿著生命的力量。)
3)構圖的感受。
教師:數一數由幾朵向日葵?它們一樣嗎?(辨別成熟的和還未成熟的或還未開放的)為什麼有的低下了頭?(教師引導幼兒從畫面的背景,花瓶,花朵的整體來分析作品的構圖。通過對話幫助幼兒理解構圖有張馳有疏密才會漂亮。)
3、進行二次對比欣賞。
在分步感受理解和欣賞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再次比較照片圖片和繪畫作品給予人的不同感受。
4、教師出示更多的梵谷的繪畫作品「向日葵」(兩朵、五朵、十二朵向日葵等等),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理解、欣賞作品向日葵帶給人們的那種美麗和熱情。激起幼兒的創作慾望。
5、教師小結,自由結束活動。
活動提示
1、梵谷簡介:文森特;梵谷,1853年3月30日出生於荷蘭的格魯宗戴爾的一個新教牧師之家。1890年逝於巴黎。梵谷是最令人懷念和感動的一位畫家,不只是他的悲劇性的生涯,更因為它純粹而真誠的藝術態度,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世人。梵谷的藝術生涯雖然只有短短八年多,卻留下了大約850件油畫作品和數目更多的素描。
2、創作《我的向日葵》,激發幼兒學習模仿或創作一幅「向日葵」作品。
3、有關向日葵的照片、圖片,《向日葵》作品圖片每二位幼兒各一幅,「十四朵向日葵」作品幻燈一幅,梵谷的其他《向日葵》作品幻燈片。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觀察了解外密內疏的黑白線條畫表現形式。
2、能運用各種線條和圖形大膽表現自己喜歡的人。
3、在活動中喜歡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幼兒已有欣賞黑白線條畫的經驗。
物質准備:範例《美麗的公主》《我最喜歡的人》、實物投影儀、繪畫紙、黑色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教師從安靜活動逐漸導入。
師:我最喜歡**,因為他坐的直、 我最喜歡**,因為他學本領認真……你最喜歡誰?為什麼?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幫助幼兒拓展思維,大膽講述自己喜歡的人。
二、引導幼兒通過對比,觀察外密內疏的黑白線條畫表現形式。
師:我們也很喜歡美麗的公主。(教師出示範例《美麗的公主》引導幼兒觀察。)這幅作品是用什麼方法表現的?(出示範例《我最喜歡的人》)師:這是一位小朋友畫的他最喜歡的媽媽,請你仔細觀察,這幅作品和《美麗的公主》有什麼不一樣?教師引導幼兒通過對比觀察了解外密內疏的表現形式。
教師總結:你們真能幹,將這兩幅畫進行比較,大家很快就能看出它們的不同,也知道了這種外面背景多、密、中間事物少、疏的黑白線條畫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
三、提出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師:我們今天也來用這種方法畫一畫自己喜歡的人,那麼應該怎樣表現呢?教師與幼兒共同總結:先畫出輪廓,然後在背景處用各種線條、圖形進行裝飾,要畫的滿、密、多。
提出要求:
1、把自己喜歡的人畫大,可以畫頭像也可以畫全身,要佔滿整張紙。
2、大膽用各種線條、圖形,運用外密內疏的方法進行裝飾。
幼兒自由作畫,教師巡迴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運用線條、圖形進行裝飾,提醒能力強的幼兒掌握好外密內疏的表現形式。
四、展示幼兒作品,評價。
1、幼兒自主互相評價。
師 :和好朋友說一說,你最喜歡的是誰,用了什麼方法表現的。
2、展示幼兒作品,布置班級環境。
活動目標
1.欣賞剪紙藝術,喜歡剪紙活動,知道剪紙是中國特有的民間藝術。
2.學習連續紋樣折剪和四瓣花折剪的.方法,能發現剪紙作品中的對稱關系。
3.能將紙屑放在指定的地方,養成整潔有序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
1.趣味練習:用剪紙作畫
2.ppt課件:剪紙藝術欣賞
3.各種色紙、蠟光紙、剪刀、膠水、鉛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課件:剪紙藝術欣賞
和幼兒一起欣賞各種民間剪紙作品,觀察作品的色彩和圖案。
二、展開
1.在幼兒欣賞剪紙作品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說一說用這些漂亮的色紙剪成了什麼圖案。
鼓勵幼兒說出欣賞剪紙作品的感受。
2.了解幼兒還在哪些地方見過漂亮的剪紙?
3.探索、嘗試剪紙方法。
為幼兒提供連續紋樣折剪和四瓣花折剪的作品,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探索剪紙的兩種基本折
法,並嘗試剪出簡單的作品。
4.在 幼兒探索折剪的基礎上,教師示範兩種基本的剪紙方法:
(1)分別將長方形色紙對邊折四折,用鉛筆畫出簡單的圖形,再剪出來。
(2)將正方形色紙對角折兩折,用鉛筆畫出簡單的圖形,再剪出來。
5.觀看剪紙作品,引導幼兒發現對稱關系,學習辨認對稱圖形,了解對稱的美。
6.幼兒進行剪紙活動,教師鼓勵幼兒大膽進行自由創作,引導幼兒完成作品。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使用剪刀;剪窗花時要仔細、有耐心;剪掉的紙要放在指定位置,不亂扔紙屑。
7.用剪紙作畫
使用各種各樣的剪紙做出美麗的圖畫。
三、結束
展示欣賞幼兒的作品,鼓勵幼兒繼續創作剪出更多的作品。
活動目標:
1、在塑模的基礎上學習做大蛋糕,練習製作並裝飾雙層蛋糕。
2、學會與同伴合作共同建構,學會協商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准備:
事先准備好的大量小樹、花、房子、塑模的用具
活動過程:
1、提個建議:建造一座美麗的幼兒園。
2、討論:怎麼建造?老師一邊聽取意見,一邊給予建議,幫助孩子合理布局。
3、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提出玩沙的要求:
(1)不把沙甩的到處都是。
(2)若沙甩到眼內請閉上眼,不要用臟手揉。
(3)小組內存在的問題學會自己去解決。
5、幼兒表決心並做響應動作,預祝活動成功。
6、幼兒活動老師給予一定的幫助,鼓勵幼兒學會協商解決自己的問題。
7、評價幼兒活動的情況,請家長來發言,評價幼兒的作品。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美麗的花裙子
教學目的:
1、學慣用先塗色塊,再勾花邊的方法裝飾裙子。
2、增加對線條、圖案美和色彩的感受和表現能力。
教具准備:
范畫,裝飾的花裙子,未裝飾的裙子。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1、出示圖片(裙子),並提問:這是什麼?它們美嗎?
2、導出課題:美麗的花裙子
三、講授新課:
1、①(貼圖片)看,這些小朋友穿上這么漂亮的花裙子,她們多高興啊!
②(貼圖片)並提問:咦,這個小朋友怎麼啦?她為什麼不高興呢?
小結:因為她的裙子是白色的,沒有她們的花裙子那麼么美。
③那我們來幫幫她吧,好不好?
④請小朋友們想想辦法,怎樣讓她的白裙子變成花裙子呢?
小結:就用我們的小手、彩筆來幫幫她吧!
⑤給她的白裙子上畫什麼呢?
小結:畫花兒、魚兒,小兔子,熊貓,蘋果……等等
2、教師示範:
①先用兩三種稍淺的顏色塗在裙子上。
②再用較深的彩筆在上面勾出花紋。
看,小姑娘笑啦,她感謝小朋友們為她想出的好辦法。
問:除了可以畫這種圖案,還可以畫其它的(如圖片)
在每個小朋友的書上有兩個小朋友正等著你們給她的白裙子變成花裙子呢,請小朋友們拿起我們的彩筆來幫她吧,看誰設計的花裙子最漂亮。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迴輔導,鼓勵幼兒大膽設計。
四、作品展示,對優秀的作品進行評析,予以獎勵。
五、總結:
其實在生活中到處都存在著美的東西,只要我們小朋友們細心地去觀察去發現,用我們的小手和智慧去創造美,將我們的生活裝扮得更美好。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美麗的風箏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美麗的風箏
一、 活動目標
學習「刮蠟」的表現方法,體會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對配色所產生的效果,並提手不肌肉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
在玩風箏、畫風箏的活動中,感受藝術活動的樂趣。
二、 重點與難點
重點:用牙簽刻出花紋。 難點:控制手部動作的力度。
三、 材料及環境創設 材料:油畫棒、牙簽、淡顏色的水粉顏料(淡綠、淡黃、淡蘭、淡紫等)小毛筆。
四、 活動流程
1、放風箏――討論――示範――創作
幼兒園中班美術優質課教案:美麗的皇冠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美麗的皇冠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紅,黃,藍三原色,讓幼兒掌握手指點畫的方法。
2.讓幼兒在裝飾「皇冠」的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喜悅,建立自信,萌發愛美的情趣。
3.培養幼兒在繪畫時愛清潔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
1.准備與幼兒人數相等的「皇冠」。
2.每組三個盤子,分別裝入紅,黃,藍,三種顏色。
3.濕抹布若干,曲別針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幼兒做手指操,提高幼兒興趣,使孩子的手指更靈活。
手指操:小手握一握,小手搓一搓,小手轉一轉,小手舉一舉,小手握好啦!
2.激發幼兒興趣,出示「皇冠」。
二.引導 幼兒學習點畫,師生共同參與作畫
1.教師示範講解(重點強調手指沾的顏料的量和手指點畫的方法,力度)
2.請個別幼兒到前邊進行操作
三.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發給幼兒皇冠開始作畫,提出要求
2.重點提醒幼兒在蘸顏料的時候要適度,不要太多或太少,力度,方法到位
3.注意衛生,強調在換顏色之前要把手指擦乾凈,然後再去蘸其他顏色
4.盡量多點,顏色要均勻
四.總結評價,活動結束
老師說:「看我們的小皇冠多漂亮,我們帶著小皇冠出去玩,好嗎」?
帶著幼兒走出教室。
中班美術活動設計――-美麗的夏天(水墨畫)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水墨畫:美麗的夏天
活動目標:
在幼兒已初步掌握水墨畫表現方法的基礎上,啟發幼兒用水墨化的表現方法根據主題進行創作性繪畫。
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及講述能力,使之萌發愛美的情趣。
加深幼兒對夏天的認識。
活動准備:
教具准備:①毛筆、宣紙、顏料、擦手巾;②錄音機和音樂磁帶、圖片四幅。
知識准備:布置幼兒平時注意觀察夏天的景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啟發性談話,引導喲額說出自己對夏天的認識和感受,萌發幼兒進行「美麗的夏天」主題畫的創作願望。
引導幼兒講出夏天最喜歡去的地方。
2、 豐富幼兒關於夏季的知識,激發創作慾望。
二、 基本部分
出示四幅不同特點的圖片,讓幼兒通過觀察,掌握主題化的畫面安排及色彩運用的方法,並能大膽用水墨畫的手法進行創作繪畫。1、幼兒作畫,老師巡迴指導。
要求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力進行主題繪畫;對能力差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
2、啟發幼兒根據自己的畫面進行講述,要求講得有順序,較完整。
⑴請幼兒為自己的畫命名。
⑵兩人一起相互講述畫面。
⑶請個別幼兒獨立講述。
三、 結束部分
1、教師將幼兒的作品掛在活動室四周,給幼兒欣賞。
2、請幼兒評選自己最喜歡的作品。
3、教師啟發幼兒從畫面安排、色彩運用、形象處理、想像力豐富等方面進行講拼。
4、幼兒隨音樂做輕松活動,出活動室。
《》 marrina 編輯
中班美術教案――:走進夏天-切西瓜 (泥工)
中班美術教案――:走進夏天-切西瓜 (泥工)
目標:
1、在觀察西瓜特徵的基礎上,了解西瓜的用途。
2、嘗試用彩泥製作西瓜。
准備:西瓜、彩泥等
過程:
1、幼兒觀察並談談西瓜的里外特徵。
2、幼兒吃吃西瓜,嘗嘗西瓜的味道。
3、談論吃西瓜的好處:能幫助我們防暑解渴。
4、製作西瓜:
用紅色彩泥做瓜瓤,綠色彩泥做瓜皮,用小刀或線玩切西瓜的游戲。
活動目標:
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傣族潑水節的來歷,體驗傣族節日的快樂,從小培養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時間:20xx年4月12日 下午2:30 -16:30 活動地點:孟連縣幼兒園主園
活動班級:
大大班(2個班)、大班(4個班)、中班(4個班),共10個班
活動准備:
1、每個小朋友自帶一把水槍或者戲水的玩具;
2、每個小朋友帶一套泳衣來園或另帶一身衣服更換;
3、幼兒不要穿運動鞋和拖鞋,都穿平跟涼鞋;
4、各班級活動前「潑水節由來」的錄像;
5、以班級為單位準備表演節目。
活動內容:
(一)各班孩子們觀看「潑水節由來」的錄像
時間:下午14:30-15:00 地點:各班教室
通過錄像使孩子們進一步了解傣族人民為何要設立「潑水節」、「潑水節」的寓意又是什麼。
(二)表演精彩的節目(分年級組)
時間:下午15:00-15:30 地點:孟連縣幼兒園主園戶外活動場
以班級為單位表演精心准備的形式多樣化的精彩節目。
(三)潑水節狂歡活動(以年紀組為單位)
時間:下午15:30-16:30 地點:孟連縣幼兒園主園戶外活動場
孩子們可模仿「傣家姑娘」的樣子,一邊相互說著祝福的話,一邊用水槍、水桶等工具盛水潑向同伴;孩子們也可在老師的組織下,圍成圈圈,和著音樂,拿著鈴鐺和銅鼓,載歌載舞。
祝願我們可愛的孩子們度過一個開心、難忘的潑水節!
孟連縣幼兒園中三班
二0一三年三月二十三日
設計思路:
「水」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生活在江南的幼兒對水更有深刻的感受,平時幼兒總會饒有興趣地談論有關水的話題。為此我設計了融認知、情感、表現為一體的關於水的探索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持續的探究,並運用語言或非語言的方式創造性地加以表現。本活動可以說是系列活動的引子,其目的是通過藝術活動將無意觀察引向有意觀察,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究水的興趣。
在這次活動中,我試圖擺脫具象的藝術表現方法,給幼兒創造一個更為廣闊自由的感受與表達的空間,引導幼兒嘗試運用顏色和點、線、面的變化,表現自己的體驗,為進一步探索水的秘密以及更加藝術性地表現水的千變萬化奠定基礎。
活動目標:
1.傾聽不同的水聲,樂於運用不同顏色以及點、線、面的變化組合來表現自己的感受。
2.培養對水聲強弱、水流快慢變化的感受力與表現力,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
活動准備:
1.已開展有關水的討論。
2.雨滴、溪流、海浪、瀑布等錄像片斷。
3.油畫棒、水粉顏料和筆、棉簽、繩子等。
4.四開彩色紙每人一張(墨綠色、深紅色、普藍色,由幼兒自選)。
活動過程:
1.引出話題,重現相關經驗。
——師:最近,我們講了很多關於水的事情,你們能用耳朵聽辨出水的聲音嗎?你們聽到的水聲是從哪裡發出來的?
(水龍頭沒有擰緊時水的滴答聲、雨落在屋檐上的答答聲、下大雨時的嘩嘩聲、灑水車的沙沙聲等。)
2.共同討論水聲的表現形式
——觀看錄像,啟發幼兒邊聽邊自由模仿不同場景發出的水聲。
師:水聲能從這么多地方發出來,真好玩,我們也來當一回水聲吧!現在就把你喜歡的水聲表現出來吧!
——想像水是怎樣說話、唱歌、飛跑或跳舞的。
師:會說話的水怎麼表現?愛唱歌愛跳舞的水又怎麼表現?水會運動嗎?
——討論怎樣將水聲變成圖畫。如:「滴答滴答」可畫成一個個或一串串小點;「沙沙沙沙」可畫成一根根細細的直線或斜線;「嘩嘩嘩嘩」可用點和線畫成一片;「轟隆轟隆」可用連續不斷的波浪線和螺旋圖案表現;大瀑布像紡紗織布,可大片大片地往下塗畫。
3.邊聽賞邊表現
——反復播放錄像,啟發幼兒自由選擇色紙和作畫工具,邊聽賞邊作畫。
師:這里有許多不同色彩的卡紙和繪畫工具,它們喜歡和遵守秩序、不爭搶的孩子交朋友,希望你們都能成為它們的朋友。
——引導幼兒傾聽、想像,並嘗試變換不同的工具,藉助點、線、面的組合和顏色的配合,不斷豐富自己的畫面。
——鼓勵幼兒在作畫過程中相互欣賞、交流、學習。
4.欣賞感受,互相評價作品。
——重播錄像,引導幼兒邊聽水聲,邊在自己的畫面上尋找這幾種水聲。
師:你們的畫面上都有哪些水聲?能和你的小夥伴說說你畫的是什麼水聲嗎?
——相互欣賞作品,可以是整幅畫面,也可以是局部。教師可對部分作品提出建議,如:當幾種顏色調和出現臟的顏色時,可適當用一些相似的淺色或白色覆蓋;當畫面比較單調時,可增加色塊等。
5、活動延伸: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究的興趣,如:水是不是只有這幾種模樣?有沒有更美麗的(如游泳池中的水、噴泉等)?水是不是都是美麗的(如污水、洪水泛濫等)?我們怎麼表現?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設計是根據中班上學期教材,主題《多種多樣的傘》這一活動預成的。傘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實用、最熟悉的用具,現代的傘多種多樣,五彩繽紛,是孩子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夥伴。它伴隨著孩子的成長,給他們帶來無限的樂趣。開展這一主題是通過各種感官使幼兒喜歡傘,發現傘的不同之處及了解傘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培養幼兒觀察事物和探索問題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喜歡粘貼畫,體驗動手製作的樂趣,
2、學習運用布藝、卡紙粘貼畫的方法技能,創作裝飾畫《傘》。
3、在活動中樂於與同伴交流經驗,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准備:
1、各種各樣的傘照片;布置「傘族展覽會」。
2、油畫棒、勾線筆、彩色紙、固體膠、碎布頭。
活動過程:
一、師生共同交流已有的有關傘的經驗。
1、師:「小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傘,你已經認識了哪些傘?在什麼地方見過?請你給大家介紹一下。」
2、師:「原來小朋友已經認識了那麼多的傘,真了不起。聽說有一個「傘的展銷會」,那裡有許多漂亮的傘,有的你們肯定沒有見過,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
二、幼兒看看、說說了解傘的種類及用途。
1、觀察、欣賞、交流各種各樣的傘。
2、師:請小朋友看一看,找一找你認識哪種傘?一邊看,一邊想,在哪裡見過?可以先和小朋友一起輕輕地說一說。(幼兒離座位,與同伴自由觀察、交流。)
3、師:小朋友喜歡這些漂亮的傘嗎?(喜歡)
4、教師小結:傘的種類很多,顏色很多,特別的鮮艷漂亮,形狀也和以前不同;有方形的、圓形的、動物形的、帶花邊的、、、、、、傘的用處可真不小,能遮風擋雨、能防紫外線照射等,所以我們都喜歡漂亮的傘。老師自己設計了許多漂亮的小傘,你們看!
三、教師出示裝飾傘的範例。
1、提問:老師設計了這么多漂亮的小傘,你知道它們是用什麼方法裝飾出來的嗎?
教師小結:老師想了許多方法設計裝飾小傘,有的是蠟筆畫、還有的是粘貼畫好看極了。
2、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當「小小設計師」,給自己設計一把漂亮的小花傘?
師:好!小朋友喜歡哪種裝飾傘的方法,就到哪一組去,裝飾完後,我們比一比誰的小傘最漂亮!
四、幼兒回座位設計,裝飾小花傘。
提出要求:
(1)注意布頭、卡紙的色彩搭配。
(2)粘貼順序是先大後小,注意材料排列的疏密、方向與畫面的效果。粘貼畫的幼兒要將材料粘貼在輪廓線內。
(3)運用油畫棒裝飾傘面,要設計圖案,塗色顏色搭配要鮮艷。
(鼓勵幼兒大膽設計、有新的創意。)
五、分享交流
1、欣賞作品
師:小朋友把小傘裝飾得真漂亮,我們一起把小花傘送到「傘的展銷會」上去好嗎?(幼兒把作品粘到磁力板上)
提問:你最喜歡哪幅畫?為什麼?(引導幼兒從構圖、色彩和粘貼技能方面來說一說)怎樣搭配會更好,這張畫和其他畫有不同的地方?你覺得什麼地方可以學的?
2、作品展覽。
展銷會上多了這么多漂亮的小花傘,可真美呀!我們一起聽音樂跳個傘舞吧!活動延伸:
請幼兒利用所學裝飾一下自己的卧室。
幼兒園美術教案傘篇三: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美麗的小傘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慣用各種材料和工具由中心向四周裝飾傘面。
2、增強幼兒對色彩美和對稱美的感受。
活動流程:
參觀「小花傘」展——介紹裝飾小花傘的幾種方法——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總結評價——布置主題牆飾。
活動准備:
色彩鮮艷、有對稱紋樣的小花傘實物若干把,並撐於活動室內;粘貼的、水筆畫的、蠟筆畫的、手指點畫的傘面裝飾範例各一張;工具材料:臘光紙、漿糊、蠟筆、水筆、圓形紙等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參觀「小花傘」展,激發幼兒裝飾傘面的興趣。
1、師:你們看到的這些小花傘是什麼樣的?這些顏色是怎麼搭配的?傘面上有什麼花紋?它們是怎樣排列的?
2、幼兒回答後教師總結:剛才我們看到的傘有紅的、有黃的??;花紋有圓形、長條形等。有的像花、有的像葉子??漂亮極了。這些花紋上下、左右都是對稱的。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來當設計師,每人設計一種傘面來參加展覽。
二、引導幼兒學習傘面的裝飾方法。
1、出示範例,請幼兒仔細觀察後討論:這些傘面是用什麼工具材料畫出來的?色彩是怎樣搭配的?畫了些什麼?
2、幼兒觀察比較後分析:這些傘面是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製成的:有粘貼的、有棉簽畫的、有蠟筆畫的、還有手指點畫的??
3、教師講解裝飾方法:給傘面裝飾的時候,先用目測的方法找出中心點進行裝飾,然後是上面、下面、左邊、右邊,用你喜歡的顏色和花紋裝飾,再在邊上的每個花紋中進行裝飾,這樣才能做到對稱、均勻、美觀。還可以用各種幾何圖形、小草、小花、小動物來進行裝飾。
三、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師:現在有四組不同的材料工具,每組幼兒可以自己選擇材料進行裝飾,因為這些方法你們都學會了,請你們選好工具材料後,想一想如何用這組的材料來裝飾傘面。
2、根據幼兒的操作情況進行指導,鼓勵幼兒在傘面上大膽作畫。重點指導幼兒掌握色彩的深淺搭配和裝飾傘面的方法(找對稱點)。提醒幼兒在使用材料的過程中應該互相商量協作以及謙讓。
四、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師生共同評價,重點從色彩、花紋來進行評價。並請幼兒將自己設計好的傘面展出,供同伴參觀、欣賞。
五、活動延伸。
1、安排幼兒把作品中的傘面剪下,布置主題牆飾。
2、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嘗試將傘面從圓周向圓心剪開後重新粘合,做成凸形傘面。
8. 急需乾果藝術玩具手工製作——果殼粘貼
我幫你在網上找過了沒找到要不去圖書館看看有沒有!!!我沒幫上你什麼幫但是還是說聲祝你媽媽早日完成!!!
找到這個網站你去看看吧!!!
http://bbs.craftworkshop.com/dispbbs.asp?boardID=75&ID=11008
9. 要一些變廢為寶的小製作!!!
1.小朋友喝過的奶粉罐四個,用布或紙包住粘好,上面加一塊小膠合板,可以做玩耍時用的小桌子,罐里還可以裝一些他們的玩具。注意罐的蓋子用按釘按在膠盒板上後,要處理一下釘子頭,用錘子將釘頭敲平,再用熱熔膠粘一下,這樣就不會被讓孩子扎到。
2.紙制紙巾盒,可以在下面切個口,表面用喜歡的布或者紙粘一下,豎著粘在牆上,裡面放上面巾紙,從切口處抽取面巾紙。
3.紙制的大飲料盒,比如大牛奶盒、大果汁盒,外面用布粘成或者縫成小襯衫形,在襯衫口袋處切出小口,可以裝硬幣。
4.如果只有一種規格相同大小的紙盒多個,可以粘上一種紙,側面按梯形裁剪,將書裝在裡面,豎成一排,可以讓書架很整齊。
5.不用的各種塑料瓶,比如洗衣液的、消毒液的,可以做成沙灘玩具。
6.用光了的雙面膠的硬紙膠芯,用一個寬的做盒身,一個窄的做盒蓋,各加一個底,再用薄海綿(比如過期證書裡面的那種)和布封成外套,裡面用單面膠將盒身與盒蓋粘住(起到折葉的作用),外面做個搭扣,可以用小樹枝或者小扣子,就是個漂亮的小禮物盒。
7.玻璃瓶子外邊用麻繩纏成一圈一圈的,再粘上彩色的紐扣,可以作成花瓶。
居家生活 變廢為寶 DIY漂亮地毯
生活中,有一樣東西可以給你溫柔的感覺,光著腳丫子踩在疙疙瘩瘩結構的小地毯上,你會感覺一切都很真實、很溫暖。而用碎布做成的地毯,也會讓你眼前一亮,更重要的是,變廢為寶,用碎布編織成的環保家居地毯,不僅成本低,而且容易打理,可以放到洗衣機里清洗,這是其他地毯所無法比擬的。
不要以為這種碎布織地毯不登檯面,其實很多實例就是將碎布地毯用在古典家居裝飾中,因為碎布地毯往往沒有搶眼的圖案,樸素大方,反而更適於和各種傢具搭配,更時尚感。
材料: 碎布、麻布、精紡織物、絲線。
工具: 制圖筆、地毯鉤針、萬能膠、木製或塑料衣夾、別針等。
步驟:
1、一塊小地毯,對於初學者來說既簡單又方便。如果你需要一些設計靈感,找一些資料看看,比如一些時尚雜志、油畫、明信片,把所有的材料收集齊。
2、把麻布裁成所需要的尺寸,在周圍留出適量的尺寸以備包邊時用,一般在5厘米。在麻布上畫出自己喜歡的圖案,把織品裁成2.5厘米寬,45厘米長的一堆布條。
3、用一隻手把布條按在麻布的背面,另一隻手拿鉤針,將鉤針從前向後把布條固定在麻布上。這里用到的地毯鉤針,它可以把纖維條牢牢地固定在粗麻布上。之後,再創作一些大膽而簡明的圖案。
4、從麻布的前面把鉤針從布條中拔出,做一個大約5厘米長的圓圈,把鉤針從圓圈中拉出,沿長度方向向上移動2.5厘米。把鉤針插到背面,從第二個圓圈中拉出。如此反復進行直至完成圖案。
5、在地毯背面折5厘米的寬邊塗上萬能膠,沿邊用衣夾夾緊,使各層織物牢牢黏合,直到膠水變干為止。
6、修整地毯背面,裁一片比原尺寸四周加寬2.5厘米的麻布,向後卷邊,用別針定牢在地毯背面,再用針和線縫住。
DIY的可愛小地毯
溫馨提示:護理地毯有妙招
地毯最大的缺點就是打理起來太麻煩,所以大家都望而卻步。其實,正確掌握地毯的使用、清潔等方法,地毯仍是家居飾品的首選。
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吸塵器沿著順毛的方向吸塵;如局部污染,可用地毯乾洗劑或普通乾洗劑擦拭,然後用濕布擦凈,並在陰涼處晾乾;地毯不宜局部水洗,更切忌用汽油等有機溶劑擦洗,以免褪色和損壞地毯絨毛。如地毯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倒絨,可以用干凈毛巾浸濕熱水擦拭,用吹風機輕柔吹乾後用梳子梳理順直,細心的家庭還可以用熨斗墊濕布順毛熨燙,地毯就可以恢復原狀了。
每個家庭都有許多舊物品,這些物品往往成為雞肋,扔之可惜,留著又沒地方。我在這里不妨給您出個主意,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把它們利用起來,變廢為寶,在這當中您也許會體會到無窮的快樂。
用舊衣物製作腳墊。用不穿的厚呢子衣服剪成方形或橢圓形,在上面附上一塊舊的腈綸衫把二者貼牢或者縫在一起即可,這樣一塊精緻的腳墊就做好了。它的作用是吸附我們腳上從室外帶回的塵土,放在房門外很有效果。製作起來也很方便?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喜好做成各種卡通形象。
舊毛毯製作按摩墊。我們可以把舊的毛毯剪成兩個長方形,用厚布把撿來的小石子包住。把布袋包著的石子放在毛毯中間,再把兩塊毛毯對縫起來。這樣,自製的按摩墊就做好了。每天晚上吃完飯在上面走上幾個來回,按摩一下腳底的穴位,一定能起到強身保健的作用查看用戶評論(1)>> 我告訴你個我以前得過獎的做法!就是仿效生物書的細胞圖樣,用硬紙卡做一個模型,當時我做的是aids模型,得了一等獎!此外還可以用樽做很多東西,祝樓主成攻 收集999個易拉罐,做成筆筒,存錢罐,畫上新衣,送到四川同胞災區那兒,保證愛歡迎!!!
請把分給我吧!!紅旗也給我吧!!! 我的簡單,
材料:
捲筒紙里的捲筒,剪刀,報紙,膠水,水彩筆(什麼顏色都行,就一支)
紅色卡紙,珠子,金粉顏料.
先在捲筒上畫一個往上盤的形狀,不要太長,蛇身要粗,剪下來.把報紙撕的粉碎,放進膠水裡,和成糊狀,粘在剪好的蛇上,要粘的多一些,才好看,蛇頭部分要粘的最多,晾一天,幹了後剪一個蛇舌頭貼在蛇頭下面,用珠子粘蛇的眼睛.這時,用金粉顏料刷一遍,幹了後套在手上,就成了一個漂亮的蛇型手鐲.
10. 什麼是粘貼畫
粘貼畫是平面製作的一個類型,是豐富兒童審美體驗,開發藝術潛質的一種美術活動。選擇生活中各種物質材料,利用其質感、肌理、色彩上的美感,通過組合、拼貼、構成,進行構思設計,創作成平面製作作品。
粘貼畫可以表現的內容和范圍很廣泛,不論是具象形式還是抽象形式,只要認真觀察和思考,去發現材料不同的形態和不同美感,通過各種製作方法和手段,使材料煥發出新的生命,去創作新的畫面,在提高兒童造型能力的基礎上,又深化了他們情感表達與形式美感的創造能力。
粘貼畫充滿變化和趣味性,鼓勵個性,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兒童自由想像的空間、活躍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而且鍛煉了兒童動手能力,對培養兒童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有重要作用。
(10)簡單碎布頭粘貼畫圖片擴展閱讀:
沙石粘貼畫,可以表現人物,也可以表現山水,它既有油畫效果,又有國畫神韻,尤其擅長表現山水自然風光。所用繪畫原料不過是沙石、樹皮、芭茅桿、竹筍殼與碎布片。這些原料在常人眼裡,只不過是一些廢品,連廢舊物品收購店也不會收,可是到了李軍聲手裡,經過他一翻篩選與製作,卻成了「國寶」。
如李軍聲創作的《湘西古鎮》等作品,就栩栩如生地再現了湘西邊城的自然風光與民族風情,深得中外賓館客的青睞與好評。石粘貼畫又稱畢茲卡粘貼畫,系採用樹根、樹枝、樹葉、樹皮以及砂石、草苔、布片等作為原料粘貼成人物、風景、動物、花草和各種不同內容的畫幅。
他以張家界的山水風光土家風情為題材,創作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工藝精美的粘貼畫作品供應市場。這些粘貼畫主題突出、內容健康、畫面簡潔、色彩鮮明,富有立體感和真實感,同時便於攜帶,深受遊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