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小寒手抄報圖片簡單漂亮

小寒手抄報圖片簡單漂亮

發布時間:2022-08-18 06:46:25

① 二十四節氣歌的手抄報及圖片

24節氣歌的手抄報及圖片不知道的話可以在網路裡面搜索。按24節氣歌,隨便搜一下,它都會跳出來,正常上學的時候,老師都有教大家背誦。圖片可以從網上搜一下,看一下哪一個比較合適。

② 二十四節氣手抄報

二十四節氣手抄報

二十四節氣手抄報,心靈手巧是完成它的關鍵,手抄報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寶貴的鍛煉機會,黑板報可以利用彩色的粉筆來上色,黑板報也要顯現出班級的創意,看完二十四節氣手抄報,就動手做一張吧!

二十四節氣手抄報1

二十四節分別是那些?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節氣中一節,立春

立春,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反映著一年四季的更替。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

二十四節氣手抄報2

二十四節氣名稱含義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結、凝華現象,但實質上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現凝露現象;氣溫繼續下降,不僅凝露增多,而且越來越涼;當溫度降至攝氏零度以下,水汽凝華為霜。

小滿、芒種則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驚蟄、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甦,來預示春天的回歸。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歷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二十四節氣手抄報3

二十四節氣

農歷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二十四節氣即:立春、 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遠在春秋時期,中國古代先賢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農歷二十四節氣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豐富,其中既包括相關的諺語、歌謠、傳說等,又有傳統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工藝品、書畫等藝術作品,還包括與節令關系密切的漢族節日文化、生產儀式和民間風俗。二十四節氣是古代漢族農業文明的具體表現,具有很高的.農業歷史文化的研究價值。2011年6月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閱讀:

十二四節氣歷史起源

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將每年日影最長定為「日至」(又稱日長小滿至、長至、冬至),日影最短為「日短至」(又稱短至、夏至)。在春秋兩季各有一天的晝夜時間長短相等,便定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漢武帝時,落下閎將節氣編入《太初歷》之中,並規定無中氣之月,定為上月的閏月。

二十四節氣每一個分別相應於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二十四節氣又分為12個節氣和12個中氣,一一相間。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在公歷中它們的日期是相對固定的,上半年的節氣在6日,中氣在21日,下半年的節氣在8日,中氣在23日,二者前後不差1~2日。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應了季節、物候現象、氣候變化三種。反應季節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稱八位;反應物候現象的是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反應氣候變化的有雨水、穀雨、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③ 求關於立冬的手抄報版面簡單有好看還有內容的急急急急急急急等待你的出現解救我啊!✪ω✪

編輯本段節氣 :

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是一年中氣候最寒冷的季節。
立冬
立冬時值公歷的11月7日前後。立冬單從字面上可解疆為:「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民間習慣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冬,作為終了之意,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諺語說「立冬晴,一冬凌(嚴寒意)」, 「立冬陰,一冬溫(暖冬)」,古人在立冬看氣象,卜一冬的冷暖。立冬之時怕逢壬,來歲高田枉費心,此日更逢壬子日,災殃預報黎民。立冬無雨一冬晴,立冬有雨一冬雨,立冬若遇西北風,定主來年五穀豐。
小雪
小雪時值公歷的11月22日前後。此時因氣溫急劇下降而開始降雪,但還不到大雪紛飛的時節,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後,黃河流域開始降雪(南方降雪還要晚兩個節氣);而北方,已進入封凍季節。「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這時已呈初冬景象。農諺曰: 「小雪不見雪,便把來年長工歇。」意思是,到了小雪節氣,還未下雪,在中國北方則冬麥無法過冬,而明年將缺水並有蟲害,農事不佳,可以不請長工。由此可見冬天的降雪量直接影響農作物的收成。
大雪
大雪時值公歷的12月7日前後。「大雪」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表示降雪開始大起來。古人解釋說: 「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當地面有積雪,則雪大的象徵。北方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自然景現,南方也有「雪花飛舞,漫天銀色」的迷人圖畫。我國北方在農業上,有「瑞雪兆豐年」的說法,這主要是說雪鋪蓋在地上,因溫度低,能殺死越冬的蟲子,給農業帶來好處。小雪封地,大雪封河.麥蓋三層被,枕著饅頭睡.冬月初一有風疾病多,更兼大雪有災魔,冬至天晴無雨色,明年定唱太平歌。
冬至
冬至時值公歷的12月21日前後。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我們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天文學上規定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開始。而冬至以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長了。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古人認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古人用日圭測日影,很早便發現這一天日影最長,所以以這一天為始最容易校正,所以古人將冬至日立為一年之始。我國周朝開始以冬至所在月為一月,正月初一,指的便是當月新月初生的這天,為一年的開始。周朝當時已採用地支記月,冬至所在的月份為子月,即現今農歷的十一月。
小寒
小寒時值公歷的1月5日前後。小寒以後,開始進入寒冷季節。冷氣積久而寒,此時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達極點,所以稱為小寒。隆冬「三九」基本上處在本節氣內,在氣象記錄中,是一年中最冷的天氣,有小寒勝大寒之說。因溫度低下,往往小麥、果樹、窖藏瓜菜及畜禽遭受凍害。「小寒、大寒凍作一團」「街上走走,金錢丟手」以上兩句都是形容這一季節寒冷的古代民間諺語。在農業社會里,此時農事已了,收成已畢,家家戶戶都開始置辦年貨,准備過新年了。小寒節日霧,來年五穀富。寒湖過後天轉晴,一朝西風有霜成。(臘月)初一東風六畜災,倘逢大雪旱年,若然此是天氣發,下歲農夫大發財。
大寒
大寒時值公歷的1月20日前後。此時天氣寒冷至極,所以稱為大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後一個節氣,正處於四九和五九中,往往比一上個節氣有所回升,我國長江流域一帶平均氣溫零下2-4℃,最低氣溫一般零下14~17℃,極端最低氣溫可降至零下20℃。最大凍土深度30~40厘米,為全年凍土最深的節氣。有些年份,全年最低氣溫會出現在本節氣中。

④ 小滿手抄報簡單又漂亮圖片

小滿手抄報簡單又漂亮圖片如下:

工具/原料:筆,彩色鉛筆,橡皮檫,紙。

1、先畫一條有弧度的線,線下掛綵帶,數量與大小隨意。

⑤ 二十四節氣主題手抄報

二十四節氣主題手抄報

二十四節氣主題手抄報,這樣對孩子動手能力提升也有幫助,這對於手巧的孩子來說難度並不大,手抄報是一種比較依靠腦力的勞動,相信大家對手抄報都不陌生,我和你一起了解二十四節氣主題手抄報。

二十四節氣主題手抄報1

一、二十四節氣手抄報資料:

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2014年4月中國文化部正式啟動將「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申報工作。

二、二十四節氣手抄報資料:二十四節氣名稱含義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結、凝華現象,但實質上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現凝露現象;氣溫繼續下降,不僅凝露增多,而且越來越涼;當溫度降至攝氏零度以下,水汽凝華為霜。

小滿、芒種則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驚蟄、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甦,來預示春天的回歸。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歷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二十四節氣主題手抄報2

二十四節氣在我國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歷法知識,不知道的人不多。她是我國古代人計算時令變化的,一種十分獨特的歷法。二十四節氣是按照春夏秋冬,寒暑易季的氣候,把每年進行等分,每個節氣15天左右。告訴人們以歲時順序,教民耕作,不誤農時。二十四節氣的順序和含義如下:

1、立春:是春季開始的節氣,表示嚴冬已經過去,氣溫開始回升。

2、雨水:標志著我國大部分地區先後冰消雪化,氣溫回升,濕度增大,雨水漸多。

3、驚蟄:蟄,藏的意思。動物入土冬眠叫入蟄,至第二年春雨後爬出,古時以為是被雷聲震動,故叫驚蟄。這時天氣轉暖,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華中農諺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停歇」。

4、春分:春分恰是太陽光直射在赤道上,晝夜各半的一天。這一天全國各地的'晝夜幾乎都是一樣長。天文學上劃定春分為北半球春季的開始,我國大部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5、清明:清明時節天氣漸暖,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均勻氣溫上升到10度以上,長江流域氣溫更高。北方草木發芽返青,南方大地已披上綠裝。我國農諺說:「種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前後,種瓜種豆」。這個節氣開始的一天是清明節,有踏青掃墓的習俗。

6、穀雨:穀雨時氣溫、地溫都已穩定升高,雨水增多,有利於五穀生長,故有「雨生百穀」之說。

7、立夏:表示春去夏來,行將進入火勢的夏天。此時萬物生長愈加旺盛,欣欣向榮。田間治理日益繁忙。農諺曰:「立夏三朝遍地鋤」。

8、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

9、芒種:指有芒的麥類和蠶豌豆等夏收作物,在這個節氣里即將成熟,也到了採收留種時。我國南方也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10、夏至: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長,夜最短,又叫日北至日,即太陽運行到最北的一天。天文學上劃定夏至為北半球夏季的開始。

11、小暑:這時正值「三伏」的「初伏」,氣候炎熱、蒸悶。在農業生產上,多忙於夏秋作物的田間治理。

12、大暑:這時正值「中伏」,是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炎熱時期。

13、立秋:我國習慣上作為秋季的開始,預示著天氣轉涼,植物結子,秋收季節即將來臨。但立秋後暑氣並未散盡,還有氣溫較熱的「秋老虎」在後頭。

14、處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處,止也。暑氣這時而止矣。」此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15、白露:天氣轉為涼爽,晝夜溫差加大,地面上的水汽晚上容易在草木上結成白色露珠,故得名白露。

16、秋分:秋分與春分這一天一樣,太陽又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等長。秋分這天處於整個秋天的中間,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秋天。

17、寒露:氣溫繼續下降,天氣明顯轉涼,早晨和夜間地冷露凝。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開始進行秋收秋種。

18、霜降:《月令七十二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表示泛博中原地區開始有霜。

19、立冬:為冬季開始的節氣,這時黃河中下游地區即將結冰。

20、小雪:《月令七十二集解》:「十月中,雨下而為冷氣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這時黃河流域一般開始下雪。

21、大雪:《月令七十二集解》:「大者盛也,這時而雪盛矣。」此時的天氣較前更冷,降雪的次數和量也將增多。

22、冬至:與夏至相反,北半球冬至時白晝最短,日照物影最長,黑夜最長。過了冬至白晝就一天天地增長了。北方民間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的說法。

23、小寒:是一年中溫度已到嚴冬的節氣,這時正值「三九」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天寒地凍,進入嚴冬時期。

24、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時期,相對於小寒來說,標志著嚴寒的持續和加劇。《三禮義宗》曰:「冷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⑥ 二十四節氣小知識 手抄報

二十四節氣小知識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至今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2]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定於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歷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隨著中國歷法的外傳,二十四節氣已流傳到世界許多地方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利用之間的關系,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到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這八個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後來到了《淮南子》一書的時候,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
有人認為二十四節氣從屬農歷,其實,它是根據陽歷劃定的。即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劃分為24個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黃道分成24個等份,每等份各占黃經15°。由於太陽通過每等份所需的時間幾乎相等,二十四節氣的公歷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後,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並有兩句口訣:
上半年來六、廿一,
下半年來八、廿三。
古時把節氣稱「氣」,每月有兩個氣:前一個氣叫「節氣」,後一個氣叫「中氣」。二十四節氣按月分布情況如下表,它又同農歷閏月的安排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農歷中,以立春為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二十四個節氣的名稱,是隨著斗綱所指的地方並結合當時的自然氣候與景觀命名而來的。所謂斗綱,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顆星隨著天體的運行,斗綱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為寅,黃昏時杓是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是指寅;二月為卯,黃昏時杓是指卯,半夜衡是指卯,白天魁是指卯,其餘的月份類推。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24節氣是中國人祖先的智慧的發現。現在很多人都在說,24節氣很好,只是它只適合中國這塊地方,或者更確切說只適合黃河流域華北這片土地。再遠些就不適用了。果真如此嗎?我來從分析24節氣的名稱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先把24節氣的名稱按次序列下,分為四組,每組又分為前後兩半: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這樣一擺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個立字後,緊跟著後半開始,又見「春夏秋冬」四個大字領頭。這什麼意思呢?不言而喻,這是說春夏秋冬四季從四個立立起來,立起來就是開始嘛。後半的「春夏秋冬」配上兩個「分」字,兩個「至」字。分是什麼意思?最簡單的「分」,就是「一分為二」了,可見這就表明,在這里把一季「一分為兩半」了。那另外兩個「至」字呢?容易誤解為「到頭了」的意思,但要弄清楚是什麼到頭了?不要當作是一季到頭了,而是太陽向北或向南走到頭了,要回頭走了。確切追究這個「至」字的本義的話,「至」是極的意思。比如我們說「至少」,就是說不能再少了,少到極點了。夏至就是說太陽向北走到`極點了,要回頭了,但夏季並沒有完,而是剛剛到中點。冬至也是類似,太陽剛剛到極南點,開始轉向北了,冬季過了一半了。

通常把這八個節氣稱為四季八節。實際是四始八中。它們是界定四季的。可是四季又是什麼意思呢?夏季不是熱天嗎?,冬季不是冷天嗎?為什麼快到了夏季的末尾才大暑,快到了冬季的末尾才大寒?這夏季和冬季不是歪了嗎?

這個問題提得確實有道理。難道古人給四季定歪了嗎?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奧秘。

原來冷和熱雖然是依賴太陽的照射,但人們感覺到的冷和熱卻是原因很復雜的,太陽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比如一個大房子兩頭有兩個門,冬天從左端門端進一盆火,慢慢向右門移動,最後從右端門端出去。您說是不是當這盆火移到中央的時候房子里的溫度最高?肯定您說不是,是火移到偏右門時溫度最高。原因是火向空氣散熱是需要時間的,火移到中間時,熱還沒有來得及散開。太陽照射與此類似,影響氣溫的因素還要復雜得多。所以,季節的概念,最初發生時是很樸素的,根據人鍆的直接感受。當人們要定四季的准確概念,並想把四季概念納入歷法的時候,人們認識到不能僅僅根據氣溫來定四季。同一時間,各地氣溫不相同,不同年的同一歷時,氣溫也不總相同。因此必須找到最穩定的普遍適用的定四季的標准。我們聰明的祖先,找到了這個標准,那就是太陽的南北位置。這個標準是天文標准。太陽的南北位置雖不能唯一決定一個地方的氣溫,但它能大體上有規率的影響一年中的溫度變化。因此按太陽的南北位置來定四季是有實際價值的。當然這樣定的四季必須與按氣溫來定的直感四季有區別了。通常把直感的四季稱氣象四季。氣象四季不能作歷法四季。而剛才說的天文四季才能作歷法四季。氣象四季通常比天文四季有些滯後,中國的黃河流域大概滯後三個期。24節氣中上述八個所定的四季,正是天文四季,也是歷法四季。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大暑和大寒不在夏季和冬季的中間了。

四季八節是24節氣的骨架,也是歷法的骨架。其它十六個節氣則是骨架上的枝條或肉。枝條或肉的用處是天文四季通向氣象四季的橋梁。

我們看立春和春分之間三等分插入了「雨水」和「驚蟄」。這兩個名字描寫了春季上半季的氣象或生物的特徵。要開始下雨了,藏在地下過冬的小生命聽見太陽的召喚要開始蘇醒了。春分和立夏之間插入的是「清明」和「穀雨」。從「清明時節雨紛紛」我們可以知道清明節氣時的氣候情況。從穀雨的字面可以知道這是莊稼需要雨水促長的季節。立夏與夏至之間插入「小滿」和「芒種」。小滿是小麥灌漿的時候,芒種是小麥收割和秋種的大忙季節。夏至與立秋之間插入「小暑」和「大暑」,這是最熱的一個月了。立秋和秋分之間插入「處暑」和「白露」,這是暑威強弩之末,和早晚開始見露珠的初秋季節了。秋分與立冬之間插入「寒露」和「霜降」,其意已見字自明了。立冬與冬至之間插入「小雪」和「大雪」;冬至與立春之間插入「小寒」和「大寒」,其氣象意義就更清楚,不必解釋了。總之一句話,八節之間插入的十六個節氣,是用來描述中國黃河流域的氣象和物候的。世界任何其它地區都可根據各地的氣象和物候特徵模仿為這十六個節氣取適當的名稱,就像世界時和區時的關系一樣。所以說:24節氣實際是全世界適用的。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歷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由於2000年來,我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故二十四節氣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

農歷"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根據太陽在春夏秋冬時在黃道上的不同位置,近一步區分成24種不同位置,謂之節氣,先民將冬至到次年冬至整個回歸年時間平分成12等分,每個分點稱為「中氣」,再將中氣間長均分為二,其分點叫作「節氣」。這十二中氣和十二節氣的統稱為「二十四節氣」。西洋的歷法中,只分春分、夏至、秋分與冬至四個節氣,對應太陽在黃道上,兩次穿越赤道與最北與最南的四個時刻,作為四季的中心。而我國農歷里則把節氣分得很細,定出了二十四節氣,相鄰兩節氣對應太陽在黃道上運行15度。節氣的名稱大都反應物候、農時或季節的起點與中點,明顯是以方便農耕為考量,可說是太陽位置的反映,也是氣候寒暖的反映。最遲在春秋時代就產生這樣的概念。
地球繞橢圓軌道公轉,在近日點附近(冬至)的運行速度較快,而在遠日點(夏至)附近運行速度較慢,所以以地球的觀點,太陽在黃道上運行的速度也是冬快夏慢,運行15度所須的時間自然有別,因此兩節氣之間所經歷的時間長短也不同。冬天的節氣較密,而夏季的節氣較疏。二十四節氣的劃分完全按回歸年的長度。
為了調合回歸年(陽歷)與朔望月(陰歷)之間的差異,農歷把二十四節氣中,雙數的叫中氣,單數的叫節氣,而且規定每一個中氣標定在一個農歷的月份中,例如雨水必定在正月,春分必定在二月,穀雨必定在三月,其餘依此類推。另月名也必須和相對應的中氣相合。
朔望月一般比太陽在黃道上運行30度的時間短,故經過數月後,按朔望月排出來的月份,就有一個輪不上任何中氣,而這個月在農歷里就定為「閏月」,由於它沒有月名,所以仍沿用上一個月的月名,而稱為閏某月,1998年農歷5月份之後的一個月內(6月24日到7月22日)只有「小暑」一個節氣,於是就成為「閏五月」。
二十四節氣的名稱與其物候如下: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春是蠢動,表示萬物開始有生氣,這一天春天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水將多。
驚蟄:春雷響動,驚動蟄伏地下冬眠的生物,它們將開始出土活動。
春分: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這一天晝夜相等,所以古代曾稱春分秋分為晝夜分。
清明:明潔晴朗,氣候溫暖,草木開始萌發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的意思。雨水增多,適時的降雨對穀物生長很為有利。
立夏:夏天開始,萬物漸將隨溫暖的氣候而生長。
小滿:滿指籽粒飽滿,麥類等夏熱作物這時開始結籽灌漿,即將飽滿。
芒種:有芒作物

立春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1st solar term)Feb.3,4, or 5
雨水 Rain Water (2nd solar term)Feb.18,19 or 20
驚蟄 the Waking of Insects (3rd solar term)Mar.5,6, or 7
春分 the Spring Equinox (4th solar term)Mar.20,21 or 22
清明 Pure Brightness (5th solar term)Apr.4,5 or 6
穀雨 Grain Rain (6th solar term)Apr.19,20 or 21
立夏 the Beginning of Summer (7th solar term)May 5,6 or 7
小滿 Lesser Fullness of Grain (8th solar term)May 20,21 or 22
芒種 Grain in Beard (9th solar term)Jun.5,6 or 7
夏至 the Summer Solstice (10th solar term)Jun.21 or 22
小暑 Lesser Heat (11th solar term)Jul.6,7 or 8
大暑 Greater Heat (12th solar term)Jul.22,23 or 24
立秋 the Beginning of Autumn (13th solar term)Aug.7,8 or 9
處暑 the End of Heat (14th solar term)Aug.22,23 or 24
白露 White Dew (15th solar term)Sep.7,8 or 9
秋分 the Autumn Equinox (16th solar term)Sep.22,23 or 24
寒露 Cold Dew (17th solar term)Oct.8 or 9
霜降 Frost\'s Descent (18th solar term)Oct.23 or 24
立冬 the Beginning of Winter (19th solar term)Nov.7 or 8
小雪 Lesser Snow (20th solar term)Nov.22 or 23
大雪 Greater Snow (21th solar term)Dec.6,7 or 8
冬至 the Winter Solstice (22th solar term)Dec.21,22 or 23
小寒 Lesser Cold (23th solar term)Jan.5,6 or 7
大寒 Greater Cold (24th solar term)Jan.20 or 2
(一)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
西園梅放立春先,雲鎮霄光雨水連。
驚蟄初交河躍鯉,春分蝴蝶夢花間。
清明時放風箏好,穀雨西廂宜養蠶。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滿布庭前。
隔溪芒種漁家樂,農田耕耘夏至間。
小暑白羅衫著體,望河大暑對風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處暑西樓聽晚蟬。
翡翠園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華天。
枯山寒露驚鴻雁,霜降蘆花紅蓼灘。
立冬暢飲麒麟閣,綉襦小雪詠詩篇。
幽闔大雪紅爐暖,冬至琵琶懶去彈。
小寒高卧邯鄲夢,捧雪飄空交大寒。
(三)
立春梅花分外艷,雨水紅杏花開鮮;
驚蟄蘆林聞雷報,春分蝴蝶舞花間。
清明風箏放斷線,穀雨嫩茶翡翠連,
立夏桑果象櫻桃,小滿養蠶又種田。
芒種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練;
小暑風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賞紅蓮。
立秋知了催人眠,處暑葵花笑開顏;
白露燕歸又來雁,秋分丹桂香滿園。
寒露菜苗田間綠,霜降蘆花飄滿天;
立冬報喜獻三瑞,小雪鵝毛片片飛。
大雪寒梅迎風狂,冬至瑞雪兆豐年;
小寒遊子思鄉歸,大寒歲底慶團圓。
(四)二十四節氣氣候農事歌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頭,春播備耕早動手,一年之計在於春,農業生產創高優。
雨水:雨水春雨貴如油,頂凌耙耘防墒流,多積肥料多打糧,精選良種奪豐收。
驚蟄:驚蟄天暖地氣開,冬眠蟄蟲蘇醒來,冬麥鎮壓來保墒,耕地耙耘種春麥。
春分:春分風多雨水少,土地解凍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曬,冬麥返青把水澆。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種瓜點豆好時辰,植樹造林種甜菜,水稻育秧選好種。
穀雨:穀雨雪斷霜未斷,雜糧播種莫遲延,家燕歸來淌頭水,苗圃枝接耕果園。
立夏:立夏麥苗節節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溫棚防風要管好。
小滿:小滿溫和春意濃,防治蚜蟲麥稈蠅,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絨剪毛防冷風。
芒種:芒種雨少氣溫高,玉米間苗和定苗,糜谷蕎麥搶墒種,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雜去劣選好種,消雹增雨乾熱風,玉米追肥防粘蟲。
小暑:小暑進入三伏天,龍口奪食搶時間,玉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閑。
大暑:大暑大熱暴雨增,復種秋菜緊防洪,勤測預報稻瘟病,深水護秧防低溫。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深翻深耕土變金,苗圃芽接摘樹心。
處暑:處暑伏盡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糧菜後期勤管理,冬麥整地備種肥。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熱,播種冬麥好時節,灌稻曬田收葵花,早熟蘋果忙採摘。
秋分:秋分秋雨天漸涼,稻黃果香秋收忙,碾谷脫粒交公糧,山區防霜聽氣象。
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飛,洋芋甜菜忙收回,管好蘿卜和白菜,秸稈還田秋施肥。
霜降:霜降結冰又結霜,抓緊秋翻蓄好墒,防凍日消灌冬水,脫粒曬谷修糧倉。
立冬:立冬地凍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培田整地修渠道,農田建設掀高潮。
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飄,幼樹葡萄快埋好,利用冬閑積肥料,莊稼沒肥瞎胡鬧。
大雪:大雪臘雪兆豐年,多種經營創高產,及時耙耘保好墒,多積肥料找肥源。
冬至:冬至嚴寒數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積極參加夜技校,增產豐收靠科研。
小寒:小寒進入三九天,豐收致富慶元旦,冬季參加培訓班,不斷總結新經驗。
大寒:大寒雖冷農戶歡,富民政策誇不完,聯產承包繼續干,歡歡喜喜過個年。
(五)節氣百子歌
說個子來道個子,正月過年耍獅子。
二月驚蟄抱蠶子,三月清明墳飄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陽吃粽子。
六月天熱買扇子,七月立秋燒袱子。
八月過節麻餅子,九月重陽撈糟子。
十月天寒穿襖子,冬月數九烘籠子。
臘月年關四處去躲帳主子。
(六)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歷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七)東北農民流行節氣的順口溜
立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芒種開了鏟,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處暑動刀鐮,白露煙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嚴,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臘月,大寒整一年。
(八)二十四節氣歌
打春陽氣短,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小滿鳥來全
芒種開了鏟,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熱,大署三伏天
立秋忙打淀,處暑動刀鐮
白露煙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河插嚴
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大寒又一年
(九)
芒種火燒天,夏至雨連連

⑦ 春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又漂亮又簡單的春節手抄報內容如下:

1、春節,是農歷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2、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3、春節的習俗有很多,如貼春紅、守歲、吃團年飯、拜年、祭祖等。除夕這天,全家歡聚一堂,吃罷「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派發「壓歲錢」,然後「守歲」,迎接新年到來。在農歷新年第一天,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恭祝新年大吉大利。

4、從正月初一開始,人們會舉行舞獅、放爆竹、拜年等活動。在年節期間,親朋好友之間還要相互走訪拜年,以此來表達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願。而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民間還有賞花燈、猜燈謎、鬧元宵等慶祝活動。

⑧ 小寒手抄報內容文字

小寒手抄報內容文字

小寒手抄報內容文字,小寒是二十四節氣倒數第二個節氣,自己動手製作手抄報是很有意義的,除了創意的繪畫技巧以外,內容的選用也很重要,以下分享小寒手抄報內容文字。

小寒手抄報內容文字1

小寒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俗話說,「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節氣內。但這只是一般規律,少數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

古時候對小寒非常重視,例如到了小寒時節,北方人就會吃煮菜,主要是一些偏暖性的食物。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已經慢慢淡化了,不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要注意適當的養生保暖。

而到了小寒的時候,也將接近一年的尾聲了,這個時候的年味也變的濃很多了。大家已經差不多在准備過年要用的東西了,大街小巷也能夠聽到喜氣洋洋的新年歌,而小商小販也開始賣起了各種各樣的年貨了。

古人在意小寒,還因為這個節氣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小寒到了,寒冬臘月也就來了,此時古人特別注意保暖和保健。小寒後冬天的棉衣全都會上身,牲畜也要加料,「人到小寒衣滿身,牛到大寒草滿欄。」

小寒吃什麼暖中補虛

而小寒與大寒之間,也有氣候上的對應關系,諺稱「小寒不寒寒大寒」。類似說法還有:「小寒天氣熱,大寒冷莫說」、「小寒凍土,大寒凍河」。這些諺語,意在提醒人們注意早做准備,防凍防災,可見小寒在農事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小寒時節的寒冷並未阻礙一些耐寒植物的生長,二十叫番花信風中的前三信開放了,「一信梅花開」,梅花因其在臘月開放。所以又稱臘梅。

伴隨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在橫斜的枝枝椏上,梅花頂著寒風綻放了,還不時地散發著香氣,這種不畏嚴寒的高貴品格引得世人大加贊頌「梅花香自苦寒來」。

小寒節氣農事需要注意什麼

天氣寒冷滴水成冰的季節,是人們賞冬景的大好時機。北國冰城哈爾濱的冰雕巧奪天工,松花江上的霧凇堪稱一絕,林海雪原呼號的朔風及不畏嚴寒的野生動物,把個寒冷的冬季給攪動得有了聲色。

人們耐不住長夜的寒冷寂寞,紛紛開始了豐富多彩的廣外運動,參加體育鍛煉。「冬練三九」是說冬季適合人體熱量的散發,是提高人體新陳代謝、增強體質的好時機。

小寒手抄報內容文字2

小寒的特點

小寒的特點是天逐漸的開始寒冷,尚未大冷的時候。隆冬「三九」也基本上處於本節氣之內,因此有「小寒勝大寒」的`說法。這是因為在上一個節令冬至的時候,地表得到太陽光、熱是最少的時候,但還有土壤深層的熱量補充,所以還不是全年最冷的時候。

一般都會等到冬至過後,也是到「三九」的前後,土壤深層的熱量也消耗殆盡,盡管能夠得到太陽光、熱稍有增加,但是還會入不敷出,於是便出現全年的最低溫度的時候。

小寒的傳統習俗

1、探梅

這個時候臘梅已經全開了,紅梅含苞待放,挑選有梅花的絕佳風景地,細細賞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會為之清爽振奮。

2、冰戲

我國北方的各省,人冬之後就會天寒地訴,冰期十分長久,動輒從11月起,直到次年4月。春冬之間,河面結冰厚實,冰上行走都會用到爬犁。爬犁或由馬拉,或由狗牽,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桿如撐船般劃動,推動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區,大多都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競走的,古代稱為冰戲。

《宋史》有:「故事齋宿,幸後苑,作冰戲。」《欽定日下舊聞考》中記載有:「西華門之西為西苑,榜曰西苑門,入門為太液池,冬月則陳冰嬉,習勞行賞。」《倚晴閣雜抄》中關於北平舊時的風俗,寫有:「明時,積水潭嘗有好事者,聯十餘床,攜都籃酒具,鋪截銳其上,轟飲冰凌中,亦足樂也。」

3、廣東:吃糯飯

廣州的傳統習俗,小寒早上都會吃糯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裡面一起吃。

4、養生上來看講

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日常食物中屬於熱性的食物主要有鱒魚、辣椒、肉桂、花椒等;屬於溫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薺菜、蘆筍、芥菜、南瓜、生薑、蔥、大蒜、杏子、桃子、大棗、桂圓、荔枝、木瓜、櫻桃、石榴、烏梅、香椽、佛手、栗子、核桃仁、杏仁、羊肉、豬肝、豬肚、火腿、狗肉、雞肉、羊乳、鵝蛋、鱔魚、鱅魚、鰱魚、蝦、海參、淡菜、蚶、酒等。特別要提出的是,小寒時節正是吃麻辣火鍋、紅燜羊肉的好時間,在這一天可以和親朋好友一起出去吃。

5、吃黃芽菜

民間一直有句流傳下來的諺語: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可見大寒和小寒時節寒冷的程度使人無法想像的。從字面上來看,大寒冷於小寒,但實際上,小寒一般在二九的第6天,再過三四天就是三九,所以可以說小寒節氣才是全年最冷的的時候。

為了禦寒,我國的青少年在小寒的時候就會有一些特別的體育鍛煉方式,如滾鐵環、擠油渣渣(靠著牆壁相互擠)、斗雞(盤起一腳,一腳獨立,相互對斗)等。湖南鄉間一直到今天還會流行。

據《津門雜記》記載,天津地區舊時就會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是天津的特產,用白菜芽製作而成的。冬至後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二寸左右,以糞肥覆蓋,不要透氣,半月後取食,脆嫩無比,彌補冬日蔬菜的匱乏。並且現代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過去那樣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擔憂。

小寒手抄報內容文字3

小寒養生知識

注意起居保暖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

「中醫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天氣寒冷,則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保暖是第一要務,尤其是對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對於老人家,則在保暖的同時還要注意通風,密切防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注意適當鍛煉

民諺曰:「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到懶一懶,多喝葯一碗。」這說明了冬季鍛煉的重要性。在這乾冷的日子裡,宜多進行戶外的運動,如晨早的慢跑、跳繩、踢毽等。還要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在此節氣里,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中醫認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遇寒則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注意飲食補腎

小寒天氣寒冷,進補應該以補腎驅寒為主。比如以「當歸生薑」為主要原料的當歸生薑羊肉湯,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非常適合慢性疲勞、亞健康狀態較為嚴重的白領一族;而有嚴重腰膝酸軟、畏寒怕冷、性功能減退症狀的人群,則適合進補「羊腎紅參粥」,有益氣壯陽、填精補髓的作用,具體做法為:羊腎1隻,紅參數克,均切成碎末,放入大米100克,熬粥。

注意泡腳驅寒

中醫認為,「血遇寒則凝」,所以小寒養生做好驅寒非常重要。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腳涼,即所謂寒從腳下起。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中葯泡腳,可以用當歸、紅花、雞血藤等中葯材放於鍋中,煮成水,每天倒入溫水中泡腳使用。泡腳之後可以用5分鍾揉搓足心湧泉穴,可以收到較好的驅寒效果,還可以促進睡眠。

⑨ 春節手抄報圖片大全簡單又漂亮

春節手抄報圖片大全又漂亮,又簡單視頻。

⑩ 二十四節氣的手抄報內容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手抄報吧,手抄報版面編排和美化設計也要圍繞著主題,根據主題和文章內容決定形式的嚴肅與活潑,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什麼樣的手抄報才經典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二十四節氣的手抄報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十二四節氣

農歷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二十四節氣即:立春、 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遠在春秋時期,中國古代先賢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農歷二十四節氣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豐富,其中既包括相關的諺語、歌謠、傳說等,又有傳統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工藝品、書畫等藝術作品,還包括與節令關系密切的漢族節日文化、生產儀式和民間風俗。二十四節氣是古代漢族農業文明的具體表現,具有很高的農業歷史文化的研究價值。2011年6月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二十四節氣手抄報資料:

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2014年4月中國文化部正式啟動將「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申報工作。

二、二十四節氣手抄報資料:二十四節氣名稱含義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結、凝華現象,但實質上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現凝露現象;氣溫繼續下降,不僅凝露增多,而且越來越涼;當溫度降至攝氏零度以下,水汽凝華為霜。

小滿、芒種則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驚蟄、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甦,來預示春天的回歸。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歷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閱讀全文

與小寒手抄報圖片簡單漂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雞的圖片可愛圖片 瀏覽:972
古風美女望月手繪圖片簡單 瀏覽:885
如何批量摳掉圖片的背景 瀏覽:87
怎麼畫金魚圖片 瀏覽:92
word里頭怎麼把圖片均勻分布 瀏覽:145
keyshot怎麼把圖片嵌入 瀏覽:815
流汗動漫男生圖片 瀏覽:662
圖片文字向下 瀏覽:337
漫畫頭像傷心男生圖片 瀏覽:705
逆襲女孩動漫圖片 瀏覽:783
坐在地上的圖片女生半身性感 瀏覽:792
歐美女p圖片 瀏覽:531
超萌裝扮圖片大全可愛 瀏覽:139
帥哥紋身圖片大全簡單 瀏覽:248
男生畫圖個性蛋糕圖片 瀏覽:833
上海國產pdf圖片轉word 瀏覽:113
女生表白情話搞笑圖片 瀏覽:564
燈光如何調節圖片 瀏覽:570
手機簡訊怎麼刪除不了圖片 瀏覽:430
鴻蒙系統桌面圖片如何去文字 瀏覽: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