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風箏有什麼圖案
在傳統的中國風箏中,隨處可見這種吉祥寓意之處:「福壽雙全」、「龍鳳呈祥」、「百蝶鬧春」、「鯉魚跳龍門」、「麻姑獻壽」、「百鳥朝鳳」、「連年有魚」、「四季平安」等這些風箏無一不表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吉祥圖案運用人物、走獸、花鳥、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間諺語、吉語及神話故事為題材,通過借喻、比擬、雙關、象徵及諧音等表現手法,構成「一句吉語一圖案」的美術形式,賦予求吉呈祥、消災免難之意,寄託人們對幸福、長壽、喜慶等願望。它因物喻義、物吉圖案,將情景物融為一體,因而主題鮮明突出,構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獨特的格調和濃烈的民族色彩。
例如一對鳳鳥迎著太陽比翼飛翔的圖案,稱為「雙鳳朝陽」,它以豐富的寓意、變化多姿的圖案,體現了人們健康向上的進取精神和對美好幸福的追求。中國吉祥圖案內容豐富,大體有「求福」、「長壽」、「喜慶」、「吉祥」等類型,其中以求福類圖案為多。
2. 風箏長什麼樣
風箏的模樣很多很多有蝴蝶、小鳥、大雁、蜈蚣、蝙蝠、孔雀、喜鵲、仙鶴、鳳凰、飛虎,金魚等各種各樣的風箏。
3. 關於放飛的風箏好看的圖片
風箏
4. 求幾張關於風箏的圖片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3&tn=imagedetail&word=%B7%E7%F3%DD&in=5419&cl=2&cm=1&sc=0&lm=-1&pn=9&rn=1&di=1915012488&ln=2000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3&tn=imagedetail&word=%B7%E7%F3%DD&in=4269&cl=2&cm=1&sc=0&lm=-1&pn=11&rn=1&di=1921676128&ln=2000
這里多的是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B7%E7%.com/盛綻的藍色妖姬/pic/item/d588cb1ad56924e3ae513365.jpg
內容別太凌亂了 F3%DD%CD%BC%C6%AC&z=0&fm=rs4
5. 如何製作風箏圖解。
1、首先取一張報紙,也可以使用布料,按照下圖所示折疊。
6. 風箏的製作方法及圖片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普通風箏的做法一般是採用竹子做骨架,紙做肉。 竹子是製作風箏骨架的主要材料。選取壁厚3-5厘米的竹子削成竹片,利用竹片的韌性做風箏的骨架。根據自己的愛好製成各種各樣的風箏骨架,比如蜻蜓狀、蝴蝶狀。 紙是蒙糊風箏的主要材料,以質薄纖維長而均勻,富有韌性,耐濕耐沖擊,色澤白而潔者為佳。把紙糊在骨架上,再繫上線,風箏就做好了。 紙風箏的做法: 用細竹簽 :2長(40-50厘米,十字交叉作骨架),4短(圍邊框,做成長方形的比較穩固平衡) 牢牢綁好(用細鐵絲,或用保證粘力夠強的強力膠), 糊紙,選紙要有韌性,不能薄不能脆,沿邊框糊結實,過程中保證紙完整平整,不能有一點破損,否則飛不起來; 粘尾巴,用較輕的紙兩條,寬約5-8厘米,長度在3米-10米間(如有特殊需要可更長),兩條分別粘於主體同一邊上的左右兩端(若主體為長方形,粘在較短邊),保證粘好後兩條尾巴長度相等 綁線,四條線端分別固定在主體四角,提拉在一處(使線呈四棱錐)在手中拉緊,打結(線要拉的正,保證力度平均) 把風箏線繫上,完成 這時,你還可以在做好的風箏上塗上你喜歡的色彩,鑲上花邊,或者繫上絲帶,掛上紙環。但不能影響風箏在空中的飛翔,因為附件太多了會使風箏飛翔失衡。 風箏的形狀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雀鳥,昆蟲,動物及幾何立體等,而 圖案方面,主要由個人喜好而設計,有宣傳標致,動物,蝶,飛鳥等,琳琅種種. 風箏的建造材料除了絲絹,紙張外,還有塑膠材料造的,骨桿有竹篾,木材及膠 棒來造,近來有人設計一種無骨風箏,它的結構是引入空氣於絹造的風坑之內,今風 箏形成一個輕輕飄的氣枕,然後乘風於上.中國,馬來亞,菲律賓及日本等,亦有一 種大形的風箏,每到風箏節就將它放到忍藍的天空,該等風箏之尺碼由十至二十尺不 等.骨桿則用大竹升來造,由百多人來放. 一、 蝌蚪風箏 圖一所示為蝌蚪風箏的骨架圖及拴線圖。為方便網友製作,特地加上比例尺網格。這種風箏製作起來非常簡單,對材料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按圖製作均能達到放飛的目的。該風箏所用竹條骨架只有橫豎兩根,風箏的製作尺寸一般寬在450 毫米左右為宜,太大太小均不適宜。以寬450毫米為例,橫竹條寬度和高度分別為3和3毫米,若為減少些自重,在邊梢部位可以對稱地削到寬高均為2毫米。由於這種風箏在結構上屬於半硬拍子類風箏,放飛時需要的風力一般在3級左右,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可以不必對竹條的寬厚顧慮太多。若結構重一些,放飛時需要的風力稍大一些而已。 豎竹條的寬厚均為 3.5毫米,長為620毫米。將橫豎竹條十字綁在一起,蒙面材料可以採用皮紙、宣紙、無紡布、塑料薄膜、絹、尼龍綢等均可,若採用紙質的話,在邊線處應用細線包邊,以防止扯裂。將蒙面材料和竹條粘在一起,在尾部粘上寬40毫米,長1500-3000毫米的用與蒙面材料相同或是不同的材料做成的尾巴(特別提醒:嚴禁使用金屬膜及其它導電材料製作蒙面和尾巴)。按照圖示比例拴上提線,對於初學者,剛開始綁放飛提線時,由於沒有經驗,總是擔心綁不好,其實,只要注意觀察學習,很快就會掌握的。為了便於放飛時進行調整,一開始可以將放飛線的長度留的長一些。對於拍子一類的風箏,由於其放飛結構的特殊性,您在綁放飛線時,如果拴的長短不合適,也只是影響放飛的角度而已。這時反而有利於您學習和掌握提線的調整。由於這種風箏的平衡主要是靠長長的尾巴,所以對風箏製作過程中的骨架要求並不是很高,是一種適宜初學者製作的風箏。放飛時將橫條背面用細線拉住,使風箏變成弧形面,在風的作用下容易瀉風,使得風箏飛行穩定。 關於蝌蚪風箏的蒙面繪畫比較簡單,相信青蛙蝌蚪您總是見過的,如果想省事的話,可以將整個風箏以墨色染黑即可,放飛到天空中的效果也是有趣的。為了突出蝌蚪風箏搖擺的放飛效果,在風箏放飛起來以後,只要增加或減少尾巴的長短即可。如果飛行中的風箏特別平穩,可以逐漸減少尾巴的長度以增加風箏的搖擺,不過,這是以犧牲風箏的穩定為代價的。 圖二 二、王字風箏 王字風箏,由其骨架形同王字而得名,北京人所稱「屁簾兒」即指它。在各地均可見到這種風箏的影子,是許多喜歡放風箏而又沒有專業製作經驗的朋友都能製作放飛的一種「大眾風箏」,如圖二所示。 同蝌蚪風箏一樣,這種風箏的製作尺寸也不宜過大,寬度在550毫米左右為宜。總共4根竹條組成骨架,骨架竹條尺寸同上邊的蝌蚪基本一樣,對竹條的製作精度要求不是很嚴,風箏的飛行穩定同樣也是依靠長長的尾巴來平衡的。 以550毫米寬的風箏為例,三根橫向竹條的長寬可以一致,(短的一根也可略為小一些),長寬厚度均為3.5-4毫米,蒙面及兩根尾巴的材料同上。同蝌蚪風箏一樣也是拴兩根提線。風箏的彩繪可以在蒙面上繪制各種卡通圖畫,人物繪畫等,一種很有創意的繪畫是:在蒙面上繪出一個孩子的頭部,而長長的尾巴繪成其長長的辨子。您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力。圖三 三、八卦風箏 八卦風箏是傳統的中國風箏,在大江南北到處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一般來講,八卦風箏適宜在風箏較大的情況下放飛,放飛的經驗表明:風力越大,風箏的放飛角度越大。因為屬於硬拍子類,沒有瀉風的地方,所以風箏的風行狀態和風力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風力大小不穩定的話,八卦風箏在飛行的時候,一揚一落,非常有趣。圖三是八卦風箏的骨架圖,八卦風箏製作簡單,對製作的材料,綁扎的要求不是很嚴格,只要按照下邊的要求去做,一般都可以達到放飛的目的。 八卦風箏得名於風箏的外形,因其為八角而來,因於中國傳統的八卦相吻合,故多稱謂八卦,在繪畫上,一般多繪以傳統的八卦圖形。八卦的骨架由兩個正方形的架子組成,一般的正方形骨架大小在500-1000mm之間。只是兩個正方形的大小要求一致, 根據風箏的大小,500mm大小的可以只設一根堅向竹條,如圖三。大於此規格的要設十字形骨架,竹條的大小要大一些,在厚度方向比寬度大一些。以500毫米的八卦風箏為例,構成正方形的四根竹條寬高均為3毫米,長500毫米。用削好的竹條綁成兩個正方形骨架,然後按圖示將兩個正方形綁在一起形成八角即可。風箏的蒙面材料同上邊二種風箏採用的一樣。風箏的提線為三根,位置如圖所示。同蝌蚪風箏一樣,在放飛時,在風箏的中心部位上也用細線將風箏拉成弧形,以利於風箏在飛行時瀉風。(如果不拉成弧形,風箏同樣也能飛行,你不妨試試)。 八卦風箏的繪畫,一般都有是採用傳統的八卦圖案。八卦風箏的尾巴一般採用的是在細線繩上綁上紙穗的方法。
7. 我們常見風箏有哪些形狀
菱形
8. 風箏的圖案有哪些
風箏的圖案在春天的花有花朵,然後有老鷹,還有小燕子,蒲公英都可以
9. 風箏的做法簡單的步驟圖片
用小鋸在每根木棒的埠處鋸一個缺口(見圖5-1)。請注意,不要使鋸對著自己。測量出其中一根木棒的中心,做個記號,並把這個記號放在另一根木棒的一點上,這個點距這個木棒的一端距離是20厘米(見圖5-2)。用木膠把交*的兩個木棒粘在一起,用繩子纏繞幾下後捆起來(見圖5-3)。拉直繩子,沿著4個被鋸開的小口,纏出一個風箏的外框(見圖5-4)。把繩子拉緊,然後把繩子的兩頭系成一個結。在木框的四端被繩子纏過的缺口處,每處都再用繩子用力繞幾圈後拴緊。現在,風箏的框架已經完成。
把風箏的框架放在一個塑料薄膜上,以便做出一個樣本。橫著的木棒應該在下面貼緊塑料面。用粉筆畫出樣本。要畫在沿著風箏框架線周圍外2.5厘米處,以便允許多出的邊折過來蓋住繩子。沿著畫好的線,小心地剪出樣本。然後把多出來的塑料折上包住繩子,用膠條把它們黏緊。現在,用一根繩子系在橫向木棒的一端的缺口處,把這根木棒弄彎曲約10厘米的彎度,然後把繩子的另一端系在橫向木棒的另一端。加上馬勒套,在大人的幫助下,在兩根木棒的交接處的地方弄一個小孔,用一條大約150厘米長的繩子,把這根繩的一端通過小孔拴到木棒交*處,把馬勒套的另一端拴在風箏底部的木棒缺口處。把用於放風箏的繩子系在馬勒套上,位置在於使之距離風箏底部缺口處約90厘米和距離你所連接的馬勒套到小孔處約60厘米處。不斷地上下調節這個套結,以便使風箏平穩。這個風箏不需要尾巴,並且,在風力較小的情況下,也可以飛起來。請記住,要在比較寬闊的地方放風箏,並避開高壓線。
10. 風箏的圖案
平步青雲
圖案:風箏高入雲端。
解題:青雲,指高空,司馬相如《子虛賦》:「交錯糾紛,上干青雲。」也比喻高官顯位。《史記·范睢蔡澤列傳》:「須賈頓首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於青雲之上』」
「青雲得路」亦叫「直上青雲」比喻仕途得意,步步高升。
春風得意
圖案:牧童放風箏。
解題:唐,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年青時不願為官,只愛寫詩。四十歲後應試,連續兩次未取,第三次才考中進士。一時興奮,乃作此《登科後》詩。後來人們用「春風得意」稱進士及第,也泛指功成利就,躊躇滿志。
和合二聖
圖案:和合神即萬回。《太平廣記》言萬回僅一人。「和」、「合」為二神,始於清雍正十一年(公元一七三三年)、封天台山寒山大士為「和聖」、拾得大士的「合聖」。
解題: 民間年畫常繪二聖,一持荷花,一捧圓盒,盒內盛滿珠寶,並飛出一串蝙蝠,寓意財富無窮盡。荷、盒與「和合」同音,多比喻夫妻和諧,魚水相得。「和合二聖」,寓意夫妻和睦、則福祿無窮,所謂「家和萬事興」者也。
三星高照
圖案:壽星老人、鹿、蝙蝠、蟠桃。
解題:三星,即指福、祿、壽三星。
鹿,偶蹄類鹿科哺乳動物,種類很多,在吉祥圖案中多指梅花鹿。「鹿」與「祿」同音。祿,古代稱官吏的薪給為俸祿,寓財富。蟠桃,泛指西王母所居處之仙桃。《山海經》載:「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漢武帝內傳》略雲:「七月七日,西王母降,以仙桃四顆與帝。」相傳西王母壽辰常舉行蟠桃盛會,各方神仙群往祝壽。所以蟠桃又稱壽桃。「三星高照」寓意幸福、富裕、長壽。
翹盼福音
圖案:童子仰望飛來的蝙蝠。
解題:翹盼,急切盼望。「翹盼福音」又叫「福從天降」。表示盼望獲得好消息。
納福迎祥
圖案:童子抓蝙蝠。
解題:納,收入、接受、容受之意。納福、享福、受福。是舊時見面或通信常用的問好語。《紅樓夢》第六回:「劉老老只得蹭上來問『太爺們納福』」。「納福迎祥」,吉利詞,寓洪福吉祥相繼而來。
竹報平安
圖案:爆竹或竹、鵪鶉。
解題:爆竹,據南北朝梁宗檁《荊楚歲時記》載,古時在節日或喜慶日,用火燒竹,爆裂發聲,稱為「爆竹」,以為能驅除山鬼。後人用多層紙密裹火葯,接以葯線,點燃即爆。唐時稱「爆竹」。「爆竹」多指新年到來,「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象更新。」「竹報平安」寓意驅除邪惡,祈禱安康。
吉祥如意
圖案:童子手持如意騎象上。
解題:象,見「萬象更新」題解,騎象與「吉祥」諧音。
「吉祥如意」,喜慶吉利之詞。如同古時人們互道「萬福」一樣,互致「吉祥如意」,祈禱合家安康,福祿長久。「吉祥」、「萬象」、「吉慶」、「如意」等詞為中國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祝頌之詞
二獅滾綉球
圖案:獅子、綉球。
解題:獅,哺乳綱貓科動物。雄獅壯碩雄健,頸有鬣。我國古代工藝中的獅紋樣,是歷代民間藝人加工,提煉並加以圖案化的結果,較真獅英武而活潑。綉球是用絲織品仿綉球花製作的圓球。古代視綉球的為吉祥喜慶之品。據《漢書·禮樂志》,漢代民間流行「獅舞」,兩人合扮一獅,一人持綵球逗之,上下翻騰跳躍,活潑有趣。「獅子滾綉球」圖案,來源於此。舞獅子為民俗喜慶活動,且寓意祛災祈福。由綉球組成的圖案又叫「綉球錦」、「綉球紋」等。
一品清廉
圖案:荷花
解題:一品,古代最高官階名稱。《國語·周語》:「外官不過九品」。皇帝以下文武百官共分九級,是為九品;一品指最高一級。蓮,荷花也。《爾雅·釋草》:「荷,芙渠……其實蓮。」蓮與荷常混用。古來贊美荷花之詩文甚多。宋周敦頤《愛蓮說》之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至今膾炙人口。「蓮」與「廉」同音,「一品清廉」寓意居高位而不貪,公正廉潔,這是舊時老百姓對清官的贊頌之詞。
參考資料:http://www.chnmuseum.com/index03.html
下面這個你自己看吧。http://cul.sohu.com/20050207/n2241287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