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三年級下冊數學軸對稱圖形手抄報怎麼做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三年級(24)班】張妙然
上面是我繪制的手抄報-小報。可以參考。
小報邊框可以到【千圖網】【我圖網】【可可小報】【小報吧】 搜小報查看。
內容自己修改。
『貳』 三年級數學小報內容有哪些
三年級數學小報內容如下:
一、最小的數字。
古老而龐大的自然數家族,是由全體自然數1、2、3、4、5、6、7、8、9、10……集合在一起組成的。其中最小的是「1」,找不到最大的。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一找。
二、沒有最大的自然數。
也許你認為可以找到一個最大的自然數(n),但是,你立刻就會發現另一個自然數(n+1),它大於n。這就說明在自然數家族中永遠找不到最大的自然數。
三、「1」確實是自然數家族中最小的。
自然數是無限的,而「1」是自然數中最小的。有人提出異議,不同意「1」是最小的自然數,說「0」比「1」小,「0」應該是最小的自然數。這是不對的,因為自然數指的是正整數,「0」是唯一的非正非負的'整數,因而「0」不屬於自然數家族。「1」確實是自然數家族中最小的。
四、一元錢哪裡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價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錢,總共給了老闆三十元,後來老闆優惠了五元,讓服務員退給他們,結果服務員貪污了兩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錢,也就是說每人消費了9元錢。三個人總共花了27元,加上服務員貪污的2元總共29元。那一元錢到哪去了?
五、分蘋果
小咪家裡來了5位同學。小咪的爸爸想用蘋果來招待這6位小朋友,可是家裡只有5個蘋果。怎麼辦呢?只好把蘋果切開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塊,小咪的爸爸希望每個蘋果最多切成3塊。這就成了又一道題目:給6個孩子平均分配5個蘋果,每個蘋果都不許切成3塊以上。
『叄』 三年級下冊數學手抄報怎麼畫
首先在頂部寫上數學當標題,可以給標題做一個創意的設計底部畫上一串阿拉伯數字。
左側畫上一支帶有表情彎彎的鉛筆中間畫上一道長長的彩虹橋,彩虹橋上方畫上葉子做裝飾。右下角畫上正方體和一個圓錐體,上面寫上數字和符號,頂部畫上雲朵,右側畫上葉子,這樣手抄報線稿就完成了。
下面開始上色,用橙色和黃色塗標題背景框,鉛筆用黃色塗,圓錐用橙色塗,正方體用紅色塗。彩虹邊框用粉色,黃色和橙色塗,天空用藍色塗,數字用紅色,藍色,黃色,粉色和綠色塗。最後在中間畫上格子線,整理一下,這樣一幅好看的數學手抄報就完成了。
『肆』 數學小報三年級內容是什麼
數學小報三年級內容如下:
1、毫米: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英文縮寫MM。
2、厘米:是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米的百分之一。
3、千米:千米又稱公里,是長度單位,通常用於衡量兩地之間的距離。
4、加法:是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表達加法的符號為加號(+)。
5、加法各部分名稱 「+」是加號,加號前面和後面的數是加數,「=」是等於號,等於號後面的數。
6、減法的性質: 減去一個數,等於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7、驗算:算題算好以後,再通過逆運算(如減法算題用加法,除法算題用乘法)演算一遍,檢驗以前運算的結果是否正確。
8、驗算的作用:驗算能夠有效地檢查出計算過程中出現的錯誤。
9、四邊形:在同一直線上四條線段依次首尾相接圍成的封閉的立體圖形叫四邊形。
『伍』 三年級數學小報內容有哪些
數學王國手抄報內容:
在數學王國里有一個國王,他最喜歡「乘」和「加」了,他很討厭「減」和「除」。
「乘」和」加」總是可以把國王喜歡的東西變多,而「減」和「除」卻只會把他喜歡的東西變少。有一次,國王要出去郊遊了,他帶上四大護衛「加。減。乘。除」一起去玩。在路上,他們五個人閑的無聊,就打算流輪講笑話,當然國王不用講。
「乘。你講一個笑話給我聽一聽。」國王笑眯眯地對乘說。
乘為了討國王歡心就講了一個笑話,在講的時候他還特意把減和除說成壞蛋。國王聽了哈哈大笑,可減和除心裡不好受。除馬上說:「讓我和減為您唱一首歌吧。」減和除都是女的,她們的聲音可以說是仙女下凡的美呀,所以,乘和加就不服了,他們就不讓她們唱。
「唱歌多無聊啊,要不我們表演武術給您看吧!」乘。笑嘻嘻地對國王說。國王很想聽歌,可是他比較喜歡乘。加,就只能看武術表演了。
晚上,在旅館里,乘。加一個房間,減。除一個房間,國王獨自一個房間。
「這個死國王,他以為自己有多厲害?還不就是個死胖子?」乘和加在議論。忽然,天上幾聲雷響,國王打了兩個哈欠,一塊由雨組成的窗簾從天上掛下來,打破了屋頂。減和除在房間里很開心,因為她們可以邊跳舞邊把雨變少。而乘和加只會把雨變多。國王見了,大發雷霆,跑到減和除的房間里去了。
加。乘在房間里哭,聽著從減。除房間里傳出的笑聲,他們慢慢被雨水淹沒了。
『陸』 三年級數學小報怎麼畫
四年級張妙然 可以參考。內容自己修改。小報邊框可以到【千圖網】【我圖網】【可可小報】【小報吧】 搜小報查看。
『柒』 三年級數學手抄報,多給點內容
數學小知識
阿拉伯數字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0、1、2、3、4、5、6、7、8、9這些數字。那麼你知道這些數字是誰發明的嗎?
這些數字元號原來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後來傳到阿拉伯,又從阿拉伯傳到歐洲,歐洲人誤以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就把它們叫做「阿拉伯數字」,因為流傳了許多年,人們叫得順口,所以至今人們仍然將錯就錯,把這些古代印度人發明的數字元號叫做阿拉伯數字。
現在,阿拉伯數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數字元號。
九九歌
九九歌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乘法口訣。
遠在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代,九九歌就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在當時的許多著作中,都有關於九九歌的記載。最初的九九歌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為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約在公元五至十世紀間,九九歌才擴充到「一一如一」。大約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紀,九九歌的順序才變成和現在所用的一樣,從「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現在我國使用的乘法口訣有兩種,一種是45句的,通常稱為「小九九」;還有一種是81句的,通常稱為「大九九」。
數學小故事
數字趣聯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年輕時與幾個學友進京考試.他們到達試院時為時已晚.考官說:"我出一聯,你們若對得上,我就讓你們進考場."考官的上聯是:一葉孤舟,坐了二三個學子,啟用四槳五帆,經過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可嘆十分來遲.
蘇東坡對出的下聯是:十年寒窗,進了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慾,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兩次,今日一定要中.
考官與蘇東坡都將一至十這十個數字嵌入對聯中,將讀書人的艱辛與刻苦情況描寫得淋漓盡致.
點錯的小數點
學習數學不僅解題思路要正確,具體解題過程也不能出錯,差之毫釐,往往失之千里.
美國芝加哥一個靠養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在醫院施行一次小手術後回家.兩星期後,她接到醫院寄來的一張帳單,款數是63440美元.她看到偌大的數字,不禁大驚失色,駭得心臟病猝發,倒地身亡.後來,有人向醫院一核對,原來是電腦把小數點的位置放錯了,實際上只需要付63.44美元.
點錯一個小數點,竟要了一條人命.正如牛頓所說:"在數學中,最微小的誤差也不能忽略.
二十一世紀從哪年開始?
世紀是計算年代的單位,一百年為一個世紀.
第一世紀的起始年和末尾年,分別是公元1年和公元100年.常見的錯誤是有人把起始年當作是公元零年,這顯然不符合邏輯和我們的習慣,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序數的計算是從「1」開始的,而不是從「0」開始的。而正是這個理解上的錯誤,所以才導致了世紀末尾年為公元99年的錯誤認識,這也是錯把1999年當作是二十世紀末尾年,錯把2000年當作是二十一世紀起始年的原因.因為公元計數是序數,所以應該從「1」開始,21世紀的第一年是2001年.
『捌』 幫我做份三年級下期的數學小報 。
『玖』 兒童節三年級下冊數學手抄報
三年級下冊數學手抄報
『拾』 三年級下冊數學手抄報圖片間單的字盡量少一些
三年級下冊數學手抄報圖片簡單的字盡量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