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說的話古代應該是使用棒槌在河邊洗衣服,還有就是以前的人會找一種天然鹼的這一類物品,因為這種東西可以代替洗衣粉的。
還有就是可以用木棒敲打衣服是住在水邊的人們為了洗衣服方便而發覺的。之後離水比較遠的人們發明了搓衣板,只是這樣簡易的去除衣服裡面的臟東西。但是這樣洗衣服還是不太干凈的,人們又開始找尋新的物品,這時人們發現草木灰可以非常容易的除油污。
② 現代都市人嚮往的生活——旅居
幾個人相約去仙寓山旅居。
7月21號早上七點半,高高興興地從家裡出發,經過4個小時的行程,到達了事先訂好的居所,甘爵硒寨。
之所以稱為居所,既不是酒店也不是旅館,就是村民家裡,管吃住一天80—120元。這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一種休閑模式——旅居。
旅居,個人理解是三五好友結伴,或一家兩家等,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多半是風景名勝的大山附近、海邊,租一棟別墅住幾天或幾個月,也可以直接住在村莊住戶或漁民家裡。
中國人對山水情有獨衷,古來如此,古人寄情山水,揮毫潑墨,留下千古名篇。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歸園田居》正是現代都市人嚮往的生活。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抱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讀起來就讓人神往。
今人休閑減壓。占時忘掉都市的喧囂,找一處有山、有水、有美景的地方,聽松濤陣陣,泉水叮咚,蟬鳴鳥叫。
朝看日出,晚觀日落,感受「秋水與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的壯觀,過一段悠閑、自在的田園生活,掙脫開鋼筋水泥的圍困,親近山水,親近自然,享受一下慢生活帶來的閑適,何嘗不是一種享受。
旅居,對我來說有點新奇,有點擔憂。新奇的是,可以體會山裡人的生活,擔憂的是,衛生條件。城裡的條件再不好,也不會比山裡差。
放下行囊,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床單,潔白的床單,散發出淡淡的洗衣粉的味道,棉質布料洗滌後的微皺,硬跡可見,甩掉鞋子,放心大膽地仰躺在床上,讓僵硬的腿腳徹底釋放。被九曲十八彎的山路嚇得提到嗓門眼的心也落下,讓身心徹底放鬆。
甘爵硒寨,這里山清水秀,有三四十戶人家。泉水自山中流下,匯入村中溝渠,蜿蜒而下,養育著大山深處的每戶人家。
山上植被繁茂,綠樹成蔭,蟬鳴此起彼伏,鳴聲悅耳動聽,有的猶如短笛的獨奏,娃兒哭久後委屈的嗝聲;長號一樣急促,嘟嘟,嘀嘀地吹個不停,從聲音的高低、長短的不同、緩急程度、以及腔調的不同,可以判斷出至少有十多種不同的蟬鳴,它們時而獨奏,時而和鳴,沸騰了整個山林,打破了山莊的幽靜。
中午,女主人端出了精心烹調的八個菜,葷素搭配,按每人一個菜的標准,自家種的土菜,空心菜,紅薯桿,小溪里游動的毛毛魚,吃起來都特別香。沐玉調侃說:「是因為含有硒元素的土和水種出來了蔬菜當然香。」
吃過午飯,大家各自回房間休息,說好三點半起床,開車去仙寓山景區,房東說:「今天有點晚,明天一早我帶你們上山。下午可以在村莊附近的山坡上轉轉,山上還有個瀑布。」
五點半以後,幾個人一起沿著村中的水渠,尋著溪水往上走。經過幾戶都鐵匠把門,年輕人都在外面打工,帶孩子在鎮上或縣城讀書,剩下來的幾乎都是老人。來到一農戶家門口,不知道往哪裡走,門前一個六七十歲左右的阿姨站在院子梳她長長的頭發,並好奇地望著我們。
阿姨你好!請問沿水渠能不能上山?不知她聽沒聽懂,用手指向右邊一指,只看前方有一條尺八寬的台階路,這台階完全是用腳踏出來的。
「我先到上面看看去,你們在下邊等著我。」台階窄,踏面只有一腳寬,天晴還算好走,我匆匆跑上去一看,知道這條路通往山民家裡,看樣子房屋好像閑置很久。
沒有了路,只好折返回來。幾個人都杵在那裡不知所措,突然聽到叢林里有人說話,之聞其聲,不見其人。只能透過茂密的樹林,左顧右盼。
「你看那有人下來,一定也是去尋瀑布回來的,我們也往那個方向走。」
我話音剛落,兩個人已到了眼前。一看就是當地在山上幹活的人。
「怎麼找到瀑布?」林蘭問道。
「山上正在修理水池,流下來的都是渾濁的水,沿著這水流往上走,沒多遠就到,山路很不好走,天黑了會有野豬出沒,你們小心點。」
順著他們來路方向走,沿小溪走百米左右,拐個彎,看到汩汩清泉從山澗溝往下流,水流量極細,再往上走,山路更難走,只能踩著自然踏出的踏步上去,沒走幾步,山谷豁然開朗起來。
此時的山谷,陽光早被山體阻隔。天幾乎黑了下來,我們好不容易尋著瀑布,很是開心,瀑布雖小,從幾十米高處流下,使山谷有了靈氣,小溪潺潺,奏出叮叮咚咚,嘩啦啦、嘩啦啦的和諧音樂,歡快地往下游流去。
以瀑布為背景,用手做捧水狀,拍出把瀑布捧在手心裡的畫面,用腳踩著有水漫過的石塊,讓溪水從鞋底流過,那感覺就如踏在波浪上行走一樣,有種曼妙的感覺。
蹲下來,在水中攪動或捧起泉水撒向一邊,像是回到了孩提時代,拍照留影,不忍離去。山上很靜,除了流水,知了也不再鳴叫,靜的有點恐怖,加上天快要黑下來,山路難走,不敢再往上走,只好沿路返回。
走在村裡的小路上,望著一小塊一小塊平地上的各家栽種的玉米,辣椒、茄子、豆角和黃瓜,一看就知道是營養不良。
這時,村莊的上空炊煙四起,在屋頂盤旋著盤旋著,裊裊娜娜向林間枝頭蔓延開來,和白牆灰瓦的山莊相互呼應,渾然一體。
回到住處,主人端上精心准備的飯菜。大家直說好吃。
飯後,主人家在市裡當醫生的女兒拿出電腦,把手機里的蒙古舞蹈投屏上去,大家跟著林蘭跳起了蒙古舞。
林蘭,曾是市政府幼兒園園長,幼師出身的她,能歌善舞。曼妙的舞姿引得大家嘖嘖稱贊,在她的帶領下大家跳得很歡,就連女主人母女也情不自禁加入其中。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累了一天的我們沐浴過後,在屋頂的平台上邊洗衣服邊納涼,風吹來,送來一陣陣涼意。林蘭突然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指著太空說:「還能看到天上的星星呢。」
「你是不是看錯了。」
「沒有,你仔細看看,還在閃閃發光。」
順著她指的方向果然有星星在閃爍,我高興地說:「你可以用你的手機拍星軌。」
「我不會,為了拍照我還專門買了一個新手機。」
「打開手機,找到更多,選擇流光模式、炫彩模式、延時等等……至少至少要拍半小時左右,還要有三腳架。沒有隻能看你手上功夫,把手肘固定,牢牢端著手機,對準星星,可以拍到星星運動的軌跡。」
沒到兩分鍾,林蘭就開始喊堅持不住了。我不知道哪來的力氣,竟堅持了10分鍾,拍出的星軌雖然不準,至少把課堂上老師教的手法實習了一把。別人深更半夜跑到郊外拍星軌,我卻在不經意間收獲星軌,雖不完美,但很幸運。
人生有時候就是如此,千方百計想得到的東西,往往會和自己失之交臂,刻意去追尋的東西,往往越不容易得到。
能夠放慢腳步,停下來仰望星空的人,往往會收獲更多幸福。
旅居,讓我重溫一下孩提時代的生活,戲水、聽知了唱歌、看炊煙繚繞,體會到慢生活中的樂趣。
③ 農村小河邊上洗衣服用水的台階學名叫什麼
學名呢叫做河埠頭
河埠頭,是水鄉人「靠水吃水」的產物,是人們取水、洗滌、交易、交通以及休閑娛樂的場所。北宋溫州知州、詩人楊蟠《去郡後作》中雲:「思遠城南曲,西嶺古渡頭。綠觴春送酒,紅燭夜行舟」,記載了古人對溫州水鄉河埠頭的深切感情。
溫州水鄉的河埠頭,主要分布在集鎮老街與古村落的沿岸,與「小橋流水人家」相依為伴,成為水鄉民居建築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從歷史上看,現存河埠頭可分為公用和私用兩種,公用河埠頭一般多建造在比較開闊的地方,如沿街和村口處,其中面積較大的專門用於航運,以便於堆積貨物和大型船隻停靠;私用河埠頭則多築造在民居的門前或屋後,也有建在自家農田旁,以利於用水和灌溉。
河埠頭的建築造型式樣很多,或是依照地形便利,或是按照用途需要,或是根據水位的高低變化分別或綜合築造。大體上有平伸式、直入式、單伸單入式、單伸雙入式、雙伸單入式、雙伸雙入式等款式,其中較為普遍的是單伸雙入式。河埠頭的材料大多用花崗岩條石鋪就,外觀簡樸厚實,經久耐用。
單伸雙入式河埠頭檯面由岸邊伸出,沿岸的兩邊砌成一級一級石階進入水中,向水面的一側呈直角砌入水中,其目的是好讓舟楫靠攏和通過。這種造型是溫州水鄉河埠頭的代表,與我國其他江南水鄉中的河埠頭有著明顯差異。
④ 農村人家裡有洗衣機,為什麼還是喜歡去小溪里洗衣服
一,有些農村家裡的自來水,用的是抽上來的井水,很便宜甚至不要交錢,但井水有限,有些時候總是供應不上。
二,農村家裡都以老人居多,她們不會操作洗衣機,洗衣機費水又用電,有些老人也捨不得用,節儉本來就是中華美德。
三,農民的衣服很多時候泥巴多,洗衣機洗不幹凈,需要用刷子去刷才能洗干凈,而且小溪裡面漂洗衣服很方便。
四,小溪旁的洗衣台,是農村婦女們交流信息的平台,東家哪天娶媳婦,西家又添新村民了,南家哪個人的兒子回家了,北家哪兩公婆吵架了,在這里都能聽到,邊洗衣服邊談笑風聲,樂在其中,只要不是太忙的時候,她們都喜歡來這里洗衣服。所以,農村人家裡雖然有洗衣機,卻還是喜歡去小溪裡面洗衣服。
⑤ 我運用普通話的能力1200字 我應該如何寫,從那些方面寫,怎麼擴張內容
寫作思路:可以寫自己學習普通話的經歷,再說一說普通話對於中國人的意義和重要性,以純正的普通話為媒介,向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介紹可愛的家鄉,為弘揚祖國的燦爛文化、家鄉的悠久歷史貢獻自己的力量。
正文:
語言,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好好學好國語—普通話。
我的家在遠郊,當我還在呀呀學語的時候,媽媽和老師就耐心地教我學習普通話。漸漸地,我看懂了電視,聽懂了廣播,只是自己說得還不流利,發音也不很到位。
有一天,我到溪邊找洗衣服的媽媽。那條小溪清可見底,在溪邊的一處台階邊,我聽見一個阿姨正謙讓地對一位外地來的老奶奶說:「老太太,還是您先死,我再死吧。」
我一開始覺得莫名其妙,經過媽媽的提醒,才明白她把「洗」說成「死」,我不禁捧腹大笑。笑過之後,我深有感觸,一定要學好普通話,才不會鬧出笑話來。
於是,看電視時,我最喜歡看節目主持人主持節目,我羨慕他們普通話說得那麼純正。有時,我就跟著他們念念有詞。我多麼希望自己也能成為一名小主持人呀!
到了上三年級的時候,我終於實現了夢寐以求的願望。那時,我們學校開始選拔小主持人。我想,要是我被選上了該有多好呀!我一定會把握好機會好好鍛煉自己。
我大膽地報了名,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考試,可以說是「過五關、斬六將」,我終於從700多人當中脫穎而出,成了學校的小主持人,我欣喜若狂。
但我馬上冷靜下來,雖然自己被選上了,但我與電視台的主持人相比,還差遠呢!我要好好練!
從此,每天天還沒亮,我就到陽台上練習發音。一開始,我總是發不好兒化音,舌頭好像不聽使喚似的,我有些泄氣了。
當老師的媽媽告訴我:「普通話是『口耳之學』,只有不怕苦,天天練,天天用,才能達到規范化。」媽媽耐心地示範給我看,還讓我利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的口型,錯了就矯正過來。我按媽媽的要求堅持練了很長一段時間,「兒化」音發得很自如了。
在學校「六一」匯演中,我精彩的主持博得了大家的陣陣喝彩!過後,一位上級領導摸著我的頭,親切地問:「小朋友,你是北方人吧,普通話說得這么棒!」我微笑著搖了搖頭,當他知道我是土生土長的南方人時,不禁豎起大拇指,連聲稱贊。我心裡甜滋滋的,我真正領略到說好普通話的樂趣。
我不滿足,仍繼續練著普通話,它已成為我成長歲月中的好夥伴。我們家鄉評出了「泉州十八景」,我想,我將來還要當一個好導游,以純正的普通話為媒介,向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介紹我們可愛的家鄉,為弘揚祖國的燦爛文化、家鄉的悠久歷史貢獻自己的力量!
⑥ 在80年代,農村都是在池塘或小溪里淘米洗衣服,這樣真的衛生嗎
作為一個農村的孩子告訴你們,真的不臟,當時的小溪特別的清澈,能看到青蛙、小蝌蚪,還有好多魚苗,我們小的時候就特別喜歡跑到小河裡面玩耍,完全沒有污染,在當時的社會里,大型工業還沒有發展起來,農業還是佔主導地位的,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污染,只是到後面,生活質量越來越好了,環境污染也越來越重了。
我想回到小的時候,現在的小孩子過得比我們那個時候幸福多了,可是也少了一些天真,他們懂事的太早了,也失去了很多自由,大自然給我們的饋贈,他們都沒有嘗試過,還是挺可惜的。
⑦ 學普通話的心得感悟範文
每個民族亦或每個國家都有著不一樣的語言,這是識別一個獨立民族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國家,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普通話是我們漢民族的共同語,必將成為現代漢語的代表。下面由我來給大家分享學普通話的心得,歡迎大家參閱。
學普通話 心得體會 1
普通話是每個人都應該會說的,是一種以北京語言為標准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一種通用的語言形式。普通話是我們學習說話的第一步,也是做一個文明人的第一步,要是一個人連最基本的普通話都不會說,他還怎麼去和別人交流呢?
普通話已深入到我們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無論我們在干什麼,普通話都回盪在我們周圍的每一個角落。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要說普通話呢?」因為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國家,根據著名的語言學家周光有先生講,我國56個民族共有80多種彼此不同的語言和地區方言,而我們每一個人又不可能一輩子都生活在同一個地方,固步自封,不去見識外面的世界吧,所以一旦我們身處異鄉,便會遇到語言方面的障礙,不能與人溝通、交流。這時,如果我們都會說一種共同的語言——普通話,那麼,就不用再為語言不通而急得滿頭大汗、不知所措了。
下面是三個普遍的方言笑話:1、某村長在會議上說:「兔子們,蝦米們,鹹菜太貴,不要醬瓜,要豬蹄。」其實村長想說的是「同志們,鄉親們,現在開會,不要講話,要注意。」2、有兩個雲南人到北京去玩,聽說北京烤鴨很出名,就決定去吃。剛坐下其中一個就對服務員說:「去那兩只烤鴨來甩甩!」等了一會,他們見那個服務員提了一隻烤鴨在他們面前晃了晃,就走了。3、一所鄉村小學上課了,老師走進教室:"站(上)課。"學生們齊聲道:"老死(師)好!"老師說:"吐血(同學)們,早死(上)好!"
如果我們大家都學普通話,用普通話與大家交流,彼此之間建立了深情厚誼,普通話就是我們的友誼橋梁。普通話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如果大家說的全是方言,一句話也聽不懂,會鬧出像以上的笑話。
說普通話,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自己做的更好。人人都來參與說普通話。讓普通話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讓普通話成為我們城市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吧!說普通話,是你的需要、是我的需要、更是時代的要求。說好普通話,請從我做起!
學普通話心得體會2
普通話是我們全國的通用語言。它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是我們中華民族相互交流和對外交往的規定語言。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全國56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方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語言,大家都講自己的地方話,誰也聽不懂誰的話,那麼就無法進行溝通和法進行溝通和交流;對外交往也是一樣,如果你只講自己的民族方言,不但外國人聽不懂,就是翻譯人員,也無法進行翻譯。
記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深圳和珠海旅遊。我們來到大街上,滿街的人都說南方話,就像電視上的香港人說話一樣。找人問路,人家很費勁的講了半天,我們一句也聽不懂。我說:「媽媽,我們還在國內,怎麼就跟到了國外一樣?」媽媽說:「這是因為他們講的都是南方話,我們聽不懂。要是都講普通話,你就聽得懂了。」
這個例子充分說明,必須大力推廣普通話。只有推廣普通話,才能消除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語言障礙,促進各地區和民族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只有推廣普通話,我們才能更好的和外國人交往,不但能和外國人做生意,還能學到國外的許多先進技術。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我們的國家,使我們的人民,都能早日過上幸福美滿的小康生活。
國家規定,推廣普通話,必須從學生抓起。要在各級各類學校使用普通話進行教學,使普通話成為學校的教學語言和校園語言;要在學校開展「愛國旗,唱國歌,說普通話」活動,把推廣和普及普通話,作為對學生進行素質 教育 的重要內容。同時規定,從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第三周,要成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
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從我做起,學好、說好普通話。學好普通話,面向現代化;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學好普通話,建設我們繁榮昌盛的好國家。
學普通話心得體會3
普通話是我國通用的語言,是一種很重要的語言。有人認為會不會說普通話無所謂,那就大錯特錯了。要是不會說普通話,就有可能語言不通,又怎麼能同別人進行無障礙的交流呢?
我就見過這樣的事情:一個爺爺迷路了,可是不會說普通話,連找幾個人問路,別人都不知道他講什麼,連講帶比劃,急得滿頭大汗、不知所措。不會說普通話,就連最簡單的問路都不能,所以,學會說普通話很重要。
我自己也親身經歷過這種類似的事。記得我剛從農村來到長沙上一年級的時候,還不會說普通話,不敢跟同學們說話,也就沒有人和我交朋友,我心裡很難過。後來經過學習,我慢慢地學會了說普通話,也願意與同學們講話了,交了很多朋友,人也變得開朗了。可能還有人和以前的我一樣,有著這樣的困擾。如果不會說普通話,跟別人交流就會不方便,就像一個農村人到城裡找工作,不會說普通話,就不能跟老闆正常交流,如同「雞同鴨講」,怎麼能找到好工作呢?所以,學會說普通話很重要。
怎樣才能說好普通話呢?首先,要學好漢語拼音,打好基礎,把每個字的發音都讀標准,然後說 句子 。其次, 繞口令 是一個學說普通話的很有效的 方法 ,可以多練習說繞口令。最後,要讓更多的人學會說普通話,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不僅要在學校說,還要在家裡說,做到人人說、時時說、處處說。
我國有56個民族,各種語種、方言很多,如果沒有一種通用的語言,各民族間、不同方言間就不能有效交流,國家也將會是一盤散沙,民族不能興旺。所以,推廣普通話有利於國家統一、社會穩定、國家興旺,大家應該都來學說普通話、推廣普及普通話。
學普通話心得體會4
開學伊始,新來的張老師在第一節語文課上就告訴我們,語言文字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紐帶,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它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要說好普通話,寫好規范漢字。
我自小在鄉下長大,要改掉說方言的毛病可真有點難。不過,老師說過,雖然我們在鄉下長大隻會說方言,但是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說好普通話。
每天上課我都專心致志地聽老師上課,注意每一個詞語的發音。下課就讓普通話說得好一些的同學幫忙指出錯誤。可是一個多月過去了,我還是不能流利地用普通話表達,所以我上課不敢舉手發言,生怕說得不好被同學們笑話。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張老師點我站起來回答問題。那一剎那,我的心情無比復雜,有緊張、有害怕。我慢慢吞吞地站起來,吱吱唔唔地 作文 /說了什麼,連我自己都沒聽清。張老師彷彿看穿了我的心思,她沒有批評我,而是微笑著示意我坐下,溫和地說:「相信你下次會做得更好,加油哦!」
我怎能辜負張老師對我的期望呢!第二天,我就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了一台學普通話的機器。每天放學回家做完作業,我就打開它,跟著它練習,一遍說不遍就說兩遍三遍甚至十幾遍,我就不信我攻克不下這個難關!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我慢慢地自信些了。又是一節語文課,我勇敢地舉起手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老師有些驚喜地看著我:「趙秋蘋的普通話進步真大,大家要向她學習哦!」我聽了,高興極了,心想,努力沒有白費,看來,語言文字不是一個個僵硬的符號,而是有著獨特性格的小精靈,只要你用心和它相處,它就能成為你的好朋友!
學普通話心得體會5
語言,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好好學好國語—普通話。
我的家在遠郊,當我還在呀呀學語的時候,媽媽和老師就耐心地教我學習普通話。漸漸地,我看懂了電視,聽懂了廣播,只是自己說得還不流利,發音也不很到位。
有一天,我到溪邊找洗衣服的媽媽。那條小溪清可見底,在溪邊的一處台階邊,我聽見一個阿姨正謙讓地對一位外地來的老奶奶說:「老太太,還是您先死,我再死吧。」我一開始覺得莫名其妙,經過媽媽的提醒,才明白她把「洗」說成「死」,我不禁捧腹大笑。笑過之後,我深有感觸,一定要學好普通話,才不會鬧出笑話來。
於是,看電視時,我最喜歡看節目主持人主持節目,我羨慕他們普通話說得那麼純正。有時,我就跟著他們念念有詞。我多麼希望自己也能成為一名小主持人呀!
到了上三年級的時候,我終於實現了夢寐以求的願望。那時,我們學校開始選拔小主持人。我想,要是我被選上了該有多好呀!我一定會把握好機會好好鍛煉自己。
我大膽地報了名,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考試,可以說是「過五關、斬六將」,我終於從700多人當中脫穎而出,成了學校的小主持人,我欣喜若狂。
但我馬上冷靜下來,雖然自己被選上了,但我與電視台的主持人相比,還差遠呢!我要好好練!
從此,每天天還沒亮,我就到陽台上練習發音。一開始,我總是發不好兒化音,舌頭好像不聽使喚似的,我有些泄氣了。當老師的媽媽告訴我:「普通話是『口耳之學』,只有不怕苦,天天練,天天用,才能達到規范化。」媽媽耐心地示範給我看,還讓我利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的口型,錯了就矯正過來。我按媽媽的要求堅持練了很長一段時間,「兒化」音發得很自如了。在學校「六一」會演中,我精彩的主持博得了大家的陣陣喝彩!過後,一位上級領導摸著我的頭,親切地問:「小朋友,你是北方人吧,普通話說得這么棒!」我微笑著搖了搖頭,當他知道我是土生土長的南方人時,不禁豎起大拇指,連聲稱贊。我心裡甜滋滋的,我真正領略到說好普通話的樂趣。
我不滿足,仍繼續練著普通話,它已成為我成長歲月中的好夥伴。我們家鄉評出了「泉州十八景」,我想,我將來還要當一個好導游,以純正的普通話為媒介,向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介紹我們可愛的家鄉,為弘揚祖國的燦爛 文化 、家鄉的悠久歷史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普通話的心得相關 文章 :
★ 學習普通話心得體會5篇
★ 學習普通話的心得體會範文
★ 學習普通話的心得體會
★ 個人學習普通話的體會
★ 學習普通話的心得與感悟5篇集錦
★ 學習普通話的體會簡短版3篇
★ 普通話培訓心得體會
★ 2020學習普通話的心得體會
★ 2020個人學習普通話心得體會5篇集錦
★ 普通話培訓學習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