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一年級數學報圖片簡單

一年級數學報圖片簡單

發布時間:2022-08-28 20:13:33

『壹』 如何學好數學的手抄報

如何學好數學的手抄報

數學,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對於很多人來說,數學都是一門可以拉分的科目,下面是我整理的如何學好數學的手抄報,希望對你有幫助。

如何學好數學的手抄報圖片:

如何學好數學的手抄報資料:

一、 數學學習的基本環節與原則

在校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課堂學習一般由四個環節組成:首先要聽老師的課,這就是聽課的一環;為了消化和掌握課堂上所傳授的知識,需要做練習,這就是作業的一環,為了進一步把所學的知識鞏固起來,並了解其內在聯系,需要記憶和歸納整理,這就是復習的一環;為了使下一節課學得更主動,事先需要閱讀新課,這就是預習的一環。這四個環節的每一部分都有它的獨立意義和獨立作用,而各部分之間又相互銜接,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這四個環節組成一個小循環,也就是一個學習周期。學習的周期就是學習的車輪運轉一周的軌跡,善於學習的人應該從車輪運轉一周的撤印中找到它的起止點和中間環節,把四個環節組成定型的學習周期,組成一個學習系統,使每個環節都能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這樣就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數學學習的基本過程

學生學習獨立新知時,一般要經歷以下五個基本步驟。

第一步,對所學知識事物或數的變化發展過程進行初步感知。

如考察事、物的存在、演變的條件與過程;參與對所學知識的演示、操作與實物及再現事物的存在、變化和發展過程,進而獲得對所學知識的初步感受。

按觸和初步認識新知--建立感性認識

開展聯想 ---形成新知表象

探究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第二次感知

抽象概括新知本質特徵---向理性知識轉化

記憶新知--- 鞏 固

應用新知 ---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重視學生學數學的基本過程的研究,對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學法指導,提高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學數學的方法

一、思考: 思考是數學學習方法的核心。在學這門課中,思考有重大意義。解數學題時,首先要觀察、分析、思考。思考往往能發現題目的特點,找出解題的突破口、簡便的解題方法。在我們周圍,凡是真正學得好的同學,都有勤於思考,經常開動腦筋的習慣,於是腦子就越用越靈,勤於思考變成了善於思考。我正因為掌握應用了這一方法,所以在全國數學競賽中獲得了武漢市一等獎。

二、動手試一試: 動手有助於消化學習過的知識,做到融會貫通。課下,我常常把老師講過的公式進行推導,推導時不要看書,要默記。這樣就能使自己對公式掌握滾瓜爛熟,可為公式變形計算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培養創造精神: 所謂創造,就是想出新辦法,做出新成績,建立新理論。創造,就要不局限於老師、課本講的方法。平時,有一些難度高的題目,我在聽懂了老師講的方法後,還要自己去找一找有沒有另外的解法,這樣能加深對題目的理解,能比較幾種解法的利弊,使解題思維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科學的學習方法 在課內課外應注意些什麼呢?

第一,認真聽老師講課。 這是我取得好成績的主要原因。聽講時要做到全神貫注,聚精會神,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不能開小差,更切忌一邊講話一邊聽講。其次要專心凝聽老師講的每一個字,因為數學是以嚴謹著稱的,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一字之間就隱藏玄機無限。聽講時還要注意記筆記。一次老師講了一個高難度的幾何題,我一時沒有聽懂,多虧我記下了這道題以及解法,回家後仔細琢磨,終於理解透了,以至在一次競賽中我輕而易舉地解出了類似的一道題,獲得了寶貴的10分。上課還要積極舉手發言,舉手發言的好處可真不少!①可以鞏固當堂學到的知識。②鍛煉了自己的口才。③那些模糊不清的觀念和錯誤能得到老師的指教。真是一舉三得。總之,聽講要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

第二,課外練習。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課後作業也是學習和鞏固數學的重要環節。我很注意解題的精度和速度。精度就是准確度,專心致志地獨立完成作業,力求一次性准確,而一旦有了錯,要及時改正。而速度是為了鍛煉自己注意力集中,有緊迫感。我經常是這樣做的,在開始做作業時定好鬧鍾,放在自己看不見的地方再做作業,這樣有助於提高作業速度。考試時,就不會緊張,也不會顧此失彼了。

第三,復習、預習。 對數學的復習,預習我定在每天晚上,在完成當天作業後,我將第二天要學的新知識簡要地看一看,再回憶一下老師已講過的內容。睡覺時躺在床上,腦海里再像看電影一樣將老師上課的過程「看」一遍,如果有什麼疑難,我立即爬起來看書,直到搞懂為止。每個星期天我還作一星期功課的小結復習、預習。這樣對學數學有好處,並掌握得牢固,就不會忘記了。

第四,提高。 在完成作業和預習、復習之後,我就做一些爬坡題。做這類題,盡可能自己獨立思考,努力找出隱藏的條件,這是解題的關鍵。如果實在想不出來就需要看一看參考書,以及請教師長和同學。總之,要做到多看、多做、多問、虛心、勤奮,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這才是關鍵的關鍵。

三、 數學學習指導

一、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導

所謂的非智力因素是同發展之理由間接關系的心理因素。如興趣,習慣,意志以及性格等。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新人,就必須注意非智力因素的指導。

1.明確學習目的,啟發學生求知的需要

讓學生知道學習的目的,是引起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的最好方法。它能使學生產生一種強烈的學習慾望,能夠推動他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例如:掌握圖形面積計算公式,就可以領著學生到學校的教學樓,操場去實際操作測量面積,當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後,他們地學習積極性就會增大。

2.改進教學方法 ,激發學生積極思考

教師在教學中要採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例如:在教圓錐體體積公式之前,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製作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的容器各一個。要求每位學生回到家裡裝滿沙子,讓後分別算出重量。在上課時讓學生報出所裝沙子的重量,教師隨機說出圓錐所裝沙子的重量。此時,學生會感到非常好奇,恨不得一下子就解開其中的奧秘。趣意橫生之際便是傳授知識之時。隨後,教師當場演示實驗,全班學生就會全神貫注的看演示,這樣省時減力,事半功倍。

二、學習方法 的指導

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葉聖陶先生指出:「教,是為了不教。」在教學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必須教會學生怎樣學習,必須交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1.教給學生閱讀課本的方法

數學課本既是教師的教學之本,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依據。教給學生閱讀課本方法,主要指教給學生粗,細,精的閱讀課本。所謂「粗讀」就是瀏覽一遍教材,知其大意;所謂「細讀」就是對教材要逐字句地讀,要鑽研教材的內容、概念、法則和公式,正確地掌握例題的格式;所謂「精讀」就是要概括內容,最好能把自然段和單元段的概括文字寫在教材的旁邊,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進行適當記憶。課堂上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讀讀、講講、論論、練練的方式進行自學與討論,要求他們在把握知識的基礎上理清知識體系,進一步提高認知水平。

2.教給學生科學的記憶方法

記憶是學生思維活動的`基礎,是智力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獲得數學知識,完成學習任務的必備能力之一。數學知識的記憶應用理解數學知識,完成學習任務的必備能力之一。數學知識的記憶應以理解為主,指導學生記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小學數學的學習方法小學數學的學習方法

(1)理解記憶法

數學知識千變萬化,不能死記硬背。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例如:什麼叫梯形。首先讓學生通過認真觀察,理解「只有一組對邊」是什麼意思,若把「只」字去掉又會怎樣。通過積極思考,學生認知到「只有一組對邊平行」就是四條邊中相對的兩條邊為一組,其中一組平行,另一組不平行。這樣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梯形這個概念就容易了。

(2)規律記憶法

數學知識是有規律的,只要引導學生掌握其規律,就可以進行有效記憶。例如:記憶長度、面積、體積單位進率。因為長度單位相鄰之間的進率是10,面積單位相鄰之間的進率是100,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掌握了這個規律記憶就比較容易。

(3)形象記憶法

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例如,一年級數的認知教學時,老我把數與某些實物形象記憶:把「2」比作小鴨子、「3」比作耳朵等。這樣喚醒了

3.教給學生復習的方法

復習就是把學過的數學知識再進行學習,以達到深入理解、牢固掌握的目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復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概括復習

學生每學完一個小單元或一個大單元,就組織他們對於知識體系進行一次再概括,理出綱目,記住輪廓,列出重點,幫助他們掌握單元的主要內容。

(2)、分類復習

引導學生把學過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分類整理、分類比較,以加強知識的內在聯系和知識的深度、廣度,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與記憶。

(3)、區別復習

把學過的相似的概念、規則等,如以區別、比較,掌握知識的特徵。總之,一方面,復習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找出重點、關鍵,然後提煉概況,組成一個知識系統,從而形成或發展擴大認知結構;另一方面,通過復習,不斷地對知識本身或從數學思想方法角度進行提高與精煉,是有利

4.教會學生整理與歸納的方法

整理知識是一項主要的學習方法。小學數學知識,由於學生認識能力的原因,往往分若干層次逐漸完成。所以需要學生對知識進行整理與歸納,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便於記憶和運用。

三、學習能力的指導

學習能力的構成有四個要素。一是基礎知識,二是基本技能,三是智力的能力,四是學習方法。過去受應式教育的影響,教學中比較重視前兩者,而忽視了後兩者,因而出現了高分低能的傾向,為加強學習能力的培養,我在加強雙擊教學的同時,又重視思維記憶等能力的培養,尤其重視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在低年級培養學生會使用教材應重點放在指導觀察的方法。新課本提供了大量的圖畫,直線,線段等形象直觀的內容。

;

『貳』 小學一年級剪貼報圖片怎麼

以下兩張剪貼報圖片供參考思路如下:如數字公園可先畫一棵果樹,然後用對比色,圓圈寫上數字,相同顏色可加。數一數有幾個蘋果。如10+4=14,也可提問7+?=口,可增加數學的趣味性。其他部分作起修飾作用,也可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春天來了》版報畫文字部分可選最近學的課文古詩,繪畫方面需與內容搭配,用對比色反應出所表達的內容即可。框架繪畫部分可根據自己喜歡的版畫內容靈活安排。

『叄』 小學一年級數學報製作

我在創辦數學小報之前,我思考了很多方面的問題。首先,我深入學習課標,並根據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等理念為指導來引導學生創辦數學小報。

我從一年級就引導學生創辦數學小報,針對學生在不同學段的知識需求、實踐能力和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了計劃。一年級的時候針對低年級的學生喜歡美麗的圖案,鮮艷的色彩但又動手能力差的特點,選擇由教師引導、家長幫助的方式剪貼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圖片,由家長幫助粘貼在8開的卡紙上。二年級的時候可以慢慢讓學生嘗試自己從生活中去查找圖片,自己動手剪貼在卡紙上,也可以自己試著或在家長的幫助下將搜集到的資料寫在小報的相應欄目中,並試著自己設計花邊,塗上顏色。三年級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版面、邊框、欄目、內容,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查閱書籍。四年級的時候由於學生已經具備了前面三個年段的能力,內容除了查閱書籍以外,學生還可以利用現代化手段,上網查找等方式來搜集有關數學方面的資料。

在內容上,我要求學生小報的范圍可以廣一些,內容可以豐富一些,可以包括一些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定理的發現、一些有趣的數學現象、趣味數學知識、具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奧賽平台等等。把在學習中覺得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寫出來、畫出來。比如做題時的巧妙解法,對於某一問題的深入思考等等。

在形式上我主張可以多種多樣,但要既規范,又有個性。既然是報紙,我們就要做出報紙的樣子。我計劃讓學生通過對《大慶晚報》、《大慶教育報》等多家報紙的觀察分析,了解報紙的一般編排形式。但規范不等於千篇一律,我更主張學生的報紙要有自己的個性。首先要起一個個性鮮明,響亮好記的報名。學生開動腦筋,發揮想像力,取出了很多精彩的好名字。我為學生提供了幾個名字,比如起「數學大世界」、「奇妙的數學」、「數學天地」、 「數學樂園」、「數學智力快車」、「數學春曉」、「數學放大鏡」「數學真奇妙」等等。此外,在具體編排上,我也計劃讓學生也做出自己的個性和風采,可以自己設計製作花邊,進行塗色,會電腦的同學也可以自己插入一些漂亮的圖案,讓小報不僅有內容好,而且外觀美,做到第一眼就「一見鍾情」。

當學生創辦完數學小報之後,更重要的是在於讀報。我計劃學生每月月初的時候設計構思自己的小報,在學生報紙辦好之後,每月一次大約月末的時候在班級設計一節交流課,把較好的作品一一展示,但是由於班額比較大,班級空間有限,我設計了「數學牆報區」,把這些小報貼在了班級的牆上,讓他們互相做讀者,讀一讀別人的報紙是怎樣的,取長補短。

『肆』 小學一年級有關春節的數學小報該怎麼寫,急

買一本手抄報的書。
在報紙的兩邊(上下左右)各留2厘米,中間畫一條4厘米的空間,如圖:
-----------
| | | |
| | | |
|----------
出版人寫在主題的下方,中間寫有關春節的新聞或消化,其他地方可分4個版塊,主題可為:嘻哈鬧春節
內容可為:春節的來源: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它標志農歷舊的一年結束。

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人們將告別寒冷單調的冬季,迎接生機盎然的春天。

春節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雲正朝,亦雲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宋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解釋:「正月朔日,謂之元旦」。《說文解字》中對「旦」字的解釋為「從日見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為它分別表示一年的第一個早晨,正月的第一個早晨,所以稱「元旦」和「正旦」。

除上述稱謂外,春節還稱「開年」、「開歲」、「芳歲」、「華歲」等,在諸多稱謂中以稱「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

因各朝代歷法不同,元旦所在的季節也不同。中國古代的歷法是陰陽合歷,需同時考慮到太陽和月亮的位置,故確定元旦時,需首先確定它在某個季節,然後再選定與這個季節相近的朔月作為元旦。由於一歲與12個陰歷並行不相等,相差約11天,故每隔3年需設置一個閏月來調整季節。中國上古的天文學家曾想出一個簡便的方法來判斷月序與季節的關系,這就是以傍晚時斗柄的指向定月序,稱之為十二月建。從北方起向東轉,將地面劃分為12個方位,傍晚時斗柄所指的方位,就是該月的月建,其子月、丑月、寅月分別相當於十一、十二、正月。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確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時間。顓頊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歷,以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商代使用殷歷,殷歷建丑,以農歷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使用周歷,周歷建成子,以農歷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使用秦歷,秦歷建亥,以農歷初一為元旦;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洛下閎創制的太初歷,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歷,以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以後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歷,唐武後和肅宗時改用建子的周歷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歷至清朝末年。

「春節」這一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還有不同的特指。漢朝時,人們把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立春稱「春節」。南北朝時,人們把整個春季叫「春節」。

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但一般人稱公歷元月一日為「陽歷年」,仍把農歷正月一日初一稱「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即陽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為新年;因為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聯的來歷:春聯,起源於桃符。"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郁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

五代時,西蜀的宮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微行時出現。"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城,觀賞笑樂,他還親自題春聯。他經過一戶人家,見門上不曾貼春聯,便去詢問,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的,還未請人代寫。朱元璋就特地為那閹豬人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聯意貼切、幽默。經明太祖這一提倡,此後春聯便沿習成為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春節傳說之二:萬年創建歷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回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復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准日月規律,推算出准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歷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傳說之三:貼春聯和門神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盪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准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斗。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伍』 一年級的數學報根據百數表|,填出下面圖形中缺少的數

如圖:

『陸』 一年級數學小報怎麼做

像這樣的

也可以寫寫:

數學家阿基米德的小故事

一些數學家生前獻身於數學,死後在他們的墓碑上,刻著代表著他們生平業績的標志。

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死於進攻西西里島的羅馬敵兵之手(死前他還在主:「不要弄壞我的圓」。)後,人們為紀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內切於圓柱的圖形,以紀念他發現球的體積和表面積均為其外切圓柱體積和表面積的三分之二。 德國數學家高斯在他研究發現了正十七邊形的尺規作法後,便放棄原來立志學文的打算 而獻身於數學,以至在數學上作出許多重大貢獻。甚至他在遺囑中曾建議為他建造正十七邊形的稜柱為底座的墓碑。

16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花了畢生精力,把圓周率算到小數後35位,後人稱之為魯 道夫數,他死後別人便把這個數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數學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對螺線(被譽為生命之線)有研究,他死之後,墓碑上 就刻著一條對數螺線,同時碑文上還寫著:「我雖然改變了,但卻和原來一樣」。這是一句既刻劃螺線性質又象徵他對數學熱愛的雙關語。

『柒』 一年級數學總結小報怎麼做

2003年,作為一名剛剛畢業不久的教師,應該說我是很幸運的,剛剛步入工作崗位,就有幸接受了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春雨的洗禮。

在我的教學中,我發現有一些學生不喜歡上數學課;死學書本的知識,不會在生活中實際應用;動手能力不是很強。針對這些問題,在我不斷的學習與實踐中,通過提倡學生辦特色作業的形式對學生進行了作業評價方面的嘗試,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辦數學小報來改變以往單一的作業評價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並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下面我來具體的談一談在接近四年的實踐與探索中所取得的一點經驗,與大家進行交流。

一、 創辦前的依據。

我在創辦數學小報之前,我思考了很多方面的問題。首先,我深入學習課標,並根據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等理念為指導來引導學生創辦數學小報。

我從一年級就引導學生創辦數學小報,針對學生在不同學段的知識需求、實踐能力和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了計劃。一年級的時候針對低年級的學生喜歡美麗的圖案,鮮艷的色彩但又動手能力差的特點,選擇由教師引導、家長幫助的方式剪貼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圖片,由家長幫助粘貼在8開的卡紙上。二年級的時候可以慢慢讓學生嘗試自己從生活中去查找圖片,自己動手剪貼在卡紙上,也可以自己試著或在家長的幫助下將搜集到的資料寫在小報的相應欄目中,並試著自己設計花邊,塗上顏色。三年級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版面、邊框、欄目、內容,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查閱書籍。四年級的時候由於學生已經具備了前面三個年段的能力,內容除了查閱書籍以外,學生還可以利用現代化手段,上網查找等方式來搜集有關數學方面的資料。

在內容上,我要求學生小報的范圍可以廣一些,內容可以豐富一些,可以包括一些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定理的發現、一些有趣的數學現象、趣味數學知識、具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奧賽平台等等。把在學習中覺得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寫出來、畫出來。比如做題時的巧妙解法,對於某一問題的深入思考等等。

在形式上我主張可以多種多樣,但要既規范,又有個性。既然是報紙,我們就要做出報紙的樣子。我計劃讓學生通過對《大慶晚報》、《大慶教育報》等多家報紙的觀察分析,了解報紙的一般編排形式。但規范不等於千篇一律,我更主張學生的報紙要有自己的個性。首先要起一個個性鮮明,響亮好記的報名。學生開動腦筋,發揮想像力,取出了很多精彩的好名字。我為學生提供了幾個名字,比如起「數學大世界」、「奇妙的數學」、「數學天地」、 「數學樂園」、「數學智力快車」、「數學春曉」、「數學放大鏡」「數學真奇妙」等等。此外,在具體編排上,我也計劃讓學生也做出自己的個性和風采,可以自己設計製作花邊,進行塗色,會電腦的同學也可以自己插入一些漂亮的圖案,讓小報不僅有內容好,而且外觀美,做到第一眼就「一見鍾情」。

當學生創辦完數學小報之後,更重要的是在於讀報。我計劃學生每月月初的時候設計構思自己的小報,在學生報紙辦好之後,每月一次大約月末的時候在班級設計一節交流課,把較好的作品一一展示,但是由於班額比較大,班級空間有限,我設計了「數學牆報區」,把這些小報貼在了班級的牆上,讓他們互相做讀者,讀一讀別人的報紙是怎樣的,取長補短。

二、 數學小報的創辦過程。

教材不僅是學生很好的學習工具,而且教材中所學的知識也是我們創辦數學小報非常好的來源。我教學了兩個班,從教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就提倡學生辦數學小報,一年級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是學生剛剛上學不久,動手操作的能力還不是很強,要辦數學小報學生很困惑,不知道從哪做起,該如何去做,於是我讓學生先觀察了《大慶教育報》《大慶晚報》的版面、模式,並自己製作一張數學小報,給學生一個參考,學生可以照樣子進行創作。在一年級的時候,我引導學生先確定一個小報的題目叫《數學王國》,然後根據這個月所學的知識設計小報欄目,欄目可以有數學家的故事、趣味數學、數學小故事、數學游戲等,設定好欄目之後,可以讓學生回到家裡由家長幫助查找這些相應的內容和相關的的圖片,版面設計由我為學生統一的用電腦設計在8開紙上列印之後,發給學生,然後由學生幫助把這些邊框、小報的題目等塗上顏色,然後學生把家長幫助查找的資料寫在了相應的欄目里,相應的圖片由家長幫助剪貼在小報上,這樣版面看起來就很漂亮、美觀,辦完之後上交。

當學生辦完數學小報之後,我利用每月最後一周的周一下午准時召開「交流展示課」,由我來主持,把非常好的作品放在實物投影上進行展示,並說明好在哪裡,從內容設計、版面設計、欄目設計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並讓學生說說自己應該在哪方面再加強一些,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在班級內進行了第一次的展出後,很多同學很受啟發,又重新開始構思,編排,又辦了一張數學小報,並要求必須在班級內讓我給予展示,我滿足了學生的願望,並對他們的小報和這種善於反思、善於學習的精神進行了評價。為了讓更多的孩子能看到全班同學的作品,我把學生製作好的小報貼在了班級的牆面上做牆報,讓學生在課余時間也可以欣賞別人的作品,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前兩次學生與家長一起完成小報的剪貼任務,慢慢地有的學生就可以自己去搜集圖片,自己去剪貼圖片,查閱部分資料了。有的學生當家長想幫助他完成的時候,他都不讓,並與家長說:「媽媽,我能自己完成,您不用幫我;您就相信我吧!」等等話語。
學生經過一年級數學小報的創辦,班級中的多數學生的數學小報都基本成型了,在班級內每次的「交流展示課」上進行匯展,效果十分良好。

通過在一年級辦數學小報,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上數學課時積極參與回答問題的學生明顯增多,一個個期盼的眼神,揮著小手喊著:「老師,叫我,我能解決這個問題;老師,我會啊,讓我來回答吧!學生在辦數學小報的過程中,很多的孩子利用剪貼的圖片,編了很多的數學小故事,在「數學故事」這個欄目中,有的孩子寫的非常好,比如說:有個孩子這樣寫到,星期天的時候,天氣非常的晴朗,天空中小鳥在唱歌,小兔子們在草地上玩耍,猴子媽媽上山要去給小猴子們摘桃子吃,媽媽摘了很多的桃子,它分給猴子哥哥3個桃子,猴子姐姐3個桃子,分給猴子弟弟2個桃子,分給最小的猴子弟弟1個桃子。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猴子媽媽一共摘了多少個桃子嗎?(答案請前見下期小報)學生在小故事中提出了數學問題,並進行解答,這大大提高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還把桃子的圖片剪貼在了小報上,這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經過一年級一年的辦報過程,到了二年級的時候,我開始慢慢放手,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報題目,很多的孩子起了很好聽的名字,比如說:「數學萬花筒」、「精彩數學123」、「數學漂流」、 「數學大沖浪」、「數學小網路」等等。我還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查閱書籍中的資料,部分孩子已經不需要家長幫助查找資料了,有的孩子查找了數學家的事跡,比如說:華羅庚的故事,陳景潤的事跡,還有的孩子在「你知道嗎?」的欄目中查到了「乘號」、「除號」的由來,是這樣寫的:乘號「×」是三百多年前一位英國數學家最先使用的。因為乘法是一種特殊的加法,所以他把加號斜過來表示乘。你知道嗎?除號「÷」是三百多年前一個瑞士人首先使用的。用一條橫先把兩個圓點分開,恰好表示了平均分的意思。像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只要學生在生活中發現了,就自己主動地寫在數學記錄本上。學生搜集完資料後,可以自己設計喜歡的欄目,有的孩子的欄目很有新意,比如說:數學小天地、數學小知識、數學思考、有獎竟答等等。在版面設計上我已經不用再用電腦設計列印了,學生能獨立完成設計的就獨立完成,不能完成的就由家長幫助完成,版面上可以自己動手畫一些符合內容的圖案,並圖上顏色。比如有的孩子在「數學輕松一刻「這個欄目中有一個《0和8的故事》,一天,0和8比路上遇見了,8神氣十足地對0說:「還我叫我大哥,我比你大」,0說:「評什麼我叫你大哥啊?小樣地,你不就是比我多扎個腰帶嗎?」學生在這個故事的下面畫了8和0的卡通畫,並把8和0人性化了,畫上了眼睛、鼻子、嘴巴,非常的有趣。學生創辦完小報後仍舊通過每月一次進行「交流展示課」讓學生進行互相交流,互相讀報的活動,這時班級中有的學生已經自發的想替代我主持這節交流展示課的主持人位置,個別的孩子已經能主持一半了。

通過學生二年級辦數學小報的過程,學生拓展了數學課外知識,比如說有的學生通過調查數學家的事跡,了解了他們是怎樣在數學知識的海洋里勤奮努力的研究,如何刻苦努力的學習,也激發了學生向他們學習的精神。再比如通過「你知道嗎?」這個欄目,學生調查一些數學符號、數學定理的由來,也拓展了學生知識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范圍,了解到很多過去根本沒有概念的知識。學生的視野開闊了,對於課內學習,也是一種促進。通過學生查閱課外知識也增強了學生的查閱資料的能力。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已經有意識的收集身邊的有關信息,以前,學生看過就算了,而現在很多學生通過辦數學小報養成了做筆記的良好習慣,看到需要的內容,立刻用紙記下來。學生設計版面、繪畫圖案的過程也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通過兩年的辦報過程,學生無論在知識儲備,還是綜合能力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到了三年級的時候,於是我對學生的辦報要求也相應地提升了,要求學生嘗試自己利用8開紙,獨立的設計版面,獨立的去查找資料,除了在書籍中查閱有關數學方面的資料外,可以上網搜集與數學有關的資料,搜集資料後可以讓學生自己繪製版面,不允許用剪貼的方式了,可以自己動手畫一畫美麗的花邊、美麗的圖案。有的學生不但版面設計的很美觀,內容也很非常的豐富,比如:有的孩子設計了數學加油站(寫了最小的一位數是幾?)、口算大比拼(主要是本冊書有關的一些口算題)、動腦又動手(火柴棒問題)、數學小謎語、挑戰數奧、連連看、智力旋轉椅等等這樣一些欄目。還有的學生在學習了對稱、平移、旋轉以後,製作了很多精美的圖案,他們到生活中去查找相關的圖片和資料,有的還自己畫了一些精美的圖案,有的設計出了風車圖案,有的設計了地毯圖案,還有的設計了窗簾的圖案等等,非常的美觀漂亮。下面我就展示幾幅小報。

學生在三年級的「交流展示課」上,因為二年級的時候已經有了一定的交流基礎,到三年級時,我將學生我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引導學生先由小報辦的很出色、語言表達能力強、組織能力強的同學做主持人,來組織並主持「交流展示課」,先在課前引導這名小主持人從小報的版面、內容、形式等方面組織班級的同學進行交流,從內容上,你覺得班級中誰的比較豐富,形式上誰的新穎,版面上誰的美觀,然後再從整體上評價一下誰的更好一些,自己的不足在哪裡,今後應該怎樣改正。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學生已經自發的形成學習小組,每個小組每周到班長哪裡報名,誰主持下一次的「交流展示課」。

通過三年級辦數學小報的過程,學生整體的綜合能力進一步得到了提高。學生在辦報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小組間的合作交流能力,並且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的熱情和動力。

到了四年級的時候,學生的各種能力、知識儲存、辦報經驗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又讓學生在前三個年級所具有的能力的基礎上,要求有條件的學生可以使用計算機進行電腦製作數學小報,因為他們從三年級的時候就有微機課,但那時他們對電腦的操作還不是很熟練,到四年級時他們有了一定的熟練程度,原來的辦報內容上、版面上、形式上的要求都可以用電腦來快速地製作出來,而且學生還可以隨意的插圖,填充顏色,版面設計出來也非常的美觀、漂亮,這更加激起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很多學生在這個時候已經回總結個人心得、辦報體會了,並把這些體會寫在數學小報上,與大家一起的分享。在班級的「交流展示課」 由於學生在三年級已經有了一定的組織能力、主持能力,在這學期我徹底的放手讓學生來組織交流,由班長選好每期的主持人來組織交流各自的數學小報,進行讀報活動。而我此時成為了一名學生,來學習他們的作品,欣賞他們的作品,雖然那三尺講台在課上已被學生們佔領,不,確切地說應該是換給了學生,我的心裡真的是由衷的欣慰。

下面我展示幾幅四年級的數學小報。

現在四年級即將進入期末,即將結束他們在四年級的學習生活,但是他們在這一年的綜合能力大大提升了,由手寫小報過渡到製作電子版的小報,學生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工具,不僅製作出來的小報更加的精緻、實用性強,而且學生能夠形成一種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選擇方便、簡捷的一種意識,能夠充分應用到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而且學生已經養成了寫學習心得、讀報體會的習慣,並把這些心得、體會寫在小報上與大家一起去分享。

越到後期學生交的報紙的數量越多,質量也越高,有的學生覺得自己辦的不好,在讀了別人的小報後,彌補了自己的不足,就又辦了一份小報。這說明學生的辦報熱情越來越高,對數學的興趣越來越濃,動手實踐的能力越來越強,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會創辦數學小報的快樂,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審美等數學素養,同時也是對學生這一階段綜合實踐能力的總結,在四年級的時候我在教學的兩個班裡開展了「自創數學小報的競賽活動」,先在每班展開自創數學小報的評比活動,然後再在每個班裡選出精品,兩個班的精品進行評比。要求:每份小報必須獨立完成,不可以由教師或家長幫助;編制的數學小報要充分體現數學學科知識的綜合性,要做到圖文並茂;並對格式進行要求。這次比賽後,將評選出的15個作品進行展出,並評出一、二、三等獎,並參加了學校的特色作業展,在風雨教室進行展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是這次比賽的個別作品。

三、學生在辦數學小報過程中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四年來,學生從剛開始的教師引導示範、家長幫助調查資料製作小報,到學生自己查閱書籍、半獨立的製作小報,再到網上搜查資料製作小報,最後到學生利用電腦製作小報。由我組織交流讀報活動到由學生自發的組織讀報活動,學生的綜合能力在辦報的過程中慢慢地被培養起來。

(1)增強了學生查閱資料、收集資料的能力。

學生在辦數學小報的過程中,更多的是資料的查閱,然後寫出心得體會,增強了學生查閱資料的能力,學生的自主性最大程度的得到了發揮。通過辦數學小報,養成了做筆記的良好習慣,看到一些與數學有關的知識,就立刻用筆記下來,留做創辦數學小報時用。在做作業過程中,過去是做對就好,現在卻會有意識的思考怎樣做更巧妙?因為他們開始想到要把自己的好方法和學習心得通過數學小報來與大家交流。

(2)拓展數學課外知識,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數與代數」領域的知識雖然有用,卻不免有些枯燥。課堂上的學習,學生學到的只是基本的知識,對於課外的知識,涉及的並不多。通過辦數學小報,學生拓展了數學知識視野,了解到了很多過去根本沒有概念的知識,同時在辦報活動中不僅學到了課外知識,更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3)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力。

在平時的學習活動中,只有在課堂上遇到困惑的時候才能進行交流,交流的機會很少。通過辦數學小報,卻給學生的交流提供了一個平台,而且我利用了班級有限的條件為學生創設了無限的交流空間,處處可見學生之間交流的身影,每次的「交流展示課」上,學生你看我,我看你的,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四、我在引導學生在辦報過程中的收獲。

四年來,不但學生在辦數學小報的過程中有所收獲,不斷地成長,我通過學生的辦報的過程,也有所收獲。

首先,通過學生的辦報活動,拉進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不但喜歡辦數學小報了,不單單是喜歡數學課了,更喜歡我了,我一會因為嗓子啞了不能上課,由別的老師帶課,他們下課後趕緊跑到我的辦公室問問到底數學老師怎麼了,怎麼沒有上課來呢?還有的孩子在數學日記中這樣寫到:數學老師您為了給我們上課,嗓子都啞了,您每天要上兩個班的課,批兩個班的作業,那麼勤苦,您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啊,我們希望您快點給我們來上課。還有的孩子給我送來了金嗓子喉寶,我真的是特別的感動,眼淚都流了出來。

其次通過讓學生辦數學小報這樣一個特色作業的嘗試,對學生作業方面的評價應該說還算成功,預期達到了我組織學生辦數學小報的計劃和目標,使我才能功過孩子的辦報紙的這樣一個研究活動,來進一步體會課程評價的思想和理念。也是通過學生辦數學小報寫心得體會的方面,讓我想到了讓學生寫數學日記,把他們的心聲寫出來,與我這個大朋友進行交流。

再次,通過辦數學小報使我在課題研究中不斷成長。這次辦數學小報對學生作業評價方面課題研究的成功,更能激發我投入到新的課題的研究中,使我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活動思想,讓學生時刻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努力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並將課堂中所學數學知識在生活中加以應用。

最後,我的數學小報在校,區組織的特色作業比賽活動中獲得一致好評。2002年我參加工作以後,就提倡學生辦數學小報,2002年年末時我班學生的數學小報在全校特色作業比賽中獲得一等獎。2003年在大慶市薩爾圖區舉辦的特色作業展中獲得一致好評。對於

辦數學小報的意外獲獎,我也覺得特別的驕傲和自豪。此後,我對數學活動課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總之,創辦數學小報是一個綜合性的實踐活動。首先學生要收集大量的材料,在挑選材料的過程中,他必須查閱好多的書籍、上網搜索很多的資料。在查閱書籍時,學生就學到了好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同時對所看材料進行重組、整理。其次,學生要做小報必須對版面進行設計,看哪個材料排在哪個地方更合適,更美觀。這又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觀。再次,在書寫繪畫小報的過程中,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交流展示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熱情。

讓學生創辦數學小報不僅是我在對學生作業評價上的一次全新的嘗試,而且是課程整合的體現,它能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數學,在操作中體驗數學,在設計中欣賞數學,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終身愛數學。學生能在小小的8開紙上繪出他們的心聲和對數學學習的信心與希望。因此,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讓學生創辦出一份份精美的數學小報,是對學生作業評價的又一重要途徑。

『捌』 數學手抄報圖片簡單又漂亮一年級

數學手抄報圖片簡單又漂亮一年級

有趣的數學手抄報如何製作?下面由我為大家精心收集的數學手抄報圖片簡單又漂亮一年級,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數學手抄報圖片【簡單又漂亮】
一年級數學手抄報圖片1 【數學手抄報內容】

趣味數學故事之關於“四色問題”的證明

“四色問題”是世界數學史上一個非常著名的證明難題,它要求證明在平面地圖上只要用四種顏色就能使任何復雜形狀的各塊相鄰區域之間顏色不會重復,也就是說相互之間都有交界的區域最多隻能有四塊。一百五十多年來有許多數學家用了很長時間,化了很多精力才能證明這個問題。前些日子報刊上曾有報道說:有好幾位大學生用好幾台電子計算機聯合起來化了十幾個小時才證明了這個問題。本人在二十多年前就知道有這么一個“四色問題”,可一直找不到證明它的方法。現在我剛接觸到“拓撲學”,其實用“拓撲學”原理一分析,“四色問題”就象當年歐拉把“七橋問題”看成是經過四個點不重復的七條線段的“一筆畫”一樣簡單,連一般的小學生都能證明它。

根據“拓撲學”原理,任何復雜形狀的每一塊區域都可看成是一個點,兩塊區域之間相互有交界的可看成這兩點之間有連線,只要證明在一個平面內,相互之間都有連線的點不會超過四個,也就證明了“四色問題”。

平面內的任意一個點A可與許許多多的點B、C、D……X、Y、Z有連線(如圖1所示),同樣B點也可與其它點有連線,C、D……X、Y、Z各點也可與其它點有連線。但有一個原則:各連線之間不能相互交叉,因為一旦交叉就會產生一條連線隔斷另一條連線(如圖2所示),BC的連線就隔斷了AD的連線。但有人會說:兩點間的連線可有許多條,AD連線可繞到B點或C點以外(圖2中虛線所示)不就沒有交叉了嗎?可是這樣一繞就產生一個結果:原來在一個封閉圖形外的點變成了封閉圖形內的點。下面就通過對封閉圖形的分析來證明相互之間都有連線的點不超過四個。


一年級數學手抄報圖片2

一個點本身或兩個點之間的連線都可形成一個或多個封閉圖形(如圖3所示)。三個相互之間都有連線的點從A點連到B點再到C點又回到A點(如圖4所示),必定會造成圖形的封閉。封閉圖形上的點若多於四點(如圖5所示),從第三點C起各點與第一點A的連線又將整個封閉圖形分割成許多小的封閉圖形。因此得出結論①:同一平面上任何三個相互之間都有連線的點,它們之間的連線必定會形成至少一個封閉圖形。我們況且叫作三點連線封閉定律。

平面上任何第四點可以是在上述三點連線構成的封閉圖形內,也可以在封閉圖形外(如圖6中D點和D′點),D點可分別與A、B、C點有連線,D′點也可分別與A、B、C點有連線。D點與A、B、C點的連線把封閉圖形ABC分割成三個小的封閉圖形,D′點與A、B、C點的三條連線中一定有一條被夾在另兩條中間,圖6中D′A線被D′B線與

D′C線夾在中間,A點被封閉圖形BCD′所包圍,與D點在封閉圖形ABC中情況相同。因此得出結論②:同一平面上任何四個相互之間都有連線的點中,必定有一個點被另三個點連線所形成的封閉圖形所包圍。我們況且叫作四點連線包圍定律。


一年級數學手抄報圖片3

那麼平面上有沒有第五點能分鷯肷鮮鏊牡愣加辛?唚兀渴紫日獾諼宓刨若要與第四點D有連線就必須也在封閉圖形ABC裡面,其次這第五點不能落在各條連線上,否則會隔斷這條連線。第五點只能落在E1、E2、E3位置(如圖7所示),而這三個位置上的點分別只能與包圍它的小封閉圖形上的三個點有連線,而不能與第四點有連線,若要有連線必定會隔斷其它連線。因此得出結論③:同一平面上任何相互之間都有連線的`點最多隻能有四個,若第五點要與這四點有連線,必定會使其中兩點的連線中斷。我們況且叫作五點連線必斷定律。這就是要求證明的“四色問題”。

以上是在同一平面上證明了“四色問題”。如果各區域圖是分布在立體形的表面(比如地球儀),我們根據拓撲學基本原理可以把這個立體形看成扁平形的,把圖6中的D點看成在平面前,把D'點看成在平面後,這兩點若要有連線除非從平面中穿孔而過或者從立體形表面外的空間跨過去,否則這兩點被封閉圖形ABC所隔開是不可能有連線的。這個立體形可以是只要中間不穿孔的任何形狀,因為不管你表面如何稜稜角角、凹凸不平,從拓撲學來看都與球形是一樣性質的,這好比一個氣球在充氣前可以是任何形狀,充氣後總是接近球形。但立體形中間有穿孔的情況就不同了,它最後不會變成球形只能變成車輪內胎狀的環形,前面的第四點與後面的第五點能通過中間的孔有連線。上面還提到的從立體形表面外的空間跨過去,跨過去的部分實際上與原來的立體形組成了一個環形,最後也能變成車輪內胎狀。所以得出結論:中間沒穿孔的立體形表面上相互之間都有連線的點最多隻能有四個

『玖』 急!!!!!!!!!!!!! 求小學一年級的數學小報...題目..<我的一天>.....簡單明了些..謝謝了.

我的一天——星期六,11月15日
事項
內容
計時
時間

起床
穿衣、洗漱
6:15~6:30
15分

早餐
雞蛋、方便麵
6:30~6:45
15分

出門
到青少年宮小杜娟藝術團
6:45~6:55
10分

演出准備
化妝、梳頭、換衣、排練
6:55~8:30
1時35分

演出
迎接美國聖保羅市長一行,表演《剪紙姑娘》
8:30~9:25
55分

演出後
更衣、拆頭發
9:25~9:40
15分

寫語文作業
第23課語文本作業
9:40~10:00
20分

上作文課
寫作文《桔子》
10:00~11:50
1時50分

回家
-------
11:50~12:02
12分

吃午餐
雞蛋、洋蔥炒肉、海帶湯
12:02~12:50
48分

午睡
-------
12:55~14:50
1時55分

去上英語
到青少年宮
15:00~15:10
10分

上英語課
學第五、六單元
15:10~16:40
1時30分

回家
-------
16:40~17:00
20分

晚餐
香腸、蛋炒飯、海帶湯
17:00~17:40
40分

習箏
《鐵馬吟》、《寒鴉戲水》、《戰台風》
17:40~19:20
1時40分(已有3天未習箏,補回)

休息
吃桔子
19:20~19:30
10分

背課文
《富饒的西沙群島》、《美麗的小興安嶺》
19:30~20:20
50分

休息
-------
20:20~20:30
10分

寫語文作業
第23課字、詞、句摘抄
20:30~21:40
1時10分

寫數學日記
《我的一天》
21:40~22:30
50分

睡覺
-------
22:40~7:50
9時10分

問題:

(1)演出花費了多少時間?

1時35分+55分+15分=2時45分

答:演出花費了2小時45分。

(2) 完成語文作業用了多少時間?

20分+50分+1時10分=2時20分

答:完成語文作業用了2小時20分。

(3) 一天內吃飯共用了多少時間?

15分+48分+40分=1時43分

答:一天內吃飯共用了1小時43分。

(4) 在路上花費了多少時間?

10分+12分+10分+20分=52分

答:在路上花費了52分。

(5) 一天內睡覺多長時間?

1時55分+9時10分=11時5分

答:一天內睡覺11小時5分。

(6) 習箏比寫數學日記多花了多少時間?

1時40分-50分=50分

答:習箏比寫數學日記多花了50分。

『拾』 一年級上冊數學小報、要求上下前後左右圖、講解出來的

在網路圖片里找到相應的圖片,再標明誰在上,誰在下,誰在前,誰在後,誰在左,誰在右就完了。

閱讀全文

與一年級數學報圖片簡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白菜圖片大全可愛 瀏覽:706
店面動漫圖片 瀏覽:690
word中如何擦除圖片上的文字 瀏覽:395
螞蟻堅強的圖片大全 瀏覽:569
宿舍男生攀比圖片 瀏覽:197
昂科威圖片及價格 瀏覽:237
美女來大姨媽圖片大全 瀏覽:142
男生籃球背影漫畫圖片 瀏覽:561
如何關掉華為的自動保存鎖屏圖片 瀏覽:467
中發燙發發型圖片女生 瀏覽:818
內扣發型長發背影圖片 瀏覽:719
發型九風格圖片大全 瀏覽:345
word圖片怎麼局部擦除 瀏覽:314
男生圖片頭像大全大圖 瀏覽:434
我姓郭的文字圖片唯美 瀏覽:250
美女和鮮花圖片傷感 瀏覽:840
女女接吻動漫圖片 瀏覽:992
短發女生頭像手繪頭像圖片 瀏覽:211
鮮花畫成美女裙子圖片 瀏覽:360
感傷動漫的圖片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