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靜物簡筆畫
一、首先畫出這組靜物的主體物,一個簡單的壺
2. 怎麼理解塞尚《有蘋果的靜物》這幅畫
保羅·塞尚的油畫《有桃子和蘋果的靜物》創作於1895-1898年間,這幅《有桃子和蘋果的靜物》油畫作品證明了靜物畫可以真實地再現實體和表現光線與空間的表象。
保羅·塞尚說:「描繪自然不是復制對象,它實現了人的感覺。」保羅·塞尚堅持關注顏色和質地的特性,不以幻覺為目的。例如,盤子里水果的邊線是不確定的,彷彿在移動。畫面中透視的規則也打破了,桌子的右角向一邊傾斜,與左邊不在一條線上。
《有桃子和蘋果的靜物》畫面的有些部分沒有著色,桌布的折皺像沒有畫完。《有桃子和蘋果的靜物》不是對實物的模仿,而是對觀察角度和繪畫本質的探索。
保羅·塞尚是二十世紀立體主義和抽象繪畫之父。但是,即使在他生命之末,也從未有過任何想完全脫離現實的願望。當保羅·塞尚說起「錐體、圓柱體和球體」的時候,也沒有把這些幾何形狀當做最終結果,也不想把風景或靜物最後加以抽象。
抽象對於他是一個方法、一個中間站,在這里,他剝去了他所看到的無關緊要的枝節問題,旨在重建作為獨立繪畫的自然景緻。所以,最終的結果,就很容易地從原始的母題中辨認出來,對於這些景緻所進行的大量拍照可以得到證明。但是也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繪畫除了各個部分具有獨到的真實以外,它是一種類似。
3. 簡單的水果素描步驟圖片
①首先講到水果就不得不提蘋果,它是很多美術生最討厭的水果,也是考場出現頻率非常非常高的水果之一。蘋果不僅在素描中常見,在色彩中也是如此,那麼蘋果的畫法也就成為了一大難題。相對於球體來說,蘋果的細節變化更豐富,所以同學們在畫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的去對待它的形體。
②蘋果的外形可以比作正方形或者球體,但是蘋果的邊緣線並不規整,有圓有方,變化非常豐富,體感比較強。我們在畫的時候要把幾塊大的體面區分出來,調子再多也要符合整體,細節不能強過整體。注意看最後一個削了皮的蘋果,體快感非常強,我們在畫正常蘋果的時候可以借鑒這種體塊關系,先方後圓,哪怕我就畫方一點都沒有關系。
③最後我們著重說一下反光和投影的部分,很多同學畫不出體積。其實和暗部的反光有很大關系,因為反光不能畫得太悶太黑,這樣明暗交界線的突出感就會不夠,反而我們加強明暗交界線和投影,反光部分適當的做得透氣一點,這種體積感會更加強烈,投影與水果的交界處一般會比較重,但是不要畫成一條沒有變化的線,不然也會很醜。反光部分要根據畫面來處理,不能太透氣,太亮,要讓它符合暗部這個整體。
④梨是球體和三角錐體相加所產生的形狀,它的造型與朝向是畫面生動性的重要體現。梨固有色的表達要與整體結構、體積相協調,蒂把等局部細節也要注意整體感。此外,邊緣線要有強弱、虛實變化,使其體積感更強烈。梨子的下半部分是比較圓的,但是也並不是圓到沒有體塊變化,所以我們還是要把體塊關系牢牢的把握住,「寧方勿圓」是素描靜物中不變的真理。
4. 求簡單的素描畫(水果)要圖
素描水果畫如下:
素描畫水果屬於靜態素描。靜物素描是以靜物為對象的素描繪畫。多以物品為主。用單色或簡單的顏色的工具描繪對象的輪廓、體積、結構、空間、光線、質感等基本造型。在素描練習中是基礎,有著重要的意義。
素描是單用線條描寫、不加彩色的繪畫。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繪畫形式,也是最古老的藝術語言。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才發現了其獨特的表現魅力。
在這一時期,義大利畫家馬薩丘、達·芬奇等人發明並運用了透視學、解剖學和構圖學原理,為素描表現的立體感和空間感提供了科學的依據,逐步完善了素描。從此,素描便作為一種近乎完美的繪畫形式在全世界畫壇獨樹一幟。
(4)簡單油畫水果靜物圖片擴展閱讀:
素描的分類:
一、素描從目的和功能上說;一般可分為創作素描和習作素描兩大類。
二、寫生素描在表現內容上分為靜物、動物、風景、人像及人體素描等。
三、素描從繪畫傳統的角度說,素描又可分為中國寫意傳統的素描和西方寫實傳統的素描兩種。
四、素描從作畫時間概念上說,素描可分為長期素描、速寫、默寫等。
五、 素描從使用工具上分為鉛筆、炭筆、鋼筆、毛筆、水墨、粉筆、紙筆或兩種工具穿插使用的素描。
5. 找圖!靜物寫生照片!急!好的有加分!
請看參考資料
6. 色彩靜物畫,一盆花兩個蘋果,或者一盆花兩個其他水果之類的靜物水粉畫也可以,急求!!
色彩靜物 花卉及水果圖片,供參考
7. 色彩靜物石榴的畫法(最好附圖片)
1、單線起形,確立畫面的構圖,小物體較多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圓形構圖,以主體為中心向外分散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