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音樂簡譜符號詳解
簡單來說:
音符
音符用數字1至7表示.這7個數字就等於大調的自然音階.如果是C大調,加上音名,就會是這樣:
音階CDEFGAB唱名doremifasollasi數字1234567八度
如果是高一個八度,就會在數字上方加上一點.如果是低一個八度,就會數字下方加上一點.在中間的那一個八度就什麼也不用加.如果要再高一個八度,就在上方垂直加上兩點;要再低一個八度,就在下方垂直加上兩點,如此類推.見下表所示:
.大調12345671小調67123456··
音長
通常只有數字的是四分音符.數字下加一條橫線,就可令四分音符的長度減半,即成為八分音符;兩條橫線可令八分音符的長度減半,即成為十六分音符,余此類推;簡單來說,下加橫線數目與五線譜的符尾數目相對應.數字後方的橫線延長音符,每加一條橫線延長一個四分音符的長度.
正如五線譜的附點一樣,數字後方加一點會將音符長度增加一半.
休止符
休止符用「0」來表示.比四分休止符長,就只需在每一個四分休止符再多加一個「0」,不需在後方加上橫線.若整個小節均是休止狀態的話,就在每個四分音符加一個「0」,就像是3拍4就寫成「| 0 0 0 |」,而4拍4就寫成「| 0 0 0 0 |」.
無音高音符
就像敲擊樂的樂器那樣是沒有音高的,這時,簡譜就需要用「X」或「x」表達.例如啦啦隊拍手時,簡譜上就需如此表達:
4/4 > > 拍手:| X X X X X | X X X X 0 X X || [編輯] 小節線
正如五線譜一樣,小節與小節之間以縱線(稱小節線)分隔,樂曲終止以一粗一細的直線表示(但是一般不分粗細);重復樂段以縱線後兩點表示開始,縱線前兩點表示終止.
拍號
拍號的表達方式為:「2/4」、「3/4」、「4/4」、「6/8」等等.拍號一般都是置於調號的後方.
變調與調號
表示調號有兩種方法:可以直接寫「C調」,「C小調」或「Key: C」,「Key: Cm」.亦可寫清楚1代表哪一個音,例如1=C,就是C大調.6=C就是C小調.2=D就是多利安調.
五線譜有升降號,簡譜同樣有升降號.在簡譜中,若需表達升降號,就把符號加在數字1至7的前方,讓該音升高或降低.若要把升降號加在調號跟和弦CDEFGAB七個字母,就須加在它們的後方.
在五線譜中,C小調要把B-E-A三個音降低半音.所以表達它的和聲小調時,就會把一個還原號放在B♭前面.簡譜就一定得寫♯5,因為5不能下降.
延音線、圓滑線與其他音樂符號
簡譜延音線(Tie)跟圓滑線(slur)都是跟五線譜相同,一定得置在數字上方.表達跳音(staccato)時需要特別小心,因為很容易會跟低八度的那一點混淆,因此在表達跳音時把那一點寫得粗點及低點.
詳細解釋:
一般來說,所有音樂的構成有四個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長短」:
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間的音組成的,從鋼琴上直觀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鍵盤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鍵盤音越高。就數字簡譜來說,在數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點「˙」、「︰」符,點的多少可以理解為強度,越多越強,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原理表現為物體振動頻率,越高音振動頻率越高,反之亦然。
2、音的長短:除了音的高低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長短。音的高低和長短的標注決定了該首曲子有別於另外的曲子,因此成為構成音樂的最重要的基礎元素。原理表現為聲音的時值長短。
3、音的力度:音樂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強度。一首音樂作品總會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較強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變化是音樂作品中表達情感的因素之一。原理表現為振幅的大小。
4、音質:也可以稱音色。也就是發出音樂的樂器或人聲。同樣旋律的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樣的音色;小提琴和鋼琴的音色就不一樣。
上述四項構成了任一首樂曲的基礎元素。應該說簡譜基本可以將這些基礎性元素正確標注。
簡譜
表示音的高低的基本符號,用七個阿拉拍數字標記。它們的寫法和讀法如下:
寫法: 1 2 3 4 5 6 7 i
讀法: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以上各音其相對關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 是半音外,其它相鄰兩個音都是全音。
為了標記更高或更低的音,則在基本符號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圓點。在簡譜中,不帶點的基本符號叫做中音;在基本符號上面加上一個點叫高音;加兩個點叫倍高音;加三個點叫超高音;在基本符號下面加一個點叫低音;加兩個點叫倍低音;加三個點叫超低音。
增時線和減時線
簡譜中,音的長短是在基本音符的基礎上加短橫線、附點、延音線和連音符號表示的。
※)短橫線的用法有兩種:寫在基本音符右邊的短橫線叫增時線。增時線越多,音的時值就越長。
不帶增時線的基本音符叫四分音符,每增加一條增時線,表示延長一個四分音符的時間。
寫在基本音符下面的短橫線叫減時線。減時線越多,音就越短,每增加一條減時線,就表示縮短為原音符音長的一半。
※)寫在音符右邊的小圓點叫做附點,表示延長前面音符時值的一半。附點往往用於四分音符和少於四分音符的各種音符。
帶附點的音符叫附點音符。
臨時改變音的高低的符號叫臨時變音記號,主要有升號、降號、還原記號等。
升號寫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該音要升高半音,如#1表示將1升高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高品位方向進一格。
降號寫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該音要降低半音,如 b3 表示將3降低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低品位方向退一格,空弦音降半音就要退到低一弦上去。
還原號是將一小節內「#」或「b」過的某個音回到原來的位置。
以上臨時變音記號都是一小節內才起作用,過了這小節就不起作用了,一小節也就是|XXXX|。
調號
按照一定的次序和位置記在譜號的後面的,這些記號叫做調號。調號總是只用同類的變音記號,即升記號或降記號。簡譜的調號一般是用1等於A、B、C、D、E、F、G來表示,如1=C則表示該簡譜是C調來記譜,如果要表示升級號的調,則在字母前加#號或者b(降)號,可以參考一些簡譜圖片示例。
1=C 2=D 3=E 4=F 5=G 6=A 7=B
音符
在簡譜中,記錄音的高低和長短的符號,叫做音符。而用來表示這些音的高低的符號,是用七個阿拉伯數字作為標記,它們的寫法是:
1、2、3、4、5、6、7讀法為:do、re、mi、fa、sol、la、si(哆、來、米、發、索、拉、西)。
音符是和音高緊密相連的,沒有一個不帶音高的音符。
音高
音符的數字元號如1、2、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鋼琴鍵盤上可以很直觀地理解音符和音高。廣義上說音樂里總共就有7個音符。
高音低音
記在簡譜基本音符號下面的小圓點,叫低音點,它表示將基本音符降低一個音組,即降低一個純八度。記兩個圓點表示將基本音符號降低兩個音組,即降低兩個純八度。
記在簡譜基本音符號上面的小圓點,叫高音點,它表示將基本音符號升高一個音組,即升高一個純八度。記兩個圓點,表示升高兩個音組,即升高兩個純八度。
音符長短
音樂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當然還要表示長短之分。這里引用一個基礎的音樂術語----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長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樂的長短需要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概念。簡譜里將音符分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在這幾個音符裡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個基本參照度量長度,即四分音符為一拍。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個相對時間度量單位。一拍的長度沒有限制,可以是1秒也可以是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長度,那麼二拍就是兩秒;一拍定為半秒的話,兩拍就是一秒的長度。一旦這個基礎的一拍定下來,那麼比一拍長或短的符號就相對容易了。
用一條橫線「—」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來標注,以此來定義該音符的長短。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們的長度標記:
音符名稱 寫法 時值
全音符 X--- 四拍
二分音符 X- 二拍
四分音符 X 一拍
八分音符 X 半拍
—
十六分音符 X 四分之一拍
=
三十二分音符 X 八分之一拍
≡
上例可以看出:橫線有標注在音符後面的,也有記在音符下面的,橫線標記的位置不同,被標記的音符的時值也不同。從表中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就是:要使音符時值延長,在四分音符右邊加橫線「-」,這時的橫線叫延時線、延時線越多,音持續的時間(時值)越長。相反,音符下面的橫線越多,則該音符時間越短。
小調式
(2)連接兩個以上不同的音,也稱圓滑線。要求唱(奏)得連貫、圓滑。
重音記號
用「>」或「□」或「sf」標記在音符的上面,表示這個音要唱(奏)得堅強有力。當「>」與「□」兩個記號同時出現時,表示更強。
保持音記號
用-標記在音符的上面,表示這個音在唱(奏)時要保持足夠的時值和一定的音量。
小節線
用豎線將每一小節劃分開線叫小節線。
終止線
終止線是在樂曲最後,將要結束的地方,這里就不能單純的畫小節線,而是要區別一般的小節線來表示,這種表示的方法是用兩條豎線,其中一條細線,一條粗線並行,細的一條在前,粗的一條在後,這叫「終止線」,表明樂曲終了。
換氣號
用記號「v」標記。表示在此處換氣。
網路:簡譜
⑵ 音符分哪些圖片有嗎
五線譜:
五線譜上的音符:
第一行的是全音符(空心的橢圓),時值四拍,它等於兩個二分音符。
第二行是二分音符(空心的橢圓加一根符桿),時值二拍,它等於兩個四分音符。
第三行是四分音符(實心的橢圓加一根符桿),時值一拍,它等於兩個八分音符。
第四行是八分音符(實心的橢圓加一根符桿和一條符尾),時值半拍,它等於兩個十六分音符。
第五行的是十六分音符(實心的橢圓加一根符桿和兩條符尾),時值1/4拍,它等於兩個二分音符。
五線譜的三十二分音符(實心的橢圓加一根符桿和三條符尾),時值1/8拍,比較少用。
⑶ 全音符 二分音符 四分音符 八分 十六分 三十二分等音符的圖片
全音符 二分音符 四分音符 八分 十六分 三十二分等音符如下圖
⑷ 所有音符圖片和名稱。
這里只能插一幅圖片,還有一副分解圖。
⑸ 請問誰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圖片急啊!!!
圖片如下。從上往下依次為全、二分。。。。。。
⑹ 五線譜簡譜對照表大圖
簡譜對應的五線譜調節步驟是需要用手彈奏,然後會有額外的加線,再利用耳朵來聽就可以為五線譜定調了。最早的發源地是希臘,它的歷史要比數字形的簡譜早得多。在古希臘,音樂的主要表現形式是聲樂。到了羅馬時代,開始用另一種符號來表示音的高低,這種記譜法稱為「紐姆記譜法」。
五線譜簡譜對照表大圖,如圖所示:
(6)簡單的音符圖片擴展閱讀:
一、五線譜:
1、記錄筆記的五個平行水平線稱為五線譜。員工的五行和由五行形成的空間是從下往上計算的。如果將音樂寫在多根譜線上,則譜線必須用譜號鏈接。
2、音符在五線譜上的位置越高,聲音越高。相反,便箋的位置越低,便箋在工作人員上的位置就越多。要確定音符的高度,必須使用譜號指示音符。譜號記錄在職員的一行上,因此該行具有固定的級別名稱和高度,並且還確定其他行或房間的級別名稱和高度。
二、表示法:
1、注釋的長度通過在基本注釋的基礎上添加破折號,點,延音線和連字元來表示。
2、有兩種使用破折號的方法:寫在基本音符右側的破折號稱為時間增量。時間越長,音符的持續時間就越長。沒有時間表的基本音符稱為四分音符。每次添加時間線都意味著延長了四分音符的時間。
3、基本注釋下面寫的破折號稱為減少時間線。減少時間的行越多,聲音越短,每次添加減少時間的行,這意味著它被縮短為原始音符長度的一半。
⑺ 求七個音符在五線譜上的圖
七個音符(DO,RE,MI,FA,SO,LA,SI)在五線譜上的圖,請參考如下:
(7)簡單的音符圖片擴展閱讀:
五線譜 (Musical Notation)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一種記譜法,通過在五根等距離的平行橫線上標以不同時值的音符及其他記號來記載音樂,屬於運用最廣泛的樂譜之一。
最早的發源地是希臘,它的歷史要比數字形的簡譜早得多。在古希臘,音樂的主要表現形式是聲樂。
到了羅馬時代,開始用另一種符號來表示音的高低,這種記譜法稱為「紐姆記譜法」。
五線譜主要服務於鍵盤樂器,熟識五線譜是鍵盤手進行出色演奏的基礎。
五線譜,顧名思義是由五條線組成的。的確,是由五條平行的「橫線」和四條平行的「間」組成的,它們的順序是由下往上數的。
最下面第一條線叫做「第一線」,往上數第二條線叫「第二線」,再往上數是「第三線」、「第四線」,最上面一條線是「第五線」。
由於音符非常多,所以「線」與線之間的縫隙也絕對不能浪費的,也就是「線」與「線」之間的地方叫做「間」,這些間也是自下往上數的。同「線」一樣,最下面的一間叫做「第一間」,往上數是第二間、第三間、第四間。
線和間如不夠使用,可在五線譜上方或下方增加線和間,加線及加間各分別稱為上加第1線、上加第1間,下加第1線、下加第1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