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衣服的結構名稱圖片

衣服的結構名稱圖片

發布時間:2022-08-08 23:28:40

1. 襯衫的明門襟、暗門襟怎麼區分的

一、位置不同

1、明門襟就是扣好紐扣可以直接看見紐扣的。

2、暗門襟就是扣好紐扣後看不見紐扣,紐扣是隱藏的。

明門襟的特點是,起到對服裝的裝飾作用。暗門襟在給人以整潔的感覺。

(1)衣服的結構名稱圖片擴展閱讀

開襟按對接方式可分為對合襟、對稱門襟、非對稱門襟。對合襟是沒有疊門的開襟形式。

對稱門襟及非對稱門襟是有疊門的,分左右兩襟,鎖扣眼的一邊稱大襟(門襟),釘扣子的一邊稱里襟。門里襟重疊的部分稱疊門,疊門的大小一般在1.7~8cm之間,它的取值受服裝的品種、面料的厚薄及鈕扣大小的影響。

開襟有單疊門和雙疊門之分,單排鈕扣稱單疊門,其疊門大小通常在1.7~2.5cm之間。單疊門又有明門襟和暗門襟之分,凡正面能看到鈕扣的稱為明門襟,鈕扣縫在衣片夾層上的稱為暗門襟。雙排鈕扣稱為雙疊門, 其疊門量一般在8cm左右。

1、開襟按線條類型可分為直線襟、斜線襟和曲線襟等。

2、開襟按長度可分為半開襟和全開襟。如套衫大都是半開襟或開至衣長的三分之一。

3、開襟按部位可分為前身開襟、後身開襟、肩部開襟及腋下開襟等。

2. 服裝的紙樣、樣衣 、樣板、打板是什麼

1、紙樣是指用紙做出的模型。紙樣一詞是服裝工業中專用的詞語,是把立體服裝平面化的一種很好的表現方法。服裝紙樣設計是服裝結構上的設計,它雖然有別於服裝造型的設計,但它是構成服裝造型設計的基礎。

2、樣衣: 服裝的實際樣品。分為兩種:

(1)企業自主設計試制的新款樣品,供客戶選樣訂購;

(2)按客戶要製作並經客戶確認的樣品,體現設計意圖和原作精神的樣衣是設計、制板和車縫密切配合、反復修改、不斷完善的集體勞動成果。

3、樣板:起著模具、圖樣和型板的作用,是排料畫樣裁剪和產品縫制過程中的技術依據,也是檢驗產品規格質量的直接衡量標准。樣板是以結構制圖為基礎製作出來的,稱為打制樣板,簡稱制板。

4、打板:根據設計師的意圖在紙樣上將服裝分解成衣片,繪製成結構圖(紙樣),包括身,袖,領等。紙樣經過校驗後放在面料上,按照紙樣的輪廓裁剪成衣片,將衣片進行縫紉後做出成衣。

(2)衣服的結構名稱圖片擴展閱讀:

服裝紙樣是服裝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服裝廠的核心技術,它是聯系創作設計和工藝設計的橋梁,是第二設計。

結構設計師根據創作設計師的服裝效果圖和規格,或者根據客戶的樣板和規格,或者根據客戶的制單,通過平面的或者立體的結構設計手法,按照符合人體的變化原理,做出凈樣的底圖。

通過不同的方法從底圖上用硬紙板把樣片剝離出來,在樣片上加上出紙樣的九個方面(1縫份、2剪口、3布紋、4款號、5名稱、6數量、7尺碼、8粘合襯、9顏色),通過檢查就可以交給車板工去車板了,這就是出紙樣的過程。

服裝紙樣是創作設計的延伸和實現,又是工藝設計的依據和基礎,所以服裝紙樣在服裝廠里占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3. 一件衣服分幾個部位

一件衣服分以下部位:

領嘴:領底口末端到門里襟止口的部位。

門襟:在人體中線鎖扣眼的部位。

里襟:指釘扣的衣片。

止口:也叫門襟止口,是指成衣門襟的外邊沿。

搭門:指門襟與里襟疊在一起的部位。

扣眼:紐扣的眼孔。

眼距:指扣眼之間的距離。

袖窿:也叫袖孔,是大身裝袖的部位。

駁頭川:里襟上部向外翻折的部位。

(3)衣服的結構名稱圖片擴展閱讀

插花扣眼:

男士西裝左側的駁頭位置有一個清淺的扣眼,這是舊時歐洲貴族們出席典禮時,用來插花裝飾自己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新奇又極具可玩性的扣眼設計:插花眼。

這個扣眼並非像它看上去那樣「多餘」。它是一處西裝上的絕佳裝飾位置,它還有很多雅號--「花眼」、「插花紐」、「美人眼」等等,其中最生動的當屬「俏皮眼」。

插花眼的由來,一說它與西裝駁領的產生緊密相關。據說,西裝的駁領源於軍制服高領裘尼夾克衫,士兵們為了愜意一些,就把上面第一粒紐扣解開並把衣領向兩邊翻開,這種穿法流傳到民服中,便演變為西裝駁領,並保留了駁領上的扣眼作裝飾。

還有一種很浪漫的說法是,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在婚禮當天,送給新郎阿爾伯特親王一小束鮮花,親王靈機一動,將上衣外套的左側衣領劃出一個小洞,並把這一小束鮮花插在了上面。從此以後,阿爾伯特親王讓他的裁縫在所有的外套上都開了這樣一個小洞,這一舉動也引起了民間的效仿。

19世紀的歐洲,貴族子弟們為了彰顯自己的風雅瀟灑,又或者博得心愛女子的歡悅和注意,經常會在自己的胸前戴上一朵小花,左領上的扣眼自然是位置最佳的鮮花插座,插花眼自此流行開來。

4. 衣服的構造 最好帶有解剖圖

服裝的種類雖多,但組成材料結構可分為面料、里料、襯料、填料、膽料五個部分。 上裝前身部位的名稱:1.肩縫 在肩膀處,前後衣片相連接的部位. 2.領嘴 領底口末端到門里襟止口的部位. 3.門襟 在人體中線部位,鎖扣眼的部位. 4.里襟 指釘扣的衣片. 5.止口 也叫門襟止口,是指成衣門襟的外邊沿. 6.搭門 門襟與里襟疊在一起的部位. 7.扣眼 紐扣的眼孔.8.眼距 指扣眼之間的距離. 9.肩窿 也叫袖孔. 是大身裝袖的部位. 10.駁頭 門里襟上部向外翻折的部位. 11.平駁頭 與上領片的夾角成三角形缺口的方角駁頭. 12.戧駁頭 駁角向上形成尖角的駁頭. 13.胸部 指前衣片前胸最豐滿處.14.BP點 即人體乳頭點15.腰節 指衣服腰部最細處. 16.擺縫 指袖窿下面由前後身衣片連接的合縫. 17.底邊 也叫下擺. 指衣服下部的邊沿部位. 18.串口 指領面與駁頭面的縫合處,也叫串口線. 19.駁口 駁頭翻折的部位,駁口線也叫翻折線. 20.下翻折點 指駁領下面在止口上的翻折位置,通常與第一粒鈕扣位置對齊. 21.單排扣 里襟上下方向釘一排鈕扣. 22.雙排扣 門襟與里襟上下方向各釘一排鈕扣. 23.止口圓角 指門里襟下部的圓角造型. 24.扣位 鈕扣的位置. 25.滾眼 用面料包做的嵌線扣眼. 26.前過肩 連接前身與肩縫合的部位,也叫前育克. 27.翻門襟 也叫明門襟貼邊,指外翻的門襟貼邊. 28.領省 在領窩部位所開的省道. 29.前腰省 開在衣服前身腰部的省道. 30.腋下省 衣服兩側腋下處開的省道. 31.前肩省 開在前身肩部的省道.32.肚省 在西裝大口袋部位所開的橫省. 33.通省 也叫通天落地省.指從肩縫或袖窿處通過腰部至下擺底部的開刀縫. 34.刀背縫 是一種形狀如刀背的通省或開刀縫. 上裝後身部位的名稱1.總肩寬 在後背處從左肩端經後頸中點(第七頸椎點)到右肩端的部位. 2.後過肩 也叫後育克,指連接後衣片與肩合縫的部位. 3.背縫 又叫背中縫,是指後身人體中線位置的衣片合縫.4.背衩 也叫背開衩,指在背縫下部的開衩. 5.擺衩 又叫側擺衩,指側擺縫下部的開衩. 6.後搭門 門里襟開在後背處的搭門. 7.領窩 前後衣片在肩部縫合後,再與領子縫合的部位. 8.後領省 指開在後領窩處的領省,多呈八字形構成. 9.後肩省 開在後身肩部的省道. 10.後腰省 開在後腰部的省道.

5. 服裝結構有哪些

組成材料結構,服裝的種類雖多,但組成材料結構可分為面料、里料、襯料、填料、膽料五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擁有不同的作用,因而選材也不相同。

中文名
服裝結構

外文名
garment structure

描 述
組成材料結構

注 意
完整上裝必不可少面料等五個部分

上裝前部的專業術語與部位說明
1.肩縫在肩膀處,前後衣片相連接的部位.

2. 領嘴 領底口末端到門里襟止口的部位.

3. 門襟 在人體中線部位,鎖扣眼的部位.

4. 里襟 指釘扣的衣片.

5. 止口 也叫門襟止口,是指成衣門襟的外邊沿.

6. 搭門 門襟與里襟疊在一起的部位.

7.扣眼 紐扣的眼孔.

8.眼距 指扣眼之間的距離.

9.肩窿 也叫袖孔. 是大身裝袖的部位.

10.駁頭 門里襟上部向外翻折的部位.

11. 平駁頭 與上領片的夾角成三角形缺口的方角駁頭.

12.戧駁頭駁角向上形成尖角的 駁頭.

13. 胸部 指前衣片前胸最豐滿處.

14.BP點 即人體 乳頭點.

15. 腰節 指衣服腰部最細處.

16. 擺縫 指袖窿下面由前後身衣片連接的合縫.

17. 底邊 也叫 下擺. 指衣服下部的邊沿部位.

18. 串口 指領面與駁頭面的縫合處,也叫串口線.

19. 駁口 駁頭翻折的部位,駁口線也叫翻折線.

20.下翻折點指駁領下面在止口上的翻折位置,通常與第一粒鈕扣位置對齊.

21.單排扣 里襟上下方向釘一排 鈕扣.

22.雙排扣 門襟與里襟上下方向各釘一排鈕扣.

23.止口圓角 指門里襟下部的圓角造型.

24.扣位 鈕扣的位置.

25. 滾眼 用面料包做的嵌線扣眼.

26. 前過肩 連接前身與肩縫合的部位,也叫前育克.

27. 翻門襟 也叫明門襟貼邊,指外翻的門襟貼邊.

28. 領省 在 領窩部位所開的省道.

29. 前腰省 開在衣服前身腰部的省道.

30. 腋下省 衣服兩側腋下處開的省道.

31. 前肩省 開在前身肩部的省道.

32. 肚省 在 西裝大口袋部位所開的 橫省.

33.通省 也叫通天落地省.指從 肩縫或袖窿處通過腰部至下擺底部的開刀縫.

34.刀背縫 是一種形狀如刀背的通省或開刀縫.

上裝後部的專業術語與部位說明
1. 總肩寬 在後背處從左肩端經後頸中點(第七 頸椎點)到右肩端的部位.

2. 後過肩 也叫後 育克,指連接後衣片與肩合縫的部位.

3. 背縫 又叫背中縫,是指後身人體中線位置的衣片合縫.

4.背衩也叫背開衩,指在背縫下部的開衩.

5. 擺衩 又叫側擺衩,指側 擺縫下部的開衩.

6.後搭門門里襟開在後背處的 搭門.

7. 領窩 前後衣片在肩部縫合後,再與領子縫合的部位.

8.後領省 指開在後領窩處的領省,多呈八字形構成.

9. 後肩省 開在後身肩部的省道.

10. 後腰省 開在後腰部的省道.

完整的上裝必不可少的五個部分
1.面料:體現服裝產體特徵的材料,有機織物、針織物、無紡織布、縫編織物等。這些面料以各自的造型特徵、 懸垂性、彈性決定服裝的性質(柔軟性、流動性、輪廓清晰性、剛性等)。2.里料:作為服裝夾里,用以輔助面料的輪廓,又因里料接觸內部衣服,故宜選用滑爽、 耐磨、易洗滌、輕軟和不易褪色的織物。材料有羽紗、 羽緞、綢等。3.襯料:襯墊在面料與里料之間,增進穿著舒適性並保持服裝的形態,有服裝「骨骼」之稱。襯料需根據面料的種類和風格來設計選用。襯料有:熱熔襯、毛襯、麻襯、 無紡織布襯、化纖襯和縫編織物襯等。4.填料:用以增加服裝厚實度的 保暖材料。經常選用比較蓬鬆的纖維,如棉、羽絨、駱毛等。5. 膽料:填料的套件。鬆散狀的填料是靠膽料來賦予穩定的形態。膽料用織物常根據填料的種類而定,一般要求緊密而柔軟,如 棉布 萊卡等。

6. 衣服 部分名稱

一件衣服分以下部位:

領嘴:領底口末端到門里襟止口的部位。

門襟:在人體中線鎖扣眼的部位。

里襟:指釘扣的衣片。

止口:也叫門襟止口,是指成衣門襟的外邊沿。

搭門:指門襟與里襟疊在一起的部位。

扣眼:紐扣的眼孔。

眼距:指扣眼之間的距離。

袖窿:也叫袖孔,是大身裝袖的部位。

駁頭川:里襟上部向外翻折的部位。

主要分三大種類:

上衣、褲子、長袍

上衣包括:毛衣、襯衣、半袖、外套、羽絨服、西服、胸罩、裘皮、馬夾、T恤、背心、衛衣、大衣、夾克衫、皮夾克等。

褲子包括:短褲、褲衩、內褲、長褲、西褲、背帶褲、牛仔褲、中褲等。

長袍包括:短裙、長裙、連身裝、母子裝、袍子、吊帶裙等。

7. 漢服的主要服飾結構有什麼

漢服的主要服飾結構分為基本結構、交領右衽、褒衣廣袖、系帶隱扣。

褒衣廣袖:

漢服自古禮服褒衣博帶、常服短衣寬袖。與同時期西方的服裝對比,漢服在人性方面具有不可爭辯的優異性。當西方人用胸甲和裙撐束縛女性身體發展時,寬大的漢服已經實現了放任身體隨意舒展的特性。

漢服的袖子又稱「袂」,其造型在整個世界民族服裝史中都是比較獨特的。袖子,其實都是圓袂,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袖寬且長是漢服中禮服袖型的一個顯著特點,但是,並非所有的漢服都是這樣。漢服的禮服一般是寬袖,顯示出雍容大度、典雅、莊重、飄逸靈動的風采。一直以來,漢服袖子的標准樣式就是圓袂收祛,先秦到漢朝所反映的實物無一例外都是如此。一直以來,除了唐以後在常服中有敞口的小袖外,漢服袖的主流依然是圓袂收祛。

「袖寬且長」是漢服禮服袖型的主要特點,但不是唯一的款式特點,漢服的小袖、短袖也比較多見。主要有這幾種用法:參與日常體力勞動的庶民服裝、軍士將領的戎服、取其緊袖保暖的冬季服裝等。有時候歷史上各朝代的經濟文化和審美關注不同,在袖型上也有不同的表現,比如:漢唐時期貴族禮服多用寬廣大袖,宋明時期的常服褙子多用小袖。

系帶隱扣:

漢服中的隱扣,其實包括有扣和無扣兩種情況。一般情況下,漢服是不用扣子的,即使有用扣子的,也是把扣子隱藏起來,而不顯露在外面。一般就是用帶子打個結來系住衣服。同時,在腰間還有大帶和長帶。所有的帶子都是用製作衣服時的布料做成。一件衣服的帶子有兩對,實用性的,左側腋下的一根帶子與右衣襟的帶子是一對打結相系,右側腋下的帶子與左衣襟的的帶子是一對相系,將兩對帶子分別打結系住完成穿衣過程。

另外一種是腰間的大帶和長帶子,它不僅有實用性,而且有裝飾性,另外還有象徵性意義,象徵著權力。漢服的大帶與和服相比,和服的更寬。

8. 衣服的分類有什麼名稱

毛衣、襯衣、半袖、外套、羽絨服、西服、胸罩、裘皮、馬夾、T恤、背心、短褲、褲衩、內褲、長褲、西褲、背帶褲、牛仔褲、短裙,長裙,連身裝,母子裝,袍子等。

1、毛衣

毛衣,以機器或手工編織的毛線上衣。人類在原始生活中利用樹葉、獸皮來蔽體,在漁牧生活中結網捕魚,就懂得運用編織的技法。

隨著文明的演進與科技的發明,人類不僅充分利用各類動、植物等天然纖維編織出生活所需的物品,更研發出多種化學纖維、礦物纖維,使人類生活更舒適便利。

2、襯衣

襯衣(shirt,underclothes)是指貼身穿在裡面的單衣,也稱襯衫。最早源於1600 年代後期的歐洲,1900年後,襯衣在世界各地流行。

有人把香水比作女人的第二件衣裳,對追求實在感的男人來說,襯衫就是男人的第一層肌膚。最早的襯衣在扣子還沒被運用前,男人襯衫的衣襟是用繩子系住的。

3、短裙

短裙,是一種圍於下體的服裝,略呈環狀,為下裝的兩種基本形式(另一種為褲裝)之一,廣義上包括連衣裙、襯裙、腰裙。古謂下裳,古時男女同用,今多為女性穿著。

4、短褲

短褲(shorts)是遮蓋下體至大腿的衣服,因比長褲短而得名,主要有內褲和外褲之分。古稱褌,其中外褲有男裝或女裝之分,短褲長短不一,有熱褲、三分褲、五分褲等。

外短褲原為男童服裝,後來在1970年代歐美因能源危機而提倡減少使用空調及風扇而改穿衣料較少的衣服,如今已成為女性的流行時裝。

5、T恤

T恤衫是春夏季人們最喜歡的服裝之一,特別是烈日炎炎,酷暑難耐的盛夏,T恤衫以其自然、舒適、瀟灑又不失莊重之感的優點而逐步替代昔日男士們穿件背心或汗衫外加一件短袖襯衫或香港衫的模式出現在社交場合,成為人們樂於穿著的時令服裝。

目前已成為全球男女老幼均愛穿著的時髦裝。據說全世界年銷售量已高達數十億件,與牛仔褲構成了全球最流行、穿著人數最多的服裝。

9. 服裝主要結構部位名稱是那些呢

服裝的整體效果是由各部件的造型組合決定的。這些部件就是造型要素或元素。雖然元素及組合的變化無窮無盡,人們還是對常見的情況作以歸納,以豐富設計語言。各種領子的造型名稱〔倒掛領〕指領角向下垂落的領型。
〔中山服領 zhongshan coat collar〕由底領和翻領組成,領角呈外八字形。
〔尖領 pointed collar, peaked collar〕領角呈尖角形的領型,也叫尖角領。
〔襯衫領 shirt collar〕或襯衣領,由上領和下領組成,是襯衫專有的領型。
〔圓領 round collar〕指領角呈圓形的領型,也叫圓角領。
〔青果領 shawl collar〕是翻駁領的一種變形,領面形似青果形狀的領型。
〔荷葉邊領)領片呈荷葉邊狀,波浪展開的領型。
〔燕子領 swallow collar, wing collar〕領面下止口的兩條線形,似燕子飛翔時翅膀張開的形狀。
〔兩用領 convertible collar〕也叫開關領。指可敞開、可關閉的領型。
〔方領 square collar〕指領角呈方形的領型。如領面較窄,則稱之為小方領。
〔中式領 mandarin collar〕指中式服裝的領型,其結構為圓領角關門的立領。
〔立領 stand collar, Mao collar〕指領子向上豎起緊貼頸部的領型。
〔海軍領〕指海軍將士們軍服的領型,其領子為一片翻領,前領為尖形,領片在後身呈方形,前身呈披巾形的領型。
〔扎結領〕也叫一字領,領片是一長條形,在前頸點可以紮成花結的領型。
〔圓領口 round neckline〕領圈呈圓形,根據情況領圈可開大開小,圓弧可呈圓形或呈橢圓等形狀。
〔方領口 square neckline〕領圈呈方形。根據愛好可開成長方形或橫向方形。
〔!字領口"!" shape neckline〕領圈呈英文字母!字形狀。根據款式的需要,!字的開口可大可小。
〔一 字領 口 boat neckline, slit neckline, off neckline〕前後衣片在肩部縫合只剩頸圈部位,前後領圈成一字形狀,即呈水平線形狀。
〔雞心領口 sweetheart neckline, heart shaped neckline〕也叫桃形領,領圈呈雞心形狀,即下部尖、上部成圓弧狀。
〔底領 collar stand, collar band〕也稱領座,是連接領口與翻領的部位。
〔翻領 lapel〕指翻在底領外面的領面造型。
〔領上口 fold line of collar〕領面的翻折線,即領外翻的連折處。
〔領下口 under line of collar〕領子與領窩的縫合部位。
〔領里口 top collar stand〕指領上口到領下口之間的部位,也叫領台高或起登。
〔領外口 collar edge〕指領子的外側邊沿處。
〔領豁口〕也叫駁嘴,指領嘴與駁角間的距離。袖子〔連袖〕指衣袖相連、有中縫的袖子。中式上衣多採用這種袖子。
〔圓袖set-in sleeve〕也稱裝袖,指在臂根圍處與大身衣片縫合連接的袖型。圓袖是基本的西式合袖形式與肩袖造型。
〔前圓後連袖 split raglan sleeve〕指前袖橢圓形,後袖與肩相連的袖。
〔中縫連袖〕指袖中線有合縫分割線的圓袖。
〔襯衫袖 shirt sleeve〕一片袖結構,長袖裝有袖克夫。
〔連肩袖raglan sleeve〕又稱插肩袖,是肩與袖連為一體的袖型。
〔喇叭袖 flare sleeve; trumpet sleeve〕指袖管形狀與喇叭形狀相似的袖子。
〔泡泡袖 puff sleeve〕指在袖山處抽碎褶而蓬起呈泡泡狀的袖型。
〔燈籠袖 lantern sleeve; puff sleeve〕指肩部泡起,袖口收縮,整體袖管呈燈籠形鼓起的袖子。
〔蝙蝠袖 batwing sleeve〕在肩袖連接處,袖窿深即腰節附近,整體造型如蝙蝠翅膀張開狀的袖子。
〔花瓣袖 petal sleeve〕或稱蚌殼袖,也叫鬱金香花瓣袖,指袖片交疊如倒掛的花瓣的袖型。
〔袖口 sleeve opening〕袖管下口的邊沿部位。
〔襯衫袖口 cuff〕即理克夫,指裝袖頭的小袖口。
〔橡皮筋袖口 elastic cuff〕指裝橡皮筋的袖口。
〔羅紋袖口 rib-knit cuff〕指裝羅紋口的袖口。
〔袖頭 cuff〕縫在袖口的部件。
〔雙袖頭 double cuff; French cuff; tumup-cuff; fold-back cuff〕指外翻的袖頭。
〔袖開衩 sleeve slit〕指袖口部位的開衩。
〔袖衩條 sleeve placket〕縫在袖開衩部位的斜絲縷的布條。
〔大袖 top sleeve〕指兩片袖結構中較大的袖片,也稱外袖。
〔小袖 under sleeve〕指兩片袖結構中較小的袖片,也稱內袖或里袖。
〔袖中縫〕指一片袖中間的開刀縫。
〔前袖縫〕大袖與小袖在前面的合縫。
〔後袖縫〕大袖與小袖在後面的合縫。口袋的造型名稱〔插袋 insert pocket〕指在衣身前後片縫合處,留出袋口的隱蔽性口袋。
〔貼袋 patch pocket〕指在衣服表面直接用車緝或手縫袋布做成的口袋。
〔開袋 insert pocket〕指袋口由切開衣身所得,袋布放在衣服裡面的口袋。
〔雙嵌線袋 double welt pocket〕指袋口裝有兩根嵌線的口袋。
〔單嵌線袋 single welt pocket〕指袋口裝有一根嵌線的口袋。
〔卡袋 card pocket〕指專為放置名片、小卡片而設計的小口袋。
〔手巾袋 breast pocket〕指西裝胸部的開袋。
〔袋爿袋〕裝有袋爿的開袋。——袋蓋袋(flap pocket)?
〔眼鏡袋 glasses pocket〕指專為放置眼鏡的口袋。
〔鋸齒形里袋 zigzag inside pocket〕指在袋口裝有鋸齒形花邊的里袋,也叫三角形里袋。
〔有蓋貼袋 patch pocket with flap〕指在貼袋口的上部裝有袋蓋的口袋。
〔吊袋 bellows pocket〕指袋邊沿活口的袋,又稱老虎袋,風箱袋。
〔風琴袋 accordion pocket〕通常指袋邊沿裝有似手風琴風箱伸縮形狀的袋。
〔暗襇袋 inverted pleated pocket〕指袋中間活口的袋。
〔明襇袋 box pleated pocket〕指袋中間兩邊活口的袋。
〔里袋 inside pocket〕衣服前身里子上的口袋。小部件造型名稱〔領袢 collar tab〕領子或領嘴處裝的小袢。
〔吊袢 hanger loop〕裝在衣領處掛衣服用的小袢。
〔肩袢 shoulder tab; epaulet〕裝飾在服裝肩部的小袢。肩袢通常沒有實用功能,只做裝飾或標志用,如職業服及軍服上面的肩袢。
〔袖袢 sleeve tab〕裝在袖口處,或兼有收縮袖口作用的小袢。
〔腰袢 waist tab〕裝在腰部的、為了穿入皮帶或腰帶用的小袢。
〔腰帶 waistbelt〕用以束腰的帶子。
〔線袢 French tack〕用粗線打成的小袢,多在夏裝連衣裙上使用。
〔掛面 facing〕又稱過面或貼邊,指裝在上衣門里襟處的衣片部件。
〔耳朵皮 flange〕在西裝的前身掛面里處,為做里袋所拼加的一塊面料。
〔滾條 binding〕指包在衣服邊沿(如止口、領外沿與下擺等)或部件邊沿處的條狀裝飾部件。
〔壓條〕指壓明線的寬滾條。
〔塔克 tuck〕服裝上有規則的裝飾褶子。
〔袋蓋 flap〕固定在袋口上部的防脫露部件。

閱讀全文

與衣服的結構名稱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用彩紙怎麼做裙子圖片 瀏覽:63
男童短發發型圖片2019 瀏覽:319
糖果頭像圖片大全可愛 瀏覽:453
藍色蛋糕圖片卡通可愛 瀏覽:526
最流行躺椅價格及圖片 瀏覽:259
可愛的鹿的圖片簡筆畫 瀏覽:247
如何用兩張圖片發整首歌 瀏覽:789
軟中華價格圖片 瀏覽:825
風怎麼畫圖片大全 瀏覽:591
00年女孩子身份證圖片 瀏覽:105
森林女孩兒矢量圖片 瀏覽:87
非常可愛的牛奶圖片 瀏覽:707
word插圖圖片保存模糊怎麼解決 瀏覽:458
黑衣服黑口罩的男生圖片 瀏覽:697
男生穿毛衣的圖片大全 瀏覽:160
不敢投籃不敢進攻文字圖片 瀏覽:498
瑪咖價格表圖片大全 瀏覽:159
棉布手工製作簡單圖片 瀏覽:671
微博超話怎麼直接看全部圖片 瀏覽:128
淘寶圖片如何加毒摳水印 瀏覽: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