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哪個兵種的軍裝最好看
中國解放軍海軍的07式海軍軍服最好看「一共有兩種顏色,一種是純白色,另外一種是藏青色。」
軍官的常服。
『貳』 周、秦、漢、唐朝時士兵的服飾分別是什麼樣的啊
西周(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1世紀末,周武王擊潰了商紂王的軍隊,建立了西周王朝。西周是青銅台鑄發達時期,鎧甲已經向金屬
材料發展。西周初年開始實行「國人」當兵的制度。《周禮.春官.司服》詳細記載了周天子、諸侯的各種冕服,其中的韋弁服是為「兵事之服」。西周軍隊中還沒
有武官,天子及諸侯就是軍隊的統帥,他們出征所穿韋弁服,就是專用戎服。帥與兵的戎服區別只在與兵的裳要比帥的短些(以便於奔跑);衣裳簡陋些,衣料粗
些。西周武士身著的「練甲」大多以縑帛夾厚綿製作,屬布甲范疇。
東周(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 年)
公元前
770年,周王室由於王位繼承的斗爭而引起了諸侯的叛變,他們聯合犬戎攻入鎬京(今西安),殺了幽王,滅了西周。繼位的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洛陽),史稱東
周,又稱春秋、戰國時期。這是一個諸侯爭霸、群雄割據的長期戰亂年代,也是封建社會向奴隸社會全面過度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軍事裝備的製造技術進步很快。甲
胄製造業已採用了類似今天的流水作業生產方法,且具有相當規模。春秋戰國除大量使用皮甲胄外,也使用青銅鎧甲。戰國後期,出現了鐵制鎧甲。春秋戰國時期的
戎服開始採用深衣。深衣是一種上衣與下裳連成一體的衣服。黃河流域的不少諸侯國已經開始創建騎兵,騎兵的出現必然要改變服裝,於是緊身窄袖、長褲皮靴的胡
服便成為了戎服。戰國皮甲,多以犀牛、鯊魚等皮革製成,上施彩繪;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組成;甲片的編綴方法,橫向均左片壓右片,縱向均為下排壓上排;
胄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編綴起來的。另外,鐵甲出現於戰國中期,它的前身為青銅甲,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獸面壯胸甲。戰國時期的鐵甲通常以鐵片製成魚鱗或柳葉形狀
的甲片,經過穿組聯綴而成。
秦代(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
秦代是我國歷史上的軍事強國。秦代的軍戎服飾是至今資料最全
面、最准確、最詳細的朝代。這要歸功於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現。秦代的戎服,上自將軍下至士卒形制全部相同,一律上穿深衣,下穿小口褲,士卒腿上裹有行纏,
足穿靴或履。兵的首飾有四類。一類為幘,有兩種,一種為騎兵,一種為軍吏的。第二類是冠,為騎兵所戴。第三類為帽。第四類是發髻。靴履也有四種,根據形象
定名為高統靴、方口翹頭履、方口齊頭履、方口尖頭履。靴和履都用帶縛於腳背和足踝。戎服一般都束腰。腰帶用皮革做成。帶用帶勾系接。這種鎧甲為臨陣指揮的
將官所穿。胸前、背後未綴甲片,皆繪幾何形彩色花紋,似以一種質地堅硬的織錦製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後繪上圖案。甲衣的形狀,前胸下擺呈尖角形,後背下
擺呈平直形,周圍留有寬邊,也用織錦或皮革製成,上有幾何形花紋。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後腰等處,都綴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狀為四
方形,每邊寬大處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條或牛筋穿組,呈「V」字形並釘有鉚釘。另在兩肩裝有類似皮革製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處還露出綵帶結頭。
漢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
漢
代以王莽新政為界分前、後兩個時期。前漢(又稱西漢)的軍戎服飾基本上沿襲秦制。鐵兵器經過戰國後期和秦代的發展,到西漢時已佔主要地位。西漢鎧甲全都是
鍛鐵製成。漢代的戎服在整體上有多方面與秦代相似,軍隊中不分尊卑都上穿禪衣,下穿褲。禪衣為深衣,又稱沙轂禪衣(即有縐紋的單衣)。漢代軍人的冠飾基本
上是平巾幘外罩武冠。東漢時期,武吏還有在平巾幘外加沙冠的習慣。漢代戎服外一般束兩條腰帶,一條為皮製,一條為絹制。武士主要穿靴履,以履為主,有圓頭
平底、月牙形頭等樣式。漢代是我國武官制度初步形成的時期。春秋以後,軍隊規模日益擴大,軍、兵種和戰略戰術也不斷復雜,於是出現了一些專門的軍事家,形
成了實際上的專職武官。區別官兵身份的不僅是服飾,還有軍服上的徽識。軍服上標出徽識在先秦時代已有制度。漢代的徽識,主要有章、幡和負羽三種。章的級別
較低,主要為士卒所佩帶,章上一般要註明佩帶者的身份、姓名和所屬部隊,以便作戰犧牲後識別。幡為武官所佩帶,為右肩上斜披著帛做成的類似披肩的飾物。負
羽則軍官和士卒都可使用。騎兵在漢末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這主要歸功於馬鞍、馬鐙的發明。
唐代(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
唐代
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藝術都對歷史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唐代是我國歷史上武官制度全面建成的時期,因此唐代武官的服飾比過去歷
代更為完備,官服有朝服和常服之分,服用范圍是朝廷九品以上的文武官員。武官的專門戎服為缺胯衫,綉有各種紋飾。士兵的戎服用兩種,一種是盤領窄袍,另一
種就是缺胯袍,士兵的缺胯袍沒有綉紋飾,頭戴折上巾,唐代稱襆頭,晚唐時襆頭已變成無須系裹,隨時可戴的帽子。唐代武士還時興在襆頭外包一塊紅色或白色的
羅帕。初唐的鎧甲和戎服的基本保持著南北朝以來至隋代的樣式和形制。貞觀以後,進行了一系列服飾制度的改革,漸漸形成了具有唐代風格的軍戎服飾。高宗、則
天兩朝,國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層集團奢侈之風日趨嚴重,戎服和鎧甲的大部分脫離了使用的功能,演變成為美觀豪華,以裝飾為主的禮儀服飾。「安史之亂」
後,重有恢復到金戈鐵馬時代的那種利於作戰的實用狀態,特別是鎧甲,晚唐時已形成基本固定的形制,唐代的鎧甲,據《唐六典》記載,有明光、光要、細鱗、山
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三種。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鳥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鎧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
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則是以製造材料命名。在鎧甲中,仍以明光甲使用最普遍。唐代也出現過一些新的戎服,短後衣就是其中之一。唐後期出現了
一種「抱肚」的戎服附件,抱肚成半圓型圍於腰間,其作用是為了防止腰間佩掛的武器與鐵甲因碰擊、摩擦而相互損壞。唐代武將好穿長勒短勒烏皮靴,靴頭尖而起
翹。但著朝服、常服時也穿鞋頭有雲頭裝飾的履或麻鞋。
『叄』 文藝兵沒有軍銜,怎麼從服裝區分他們的級別
服裝無法區別,只有通過肩章能區分3級以上和3級及3級以下。
1-3級專業技術文職幹部在花的旁邊是有像將軍那樣的麥穗的,即通常所說的「文職將軍」,其實他們不是將軍,只是一般享受正師級到副大軍區級的將軍待遇。
在我軍的正式文件、法規中,包括軍語中,均沒有文藝兵這個名詞,所謂的文藝兵只是在老百姓口中對軍隊某一類人的統稱而已。綜合論壇上大家的發言,可以初步進行一下概括。
廣義上講,網友口中的「文藝兵」是指在軍隊中從事文學藝術創作、演藝、體育工作的現役軍官、文職幹部、士兵的統稱,既包括文藝兵也包括體育兵。從工作性質上,包括行政管理人員如海政文工團的宋副團長、空政的韓副團長,也包括專業人員如唱歌的李丹陽、董文華、紀敏佳,演小品的黃宏、潘長江等。從單位分布上,則包括總政歌舞團、體工隊、各軍兵種的文工團、體工隊、各軍區的文工團體工隊及各軍以下部隊的表演隊。
狹義上講,則不包括行政管理人員,如以前的文藝體育工作者,現在進入行政領導崗位,比較知名的有陳招娣,前女排隊員,現在是總政宣傳部副部長,劉敏,現軍藝舞蹈系主任,宋祖英,現海政文工團副團長,因其具有行政職務,屬於軍隊某一行政單位的領導;也不包括軍以下基層部隊的業余演出隊,因其是臨時抽組,沒有編制的。
綜上所述,網上所說的「文藝兵」的概念是一個籠統的稱呼,既不規范也不科學 ,與法無依,不足為憑。相對正規的稱呼應該是軍隊文藝體育工作者。本文只對軍隊文藝工作者進行探討,所以就不涉及體育方面了。
『肆』 中國個種兵種的軍裝是什麼加軍裝圖片懸賞十分!
我軍對外出口的軍服有那些?詳細一點 ...迷彩服是作訓服的一種基本類型,...這種布料的特點是不用熨燙,適合懶人穿。在臂部增加了一個兜;胸兜採用魔術...
『伍』 五大軍種軍裝是什麼
如下:
1、海軍是藍色色系軍裝,白色是空軍,綠色是陸軍。
2、陸軍數字迷彩通用戰斗服(ACU)布料顏色由3種色系組成,包括:綠色、灰色及灰綠色以細小方形組成大小不一和不規則的重迭圖案,設計主要針對叢林、沙漠及城市地區和抗擾夜視器材。
3、解放軍陸軍軍服顏色調整為松枝綠。
4、海軍軍服由原來的藏青色調整為深藏青色,本白色調整為白色,上白、下藏青色調整為全白色;空軍軍服顏色在現行藍灰色基礎上作了適當加深。
5、空軍常服是藍色。海軍作訓服是藍色海洋迷彩。空軍作訓服是近似藍色的城市迷彩。
軍種,軍隊內按主要作戰領域、使命和裝備劃分的基本類別。現代軍隊,通常分為陸軍、海軍、空軍三個軍種,有的國家還有防空軍。有的國家只有陸軍、海軍或陸軍、空軍兩個軍種,少數國家只有陸軍,個別國家不分軍種。各軍種以體現本軍種特徵的兵種為主體,由若干兵種、專業兵組成。
設有領導機關及院校、科研機構、後勤和裝備系統,有特定的服裝、標志,有各自的編制、訓練、作戰特點和戰略戰術,具有獨立作戰和聯合作戰的能力。軍種的劃分,受國家的政治經濟狀況、軍事戰略、地理環境、軍隊規模、歷史傳統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在軍隊發展史上,陸軍、海軍作為兩個古老軍種長期並存。進入20世紀,由於裝備的重大發展和戰爭領域的擴展,空軍、防空軍和戰略火箭軍(後降為戰略火箭兵)相繼出現。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有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五個軍種。隨著軍事技術兵器的不斷發展,戰爭空間的擴展、規模的增大,還將出現新的軍種,同時在軍種的區分上還會產生新的組合。
『陸』 現在我國的官兵兵種從穿的衣服上怎麼分辯呀
我軍軍服一般只能區別陸海空軍種,第二炮兵因為保密需要與陸軍著裝一致
主要區別包括軍服顏色、款式、面料及服飾
軍服——棕綠色(陸軍)白色/藏藍色(海軍)灰藍色(空軍),軍官、文職幹部、士兵軍服款式也有區別,海軍還有水兵服
大檐帽——軍官、文職幹部、士官是金色或者銀色編織帽帶,帽瓦為棕綠色(陸軍)白色(海軍)灰藍色(空軍),帽牆為紅色(陸軍)黑色(海軍)天藍色(空軍);士兵是黑色皮革帶,帽瓦為棕綠色(陸軍)白色(海軍)灰藍色(空軍),帽牆為棕綠色紅線(陸軍)黑色(海軍)灰藍色天藍色線(空軍),海軍還有水兵帽
常服肩章——軍官的為金色底綠色(陸軍)黑色(海軍)天藍色(空軍)杠;士兵(包括士官、兵)的為綠色(陸軍)黑色(海軍)天藍色(空軍)底
帽徽——陸軍主要圖案為八一軍徽、海軍主要圖案為八一軍徽底襯錨、空軍主要圖案為八一軍徽底襯飛翼
領花——陸軍圖案為八一軍徽底襯寶劍光芒、海軍圖案為八一軍徽底襯錨、空軍圖案為八一軍徽底襯飛翼,此外還有三軍通用技術、文職領花
部分兵種專業可以通過其他細節區別
如飛行員的常服左胸有飛行員胸標,還有專門的飛行夾克
空降兵有專用的城市迷彩、陸戰隊有專用的海洋迷彩
坦克兵有專用的高筒坦克靴等等
近來我軍大部分部隊在作訓服上佩戴臂章,可以區別所屬部隊及性質
『柒』 中國各種兵種的軍裝是什麼
1.
海軍是藍色色系軍裝,白色是空軍,綠色是陸軍。
2.
陸軍數字迷彩通用戰斗服(ACU)布料顏色由3種色系組成,包括:綠色、灰色及灰綠色以細小方形組成大小不一和不規則的重迭圖案,設計主要針對叢林、沙漠及城市地區和抗擾夜視器材。
3.
解放軍陸軍軍服顏色調整為松枝綠;
4.
海軍軍服由原來的藏青色調整為深藏青色,本白色調整為白色,上白、下藏青色調整為全白色;空軍軍服顏色在現行藍灰色基礎上作了適當加深。
空軍常服是藍色。海軍作訓服是藍色海洋迷彩。空軍作訓服是近似藍色的城市迷彩。
『捌』 請問下什麼兵種的衣服最好看 我喜歡作戰服有軍靴的那種。請附上圖片,謝謝!加分。
兄弟,當兵可不全是為了帥氣的軍服啊,國慶閱兵方隊是挺威武,可你沒看見人家背後付出多少辛勞。但漂亮的軍服的確也是吸引青年參軍們的一種方面,這說明07式軍服設計的還是不錯的。
哪種漂亮好看還真不好說,每個人的眼光不同,正所謂,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好在除了海軍以外,不同軍種軍服樣式通常差別不大,只是顏色上的區別,迷彩服和作戰靴都發,看你很喜歡作戰服和軍靴,給你發張圖,從左至右依次為二炮、陸軍、空軍、冬季荒漠、荒漠大衣。
『玖』 軍人衣服肩上的星是怎麼區分級別的
我國軍官軍銜的識別:我國的軍銜根據杠和星的數量區分軍銜高低。
具體如下:少尉:一杠上加一星 中尉:一杠二星 上尉;一杠三星 比尉官高的是校官:兩條杠中間加一顆星是少校 兩杠中間兩星是中校 兩杠中間三星是上校 兩杠四星是大校,大校軍銜是我國特有的,相當於外軍的准將一級軍銜。比校官高的就是將官了,也就是將軍了,將軍軍銜沒有杠了,用松柏枝加金星來區分,松柏枝加一個金星是少將,加兩星中將,加三星上將。還有一些軍校學員沒有授銜的肩章上只有一條杠
『拾』 部隊一般給新兵發幾套衣服,分別叫什麼名字
根據部隊實際情是兩次分春季和秋季發放衣服,分別有:春秋常服,夏常服,迷彩作訓服,冬季大衣,體能訓練服。
春秋常服:
主要用於春秋兩季日常學習、生活和工作穿著,穿常服時男軍人戴大檐帽,女軍人戴卷檐帽,內著軍種襯衣,系領帶,穿制式夏襪和常服皮鞋。
(10)五種兵的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軍裝指軍隊的制服。軍裝採用的是一種制式服裝,透過一個國家、一個時期軍服的質地、顏色和款式,不僅可以品出時代的審美,同時可以讀出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方面的內容。世界上的軍裝多數是綠色的,但在許多情況下,自然背景並非綠色,這就要求根據當時當地的背景條件、靈活合理選擇服裝顏色。
軍裝上還需佩戴帽徽和領花。
帽徽:包括金屬帽徽和作訓帽帽徽。其中金屬帽徽包括大帽徽、小帽徽2種,男軍人戴大檐帽、皮帽(栽絨帽)時,佩戴大帽徽;女軍人戴卷檐帽、皮帽(栽絨帽)時,佩戴小帽徽。大帽徽、小帽徽用螺釘穿過帽徽孔,擺正後用螺母固定。
領花:領花包括警官、士兵、專業技術松枝葉領花和橄欖枝領花。松枝葉領花,綴釘於禮服、春秋常服、冬常服衣領上端兩個標志點處,用螺母固定。橄欖枝零花,綴釘於夏常服衣領上標志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