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黑白裝飾畫怎麼畫
一,點,線,面(平面構成中學習過)
1,點:體現不同形狀,不同方向,不同面積,不同位置等諸多變化,形狀可以任意變化,可大可小,可聚可散.
2,線:線的形態千姿百態,可以任意劃出直線,粗線,西線,曲線,折線等.
3,面:在黑白裝飾畫中,可以用黑線或白線圈出其形狀,范圍,也可以用整塊黑色與白色進行表現,或者由點組成線,再由線組成灰面構成.
二,點,線,面的選配
三,具象形的塑造
1,分析形的主要組 部分
如:樹大致可分為樹干,樹枝,樹葉三部分
2,改變形的每一部分的面積,形狀,位置,方向來塑造新造型.
3,引進全新的因素與原形結合,創造出生活中不存在的嶄新形象.
4,在一件完整的作品中,形的藝術表現應該是基本統一的,即:主體與背景的表現形式應是協調統一的.
第二章 黑與白
一,色調(明度)
黑白的色調層次
白――――――――――黑
10――――――――――0
二,黑白處理
1,有光處理:依照日光或燈光照射下的現實進行描繪,常見於西方古典書籍插圖中.
2,無光處理:即平光處理,舍棄光線,著重於描繪事物的本質東方藝術常用此法.
3,自由處理:將畫面中的黑白更自由的安排與設計,將有光處理和無光處理,進行多樣的創造性組合.以現代設計觀念進行種種新奇的探索,常用於現代設計領域.
4,互襯法:黑,白,明暗互相襯托,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或黑白互滲,或黑白互換,或黑白過渡.
三,黑白組合
組合方式
漸變式(滲入式):由黑到白呈現逐漸過渡的逐步滲入的方式,也稱陰陽漸變,多用於畫面局部中圓的轉折面的過渡.
突變式:黑白的轉變採用痛快地直接轉折方式.
襯托式:黑白襯托,黑襯白,白襯黑,多層次襯托
貫通式:通過面轉線,線轉面,點,線,面相互轉換呼應,使黑白兩色自由地貫通全畫面.
四,黑白造型
黑白造型是運用黑白兩色(包括由點,線,面構成的不同程度的灰色)塑造形象.
1,黑白為主造型(類似於圖案中的影繪法,傳統剪紙)
畫面中大面積使用黑色,適當穿插白色和灰色,畫面顯得靈透而有堅實感.
2,白色為主造型(白描法)
畫面一白色造型為主,適當加入黑色,灰色,畫面顯得單純,明快.
3,以灰色為主造型
灰色是由黑到白或有白到黑的過程,能夠緩沖黑與白的強烈對比,使極端變的柔和.一般採用點繪,線繪,點線面結合的方式.
五,畫面結構
1,垂直結構
2,水平結構
3,傾斜結構
4,圓形結構
5,正三角形與倒三角形
六,黑白裝飾畫技法
1,平塗及勾勒法:運用不同形狀的點,粗細,曲直等各異的線,大小,方圓等不同的面,進行裝飾畫創作.使用疏密,虛實等形式美法則來自增強黑白裝飾畫的表現效果.
2,粉墨畫法:適用於黑白裝飾畫,方法是將設計的圖案用鉛筆畫在白卡紙上,然後用較厚的白色水粉顏料描出圖形,然後用黑墨汁將整個畫面覆蓋,包括無形部分,待干後,用清水沖洗,同時用軟刷刷,這樣附著在白粉上的黑色就會被沖掉,露出白線,這種白線由殘存的黑色.
3,墨刻線法:選白卡紙或銅版紙一張,裱好,將墨汁按所需大小罩上,要均勻,待干後,把畫好的圖形復制到卡紙上,用刀片按圖形或線或面輕輕刻出.
七,黑白構圖
1,主次
2,均衡
3,圖地
4,互換
5,簡練與豐富
作業:
臨摹練習
黑白造型練習――自選一照片或圖形,運用三種黑白造型手法,各做一張作業
黑白畫創作――用具象形的塑造方法,以魚或蝴蝶與自然為主題作一張黑白畫.
第三部分 色彩裝飾畫
一,分類與特徵:
根據裝飾畫使用的空間來分類
公共環境裝飾畫:是指用於公共場所得裝飾畫,既要與周圍環境相適應,又要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情趣.如:候車廳的裝飾畫
居住環境裝飾畫:適用於室內居室的裝飾畫,它除了與居室環境相適應外,還要滿足居室主人的審美愛好.如:客廳裝飾畫
娛樂空間裝飾畫:適用於娛樂場所得裝飾繪畫,它除了與娛樂場所環境相適應外,相對於居室空間裝飾畫,機動性大,娛樂性強.如:餐廳中的裝飾畫
二,裝飾畫的特徵
1,裝飾畫表現的是理想中的自然
2,裝飾畫在形式上追求"意境美"
3,裝飾畫在構圖上追求形式美
4,裝飾畫製作材料的多樣化
三,裝飾畫的特點
裝飾畫的構圖特點是著力於二維空間的經營,不追求體積和縱深的逼真表現,採用二維空間樣式的裝飾畫,在構圖上一般要求"穩","滿""全".
四,裝飾畫的色彩(前面多次講解)
五,特殊材料裝飾畫
1,編織
2,印染工藝
3,其他工藝
綉制
布貼
瀝粉
嵌絲
㈡ 求簡單漂亮的黑白畫!!!
只用黑色(或白色)一種顏色作畫,畫面只呈現黑白效果的圖畫叫做黑白畫。黑白畫為一個很大的概念,它泛指用黑白兩色進行繪制的任何繪畫作品。包括黑白版畫、印章圖案、黑白插圖、素描、國畫的白描、焦墨、水墨以及黑白圖案和黑白裝飾畫等。
(2)純黑墨畫圖片簡單初學擴展閱讀
黑白畫主要分為:人物、動物、景物、靜物、花卉等。
要善於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徵,刪繁求簡,畫面上只要極其簡練的形象,力求達到黑白對比強烈明快的藝術效果,靈活運用點、線、面多種形式的表現方式,使畫面黑、白、灰變化豐富,虛實層次錯落有致,疏密空白安排得體,在形象上進行誇張、取捨、變形,並竭力使畫有情趣,有節奏,有韻律,具備較強的裝飾性。
㈢ 求水墨畫初學者入門教程
具體方法如下:
1、學習水墨畫工具很重要,初學者需要准備
筆:小號羊毫提筆,長鋒羊毫筆,長鋒狼毫書、狼毫書畫筆和小號狼毫筆等。
墨:初學用墨汁即可
紙:需要宣紙(初學練習技法可用普通白紙代替)
硯:硯台、瓷盤。
其他:國畫用顏料、筆洗、鎮尺等
㈣ 黑白畫 用毛筆怎麼畫啊親
黑白畫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就是指由黑白兩色組成的畫,比如黑白裝飾畫,或是黑白版畫等。廣義是指單一顏色和空白,即白色組成的畫面。像中國傳統的剪紙,或是由紅白,綠白,藍白等構成的都可以
但是要畫畫,無論什麼畫都要有一定的繪畫基礎
㈤ 怎麼畫黑白裝飾畫
先臨摹一些簡單基本的圖樣,如果你有繪畫基礎可以畫一些線條,色彩基本的裝飾畫類型,主要先把裝飾畫的基礎打好,如果有老師指導更好,其實裝飾畫很簡單,需要細心,它不需要寫實,有很大的創作空間,練習時間長了,可以開始臨摹一些野獸派大家的畫,進行多次臨摹,練習,不能著急,不是短時間可以成功的事,要有耐性的學習。技巧什麼的現在說不清,這個要在練習的過程中著急摸索和積累。 顏料均勻。調色時用顏料寧多勿少。下筆均勻,不可反復塗抹。。否則容易造成整張畫的色調不勻畫時要心靜。不可毛躁 我想你問的是手工製作的吧, 那就比較好辦了 你可以用一些生活中用剩下的東西製作, 比如說雞蛋殼,紅豆 大米等東西用澆水沾起來作畫 也可以用樹葉 不同造型的樹葉也可以,還有就是去商店裡買一些設計類的材料~比如說是麻布,卡紙,彩紙 紙繩 瓦楞紙 種類滿多的,准備好了材料 然後就要靠你自己發揮你聰明的小腦帶了 加油了 相信你會做的很好的 黑白裝飾畫,是以黑、白對比為造型手段,畫面主題以黑、白形體的巧妙組合來得以充分表現,具有高度概括的藝術特色。 在中國人民心中,黑是實,白是虛,黑是一切,白則是空靈。黑與白如同有與無的相互浸潤滲化,從而造就一個實中有虛,虛中有實,有無相生的大千世界。巧妙處理黑與白兩個極端,把一切濃縮在黑、白巧妙組合的畫面中,如同音樂與音響的旋律、節奏、配器等給人聽覺上帶來享受。要善於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徵,刪繁求簡,畫面上只要極其簡練的形象,力求達到黑白對比強烈明快的藝術效果。靈活運用點、線、面多種形式的表現方式,使畫面黑、白、灰變化豐富,虛實層次錯落有致,疏密空白安排得體,在形象上進行誇張、取捨、變形,並竭力使畫有情趣,有節奏,有韻律,具備較強的裝飾性。世界是彩色的,但是通過概括和抽象之後,這五彩繽紛的世界,又只限於黑白二色之中,在黑白藝術中,復雜的色彩被簡化,並分為兩極,在這兩個極色中蘊含了色彩之內和色彩之外的修煉與再生之道。裝飾畫中的「黑白黑白藝術在我國淵源已久,在傳統繪畫中,黑白不但是構成外在形式美的主要因素,而且往往還被賦予了更多涵義。裝飾畫中的「黑白黑白藝術在我國淵源已久,在傳統繪畫中,黑白不但是構在形式美的主要因素,而且往往還被賦予了更多涵義。白在生活中,光照之下物體顯現的明暗關系、固有色的深淺差異,均可概括在黑白兩色之中,這也是構成黑白藝術的客觀依據。一黑一白在造型藝術中應用非常寬廣,被廣泛的應用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當中。黑白是色彩中的極色,也是視覺感受的極限。藝術效果單純、明朗、強烈,自然界中本身是不存在絕對的純黑或純白的。黑白意識屬於審美意識范疇,它吸收版畫、剪紙的一些表現形式,對自然界豐富的色彩進行高度概括。從這一點看,這種單純的表現手法,帶有很強的浪漫主義色彩和抒情性。中國水墨畫即是充分運用這種浪漫手法創作的典範。這種表現手法包括圖底關系和點、線、面的形式以及由此產生的黑、白、灰關系。「黑白意識」是一種創作意識。創作原則是以少勝多,黑白藝術簡到無彩,用最簡練的語匯,表達豐富的內容。是作者根據自身藝術修養,對自然觀察、理解、探索的結果,也是對自然的表象、思想情感及思維等的綜合反映。藝術家通過對自然的黑白設置、分布、次序、組合,使表達物具有一種視覺上的愉悅和美感
㈥ 急,水墨畫
筆的話買1-2隻彈性好些的狼毫或者兼毫吧,大小看你畫多大的畫來決定。墨水我用紅星,如果你只是參加個活動,買瓶小瓶的一得閣就可以了,宣紙買生宣,質量和價格成正比,看你想買哪種,買一個大碟子,一個小碟子就足夠你臨時用了吧。筆洗看需要,不行拿個大的碗也可以。
PS:好幾年沒畫,你確定臨時畫畫的出來嗎......
㈦ 怎樣畫素描 簡單 步驟
首先你先搞清楚黑白灰的關系,只有掌握黑白灰,多練習和嘗試。多臨摹優秀的作品。
基本步驟:1.定位(物體大概的位置)
2.透視(物體看不到的或者看得到的結構)
3.找光源(光從那裡照射)
4.利用透視找出投影(自己理解一下..)
5.找出暗面 灰面 光面(暗面:最黑的面 灰面:較黑的面 光面:被光源照射的面)
6.用排線大概畫出投影和暗面(沒得解釋..)
7.加深投影和暗面的最深處 調整明暗(沒得解釋...)
8.畫灰面(用排線畫)
9.畫背景(註:是利用光影來襯托物體 而不是用線來畫出物體)(用排線)
10.用紙巾把畫面搽灰(沒得解釋...)
11.找出最光面 比較各個光面與光面之間的亮度(沒得解釋..)
12.用鉛筆和橡皮來調整光面(用排線...)
最後處理畫面不完善的地方 畫出細節(沒得解釋...)這個就是排線的方法
素描基礎知識
由木炭,鉛筆,鋼筆等,以線條來畫出物象明暗的單色畫,稱做素描。單色水彩和單色油畫也可以算作素描;中國傳統的白描和水墨畫也可以稱之為素描。通常講的素描多元化指鉛筆畫和炭筆畫。素描是一切繪畫的基礎,這是研究繪畫藝術所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素描通常採用可於平面留下痕跡的方法:如蠟筆,炭筆,鋼筆,畫筆,墨水,及紙張等,其它還包括在濕濡的陶土,沾了墨水的布條,金屬,石器,容器或布的表面所造成的磨損。
輪廓和線條是素描的一般稱謂。素描具備了自然律動感。不同的筆觸營造出不同的線條及橫切關系和節奏、主動與被動的周圍環境、平面、體積、色調、及質感。
素描是一種正式的藝術創作,以單色線條來表現直觀世界中的事物,亦可以表達思想、概念、態度、感情、幻想、象徵甚至抽象形式。它不像帶色彩的繪畫那樣重視總體和彩色,而是著重結構和形式。
素描的技法和種類
1.線和線條技法,素描的要素是線,但是線在實質上卻是不存在的,它只代表物體、顏色和平面的邊界,用來作為物體的幻覺表現。直到近代,線才被人們認為是形式的自發要素,並且獨立於被描繪的物體之外。
2.素描是用線條來組成物體的形象,並且描繪於平面之上,藉由線條形式引起觀者的聯想。例如兩條線相交所構成的角形,可以被認為是某平面的邊界;另外加上第三條線可以在畫面上造成立體感。弧形的線條可以象徵拱頂,交會聚集的線條可表現深度。人們可以從線條的變化當中,得到可以領會的形象。因此透過線條的手段,單純的輪廓勾勒可以發展成精緻的素描。
3.在素描中可以用線條區分立體與平面,至於色彩明暗是為了加強和釐清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我們可以運用線條的開始,消失和中斷來畫出邊界,並且形成平面,也可使色彩至邊界而上。線條的粗細能表現物體的變化,甚至光和影也可用線條的筆觸變化表現出來。
4.素描的線條技法還需要平面技法的輔助。平面技法在使用炭粉筆時,在明暗對照上可用擦筆法。而更重要的是使用毛筆畫法,因為毛筆能發揮筆觸的寬度和筆調的強度並且能增加空間感和立體感。素描也可用多色畫筆作為基本材料,用來加強素描效果以及素描的藝術性。
㈧ 黑白畫怎麼製作
嗯,所謂裝飾畫是沒有特別多的限制的,目的是好看,可以融入整個環境,並帶來相應的一些感覺的東西~目的很簡單,裝飾而已,至於粘貼、繪畫什麼的都是可以的,要注意材料的選擇。但最後樓主還是根據裝裱的方式來做參考吧,至於粘接劑,只要能粘住,而又不對材料構成損傷就可以隨便了~如果是紙,雙面膠也可以的~~
㈨ 水墨畫教程
你目前已有很好的美術基礎,如果能細心的學習山水畫的技法,一定會有很好的收獲。我推薦的這個山水畫技法網站應該是很不錯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好的發揮你的特長和技能!http://video..com/v?word=%D6%D0%B9%FA%C9%BD%CB%AE%BB%AD%B5%C4%BC%BC%B7%A8&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
㈩ 初學中國畫怎樣畫
◆ 水墨畫
中國畫的一種。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基本要素有三:單純性、象徵性、自然性。相傳始於唐代,成於五代,盛於宋元,明清及近代以來續有發展。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濃淡變化就是色的層次變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繽紛可以用多層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圖畫歌》雲:「江南董源傳巨然,淡墨輕嵐為一體。」就是說的水墨畫。唐宋人畫山水多濕筆,出現「水暈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筆,墨色更多變化,有「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唐代王維對畫體提出「水墨為上」,後人宗之。長期以來水墨畫在中國繪畫史上占著重要地位。
◆ 院體畫
簡稱「院體」、「院畫」,中國畫的一種。一般指宋代翰林圖畫院及其後宮廷畫家比較工緻一路的繪畫。亦有專指南宋畫院作品,或泛指非宮廷畫家而效法南宋畫院風格之作。這類作品為迎合帝王宮廷需要,多以花鳥、山水,宮廷生活及宗教內容為題材,作畫講究法度,重視形神兼備,風格華麗細膩。因時代好尚和畫家擅長有異,故畫風不盡相同而各具特點。魯迅說:「宋的院畫,萎靡柔媚之處當舍,周密不苟之處是可取的。」(《且介亭雜文·論「舊形式的採用」》)
◆ 文人畫
亦稱「士夫畫」。中國畫的一種。泛指中國封建社會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畫。以別於民間畫工和宮廷畫院職業畫家的繪畫,北宋蘇軾提出「士夫畫」,明代董其昌稱道「文人之畫」,以唐代王維為其創始者,並目為南宗之祖(參見「南北宗」)。但舊時也往往藉以抬高士大夫階層的繪畫藝術,鄙視民間畫工及院體畫家。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曾說:「自古善畫者,莫非衣冠貴胄,逸士高人,非閭閻之所能為也。」此說影響甚久。近代陳衡恪則認為「文人畫有四個要素: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通常「文人畫」多取材於山水、花鳥、梅蘭竹菊和木石等,藉以發抒「性靈」或個人抱負,間亦寓有對民族壓迫或對腐朽政治的憤懣之情。他們標舉「士氣」、「逸品」,崇尚品藻,講求筆墨情趣,脫略形似,強調神韻,很重視文學、書法修養和畫中意境的締造。姚茫父的《中國文人畫之研究·序》曾有很高的品評:「唐王右丞(維)援詩入畫,然後趣由筆生,法隨意轉,言不必宮商而邱山皆韻,義不必比興而草木成吟。」歷代文人畫對中國畫的美學思想以及對水墨、寫意畫等技法的發展,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 畫分十門
中國畫名詞。中國畫的分科,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分六門,即人物、屋宇、山水、鞍馬、鬼神、花鳥等。北宋《宣和畫譜》分十門,即道釋門、人物門、宮室門、番族門、龍魚門、山水門、畜獸門、花鳥門、墨竹門、蔬菜門等。南宋鄧椿《畫繼》分八類(門),即仙佛鬼神、人物傳寫、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獸蟲魚、屋木舟車、蔬果葯草、小景雜畫等。參見「十三科」。
◆ 十三科
中國畫術語。中國畫的分科,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分為六門;北宋《宣和畫譜》分為十門;南宋鄧椿《畫繼》分為八類。元代湯垕《畫鑒》說:「世俗立畫家十三科,山水打頭,界畫打底。」明代陶宗儀《輟耕錄》所載「畫家十三科」是:「佛菩薩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剛鬼神羅漢聖僧、風雲龍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林、花竹翎毛、野騾走獸、人間動用、界畫樓台、一切傍生、耕種機織、雕青嵌綠。」
◆ 人物畫
繪畫的一種。以人物形象為主體的繪畫之通稱。中國的人物畫,簡稱「人物」,是中國畫中的一大畫科,出現較山水畫、花鳥畫等為早;大體分為道釋畫、仕女畫、肖像畫、風俗畫、歷史故事畫等。人物畫力求人物個性刻畫得逼真傳神,氣韻生動、形神兼備。其傳神之法,常把對人物性格的表現,寓於環境、氣氛、身段和動態的渲染之中。故中國畫論上又稱人物畫為「傳神」。歷代著名人物畫有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卷,唐代韓滉的《文苑圖》,五代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北宋李公麟的《維摩詰像》,南宋李唐的《採薇圖》、梁楷的《李白行吟圖》,元代王繹的《楊竹西小像》,明代仇英的《列女圖》卷、曾鯨的《侯峒嶒像》,清代任伯年的《高邕之像》,以及現代徐悲鴻的《泰戈爾像》等。在現代,更強調「師法化」,還吸取了西洋技法,在造型和布色上有所發展。
◆ 山水畫
簡稱「山水」。中國畫的一種。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在魏晉、南北朝已逐漸發展,但仍附屬於人物畫,作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獨立,如展子虔的設色山水,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王維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潑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畫大興,作者紛起,如荊浩、關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寬、許道寧、燕文貴、宋迪、王詵、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趙伯駒、趙伯驌的青綠山水,南北競輝,達到高峰。從此成為中國畫中的一大畫科;元代山水畫趨向寫意,以虛帶實,側重筆墨神韻,開創新風;明清及近代,續有發展,亦出新貌。表現上講究經營位置和表達意境。傳統分法有水墨、青綠、金碧、沒骨、淺絳、淡彩等形式。
◆ 青綠山水
山水畫的一種。用礦物質石青、石綠作為主色的山水畫。有大青綠、小青綠之分。前者多鉤廓,少皴筆,著色濃重,裝飾性強;後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薄罩青綠。清代張庚說:「畫,繪事也,古來無不設色,且多青綠。」元代湯垕說:「李思訓著色山水,用金碧輝映,自為一家法。」南宋有二趙(伯駒、伯驌),以擅作青綠山水著稱。中國的山水畫,先有設色,後有水墨。設色畫中先有重色,後來才有淡彩。
◆ 淺絳山水
山水畫的一種。在水墨鉤勒皴染的基礎上,敷設以赭石為主色的淡彩山水畫。《芥子園畫傳》說:「黃公望皴,仿虞山石面,色善用赭石,淺淺施之,有時再以赭筆鉤出大概。王蒙復以赭石和藤黃著山水,其山頭喜蓬蓬鬆鬆畫草,再以赭色鈞出,時而竟不著色,只以赭石著山水中人面及松皮而已。」這種設色特點,始於五代董源,盛於元代黃公望,亦稱「吳裝」山水。
◆ 金碧
中國畫顏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綠。凡用這三種顏料作為主色的山水畫,稱「金碧山水」,比「青綠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於鉤染山廓、石紋、坡腳、沙嘴、彩霞,以及宮室、樓閣等建築物。但明代唐志契《繪事微言》中另持一說:「蓋金碧者:石青石綠也,即青綠山水之謂也。後人不察,加以泥金謂之金筆山水,夫以金碧之名而易以金筆之名可笑也!」
◆ 青綠
中國畫顏料中的石青和石綠。也指以這兩種顏料為主色的著色方法。清代王翚說:「凡設青綠,體要嚴重,氣要輕清,得力全在渲暈,余於青綠法靜悟三十年,始盡其妙。」(《清暉畫跋》)惲壽平也說:「青綠重色,為厚易,為淺淡難,為淺澹矣,而愈見穠厚為尤難。……運以虛和,出之妍雅,穠纖得中,靈氣惝恍,愈淺淡愈見穠厚,所謂絢爛之極,仍歸自然,畫法之一變也。」(《甌香館畫跋》)闡述了青綠設色的要旨。參見「青綠山水」。
◆ 花鳥畫
中國畫的一種。北宋《宣和畫譜.花鳥敘論》雲:「詩人六義,多識於鳥獸草本之名,而律歷四時,亦記其榮枯語默之候,所以繪事之妙,多寓興於此,與詩人相表裡焉。」歷代花鳥畫家輩出,如唐代薛稷的鶴、邊鸞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五代郭乾暉的鷹,黃筌、徐熙的花鳥;北宋趙昌的花、崔白的雀、吳元瑜的花鳥;南宋吳炳的折枝、林椿的花果、李迪的禽;元代李衎的竹、張守中的鴛鴦、王冕的梅;明代林良的禽,陳淳、徐渭的墨花;清代朱耷的魚、惲壽平的荷、華喦的鳥;近代吳昌碩的花卉等,皆一代名手,綿延不絕。參見「四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