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帳怎麼做才美麗
做手賬的話,我感覺首先是你要砸錢狠狠的砸錢進去,然後買一些器件啊什麼的,我閨蜜就是做手帳的,基本上為了做手帳也花了上千元了吧?挺貴的,反正這個嗯,就是做的時候就是字寫的好看一點,然後嗯,用心一點兒吧,貼紙啊什麼的都用上,然後多畫畫,畫一些插畫啥的都挺不錯的
2. 手帳怎麼做好看簡單
方法/步驟
進入「完美手帳」的始入界面,輕按底側的紅鈕即可開啟「寫手帳」的層頁。
4
這里眾集著各類天氣的卡通圖,還有秀美的花邊筆,可愛的形狀等,都能添到手帳頁。
5
還可以加圖喲,而且隨便移到帳頁的上下層都可,再點下方「文字」的標鈕。
6
納入手帳的文字,按開彩色的圈形,可以使字變色,按下其它位置,此虛線框就會去掉,再細做布局,帳頁就好看多了。
3. 有哪些比較好看的手賬(手帳)風格,比如小清新的
嗯,之前有總結過,常見的手賬風格有這幾種:歐美簡約風、小清新少女風、黑白風、復古風、性冷談風~
下面分別來看看吧
1、 歐美簡約風
設計感比較強,簡約,比較少膠帶貼紙的裝飾,留白較多。子彈日記中很常見。
好啦,以上是我的分享,其實手帳的風格遠不止這幾種啦,大家可以多去總結,自己多結合集中風格,然後就能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手帳風格啦~希望對你有幫助哦♪(^∀^·)ノ
我是手帳達人北緯女俠,微信公眾號【北緯女俠手帳】,歡迎一起學手帳!
4. 手帳怎麼做才能簡單又好看
1、手帳可以記錄自己去到的好玩的地方,吃到的好吃的東西,消費記錄,還有自己的心情,雖然可以記錄很多東西,但是要選擇有意義的,簡潔明了,有條理的記錄。
5. 手帳到底能做什麼我用2017一整年的經歷告訴你
對很多不了解手帳的人來說,看到各種花花綠綠的手帳不免嗤之以鼻,這不就是小時候的黑板報嗎,有這么多精力還不如去做點實事,形式主義害死人。
對很多手帳新手來說,看到偶像大神PO出來的手帳圖,有點恨鐵不成鋼,為什麼我做出來的手帳總是這么難看?手殘就各種拼貼來湊,各種膠帶貼紙買一大堆,拼貼的卻是奇醜無比,或者嫌麻煩,中途就放棄了。
另外一部分人,他們不再沉迷於手帳的形式,而是強調「為我所用」,我究竟想要用手帳來做什麼?怎麼做?這些思考明白之後,竟也在自己的手帳路上越走越遠,最後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以上三種想法,我都經歷過,最後也走向了手帳的入坑之路。現在,寫手帳已經和吃飯一樣成為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
回頭想了一下,我大概也就是在去年這個時候開始真正寫手帳,中間經歷了3個明顯的變化,趕在2017年的最後一天,我想把自己這些心路歷程都分享出來,希望對想要入坑手帳的你有些幫助。
2015年,從朋友那裡聽說了手帳這個詞,當時並沒有特別在意,也不知道手帳是什麼。
2016年8月,我買了人生第一個手帳本,不像別人那樣一出手就是Hobo、MIDORI或者Leuchtturm之類的,我的這個手帳本只有25元錢,加上幾張准備用來裝飾的貼紙,一共40元。當時看上它的原因是因為看起來比較好看。到手之後也沒讓我失望,毛氈的手帳外套看起來很有質感。
因為當時自己確實很迷茫不知道做什麼,心也比較浮躁,於是,9月1日在這個本子上寫了一張to do list之後就再也沒用過。直到11月,在趁早的公眾號上看到有百日小組社群活動,於是報了百日手帳營,交了群費,開始正式寫手帳。
當時我真的是什麼都不懂,或許只是為了把這個本子用起來,所以也沒去研究什麼是手帳,怎麼去寫手帳比較好看,就是每天to do list,隨便寫寫也不講究什麼排版,裝飾的也很不好看,所有素材一股腦往上貼,也不管是否美觀。
毫無懸念,這100天我幾乎沒什麼進步,每天應該放在早上寫好的待辦清單,我經常晚上才想起來清單還沒寫。有時候即使是寫了,因為目的感不強,也沒做。所以這100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做表面功夫,演給自己看:我今天做手帳了。
契機發生在16年底,一個朋友送給了我一本趁早2017年的效率手冊。看著這個本子扉頁上寫的:2017,時間看得見。我突然有了一絲的緊迫感。
看著這么一個具有儀式感的本子,就想早早用起來。於是在百日營之後,我迅速用上了這個本子,當時已經是2017年2月份了。
2月份發生了很多事,最重要的是我當時離職了。經過1個月找到工作之後,我開始有了危機感,不能這樣渾渾噩噩過下去了,如果自己不去提升自己的身價,那以後誰也幫不了你。於是,2017年3月,找到工作之後,我開始正式用趁早手帳規劃工作生活。
我非常建議剛開始不知道怎麼寫手帳的人用趁早的效率手冊,因為它引導作用非常好: 每年,每月,每天要怎麼規劃都給你列出來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由你來填上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樣逐漸啟發人思考心底真正要做的是什麼,要怎麼掌控自己的一生。
剛開始,我也只是用來做to do list。當然,這次,我會在頭天晚上規劃好第二天的行程,並且嚴格去執行。比如每天晚上8點鍾以後就是要去看書,雷打不動堅持了幾個月,工作上也開始有了信心。
雖然手帳的作用開始凸顯,但是頁面整體看起來依舊不美觀,素材也是隨便貼,用的是之前沒用完的貼紙,也不注意字體排版。
後來我發現,雖然趁早上有很多引導頁面,但是有些板塊還是不知道怎麼用。比如說每月月歷頁面,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規劃,都是空白。
碰巧在趁早APP上看到了小雨的趁早手帳本使用攻略,於是我一節節聽下去,終於知道那些頁面都是寫什麼內容了,這裡面的學問真是太大了,當時的我彷彿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原來手帳可以這么寫!
月歷頁面是寫每個月的已經確定的行程,上面還有一個橫排的日歷其實是甘特圖,用來培養習慣每天打卡的,完成了就打一個√。
還有每天to do list上面的橫線,其實是可以寫每日金句,用來鼓勵自己的。
就這樣,我漸漸開始活用效率手冊了。關於如何使用趁早效率手冊,我也寫過文章: 趁早效率手冊使用攻略
不過,這個時候問題又來了,我覺得這種版面都是固定的,很小白,但是也很難有什麼新花樣。每次看到那些手帳大神的手帳圖我就心癢癢,好像自己也試試畫畫,自己規劃頁面。
再加上我有點話癆,趁早這個本子是兩日一頁,有時候會有些不夠用。於是等不到年末,在2017年9月我又換了個手帳本。
經過前面兩段經歷,我對自己要用手帳做什麼有了明確的目標,也對自己喜歡什麼樣的本子有了概念。不能太小,不喜歡活頁,不要用橫線本,於是我給自己挑了一個空白的A5定頁方格本。
換了新的方格手帳本之後,就感覺自由了很多,還可以自己設計畫面。
充分利用身邊的廢舊紙張、包裝袋,看到好看的圖案都剪下來,貼在手帳上做裝飾,不只是局限於貼紙和膠帶。
後來覺得這樣太過花哨,還是想簡潔一些,於是就乾脆每頁都只是貼一張風格一致的膠帶,自己畫上些簡單的邊框。時間多的話就再畫幾個簡筆畫。
因為畫面掌控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後來開始一切從簡,後來我發現,即使是什麼都不裝飾,只是整齊的排版和工整的字體就可以很美了。
月歷頁面採取了圓盤計劃,只在一些重要的日子上做標記,很漂亮,整體看起來也不會很空曠。
原來培養習慣的甘特圖也繼續使用,當一個習慣後面總是填滿了方格之後,就開始新的嘗試。
以上是在顏值上的探索,在內容上我還是堅持自己的主張,每日的待辦清單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寫,然後還寫上一天的小確幸,還有一些碎碎念,這樣整個畫面也豐滿了很多。
另外,看了《深度工作》還有《奇特的一生》之後,我也想開始統計自己的深度工作時間,於是在每日頁面上加上了時間軸,每天專注用來提升的時間塗上顏色,一周之後統計結果。
綜上,經過1年多的探索,現在我開始習慣用手帳掌控自己的生活,每天的待辦事項都打上勾勾之後,整個人都渾身輕松,感覺這一天沒有白過。
到現在為止,我通過手帳可以做的事情有:
1.每日代辦清單,幫助過好現在的每一天。
2.尋找每天的小確幸,培養自己感知幸福的能力和對生活的感恩之心。
3.每日的碎碎念,表達情感,發泄情緒。
4.以上三個內容是我每日手帳必寫的內容,通過這些事項的記錄讓我真正能觸摸到過去每一天的生活,和過去建立了聯系。具體教程可見: @手賬er,我有一套簡單易上手的手賬模板想要分享給你
5.通過年計劃,月計劃和周計劃頁面,讓我知道如何通過現在的努力抵達未來。
6.每月的甘特圖能讓讓我更清楚看到自己的習慣養成情況,以及在哪方面自律還不夠,並及時調整。
7.列讀書清單/電影清單,督促自己讀書,學習,落實到每天的行動中去。
8.每月提前規劃重要事件,標記重要日期,和家人朋友保持定期聯系。
9.養成定期復盤總結的習慣,看看自己離目標還有多少距離,及時調整行動。
10.記錄情緒,讓自己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喜好,充分發揮情緒的作用。
就在前兩天,我又擴充了自己的手帳體系。給自己買了心願清單手帳(bucket list)和旅行手帳,希望能一步步感受到夢想變成現實的過程。
心願清單找了很久,想買趁早的遺願清單後來發現下架了,然後給自己買了這個禮盒,選擇了紫色,代表著未知的神秘。內頁設計也很精美,非常小清新,愛不釋手。
旅行手帳,封皮做舊的風格很喜歡,還買了船舵的掛件,希望能掌握自己人生的航道。
那麼,2018,我們再見。
手帳小白入門,可參考我的以下文章:
怎麼規劃手賬體系?內容頁到底應該怎麼寫?超詳細的手賬入門指南
寫手賬前應該做哪些准備?寫些什麼內容?
手帳新手必看的最全手帳本選購指南
什麼是手賬,為什麼要寫手賬?
讓手帳顏值提升一個bigger的3個小技巧
我用1個月時間讓手帳顏值大變樣
如何讓手賬成為自我提升的工具?
6. 方格手帳本怎麼用一個字占幾個小方格急!
生日
在別人生日的時候,送去一份貼心的小禮物,哪怕是一句溫暖的祝福,也會無形中拉近兩個人的距離。閨蜜,男女朋友、親人、領導、同事,生活圈裡會有很多重要的人,平日接觸時稍稍留心一點,就會知道對方的生日了。記在月歷里,提前花一點小心思,小小的舉動,既給別人帶去了關懷,也讓自己親和力提升很多呢!所有人的生日中,暗暗覺得尤其要記得的是父母生日,懷胎九月一朝分娩,一路走來,他們精心准備我們每個生日,記錄我們成長的點點滴滴,作為父母,從沒奢望子女會在他們的生日里送出怎樣名貴的禮物,僅僅是記得,往往就已經讓他們感動。在父母漸漸老去的日子裡,也讓我們多一些陪伴,多一些留念,讓「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不會發生。
紀念日
戀愛紀念日、結婚紀念日、第一次…紀念日、最…紀念日,漸漸地,似乎要紀念的日子越來越多,哪裡能記得住呢?所以要寫進年歷,寫進月歷啊!從此做個溫暖的人兒。
預約
和攝影師越好了哪天拍照,和閨蜜約好了哪天逛街,和同學們約好哪天聚餐……統統記下來,放在書桌上電腦旁或者隨身攜帶,不用再和旁邊的人說「哎,你記得提醒我……哦」(他會記得?)不用再拿手機設定鬧鈴,設定好的鬧鈴,十有八九不會去看的,即使寫進手機日歷,你能確定,看手機日歷的時候不會順便點一下微信的小紅點?
日程計劃:
持續幾天的行程安排,在開始和結束的日期之間畫一天線,類似於甘特圖的樣子,方便做規劃和記錄。
7. 手帳要准備的東西有哪些(全部)
1、首先你需要一個手帳本
市面上的手帳本分為活頁本和定頁本兩種,沒有優劣之分,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
2、接著你需要一些畫筆
可以用它來寫一些標題式的或者主題式的文字,大開腦洞,讓這些鮮艷的文字擁有你自己的特點。
3、膠帶和貼紙
使用膠帶和貼紙會讓我們的手帳瞬間活力起來,市面上的手帳膠帶一般分為整卷和分裝,對於新手來說,買分裝是最合適的。可以在使用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手帳風格的膠帶風格,如果發現自己特別喜歡使用的膠帶,再買整卷也不遲。
拓展資料:
手賬,指用於記事的本子。寫東西。在日本,大部分人都會隨身帶著一個被稱為「手賬」的筆記本,隨時隨地掏出來翻翻看,或者在上面記些什麼。手賬不僅能提醒自己記著家人、朋友的生日和約會,還能安排每天的工作,很多人把它當做簡短的日記本。
如果要和日本朋友約定時間一起外出吃飯或旅行,對方一般都會先掏出一個小本,翻到某一頁,迅速地寫下約定的時間和地點。
在地鐵上,也經常能看到有人從包里掏出一個小本翻看或者記錄。這種本子被稱作「手賬」。
手賬大都帶有日歷和筆,可以夾些名片和紙片,不同的頁面劃分具有功能,以滿足不同類型的需要,比如主婦手賬有專門的地方可供粘貼發票,記錄收支,幫助她們精打細算地過日子。
8. 舊衣服捨不得扔,大家都怎麼處理的
有些人吧,就屬於那種購物狂,每次去逛商場都要剁手,買買買,現實情況是,回來穿幾天就扔到一邊,或者是回來試試,就覺得根本就不合適自己,當初為什麼要買呢?但是下次去逛商場,仍然會自覺的買買買,並且繼續回來後悔,於是這個時候衣櫥里就開始堆積如山了,那就開始犯愁了好多衣服啊,怎麼辦呢?
如果還帶著吊牌的衣服應該是屬於比較受歡迎的。可以去跳蚤市場去擺攤的。不但可以賺到錢,而且還能淘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一舉兩得。
但是我也知道有些地方可能並沒有這種市場,就比如我們這里。
那麼這個時候你可以下載一個軟體,叫做閑魚,這是一個二手貨品交易的APP,衣服化妝品家電都可以交易的,但是虛擬物品的交易還是有風險的。
我並不是在這里打廣告,只是告訴人們這個途徑。
以上就是這幾個方法了,如果有用的話可以給我點贊一下嗎?
9. 手帳邊框少女心的有哪些(圖片)
日本的普樂士,國內的樂普升。
10. 手帳可以做什麼怎麼做
一、准備好筆、手賬本、貼紙、切割膠紙工具等必備物品,因為這些物品能讓手賬看起來很可愛,又特別的有紀念意義,所以該准備的還是得准備好,這樣才能豐富手賬本的風格。
5
五、最後就可以檢查一下手賬本哪裡有一些不合適的地方,該補的地方就畫一些小草,小雞,小鳥等等,根據自己拿手的來畫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