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佛教金色衣服護法圖片

佛教金色衣服護法圖片

發布時間:2022-09-06 20:24:58

❶ 藏傳佛教三大護法的法名

藏傳佛教有三大護法,分別為巴丹拉嫫(巴丹拉姆 即 吉祥天母)、瑪哈嘎拉及寶帳怙主。

吉祥天母又稱吉祥天女,梵文 Lakşmī,音譯「拉娔詩米」,藏語稱「班達拉姆」,是藏密中一個重要女性護法神。

她是古印度神話中的人物,傳說是天神和仇敵阿修羅攪動乳海時誕生的。後來婆羅門教和印度教把她塑造成女神,為她取名「功德天女」(又稱吉祥天女),說她是毗濕奴的妃子,財神毗沙門之妹,主司命運和財富。後來她成了佛教的重要護法神。

吉祥天母常見的有兩種:文靜型和忿怒型,文靜型的便是白拉母。她膚色潔白,頭上有高聳的發髻和花冠,耳朵上附著大環,三隻細長的眼睛流露出和善的目光,嘴微微張開,身披白色大衣,內著大紅袍,腳下穿紅靴,坐於蓮座上。右手拿一支白桿的長羽箭,左手端一隻盛滿珠寶的碗。

吉祥天母的忿怒形象是個膚色青藍的凶神,頭上的紅色猥發豎立,上面飾有五個骷髏,頭頂有半月和孔雀毛。

右邊耳朵上有小獅子為飾,據說象徵著聽經;左耳上掛著小蛇,意為忿怒。腰上掛著帳簿,專門記載人們所作壞事的檔案,惡人將來要受剝皮處置。

她左手拿的骷髏棒是專門對付惡鬼阿修羅的,右手端著盛滿鮮血的骷髏碗。身上披著人皮,那人皮據說是她親生兒子的,象徵大義滅親。

騎黃騾子,在馬鞍前端下方有兩個紅白骰子,紅的主殺,白的主教化。鞍子後有一個荷包袋,裡面盛著疫病毒菌,也就是說她是主生死、病瘟、善惡的神。

瑪哈嘎拉是梵語,意思是「大黑」,即「怙主」之意。瑪哈嘎拉是佛教三根本的化身。其為調伏剛強眾生而呈現忿怒相,本尊及眷屬護法眾除護持佛法外,依緣起多示現為兩臂、四臂、六臂黑,白等形象,為藏傳佛教諸宗共同推崇的智慧護法。

「瑪哈嘎拉是佛教三根本的化身。為調伏剛強眾生而呈現忿怒相,本尊及眷屬護法眾除護持佛法外,依緣起多示現為兩臂、四臂、六臂黑,白等形象,為藏傳佛教諸宗共同推崇的智慧護法;

二臂瑪哈嘎拉是普賢王如來及金剛持佛之忿怒化身,四臂瑪哈嘎拉是勝樂金剛所化現,總攝諸佛之身、口、意、功德、事業,為主修勝樂金剛的密乘行者之護法神,六臂大黑天乃是千手千眼、十一面觀音的化身,

因菩薩思惟眾生難度之因,皆由魔所纏擾,於是化現瑪哈嘎拉伏魔本尊,內懷徹骨之大悲,外現無比之威猛相。凡修勝樂金剛為本尊者,每日念竹與熏香修供瑪哈嘎拉,可驅除修法之魔障。

寶帳怙主是大日如來佛(也稱明照佛、普明佛)的化身,主要為薩迦派所依止的不共護法,法力巨大。不少薩迦派僧人還以寶帳怙主為本尊進行修持,許多薩迦派寺院有怙主殿,以寶帳怙主為主供的神像。在格魯派中也有許多人以此護法為依止。

寶帳怙主在繪畫中身體為黑藍色。有的以唐卡形式出現,其表現手法更為准確;有的以銅鎏金形式出現,則為金色。呈蹲坐姿,腳踩魔鬼,

一面兩臂,雙臂抱一寶杖,右手持鉞刀,左手持髑髏碗。身上以五髑髏冠為頭飾、以骷髏項鏈和骨飾等為庄嚴,多處鑲嵌寶石。頭發上豎呈火焰狀。密宗典籍說每日不斷地修煉此尊,則自己、家人、寺廟等都不會受到魔鬼的侵擾。

另一說寶帳怙主是大黑天的變化身之一,亦稱金剛寶帳,在藏傳佛教中,據此本尊修法可以增智延壽和預防疾病。寶帳怙主最早是薩迦派的不共護法,格魯派因吸收了不少薩迦派教義,也相當推崇寶帳怙主。

傳說,釋迦牟尼佛降伏了當時還是魔頭的金剛寶帳,並讓他發下誓願,保護西藏寺院和雪域西藏的地界。他所持的旃檀木梃杖,就是古代寺院中用於召集僧尼的工具。

❷ 佛教的一種衣服,是直接披肩上的,沒有勾環的叫什麼衣,像是佛在世披的似得

也是袈裟,理由:

  1. 佛在世時對僧人要求是很嚴格的,戒律規定,在家人施捨的衣服,不論是破的還是舊的,都不準隨便扔掉,即便破了,還有好的地方,也要裁剪下來拼成不破的衣服穿,目的能遮風擋寒即可,這種衣服在我國稱為百衲衣,目前我國有的地方的僧人也穿百衲衣,但為數不多了。在我國有袈裟,專指出家人穿的單披肩帶條紋方格的那種法衣,而在家居士穿的稱為海清。

  2. 題主所說的不帶勾和環的也是一種袈裟,在緬甸等一些東南亞國家現在都穿著純色的袈裟,緬甸僧人都是紅色袈裟等。

  3. 其實穿什麼樣的衣服並不重要,佛滅度時曾告誡諸弟子:以戒為師。所以戒律才是真正應該遵守的。佛在世時,戒律很嚴,比如出家人要遵守過午不食戒,即一日一頓飯。而唯一的這一頓飯當日能有緣受供則還好,若無人供養,一天就得餓著肚子!佛在世時,出家人接受到在家人供養的飯食,不論是嗖的,就是我們說的變質了,還是清湯寡水不合口味難以下咽,均不得倒掉。包括還有不持金錢戒,即出家人不得接受在家人供養的金錢!更不能打著化緣造寺的旗號向在家人要錢。佛在世時,並沒有建造什麼寺院,像給孤獨園這些講經說法的地方,都是在家人自願供養出來的給世尊講法的。

  4. 但聲明一點,本人不反對任何時代任何地方代僧人所有的穿著!佛法在不同地域的傳承和當地的風俗、文化等都有密切的關聯。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論!本人只想通過回答題主的問題的同時,表明雖然佛教僧人的穿著在各個地方都有差異,但不想因此傳遞給他人,衣著對佛學有什麼影響!換言之,穿什麼衣服不要緊,要緊的是,我們心裡脫下了多少衣服,退卻了多少好惡美醜!重要的是修行,修我們得心,否則的話,即便穿著金鉤玉環的錦蘭袈裟,裹著的不過是一副皮囊!

  5. 言辭不當,瑾請諸位海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願各位心想事成,幸福安康

❸ 佛教的居士服,長衫,海清等服裝,怎麼穿更莊重好看

佛教從古傳下來只有海青居士可以穿。
所謂長衫,其實是大掛,與民國的長衫還是有區別的,那個是出家人穿的,有些居士到寺廟參學或凈人發心出家,穿大掛是常住批準的。
大掛是從五衣變遷來的,上虛下雲老和尚曾做過考證,出家人出坡勞動佛制搭五衣,到中國慢慢演變成大掛。
至於居士服則是現代台灣佛教界先興起後傳入大陸。
佛教的衣服,都是壞色(非正色),破執著相,只要干凈整齊即是庄嚴!
好看是世俗顛倒義。
應當發願願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戀
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

但願嘉賓盡念佛
只緣極樂是君家
----印光大師

❹ 和尚衣服有幾種區別分別是什麼顏色又分別代表什麼

袈裟分類:
安陀會(五條衣)、郁多羅僧(七條衣)、僧伽梨(九條大衣)三種

顏色
袈裟之顏色在諸律中各有異說,然大抵贊同三種壞色之說,即以青、泥(皂、黑)、茜(木蘭色)三種為袈裟之如法色(或謂若青、若黑、若木蘭色)。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一復舉青、黃、赤、白、黑五方正色與緋、紅、紫、綠、硫黃等五方間色為不如法色。然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下、舍利弗問經等更說五部衣色殊異,而以青(化地部)、黃(大眾部)、赤(法藏部)、黑(說一切有部)、木蘭(飲光部)五種為如法色。法藏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三,解釋袈裟為混和青等五色而染成一不正色之意,然義寂於同疏卷三謂,小乘五部各用一色,而大乘菩薩於五無所偏執,通服不正之五色。又吉藏金剛般若疏卷二、玄應音義卷十五、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等皆以袈裟之濁赤色為佛本制,所謂青、黃、木蘭三色之別唯在衣上點印之異,雖為有力之傳說,但似欠妥。毗尼母經卷八稱,諸比丘衣色褪脫,佛聽許染用十種色,此即法衣不僅一種赤血色衣之明證。
佛教傳入中國後,漢、魏時穿赤色衣(被赤衣),後來又有黑衣(緇衣)、青衣、褐色衣。唐宋以後,朝廷常賜高僧紫衣、緋衣。明朝佛教分禪(禪宗)、講(天台、華嚴、法相宗)、教(又稱律,從事喪儀、法事儀式)三種類別,規定禪僧穿茶褐色衣和青儐玉色袈裟,講僧穿玉色衣和綠儐淺紅色袈裟,教僧穿皂衣和黑儐淺紅色袈裟,然後來一般皆著黑衣。

衣體
袈裟之材質,稱為衣體或衣財。有關衣體之種類,善見律毗婆沙卷十四舉驅磨、古貝、句賒耶、欽婆羅、娑那、婆興伽等六種,十住毗婆沙論卷十六舉出居士衣、糞掃衣二種,摩訶僧祇律卷二十八列七種,四分律卷三十九舉出十種。此等皆以作一重為法,然若財體細薄時,亦允作數重,稱為重法。大凡僧眾之法衣,以避在家並外道人所用者為旨,即在異於俗。故四分律卷四十所列綉手衣、草衣、樹皮衣等,為外道之法,僧眾不著用;摩訶僧祇律卷二十八謂上色衣不異俗人,所謂丘佉染、迦彌遮染、青染、華色等,如是等皆不著一切上色。但衣體得用紬絹與否,古有異論,道宣律師以之為非法,義凈三藏反以為如法。

製法
先把布截成小片,而後縫綴,像一塊塊的田,故又名福田衣、割截衣,也稱作慈悲服、無上衣、離塵服、解脫服等。[2] 割截系為既經裁作袈裟者,不能再供其他販賣貿易之用。依之,弟子等能對衣物舍棄欲心,並去除盜人奪取之念。三衣雖皆以割截為法,若財少難辦時,亦允許以外葉揲於不割截、
無田相之縵衣上,稱為揲葉。又安陀會之一種,
特允許疊作葉,稱為摺葉。
縫法可分為馬齒縫、鳥足縫二種。袈裟四周設緣,以防破損。緣內邊之四隅設揲,稱四揲,俗稱四天王,有助貼治輕舉之功用;又於左肩內面處設帖,稱肩揲,以此處易藏垢膩,常洗速壞,故設之。穿帖置絇,胸前緣邊作紐,以防衣脫落;關於絇、紐之位置,亦有不同之說法,就材料
亦有異說,後世以象牙作圓鐶,稱鐶,或哲那環,代替絇(鉤)而置於胸前。

披著法
有通掛左右肩之通肩,與露右肩披左肩之偏袒右肩兩種。於對佛及師僧修供養時偏袒右肩,若外出遊行或入俗舍時,披通肩法。又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舉著用法衣之五事,是亦出行之法。四分律卷十九、毗奈耶卷十等,謂僧眾須整齊披三衣。五分律卷二十謂,依時宜,袈裟聽許反翻披著。復有不披袈裟亦不得罪者,此有四事,如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載,一無塔寺,二無比丘僧,三有盜賊,四國君不樂道。
演變
依佛本制,袈裟包括安陀會(即五條衣)、郁多羅僧(即七條衣)、僧伽梨(即九條大衣)三種,稱為三衣,其製法一定。有關顏色,雖有諸說,大抵不拘顏色,而以質素為要。然後世流於華美,至用黃、赤等正色或金襕衣等,殆失本制。又搭袈裟,由於印度屬熱帶地方,多直接用袈裟襯著其身,故印度僧團唯擁有三衣。而在中國、日本等地,則將袈裟被著在褊衫或僧服上,袈裟與衣,合稱袈裟衣。尤其在日本安陀會出現種種變形,衍生五條袈裟、小五條、三緒五條袈裟、種子袈裟(或輪袈裟)、疊五條(或折五條)、絡子、威儀細、鈴懸之別。此外,另有平袈裟、甲袈裟、衲袈裟、遠山袈裟等種別。相傳金襕衣系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奉施佛者,中阿含經卷十三、賢愚經卷十二等記其事緣,然不見於諸律。

❺ 中國僧人的服裝為什麼多是黃色和灰色

從北朝的周武帝時期開始,僧人們基本就只穿灰、黃、赤色僧衣了,其中,普通僧人穿灰色和黃色的納衣,納同衲,納衣指的是粗布衣裳,可以看作是掃地僧穿的法衣;高級一點的僧人穿黃色的方袍;而高級僧人穿的就是黃色方袍,再加一件紫紅色的袈裟,這都是影視劇里方丈的標配了。

唐宋之時的僧衣多以黃、褐、灰等色,紫色是最高等級的顏色,但當時的僧衣顏色並不遵守佛教戒律,而是隨意選用,不拘是納衣、方袍還是袈裟,都是如此。不過,大體而言,從北朝周武帝開始,僧人們基本上保留這樣的僧服顏色:普通僧人灰色、黃色納衣,中級僧人黃色方袍,高級僧人黃色方袍及紫紅色袈裟。

❻ 法衣的佛教法衣

僧尼所穿著的衣服。如法衣、應法衣之意。原為三衣或袈裟的別名,但到後世,則泛指凡僧尼所穿,合乎各地教團規定的衣服。又稱僧衣。《心地觀經》卷五謂法衣有十殊勝處,並雲(大正3·314a)︰『當知以是因緣,三世諸佛、緣覺、聲聞、清凈出家身著袈裟,三聖同坐解脫寶床,執智慧劍破煩惱魔,共入一味諸涅盤界。』
在印度,袈裟有九條、七條、五條三種,稱之為三衣;比丘尼則另加僧祇支、裙之類。佛教北傳後,為抵禦寒氣,始穿用厚重的衣服,或穿內衣;佛教傳入中國,又有偏衫產生。偏衫與裙縫合即為直綴。據說偏衫乃北魏宮人見僧袒露一肘,覺得不雅,於是將僧祇支加上偏袖成為兩袖,或說是只支加上覆肩而成的。
關於法衣之顏色,本來是禁用五正色及五間色,不問新舊都應用壞色。即指染成青、黃、紫、緋等色的法衣,《文殊師利問經》卷上〈世間戒品〉雲(大正14·496c)︰『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菩薩有幾種色衣?(中略)佛告文殊師利︰不大赤色、不大黃、不大黑、不大白,清凈如法色,三法服及以余衣皆如是色。若自染若令他染,如法搗成。』
又依《舍利弗問經》載,曇無德部穿赤衣,摩訶僧祇部穿黃衣,彌沙塞部穿青衣,薩婆多部穿皂衣,迦葉部穿木蘭衣。或謂壞色是指青、黑、木蘭三種。上述五部的衣色也是壞色的一種,並不屬於正色或間色。《僧史略》卷上雲(大正54·237c )︰
『案漢魏之世,出家者多著赤布僧伽梨,蓋以西土無絲織物,又尚木蘭色拜乾陀色故,服布而染赤然也,則西方服色亦隨部類不同。(中略)著赤布者乃曇無德僧先到漢土耳。(中略)今江表多服黑色、赤色衣,時有青黃間色,號為黃褐,石蓮褐也。東京關輔尚褐色衣,拜部幽州則尚黑色。若服黑色,最為非法也,何耶?黑是上染大色五方正色也,問︰緇衣者色何狀貌?答︰紫而淺黑,非正色也。』
後世通行的法衣大略有三種,即(1)律衣,以木蘭色的麻或棉布作成,最符合戒律的規定;(2)黑衣,是用黑色的麻、棉布或絹布所作的直綴;(3)色衣,指一般僧尼在法會時所穿的華麗法衣。
[參考資料]《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卷下;《法苑珠林》卷三十五〈法服篇〉;《釋氏要覽》卷上;《佛像標幟義圖說》。

❼ 灰色衣服的和尚和黃色衣服的有什麼差別

沒區別。

根據我國佛典記載,佛教在印度分了部派後,各部派衣色便有了區別,有的是赤色,有的是黃色,有的是青黑木蘭色。但據六世紀印度來華高僧真諦法師說,各部派衣色實際都是赤色,所謂青黑木蘭僅是些微小的差別。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漢、魏時穿赤色衣(被赤衣),後來又有黑衣(緇衣)、青衣、褐色衣。唐宋以後,朝廷常賜高僧紫衣、緋衣。

明朝佛教分禪(禪宗)、講(天台、華嚴、法相宗)、教(又稱律,從事喪儀、法事儀式)三種類別,規定禪僧穿茶褐色衣和青儐玉色袈裟,講僧穿玉色衣和綠儐淺紅色袈裟,教僧穿皂衣和黑儐淺紅色袈裟,然後來一般皆著黑衣。

(7)佛教金色衣服護法圖片擴展閱讀:

「袈裟」是梵語,到了晉朝葛洪撰寫字苑,才把它改成「袈裟」了。「袈裟」又叫做「袈裟野」、或「迦羅沙曳」,義譯是「濁、壞色、不正色、赤色」或「染色」之義。

「袈裟」是僧尼們的「法衣」,它是從衣的「色」而立名的;所以也可以把它叫做「壞色衣」或「染污衣」。又因為「袈裟」的縫制方法,必須先把布料剪成一些碎塊,然後縫合起來;所以又可以把它叫做「雜碎衣」或「割截衣」。

又據四分律第四十和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說:「袈裟」是由阿難尊者奉佛指點,模擬水田的阡陌形狀縫制而成。世田種糧,以養形命。法衣之田,長養法身慧命,堪為世間福田;所以又叫做「田相衣」、「福田衣」。

「袈裟」的制式,也有它的一些原因和含義的:

第一:印度地點處於熱帶,人們多著白衣。佛教為了僧俗有別,所以規定衣服染色。

第二:白色俗裝,比較亮麗;法衣壞色,不求美艷。

第三:割截縫制,能以杜防典賣,且無法移作他用。

第四:染污雜碎,能除愛美心理。

第五:割截染壞,可息盜賊奪衣之念。

❽ 和尚不同顏色的衣服怎麼分等級

佛教講究眾生平等,所以佛教服裝是沒有等級的。

根據佛教的制度,僧衣有大中小三件:

一是用五條布縫成的小衣,我國俗稱為五衣,是打掃勞作時穿的;一是七條布縫成的中衣,我國俗稱七衣,是平時穿的;一是九條乃至二十五條布縫成的大衣,我國俗稱祖衣,是禮服,就是那個斜系的大衣,參加活動或見尊長時穿的。三衣總稱為袈裟。

(8)佛教金色衣服護法圖片擴展閱讀

三衣的由來

今天我們見到的印度傳統服飾,其披披掛掛的穿衣方式仍然很明顯。在古印度發家的佛教,穿衣習慣自然受到當地風俗的影響,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東南亞國家的佛教徒其穿著方式更接近原始的佛教衣制。

至於佛教為什麼規定只能穿三層衣服,有這樣的一種說法,釋迦牟尼為了規范僧人的穿衣秩序,在印度的一個冬天親自進行試驗:

初夜披一件衣服;中夜覺得冷,於是加上一件;後夜時,還覺得冷,於是再加一件,也就足夠禦寒了。因此,佛陀制定僧人不得超過三衣,這就是所謂「三衣」的來源。

但佛教在傳入我國後,由於氣候風俗文化的差異,形成了我國佛教自己的穿衣風格,但大體上還是遵循佛教規制。

參考資料網路-僧服


❾ 佛教的僧侶中,為何多以黃色僧衣為主

在藏傳佛教中,紅黃兩色代表崇高、代表聖潔、代表信仰,是僧人和信眾尊崇的顏色。紅色和黃色是藏傳佛教神聖的僧服之色,藏傳佛教僧人以紅色僧服為主,黃色用於法衣。一些宮殿、寺廟的神殿、重要的佛堂外牆大多都是紅色,以示威嚴

黃色更是備受尊崇,平常人家的建築基本上沒有使用黃色的,只有寺廟、活佛的駐錫地和高僧大德的寓所才有資格「身披黃色的外衣」。

第二個傳說則是和宗教有著直接的關系。在雪域高原的原始宗教「苯教」中,宇宙被為「神、人、鬼」三個世界。為了避免鬼的侵犯,人們在面部塗上褚紅色的染料。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信仰的變化,這種紅色不再塗在臉上,卻在建築中保留了下來。它的用法有著嚴格的規定,主要用在宮殿、寺廟的護法神殿、供奉靈塔的殿堂及個別重要殿堂的外牆面上,以示威嚴。

❿ 為什麼佛教弟子都穿黃袍、使用黃蓋布、黃布縵為什麼用黃色的

佛教尚黃,堪稱極致,既表現在觀念上,也體現於偶像崇拜中。佛教真言宗在原佛學「四大」(地、水、火、風)的基礎上,提出六大源起的宇宙要素及宇宙生成論。認為,一切有情、非情都具有六種子,即識、地、水、火、風、空。其中,地大真言字為阿(A·ah),表現為方形,顯色為黃色。阿字在真言宗觀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阿字在梵語中有不、無的意義。密宗採用類比法,取來阿字在語音中的根本性地位的「根本」義,作為阿所標示的地大的本元義。又將阿字的語義「無、不、非」引申為佛教本體性范疇的無生、不死、非有。這兩個意義的結合,也就成了真言「阿」代表地大「本不生」的大乘密宗義理。水大,真言為毗(Vd·Ⅵi),其形色為圓,顯色表現為黃色。《法華經》觀世音菩薩重白佛言:「世尊,我念過去無量億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靜住如來。彼佛世尊……以金色手摩我頂上……」《禮懺起止儀》寫普賢菩薩:「身諸毛孔,流出金光,其金光端,無量化佛。」《無量受經·發大誓願品》,無量佛發願:「我作佛時,千萬世界,所有眾生,令生我剎,皆具紫磨真金色身……」

佛教視黃色為神聖之色、超凡脫俗之色。金為黃色,且價值珍貴,因此佛教寺廟塑立的佛祖、菩薩、金剛,有的部分裝金,有的甚至全部裝金,使其形象金光燦爛,信徒更增添景仰、崇拜之情。全國各地不少寺院均裝「金頂」。僧人著黃色服裝起源甚早,歷史悠久。《僧史略》說:「或周忌聞黑衣之讖,悉屏黑色,著黃色起源於周。」即是說,早在公元950年前後,僧人即有著黃之俗,歷代沿襲,到後來僧人在許多場合都可以穿黃袍,且不加修飾。歷史上大多數朝代都禁止百姓服黃色,唯獨僧侶不禁黃。在阿昌族地區,人們盛行在佛像身上技黃布(謂之「黃單」),以示對佛的虔誠。每年十月,群眾要在所屬佛寺取下舊黃單,換上新黃單,故稱換黃單。

閱讀全文

與佛教金色衣服護法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玉米造型圖片大全 瀏覽:605
如何把蘋果手機的圖片轉到新手機 瀏覽:120
word裡面怎樣把插入的圖片變大 瀏覽:289
女性電動器具圖片大全 瀏覽:320
微信聖誕紅包封面怎麼寫圖片 瀏覽:224
女生圖片喜慶 瀏覽:723
慶元旦海報圖片2021簡單 瀏覽:737
打理燙發發型圖片大全 瀏覽:256
女生殖日本真人圖片 瀏覽:732
美女整容圖片 瀏覽:56
背景人物圖片女生背影帶字 瀏覽:424
肖戰跨年紅衣服圖片高清 瀏覽:912
動漫男生開心圖片 瀏覽:84
怎麼把圖片文件夾變成word文檔 瀏覽:962
word合並圖片教程 瀏覽:445
動漫學校門口圖片 瀏覽:198
批量扣除word中圖片背景 瀏覽:414
div實現圖片壓住文字的效果 瀏覽:955
女短發後面發型圖片 瀏覽:703
女生傷感卡通圖片 瀏覽: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