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麥是什麼樣的圖片
小麥是小麥系植物的統稱,是單子葉植物,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麥的穎果是人類的主食之一,磨成麵粉後可製作麵包、饅頭、餅干、面條等食物,發酵後可製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質燃料。
小麥是三大穀物之一,幾乎全作食用,僅約有六分之一作為飼料使用。兩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麥的地區,中國是世界最早種植小麥的國家之一。
生長環境:土層深厚,結構良好耕層較深,有利於蓄水保肥,促進根系發育。土壤結構是指固體(有機體和無機體)、液體、氣體的組成比例,它與土壤水分、空氣,溫度、養分有著密切關系,如沙土、重粘土結構不良,難以形成高產。
分布范圍:
1.華北地區: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
2.華東地區:山東、江蘇、安徽北部中部 ;
3.華中地區:江西、湖北;
4.西北地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5.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
6.西南地區:重慶、四川、貴州;
7.北方地區:內蒙古、新疆。
2. 七天時間小麥的成長過程
葫蘆的生長過程 種植: 浸種55度水15分鍾,然後30度水24小時.溫水上放七天(不接觸)尖端裂開就栽種。然後栽種到土裡,苗出到3分之2時轉到18度。 選茬整地 1、選地選茬最好選擇排水良好、土質肥沃的平川及二窪地;有灌溉條件的崗地可以。以玉米。
3. 小麥生長過程
小麥生長過程
從種子萌發到產生種子,小麥一生要經歷發芽、出苗、分櫱、越冬、返青、拔節、孕穗、抽穗、開花、灌漿、成熟等生長發育過程。
開春後,麥苗開始恢復生長,進入返青期。隨著氣溫的升高,麥苗生長速度加快,莖節間自下而上逐漸伸長,稱為拔節。此時用手觸摸近地麥稈時,能感覺到有明顯突起的節。拔節後,分化中的麥穗隨節間伸長逐漸向上生長,當幼穗長到最上面一片葉(劍葉)的葉鞘中,葉鞘逐漸膨大呈紡錘形,稱為孕穗。
當小麥稈的最後一個節間伸長,麥穗頂部由劍葉葉鞘中伸出,即為抽穗。小麥的抽穗期一般在4月上旬到5旬上旬。抽穗後2~6天後開花。開花受精後小麥進入灌漿成熟階段。華北平原一般種植冬小麥,都是在十一之後種植,然後生長到大概10公分左右,會經歷冬季,這期間不會生長,來年春季溫度上升之後會有一個返青的過程,然後就開始生長,每年大概六一之後收割。一般冬小麥都是每年一熟的。
玉米各階段的生長周期的劃分
從播種到新的種子成熟,叫做玉米的一生。它經過若干個生育階段和生育時期,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判斷玉米生育期不能純粹以天數衡量,而應以葉片數來估算某個生育時期,從而糾正生育期的天數誤差,這對玉米收購商、玉米種植大戶很關鍵。
(一)生育階段
在玉米的一生中,按形態特徵、生育特點和生理特性,可分為3個不同的生育階段,每個階段有包括不同的生育時期。這些不同的階段與時期既有各自的特點,又有密切的聯系。
1.苗期階段
玉米苗期是指播種至拔節的一段時間,是以生根、分化莖葉為主的營養生長階段。本階段的生育特點是:根系發育較快,但地上部莖、葉量的增長比較緩慢。為此,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達到苗早、苗足、苗齊、苗壯的「四苗」要求,為玉米豐產打好基礎。該階段又分以下兩個時期。
a.播種——三葉期
一粒有生命的種子埋入土中,當外界的溫度在8度以上,水分含量 60%左右和通氣條件較適宜時,一般經過 48個小時,即>6天即可出苗。等到長到三葉期,種子貯藏的營養耗盡,稱為「離乳期」,這是玉米苗期的第一階段。這個階段土壤水分是影響出苗的主要因素,所以澆足底墒水對玉米產量起決定性的作用。另外,種子的播種深度直接影響到出苗的快慢,出苗早的幼苗一般比出苗晚的要健壯,據試驗,播深每增加2.5厘米,出苗期平均延遲一天,因此幼苗就弱。
b.三葉期——拔節
三葉期是玉米一生中的第一個轉折點,玉米從自養生活轉向異養生活。從三葉期到拔節,由於植株根系和葉片不發達,吸收和製造的營養物質有限,幼苗生長緩慢,主要是進行根、葉的生長和莖節的分化。
玉米苗期怕澇不怕旱,澇害輕則影響生長,重則造成死苗,輕度的乾旱,有利於根系的發育和下扎。
2.穗期階段
玉米從拔節至抽雄的一段時間,稱為穗期。拔節是玉米一生的第二個轉折點,這個階段的生長發育特點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就是葉片、莖節等營養器官旺盛生長和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強烈分化與形成。這一時期是玉米一生中生長發育最旺盛的階段,也是田間管理最關鍵的時期。為此,這一階段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促進中上部葉片增大,莖稈墩實的豐產長相,以達到穗多、穗大的目的。
3.花粒期階段
玉米從抽雄至成熟這一段時間,稱為花粒期。玉米抽雄、散粉時,所有葉片均已展開,植株已經定長。這個階段的生育特點:就是基本停止營養體的增長,而進入以生殖生長為中心的階段,出現了玉米一生的第三個轉折點。為此,這一階段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保護葉片不損傷、不早衰,爭取粒多、粒重,達到豐產。
(二)生育期和生育時期
1.生育期 玉米從播種至成熟的天數,稱為生育期。生育期長短與品種、播種期和溫度等有關。一般早熟品種、播種晚的和溫度高的情況下,生育期短,反之則長。
2.生育時期 在玉米一生中,由於自身量變和質變的結果及環境變化的影響,不論外部形態特徵還是內部生理特性,均發生不同的階段性變化,這些階段性變化,稱為生育時期,各生育時期及鑒別標准如下:
(1)出苗期:幼苗出土高約50px的日期;
(2)三葉期:植株第三片葉露出葉心75px;
(3)拔節期:植株雄穗伸長,莖節總長度達2~75px,葉齡指數30左右;
(4)小喇叭口期:雌穗進入伸長期,雄穗進入小花分化期,葉齡指數46左右。
(5)大喇叭口期:雌穗進入小花分化期、雄穗進入四分體期,葉齡指數60左右,雄穗主軸中上部小穗長度達20px左右,棒三葉甩開呈喇叭口狀;(玉米大喇叭口期,是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階段,這時玉米的第11片葉展開,上部幾片大葉突出,好像一個大喇叭,此時植株已形成60%左右,雄穗已開始進行小花分化,是玉米穗粒數形成的關鍵時期,這時如果肥水充足有利於玉米穗粒數的增加,是玉米施肥的關鍵時期。施肥量約占施肥總量的60%左右,主要以氮肥為主,補施一定數量的鉀肥也很重要。這時如果供肥不足,勢必造成植株大、果穗小而產量不高。)
(6)抽雄期: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頂葉3~125px;
(7)開花期:植株雄穗開始散粉;
(8)抽絲期:植株雌穗的花絲從苞葉中伸出50px左右;
(9)子粒形成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體積基本建成,胚乳呈清漿狀,亦稱灌漿期,這一時期可適當施加點氮肥。如尿素,可增加產量,但切記,在抽絲期之前不可偏施氮肥,以免花期不遇,造成絕收現象。
(10)乳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乾重迅速增加並基本建成,胚乳呈乳狀後至糊狀;
(11)蠟熟期: 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乾重接近最大值,胚乳呈蠟狀,用指甲可以劃破。這一時期對上品超甜玉米來講,是產量最高,品質最好的時期,一般能維持2—3天左右。
(12)完熟期: 植株子粒干硬,子粒基部出現黑色層,乳線消失,並呈現出品種固有的顏色和光澤。一般大田或試驗田,以全田50%以上植株進入該生育時期為標志。許多農民誤以為這個時期採收產量最高,由於這個時期採收,會導致產量下降,皮厚渣多,品質差等現象。
註:葉齡指數是指已出葉片數佔主莖總葉數的百分數,如上品超甜玉米主莖總葉數為18葉,拔節期葉齡指數30左右,即長出葉葉片數6片左右;小喇叭口期葉齡指數46左右,即長出葉葉片數8—10片左右;以此類推。
4. 小麥夏天生長過程
小麥有兩種,一個是春小麥,一個是冬小麥。麥是一種溫帶長日照植物,適應范圍較廣,自北緯18°~50°,從平原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如中國西藏)均有栽培。按照小麥穗狀花序的疏密程度,小穗的結構,穎片、外稃和芒以及穀粒的性狀、顏色、毛絨等,種下劃分為極多亞種、變種、變型和品種;根據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分冬小麥和春小麥兩個生理型,不同地區種植不同類型。在中國黑龍江、內蒙古和西北種植春小麥,於春天3~4月播種,7~8月成熟,生育期短,約100天左右;在遼東、華北、新疆南部、陝西、長江流域各省及華南一帶栽種冬小麥,秋季10~11月播種,翌年5~6月成熟,生育期長達180天左右。
小麥的世界產量和種植面積,居於栽培穀物的首位,以普通小麥種植最廣,佔全世界小麥總面積的90%以上;硬粒小麥的播種面積約為總面積的6~7%。生產小麥最多的國家有蘇聯、美國、加拿大和阿根廷等。
未成熟小麥還可入葯治盜汗等。小麥皮治療腳氣病 。
5. 一粒麥子的生長到做成麵包、面條。如何做成漫畫
擬人化,做的搞笑一點。個人意見
6. 麥子的生長過程,麥子幾月份成熟
回答7. 尋求小麥生長過程的圖示
1)種子洗干凈後用礦泉水泡12小時 (用礦泉水泡後的水就算「回春水」了,可以加點檸檬汁蜂蜜喝掉,也很有營養。捨不得礦泉水就用自來水當然也可以。)
2)撈出種子,撒在有網眼的盆子里,蓋上濕布,避光透風保存,保持種子濕潤。催芽2-3天,
3)見到小白芽冒出5毫米左右就可以見光了,轉到培養盆中。
4)無土栽培的話就要保證種子濕潤(但也不能老被水泡著)。可以每4小時噴水一次,也可以在培養盆下邊接個有水的盆子,讓小麥草的根能夠接觸到水就行。
5)每天早上起來都能看到小麥草長高了一些,這是一種生命的喜悅。
6)長到5公分左右的嫩苗就可以收割了,當然可以再長高些,看自己需要。
8. 小麥成長過程
首先,小麥的種子從大地的懷抱里吸取營養,比如礦物元素,水分,無機鹽 小麥的種子吃完自己的胚乳以後,就長出了葉子,幼葉. 幼葉茁壯成長,開始了光合作用. 葉綠體勤勞地用他的葉綠素吸收光能,轉化成電能,電能轉化成活潑的化學能,活潑的化學能轉化成穩定的化學能. 像成熟穩健的葡萄糖,激情燃燒的ATP 當小麥的幼體茁壯成長以後,會有優秀的葉子. 通過與"心儀"的異性傳粉以後,結出了優秀的新一代 而新一帶通過胚柄吸收營養儲存起來,就是澱粉了. 這些澱粉就是以後無私的胚乳裡面的物質
9. 小麥是怎樣長大的簡筆畫
一、生育期:小麥從種子萌發、出苗、生根、長葉、拔節、孕穗、抽穗、開花、結實,經過一系列生長發育過程,到產生新的種子,叫小麥的一生。從播種到成熟需要的天數叫生育期。小麥的生育期一般在230—270天。
二、生育時期:生產上根據小麥不同階段的生育特點,為了便於栽培管理,可把小麥的一生劃分為12個生育時期,即出苗、三葉、分櫱、越冬、返青、起身、拔節、孕穗、抽穗、開花、灌漿、成熟期。其中灌漿期又可分為籽粒形成期、乳熟期、臘熟期、完熟期。
三、生長階段:根據小麥器官形成的特點,可將幾個連續的生育時期合並為某一生長階段。一般可分為三個生長階段。
1.苗期階段:從出苗到起身期。主要進行營養生長,即以長根、長葉和分櫱為主。
2.中期階段:從起身至開花期。這是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階段,既有根、莖、時的生長,又有麥穗分化發育。
3.後期階段從開花至成熟期。也稱子粒形成階段,以生殖生長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