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讀書我快樂手抄報怎樣做
一。寫讀書的好處
讀書的好處有很多.我給你介紹以下幾點:
1.可以使我們增長見識,不出門,便可知天下事.
2.可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3.可以使我們變的有修養.
4.可以使我們找到好工作.
5.可以使我們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立於不敗之地.
......
二。讀書的名人故事:
聞一多醉書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裡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裡找到了他。他仍穿著舊袍,手裡捧著一本書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說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華羅庚猜書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然後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布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像力,不至於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
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復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里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自己在搭配一下吧!!
本人才疏學淺,名字談不上好聽!!
名言——「金玉良言」
故事——「書之愛」(然後可以分為幾個部分:醉書,猜書,抄書……)
也可以自己插入幾幅圖,不用太難,做個裝飾就可以了!
也可以借書抒情啊
我還找了一些資料,也許有用
如何讀書
怎樣讀書
讀萬卷書,行千里路」「開卷有益」是我們從小接受的諄諄教誨,加上高考獨木橋擺在面前,所以只能每天「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可怎樣養成好的讀書習慣呢?
(1)看目錄速讀全書,掌握風格
(2)回想自己所了解的,比作者多及少的地方(絕大多數是少)
(3)即然少,自己想從這書里看到什麼問題,什麼是自己最感興趣的,對自己最有幫助
(4)目標確定後,規定時間
(5)重點放在目錄,大標題,和每章節的開頭結尾處,這樣速度快而且能抓住重點。
(6)記下一些好的句子或重點段落。
(7)讀書過程中,隨時保持「批判性思維」。讓自己的思路活躍起來,把每一個能聯想起來的點畫在導圖上,同時寫作者優缺點,自己的看法,還可以參考哪些等
(8)最後復習一遍,選擇重點段落完善導圖。
(9)自己整理筆記,總結收獲。
三好詞好句: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論語》
浩淼無際的大海,水是那樣的清澄。在大海最深的地方,居住著海王和許許多多的海類家族。
——《海的女兒》
這匹忠實的老馬要被殺害了。
——《牧鵝女》
那個掌握生殺大權的人,就這樣宣告了哈里斯的命運。
——《湯姆叔叔的小屋》
讀書格言: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好書推薦:
書名:《米老鼠》
作者:華特·迪斯尼
出版社:童趣出版社
推薦理由:圖畫很有趣
精彩片段:娃呀,快住手!這不公平!們還一個都沒吃呢。
書名:《小口袋文學》
作者:讓-皮埃爾·瑪麗等
出版社:開明出版社
推薦理由:情節引人入勝,共20本,讀起來很過癮呢
精彩片段:嗯,龜龍,這個名字不錯!
書名:《淘氣包埃米爾》
作者:林格倫
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推薦理由:特好玩
精彩片段:俄要俄的貓子
書名:《小學生科學認知》
作者:佐藤正彥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推薦理由:趣問妙答
精彩片段:針葉是朝哪個方向長的?
◎郭沫若曾寫過一副讀書聯:「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說,讀書要靠平時下功夫,不能一心血來潮就加班加點搞突出。要想獲得成功,必須鍥而不舍,持之以恆,決不能時而勤奮時而懈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華羅庚把讀書過程歸結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兩個階段。當你對書的內容真正有了透徹的了解,抓住了全書的要點,掌握了全書的精神實質後,讀書就由厚變薄了,愈是懂得透徹,就愈有薄的感覺。如果在讀書過程中,你對各章節又作深入的探討,在每頁上加添註解,補充參考資料,那麼,書又會愈讀愈厚。因此,讀書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雙向過程
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復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里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鑿壁偷光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
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裡白幹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世界讀書日
10年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4月23日確定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讀書日」)。2005年4月23日是第10個「世界讀書日」。自1995年世界讀書日宣布以來,每年的這一天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政府的支持下,出版機構、學校、圖書館、社區等各界人士都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日慶典活動,把讀書日的宣傳活動變成一場熱熱鬧鬧的歡樂節日。
但是,在中國,這個世界性的讀書節還未被社會公眾所知曉,更談不上是節日。據搜狐讀書網站2004年調查顯示:知道「世界讀書日」的人僅佔6%,27%的人雖聽說過但不知詳情,67%的人從未聽說過這個日子。
閱讀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為共建和諧社會,進一步激發全民讀書的熱情,讓我們認真讀一本好書吧!
----------------------------------------------------------------------
書香彌漫
月[美文]
看月最宜在水邊,江樓正是此中勝景。
月明之夜,與友人三五,在門前的石凳上閑坐。暮色初和,靜看一輪鵝黃的圓月,給普照寺琉璃閣的塔尖輕輕挑起,雲霞叆靆,月影朦朧。天上人間,縱談今古,這是一景。
黃昏在江邊漫步,秋水盈盈,一彎新月,像金鉤斜掛半空。微風不動,水波不興,天上一牙,看自然盈虛,察世態升沉,這又是一景。
下弦月冉冉升起,遠處更鼓初傳,以是夜靜時分。萬里長空,天雲一碧,皎皎明月光,給整個天地鍍上了銀,又像把偌大的人裝進了水晶瓶里。月光灑遍粼粼的江面,閃閃爍爍,泛起萬點熒光。極目遠處,月下有一二輕舟,靜悄悄不聞櫓聲,只見小小的一葉黑色剪影,輕移緩進,槳楫一動,便激起一朵耀眼的銀花,我在窗檯上靜靜的坐著,如醉如痴,彷彿進入了童話世界。
這是神奇的宇宙的凈化,心靈的凈化。
我是物質和精神的窶人子,卻是大自然的寵兒。大自然是我的母親,正是她養育了我孱弱的靈魂,使我懂得愛美好的生活美好世界
席慕容詩選<< 山 月 >>--舊作之一
在山中 午夜 松林象海浪
月光替松林剪影
你笑著說 這不是松
管它是什麼 深遠的黑 透明的藍
一點點淡青 一片片銀白
還有那幽幽的綠 映照著 映照著
林中的你 在 你的林中
你殷勤款待因為你是富豪
有著許許多多山中的故事
佛曉的星星 林火 傳奇的梅花鹿
你說著 說著
卻留神著不對我說 那一個字
我等著 用化石般的耐心
可是 月光使我聾了 山風不斷襲來
在午夜 古老的林中百合蒼白
好書是偉大心靈的富貴血脈。——彌爾頓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同時也不可能有什麼鑒別力。——赫爾岑
讀書時,我願在每一個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條真理面前停留一樣。——愛默生
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培根
⑵ 如何畫我愛讀書手抄報圖片
1.手抄報四周要留出一些空白,最好畫些花邊,也不要太緊湊了!
2.一般中間畫出主題,感恩母愛的 你可以畫母親的手撫摸你的頭,或者其他你對母親印象最深的東西
3.在畫的四周,你可以寫些你想對你母親說的話!心誠即可。
4.可以畫些你母親最喜歡的東西~~~
既然是感恩,可以不必計較好壞,只要你心誠,那就是最好的手抄報!
呵呵,我小的時候也畫過手抄報哦!
可以寫上名人名言和名人愛的故事
⑶ 我愛讀書的手抄報的內容怎麼寫
我愛讀書的手抄報的內容(例子):
一、書,伴我成長,我離不開書,就像魚兒離不開大海;書伴我成長,我離不開書,就像鳥兒離不開天空。書知識的源泉,我在書中成長。
二、打開我的書櫃,琳琅滿目的書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有:童話書、故事書、作文書、十萬個為什麼、名人成才故事……凡是你想要的書都有。
三、在一本本書中,我結識了許多朋友:善良可愛的小海帝、可憐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兒、勇敢的多蘿茜、調皮的小水精、傻得可愛的笨狼……每當讀一本書時,我會隨著故事裡的情景時而快樂,時而悲傷。就像我也是書里的人物。
四、我愛讀書,因為書能使我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讀《小海帝》,我懂得了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讀《綠野仙蹤》,使我懂得了遇事要勇敢。讀《笨狼的故事》,讓我明白了做人要善良。讀《昆蟲記》,從這本書我認識了許多以前不認識的昆蟲……這些書不僅讓我明白了許多知識,還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
五、書,是冬日裡的陽光,帶給我春的溫暖;書,是快樂的天堂,讓我忘記了所有的憂傷;書,是沙漠里的綠洲,給予我新的希望。讓我們在書的世界裡快樂的飛翔吧!
(3)畫我愛讀書又簡單又漂亮的圖片擴展閱讀:
手抄報注意事項:
1、文章
①字體要工整、美觀,不寫錯別字。
②如果是兩人以上一起抄寫,要注意字體要統一。
③正文開始時要空兩格再書寫。
④最好用黑墨。
⑤保持報面整潔。
2、標題
①標題要醒目。②用美術字體書寫。③標題要吸引人。
3、標題裝飾
①可以直接在標題上裝飾。②也可以在文字的旁邊加以裝飾。
4、報頭
①報頭繪制要醒目,而不刺眼。②報頭一定要大、醒目。
5、尾花
尾花繪制要小巧精緻,起點綴作用,不能搶眼。
6、底紋裝飾
①可以在排版時做好,也可以寫好字後作裝飾;②可用淡色刷底,也可用淡色勾畫景物;③顏色鮮艷比較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手抄報
⑷ 我讀書我快樂的手抄報要圖片。圖畫要簡單不過要畫滿整張紙。字要少
手抄報是一種可傳閱、可觀賞、也可張貼的報紙的另一種形式。在學校,手抄報是第二課堂的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和ppt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與ppt不同的是手抄報是純手工的,只有一頁紙,所以要合理安排內容。手抄報和黑板報一樣,手抄報也是一種群眾性的宣傳工具。它就相當於縮小版的黑板報。
如何使一張手抄報在有限的空間內,既容納一定的知識內容,版面設計又精彩美觀呢?這不單純是技巧問題,對編者來說,組稿、編輯、排版、插圖、書寫,這是一個全神貫注、腦手並用的創造過程,是他的文化修養、生活情趣、精神風貌和藝術修養的綜合體現。這對一個學生來說,無疑是發展個性才能的廣闊天地。
辦手抄報,從總體上考慮,首先要確立主題思想。一期手抄報,版面很有限,要辦出特色,必須在內容上突出一個主題,做到主題突出,又豐富多彩。版面編排和美化設計,也要圍繞著主題,根據主題和文章內容決定形式的嚴肅與活潑,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手抄報的編排設計,總的要求是:主題明確,版面新穎美觀。
⑸ 3年級又好看又簡單的我愛讀書手抄報
⑹ 讀書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資料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愛讀書,我認為:讀書,要講究,不像某些人讀書時走馬觀花,只尋求爽.讀書的過程,是審美的過程,應當全身心地投入,不受環境的影響.書讀人,會越讀越死;只有人讀書,才會越讀越活.
讀書是一種享受,我讀書時,感覺彷彿是久旱逢甘露,那會讓我感覺心曠神怡.知識也需要新陳代謝,每當我看完一本書時,那裡面豐富多彩的內容與知識,將會在智慧中被篩選,每當看到更新更科學的內容,我便將以前書的內容刪去,灌輸新的知識.「以銅為鏡,可知儀表;以古為鏡,可曉歷史;以天為鏡,可知風雲;以木為鏡,可斷春秋;以書為鏡,可知真我!」
一.讀書的好處
1.可以使我們增長見識,不出門,便可知天下事.
2.可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3.可以使我們變的有修養.
4.可以使我們找到好工作.
5.可以使我們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立於不敗之地
二.讀書的名人故事:
華羅庚猜書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然後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布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像力,不至於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
⑺ 讀書手抄報圖片大全四年級《既好畫又美麗》
圖片如下:
(7)畫我愛讀書又簡單又漂亮的圖片擴展閱讀:
手抄報編排設計:
版面劃分:
先把版面劃分成兩塊,每塊中還可以再分成片。劃分文章塊面時,要有橫有豎,有大有小,有變化和有對稱的美,也可繪畫圖案進行劃分。報頭要放在顯著位置,最好是在左上或右上位置。
塊面編排:
如不符合原先的劃分,就要將版面塊面安排作必要的調整;如不能安排下文章,就利用移引、轉版的形式等,並用字型大小、顏色、花邊與鄰近的文章塊面相區別。
裝飾設計:
除報頭按內容設計、繪制外,每篇文章的標題也要作總體考慮,按文章主次確定每篇文章標題的字體、字型大小、顏色及橫、豎排位置。文章內容以橫排為主,行距大於字距,篇與篇之間適應用些題花、插圖、花邊及尾花等穿插其中,起裝飾、活潑片面的作用。
⑻ 2020我愛閱讀手抄報 如何畫一幅我愛閱讀的手抄報
導讀:閱讀是一種理性活動,是能夠提高我們思維能力的基本手段,也是陶冶我們性情、提升人們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徑。愛閱讀,多閱讀,是我們人生中要學會的事情,那麼如何畫一幅我愛閱讀的手抄報呢?以下是我帶來的的2020我愛閱讀手抄報圖片,快點來看看吧。
關於愛閱讀的名人名言
1、書籍使人們成為宇宙的主人。——巴甫連柯
2、養子莫徒使;先教勤讀書。——《對聯集錦》
3、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臧克家
4、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5、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朱熹
6、明燈常作伴;益書常為朋。——《對聯集錦》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8、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9、積財千萬,無過讀書。——(南北朝)顏之推
10、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11、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2、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煮
讀書小故事:古代官場沒有讀書人
清末,封疆大吏中以袁世凱與張之洞聲望最重。袁世凱以前這樣描述兩人的差別:「張中堂是讀書有學問人,仆是為國家辦事人。」簡單說,老張有才華,適合做學問,老袁沒學問,只能辦具體事。看上去是自謙,其實是最陰損的貶彼揚己。官場是做學問的地方嗎?中國傳統觀念里,讀書人簡直就是不明事理和迂腐的代名詞,等同不稱職。官員的內心深處,不擔心你說他像個官僚,就怕說他像讀書人,尤其是在上司面前。
古代官場沒有讀書人但跟袁世凱比起來,張之洞的確有點理想主義色彩。他在任上大力支持洋務運動,支持維新,還給康有為等人的強學會捐過款。當時的知識分子們也願意把他引為同類,看作做學問的總督。但是,胡思敬著《國聞備乘》中記述了張之洞兩件小事,其霸道、蠻橫完全是個官場老手,一點也不像讀書人。
其一,張之洞任兩廣總督時,潮州府出缺。張提名一人,交給主管民政工作的廣東布政使司游百川,而廣東巡撫(相當於省長)也提了一個人。游百川採用了後者的意見。張之洞大怒,即日傳見游百川,厲聲問,你膽子不小啊,竟敢藐視本督而諂媚巡撫!游百川答,誰敢小瞧您老人家。但是按慣例,總督分管軍事,巡撫分管政務,我就是個副手,一個兒媳婦上面有你們倆婆婆,只能按規定辦事啊!張之洞說,巡撫歸總督節制。既然你有此一說,請立刻找來文字材料,我當按你的材料告知朝廷,免得朝廷怪我不問吏事。
這個游百川也是笨人,回去居然真的檢索大清《會典》,而且居然真的沒找到。連憂帶嚇以致嘔血,遂稱病辭職,逃離了是非之地。從此廣東政事均歸總督,巡撫成了擺設。戊戌變法後,朝廷下旨:「督、撫分管兵政、吏治,雖同居一城,各有所司……」正如游百川所說。其實從明朝到清朝,總督和巡撫各管一攤兒,的確是慣例,但中央政府始終沒有明確給出過指示。張之洞並非不懂規則,而是抓住漏洞,以勢壓人。這也給後人啟示,無論什麼職位,哪怕是出於互相牽制的目的,也應盡量明確各自的管理范圍,免得鬧得太過,無法收拾。
其二,張之洞任湖廣總督時,湖北提學使黃紹箕任用了一名學堂監督,委任狀剛剛發下去,張之洞就把提學使找來,訓斥道,你一個小小提學使,應當受督、撫節制,你算干什麼吃的,當你是欽差嗎?黃紹箕又驚又怕,垂頭喪氣而出,不久抑鬱而終。
兩件事,都不大,但作為上司對下屬的威壓態勢畢現,哪裡有讀書人應有的敦厚和委婉?張之洞完全能夠據此反駁袁世凱,你說誰是讀書人?你才是讀書人呢,你們全家都是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