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紙雕是什麼藝術
紙雕,也叫紙浮雕。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漢朝紙的發明及16世紀德國對紙的改良成果。紙雕是一種以紙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工藝。紙作為立體形式的表現物出現得很早,中國很早就有手工扎作而成的人物。18世紀中葉,歐洲一群喜愛創作的藝術家開啟了紙雕藝術的大門,他們利用簡單的工具及不同的紙張,創作出許多主題式的紙雕作品。17世紀的英國著名紙雕藝術先驅奧古丁.華克,在1760年完成的兩幅海洋作品至今仍保留在英國格林威治國家海洋博物館內。 歸根結底,紙雕是以一種特殊紙質為製作材料的手工藝品。據介紹,紙雕最早是用一種叫「紙莎草」的植物製成的草紙製作,後來在土耳其等海灣地區,人們開始用家畜的皮代替這種草紙,但這也無形中使這種手工藝品價錢昂貴。20世紀時,人們做出了類似的紙張代用品,而且這種紙張既堅固又有柔軟性,價格也較為便宜,因此這種既厚又透明的紙浮雕用材也就誕生了。 隨著紙材來源的普及和紙雕技術的演進,紙雕發展成一種賺錢的插圖媒體。至今,紙雕仍是立體插圖業的尖兵。西方許多美術學府都設有專系,教授紙雕及其衍生出來的各種立體創作方式。紙雕藝術就是折紙藝術,它是民間傳統的手工藝術之一。像「樣本子」這種立體的紙雕藝術,原本是聰慧手巧的農婦利用糊窗戶剩下的廢紙邊角料(也有用廢舊書紙的),剪裁呈長形或方形反復折成風車、小鳥、小房、花籃、衣褲、小花盒等形象的作品,用來哄孩子玩的玩具。雖然她們不懂得幾何學、形象思維、造型藝術的理論,但在和孩子一塊玩的同時,卻能根據孩子喜歡模仿的特點,言傳身教,啟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參與創作的興趣,代代傳承,交流沿襲至今,折雕的技巧更加精煉,式樣品種更加繁多美妙,形成了它獨具特色的藝術美。 同時,她們在反復折雕的實踐中,發現小花盒不僅美麗好看還有使用價值,雖不懂「舉一反三」的類理推斷,卻能用紙褙(用麵糊將兩張麻紙粘刷成一張較硬厚的紙),一股腦兒裁剪折雕成十六個大小一樣的花盒,受蓋房壘牆時磚頭縱橫交錯的啟發,兩個一組插、摞、粘、壓等手法,就組合成一個一市尺長、五市寸寬、半市寸厚的、上下五層、共三十個大小不等的盒摞盒的紙雕藝術品。為了防止外面磨損,再在外層糊刷一層花布,在摺合處的中央綴縫一對盤花的中式扣子,就更增加了它外觀的美麗,所以叫它「花本子」。 縱觀這件獨具匠心、多功能的、特殊的紙雕藝術品嫁妝,從構思上看,想像力豐富;從技巧手法上看,從無程式到有程式;從單一的發展成了組合性的、多層次的。它不僅具有藝術性、觀賞性,而且是開創了巧手摺雕為己用的先河。真正體現了勞動創造美,實踐長智慧,情趣無限的藝術魅力。
『貳』 手工製作的種類
手工製作的大體分類分以下幾點:
雕塑類:銅雕,石雕,木雕,牙雕,骨雕,根雕,玉雕,漆雕,玻璃雕塑,貝雕,冰雕,泥塑雕,麵塑,陶瓷雕塑,石膏像,沙雕,金屬雕,核雕等
紙藝類:傳統紙雕,3D免切割立體紙雕,折紙,剪紙,紙浮雕,台灣紙藤花,立體刻畫,紙蕾絲,紙藝包裝,折紙,衍紙,紙藝小品,皮影,紙藝DIY,紙畫卡,紙藝花,紙娃娃等
編織類:鉤針,毛衣編織,圍巾,手套,帽子編織,梭編,蕾絲編織,中國結,竹編,筐編等
彩繪類:彩繪T恤,彩繪臉譜,彩繪扇子,彩繪勺子,彩繪盤子,彩繪石,彩繪葫蘆,彩繪罐子,彩繪杯子,彩繪瓶子,人體彩繪等
綉藝類:十字綉,絲帶綉,珠綉,傳統刺綉,歐式刺綉等
布藝類:香包,錢包,手機包,鑰匙包,手提包,杯墊,布娃娃,布藝畫等
珠串類:手鏈,項鏈,掛鏈,戒指,耳墜,其他裝飾掛件等
漆藝類:蛋殼畫,銅絲畫,瀝粉畫,刻漆畫,腐蝕畫,貝類畫,磨漆畫,等
鐵藝類:銅絲手工,鐵絲手工,鋁線手工等
等還有許多創意手工,各式各樣的,會慢慢的創作出來更多。沒有特別的歸類!
『叄』 什麼是麻紙
雲肌麻紙所繪作品 造紙術最初傳入日本時,使用最多的是麻紙。麻紙纖維較長,在古老的中國多用破舊的麻布製作麻紙,需要「截」斷、蒸煮並用石臼搗碎。因麻紙孔隙很多,墨汁極易滲透。為了更利於書寫,要進行進一步的加工,在中國古代,使用比較光滑的豬牙或石頭研磨,或在紙的表面塗抹石膏、石灰、陶土等礦物性白色粉末,研磨好的麻紙與加工前相比約減少三分之一的厚度,表面變得極其密實,書寫起來比較規整。正倉院寶物中保存的日本最早的戶籍以及光明皇後獻給東大寺的聖武天皇遺物目錄(國家珍寶帳)都是用麻紙寫成的。日本比較有名的麻紙是越前的雲肌麻紙。 麻紙的加工方式比較繁瑣,後來就被可廣泛種植並且纖維同樣較長的毅紙所替代。不過現在有些人也喜歡採用復古的麻紙做一些紙藝品。
『肆』 生宣紙生宣紙和麻紙有什麼區別
從原料上說,
宣紙主要原料為青檀樹皮和稻草,另可少量加入楮、桑、竹、麻等。
麻紙主要原料為山麻纖維、構樹皮、桑皮、龍須草等。
從外觀上說,
宣紙為白色,較細膩。
麻紙差不多為褐色(原料顏色)或偏綠色或偏黃色,表面較粗糙,有麻纖維。
從使用效果看,
生宣洇的很厲害,生宣進一步加工可得不洇的熟宣和洇的較慢的半生熟宣。
麻紙雖是生紙,但洇的不是很厲害,和半生熟宣紙相比,稍偏生。
上一張麻紙圖片,不是很清晰。
『伍』 中國現存最早用紙作畫的作品是哪幅
《五牛圖》。
它是1300年前唐代畫家韓滉所作,這也是目前所見最早作於紙上的繪畫。畫中五牛,形象各異,姿態迥然,或俯首或昂頭,或行或駐,活靈活現,似乎觸手可及。《清明上河圖》是北宋張擇端所作。《洛神賦圖》是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所作,但原本已經佚失,現在四個宋摹本,分別藏於遼寧省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等處。
韓滉《五牛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少數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也是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堪稱「鎮國之寶」,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五牛圖》麻紙本,縱20.8厘米,橫139.8厘米,無作者款印,有趙構、趙孟頫、孫弘、項元汴、弘歷、金農等十四家題記。畫中五頭不同形態的牛,韓滉以淳樸的畫風和精湛的藝術技巧,表現了唐代畫牛所達到的最高水平,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陸』 剪映里邊怎麼給書法作品加麻紙
你好,要實現你說的效果,可以進行以下操作實現:
1、先在網路上准備一張清晰、觀感合適的「麻紙」圖。
2、進入到剪映軟體,點擊開始創作,導入相關書法作品和先前找的「麻紙」素材圖。
3、將「麻紙」素材圖拖動到最下方的軌道,並調整其大小以適應整個屏幕。
將其他書法作品放在它上方的那個軌道。
此時你想要的呈現效果就完成了,可以繼續進行剪輯加工。
視頻製作完後就可以點擊右上方導出,將視頻保存到手機本地手機相冊中。
『柒』 現代造紙全過程(最好有示意圖),不要摘抄的,謝謝!
1.造紙術介紹
造紙術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古人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系。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發明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植物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自從造紙術發明之後,紙張便以新的姿態進入社會文化生活之中,並逐步在中國大地傳播開來,以後又傳布到世界各地。
紙是用以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製品。一般由經過制漿處理的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在網上交錯的組合,初步脫水,再經壓縮、烘乾而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2.紙發明過程
西漢初年,政治西漢麻紙穩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躍,對傳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紙作為新的書寫材料應運而生。許慎著《說文解字》,成書於公元100年。談到「紙」的來源。他說:「『紙』從系旁,也就是『絲』旁」。這句說話見當時的紙主要是用絹絲類物品製成,與現在意義上的紙是完全不同的。許慎認為紙是絲絮在水中經打擊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這種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紙」,有人把這種「紙」稱為「赫蹄」。這可能是紙發明的一個前奏,關於這種「紙」的記載,可以追溯到西漢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漢書·趙皇後傳》中記錄了成帝妃曹偉能生皇子,遭皇後趙飛燕姐妹的迫害,她們送給曹偉能的毒葯就是用「赫蹄」紙包裹,「紙」上寫:「告偉能,努力飲此葯!不可復入,汝自知之!」。由此推測紙可能與絲有一定關系。
遠古以來,中國人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復捶打,以搗碎蠶衣。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藉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漢古紙是1933年在新疆羅布淖爾古烽燧亭中發現的,年代不晚於公元前49年。
1957年5月在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出土的古紙經過科學分析鑒定,為西漢麻紙,年代不晚於公元前118年。1973年在甘肅居延肩水金關發現了不晚於公元前52年的兩塊麻紙,暗黃色,質地較粗糙。
1978年在陝西扶風中延村出土了西漢宣帝時期(公元前73~49年)的三張麻紙;1979年在甘肅敦煌縣馬圈灣西漢烽燧遺址出土了五件八片西漢麻紙。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西漢文帝時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紙質地圖殘片,表明了當時的紙可供寫繪之用。從上述西漢出土的紙的質量來看,西漢初年的造紙技術已基本成熟。
歷史上關於漢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難以了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後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總體來看,造紙技術環節眾多,因此必然有一個發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它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3.改進造紙術(其實造紙術不是蔡倫發明的,是他改進的。)
關蔡倫紙的圖片於造紙術的起源,過去多沿用歷史學家范曄在《後漢書·蔡倫傳》中的說法,認為紙是東漢時代宦官蔡倫於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發明的。其實古籍中的已有記載,在蔡倫'發明'紙之前,已經有人使用紙張。"後漢書·賈逵傳"提到,建初元年(公元76年)漢章帝命賈逵選擇成績優秀的太學生二千人,獎給"簡、紙、經傳各一通"。這說明當時已用紙抄寫書籍,這個時間早於蔡倫造紙近30年。"東觀漢記" 中只記有"蔡倫典尚方作只紙" "東觀漢記"的作者劉珍、延篤等人,都是蔡倫同時代的人,如果蔡倫發明了紙他們是不會不記載的。20世紀以來由於西漢古紙的發現,蔡倫發明紙的說法開始動搖,繼而被否定。蔡倫雖然不是紙的發明者,但他仍然是一位造紙技術的革新和推廣者。
蔡倫認真總結了前人的經驗,他認為擴大造紙原料的來源,改進造紙技術,提高紙張質量,就可以使紙張為大家接受。蔡倫首先使用樹皮造紙,樹皮是比麻類豐富得多的原料,這可以使紙的產量大幅度的提高。樹皮中所含的木素、果膠、蛋白質遠比麻類高,因此樹皮的脫膠、制漿要比麻類難度大。這就促使蔡倫改進造紙的技術。西漢時利用石灰水制漿,東漢時改用草木灰水制漿,草木灰水有較大的鹼性,有利於提高紙漿的質量。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把他在尚方製造出來的一批優質紙張獻給漢和帝劉肇,漢和帝很稱贊他的才能,馬上通令天下採用。這樣,蔡倫的造紙方法很快傳遍各地。
「漢代造紙工藝流程圖」形象地再現了兩漢時期的造紙術,將麻頭、破布等原料經水浸、切碎、洗滌、蒸煮、漂洗、舂搗、加水配成懸浮的漿液、撈取紙漿、乾燥後即成為紙張。
史書記載:漢和帝曾到緱氏巡視過,有可能是參觀這里的造紙作坊和紙庄(現分前紙庄和後紙庄,位於洛陽漢魏故城東約2000米,面臨洛河)很可能是漢代造紙作坊所在地。這兩個地方,附近有造紙需要的優越的地理環境,有比較豐富的造紙資源(如麻、楮林等)。
蔡倫獻紙之後,造紙技術和紙張廣為流傳。東漢末年,東萊人左伯也是一位造紙能手。他造的紙,比蔡侯紙更為白潔細膩。趙歧著的《三輔決錄》中,提到左伯的紙、張藝的筆、韋誕的墨,說它們都是名貴的書寫工具。筆、墨和紙並列,說明紙已是當時常用的書寫材料。紙成為竹簡、木牘、縑帛的有力競爭者,到了三、四世紀就基本上取代了簡帛,成為唯一的書寫材料,這就有力地促進了科學文化的發展。
4.●造紙
走進楮皮紙抄制技藝傳承人張逢學家,首先看到的是他的兒媳貼著牆根,從一沓30公分厚的濕紙磚上,撕下一張張薄紙,貼在牆面上晾曬。這個場景讓人立刻聯想到那句古老的民謠:「有女甭嫁北張村,半夜起來站牆根。」據說這是造紙的最後一道工序曬紙。
69歲的老人張逢學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拿出幾把樹皮介紹說:「這就是枸樹皮,學名叫楮樹皮。這邊兩把都是枸樹做的穰。夏天的枸樹皮叫牙皮,從樹上很容易剝落,作成的穰是黑色的;十冬臘月的樹皮和樹干粘在一起,剝下的時候帶著樹幹上的東西,這樣做出的穰是白色的。因為穰分黑白兩種,所以做出的紙也分黑白兩種。」
據張逢學介紹,生產紙漿要經過備料—切穰—踏碓—搗漿—淘漿的幾道工序,具體流程是:先篩選出用清水泡過的新鮮枸樹皮,放到石灰水裡泡2-3天,然後在大鍋里蒸一天一夜。待纖維徹底軟化,拿到河裡將石灰和其他雜質徹底洗干凈後放到石碾上碾成穰,再用鍘刀切碎然後用工具壓成鬆散狀,之後還要放到石缸里用石具搗,使植物纖維變得更軟更細,最後放到石槽里淘漿變成均勻的紙漿。
張家後院有一個5米長、3米寬浸泡紙漿的水槽,據說,這個水槽一定要用石頭壘砌,才能保證水不變臭。張逢學的兒子張建昌站進一個水池邊1米見方的洞里,手持飛桿在水中來回攪動,讓纖維均勻分布在水中,隨後巧妙地使漿中的纖維覆蓋在紙簾上,形成濕紙,一張張疊放於紙床上。待達到一定厚度後,用杠桿的方法把成沓的濕紙放在支點上,逐漸除去濕紙中大量水分,形成紙磚。最後就是我們剛剛進門時看到的一幕,把紙一張張撕下,貼在牆上曬干。
老人揭開一個大布袋,厚厚一沓楮皮紙展現在眼前。這種純天然的紙亮白潔凈,柔韌性非常好,用手使勁揉搓再展開,基本平展如初。據說這紙還耐保存,其書畫作品百十年後拿出來仍然跟剛畫的一樣。遺憾的是現在書畫大都改用現代宣紙,白麻紙基本上沒什麼人用了,偶爾有西安美院的老師、學生或者長安畫派的一些老畫家作書畫用,還有一些來旅遊的外國遊客、華僑買回去當紙藝術品。現在北張村造的白麻紙雖然在西安每張僅為0.25元人民幣,在國外的展覽會上每張卻能賣到6-7美元。古代造紙方法
5.古代造紙方法
以竹紙為例,《天工開物》中指出:在芒種前後登山砍竹,截斷五七尺長,在塘水中浸漚一百天,加工捶洗以後,脫去粗殼和青皮。再用上好石灰化汁塗漿,放在楻桶中蒸煮八晝夜,歇火一日,取出竹料用清水漂洗,更用柴灰(草木灰水)漿過,再入釜上蒸煮,用灰水淋下,這樣十多天,自然臭爛。取出入臼,舂成泥面狀,再制漿造 紙。這些記載,和後來的民間土法造竹紙過程大體相同。
6.現代造紙方法
現代的造紙程序可分為制漿、調制、抄造、加工等主要步驟:
1.制漿的過程 制漿為造紙的第一步,一般將木材轉變成紙漿的方法有機械制漿法、化學制漿法和半化學制漿法等三種。
2.調制過程 紙料的調制為造紙的另一重點,紙張完成後的強度、色調、印刷性的優劣、紙張保存期限的長短直接與它有關。
一般常見的調制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三步驟: a. 散漿 b.打漿 c.加膠與充填
3.抄造過程 抄紙部門的主要工作為將稀的紙料,使其均勻的交織和脫水,再經乾燥、壓光、卷紙、裁切、選別、包裝;
『捌』 手工紙分為哪些種類
手工紙分為哪些種類
問題一:手工紙的種類我國傳統手工紙品類繁多,分類方法也有不少,可以按原材料分、按地域分、按生產工藝分、按用途分、按生熟分等,可以分成很多品類。但是就我國傳統手工紙的原材料來說,大多不出這十個字「麻構竹藤桑,青檀稻瑞香」。因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把傳統的手工紙大致分為以下五大類:麻紙、皮紙、藤紙、竹紙、宣紙。
一、麻紙:
以麻類植物的韌皮纖維為原料所造,起源最早應用最廣泛的是薴麻,其次還有大麻、亞麻。麻紙是中國古代圖書典籍的用紙之一,是一種大部分以黃麻、布頭、破履為主原料生產的強韌紙張。麻紙的特點是纖維長,紙漿粗(紙表有小疙瘩)紙質堅韌,雖歷經千餘年亦不易變脆、變色;外觀有粗細厚薄之分,又有「白麻紙」、「黃麻紙」之別;其抄紙簾紋間距二三公分、三四公分、五六公分不等;有的橫簾紋和豎簾紋相交,間距豎約一指半;背面未搗爛的黃麻、草跡、布絲清晰可辨;可作為可靠的古籍鑒定依據之一。隋唐五代時的圖書(碑帖裝裱)多用麻紙,宋元時已不佔主要地位,明清時麻紙的使用更為稀少。麻紙後人偽造及難。
二、皮紙:
以樹木韌皮纖維為原料抄造,一般來說皮紙包括構皮紙、桑皮紙、雁皮紙、三椏皮紙(又叫山棉皮)、柳構皮紙、納西族的東巴紙、藏族的狼毒草紙,等等……其原料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桑科植物構樹、楮樹、桑樹,另一類是瑞香科植物瑞香、結香、滇結香、蕘花、狼毒草,等等……
皮紙之中構皮紙所見最多,由於構樹和楮樹都桑科構屬,二者不易區分,習慣上認為是同一種樹,所以一般將將此兩種皮料所抄紙張都稱之為構皮紙,約起源於漢蔡倫時期,後世聞名的澄心堂紙即為構皮紙,構皮紙在文獻中也常被稱之為棉紙。構皮紙之後為桑皮紙,因桑皮纖維表面裹有一層透明膠衣,桑皮紙常有絲質光澤,曾被稱為蠶繭紙,著名的乾隆高麗紙也是桑皮紙。
三、藤紙:
以藤類植物的韌皮為原料抄造,主要有葛藤、紫藤、黃藤等等,亦稱「剡藤」、「剡紙」、「溪藤」。唐宋時在剡溪一帶曾極度輝煌,後因對當地的藤類植物過度砍伐而消失。而越中多以古藤製紙,故名「藤紙」。孫能傳《剡溪漫筆小敘》:「剡故嵊地,奉化與嵊接壤亦有剡溪,為余家上游。其地多古藤,土人取以作紙,所謂剡溪藤是也。」因之紙名「剡藤」。
四、竹紙:
顧名思義竹紙就是以竹子為原材料造的紙。主要原料為毛竹,此外還有苦竹、綠竹、慈竹、黃竹等等。我國四川省夾江縣和浙江省富陽市為竹紙的重要產地。竹紙種類繁多,常見的有毛邊紙、毛太紙、元書紙、玉扣紙、連史紙,傳統的富陽宣和夾江宣紙也屬竹紙,不過現在很多都改由龍須草抄造。
以嫩竹為主料生產的夾江手工書畫紙具有潔白柔軟、浸潤保墨、纖維細膩、綿韌平整等特點,被人們贊之曰淡畫不灰、淡潑濃、濃潑淡、詩有煙霞氣,書兼龍虎姿。與安徽宣紙齊名,曾被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贊之為國之二寶。
現在富春竹紙主要產於富春江南岸山區及青雲、龍羊、新登等地。富陽素有土紙之鄉之稱。歷史上,富春竹紙名品竟出,以其紙質柔軟、卷舒雖久而墨中不渝,不為蟲蛀的特點,享譽國內外。歷史上,富春竹紙名品競出,行銷國內並出口日、韓、新加坡、菲律賓等國。其中,昌山紙獲1915年農商部最高特貨稱號和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二等獎、1926年北京國貨展覽會三等獎,京放紙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二等獎、1926年北京國貨展覽會三等獎,元書紙和烏金紙獲1929年杭州西湖博覽會特等獎,刷黃紙和五千元書紙獲1929年西湖博覽會一等獎。由於多種原因的影響,生產陷於窘境,加上造紙匠人大都年事已高,......餘下全文>>
問題二:兒童手工彩紙都有哪些種類?~~~~瓦楞紙、彩色卡紙、彩色A4紙、珠光、皺紋紙
問題三:兒童手工紙都有哪些種類?比如:卡紙、海綿紙、~~~~~等,有誰知道的麻煩告訴一下,5分瓦楞紙、彩色卡紙、彩色A4紙、珠光、皺紋紙
問題四:紙的種類有哪些新聞紙
俗稱白報紙,其特點是松軟多孔,有一定的機構強度,吸收性好,能使油墨在很短時間內滲透固著,折疊時不會粘臟,用於在高速輪轉機上印刷報紙,期刊及一般書籍。新聞紙的定量為51克/平方米,捲筒新聞紙的寬度有1572毫米、1562毫米、787毫米、781毫米四種;平版紙幅面尺寸為787毫米w1092毫米。新聞紙印刷適應性,不透明,但白度較低,表面平滑度不同,印刷圖片時應使用較粗網目,日光後容易變黃發脆,不宜長期保存。
箱紙板
又名麻紙板,是比較堅固的紙箱使用的紙板,廣泛用於裝運書籍、百貨用品、收音機、電視機、機器零件及食品等。定量為200克/平方米,310克/平方米,420克/平方米和530克/平方米。表面平整機械強度好。
銅板紙
又名塗料紙,是在原紙上塗布一層由碳酸鈣或白陶土等與粘合劑配成的白色塗料,烘乾後壓光製成的高級印刷用紙。由於細膩潔白,平滑度和光澤度高,又具有適度的吸油性,適合於銅板印刷或膠印,印製彩色或單色的畫報、圖片、掛歷、地圖和書刊,也是包裝印刷用紙。它分單面塗布和雙面塗布兩種,兩種中又分特號、1號、2號、3號,定量為80克/平方米至250克/平方米。銅板紙要求有較高的塗層強度,不掉粉,能適合60線/厘米以上細網目印刷。
膠版紙
舊稱道林紙,是供膠印機使用的書刊用紙。適於印製單色或多色的書刊封面、正文、插頁、畫報、地圖、宣傳畫、彩色商標和各種包裝品。膠版印刷紙分為特號、1號和2號,定量從70克/平方米至150克/平方米。紙漿具有較高的強度和適印性能。膠版印刷是比較高級的書刊印刷紙,對比度、伸縮率和表面強度有較高的要求,酸鹼性也應接近中性或呈弱鹼性,以免影響印刷用的紙張,定量為40克/平方米至80克/平方米。近年來又試製成功了低定量的膠印新聞紙和膠印書刊紙,供膠印紙和書刊使用。
凸版紙
一種適於凸版印刷機印刷各種書籍、文體用品和雜志正文的紙張。定量為52克/平方米和60/平方米,有捲筒紙和平板紙兩種,平滑度30米,不透明度不小於88%。凸版印刷紙是廣泛使用的書刊紙,比新聞紙平滑度稍高,保存期較長,但是容易出現掉毛掉粉,不適於用膠版印刷方法印刷書刊。這種紙寫字容易洇。
草紙板
又名黃紙板或馬糞紙,是黃色的包裝用紙板。它主要用於商品的包裝,制紙盒和書箱帳冊的封面襯里。定量為200克/平方米至860克/平方米。常用的是8號420克、10號530克、12號640克。草紙板要求質量緊密結實,紙面平整,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和韌性。
白紙板
又名馬尼拉紙,是白色的比較高級的包裝紙板。它用於印帽兒童教育圖片和文具用品、化妝品、葯品的商標。定量為200克/平方米至400克/平方米。薄厚一致,不起毛、不掉粉、有韌性、折疊是不易斷裂。網路地圖
參考資料:加油!~~~
問題五:紙有哪些種類紙的品種很多,分類方法也不一致。習慣分類方法有3種。
①按生產方式分為手工紙和機制紙。
手工紙以手工操作為主,利用簾網框架、人工逐張撈制而成。質地松軟,吸水力強,適合於水墨書寫、繪畫和印刷用,如中國的宣紙。其產量在現代紙的總產量中所佔的比重很小。
機制紙是指以機械化方式生產的紙張的總稱,如印刷紙、包裝紙等。
②按紙張的厚薄和重量分為紙和紙板。兩者尚沒有搐格的區分界限。一般以每平方米重200g以下的稱為紙,以上的稱為紙板。紙板占紙總產量的40~50%左右,主要用於商品包裝,如箱紙板、包裝用紙板等。國際上通常對紙和紙板分別進行統計。
③按用途分為:新聞紙,是一種主要供新聞出版用的特種印刷紙,由於所佔比重較大,習慣上單列一類;
印刷紙、書寫紙,供印刷及書寫用並包括繪畫和制圖用紙
包裝紙;技術用紙(工農業技術用紙);生活衛生用紙;
加工原紙,供進一步製造加工紙用;紙板;加工紙等。
問題六:有誰知道手工折紙一般使用什麼紙?不同的東西需要用不同的紙才能更弗的表現出作品!如果你真的要生產折紙,有個小建議,可否提供更多的折紙流程,不同的東西搭配不同的紙!因為市場上很多兒童折紙都是紙鶴,玫瑰花就沒了!還有,紙最好不要太厚,市場上很多紙張又小又厚,挺難折的!
問題七:紙品的種類紙的品種很多,分類方法也不一致。習慣分類方法有3種。①按生產方式分為手工紙和機制紙。手工紙以手工操作為主,利用簾網框架、人工逐張撈制而成。質地松軟,吸水力強,適合於水墨書寫、繪畫和印刷用,如中國的宣紙。其產量在現代紙的總產量中所佔的比重很小。機制紙是指以機械化方式生產的紙張的總稱,如印刷紙、包裝紙等。②按紙張的厚薄和重量分為紙和紙板。兩者尚沒有嚴格的區分界限。一般以每平方米重200g以下的稱為紙,以上的稱為紙板。紙板占紙總產量的40~50%左右,主要用於商品包裝,如箱紙板、包裝用紙板等。國際上通常對紙和紙板分別進行統計。③按用途分為:新聞紙,是一種主要供新聞出版用的特種印刷紙,由於所佔比重較大,習慣上單列一類;印刷紙、書寫紙,供印刷及書寫用並包括繪畫和制圖用紙;包裝紙;技術用紙(工農業技術用紙);生活衛生用紙;加工原紙,供進一步製造加工紙用;紙板;加工紙等。紙的種類包裝用紙:白板紙白卡紙牛卡紙牛皮紙瓦楞紙箱板紙茶板紙羊皮、雞皮紙卷煙用紙硅油紙紙杯(袋)原紙淋膜紙玻璃紙防油、防潮紙透明紙鋁箔紙商標、標簽紙果袋紙印刷用紙:銅版紙新聞紙輕塗紙輕型紙雙膠紙書寫紙字典紙書刊紙工業用紙:離型紙碳素紙絕緣紙濾紙試紙電容器紙壓板紙無塵紙浸漬紙砂紙防銹紙辦公、文化用紙:描圖、繪圖紙其它拷貝紙藝術紙復寫紙傳真紙列印紙復印紙相紙宣紙熱敏紙彩噴紙菲林紙硫酸紙生活用紙:衛生紙面巾紙餐巾紙紙尿褲衛生巾濕巾紙特種紙:裝飾原紙水紋紙皮紋紙金銀卡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