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朱元璋長的很醜嗎
明太祖朱元璋的長相如何呢?十年前的中小學歷史教科書中關於朱元璋的插圖是奇醜無比,看了朱元璋的畫像後給人帶來的是恐怖,畫面上的朱元璋臉很長,下巴像一個鉤子向外突出,一臉麻子,還駝背。而現在的教科書中朱元璋的畫像,慈眉善目,雪白的胡須,表情流露出的是溫和、五官端正。與先前的朱元璋判若兩人,兩幅畫像中的人有著天壤之別,兩個人沒有絲毫的聯系,這讓從事歷史教學的先生們為難,更讓眾多不諳世事的學子們疑惑,莫非晚年的朱元璋整容啦!明史大家的吳晗先生在他的《朱元璋傳》中,為讀者在開篇就提供了四幅朱元璋的像,每幅剛好占據一個整頁的位置。第一幅朱元璋身著朝服,端坐在龍椅上,形象醜陋無比,黑黑的大臉,額頭與太陽穴高高隆起,顴骨突出、大鼻子、大耳朵、粗眉毛,一對眼睛鼓鼓的,發出冷酷的笑,寬闊的下巴比上額還長,兩只手交換地放在袖筒內取曖,此畫藏於故宮博物院。第二幅的形象與第一幅大體相同,是朱元璋穿著便裝坐在一張簡陋的椅子上,是一幅側面畫像,此幅收藏於南京明孝陵。第三幅的朱元璋強健威武,身著帝王服,精神飽滿,目光有神的注視著前方,兩只手穩穩地放在腿上,透著一股無可征服的帝王之氣,此幅畫像應該是中年時期的朱元璋,與前兩幅的年齡差不多,此幅采自於中國歷代帝後像。第四幅是年老時期的朱元璋,是半身像,似今天參加考試時用的標准照,像上的朱元璋身著龍袍,方面大耳,濃眉大眼,眼裡透著慈祥的光芒,白鬍須一副尊貴的長者畫像,有神靈般的威嚴,讓小人懼怕,讓君子敬仰,此幅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由此可見吳?i對於朱元璋的長相是美是丑也是講不清楚的,但吳?i把丑的兩幅放在前面,美的兩幅放在後面,表述了他一種傾向,是丑的可能性較大。
嚴謹的歷史學家恪守文字資料,《明史.本傳》關於朱元璋的記敘是「資貌奇偉,奇骨冠頂」。就是講朱元璋的長相非常特別,屬於十分丑的類型。在民間關於朱元璋的真實長相,流傳著一則美妙、讓人回味的故事,也就是通常所講的野史。
說朱元璋登基稱帝後,詔傳天下的丹青妙手,為他畫像。第一位畫師十分認真,悉心描摹,畫得惟妙惟肖,畫出了朱元璋真實的樣子,朱元璋看後龍顏大怒,雙手將腰間的玉帶往下重重一壓,這是朱元璋要殺人時的習慣動作,就似關羽一瞪眼就要殺人一樣,左右的衛士便把這個講究實事求是的畫工推了出去並斬首示眾。
第二位畫工吸取第一位畫工的教訓,把朱元璋畫得英俊瀟灑、氣度非凡,朱元璋看後就更加生氣了,認為畫工在拍馬屁,只會美化他,沒有畫出真實的他,就以欺君之罪,把畫工推出去又殺啦!第三位畫工從前二位畫工身上吸取了經驗,並悟出了被殺的原因,通過對朱元璋的心理揣度,發現朱元璋崇拜劉幫,就找來劉幫的畫像認真研究,畫像時只描摹了朱元璋的臉形,把朱元璋畫得滿臉和氣,慈眉善目,同時又顯威嚴沉穩。朱元璋看後十分滿意賞了畫工就讓他回家了,然後命人臨摹了許多張並分別賞賜給皇子及王公大臣,這就是最美的那兩幅。
畫工回家後,就根據記憶將朱元璋真實地畫了出來,並把畫保存了下來,這就是最丑的那兩幅。
朱元璋的長相到底是美是丑呢?為此各方人士各抒已見,嚴謹的史學家從文字及畫像中認為朱元璋應該是十分的醜陋的,而喜愛朱元璋的人往往也帶著個人的偏愛從美的畫面中為朱元璋進行辯護。他們翻閱明朝歷代皇帝的畫像,找到明代諸位皇帝都具有臉部較寬都是方臉、且虯髯,從遺傳學出發,推理出朱元璋作為他們的先祖,長相一定也不會很差。甚至從朱元璋年輕時娶了有權有錢的年輕貌美的馬秀英,推斷朱元璋一定是英俊帥氣的,如果真是長相奇異,臉形活像一個橫擺的立體的「山」字,馬秀英斷然也不會願意的。
⑵ 朱元璋的臉型為什麼這么奇怪呢
自秦漢以來,中國一共產生了400多位皇帝,這些皇帝長什麼模樣,估計沒幾人能記得清楚。但是,如果問哪個皇帝長得最有特色,應該都會說「明太祖朱元璋」,因為他長得太有特色了,一副「鞋拔子臉」。
因此可以說,朱元璋的臉型之所以這么奇怪,並不是本身如此,而是清朝政權的抹黑。目的就是為了證明自身統治的合法性,在清朝人編撰的《明史》中,這類事件並不少見。
參考文獻:《明史》
⑶ 朱元璋建立明朝採用的卻是唐朝服飾,是宋元衣服不好看嗎
中國古代一直被其他國家稱作華夏,是因為在中國國土之內一直遵循禮儀規章制度被稱作夏。而在衣冠服飾上面中國數千年文化一脈相承的都是漢服,因此被外界與其他國家稱作夏。這種華夏的稱號和服飾文化的傳承,從黃帝時期一直延續到宋朝末年,因為元朝的建立出現了中斷情況。到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時候重新恢復漢人帝國,採用的卻是唐朝服飾,拋棄了宋朝和元朝的服飾。
朱元璋在祭祀天地之後,宣布要採用唐朝文化服飾制度,這本來就是一個十分震驚的消息,因為唐朝距離朱元璋的明朝已經整整過去了,將近500多年的時間。從很多程度上要恢復唐朝文化服飾制度都是十分困難的,但這恰好表明了朱元璋作為自己華夏傳承者的決心。
⑷ 朱元璋當了皇帝後,仍然在用碎布縫制的被單,他到底有多節儉
其實朱元璋也有揮霍的時候,由他的思想決定。朱元璋當了皇帝後,想學習劉邦,榮歸故里,他想在家鄉鳳陽定都,其實又有誰在外面打拚成功後,不想風風光光回歸故里呢?朱元璋為了這個目標他曾不惜花大量錢財買建築材料,為了宮殿的堅固,他選用最好的料。他徵招大批農民工,事無巨細,就連石頭縫里都灌入鐵汁。不堪勞苦的工匠怨聲載道,用“魘鎮法”偷偷抗議。他們把自認為會帶來壞運的泥人、木人、弓箭、剪刀、紙人等東西藏到建築里,咒詛朱元璋。朱元璋得知後龍顏大怒,殺了一批工匠。最終由於上下反對,鳳陽都城未建成。
朱元璋從小經歷太多苦難,他更懂得珍惜,也更怕浪費。他的“小氣”既是性格使然,也是防止自己驕奢,大臣奢靡,從而也是為了讓大明更加清明,讓國家更加強大。
按照慣例,帝王的車輿器具大都用黃金裝飾,而朱元璋卻下命令車輿器具所需用黃金的部分一律用銅代替。除了自己低調簡朴出行之外,他還規定自己的兒子們,在出遠門時,不可全程騎馬。要求他們“十分之七騎馬,十分之三步行”。
穿衣方面:
他令後宮織布做衣服穿,衣服破了就縫縫補補,根本不捨得扔掉。在一次巡訪時,因天氣炎熱,朱元璋脫去外衣,大臣們看到他裡面穿的竟是多處打了補丁的破爛衣服,都驚的無言。此外朱元璋還還令人編造麻鞋穿。在他的帶動下,他的皇後及妃子們,在穿衣打扮上也不去浪費,她們的衣服反復洗、穿,很少換新。馬皇後平日生活也是相當簡朴,她平時的衣服,也是洗了又洗,補了又補。她還帶頭令太監們把織布機搬到她的宮中,她親自織布,後宮妃子紛紛效仿。
朱元璋最見不得別人“糟蹋”衣物。據說朱元璋看到一個內侍穿著新靴在雨中漫步,他氣得把他大罵一通。他的一個近侍穿了件華麗的新衣,朱元璋看到就問他:“這衣服很貴吧?”舍人回道:“五百貫。”朱元璋痛心地說:“五百貫是數口之家的農夫一年的費用,而你卻用來做一件衣服。如此驕奢,實在是太糟蹋東西了。”
⑸ 朱元璋穿破衣服算命,算命先生跪地磕頭,只說了哪10字
說起明朝的皇帝大家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開國皇帝朱元璋了。這其中的原因也是非常的簡單,完全是因為朱元璋是一個平民皇帝。為什麼小編在這里用平民皇帝來稱呼他呢?因為朱元璋在剛開始的時候只是一個軍營里的小兵,還是那種最普通的兵,估計連花木蘭的地位都比不上。可是後來又是怎樣當上皇帝的呢?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小編今天要講的朱元璋算命的事。
而且現在都是反對元朝而起義的人,他這樣一想就覺得要是我參加起義了,說不定就能拯救在水火之中的百姓了。想罷之後,就付諸於行動了。朱元璋扛起起義的大旗,一舉推翻了元朝的暴行,建立了大明王朝。這下,算是算命先生給的朱元璋勇氣了,說起來朱元璋能起義全是靠算命先生的指點,要是朱元璋沒有去算命,那起不起義可是誰都說不定的事呀。
⑹ 歷史上的朱元璋真的很醜嗎
現在網上的朱元璋畫像都是鞋拔子臉(或者叫做芒果臉)。不僅平常百姓是這樣認為的,就連權威性的教科書裡面的朱元璋畫像也是這么印刷的。更搞笑的是,很多歷史博物館也是用鞋拔子臉畫像。
(朱元璋後代畫像:兒子朱棣、孫子朱高熾)
是的,我們沒有見過真實的朱元璋,但是要回答以上的問題,我們只能從朱元璋後代的基因考查。
我們看到的朱元璋的子孫,也是明朝的皇帝們,他們的畫像就很正常,和朱元璋的官方畫像差不多,都是國字臉。
為何現代人更相信朱元璋是“鞋拔子臉”,而不相信他是“國字臉”?在現實中,很多人都認為朱元璋是鞋拔子臉,甚至有些人還給他加上了一臉的麻子!老朱要是知道的話,他的棺材板都要蓋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