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苗族的服飾有何特色為何被稱為是「穿在身上的史書」
我國是一個地域非常遼闊的國家,在不同的歷史過程中,各個民族也出現了不同的融合,一直演變成了現在56個民族的模樣,在這五十六個民族中,漢族是人口最多的,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漢族文化,其他的很多少數民族人口雖然也不在少數,但是是沒辦法和漢族相比的。苗族是少數民族之一,他們的服飾被譽為“穿在身上的史書”,他們的服飾最大的特色就是繁瑣的裝飾和獨特的圖案,而他們的服飾上面獨特的圖案也具有久遠的歷史意義。
在苗族這些獨特的圖案背後,蘊含的是苗族人世世代代的文化內涵。這些衣服上的圖案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出現了,這也是苗族的祖先們一開始綉在衣服上的,後來隨著時間的演變,雖然苗族的服飾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這些圖案卻一代代的流傳了下來,成為了苗族文化的一種獨特象徵,所以苗族的衣服又被稱為是“穿在身上的史書”,意思就是這些圖案是經歷了歷史文化的洗滌和積淀的。
② 蘇綉、湘綉或蜀綉有什麼區別
一、產地不同
1、蘇綉:是蘇州地區刺綉產品的總稱,其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無錫、常州等地。
2、湘綉:湖南省長沙市特產。
3、蜀綉:四川省成都市特產。
二、針法不同
1、蘇綉:蘇綉按針法可以分為亂針綉與平針綉兩類。
2、湘綉:湘綉針法多變,以摻針為主,並根據表現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紋理的不同要求,發展為70多種針法。
3、蜀綉:蜀綉針法有12大類,130餘種之多,是四大名綉之最豐富者,而70餘道衣錦線更是蜀綉所獨具。常用的針法有暈針、鋪針、滾針、截針、摻針、沙針、蓋針等。
三、特點不同
1、蘇綉:有清秀淡雅、線條明快、清雋勁拔、耐磨耐蝕、永不褪色、富有彈性、利於收藏等特點。
2、湘綉:特點是用絲絨線(無拈絨線)綉花,劈絲細致,綉件絨面花型具有真實感。
3、蜀綉:形象生動,色彩鮮艷,富有立體感,短針細密,針腳平齊,片線光亮,變化豐富,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③ 你知道我國的四大名綉都有哪些嗎
你知道我國的四大名綉都有哪些嗎?江蘇的蘇綉,湖南的湘綉,廣東的粵綉,四川的蜀綉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綉」,技藝精湛,歷史悠久。
中國刺綉歷史悠久,在秦漢時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代表了中國傳統手工業的傑出成就。它曾經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上運輸和貿易的重要商品之一。江蘇的蘇綉,湖南的湘綉,廣東的粵綉,四川的蜀綉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綉」,技藝精湛,歷史悠久。下面小編將一一介紹。
蜀綉的刺綉和縫紉特點可以概括為四句話:「針腳整齊,線頭明亮,緊而柔,車轉到家」。所謂「車」,是指刺綉的關鍵部位,如動物的眼睛、花朵的花瓣等。由中心起針,逐漸向四周擴 展。所謂「擰」則是指運用長短不同的針腳,從刺綉形象的外圍逐漸向內添針或向外去針。
④ 從清朝馬面裙到腕綉,古代的「高級定製」長啥樣
古代的高級定製,主要表現出來的特點就是精緻,而且是栩栩如生的,它的設計都必需符合時代的審美特徵,也體現了其時代背景。比如說清代的定製衣服,大部分的習慣都是喜歡使用一些花邊,像馬面裙這種服飾是屬於滿族人的服飾,滿族人本身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為了方便日常活動,比如說像騎馬這樣的行為方式,所以他們在定製衣服的時候裙子兩邊是分叉的,而且裙子上面都是刺綉,圖案基本上都是和動物有關,一般都是馬的形態,做工是相當的精美。
高級定製在古代必須是純手工製造,高級主要就是考驗個人的技術以及其工匠的精神。定製就是獨一無二的,沒有辦法批量生產,所以才奢華。古代的高級定製追求的就是極盡的奢華,每一件物品都是當做是工藝品這樣去製作。
⑤ 中國的四大名綉是什麼
中國中部湖南省的"湘綉",中國西部四川省的"蜀綉",產於中國南部廣東省的"粵綉"和產於中國東部江蘇省的"蘇綉"合稱為"中國四大名綉"。
1、湘綉
湘綉是中國四大名綉之一,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帶有鮮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綉產品的總稱,它起源於湖南的民間刺綉,吸取了蘇綉和粵綉的優點而發展起來,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
湘綉以著色富於層次、綉品若畫為特點,民間有蘇貓、湘虎之說。湘綉獅虎毛紋剛健直豎,眼球有神,幾可亂真,已發展到異色、異形、異面的雙面全異綉。湘綉先後參加過日本、巴拿馬、美國等地舉辦的國際博覽會,多次獲得優勝獎,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
2、蜀綉
蜀綉又名「川綉」,與蘇綉、湘綉、粵綉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是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採用蠶絲線綉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作為中國刺綉傳承時間最長的綉種之一,蜀綉以其明麗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細膩的針法形成了自身的獨特韻味,豐富程度居四大名綉之首。
3、粵綉
粵綉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唐代蘇顎《杜陽雜編》中就已有南海(今廣州)少女盧眉娘「工巧無比,能於尺絹綉《法華經》七卷」的記載。
唐玄宗時,嶺南節度使張九皋進獻精品刺綉給楊貴妃而獲加官三品。明代,廣東海外貿易興盛,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葡萄牙商人在廣州購得龍袍綉片回國,並將綉袍獻給國王,得到重賞,粵綉從此揚名海外。
4、蘇綉
蘇綉是蘇州地區刺綉產品的總稱,其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無錫、常州等地。刺綉與養蠶,繅絲分不開,所以刺綉,又稱絲綉。清代確立了「蘇綉、湘綉、粵綉、蜀綉」為中國四大名綉。
清代是蘇綉的全盛時期,真可謂流派繁衍,名手競秀。蘇綉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綉工細致、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地方特色濃郁。蘇綉以蘇州刺綉研究所的高新區的鎮湖鎮(現改為街道)刺綉最為有名。鎮湖是蘇綉的主要發源地,蘇綉中的八成產品來自鎮湖。
(5)蜀綉在衣服上的圖片擴展閱讀
2010年10月在湘綉的原產地開福區沙坪鎮,「湘綉」、「蜀綉」、「粵綉」、「蘇綉」中國「四大名綉」的代表將宣讀「沙坪宣言」,啟動「四大名綉聯合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記者今天從第三屆開福金秋經貿文化節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信息。
此次文化節精心策劃了三大主題活動:首屆中國·沙坪湘綉文化節暨第三屆開福金秋經貿文化節開幕式、大城北兩型社會建設投資推介會、國際圖書館東亞文獻合作暨華文報刊數字化研討會。
沙坪鎮是中國湘綉原產地,被譽為「中國湘綉之鄉」,如今已發展成為集購、吃、住、行、娛、游為一體的湘綉風情小鎮。在此次文化節上,除發布「沙坪宣言」外,還將舉行沙坪AAA級景區和沙坪湘綉地理標志的授牌,市民們可以欣賞到千名綉工為「金牌綉女」而角逐、萬幅湘綉為「名作」而競爭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