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古代皇冠衣服圖片

古代皇冠衣服圖片

發布時間:2022-07-25 04:16:33

⑴ 中國古代各個朝代的皇冠樣式

夏商周時代) 男子禮服
冕服: 是禮服中最尊貴的一種,冕服均在祭典中穿著,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大帶、舄(禮鞋)等要件所組成。冕服的主體是玄(黑色)衣、纁(黃赤色)裳、冕冠,衣裳上面繪綉有章紋、冕冠上則有旒。 天子在舉行各種祭祀時,要根據典禮的輕重,分別穿六種不同格式的冕服,總稱六冕,天子在最隆重的典禮時,穿十二章紋冕服,戴十二旒冕冠,冕服上的章紋數與冕冠上的旒數是相應的。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為硃色,諸侯為黃硃色。鞋是雙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較高,稱為「舄」.十二章紋中,上衣六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用繪。下裳六章: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用綉. 所有章紋均有取義:日、月、星辰,取其照臨;山,取其穩重;龍,取其應變;華蟲(一種雉鳥),取其華麗;宗彝,一種祭祀禮器,後來在其中畫上一虎、一長尾猴,虎取忠勇,猴取慎終追遠;藻,取其潔凈;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滋養;黼(斧形),取其決斷;黻(作「亞」字形),取其明辨。只有皇帝能用十二章,公爵能用九章,侯、伯只能用七章,以下遞減,這就當時祭服制度的基本內容。
弁服: 其隆重性僅次於冕服,衣裳的形式與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為爵弁,韋弁、冠弁等幾種,它們主要的區別在於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顏色。
女子禮服
禕衣:為王後從王祭先王的奉祭服。
褕翟:為王後從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從夫助祭服。是青色衣,畫褕翟(雉鳥)紋十二章紋,褕翟羽色亦為五采。
闕翟:為王後從天子祭群小和子男夫人從君祭宗廟祭服。是赤色衣,刻赤色繒的翟紋。
鞠衣:為王後率領命婦祭蠶神告桑的禮服,亦為諸候之妻從夫祭宗廟的祭服。
展衣:又稱襢衣為王後禮見王及宴賓客的禮服,亦是卿大夫之妻從夫君祭宗廟的祭服。
祿衣:為王後燕居時的常服,亦為士之妻從夫助祭的祭服。
純衣:為貴族之女的嫁衣。
一般服飾玄端: 自天子至士皆可穿,為國家的法服,天子平時燕居之服,諸侯祭宗廟也穿玄端,大夫、士早上入朝、叩見父母也穿這種衣服。玄端,衣袂和衣長都正2.2尺,正幅正裁,玄色,無紋飾,以其端正,故名為玄端。
深衣: 一般用白布製作,深衣是上衣與下裳連成一起的長衣服,但儒家學者為了繼承上代傳統觀念,按規矩在裁剪時仍把上衣與下裳分開來裁,然後又逢接成長衣,以表示尊重祖先的法度,因為「被體深邃」,所以稱為「深衣」。

⑵ 清朝皇帝的服飾除了龍袍,還有哪些衣服每種服飾的蘊意是什麼

戴著王冠,分為冬天和夏天。冬夏庭院服裝的區別主要在服裝的邊緣。春夏時節用緞子,秋冬時節船上用珍貴的毛皮做裝飾。它的基本風格是將長袍和裙子與衣領、外套和下衣相結合。該套管由套體、拉伸面內套管和馬蹄形套管組成;下衣和上衣交叉處有一個摺痕,右邊有一個方形翻領冠、一捆祝福衣和一個鞋跟。龍毛以亮黃色為主,也可能是金黃色和杏黃色。

幾朵牡丹插在彩色鳳凰中。牡丹花色清雅,色彩變化生動,具有傳統山水畫的特點。相反,鳳凰的色彩比較濃烈,紅與綠的對比非常強烈,具有典型的民族風格和時代特徵。順治九年(1652年),皇帝頒布了關於服裝、顏色和肩部的規定。此後,明朝的皇冠、禮服和所有漢族服飾都被廢除,但滿族服飾也吸收了明朝的服飾編織圖案。

⑶ 歷史上真實的清朝宮廷服飾是什麼樣的

服飾是一個時代的標志,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對服飾都有一定的要求。

不但如此,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都對服飾有著不一樣的規定。我國素有“衣冠王國”的稱號,自夏、商起,開始出現了冠服制度,到西周時,已基本完善了。但是,到了清朝入關之後,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便制定了官民服飾制度、服色制度,從而,導致漢族傳統冠服制度徹底消亡。


此外,清代龍袍款式為圓領、面朝、左右敞口、袖尾直袍,長袍只能供太後、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嬪使用。

據文獻記載,女皇的龍袍裝飾有兩種,北京故宮藏有三類器物,均為石藍色:

第一類器物飾有八組五爪龍,肩上各一組,胸背各一組,前後各兩組,下面飾有八寶、壽山水浪江涯及立水紋的圖案,袖端各兩條行龍及水浪紋圖案;

第二類器物只飾五爪金龍八團的圖案,下半部分和袖口沒有花紋;

第三類飾五爪金龍八團,下面有水浪江涯、壽山、立水紋。

只有五爪金龍八團的裝飾,皇後、皇太後、皇貴妃、貴妃、妃和龍袍與此種款式是一樣的。而妃嬪們穿的龍袍,每肩有一條前後龍,翻領變成四條龍。

⑷ 《香蜜》里女子大多戴「皇冠」,在古代是否真的允許這樣做呢

最近楊紫飾演的電視劇《香蜜》已經完結了,但是完結後並不沒有影響這部劇的熱度,尤其她在劇里的造型是很好看,特別是她成親的那一段的,白色的禮服和皇冠都很好看,不過這是仙俠題材的電視劇的,所以對於人物造型是怎麼好看怎麼來,並沒有過多的歷史禮儀考核,在中國歷史上,只有皇後或皇室女眷在特別的日子裡才能戴這樣好看的皇冠,一般人是不能戴的。

至於一些平民,她們根本沒有資格接觸到這么好看的配飾,甚至連那些寶石都沒有見過,自然也不可能擁有這么好看的皇冠,如果私自擁有,首先對於皇冠的來歷要解釋清楚,還是皇冠的造型有沒有對皇後不尊敬,這些都是有規定的。

⑸ 看看頭戴皇冠的長寇,身穿夢幻風洛麗塔能美到什麼程度

洛麗塔除了甜美飄逸的兩種款式外,還有一款夢幻的款式,長寇穿著夢幻般的洛麗塔連衣裙,這條lo裙以近乎黑色的深藍色為底色,飾以大量精美的金色蕾絲,手柄是基於時間的齒輪,它既不太復雜也不太單調,這是正確的,一種幻想的感覺,長寇穿上這條lo裙就像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女神,又像夜幕籠罩大海時的波光粼粼的月光。

長寇照片中的金色假發美得像個混血兒,但假發其實很難打理,生活中穿lo裙的時候,用真發比較好,通常捲曲或盤繞的頭發非常適合搭配夢幻或優雅的裙子,長寇在這幅如夢如幻的畫像中,他頭上的皇冠是比賽的靈魂,但要不是長寇精緻的妝容,那整個人都會顯得黯然失色,藍色的美瞳,優雅的紅唇,金色的卷發,混血十足,如果lo娘在日常生活中穿出夢幻般的裙子,可以使用深藍色隱形眼鏡或者少色系隱形眼鏡,讓大家的眼睛看起來更深,對於美瞳的選擇,大家也一定要慎重,切記不要選擇便宜的美瞳。

⑹ 隋朝皇冠使用平天冠,為何唐朝皇冠不再使用平天冠呢

不是不用,只是用得少了。唐朝皇帝只有在祭祀的時候才使用平天冠,平時身穿常服或者朝服,均不使用平天冠。

平天冠是古代皇帝的禮服冠式,在秦漢等王朝時期最為常見,天子上朝就要戴平天冠,而平天冠也被稱為旒冠,是漢族皇帝的標准服飾之一。在宋王朝以後,由於蒙古人的元朝和滿族的清朝入主中原等原因,所以當朝皇帝逐漸不再使用漢族皇帝的平天冠了。

到了戰國時期,禮制徹底崩壞,諸侯國強大,周天子已經處於無足輕重的地位。原本只有周天子才可以稱王,但到了戰國時期就連宋國、巴國這樣的小國家的君主也敢相繼稱王了,所以代表天子威嚴的12旒冠也被諸侯國君所使用。

⑺ 歐洲歷史上最漂亮的皇冠(王冠)是哪個

大皇冠

彼得大帝死後37年,先後有6位平庸的君王當政。直到1762年,俄羅斯帝國才迎來另一位在歷史上被稱作「大帝」的君主———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原是德意志小國安哈爾特·澤伯斯特的公主,原名索菲婭·奧古斯特·弗雷德里克。1745年,她與17歲的皇儲彼得(即位後稱「彼得三世」)成親。此前,她皈依了東正教,並取教名葉卡捷琳娜。

彼得三世即位後不得人心,1762年6月28日清晨,葉卡捷琳娜在她的情人和近衛軍軍官格里高利·奧洛夫的擁護下發動政變,廢黜了彼得三世。9月22日,葉卡捷琳娜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聖母大教堂加冕,史稱「葉卡捷琳娜二世」。

1762年,天才的宮廷珠寶匠波吉耶為葉卡捷琳娜二世加冕典禮製作的大皇冠以其富麗精美贏得世人稱贊,他創造了一個鑽石薈萃的新世界。大皇冠總共鑲嵌了2858克拉重的4836顆鑽石,其中裝飾冠頂的是世界上最大最漂亮的紅天鵝絨色尖晶石,重398.72克拉,被列為前蘇聯七大歷史名鑽之一。長期以來寶石專家都認為這是一顆紅寶石,後來才發現原來是稀有的尖晶石。值得一提的是,它還是從北京購買的呢,1676年根據阿里赫塞·米克亥羅維奇的命令,俄國特使尼古拉·斯帕菲爾來訪中國,在北京用2672金盧布購買了這塊尖晶石。

大皇冠的設計深受古代拜占庭帝國王冠的影響,它由兩個半球組成,分別象徵著東西羅馬帝國,中部是一個橡葉狀花環和橡樹果,象徵著沙皇帝國的神聖權力。皇冠總重1907克,高27.5厘米,下部周長64厘米,是當時歐洲最貴重的物品。傳說大皇冠後來傳到沙皇尼古拉二世手上,由於它太重戴在頭頂顯然不怎麼舒適,可憐的尼古拉二世竟因此患上偏頭痛,前額還被大皇冠擠壓出一道疤痕。

⑻ 中國古代,穿上哪類衣服的人一定是尊貴無比

服飾是一個時代的標志,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對服飾都有一定的要求。

不但如此,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都對服飾有著不一樣的規定。我國素有“衣冠王國”的稱號,自夏、商起,開始出現了冠服制度,到西周時,已基本完善了。但是,到了清朝入關之後,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便制定了官民服飾制度、服色制度,從而,導致漢族傳統冠服制度徹底消亡。


此外,清代龍袍款式為圓領、面朝、左右敞口、袖尾直袍,長袍只能供太後、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嬪使用。

據文獻記載,女皇的龍袍裝飾有兩種,北京故宮藏有三類器物,均為石藍色:

第一類器物飾有八組五爪龍,肩上各一組,胸背各一組,前後各兩組,下面飾有八寶、壽山水浪江涯及立水紋的圖案,袖端各兩條行龍及水浪紋圖案;

第二類器物只飾五爪金龍八團的圖案,下半部分和袖口沒有花紋;

第三類飾五爪金龍八團,下面有水浪江涯、壽山、立水紋。

只有五爪金龍八團的裝飾,皇後、皇太後、皇貴妃、貴妃、妃和龍袍與此種款式是一樣的。而妃嬪們穿的龍袍,每肩有一條前後龍,翻領變成四條龍。

由此可見,清代對傳統服飾的變革最大,服飾的形制也最為龐雜繁縟。

⑼ 求個清朝皇帝吉服冠和朝冠的圖(說下有什麼區別,什麼季節的衣服都行)

夏朝冠:

(9)古代皇冠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1、清代吉服冠:清代官帽的一種,是穿著吉服時佩戴的官帽,也是平時官員戴的帽子,所謂吉服,是僅次於朝服的禮服,吉服冠頂子比較簡單,只有球型寶珠及金屬底座兩部分,底座用金的,也有用銅的,上面鏤刻花紋。

2、明代梁冠:洪武二十六年定製,凡大祀、慶成、正旦、冬至、聖節、頒詔、開讀、進表、傳制都用梁冠、赤羅衣,青領緣白紗中單,青緣赤羅裳,赤羅蔽膝,赤白二色絹大帶,革帶,佩綬,白襪黑履。以梁冠上的梁數區別品位高低。

3、清代朝冠:清代官帽與歷代截然不同,凡軍士、差役以上軍政人員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緯帽,按冬夏季節有暖帽、涼帽之分,還視品級高低安上不同顏色、質料的「頂子」,帽後拖一束孔雀翎。翎稱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圓斑),並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眼多者為貴,只有親王或功勛卓著的大臣才被賞戴。

⑽ 古時的鳳冠,上面的龍、鳳、寶石數量各有不同,具體有什麼類別

古代皇帝後妃的冠飾,其上飾有鳳凰樣珠寶。明朝婦女出嫁時也可佩戴。明朝鳳冠是皇後受冊、謁廟、朝會時戴用的禮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發展和完善,因之更顯雍容華貴之美。

每扇除各飾一金龍外,也分別飾有翠雲、翠葉和珠花,並在周圍綴左右相連的珠串。整個鳳冠,共嵌寶石128塊(其中紅寶石71塊、藍寶石57塊),裝飾珍珠5449顆。由於龍鳳珠花及博鬢均左右對稱而設,而龍鳳又姿態生動,珠寶金翠色澤艷麗,光彩照人,使得鳳冠給人端莊而不板滯,絢麗而又和諧的藝術感受,皇後母儀天下的高貴身份因此得到了最佳的體現。

三龍二鳳冠,即孝端皇太後鳳冠,高26.5厘米口徑23厘米,鳳冠共用紅、藍寶石一百多塊,大小珍珠五千餘顆,色澤鮮艷,富麗堂皇,堪稱珍寶之冠。



閱讀全文

與古代皇冠衣服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南瓜頭圖片 瀏覽:717
兔子手舉起來簡單畫法圖片 瀏覽:388
2018年文字圖片 瀏覽:204
word里拖動圖片 瀏覽:508
word更新目錄為什麼連圖片都有呢 瀏覽:696
心字怎麼寫好看圖片 瀏覽:648
夜間十五歲男孩照片帥氣圖片高清 瀏覽:875
我要上王者的圖片美女 瀏覽:515
回到家了嗎文字圖片 瀏覽:524
腳面紅癢怎麼回事圖片 瀏覽:827
如何插入cad的圖片word 瀏覽:581
文字解鎖的圖片 瀏覽:167
二門衣櫃價格和圖片 瀏覽:749
抖音怎麼樣添加文字圖片 瀏覽:907
姓氏劉圖片文字圖片 瀏覽:737
大寒送衣服圖片 瀏覽:227
黑化動漫男生高清圖片 瀏覽:870
藤桌椅價格圖片5件套 瀏覽:926
密字書法圖片大全 瀏覽:622
小鹿女孩兒圖片q版人物 瀏覽:823