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象棋開局必勝的15種走法
1、當頭炮(炮二平五)
這是象棋布局裡的主流招法,直接威脅黑方中卒,剛猛直爽。「起炮在中宮,比諸局較雄」。黑方通常跳馬保卒或還架中炮,發展成為順炮、列炮、屏風馬、反宮馬、單提馬等體系。也有進炮保卒或補士象的冷門應法,中炮的應法最多有十種。
2、飛相局(相三進五)
穩健型開局,先鞏固陣地,再伺機反擊。飛相局曾是胡榮華的鎮山寶,殺敗過許多弈林好手,他說「飛相十八應」,說明了應法之多。因為飛相沒有對黑方構成任何直接威脅,所以除常見的左中炮、過宮炮、士角炮外,至少還有十幾種可行的應法,甚至挺中卒都是不違棋理的。
3、仙人指路(兵七進一)
投石問路,即可為馬開路,又可試探對方棋路,剛柔相濟,意向莫測。應對仙人指路最兇悍的莫過於炮2平3卒底炮,平地一聲雷。另外,飛象、左中炮、對兵局、過宮炮、起馬等等也屢見不鮮,最有趣的是卒3進1棄卒搶三先,俗稱「瞎眼狗」。
4、起馬局(馬二進三)
一匹正馬是遲早要跳的,開盤就躍出,何樂而不為?有棋友在「華工象棋論壇」論證了起馬局紅方總比黑方快半拍,以後還可多得兩兵終獲勝。這位棋友的觀點雖不完善,但此人無疑是起馬局的能手。其實後手方並不懼怕,一步卒7進1制馬就很有針對性,其它還有許多應法當然也未嘗不可。
5、過宮炮(炮二平六)
流行弈法,有利於上馬出車,迅速開動主力,結構良好,攻守咸宜。黑方有飛象、還中炮、挺卒、進馬等多種應法。過宮炮古已有之,數百年不斷演繹著新的傳奇。
6、仕角炮(炮八平六)
首著平炮於仕角,今後可發展成反宮馬、單提馬、五六炮等陣型。後手還架反手中炮或挺卒較為流行。
7、上仕局(仕四進五)
既然飛相可以,上仕又有何不妥?同樣鞏固陣地,還有再架中炮的機會。記得有一次亞洲大賽上就有專業棋手使用過。
8、兵底炮(炮二平三)
有很多布局的紅棋陣容會有這一步炮,這里只是改變次序先為之。古譜稱之「斂炮」,有鋒芒內斂之意。
9、金鉤炮(炮二平七)
有的稱為「大過宮炮」,將了力集中於左翼,又為右翼子力開通道路。特級大師庄玉庭對此陣頗有研究。
10、邊馬局(馬二進一)
冷門布局,偶爾用之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當然另一個馬還是撲向中心較好,如果再馬八進九形成「蝴蝶雙飛」就感覺不怎麼舒坦了(事實上還是有人喜歡這么走,並配合擔子炮,讓人覺得無懈可擊)。
後發制人象棋開局
11、九尾龜(兵九進一)
和邊馬局一樣,旁敲側擊的戰略思想。記得多年前,我看過《京華棋壇風雲錄》中有一則名手對局就用的這個。
12、巡河炮(炮二進二)
在讓雙馬時,這著幾乎是必走的。在不讓子的情況下,巡河炮同樣有攔車,閃擊等多種用途。所謂「沿河十八打,將軍拉下馬」。
13、邊炮(炮二平一)
「炮起邊塞上,翻卒勢如飛,橫貫當頭妙,沖前落角宜……」。邊炮還可以為車馬讓路,形成先手三步虎。
14、龜背炮(炮八退一)
這個名稱是來源於「中炮對龜背炮」。記得讀大學時寢室里下棋曾一度流行這種走法,甚至有同學用得得心應手,還總結出退炮後的幾種後續手段(如保馬前卒,打車,平窩心炮),現在回憶起來還覺得饒有趣味。
15、過河炮(炮二進四)
屏風馬世界裡有左炮封車,雙炮過河等陣容。首著就過河,似乎動向暴露過早,但民間確實有人執先手這么走,好象一時也找不到什麼弱點。
❷ 象棋24種基本殺法口訣
象棋24種基本殺法分「炮」「馬」「車」三大類,分別有7、9、8種,合計24種。
第一、「炮」的7種基本殺法
(1)悶殺、悶宮
(2)重炮
(3)天地炮
(4)鐵門栓、三把手
(5)炮碾丹砂
(6)雙杯獻酒
(7)夾車炮
第二、「馬」的9種基本殺法
(1)七步成詩、單馬必勝單士
(2)馬後炮
(3)雙馬飲泉
(4)卧槽馬
(5)釣魚馬
(6)側面虎
(7)掛角馬、白馬現蹄
(8)八角馬
(9)彈簧馬
第三、「車」的8種基本殺法
(1)一車十子寒
(2)白臉將
(3)雙車錯
(4)大刀剜心
(5)海底撈月
(6)車兵冷著
(7)車馬冷著
(8)車炮冷著
(2)象棋簡單開局速殺圖片擴展閱讀:
殺招釋義
馬後炮:泛指炮在馬後,以馬限制對方將帥的退路,兼以炮向對方叫將。
天地炮:一炮從中路牽制對方中士中象,另一炮從底線牽制對方底士底象。
鐵門栓:以炮鎮中路限制對方士象的活動,兼以車或兵(卒)守著對方的將(帥)門。
夾車炮:車炮或車雙炮前後互相配合的一種戰術。
炮碾丹沙:車炮在底線成將, 從而殺去障礙 (主要是士象)成殺勢。
車炮抽殺:泛指炮在車後時,一面跳炮吃子,一面露車叫將,令對方顧此失彼的一種戰術。
海底撈月:車炮或車兵在對方底線逼使對方將帥離開中路的一種戰術。
兩頭蛇:把三路兵和七路兵挺起的陣式。
高兵:泛指不低於對方卒(兵)林線的兵(卒)。
低兵:泛指低於對方卒(兵)林線的兵(卒)。
底兵/老兵:位於對方底線的兵(卒)。
過河兵:高於己方河頭線的兵(卒)。
兄弟兵:雙兵(卒)聯在一起。
對頭兵:雙方未過河的兵卒在同一路上向著對方。
花心兵:位於九宮中心的兵(卒)。
咽喉兵:在宮心線上接近九宮的兵(卒)。
二鬼拍門:雙兵逼近對方九宮的一種戰術。
羊角士:一士支在九宮上角,一士守在宮心。
花士象:士(仕)和象(相)由不同方向支起。
山頂帥/山頂公:位於宮頂線的將帥。
光帥:無守備的將帥
雙車錯:雙車交錯將軍取勝;
白臉將:利用雙方將帥不得直接對面的規則取勝(右圖以己方帥佔中,車照將對方老將取勝);
肋馬車:車在肋道,馬協助殺將;
鐵門栓:中炮牽制對方中線子力,用己方車從底線將軍取勝;
大刀剜心:中炮牽制對方中路子力,棄車強砍對方中士構成鐵門栓局勢取勝。同樣局勢下,用兵則為「小刀剜心」;
重炮;雙炮構成一線攻擊對方老將取勝;
夾車炮:車和雙炮攻擊對方老將取勝,雙炮的作用等同於一車;
三進兵:兵(在炮保護下)的步步推進將軍取勝;
海底撈月:車、炮勝單車的實用殘局,要求車炮方奪取中路控制權才容易取勝;
老兵搜林:車、底兵勝單車的實用殘局,要求車兵方奪取對中路控制權才容易取勝;
卧槽馬:馬定將,其他子力將軍;
釣魚馬:馬定將,其他子力將軍;
金鉤馬:馬定將,其他子力將軍;
八角馬:馬定將,其他子力將軍;
高釣馬:馬定將,其他子力將軍。
❸ 《象棋絕殺》中有常見的必殺招式26招,和其他象棋技巧,主要是開局技巧。這次我豁出去了,好的還+分!!!
技巧:
1.開局時的策略
當雙方要對弈的時候,首先要考慮自己走哪種布局比較穩妥,是緩攻對方,還是急攻對方,還是防守對方,這三種確定一種後,如果你是紅方的話,當你第一步棋走出之後,再將要走第二步棋的時候就應該開始大腦運轉了,因為對方出的第一步棋是根據你出的第一步棋而走的,對方是在應對你的第一步棋而走的第一步的,如果你第二步棋就隨便走的話,那麼先手很容易丟失,甚至會給對方創造機會,會讓對方有機可乘.如果你是黑方的話,那麼你的第一步棋就應該大腦運轉了,而不是第二步了.那麼在自己布局的時候,該如何破解對方的布局呢?舉幾個例子:當對方第一步走士角炮時(炮2平4或炮8平6,而不是過宮炮),那麼你的第一反應應該是想法如何把對方的士角炮兌掉,兌掉他的士角炮的話,那麼對方的這種布局的威力將會大減,因為對方的士角炮沒了的話,將會失去左右子翼的聯系,相互失去了保護的作用,那麼你進攻對方的時候將會比較容易上手,這種開局的破解方法我在群里已經傳上去了,是我和別人下的棋,對方第一步就是走的士角炮,大家可以去看看,那盤棋的名字叫蓄謀已久.再舉個例子:假如對方的布局是中炮盤頭馬局,那麼你該如何下手去破解呢?這個時候你就應該知道盤頭馬布局的弱點是對方的四路線上,你把車炮直接壓在對方的四路線上,然後再加上左馬或右馬盤河,那麼對方將立刻會前功盡棄,但要記住的是,車炮壓對方四路線時,一定要四路車二路炮或六路車八路炮,這樣才可以把對方的盤頭馬化解掉,不要左車右炮或左炮右車,雖然也在對方的四路線上,但夠不成威脅.再比如對方是過宮炮或拐角馬布局,那麼你就應該至少出一個橫車來對付過宮炮或拐角馬,當拐角馬下一步走穿宮馬的時候,你必須要用車或炮來別住穿宮馬的馬腿,然後架個中炮,這樣可以牽制住對方至少2個子.再比如對方是擔子炮的話,那麼你就應該有一個炮瞄著對方的底象,另一個車瞄著對方的一個炮,然後炮打底象叫殺,對方勢必要用象去飛掉你的炮,那麼你的車就可以吃掉他的一個炮了,這樣就可以破解擔子炮的堅固防禦作用了......以上這些都是破解各種布局的要領,當然了,具體細節還需要具體分析,但行棋的思路不是錯誤的,大方向是正確的,只要大家加以用心,那麼在下棋的過程中,你自然就會找對方的弱點了,也知道該從何入手了.。
2.中局的策略
中局是整個下棋當中最重要的環節,它可以決定一盤棋的輸贏,當然,開局和殘局也很關鍵,但中局走不好的話,開局再好也是枉然,殘局在棒也是用不上了,所以中局是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的,那麼中局是比開局較為復雜的局面,運用的手段也最為繁多和復雜,中局是需要個人有很好的計算能力的,要算的遠,看的遠,這算的遠看的遠可不是說算自己的棋看自己的棋,而是要算要看對方的棋,算對方將要走什麼,自己該怎樣化解,自己化解後是否對自己有利,如果對自己不利,那麼就要換個方法重新去計算,千萬不要誤算漏算.舉個例子,當對方走馬4進6的時候,你算到對方將會走馬6進4再馬4進3卧槽,於是你提前走了一步防止對方馬卧槽的棋,但對方並沒有按你想的那樣走馬6進4,而是走的馬6退8,踏雙,你必丟一子,這就是誤算,給自己帶來了麻煩.再比如,你想和對方換車,但對方吃完你的車以後是將軍的棋,那麼你將無法去吃對方的車,這樣就白丟一車,這就是漏算,誤算和漏算都是對棋面考慮的不夠,就只看眼前,不算以後,那麼輸棋的肯定是你.算棋不一定要算多麼的深,但至少要算出對方將要走的五步棋出來,這樣你才可以與對方周旋,專業棋手們下棋算的可不只是五步,他們可以算出10步甚至20步出來,這一點都不新鮮,我們不是專業的,算不了這么深也沒關系,我們可以少算幾步,但絕對不能誤算和漏算.中局計算是一方面,方法也是一方面,那麼方法指的是什麼呢?騙,詐,誘,捉,困,逼,連將,頓挫,騰挪,閃擊等,這些都是方法,要運用的巧妙與合理,不要輕易暴露自己的動機與目的,要走的隱蔽些,不要讓對方識破你,中局也可以用騙招,道理和開局是一樣的,為了得子得勢,但要記住,用2個子的代價去騙取對方一個車是可以的,如果用3個子的代價去換對方車的話,那是不值得的,反過來也是一樣,當對方用3個子力來圍困你的車的時候,那你應該是毫不猶豫去換掉.當你想用2個子去騙取對方車的時候,你最好是把破綻留給對方,故意讓對方來捉你,當然了,明顯的破綻對方是不會上當的,這個你也不要用了,因為太明顯了,我所說的破綻指的是不明顯的,在馬炮沒有保護的情況下,你設好埋伏,讓對方來捉你,但要注意的是,當對方吃掉你一個子的時候,你必須是只要再動一個子即可吃雙車的前提下,這樣去騙取是成功的,其他的都不可行,因為你是用2個子來騙一個車,當對方吃了你一個子了,你不馬上把車吃回來的話,你將要白白丟子了,最少不要超過兩步棋就應該把對方的車吃回來,這樣才不會太吃虧.當對方的中局防守很嚴密,你卻無從下手的時候,進兵或進卒是最好的等招,這樣可以觀察對方下一步要如何走,同時也給以後的進攻加強了穩固的作用,但進兵或進卒可不能隨便亂進,進哪個兵或卒是有講究的,一般是給需要有根保護的子力去進兵或卒的,這樣才會加強保護,千萬不要隨手進完兵或卒以後,是阻礙自己道路的,那樣就是自己把自己送上斷頭台了.其次,中局進行攻擊的時候,子與子之間的配合是很重要的,千萬不要互相失去聯絡,而且必須可以互相保護,進可攻退可守,行棋路線要通暢,不要擁塞,切忌單子護雙子,也就是說,不要用一個子力去保護兩個子,那樣是忙不過來的,容易讓對方攻擊造成丟子.大家不要忘記,利用老帥或老將也可把對方將死,這個在關鍵的時候,也是很有作用的.殘局這里暫且先不講了,以後有機會再講。
.
3.得勢與失勢的策略
當你開局完以後,是你占上風了的話,那麼中局應該是很好下的了,但也不完全是這樣,如果你有一招棋走軟了或大意了的話,那麼也讓對方翻盤的,所以,當你得是了的時候,要注意進攻的力度和手段,兩者一個都不能軟,既然已經占優勢了,索性就一佔到底,不留任何情面,盡管你是佔了優勢,也不要輕易和對方換掉大子,盡量避兌大子,因為對方也想通過兌換大子來緩解自己的壓力和惡劣局勢,如果你換了大子,也許你的攻勢將瞬間全無,所以,你有了優勢也不要掉以輕心,小心大意失荊洲.那麼,當你是略勢的時候該如何呢?主要有這么幾中方法來扭轉局面:1 兌換子力.當對方把你擠到牆根的時候,你得通過兌子來緩解壓力,從而讓對方的攻勢削減一些.2 設法奪勢.當你丟子的情況下,不要急著吃回對方的子,因為那樣是不容易吃回來的,畢竟比對方少子了嘛,那麼,你應該想法如何去奪勢,奪勢一般是用馬炮去換取對方的士象,不要去換別的子,就換士象,把對方變成少士少象,只要留2個車就可以把對方玩死了,對方的子再多也是枉然.如果你是少車的話,那麼你留住一車一馬,其他的都去換對方的士象,也可將對方玩死,如果你只剩車炮的話,那麼你得想法留住一個兵或卒,來配合車炮進攻,如果你只剩馬炮的話,那麼是不容易將死對方的了,所以,在中局換子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換哪個留哪個,換對了,可做殺,換錯了,將會沒有任何效果.3 送子求勝.當你在下風的時候,你可以想法送子給對方,送子可不是送大子,而是送兵卒象士之類的,這樣可誘敵上當,從而打破突破口來進行還殺,當然,在關鍵的時候也不是不可以送大子的,但送了以後,一定要有效果,否則得不償失。
殺法:
1. 雙車錯
象棋基本殺法之一。由一隻車控制九宮的縱向或橫向中路,另一隻車在通過控制縱向或橫向邊路將死對方的殺法叫做雙車錯。通常執行雙車錯的兩只車不在同一直線上,以便於實施連續攻擊,不給對手喘息的機會。雙車錯是象棋最為實用、簡捷的殺法之一。但是由於太過實用,也容易被敵方看出,所以在高水平對戰中並不常見,除非是其他的子力配合進攻,被迫形成的該局面。運用這種殺法時,通常都是先迫使對方將帥離位,然後用雙車在左翼或右翼進行交替照將,而取得最後勝利。
2.炮輾丹沙
一方用炮進人對方底線,藉助車力或其它子力,左右輾轉 掃盪對方士、象或其他子力,從而將死對方,稱為「炮輾丹沙」。
3.三子歸邊
凡是有3個進攻性的棋子(車、馬、炮、兵)集結在一起,在對方的側翼(左翼或右翼不限)發起進攻,從而把對方的將帥捕殺。這種戰術技法,稱為三子歸邊殺法。三子歸邊殺法使用的3個進攻性子力,一般由兩個以上的強子組成。
4.空頭炮象棋術語。一般指直線中炮,而對方有士礙將。針對中宮主將,輔以其他子力,構成多種多樣的攻勢,予對方以致命打擊。亦叫空心炮。 空頭炮
象棋術語。一般指直線中炮,而對方有士礙將。針對中宮主將,輔以其他子力,構成多種多樣的攻勢,予對方以致命打擊。亦叫空心炮。 往往使對方防不勝防。 此著以重炮威力最大,可將對方問宮將死。
5.馬配炮
攻方馬、炮與敵方將帥(下稱敵將)共線,攻方炮與敵將之間只有攻方一馬,且馬與敵將僅隔一點,攻方馬炮的距離可以是任意的可能情況。此時炮正在將軍,三子所在直線上敵將無論如何移動都在攻方炮的射程之內;敵將如為避炮將軍垂直於三子所在直線方向上移動,則馬可踏死敵將(馬屬於控制子)。用馬後炮將軍往往可使對方斃命,解法只能是直接吃掉攻方之炮,或者在馬將之間填入一子。
6.天地炮
象棋殺法之一,指兩炮一炮沉底,另一炮居中,再利用己方其它子力(多半為車),一舉殺死對方主將的殺法。
7.夾車炮
象棋的一種基本殺法,指雙炮、車都集結在於一側,在對方側翼底路三條橫行線上交替「將軍」而獲勝的殺法。
8.悶宮殺法
進攻方用單炮藉助對方的子力(常常是雙士)把對方將死的殺法,稱之為悶宮殺法。
9.抽將頓挫
也稱為「過門」,在著子次序上採用的強制性過渡著法(主要是捉、將、做殺等),以贏得重要步數。
10.二鬼拍門
就是雙車或雙卒佔領對方將門肋線,破中士成殺。(4路\6路)還有一種情況,就算對方中士有馬有炮或有車保護,也可以棄車或棄卒破中士照將,車進一或卒進一成殺。前提是利用你的老將佔領肋線。
11.雙照將
如走動一步棋而可使兩個棋子去吃對方將(帥),則稱「雙照將」。一般這兩個棋子對老將將軍不在一條直線上,這樣老將橫豎都要動,一步不可能完成,於是被將死。
12.八角馬
也稱「定將馬」。指的是用馬在對方九宮任何一個士角位置上,與對方將(帥)形成對角,限制其活動,再利用其他子力殺死對方的方法,稱為「八角馬」, 在其它子力的配合下能構成難解的殺勢。如,在黑方陣地上的紅馬為「八角馬」,在兵的配合下形成絕殺。
13.釣魚馬
利用馬在對方原始將(帥)位的田字格對角作策應,繼而形成的攻擊局面叫做釣魚馬。
a)釣魚馬至少能控制九宮的兩個點
b)釣魚馬至少能鎖住一邊的將門,大大的減少了對方將(帥)的行動空間。
一方的馬占據對方屏風位置,它與對方將座的距離形成 「雙象連環式」,稱為「釣魚馬」或叫「高釣馬」。如有車相 釣魚馬助則 如虎添翼,能構成殺勢,也是常見的一種凶著。
14.卧槽將
象棋術語,指進到底象前一格位置的馬。既可將軍,又可以抽車,是常見的一 卧槽馬
種凶招。
15.掛角馬
象棋術語,指的是一方的馬在對方九宮的兩個上角中的任意一個對還沒有移動位置的將(帥)形成叫將的局面。
16.對面笑
象棋術語。比賽時,雙方將、帥不能在棋盤的同一條直線上直接對面,否則先佔者得勝。出現這類情況,稱為「對面笑」。
17.獨卒擒王
也稱「太監追皇帝」。象棋術語。殘局中的一種著法。在殺局過程中,運用其他子力沖鋒陷陣,犧牲殆盡,最後用一兵步步逼將成功。
18.鐵門閂
a)一炮( 或車)鎮中,使其中路防守子力不能走動。另一個車(或兵)在帥 車 炮等任何一子的配合下直插對方底線的殺法稱為「鐵門閂」殺法,這種殺法雖平常,但經常使被攻方無法解救。
b)一炮(或車)鎮中,使其防守子力不能走動。另一個車在一 二 三(九 八 七)線上直接到到底線的殺法也稱為「鐵門閂」殺法。
19.側面虎
象棋專業術語,當防守方的將或帥暴露在九宮一側時,進攻方用處於棋盤3-7位或7-7位的馬作為控將子,用同在一側的車作為叫將子而把對方將死的殺法,稱之為側面虎殺法。
20.大膽穿心
象棋基本殺法之一。這種殺法指的是一方車在其他子力的協助下,一舉殺掉對方中心士,再合力殺死對方主帥的殺法。這種殺法速站速決,是棄子攻殺。
❹ 象棋24種基礎殺法口訣
1.對面笑
對面笑的意思就是說,下棋時,乙方占據了九宮,九宮中有沒有其他的棋子可以掩護,這時候就可以利用將和帥不可以碰面這個原則,來控制中路,再利用車、炮、兵等在對方將/帥所居的肋道上縱向照將而取勝。
2.雙車挫
「雙車挫」就是利用兩輛車交替「將軍」,知道把對方的將或者帥殺死。「雙車挫」可以早對方的將領沒有其他多餘的子或者沒有士象的保護的時候使用,迅猛無比。如果有士保護,則需要其它的配合來破掉士。這種殺法由於雙車要交替將軍,因此雙車不能在一條直線上。
3.三車鬧士
「雙車挫」的用法,在整個棋局面臨殘局的時候,乙方的兵卒已經成功的進入九宮,這時候如果攻擊對方的中士,又以雙車相配合,其攻擊力量相當於三個車,故名三車鬧士。
4.海底撈月
在無法攻破對方正面防禦時,藉助帥(將)對中炮的控制力,把子力運動到底線,在其帥(將)的背後發起攻擊而取勝的方法,稱為「海底撈月」,也叫 「沉底月」、「海底炮」,是車、炮勝單車的殺法。
在車、炮勝單車的殘局中,車炮一方通常要佔據中路,再用炮借車力在將(帥)底下將對方守護在肋線的車趕走,而後退車用對面笑殺法做成殺勢。
5.夾車炮
雙炮和車集中於一側,用車和雙炮交替將軍,其形式與雙車挫殺法相類似。這種殺法比較容易理解,關鍵是有的時候車炮不在——側也可以通過運子構成殺勢。
6.大膽穿心
又稱大刀剜心,就是車在其他子力的配合(主要是炮對對方象士的牽制)下強行殺對方中士,逼對方用底士去吃車,從而閃露出底線的空當再用其他子作殺。若其不用底士吃車而是拐將,則同樣可將死。
7.鐵門閂
利用中炮的威力控制中路,再用車封住將門後用其他子配合底線強行將殺。如果對方有一車守底線,攻擊方有兩只重疊的車再加上將(帥)之力,也可破敵,稱為「露將三把手」或「連將三出車」。有時候也用兵來代替車控制將門。
8.千里照面
利用中炮和雙車的威力,在有底士的一側要殺,再棄車殺底士然後車正面照將成殺。這種殺法要注意的是對方中路是士象可用此殺法,但是如果中路是士和炮就不能採用,因為黑方可獻中炮解殺。
9.雙車肋士
一方以雙車侵入對方九宮兩肋後,棄車強行構成殺局,在實戰對局中校為常見。
10.炮輾丹砂
以車炮侵入對方底線,藉助車的力量輾轉掃盪對方的士象或其他子力,從而將死對方,這種殺法稱為炮輾丹砂殺法,俗稱「打剝皮」。
11.悶殺
一方通過將、要殺或棄子等攻擊手段造成對方子力自堵將(帥)活動空間而一舉將死對方的殺法。利用對方雙士不適當的聯結,自阻將(帥)的活動范圍,用一炮將對方將(帥)殺死在原位,習慣稱為「悶宮」。悶宮可以看作是悶殺的一種特殊形式。
12.重炮
重炮殺法指—方將雙炮重疊於一條線上,一炮充當炮架,另一炮將軍,或前炮將軍後炮控制,將對方殺死。俗語說:重炮無墊子,就是指這種殺法所具有的威力。
前面所講的夾車炮殺法,雙炮在一條線上也是一種重炮殺法。兩者的區別就在於夾車炮殺法是以車和雙炮交替將軍而把對方殺死,而重炮殺法是把對方將 (帥)固定於一條直線上用雙炮將死。
13.天地炮
天地炮殺法指攻擊的一方一炮鎮在中路,一炮沉在底線,使對方的防守力量都被牽制住,然後用其他子力配合而將對方將死的殺法。這種攻殺方法以車配合雙炮攻擊最為常見,也是威力最大的殺法之一,包括車到底線、出將再車殺中士這兩種殺法。
14.雙將
雙將指攻擊的一方把自己的幾個子組合起來,同時從兩個方向照將,從而殺死對方。這種殺法是象棋殺法中比較兇悍的一種,初學者由於對一些殺法或者各子的攻殺能力還理解得不夠深刻,經常一時不防被殺。如果掌握了一些雙殺的基本形勢,就可以防止被雙殺,同時還可以此雙殺對手。
15.二鬼拍門
二鬼拍門殺法指攻擊的一方使雙兵(卒)侵入對方的九宮後分別鎖住兩條肋道,然後再配合其他子力搏士而獲勝的殺法,也稱二鬼把門。因兵(卒)有小鬼之稱,故而得名。三兵勝士象全最後就是用二鬼拍門的殺法取勝的。這個殺法用的較少。
16.送佛歸殿
送佛歸殿殺法是指兵(卒)藉助其他子力的力量步步將軍,把對方的將(帥)遏回原位而取勝的殺法。有的棋書稱此殺法為「三進兵」,但遠沒有「送佛歸殿」這——名稱形象。
17.三子歸邊
集中三個不同子力於對方側翼。聯合作戰而將對方殺死,稱為三於歸邊殺法。三子以車、馬、炮三子歸邊比較常見,威力也最大。
18.馬後炮
馬後炮殺法指攻擊的一方先用馬控制住將(帥)的活動范圍,再以馬為炮架,用炮殺死對方。這種殺法在象棋實戰中是最為常用的一種殺法。
19.雙馬飲泉
雙馬飲泉殺法是指用一馬控制將門,另一馬卧槽,然後雙馬互借威力,盤旋攻擊而獲勝的方法,也是雙馬勝土象全的最基本方法。
20.掛角馬
掛角馬指攻擊一方藉助車、炮、將(帥)等子力牽制對方中士的活動,然後用馬在士角位置將軍,使對方將(帥)不安於位,然後運用其他子力把對方將死。
21.雙車錯殺
雙車錯殺的意思就是說,當對弈雙方的將帥都暴露在對手面前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車分佔兩線前後照將的辦法,造成「雙車錯」的殺勢。
22.卧槽馬殺
所謂的「卧槽馬殺」,就是將棋盤上的馬跳到對方棋局下的下二路橫線,在三、七路的豎線交叉的那個點上,將軍,這時如有車、炮或其它棋子配合,可成卧槽馬殺勢。
23.掛角馬殺
在下象棋的過程中,利用炮或者車或者帥鎮中的力量,用它們來牽制對方棋局中的中士的活動,削弱其防禦作用,然後用馬到對方士角掛角將軍,把對方將死的殺法,稱掛角馬殺。
24.八角馬殺
馬與對方的將、帥成田字對角的位置,把對方將帥困住,這樣的馬叫「八角馬」。這時如有車、兵或其他棋子從縱向或橫向照將,可成殺勢。
基本下法:
1、帥(將):帥(將)是棋中的首腦,是雙方竭力爭奪的目標。它只能在九宮之內活動,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動只能按豎線或橫線走動一格。帥與將不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否則走方判負。
2、仕(士):仕(士)是將(帥)的貼身保鏢,它也只能在九宮內走動。它的行棋路徑只有九宮內的四條斜線。
3、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護自己的帥(將)。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對角線走兩格,俗稱「象飛田」。相(象)的活動范圍限於河界以內的本方陣地,不能過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個棋子,就不能走,俗稱「塞象眼」。
4、車:車在象棋中威力最大,無論橫線、豎線均可行走,只要無子阻攔,步數不受限制。因此,一車可以控制十七個點,故有「一車十子寒」之稱。
5、炮:炮在不吃子的時候,移動與車完全相同。當吃子時,己方和對方的棋子中間必須間隔1個棋子(無論對方或己方棋子),炮是象棋中唯一可以越子的棋種。
6、馬:馬走動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橫著或直著走一格,然後再斜著走一個對角線,俗稱「馬走日」。馬一次可走的選擇點可以達到四周的八個點,故有「八面威風」之說。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別的棋子擋住,馬就無法走過去,俗稱「蹩馬腿」。
7、兵(卒):兵(卒)在未過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過河以後,除不能後退外,允許左右移動,但也只能一次一步,即使這樣,兵(卒)的威力也大大增強,故有「過河的卒子頂半個車」之說。
❺ 象棋開局布陣法口訣表
象棋開局布陣法口訣:當頭炮、飛相局、仙人指路、起馬局、過宮炮。
1、當頭炮(炮二平五)
這是象棋里的主流招法,直接威脅黑方中卒,剛猛直爽。「起炮在中宮,比諸局較雄」。黑方通常跳馬保卒或還架中炮,發展成為順炮、列炮、屏風馬、反宮馬、單提馬等體系。也有進炮保卒或補士象的冷門應法,中炮的應法最多有十種。
5、過宮炮(炮二平六)
流行弈法,有利於上馬出車,迅速開動主力,結構良好,攻守咸宜。黑方有飛象、還中炮、挺卒、進馬、提橫車等多種應法。過宮炮古已有之,數百年不斷演繹著新的傳奇。首著平炮於仕角,今後可發展成反宮馬、單提馬、五六炮等陣型。後手還架反手中炮或挺卒較為流行。
❻ 中國象棋開局技巧
開局基本原理:盡快集結子力和爭奪河界。
1、由於雙方在布陣過程中都首先想搶占要隘,控制要線,以盡快取得空間優勢。因此雙方子力一旦接觸,都要盡力阻攔,壓制,威脅,困住雙方子力,甚至巧用吃子,棄子等各種有力手段來爭奪局面的主動權。
這時,有力面快速地阻礙敵子活動,是開通子力,占據要道的繼續,為以後伺機聯子配合,先棄後取地搶先奪勢奠定基礎,也是消滅敵子,保存自己子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2、布陣伊始,要快速出動子力。車要通,馬炮跟,兵象活,使各子出擊有力,兩翼子力均衡發展,盡快達到攻守兼顧,陣形協調,搶先奪勢,開局主動之目的。
3、要把握好車的運用,所謂兵貴神速,就是作為棋力最強的棋子,車貴神速忌遲開。
4、出於防守和進攻的需要,布局階段一定要注意子力的協調性。左右兩翼戰鬥力的配備要大體上均等。切忌出現一邊子力擁塞,另一邊空虛的弱點,以致授人以隙。一旦出現薄弱環節,一定要很好地通過運子技巧彌補漏洞,不讓對方有空子可鑽。
但有時在特殊情況下,基於某種戰略目的,為了進行一場特殊的戰斗,有時在開局階段有意識地把子力集中在一側,以便向對方實施突然襲擊。這種情況畢竟是少見的,因為自己空虛的一側也暴露給對方,自己也要承擔很大的風險。
5、棋戰過程中,雙方必定是爭奪激烈,各不相讓,你死我活,水火不容。而雙方的激烈爭斗又始終圍繞著主動與被動,鞏固自己陣勢與擾亂敵方陣營而逐步展開的。掌握主動,固己亂敵,就能發展,把握和駕馭局勢,逐步向勝利邁進。
反之,就要被動,受制,始終挨打,甚至走向失敗。固己亂敵息息相關,鞏固自己的地盤,就要千方百計地擾亂敵方的陣營,出其不意地打亂敵方的戰略部署。而真正要鞏固好自己的地盤,又必須在棋戰全過程中切實做到求成勿急,處變勿驚,敵弱勿松,敵強勿怯。
象棋,亦作「象碁」、中國象棋(英文名Chinese chess),中國傳統棋類益智游戲,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先秦時期已有記載。屬於二人對抗性游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
主要流行於華人及漢字文化圈的國家,象棋是中國正式開展的78個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是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
此外,高材質的象棋也具有收藏價值,如:高檔木材、玉石等為材料的象棋。更有文人墨客為象棋譜寫了詩篇,使象棋更具有一種文化色彩。
2006年5月20日,象棋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下法
帥(將):帥(將)是棋中的首腦,是雙方竭力爭奪的目標。它只能在九宮之內活動,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動只能按豎線或橫線走動一格。帥與將不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否則走方判負。
仕(士):仕(士)是將(帥)的貼身保鏢,它也只能在九宮內走動。它的行棋路徑只有九宮內的四條斜線。
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護自己的帥(將)。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對角線走兩格,俗稱「象飛田」。相(象)的活動范圍限於河界以內的本方陣地,不能過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個棋子,就不能走,俗稱「塞象眼」。
車:車在象棋中威力最大,無論橫線、豎線均可行走,只要無子阻攔,步數不受限制。因此,一車可以控制十七個點,故有「一車十子寒」之稱。
炮:炮在不吃子的時候,移動與車完全相同。當吃子時,己方和對方的棋子中間必須間隔1個棋子(無論對方或己方棋子),炮是象棋中唯一可以越子的棋種。
馬:馬走動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橫著或直著走一格,然後再斜著走一個對角線,俗稱「馬走日」。馬一次可走的選擇點可以達到四周的八個點,故有「八面威風」之說。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別的棋子擋住,馬就無法走過去,俗稱「蹩馬腿」。
兵(卒):兵(卒)在未過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過河以後,除不能後退外,允許左右移動,但也只能一次一步,即使這樣,兵(卒)的威力也大大增強,故有「過河的卒子頂半個車」之說。
❼ 象棋開局必勝的15種走法是什麼
1、當頭炮(炮二平五)
這是象棋布局裡的主流招法,直接威脅黑方中卒,剛猛直爽。「起炮在中宮,比諸局較雄」。黑方通常跳馬保卒或還架中炮,發展成為順炮、列炮、屏風馬、反宮馬、單提馬等體系。也有進炮保卒或補士象的冷門應法,中炮的應法最多有十種。
2、飛相局(相三進五)
穩健型開局,先鞏固陣地,再伺機反擊。飛相局曾是胡榮華的鎮山寶,殺敗過許多弈林好手,他說「飛相十八應」,說明了應法之多。因為飛相沒有對黑方構成任何直接威脅,所以除常見的左中炮、過宮炮、士角炮外,至少還有十幾種可行的應法,甚至挺中卒都是不違棋理的。
3、仙人指路(兵七進一)
投石問路,即可為馬開路,又可試探對方棋路,剛柔相濟,意向莫測。應對仙人指路最兇悍的莫過於炮2平3卒底炮,平地一聲雷。另外,飛象、左中炮、對兵局、過宮炮、起馬等等也屢見不鮮,最有趣的是卒3進1棄卒搶三先,俗稱「瞎眼狗」。
4、起馬局(馬二進三)
一匹正馬是遲早要跳的,開盤就躍出,何樂而不為?有棋友在「華工象棋論壇」論證了起馬局紅方總比黑方快半拍,以後還可多得兩兵終獲勝。這位棋友的觀點雖不完善,但此人無疑是起馬局的能手。其實後手方並不懼怕,一步卒7進1制馬就很有針對性,其它還有許多應法當然也未嘗不可。
5、過宮炮(炮二平六)
流行弈法,有利於上馬出車,迅速開動主力,結構良好,攻守咸宜。黑方有飛象、還中炮、挺卒、進馬等多種應法。過宮炮古已有之,數百年不斷演繹著新的傳奇。
6、仕角炮(炮八平六)
首著平炮於仕角,今後可發展成反宮馬、單提馬、五六炮等陣型。後手還架反手中炮或挺卒較為流行。
7、上仕局(仕四進五)
既然飛相可以,上仕又有何不妥?同樣鞏固陣地,還有再架中炮的機會。有一次亞洲大賽上就有專業棋手使用過。
8、兵底炮(炮二平三)
有很多布局的紅棋陣容會有這一步炮,這里只是改變次序先為之。古譜稱之「斂炮」,有鋒芒內斂之意。
9、金鉤炮(炮二平七)
有的稱為「大過宮炮」,將了力集中於左翼,又為右翼子力開通道路。特級大師庄玉庭對此陣頗有研究。
10、邊馬局(馬二進一)
冷門布局,偶爾用之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當然另一個馬還是撲向中心較好,如果再馬八進九形成「蝴蝶雙飛」就感覺不怎麼舒坦了(事實上還是有人喜歡這么走,並配合擔子炮,讓人覺得無懈可擊)。
11、九尾龜(兵九進一)
和邊馬局一樣,旁敲側擊的戰略思想。《京華棋壇風雲錄》中有一則名手對局就用的這個。
12、巡河炮(炮二進二)
在讓雙馬時,這著幾乎是必走的。在不讓子的情況下,巡河炮同樣有攔車,閃擊等多種用途。所謂「沿河十八打,將軍拉下馬」。
13、邊炮(炮二平一)
「炮起邊塞上,翻卒勢如飛,橫貫當頭妙,沖前落角宜……」。邊炮還可以為車馬讓路,形成先手三步虎。
14、龜背炮(炮八退一)
這個名稱是來源於「中炮對龜背炮」。曾一度流行這種走法,還有退炮後的幾種後續手段(如保馬前卒,打車,平窩心炮)。
15、過河炮(炮二進四)
屏風馬世界裡有左炮封車,雙炮過河等陣容。首著就過河,似乎動向暴露過早,但民間確實有人執先手這么走,好象一時也找不到什麼弱點。
象棋的基本下法
帥(將):帥(將)是棋中的首腦,是雙方竭力爭奪的目標。它只能在九宮之內活動,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動只能按豎線或橫線走動一格。帥與將不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否則走方判負。
仕(士):仕(士)是將(帥)的貼身保鏢,它也只能在九宮內走動。它的行棋路徑只有九宮內的四條斜線。
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護自己的帥(將)。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對角線走兩格,俗稱「象飛田」。相(象)的活動范圍限於河界以內的本方陣地,不能過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個棋子,就不能走,俗稱「塞象眼」。
車:車在象棋中威力最大,無論橫線、豎線均可行走,只要無子阻攔,步數不受限制。因此,一車可以控制十七個點,故有「一車十子寒」之稱。
炮:炮在不吃子的時候,移動與車完全相同。當吃子時,己方和對方的棋子中間必須間隔1個棋子(無論對方或己方棋子),炮是象棋中唯一可以越子的棋種。
馬:馬走動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橫著或直著走一格,然後再斜著走一個對角線,俗稱「馬走日」。馬一次可走的選擇點可以達到四周的八個點,故有「八面威風」之說。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別的棋子擋住,馬就無法走過去,俗稱「蹩馬腿」。
兵(卒):兵(卒)在未過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過河以後,除不能後退外,允許左右移動,但也只能一次一步,即使這樣,兵(卒)的威力也大大增強,故有「過河的卒子頂半個車」之說。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象棋
❽ 中國象棋開局口訣
中國象棋開局口訣如下:
1、馬走日,象走田:馬走的是日字格(橫向兩格或豎向兩格),相(象)走的是田字格,且不能過河。
2、車走直路炮翻山:車走的是直線,且無阻擋可以一直走,炮吃子時要隔一字才能吃。
3、士走斜線護將邊:士不能出九宮,走的是下方的斜線格,每次只能走一條線的一格。
4、小卒一去不回還:兵卒只能直走且不能退,過了河才能左右走。
5、將帥田中橫豎走,被吃便成棋輸手;士在兩旁斜線走,保護將帥不遠走;相象田間對角走,田中有子不能走;小馬日字對角走,直前有子不能走。
6、老車橫豎任你走,遇誰吃誰沒對手;大炮橫豎都能走,隔子就能吃對手;兵卒只能往前走,過河方能左右走; 各子路上遇對手,吃時要防對手走;吃人將帥喊將軍,輸棋不氣是好手。
中國象棋具有悠久的歷史。戰國時期,已經有了關於象棋的正式記載,如;(楚辭。招魂)中有蓖蓖象棋,有六薄些;分曹並進,遵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說苑)載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嘗君,說;足下千城之君也,燕則斗象棋而舞證女。遠在戰國時代,象棋已在貴族階層中流行開來了。
三國時期象棋的形制不斷地變化,並以和印度有了傳播關系。至南北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經),王褒寫(象戲序)庚信寫(象戲經賦)標志著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時期,象棋活動穩步開展,史籍上屢見記載。
經過近百年的實踐,象棋於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旗子,有河界的棋盤,將在九宮之中。等等。南宋時期,象棋家澈戶曉,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
❾ 象棋的奪命十三招怎麼走法
1. 炮二平五 炮8平5
2. 馬二進三 馬8進7
3. 車一進一 車9平8
4. 車一平六 車8進6
5. 車六進七 馬2進1
6. 車九進一 炮2進7
7. 炮八進五 馬7退8
8. 炮五進四 士6進5
9. 車九平六 將5平6
10. 前車進一 士5退4
11. 車六平四 炮5平6
12. 車四進六 將6平5
13. 炮八平五(重炮殺)
拓展資料:
象棋,亦作"象碁"、中國象棋(英文名Chinese chess),中國傳統棋類益智游戲,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先秦時期已有記載。屬於二人對抗性游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主要流行於華人及漢字文化圈的國家,象棋是中國正式開展的78個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是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
此外,高材質的象棋也具有收藏價值,如:高檔木材、玉石等為材料的象棋。更有文人墨客為象棋譜寫了詩篇,使象棋更具有一種文化色彩。
2006年5月20日,象棋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折疊殺招
馬後炮:泛指炮在馬後,以馬限制對方將帥的退路,兼以炮向對方叫將。
天地炮:一炮從中路牽制對方中士中象,另一炮從底線牽制對方底士底象。
鐵門栓:以炮鎮中路限制對方士象的活動,兼以車或兵(卒)守著對方的將(帥)門。
夾車炮:車炮或車雙炮前後互相配合的一種戰術。
炮碾丹沙:車炮在底線成將, 從而殺去障礙 (主要是士象)成殺勢。
車炮抽殺:
白臉將殺
白臉將殺
泛指炮在車後時,一面跳炮吃子,一面露車叫將,令對方顧此失彼的一種戰術。
海底撈月:車炮或車兵在對方底線逼使對方將帥離開中路的一種戰術。
兩頭蛇:把三路兵和七路兵挺起的陣式。
高兵:泛指不低於對方卒(兵)林線的兵(卒)。
低兵:泛指低於對方卒(兵)林線的兵(卒)。
底兵/老兵:位於對方底線的兵(卒)。
過河兵:高於己方河頭線的兵(卒)。
兄弟兵:雙兵(卒)聯在一起。
對頭兵:雙方未過河的兵卒在同一路上向著對方。
花心兵:位於九宮中心的兵(卒)。
咽喉兵:在宮心線上接近九宮的兵(卒)。
二鬼拍門:雙兵逼近對方九宮的一種戰術。
羊角士:一士支在九宮上角,一士守在宮心。
花士象:士(仕)和象(相)由不同方向支起。
山頂帥/山頂公:位於宮頂線的將帥。
光帥:無守備的將帥
雙車錯:雙車交錯將軍取勝;
白臉將:利用雙方將帥不得直接對面的規則取勝(右圖以己方帥佔中,車照將對方老將取勝);
肋馬車:車在肋道,馬協助殺將;
鐵門栓:中炮牽制對方中線子力,用己方車從底線將軍取勝;
大刀剜心:中炮牽制對方中路子力,棄車強砍對方中士構成鐵門栓局勢取勝。同樣局勢下,用兵則為"小刀剜心";
重炮;雙炮構成一線攻擊對方老將取勝;
夾車炮:車和雙炮攻擊對方老將取勝,雙炮的作用等同於一車;
三進兵:兵(在炮保護下)的步步推進將軍取勝;
海底撈月:車、炮勝單車的實用殘局,要求車炮方奪取中路控制權才容易取勝;
老兵搜林:車、底兵勝單車的實用殘局,要求車兵方奪取對中路控制權才容易取勝;
卧槽馬:馬定將,其他子力將軍;
釣魚馬:馬定將,其他子力將軍;
金鉤馬:馬定將,其他子力將軍;
八角馬:馬定將,其他子力將軍;
高釣馬:馬定將,其他子力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