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鄧稼先圖片繪畫簡單

鄧稼先圖片繪畫簡單

發布時間:2022-08-04 20:19:43

❶ 關於李四光、鄧稼先、華羅庚、袁隆平、焦裕祿的手抄報怎麼

這手抄報的話,是繪畫出來的,因為李四光就是這樣的人

❷ 為國家富強而奮斗的傑出人物的故事

1、華羅庚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在年應聘到美國講學,很受學術界器重。當時,美國的伊利諾大學以一萬美元的年薪,與他訂立了終身教授的聘約。華羅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適起來了,不僅有了小洋樓,大學方面還特地給他配備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員。
新中國成立後,一些人總以為華羅庚在美國已功成名就,生活優裕,是不會回來的了。然而,物質、金錢、地位並沒有能羈絆住他的愛國之心。華羅庚毅然放棄了在美國的待遇,沖破重重封鎖回到祖國。途經香港時,他寫了一封《告留美同學的公開信》,抒發了他獻身祖國的熱情。
2、錢三強
我國原子能科學事業創始人錢三強,年赴法國留學研究原子理論,被小居里夫婦認為他是最優秀的科研人員。年,錢三強和夫人何澤慧提出回國,導師和同事們都再三勸說、挽留。
國民黨政府駐法大使惡狠狠地威脅說:看他能上得了大陸的岸,那才怪呢!這意思很明白。如果錢三強堅持要回祖國,國民黨特務就會在半路上下毒手。
錢三強不顧個人安危,置生死於不顧,與夫人抱著剛剛半歲的女兒,果斷而機智地回到祖國懷抱,為發展我國原子能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3、鄧稼先
1948年10月,鄧稼先去美國讀研究生,195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在他取得學位後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國的輪船。回國後,鄧稼先在中國從事原子核理論研究工作。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
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56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鄧稼先曾榮獲全國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級科學進步特等獎,並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4、李四光
1948年,李四光接受國際地質學會的邀請來到英國,發表了《新華夏海的誕生,轟動了歐州。一天清晨,李四光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12月2日沈陽解放,……」
他激動得熱淚盈眶,多年的夢想就要成真了,新中國就誕生了!在劍橋大學中國留學生舉行的年會上,他激動地說:「我雖然60歲了,身體一直不好,但我一定要回到祖國去。
把自己的餘生貢獻給新中國!」但是此舉觸怒了國民黨當局。國民黨駐英國大使館秘書找到李四光,掏出了一張五千美金的支票,說:「你向世界發表個公開聲明,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又威脅說:「你如果不肯,我將採取必要措施,將你扣留在國外》。」李四光聽罷氣憤至極,當即嚴厲斥責。
「我歸國之心能用金錢收買嗎?我要回國,不要美金!」經歷了千辛萬苦,李四光終於踏上了祖國的土地,實現了他為中國效力的願望。5、周培源
在1945年受邀參加美國戰時科學研究與發展局的研究工作。伴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美國海軍部成立了海軍軍工試驗站,並希望周培源到該站工作,待遇甚優。但海軍部是美國的政府部門,在海軍部所屬單位任職便成為美國政府的公務員,外籍人員須加入美國籍才能參加。
周培源當即向美方提出三條件:不加入美國籍,只承擔臨時性的研究任務,可以隨時離去。1947年2月,周培源毅然帶著妻兒離開美國回到了自己祖國的懷抱。

❸ 鄧稼先生平簡介

鄧稼先 (1924-1986),安徽省懷寧縣人,1924年生,男,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後在北京大學任教。1948年10月縛美國普渡大學物理系留學,195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

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員,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長、院長,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職。中共第12屆中央委員。1986年逝世。

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了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邁出了中國獨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

原子彈試驗成功後,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鄧稼先在一次實驗中,受到核輻射,身患直腸癌,於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終年62歲。

(3)鄧稼先圖片繪畫簡單擴展閱讀

鄧稼先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城外的鄧家大屋,也叫鐵硯山房的祖居內。父親鄧以蟄當時是北京大學的教授,母親王淑蠲女士,操持家務。鄧稼先出生8個月以後,隨母親和兩個姐姐來到北平(即北京)。

清代的大書法家鄧石如(1743-1805年)是鄧稼先的六世祖;鄧以蟄四個子女,鄧稼先排行第三,大姐鄧仲先(姐夫:鄭華熾,物理學家)、二姐鄧茂先、弟鄧槜先。

不久,全家遷往北平,鄧稼先父親鄧以蟄任清華大學及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與楊振寧父親楊武之是多年之交。兩家祖籍都是安徽,在清華園里又成為鄰居。鄧稼先和楊振寧從小結下了深厚友情,後來,二人先後進了北平崇德中學。

歡樂的少年時光並不長久,鄧稼先生活在國難深重的年代,七·七事變以後,端著長槍和刺刀的日本侵略軍進入了北平城。不久北大和清華都撤向南方,校園里空盪盪的。

鄧稼先的父親身患肺病,咳血不止,全家滯留下來。七·七事變以後的十個月間,日寇鐵蹄踩踏了從北到南的大片國土。亡國恨,民族仇,都結在鄧稼先心頭。

26歲的「娃娃博士」

鄧稼先考進入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成立於抗戰極端困難時期,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三校合並而成,條件簡陋,生活清苦。

盡管如此,聯大卻有非常良好的學術氣氛,先後培養出了不少優秀人才,鄧稼先受業於王竹溪、鄭華熾等著名教授,以良好的成績圓滿完成了大學四年的學業。

抗日戰爭勝利時,他拿到了畢業證書,在昆明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民青」,投身於爭取民主、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並在學生運動中擔任了北京大學教職工聯合會主席。

抱著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他於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❹ 鄧稼先的事跡有哪些

鄧稼先的主要事跡是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鄧稼先始終在中國武器製造的第一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鄧稼先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

他自1958年開始組織領導開展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從而邁開了中國獨立研究設計核武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前的爆轟模擬試驗。

原子彈試驗成功後,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組織領導並親自參與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和試驗工作。

❺ 鄧稼先,聞一多,魯迅,袁隆平,都長什麼樣

可到微信圖片中查,都是真漢子,大英雄,時代的引導者。

❻ 鄧稼先是誰

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1]1924年6月25日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學,在讀書求學期間,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後,他曾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後在父親鄧以蟄的安排下,他隨大姐去往昆明,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當年,他就毅然回國。[2]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鄧稼先始終在中國武器製造的第一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3]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4-5]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由於他對中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2019年12月18日,入選「中國海歸70年70人」榜單。[6]

鄧稼先在一次實驗中,受到核輻射,身患直腸癌,於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終年62歲。

人物關系


❼ 鄧稼先的事跡有哪些

受命研究原子彈,做隱姓埋名人


1958年,中央決定中國人研究自己的原子彈,並且成功啟動中國第一個原子彈反應堆。

當時有人找到鄧稼先說,讓他承擔起原子彈研究的重擔,問他敢不敢。當時鄧稼先才34歲,內心猶豫不決,既覺得責任重大,又興奮的睡不著。


1964年《人民日報》頭版對原子彈爆炸成功的報道

為了可以得到第一手資料,在試驗場8年,15次現場指導實驗,直到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等原子彈證實效果之後,他又和於敏聯合起來,按照鄧--於方案投入到了氫彈的研究之中。

功成歸來卻已是滿身病痛

鄧稼先在研製原子彈工作期間,很少能回家,保密要求太嚴格了,每次都來去匆匆。當他可以真正休息的時候,卻因為在試驗場受到了輻射,患了直腸癌。


鄧稼先為國奉獻一生,可是他卻清廉一世。等他完成事業,拖著病魔纏身的軀體回家的時候,帶的只有研究獎金二十元錢,如果我們分一分就是原子彈研究獎金十元錢,氫彈研究獎金十元錢。

「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鄧稼先在中國核武器的研製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卻鮮為人知,直到他死後,人們才知道了他的事跡。他被稱為是最具有農民朴實氣質的科學家。

❽ 怎樣畫關於「自強」「民主」......等傘抄報

我是向上向善好隊員手抄報怎麼畫,關於我是向上向善好隊員手抄報版面圖片,手抄報空白模板橫幅的,可參考簡單易畫。
以下是簡單的我是向上向善好隊員手抄報內容資料字少
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這句話告訴我們,好的習慣都是從小培養出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從小養成好習慣,並且在看到不良習慣時要提醒他們,讓他們改正。同時,在提醒他人的同時也要警醒自已,不能犯同樣的錯誤。

永遠向上,如永不停歇的天體,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永遠向善,是尋找生存意義之門,我信仰善的力量,做一個美好的人。「從小學習做人、從小學習立志、從小學習創造」「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記住要求、心有榜樣、從小做起、接受幫助」的希望。我們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加倍珍惜。

以上最新我是向上向善好隊員手抄報圖片素材由可可手抄報製作上傳,圖文內容僅供參考!

小靈
前幾天,從老師那得到這本書,我一口氣讀完。書中的人物和事件讓我真正理解了「富強 民主 文明 和平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愛國 敬業 誠信
友善」的涵義。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核武器建造元勛——鄧稼先。
他放棄了在美國的優越生活和名譽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為國家貢獻力量最終成功研製了原子彈和氫彈。從娃娃博士身上我知道了一個人一定要熱愛自己的祖國,但只有從小學好功課、學好技術擁有本領,將來才能為祖國作貢獻。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做一個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範文二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時代少年,我們要努力多做好人好事,做一個品格高尚的人!我們的生活很幸福,那幸福是什麼?幸福是穿新衣、住新房;幸福是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新知識;幸福是一家人圍在桌邊一起聊天一邊吃可口的飯菜……其實幸福有很多,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呀。近代以來,無數革命先輩和時代楷模為實現祖國今天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我來到名人館,向大家介紹我國核武器建造的元勛——鄧稼先。
鄧稼先是我國偉大的科學家,被稱為「兩彈元勛」。他從小就立志要學好本領,報效祖國。長大後,他去美國留學,26歲就獲得了博士學位,被稱為「娃娃博士」。他的老師讓他留在美國深造,可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美國條件這么好,你為什麼還要回去呢?我愛我的祖國,我要為她貢獻力量!在飛沙走石的戈壁灘上,鄧稼先不畏嚴寒酷暑,日復一日地進行研究和試驗。經過不懈的努力和鑽研,鄧稼先和同事們終於成功研製出我們國家的原子彈、氫彈。1964年10月,中國自己設計、製造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1967年6月,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鄧稼先無愧於「兩彈元勛」的光榮稱號。
我也喜歡軍事科技。近年來,「神九」與「天宮一號」實現首次載人交會對接;「嫦娥二號」工程完美收官;「蛟龍號」載人成功深潛海底7000米;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交付入列,殲-15艦載機成功起降;
「嫦娥三號」成功發射……,我國重大科技工程全方位成功亮相,上天入海書寫了一串串閃亮的「中國創造」。看到中國越來越強大的新聞,我心情激動,萌發了為祖國富強而貢獻力量的美好願望。今天的美好生活來自逐漸強大的祖國。爸爸周末陪著我上科技館、圖書館,汲取科學知識;媽媽暑假帶著我去北京登長城、看故宮;去青島、大連參觀軍事博物館,直觀了解歷史文化和現代科技的結合。感謝老師和家長告訴我,有理想就要堅定信念。
作為小學生,我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每個人都貢獻出自己小小的力量,累積起來,就是對祖國大大的愛。為了美好的明天,讓我們一起加油!
2015年10月3日回復頂轉發

小靈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時代少年,我們要努力多做好人好事,做一個品格高尚的人!我們的生活很幸福,那幸福是什麼?幸福是穿新衣、住新房;幸福是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新知識;幸福是一家人圍在桌邊一起聊天一邊吃可口的飯菜……其實幸福有很多,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呀。近代以來,無數革命先輩和時代楷模為實現祖國今天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我來到名人館,向大家介紹我國核武器建造的元勛——鄧稼先
2015年10月3日回復頂轉發

12
更新時間:2015-10-03 16:25:00來源:手抄報圖片網 點擊:112
手抄報描述:奮發向上、崇德向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時代少年,我們要努力多做好人好事,做一個品格高尚的人!我們的生活很幸福,那幸福是什麼?幸福是穿新衣…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時代少年,我們要努力多做好人好事,做一個品格高尚的人!我們的生活很幸福,那幸福是什麼?幸福是穿新衣、住新房;幸福是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新知識;幸福是一家人圍在桌邊一起聊天一邊吃可口的飯菜……其實幸福有很多,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呀。近代以來,無數革命先輩和時代楷模為實現祖國今天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我來到名人館,向大家介紹我國核武器建造的元勛——鄧稼先。
鄧稼先是我國偉大的科學家,被稱為「兩彈元勛」。他從小就立志要學好本領,報效祖國。長大後,他去美國留學,26歲就獲得了博士學位,被稱為「娃娃博士」。他的老師讓他留在美國深造,可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美國條件這么好,你為什麼還要回去呢?我愛我的祖國,我要為她貢獻力量!在飛沙走石的戈壁灘上,鄧稼先不畏嚴寒酷暑,日復一日地進行研究和試驗。經過不懈的努力和鑽研,鄧稼先和同事們終於成功研製出我們國家的原子彈、氫彈。1964年10月,中國自己設計、製造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1967年6月,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鄧稼先無愧於「兩彈元勛」的光榮稱號。
我也喜歡軍事科技。近年來,「神九」與「天宮一號」實現首次載人交會對接;「嫦娥二號」工程完美收官;「蛟龍號」載人成功深潛海底7000米;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交付入列,殲-15艦載機成功起降;
「嫦娥三號」成功發射……,我國重大科技工程全方位成功亮相,上天入海書寫了一串串閃亮的「中國創造」。看到中國越來越強大的新聞,我心情激動,萌發了為祖國富強而貢獻力量的美好願望。今天的美好生活來自逐漸強大的祖國。爸爸周末陪著我上科技館、圖書館,汲取科學知識;媽媽暑假帶著我去北京登長城、看故宮;去青島、大連參觀軍事博物館,直觀了解歷史文化和現代科技的結合。感謝老師和家長告訴我,有理想就要堅定信念。
作為小學生,我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每個人都貢獻出自己小小的力量,累積起來,就是對祖國大大的愛。為了美好的明天,讓我們一起加油!
2015年10月4日回復頂轉發


紅領巾
飄揚在我們胸前的顏色
在風中
鮮艷的紅領巾
帶著烈士的期盼
紅領巾
是莊重的
不知
它承載著多少愛國男兒的鮮血
紅領巾我們的驕傲
我的祖國
地大物博
當我們帶上領巾的那一刻
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紅領巾
黨的標志
我們要爭當進取的好少年
黨的好少年
紅領巾飄在胸前,讓那鮮艷潛伏心底,帶著前人的夢想,為我們的承諾努力!
紅領巾雖只是一塊三角形的紅布,但它載滿了 夢想和希望,讓我們滿懷夢想,為實現中國夢做好准備.紅領巾心繫中國夢
夢想,決定了一個人的未來和一個目標.
夢想是可貴的,是不可代替的,一個人如果有夢想,那麼他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半.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我們是祖國的一員,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我們要努力學習.夢想決定了一個過的強弱、一個家的興衰、一個人的有優劣 未來的途中,需要有夢想的同在 夢想決定了一個人的未來,沒有夢想就沒有目標,沒有目標的人,他的未來會一塌糊塗!夢想的大小決定了一個國的強弱、一個家的興衰、 一個人的優劣 我為我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而驕傲,為我胸前這塊紅領巾而自豪.准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
真正的人生要有理想,紅領巾是革命烈士的鮮血染成的,是國旗的一角,國旗在哪裡飄揚,理想就在哪裡實現.
一根筷子易折斷,一捆筷子不易折.紅領巾傳載著祖國的希望.目標的大小,決定了未來!
要想成功,就要先學會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中國夢」是美好的,但目前我國人均收入在世界上還排在後面,根據聯合國標准,我國還有1 億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還存在著一些貧困地區,不少小夥伴的學習生活還比較困難.我們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要追上他們,超過他們,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中國夢」的實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艱苦的過程、充滿困難和挑戰的過程,就像接力賽跑一樣,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懈努力.

2015年10月6日回復頂轉發

月夏
回復 讓他付教學的方式推廣人員: 會不會錯過機會
2015年10月6日回復頂轉發

熱狗突然間你和他
殺姐姐
2015年10月6日回復頂轉發

GHGRHG
回復 不回家: WDEFRW
2015年10月7日回復頂轉發

THTT
回復 GHGRHG: JHJFHGH
2015年10月7日回復頂轉發

uusee
啦啦啦來了
2015年10月11日回復頂轉發

想uusee
uivh
2015年10月11日回復頂轉發

可i,
快快快電飯鍋地方發個v分
2015年10月11日回復頂轉發

夢見你

2015年10月17日回復頂轉發

http://jianbihua.oshuo.com/login/sohu/
jhvgjvvvv
2015年10月17日回復頂轉發

http://jianbihua.oshuo.com/login/weibo/

2015年10月17日回復頂轉發

http://jianbihua.oshuo.com/login/renren/
出長途火車提出同意的長途車沖突突出vtfctfgcycytfctyctuyujvbgtuyv別哭呀監控那邊狂白虎變不會VBv根本 吧VBv 寶寶好 好好就好那邊 好 呵呵和你喝酒好不v好好乾 航空金鴻 看金鴻 好好 呵呵好就基金基金會 好機會 呵呵喝酒好幾號回家 好 好好計劃 好幾句話就金鴻喝酒喝酒喝酒喝酒GV被拒絕和v好機會 就 就好規劃計劃v和計劃局規劃局好根本金鴻更換環境和國家和規劃局好海關規范程度的大小的剛剛公布流浪,,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科目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iiiiiiiiiiiiiiiiii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2015年10月17日回復頂轉發

你就看見你看
棒棒的門口,嗎,嗎
2015年10月18日回復頂轉發

社交帳號登錄:
微信
微博
QQ
人人
更多»

發布
可可簡筆畫正在使用多說

相關文章
2015-09-27中秋節手抄報圖片精選
2015-09-24爭當四好少年手抄報圖片
2015-09-24我是向上向善好隊員手抄報怎麼畫
2015-09-24我是向上向善好隊員手抄報圖片
2015-09-24我是向上向善好隊員手抄報
更多最新文章
中秋節手抄報圖

我是向上向善好

·勤儉節約手抄報6年級的
·勤儉節約手抄報5年級
·六年級勤儉節約手抄報
·簡單勤儉節約手抄報
·勤儉節約手抄報三年級
·勤儉節約手抄報圖片畫
·三年級三愛三節手抄報
·小學的科技手抄報

更多熱點排行
·春季衛生預防小報圖片
·有關讀書的手抄報版面設計
·關於學雷鋒的手抄報簡單漂亮
·提倡綠色環保手抄報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手抄報
·話家鄉的手抄報
·書香校園小報
·防火安全小知識手抄報

關於可可 | 聯系我們 | 作品聲明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 | 返回頂部
可可簡筆畫是由簡筆繪畫愛好者玉龍先生(網路用名:玉龍鎧甲)創辦的一家免費簡筆畫教程網站.如有聯系請致信:yulong#jianbihua.cc
Copyright © 2012-2015 可可.簡筆畫 版權所有 禁止盜版 | 站長統計

工信部ICP備案號 蘇ICP備1025號
本站美女站長自開直播室,注冊即可登錄,歡迎各位捧場,深夜更精彩。

我是向上向善好隊員手抄報怎麼畫,關於我是向上向善好隊員手抄報版面圖片,手抄報空白模板橫幅的,可參考簡單易畫。
以下是簡單的我是向上向善好隊員手抄報內容資料字少
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這句話告訴我們,好的習慣都是從小培養出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從小養成好習慣,並且在看到不良習慣時要提醒他們,讓他們改正。同時,在提醒他人的同時也要警醒自已,不能犯同樣的錯誤。

永遠向上,如永不停歇的天體,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永遠向善,是尋找生存意義之門,我信仰善的力量,做一個美好的人。「從小學習做人、從小學習立志、從小學習創造」「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記住要求、心有榜樣、從小做起、接受幫助」的希望。我們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加倍珍惜。

老師讓他留在美國深造,可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美國條件這么好,你為什麼還要回去呢?我愛我的祖國,我要為她貢獻力量!在飛沙走石的戈壁灘上,鄧稼先不畏嚴寒酷暑,日復一日地進行研究和試驗。經過不懈的努力和鑽研,鄧稼先和同事們終於成功研製出我們國家的原子彈、氫彈。1964年10月,中國自己設計、製造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1967年6月,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
鮮艷的紅領巾
帶著烈士的期盼
紅領巾
是莊重的
不知
它承載著多少愛國男兒的鮮血
紅領巾我們的驕傲
我的祖國
地大物博
當我們帶上領巾的那一刻
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紅領巾
黨的標志
我們要爭當進取的好少年
黨的好少年
紅領巾飄在胸前,讓那鮮艷潛伏心底,帶著前人的夢想,為我們的承諾努力!
紅領巾雖只是一塊三角形的紅布,但它載滿了 夢想和希望,讓我們滿懷夢想,為實現中國夢做好准備.紅領巾心繫中國夢
夢想,決定了一個人的未來和一個目標.
夢想是可貴的,是不可代替的,一個人如果有夢想,那麼他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半.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我們是祖國的一員,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我們要努力學習.夢想決定了一個過的強弱、一個家的興衰、一個人的有優劣 未來的途中,需要有夢想的同在 夢想決定了一個人的未來,沒有夢想就沒有目標,沒有目標的人,他的未來會一塌糊塗!夢想的大小決定了一個國的強弱、一個家的興衰、 一個人的優劣 我為我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而驕傲,為我胸前這塊紅領巾而自豪.准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
真正的人生要有理想,紅領巾是革命烈士的鮮血染成的,是國旗的一角,國旗在哪裡飄揚,理想就在哪裡實現.
一根筷子易折斷,一捆筷子不易折.紅領巾傳載著祖國的希望.目標的大小,決定了未來!
要想成功,就要先學會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中國夢」是美好的,但目前我國人均收入在世界上還排在後面,根據聯合國標准,我國還有1 億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還存在著一些貧困地區,不少小夥伴的學習生活還比較困難.我們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要追上他們,超過他們,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中國夢」的實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艱苦的過程、充滿困難和挑戰的過程,就像接力賽跑一樣,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懈努力.
評。

❾ 跪求關於鄧稼先的手抄報!!!

給你一點他的資料..
圖片,排版的鏈接: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CA%D6%B3%AD%B1%A8

鄧稼先 1. 安徽懷寧縣人,中共黨員,全國勞動模範。1945年抗戰勝利時,鄧稼先從西南聯大畢業,在昆明參加了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民青」,投身於爭取民主、反對國民黨賣國獨裁的斗爭。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並在學生運動中擔任了北大教職工聯合會主席。抱著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他於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9天後,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後的8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擔任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負責人,解決了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學家華羅庚後來稱,這是「集世界數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鄧稼先不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費盡心血,還經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後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後迅速進入爆炸現場采樣,以證實效果。他又同於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於方案」,最後終於製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爆炸後的兩年零8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4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9年,鄧稼先擔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長。1984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翌年,他的癌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國慶節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門。1986年7月16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鵬前往醫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因病去世。

2.鄧稼先:「兩彈元勛」

「兩彈元勛」鄧稼先,為我國原子彈、氫彈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他長期甘當無名英雄,把自己的青春之光融進了中國核防禦力量的「鐵脊樑」之中。

1950年,26歲的鄧稼先在美國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他帶著當時最先進的物理學知識,涉洋歸來報效祖國。50年代末,鄧稼先從物理學講壇上「消失」了,他的身影閃現在核武器研製的基層第一線:在北京郊外的高粱地里參加研究所的興建,在羅布泊國家試驗場的土路上顛簸,在雲遮霧罩的山區指揮著原子彈、氫彈的研製。鄧稼先為我國的核武器研製事業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孜孜不倦地奮鬥了28年,從原子彈、氫彈原理的突破和試驗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製試驗,都作出了重大貢獻,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立下了卓越的功勛。鄧稼先曾榮獲全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級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以及「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1986年,積勞成疾的鄧稼先被癌症奪去了生命。在生命的最後一個月里,他28年的秘密經歷才得以披露,「兩彈元勛」的美名才開始傳揚。(新華社北京8月3 0日電)

《人民日報》1999年08月31日第4版

張愛萍與鄧稼先

東方鶴

鄧稼先病了,要動手術,75歲的張愛萍8點趕到醫院,自手術開始,他就在手術室外等候,一直等到手術結束。

張愛萍說:你們科學家都是國家的財富,保證你們的健康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心願。

1985年8月初的一天,九院院長鄧稼先從綿陽專程趕到北京,向張愛萍及有關領導匯報九院重建情況。

張愛萍一見到鄧稼先就有些吃驚:「你怎麼瘦了?氣色也不太好。」

「不會吧,沒有什麼變化呀!」鄧稼先知道張愛萍不是一般的見面問好。從他的神色里更從他的為人上感受到他是真切的關心。而周圍的人沒談到他這方面的變化,自己也沒感覺到。

張愛萍依然認真地問:「你最近身體怎樣?有什麼不舒服嗎?」

鄧稼先說:「其他沒有什麼,只是患痔瘡,總流血,怪討厭的。」

「做過檢查和治療了嗎?」

「只是做了一般的治療,沒做什麼檢查。」

「那就到301(醫院)去好好檢查一下。我來給你聯系。」張愛萍說著,就打電話給301醫院院長,說明了鄧稼先的病情,特別叮囑給全面檢查一下。對方問什麼時間,張愛萍說:「現在,現在就去!」

「不,不!」鄧稼先連忙推辭,「我還沒匯報工作哪!」

張愛萍問:「有什麼急待解決的問題嗎?」

鄧稼先說:「沒有。」

張愛萍說:「沒有現在就去。我陪你去。」

「不能不能不能!」鄧稼先幾乎驚慌失措了。他知道身為軍委副秘書長、國防部長的張愛萍,每天都有許多重要的事情等著他去做。而且他本人惜時如金,又已是古稀之年的老將軍,怎麼可以讓他陪著自己去查病呢!於是就再三謝絕。

張愛萍已拿起了手杖:「走吧,坐我的車去。路上可以談談你們的情況。」

鄧稼先只好服從了。

鄧稼先,這位著名的核物理學家,曾獲美國普渡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由於他的年輕、聰明、正直、純朴,在科學界有娃娃博士、娃娃科學家之稱。1958年,中國唯一的核武器研究所剛剛籌建時,他就被調入任理論部主任,負責領導核武器的理論設計並開展轟爆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了大量的模擬計算和分析,邁開了中國獨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領導起草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前的爆轟模擬試驗;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立下了卓越功勛;接著,他和他的同事們一起克服重重困難和技術難關,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氫彈,為打破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增強國防力量,保衛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擔任第九研究院院長重任後,更致力於核武器的改進、發展工作。他尊重科學,實事求是,嚴格按科學規律辦事,從理論設計、加工組裝、實驗測試到定型生產,總是盡力深入到第一線考察了解情況,遇到重大問題,無不親臨現場指揮、處理。他常常在關鍵時刻,不顧個人安危,出現在最危險的崗位上,充分體現了身先士卒,奮不顧身,勇擔風險的崇高獻身精神。

張愛萍兩年前到九院視察工作時,曾規定科學家每年堅持查體;堅持休假制度。可是,鄧稼先總安排別人去,而自己總投身到九院的建設和科研工作中去。他是中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是中國研製和發展核武器在技術上的主要組織領導者之一。

醫院領導和醫生,見張愛萍親自陪著一位病人來檢查,已經感受到這位病人的分量了。而張愛萍還是對他們作了鄭重的介紹:「這是我們的功勛科學家!」

按常規檢查,僅做活檢,就需要一個星期才能看到結果,由於張愛萍站在旁邊,20分鍾就出來了結果。

結果令人震驚:直腸癌,已屬中期偏晚,而且有淋巴結及周圍組織轉移。

張愛萍指示醫院領導:馬上安排住院,為鄧稼先同志專門組織一個醫療小組,盡快研究出治療方案,我聽你們的方案匯報。

怎麼沒早發現呢?一些不治之症怎麼專門禍害我們這些最優秀的同志呢?看來對專家們按時查體的制度還沒有很好地落實。張愛萍自醫院出來,一直考慮著這些問題。返回辦公室後,便親自給科工委、各工業部有關領導打電話,明確指示:要迅速檢查一下專家體檢制度和休息療養制度的落實情況,今年未進行體檢的,要馬上補查;未休息療養的,要組織療養。有困難向我報告。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再犯錯誤了!

三年前,張愛萍幾次以沉痛的心情公開自我批評:長期以來,我們對科技人員的健康情況關心不夠。我應該負主要責任……

張愛萍此番自咎的原因是青年科學家羅健夫的逝世。1982年10月,航天工業部驪山微電子公司工程師羅健夫,因全身心投入事業,患癌症還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終於在47歲時不幸逝世。

張愛萍得知這一噩耗後在深感惋惜、痛心的同時,也覺得應負有對科研人員關心不夠的責任。在國防科工委組織的學習羅健夫同志報告大會上,他公開承擔了責任,作了自我批評。會後,他還寫了首悼念羅健夫同志的詩:

國防科工委學習羅健夫同志

報告大會

黃水流,

渭水流,

流到潼關怒濤道。

奔騰勢不收。

往事稠,

國事稠,

破險尖端忘春秋。

為民肝膽酬。

他指示國防工委和國防工業部廣泛深入開展向羅健夫同志學習活動,並作出一個關心愛護知識分子的決定,號召各級領導要認真、及時解決廣大科研人員的實際問題,明確規定定期為他們檢查身體,定期做衛生防疫工作,堅持休假制度,特殊情況的要作特殊安排。

也就在開展向羅健夫學習、落實關心知識分子有關規定的活動中,發現了在西北核試驗基地工作的核工業部核部件加工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張同星。他20多年來一直忘我地工作在核工業研製生產第一線,為發展祖國核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1979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積勞成疾,身患胃癌,仍戰斗在工作崗位上,被譽為活著的羅健夫。

張愛萍接到這一情況的報告後,立即指示科工委迅速把他接到了北京,安排在301醫院治病。張愛萍先後三次到醫院看他。當張同星病情相對穩定準備返回時,張愛萍又去為他送行。張同星非常感動地說:「我是一個普通的科技工作者,牽扯了軍委首長這么大的精力,深感不安。」

張愛萍說:你們科學家都是國家的財富,保證你們的健康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心願。

而現實往往不是順從人的心願發展的。他怎麼也沒想到兩彈元勛鄧稼先竟患上了這難以攻克的惡症。

張愛萍一天幾次電話詢問鄧稼先的有關情況。親自參加了手術方案的研究,並就麻醉、輸血、主刀醫生及術後特護等事情一一進行了審核,還特地向參加鄧稼先手術的醫務人員講了話:我代表國務院、中央軍委希望你們、也拜託你們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慎之又慎地為稼先同志做好這次手術,要把這次手術當成攻堅戰來打,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敗。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取得成功的!拜託大家!謝謝大家!

8月9日8時30分,開始了對鄧稼先的手術。

而75歲的張愛萍8時便趕到了醫院,又就術前的情況進行了仔細詢問。自手術開始,他就在手術室外等候,一直等到手術結束。

手術成功,病灶全部切除,鄧稼先精神狀態尚好。張愛萍略感慰藉。主任醫師向他報告,下一步要進行化療,之後才能判定能否康復。張愛萍又一次叮囑說:一定要設法減輕他的痛苦,千方百計地予以治療。有什麼困難和情況,要及時報告我們。為了他的康復,我們不惜一切代價。

此後,醫院對鄧稼先的病情就採取了「病情報告」的辦法,不定期而又及時地報告有關首長和單位。8月24日,張愛萍接到了當天的也是第一期《鄧稼先病情報告》,說有癌細胞轉移,准備化療。張愛萍在這期病報上批示道:

請國防科工委領導(光亞同志)和核工業部領導同志分別前往探視。對其本人和家屬應多予以慰勉和照顧。國防科工委和核工業部應指定專人隨時與鄧夫人和醫院取得聯系。

對鄧稼先的病情,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及有關組織都很關心。301醫院的領導和醫護人員也盡了最大努力,但最終還是沒有挽留住這位功勛卓著的偉大科學家,他於1986年7月29日與世長辭,終年才62歲。

7月30日,正在外地的張愛萍接到了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關於鄧稼先病逝、安排其後事的傳真報告,深感悲痛,當即在電報上批示:決定何人參加追悼會,請即告我。我今日趕回京。

8月3日下午,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舉行了追悼會。根據中央的決定,張愛萍致悼詞。

新華社為此發了通電專稿。8月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的題目是:

中國兩彈元勛鄧稼先逝世

黨和國家領導人深切哀悼

同時還發表了張愛萍的悼詞。眉題是:張愛萍說鄧稼先英名永垂史冊。正題為:無私無畏貢獻畢生精力 嘔心瀝血建立國防殊勛

追悼會後,張愛萍滿懷悲痛寫下了一首輓詩:

痛悼我國傑出的核科學家鄧稼先同志

踏遍戈壁共草原,

二十五年前。

連克千重關,

群力奮戰君當先。

捷音頻年傳。

蔑視核訛詐,

華夏創新篇。

君視名利如糞土,

許身國威壯河山。

哀君早辭世,

功勛澤人間。

12年後,鄧稼先的夫人許鹿希回憶說:「稼先逝世後,張老請我們全家到北戴河軍委療養院休息了10多天。他對部下的關心是真心實意的,絲毫沒有賞賜的意思。他還建議拍一部《兩彈元勛鄧稼先》的紀錄片,連片名都給寫好了。我把他親筆寫的這幅大字掛在家裡,以示對稼先的紀念,也是對張老的感念。張老曾拄著手杖,爬上了二層樓,到我家來看望我們。我們全家都很感動,他當時坐過的沙發及房間的擺設,我們至今都沒有動,也不想動,是為了記住張老來看我們的情景,記住這個日子。」

閱讀全文

與鄧稼先圖片繪畫簡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生包皮正常圖片大全 瀏覽:438
離婚的動漫圖片 瀏覽:685
如何去除圖片文字 瀏覽:603
簡單小芳的圖片 瀏覽:689
人簡單才快樂的圖片 瀏覽:565
簡單圖片表情包動態 瀏覽:851
六年級小女生光腳圖片 瀏覽:890
禁忌女孩神仙顏值圖片 瀏覽:161
女孩子帶金剛菩提圖片 瀏覽:941
紅繩金子手鏈圖片女孩 瀏覽:66
水泥隔離墩圖片及價格 瀏覽:748
女生不化妝圖片大全 瀏覽:479
圖片錯覺美女和老太婆 瀏覽:512
哭表情圖片動漫圖片 瀏覽:592
微信昵稱怎麼加圖片 瀏覽:378
讓她後悔圖片帶文字 瀏覽:167
長臉女生適合的長發發型圖片 瀏覽:689
體脂20男生圖片 瀏覽:92
藍鯨可愛圖片卡通 瀏覽:183
word文檔圖片怎麼連在一起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